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魏国夫人的传说或者轶事有哪些

时间: 2023-11-23 10:01: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魏国夫人的传说或者轶事有哪些

晋王李克用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李克用(后唐太祖)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翼圣,本姓朱邪(又作朱耶),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沙陀族,神武川新城人 [1]  。唐末至五代初年军阀,别号“李鸦儿”(其军队主力亦称“鸦军”)。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赐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

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北部)。骁勇善骑射,15岁即从军。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东南下大败齐军,最终使得黄巢自杀。光启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李克用指责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欲灭己,因此进军关中击败二人,僖宗逃往凤翔。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县。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二、人物生平

1、年少成名

李克用是后唐献祖李国昌的第三子,本姓朱邪氏,母亲为秦氏。唐大中十年(856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神武川的新城(在今山西应县境内)。史书记载李克用出生时显的格外灵异“虹光烛室,白气充庭,井水保溢。”

咸通十年(869年),李克用十三岁时,见两只野鸭在空中飞翔,于是发一箭而射中两只野鸭,在场的人没有不叹服他的箭术的。 

李克用年少时就很骁勇,军对中称他为“李鸦儿”。李克用十五岁时,李国昌讨伐庞勋。他从军出征,冲锋陷阵均在众将领之前,军中视他为“飞虎子”。平定庞勋后,李国昌受封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受封为云中牙将。 

2、初举反唐

沙陀部族一向强大,在唐朝平定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更是战功赫赫。李国昌自恃有功更是傲慢,唐懿宗对此很是担心。咸通十三年(872年),唐懿宗转任李国昌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称病拒绝接受任命。李国昌拒命后,李克用便杀了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今山西大同),自称留后。唐廷任命太仆卿卢简方为振武节度使,会同幽、并两州之兵讨伐沙陀部族。不料卢简方才到达岚州(今山西吕梁岚县),军队就溃不成军,因此沙陀乘机占据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以北的地区,成为唐朝的北部边患。咸通十四年(873年),唐僖宗即位,因原太原节度使李业对沙陀有恩。而李业已死,因此任命其子李钧为灵武节度使、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让李钧招抚缉拿李克用。唐廷封李克用大同军防御使。 

过了一阵,李国昌出击党项时候,吐谷浑首领赫连铎突袭攻破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李克用听到后,从云州出发,去迎接父亲李国昌。返回云州时,云州紧闭关卡不让进入,李国昌父子无处可归因此袭击蔚州(今河北蔚县)、朔州(今山西朔县),收编士兵三千人。李国昌进驻蔚州而守,李克用回军占据新城。唐僖宗遂任命赫连铎为大同军使,任命李钧为代北招讨使,前去继续讨伐沙陀。 

乾符五年(878年),沙陀先击破遮虏军,后又击破苛岚军,唐军数次败北,沙陀势力因此愈加强盛。沙陀北面占据蔚、朔两州,南面侵入忻、 代、岚、石等地,直达太谷。

广明元年(880年),招讨使李琢会同幽州李可举、云州赫连铎出击沙陀,李克用与李可举拥兵相拒于雄武军(今北京蓟县东北,属天津市)。李克用的叔父李友金携蔚、朔两州向李琢投降,李克用听到后,马上带兵返回。李可举追李克用至药儿岭,大败李克用。后李琢军队进行夹击,又在蔚州击败李克用。沙陀大败,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流亡到鞑靼。

3、讨伐黄巢

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陷唐都长安城,北起军使陈景思率领沙陀降军与吐浑、安庆军队万人前往长安。行军到绛州(今山西运城新绛县),沙陀军大乱,大肆掠夺后回去。陈景思觉得沙陀军除了李克用都没法节制,于是请唐僖宗下诏书从鞑靼召回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李克用率领蕃汉军队上万人出石岭关(今山西太原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路过太原,李克用要求朝廷发军饷。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只给他钱币一千缗、米一千石,李克用很生气,纵兵大掠后回去了。

