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03 21:46:05 | 作者:春水煎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双节小长假,秋雨缠绵。就是上班的这两天,也是阴雨不断。从白露到寒露,从中元到中秋,一直郁郁的。一场秋雨一场寒,银杏叶遍染秋黄,寒蝉不再,噪雀身远。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听老大姐齐老师讲作文指导,她分享到自己的双节的关键词——珍惜,谈到陪伴,就在阴郁的傍晚增添了许多的感伤。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听才女夏老师讲鲁迅的《故乡》,想起绍兴、想起莫言的高密,也想起自己的故乡。家乡到故乡,真的是因为距离……
(泥塑)
离家远了,回家的次数就少了,并且每次回去待不了几天,感觉就是赶、就是奔。十月一下午回老家,因为堵,本来三个小时的路程,硬硬的走了五个小时,在熟悉的老店吃过饭后,到家已然是晚上九点多。
(面人)
假期第二天,妻女要去看岳父家、娘要去大姨家,我呢必须要有当好司机的觉悟。并且还要与老友们简单的相聚,谈谈生活、谈谈世界。
弟弟家添了二宝,假期第三天是亲朋祝贺的日子,又见了许多亲人。这一天还是我毕业后第一级一班的学生二十年聚会的日子,去露了个脸,和他们一起回忆青春。
(福慧至儿童农场的大蜗牛)
下午回家看奶奶,推开门,奶奶正在椅子上假寐,喊了声,满脸的惊喜。依旧是,嫌买东西,说好久不回来了。暑假回去了一次后,一直没回家,算起来的确是日子不短了。尤其是中元节,按照家里的习俗应该回去祭祖的,但是刚开学,第一次没回去。很久没见大琪和小菲了,奶奶一个劲的拉她们的手,亲热的不行。走的时候,奶奶从床北边拎了半袋子带皮花生非要我带着,大约十几斤。在她的意识里,我家里的土地不种了,就吃不上花生了。说这些花生是她捡来的,其实我知道,94岁高龄的奶奶,是从邻居家这个一把,那个一捧的积攒的。她吃穿用度都不缺,比如水果,买给她的往往都忘了,然后烂掉,但是别人家在街上给她一个,她可能就吃的津津有味。人老了,和小孩子一样,再加上耳聋,解释不通。但是,那份对后代的爱却是真的、浓的、重的!花生袋子里还有一小方便袋花椒,奶奶说是院墙外面的花椒树上的,我后来看了有几穗还是鲜的。忍不住的难过,奶奶的手因为老的变形,已经很难捏一些东西了;奶奶的腿脚,已经拄着拐杖好多年了……其实伯母已经给我带了好几斤干花椒,足够好几家人吃一年的了。这就是老人!回老宅,因为时间久不在家里住,显得更冷清了。小菲看着墙上合影里爷爷的照片,根本不认识,妻子细心的教她。我没有说话,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父亲的离去,原本完美的家,一下子就多了一个缺口……
第四天是中秋,本来想宅,结果中午还是出去了。晚上谢绝了邀约,在家过中秋。带了集团发的几盒月饼,一分,居然没有留下自己吃的。于是去买了各自喜欢的口味的月饼,各人吃各人的。娘炒了几个小菜,一家人围坐吃饭,大琪照了团圆照,这是她的实践作业。
第五天,返回,在路上。
(福慧至儿童农场的七星瓢虫小屋子,在里面可以吃饭、晚上可以看星星)
第六天,应高卫星老师和郭晓燕老总的邀约,第二次去高密东北乡两位女智者的福慧至儿童农场。在雨中,跟着郭总游览了红高粱影视基地、福慧至儿童农场、莫言旧居。因为郭总和高老师的介绍、因为台湾姚德义教授的解读,使得这一次高密之行,提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满眼熟透了的红高粱,画面感很强烈,再加上刘铁飞的画展里,浓墨重彩的高粱画面——《归》、《门》、莫言的文字《维桑与梓 必恭敬止》。沿着花脖子山寨、单家大院、民俗文化馆等一路走下来,一个地域的文化元素,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高密炉包、剪纸、面人、草鞋窨子很多都是非遗。土匪窝、九儿、余占鳌这些莫言小说里的元素,也一点点的与影视剧契合。莫言旧居、莫言小时候就读的学校,让我们走近更加真实的历史。福慧至儿童农场处处儿童化的设计、童话般的世界、任性采摘、花海拾遗,的确是个好去处。一路上若有若无的《九儿》的音乐、《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的音乐、高粱酒酿的醇香,是一个幻灭而又真切的世界。从莫言旧居带回来几瓶三十里红,一起庆祝到峡山一周年的日子,还是去年的火锅店、还是去年的两家人,请姚老师做嘉宾见证一年的时光。
饭后,写字——莫言说:“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其实任何人的故乡都是这样辩证或矛盾的存在!我们内心深处,故乡的美与丑、英雄好汉与王八蛋都是并存的。但不一样的就是这片茂密的红高粱——凡成熟了的、饱满了的、无不像个男人一样低了头,却不屈不挠的昂扬向上!这片红高梁地里,野蛮与文明共生、真情与肉欲同存。这三十里红的高梁酒,醇的能沁你的心、辣的能呛你的魂,喝一口,吼一腔,何惧世事无常!
姚老师回应道:還好我喝的是醇的三十里紅,我遇見的是最美麗的,最超脫的,最聖潔的,最英雄好漢的人。其實這樣也就夠了,其他的可以不用了。
姚老师还写了一首小诗,未经他允许,先抄录了来:
高密農場
已經弄不清楚這是故鄉或是異域/埋首在高梁地的煙雨中拾穗/拾起一串串的文化膠囊/用心收穫了三十里秋紅/把冰冷的霜雨燒成一壺佳釀/為薄幸的路人暖身。
第七天抓住假期的小尾巴,睡懒觉,梳理开学后的工作、准备孩子开学时带的物品、接待泰安来送孩子上学的朋友。
第八天上午送孩子上学,下午迎接开学归来的孩子们……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