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从国学的时间地理看今天的国学教育走向

时间: 2019-12-08 10:56:27 | 作者:春水煎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从国学的时间地理看今天的国学教育走向

  昨天,听台湾学者姚德义老师讲解国学,整整一天,打开了思维的一扇窗。

  姚老师对国学的定义是自古以来,国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存经验与智慧的综和。他从本体论、存有论、认识论、方法论四个基本的哲学维度进行了诠释,并通过构建国学时间地理来分析国学的演变。整整一天的讲座,努力的、投入的听讲、讨论,也只是能听懂六七成。通篇讲座,以胡赛尔、康德、爱因斯坦、霍金等诸多的哲学思想,来进行思维的重组和构建,而这部分西方哲学、现代科学哲学,几乎是我们的盲区。结合姚老师的培训和我个人理解,简单的梳理一下体会和认识,作为一种记录。

  国学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他在相对的时空内,以其特有的形式、内容影响着国人。并且随着不断地发展、变化,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不停的邂逅。从宏观、微观,多角度构建这我国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结构。

  对比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和繁盛,公元前五六百年这个时段,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都是思想繁盛期,这是值得反思的一个现象。为什么那个阶段会产生这么多哲学思想?奴隶制、封建社会初期,是因为开始有文字记载,还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奥坎的剃刀阉割了许多我们未知的文明?

  从宇宙洪荒到三皇五帝,这段时间几乎是历史的一段猜想构成的。那个时代应该是全球化的“洪荒”时代,所以西方才有诺亚方舟、中国才有息壤、才有补天。禹治水有功,但从天文学、地质学等多方面分析,禹时代已经是“洪荒”末期,河道渐渐变宽成型,冰河融化基本完成。夏启建立夏朝,文明以文字开始记录。这段时间,一定有一些文化的密码、文明的密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孔子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猜度一二。比如他说人人可以成尧舜,为什么不是尧舜禹呢?因为禹的儿子,变禅让为世袭,改写了社会进程,不符合“仁“。

  从远古神话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是最为浪漫和开放的年代。从这个时代的《诗经》、《楚辞》,北方方正的儒家文化、南方的浪漫道家文化都可以看出来。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与文字,有其进步意义。但他的“焚书坑儒”,以及后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大剃刀的阉割,应该是远古文明密码失传的罪魁祸首。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开始繁盛,然后发展到唐朝,基本上奠定了我国三大文化体系:儒释道。而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等等,都开始不断地进行融合、演变,有些渐渐的没落,有些融入主流文化。比如法家,几乎历朝历代的统治都是“刮着儒家的羊头,卖的法家的狗肉”;比如墨家,渐渐流落成“工匠”与“技术”。大唐的繁盛,繁荣了唐诗、唐代散文。使得汉代以来的骈体文的浮华,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到了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开始赤裸裸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从而使儒学的路径窄化。但这让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稳定,从而衍生出士农工商的繁华、一些自然科学的科技发明也开始萌芽。从文学上来说,宋词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产物。宋代文人墨客的浪漫和讲究,可见一斑。“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之战,士大夫的那种悍不畏死,对文化传承又是一次重创。

  元朝是国学的一场梦魇,汉人作为低等人种,汉文化被严重雪藏。宋朝末年萌芽的一些经济、文化、科技,停滞了发展。元人除了刀兵就是喝酒、以及欣赏相对低俗的杂剧。姚老师用了“反智主义”来定义,是很恰当的。尽管,有些汉人仍旧在不断的发展,也包括“元曲”、“元戏剧”,对后世的明清小说起到了很好的带路作用。文学角度上来说,从诗歌的国度,开始向“故事情节”过度。

  明朝尽管在各方面都在通过八股取士、通过各种经济、文化复苏来繁荣,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唐寅、袁宏道等等一大批士大夫、文人墨客,在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绽放,可以算是一次“文艺复兴”。但中后期的相对保守,令欧洲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开始超越华夏。

  清朝的建立,满族对汉人以及汉文化并没有像元朝那样苛刻,还是做了些融合的。康乾盛世对中国文化的繁荣还是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的。但文字狱盛行,对文化的阉割、削减又对文化传承,起到了巨大的阻碍。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和西方的工业革命,形成鲜明对比,国力式微,各种入侵,不可避免。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的一些哲学、文化、科技,逐渐引入,尤其是西式学校的建立,对革新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的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再次进行剃刀。

  这样梳理下来,我们回首漫长的文化历史,从中选择对今天的儿童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来构建学校的“国学课程”,的确是困难。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时空位置,结合当下、立足未来,帮助儿童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符合事物本质规律、符合国家意志的多维交界点进行梳理、建构,而不是复辟、复古。

  因此首先拟定“国学”主线和分支,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把各种管道、经典进行梳理。把能容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日常生活的遴选出来,消化在日常;把适合课堂的通识性的,进行主体设计与主题分解。他绝不是背背《三字经》、《千字文》,也绝不是穿汉服、行汉礼,而是涵盖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所有时空内所发生、发展的一切活动及思想。他必须是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寓教育、传承、发展、创新于一体,为未来奠基的一项浩大工程。既有利于个人修身、又有利于家国情怀、更有利于社会事物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律,才是国学的终极意义。

文章标题: 从国学的时间地理看今天的国学教育走向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41654.html
文章标签:国学  地理  走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