中和二年(882年)十一月,陈景思、李克用再以步骑兵一万七千前往京师长安。中和三年(883年)正月,李克用出兵河中,屯兵乾坑。黄巢军惊恐地说:“鸦儿军到了”。二月,在石堤谷击败黄巢军将领黄邺。三月,在良田坡击败赵璋、 尚让,起义军横尸三十里。这时,各地勤王军都来到长安,在渭桥与黄巢军大战,黄巢军败退入城,李克用乘胜追击,从光泰门进城,与起义军战于望春宫升阳殿,黄巢军败退,向南逃到蓝田。长安被唐军收复,李克用军功居首。唐僖宗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任命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其父李国昌去世。十一月,李克用派其弟李克修攻打昭义的孟方立,夺下泽、潞二州。孟方立败走山东,以邢、洺、 磁三州军队另外组建昭义军。黄巢向南败走到蔡州,降服秦宗权,攻打陈州。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率兵五万去援救陈州(今河南周口淮阳县),想借道河阳,诸葛爽不同意,于是率部在河中渡河。四月,在太康(今河南周口太康县)击败尚让,又在西华(今河南周口西华县)击败黄邺。黄巢且败且退,到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到达黄河边还没渡河,而李克用率兵追来,黄巢军惊恐溃败。等到了封丘(今河南新乡封丘县),李克用再次击败黄巢军,黄巢脱身逃跑。李克用追击,一天一夜奔驰三百里,追到冤朐(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没追上才被迫回军。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讨伐黄巢后,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温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李克用乘酒醉大发脾气,惹怒了朱温。晚上,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睡着。朱温埋伏的士兵出来,放火烧房,仆人郭景铢熄灭蜡烛,将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泼醒李克用并告诉他。幸好天降大雨把火灭了,李克用与随从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 七月,李克用来到太原,将此事上告唐僖宗,请求出兵汴州,并派其弟李克修领兵一万人驻扎在河中地区待命。唐僖宗劝和才平息了这事。同时,因为击破黄巢的功劳,唐廷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

4、威震唐廷

光启元年(88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与宦官田令孜有过节,田令孜进言派王重荣调任兖州,任命定州的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并下诏书让李克用出兵保护王处存的辖地。王重荣命人转告李克用:“天子下诏书给他,等李克用来了,让他与王处存一起诛杀李克用。”并因此伪造诏书给李克用看,说:“这是朱温的阴谋。”李克用信以为真,八次上表请求讨伐朱温,唐僖宗不同意,李克用非常愤怒。

王重荣不受命调任,于是唐僖宗命邠州(今陕西彬县)的朱玫、凤翔的李昌符去讨伐他。而李克用却出兵相助王重荣,在沙苑击败朱玫,引兵攻打长安,到处纵火、掠夺。唐僖宗出逃到兴元(今陕西汉中),李克用退兵驻扎河中。这时,朱玫也造反出兵追唐僖宗,但没有赶上唐僖宗,只是抓住了襄王李煴。朱玫逼迫李煴称帝,屯兵凤翔。唐僖宗认为只有李克用能击败朱玫,但李克用却不愿为唐僖宗所用。当初在长安破黄巢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与李克用关系很好,于是唐僖宗派谏议大夫刘崇望带着诏书去征召李克用,并说是杨复恭的想法,让李克用出兵讨伐朱玫等势力。李克用表面上答应了,但却不带兵前往。

大顺元年(890年),李克用击破孟迁(孟方立从弟),夺取邢、洺、磁三州,又命安金俊在云州攻打赫连铎。幽州李匡威出兵救赫连铎,李匡威与安金俊在蔚州交战,安金俊大败。于是李匡威、赫连铎和朱温都上书趁李克用战败要乘机讨伐他。唐昭宗认为李克用破黄巢功高,不该去讨伐他,于是召集台省四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事,参加讨论的官员大多说不可以讨伐李克用。宰相张浚一人认为沙陀部族曾逼僖宗逃难至兴元(今陕西汉中),罪该至死,可以讨伐。军容使杨复恭与李克用交情很好,他也极力上谏认为不可以讨伐,唐昭宗同意了他的谏言,下诏书告知朱温等人。朱温暗中贿赂张浚,让张浚更加坚定原来的建议。唐昭宗迫不得已,任命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韩建为副使,前去讨伐李克用。这时,潞州将领冯霸叛变向朱温投降,朱派葛从周入驻潞州(在今山西长治市)。唐朝廷任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李克用派李存孝在长子抓了孙揆,又派康君立夺取了潞州。十一月,张浚与李克用在阴地(今陕西商县)交战,张浚军三战三败,张浚、韩建逃回。李克用的军队在晋、绛大肆掠夺,直到河中,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一片凄凉。李克用上表诉述事情,言辞傲慢。唐昭宗为此向他认错,下诏书好言好语回复他。 

