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9-23 07:41:04 | 作者:匿名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4次
“姓名”在笔者看来只是一个人的文化符号,仅仅为了区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戴二爹而已。只要好听好记好写,避免重名,避免产生歧义就“OK”了,不必刻意追求大富大贵和别出心裁。
但是中国人历来对取名相当重视,尤其是城里人,往往要求面面具到,既要叫得顺口响亮,又要寓义富贵吉祥,
既要应生辰八字,又要合阴阳五行,“鱼与熊掌兼得”。
如果是有点文化的书香门弟、名门望族,那么,更让一般人望其项背,
不可比拟。那架势是要举全家之力,即使花重金请高人取名,也在所不惜。
似乎这新取的名字承载着他(她)一生的命运荣辱沉浮的信息密码,关乎家族的香火延续,福寿绵长,兴衰繁衍,总之,千万不可随而便之,掉以轻心。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情可以理解,也无可厚非。其实,大可不必重视过度,浪费人力财力。相反,名字取得过份冷僻繁琐,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笔者的名字是祖父取的,他肚里有点墨水,是街上小有名气的“老学究”, 旧社会,曾受雇人家店铺当帐房先生,竞争优势是与人为善、言而有信,同时,写得一手好楷书,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祖父一向重男轻女,对为我取名倍加珍视,家中当仁不让由他老人家最后定夺,包括父母都不得染指。
其实,笔者生在如皋舅舅家,祖父在古镇为我取“大号”,并不知情。因为当时我还是一个远在外地懵懵胧胧不谙世事的三、四岁的顽童。因男孩排行老二,记忆里舅舅、舅母总叫我“二候”,实际上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由于伯父之子和我亲哥匀是“鼎”字排行,所以,毫无悬念笔者也属“鼎”字辈,照理取名难度不大,因为仅剩最后一字需要斟酌权衡,未曾料到祖父竟然胶尽脑汁、冥思苦想了两天两夜,最后一个字“奇”才脱颖而出,“尘埃落定”。
可后来我生活里,名字其他都“司空见惯浑无事”,惟独惹麻烦的就是这个“鼎”字,许多人都会识不会写。
我尽管调动过不少单位,但管理部门的干部们好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把花名册、出勤表、工资表都心照不宣地毫无例外将我的“鼎”写成“丁”!书写正确的除了我自已,只有档案、毕业证与户口簿。
由于我多次要求纠正,效果甚微,所以,也就“习惯成自然”, 心安理得,见怪不怪,不再纠结郁闷!反正也不影响发工资!
可谁知有一次银行卡不慎遗失,我前往农行南通支行挂失却遇到“拦路虎”。 营业部 说好先冻结卡号,一个星期后,
再如约前来正式办理补卡手续。
笔者做梦也没想到第二次登门拜访,竞然吃了个闭门羹!农行营业厅的女营业员一脸狐疑表情怪怪地问我:“你到底叫什么名字?”我说:“挂失时不就告诉你了吗?难道有假不成?身份证的复印件也在你这里!你可以两厢对照嘛!”
她揶揄道:“你身份证上的名字叫马鼎奇,可我们这里卡号上的存档明明写的却是马丁奇。”
我跟她一再解释是单位的财会嫌烦,将这个字“简”写了。谁知她根本不相信,态度生硬地说:“你不要自说自话,鼎和丁根本不搭界,读音也不同,虽然拼音字母都是ding,
但一个为第三声,一个为第四声,怎么可以简写,混为一谈呢?”
然后,不容置疑地回绝了我:“去你们单位打个证明,首先要将你姓名中的丁更正成鼎,再去市社保局备案。然后由社保局发函,通知我们银行审批!”
“怎么回事?”正在这时旁边来了个风流倜傥的中年人和颜悦色地说,“你看看身份证号码是否一致,不就一清二楚啦?”
“身份证号码倒是一致的,可还是不符规定。”也许对方是她的顶头上司,口气缓和了不少,“主任,这补卡关系到客户钱款安全,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有一点疏忽,不然,出了纰漏算谁的?我不能办!”但仍然原则性不动摇,丝毫不肯通融。就这样,我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月,才完成补卡手续。
2019年9月我患病住院,上海的堂弟汇来1000元人民币,以示手足亲情和慰问关怀之意。可他犯了同样的错误,将汇款单上我的名字中的“鼎”又写成了“丁”,结果,你猜怎样?
我给了身份证,请护士去邮局取款,再次碰壁,无功而返。还是两个月以后,我康复出院,去社区街道打了证明,邮局才绿灯放行,如愿取了已担搁了60天的汇款。
进入21世纪,家长对子女取名重视程度,比之过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不少人看到其中藏着的商机,许多打着帮人取名幌子的公司应运而生,据闻生意还挺兴隆,
赚了个盆满钵满。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尽管父母都在子女的姓名上煞费苦心,但成就个人未来,主要还是依靠自已勤奋刻苦和持之以衡契而不舍的打拼。来不得半点侥幸!不要奢望好名字改变命运。
作者:马鼎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