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校长

时间: 2019-12-22 12:06:51 | 作者:余功堆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校长

  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今天,“校长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教育家的群体”,那么,对照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我们还缺了什么?

  对照教育家型校长的要求,我以为当下校长还存在以下问题。

  少了一点使命意识

  一个人能否被称为“知识分子”,与其所拥有的知识并无直接关系。一个富于道德情怀、致力于社会进步的精英分子,必然会对社会与权力保持一定的审视距离。一般来说,知识分子当然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与“更大的问题”有关系。宇宙是什么样的?人类是什么样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你的工作涉及这些大问题才能算知识分子,所以知识分子都有家国天下的大情怀,首先与他的职业是有一定关系的。正因此,知识分子成为了文化的托命之人。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在物质层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问题也非常突出,科技用于“钻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心灵的提升赶不上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特使命。校长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应该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不应该每天就琢磨那点升学指标、分数成绩。校长作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在当下的特殊历史阶段,要有“爱与责任”的践行,要有道德底线的坚守,要有民族复兴的担当,要有促进人类进步的责任。

  教育存在一些矛盾,诸如教育事业的无限性与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教育目的的伦理性与教育手段的功利性等。作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校长,应该思考教育发展的本原性问题,思索人类发展的方向性问题。这样的思考探索,是信仰追问,是图腾设计,也一定是精神苦旅。

  少了一点傲骨清风

  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他旅欧8年学成回国,开始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有“傲骨” 的知识分子;一个国家要强盛,自己的人民必须活得有尊严;一个国家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根脉、人文精神。

  所谓傲骨,就是别对上级阿谀奉承,别为升官发财而攀枝;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讲自己应该讲的话;如果领导的意见与自己不投,不说违心的话。

  朱熹有言:“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校长是一校之精神领袖,其言行举止常被师生引为楷模。我以为,校长的傲骨清风首先应该体现一个“真”字,按教育本原的规律办事。规律是求真的结果,价值是求善的追求,教育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事业。

  一些校长趋炎附势,取得了一些成绩,拿到了一些荣誉,便傲气十足,不思进取,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教育的真谛,什么话都听不进,慢慢地就整体生活在自满自足的小圈子里,与真正的教育渐行渐远。因为总是“听不进”,慢慢地就会“听不到”,总是“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就会孤陋寡闻,而孤陋寡闻者不是自卑就是自大。

  少了一点人文情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关于教育的第三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倡导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采取开放、灵活、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学校教育,以文化人。如果用一幅油画来描绘学校的人物事态,那么作品的底色如何确定呢?诚然,不同的学校有各自的基调,但恐怕都离不开其中的一位主人公——校长。深刻理解“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句话,我们将领悟到校长对学校文化景观的底色渲染甚至主色调功能。

  办学思想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的独立品格,是学校之魂,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校长管理学校,做到极致就是一种文化引领。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师生成长的阳光雨露,健康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坚实基础,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应当成为校长心中的重任。

  人文情怀体现在校长的办学行为上,首先表现为校长对师生生命质量的关怀。这不仅是提高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教育应该有灵魂安顿的设计和精神居所的创生。学校要成为教师的心灵栖所,校长就要成为教师心灵的阳光使者。

  其次表现为校长的“人文管理”,即以师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机制,让师生作为主人翁参与学校决策,让自主管理成为学校的行为准则。再其次表现为校长高远的教育理想,即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摒弃那种以办学成绩作为“仕途”台阶的私利行为,摒弃那种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短视行为。

  少了一点“道”的坚守

  校长应该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抱持敬畏之心,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之所以要对教育之道进行坚定的守护,是因为这种守护有难度、不容易。这种难度来源于“长官意志”下的行政命令瞎指挥的干扰,来源于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侵袭,来源于自身内部功利意识的诱惑。

  我以为,关于中小学教育种种问题的探索,大学教授可以在理论层面研究得很透彻,但由于他们往往没有进入过中小学课堂,因而这种理论往往难以与实践有机衔接,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下不来”;而长期在实践一线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具有大量的实践智慧,但对于种种问题的理论背景和源头在哪里不甚明了,这叫作“上不去”。

  谁能够更多地找到其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谁就是“草根教育家”。中小学校长有实践优势,又有着比一般教师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理应成为“草根教育家”的最有利人选。

  当然“草根教育家”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来源于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如果观点是一个点,理念是一条线、一个面,那么思想就是成体系的立体的几何体。社会意识有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叫社会心理,较高层次的就是思想体系。所谓一些校长有思有想而没有思想,就是还没有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我以为,校长有时必须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一所学校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种可能性,而我们总梦想着能够往最好的方面去发展,这其中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是必然的。

  很多时候,校长所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还没有想到或者教师不会去想的,因而有时校长是孤独的。譬如对教师的引领如何展开?学生思想工作如何进行?办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在哪里?校园文化如何营造?以上归纳有什么共同之处?支撑这些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什么?这些理念的共性何在?这中间层层递进的过程,也就是校长独特教育思想的产生过程。

文章标题: 校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45719.html
文章标签:校长

[校长]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