5、横行河东

大顺二年(891年)二月,唐昭宗再次任命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加封陇西郡王,同时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四月,李克用攻打的云州赫连铎,围困赫连铎一百多天,赫连铎逃往吐浑。八月,李克用军队在太原大肆掠夺。并离开晋、绛,夺取怀、孟二地,又来到邢州(今河北邢台)作为根据地,攻打镇州(今河北石家庄)的王镕。 先锋李存孝夺取临城,进攻元氏。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出兵救王镕,李克用退兵邢州。

景福元年(892年),王镕攻打败退邢州的李克用,部将李存信、李嗣勋等在尧山击败王镕。二月,李克用又与王处存攻打王镕,两军在新市交战,李克用、王处存联军被王镕击败。八月,李匡威攻打云州,以牵制李克用的兵力,李克用暗中返回云州,出兵击败李匡威。十月,李存孝在邢州叛变李克用。

景福二年(893年),反叛李克用的李存孝向敌军王镕求救。李克用出兵井陉攻打王镕,又发书信招降王镕,同时猛攻王镕的平山。王镕惧怕破城,于是和李克用通行求和,向李克用献帛五十万匹,并出兵帮助攻打邢州李存孝。

乾宁元年(894年)三月,李克用擒住盘踞邢州的李存孝,并将其处死。同年冬,李克用攻打幽州,李匡俦弃城出逃,李克用追至景城,杀了李匡俦,任命刘仁恭作为留后。

乾宁二年(89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他的儿子王珂、王珙争位,李克用上书请求王珂继位,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上书请求王珙继位。唐昭宗开始左右为难,于是任命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后来又同意李克用立王珂。李茂贞等人非常生气,三处共同起兵前往攻打长安,后听说李克用也出兵前来,才都收兵回去。六月,李克用攻克绛州, 斩杀刺史王瑶(王珙的弟弟,帮助王珙争位)。七月,李克用来到河中,同州王行约前去长安,散布谣言说:“李克用的沙陀军队十万人马杀来了!”王行约想让唐昭宗移驾邠州,李茂贞的干儿子阎圭也想把唐昭宗劫到凤翔。一时间长安大乱,唐昭宗出逃来到石门。李克用军队在河中一个多月都没往长安方向进发,于是唐昭宗派延王戒丕、王允兄两人在李克用处做事,并告知长安的危急情况。八月,李克用进军渭桥,被委以邠宁四面行营都统。唐昭宗回到长安。十一月,李克用击破邠州,王行瑜败走到庆州后被杀。李克用收兵到云阳,上书请求讨伐李茂贞。昭宗慰劳李克用,让他和李茂贞和解,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这时,晋军在渭北遇雨六十天,有人劝李克用进长安,李克用没有下决定。都押衙盖寓说:“自皇帝从石门回来,都不敢好好入睡,如果我们的军队渡过渭河,皇帝更会惶恐不安?这时我们来勤王,为什么要进长安呢?”李克用笑道:“盖寓都不信我,何况天下其他人呢!”于是收兵回去。

6、周旋朱温

乾宁三年(896年)正月,唐昭宗准备再次任命张浚为宰相,李克用说:”这是朱温的阴谋呀。“于是上表说:”如陛下早上任命张浚为宰相,那么我晚上就带兵到朝廷来!“长安人心惶惶,唐昭宗终止了张浚的任命。朱温攻打兖、 郓两地,李克用派李存信借道魏州(今河北魏县)去救朱宣等人。李存信屯兵莘县,军队在魏州扰民掠物,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埋伏部队攻打李存信,李存信败退到洺州(今河北永年县广府镇)。李克用亲自带兵攻打魏州,在洹水与罗弘信交战,期间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被杀。六月,李克用破魏州、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城。十月,又在白龙潭击败魏博军,并攻打观音门,朱温救兵赶到,魏博军之危才解除。 

