时间: 2019-12-31 09:48:17 | 作者:骑驴流浪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馒头
七十年代,我们都是年龄不等的小孩子。那时就别说看电视上网了,连收音机也没有,只能偶尔看一次电影。两个人拉着架子车从北边大路上走来,车子上装着电影放映机、发电机、银幕等用具,一直走进大队院子。这就是那时的电影放映队,一个月或两个月到村里放眏一次电影。今晚有电影啦,今晚有电影啦,消息很快传开了。于是全村人就提前吃晚饭,搬着小凳子到露天的电影场去看电影。我们小孩子也跟着凑热闹,只看着银幕上人在动,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当然最纳闷的还是幕布上的人为什么像真人那样会动会说话。那就是我们一年当中最高雅的娱乐了。
第二个娱乐场所就是生产队 的牛屋。但它是大人们的天下,至于小孩子只得靠边站,只有听的份儿。他们谈古论今,你如果乱插嘴,他们会说你“爱打听事,”还回遭到呵斥。牛屋东边是生产队的打麦场,虽说是打麦场,其实秋庄稼也在那里脱粒、存放。秋天夜渐渐长了,大人们会在这里开开小灶。柴火是现成的,弄口锅就行了。有时炒些黄豆,有时煮个花生、嫩玉米什么的。都是现做现吃,行动是公开的,就是被队长发现了,顶多象征性地挨顿批评,也就过去了。我们小孩子去玩,有时碰上,自然也饱饱口福。东西是公家的,小孩子也分啊。
记得深秋的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小孩子在当街溜达,最后走上了牛屋。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到牲口在那里“铮铮”地嚼草。看到那里有别人刚刚用过的锅灶,有人提议炒黄豆吃,大家自然附和。就有人脱下帽子,到打麦场上偷偷地盛来满满的一帽兜黄豆。谁知到开炒时问题就出来了:谁会烧火,怎么炒,到什么时候为熟?其实大家一窍不通。看看周围没人,有人提议:用黄豆换馒头吃。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大家响应,几个人走到前年已去世的五保户的院子,在长满篙草的墙角商量对策,结果是:换馒头不能都去,这样会容易被别人看出黄豆的来历不明,大家推举了刚才提议换馒头的那个人。剩下的人在原地等着。
很快回来了。那时没有方便袋,仍用帽兜兜着。那时的馒头很小,六个一斤。他把盛着馒头的帽兜往地上一放,小声说:拿吧,一人一个。大家像地下工作者在开碰头会,还像举行一个神圣的聚餐,悄悄地拿起馒头,然后开吃。
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参入这件事的有几个人,都是谁,具体年龄有多大,每个人一个馒头剩下没有?都统统忘记了,唯有吃馒头时享受到的那股甘甜、酥香的味儿,已沦肌浃髓,至今留有余香。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