乾宁四年(897年),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叛晋,李克用带兵五万攻打刘仁恭,两军战于安塞,李克用大败。

光化元年(898年),朱温派遣葛从周攻下邢、洺、磁三州。李克用派周德威出兵青山口,周德威在张公桥遭遇葛从周部队的袭击,周德威大败。同年冬,潞州守将薛志勤去世,李罕之接管潞州,并叛变投靠朱温。

光化二年(899年),朱温派氏叔琮攻破承天军(今山西平定县东),后又攻破辽州(今山西左权县),到达榆次(今山西榆次区),周德威在洞涡击败朱琮。同年秋季,李嗣昭再次取泽、潞两州。 

光化三年(900年),李嗣昭在沙河击败汴军,再次夺取洺州。朱温亲自带兵围住李嗣昭部队。李嗣昭败走,逃至青山口,遇汴军伏兵,李嗣昭大败。同年秋季,李嗣昭夺取怀州。同年,汴军攻打镇、定两州,镇、定两州都脱离晋王而依附朱温。

7、晋梁之争

天复元年(901年),朱温被唐朝加封为梁王。梁军攻下晋州、绛州、河中,把王珂擒去。晋失去三个同盟,于是写文书送钱礼向梁求和。朱温认为晋国已经没什么实力了,可以直接攻下。于是说:”晋国虽然送来文书要求结盟,但文书措辞傲慢。“因此大举进攻晋国。四月,朱琮进入天井,张文敬进入新口,葛从周进入土门,王处直进入飞狐,侯言进入阴地。朱琮夺取泽、潞两地,其副将白奉国攻破承天军,辽州守将张鄂、汾州守将李瑭都迎接梁军前去投降,一时间晋国领地内人心惶惶。这时天降大雨,梁军士兵很多都得病了,于是梁军都退兵回去了。五月,晋军再次夺回汾州,并诛杀了李瑭。六月,周德威、李嗣昭夺取慈、隰两州。

天复二年(902年),晋军进攻晋州、绛州,在蒲县大败。梁军乘胜攻下汾、慈、隰三州,并围住太原。李克用大为恐慌,打算逃到云州,又想逃往大漠,正在犹豫不决。这时,梁军发生大规模疫情,退兵而去,周德威再次夺回汾、慈、隰三州。

天复四年(904年),梁王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至洛阳,改年号为天祐。李克用认为唐天子迁都洛阳是梁王朱温挟持之下的举动,并非天子自愿,天祐不能算作正统的唐朝年号,拒绝使用。于是依旧使用天复年号。

天祐二年(905年),李克用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在云中结为兄弟。天祐三年(906年),梁攻打燕领地沧州(今河北沧州),燕王刘仁恭向李克用借兵。李克用痛恨刘仁恭的反复无常,想不答应。他儿子李存勖进谏说:“这正是我们重新振作的机会。现在天下的形势,归附梁的势力十有七八,像赵、魏、中山这些比较强的割据势力都没有不听从于梁的。因此,黄河以北,没有梁所担心的势力,梁所忌惮的就只有我们和燕王刘仁恭了,如燕、晋合盟,那对梁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争天下要不在乎小节,而且他常围困我们但我们却去帮他解决困难,可以因此作为我们对他的恩德记着,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是不容错失的机会呀!”李克用认为李存勖说的在理,于是为燕出兵攻破潞州,梁围燕城的危机才消除。李克用命李嗣昭为潞州留后。天祐四年(907年),后梁军队十万人进攻潞州,筑夹城将潞州围住。李克用派周德威救潞州。

8、患疾离世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冬,李克用得了重病。同年,后梁篡唐,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年号开平。李克用沿用唐年号天祐四年。 [37]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辛卯日,李克用去世,享年五十三岁。其子李存勖继位,将李克用安葬在雁门(属今山西代县)。

三、主要成就

1、镇压黄巢

唐乾符五年(878年),被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等拥入云州(治今山西大同),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自称留后,与其父合兵攻略州县。广明元年(880年),为唐军所败,举族奔于阴山(今内蒙古境)鞑靼部。后因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今西安),唐僖宗奔蜀。中和二年(882年)冬,召任雁门节度使,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三年,会诸军攻占长安,以功加同平章事,旋任河东节度使。四年,率军入河南,连败黄巢,起义军从此不振。

2、割据河东

李克用在汴州(治今河南开封)遭宣武节度命使朱全忠袭击,逃回晋阳(今太原西南),遂据河东,长期与朱全忠等交战。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击败成德节度使王镕,次年大破卢龙节度使李匡筹等,攻陷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乾宁二年(895年),率兵入关中,平息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及华州韩建三镇进犯长安的叛乱,护卫昭宗。赐号忠贞平难功臣,进爵晋王。几年后,因与朱全忠接连攻战,兵势渐衰。成德、义武两镇归附于朱全忠,幽州亦不听调遣,东部边境直接受到朱全忠汴军攻击。光化四年(901年),其婿王珂失守河中,晋阳亦受汴军围攻。次年,汴军又攻晋阳城,克用欲退守云州,为部将劝止。晋阳城虽固,但终因兵少力疲,不敢与朱全忠相争。

四、人物评价

杨复光:“我世与李克用共忧患,其人忠不顾难,死义如己,若乞师焉,事蔑不济。”

唐昭宗:“克用有兴复大功。”

宋祁:“至克用逢王室乱,遂有太原。虏性惇固,少它肠,自负材果,欲经营天下而不克也。兵虽胜,然数败;地虽得,辄复失,故熟视帝劫迁,缩颈羞汗,偷景待僵,不亦鄙乎!赖其子慓锐,抑而复振。是时,提兵托勤王者五族,然卒亡朱氏为唐涤耻者,沙陀也。使克用稍知古今,能如齐桓、晋文,唐遽亡乎哉?”

薛居正:①(李克用)获罪于国家,今寄北部,雄武之略,为众所推。②然虽茂勤王之绩,而非无震主之威。及朱旗屯渭曲之师,俾翠辇(皇帝) 有石门之幸(出逃) ,比夫(齐)桓、(晋)文之辅周室,无乃有所愧乎! 洎失援于蒲、绛,久垂翅于并、汾,若非嗣子之英才,岂有兴王之茂业。矧累功积德,未比于周文;创业开基,尚亏于魏祖(曹操)。追谥为“武”,斯亦幸焉。 ③武皇肇迹阴山,赴难唐室,逐豺狼于魏阙,殄氛祲于秦川,赐姓受封,奄有汾、晋,可谓有功矣。

王禹偁:(李克用)性喜杀,左右小有过失,必置于死

司马光:克用年二十八,于诸将最少,而破黄巢,复长安,功第一,兵势最强,诸将皆畏之。

王夫之:若沙陀者,介吐蕃、回纥之衰,自雄于塞上,固将继二虏而与中国(中原汉族政权)为敌者也;国昌老而克用兴,目已无唐,固将奋袂而起曰,是可取而代也。沙陀可以主中国,则契丹、女直、蒙古之强倍于沙陀者,愈无不可也,而祸延于无极矣。

陶懋炳:(李克用)不事安辑,纵兵扰民,将吏多贪暴,以至富饶之区反而军食不继,时有以尸为粮的怪事。(李克用)凭恃沙陀铁骑,四面出击,往往假道于人,劳师远征,胜则不能收其土地财赋,败则损失巨大的兵员、物资,兼以军纪不整,将骄兵悍,每致败衄。

五、轶事典故

1、一箭双雕

有一次李克用和鞑靼部族的人比试射箭,鞑靼人指着空中的两只雕说:“你能一箭射下双雕吗?”李克用马上弯弓发箭,一箭连中双雕,周围的人都拜服他。

2、画相趣事

《五代史补》中记有一则故事:在李克用占据河东,声威大振后,盘据淮南的另一个军阀杨行密很想见见李克用什么模样。于是杨行密找了一个画家,假扮商人到河东伺机偷画李克用面貌。不料画家到了河东,立刻为事先得到情报的河东军士所俘虏。克用开始有点生气,接着对左右说:“我少了一只眼睛,招来试着让他画画,看他要怎么画我。”等到画家一到,李克用按着膝盖大怒道:“淮南派你来画我,想必你是画家中高手的,如果今天画我画得不好,那么这里就是你的死地!”画家磕拜了李克用开始画。当时正值盛夏,李克用手拿八角扇,画家因此画时让扇角正好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眼晴。克用看了说:“你这是向我谄媚。”于是让其重画,画家应声下笔,就画李克用弯弓射箭,一只眼睛眯了起来,好像就在瞄准目标,克用大喜,于是重赏画家银两,并送之回淮南。

3、三箭赐子

宋初王禹偁的《五代史阙文》记传传说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说道:“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刘仁恭,你不先攻下幽州,黄河以南就不能拿下;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握手结盟,结为兄弟,曾发誓说一起光复大唐江山,现在却背信弃义依附贼党,你必须要讨伐他;第三支箭要消灭朱温。你能完成我这三个愿望,我死而无憾了。”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到了讨伐刘仁恭时,李存勖命礼官以少牢祭于宗庙,请出第一支箭,让贴身将领背着作为前锋。胜利归来之日,带着俘虏将箭送回宗庙。后来,伐契丹、灭朱氏(后梁)也是如此。

六、亲属成员

1、祖辈

高祖:朱邪骨咄支,沙陀首领。

曾祖:朱邪尽忠,率全体沙陀部众投奔唐朝,后战死。

祖父:朱邪执宜,李存勖追尊为唐懿祖,谥号昭烈皇帝。

父母

父亲:李国昌,本名朱邪赤心,字德兴,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李存勖追尊为唐献祖,谥号文景皇帝。

母亲:秦氏。

2、兄弟

二弟:李克让,少善骑射,为振武军校,从讨王仙芝,以功拜金吾卫将军,留京师。

三弟:李克恭,李克修死后,以李克恭代为昭义军节度使。

四弟:李克宁,李克用幼弟,李克用死后预谋篡位,为侄李存勖所杀。

从弟:李克修,字崇远,李克用从父弟,李德成之子。曾参与讨伐黄巢、平定潞州、讨伐山东等战役。

3、妻妾

正室秦国夫人刘氏。

贞简皇后曹氏,后唐庄宗李存勖生母。

魏国夫人陈氏。

4、儿子

唐庄宗李存勖,袭父位为晋王。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

永王李存霸,同光四年(926年)死于兵变。

邕王李存美。

薛王李存礼。

申王李存渥,同光四年(926年)被杀。

睦王李存乂,同光四年(926年)被庄宗处决。

通王李存确,同光四年(926年)被霍彦威所杀。

雅王李存纪,同光四年(926年)被霍彦威所杀。  

李廷鸾。

李落落,乾宁三年(896年)被罗弘信所杀。

李存矩,贞明三年(917年)被刺杀。

5、女儿

长女:琼华长公主 ,后封福庆长公主,嫁给孟知祥。(一说为其弟李克让之女,《旧五代史》、《五代会要》、《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均载其为李克用长女 ,但《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载其为李克让之女)

次女:瑶英长公主,下嫁张延钊。(《五代会要》中记为后唐太祖李克用第二女;《旧五代史》中记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第十一妹,此处“十一”或为家族中排行)。 

6、义子

李克用义子众多,有记录的有九个,

李嗣源,后唐明宗,后唐第二位皇帝。

李嗣昭,本姓韩,原名进通,字益光,天佑十九年(922年),征伐镇州节度使张文礼时中箭身亡。

李嗣本,生父张准为铜冶镇将,后为晋王李克用养子。

李嗣恩,本姓骆,吐谷浑部人,天祐十五年(918年),卒于太原。

李存信,本姓张,其父张君政,回鹘怀化郡王李思忠之部人。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李存进,本姓孙,生父孙牷,天佑十九年(922年),征讨张文礼于镇州,不克,终殁于阵。

李存璋,字德璜,天祐十九年(922年),以疾卒,庄宗追赠太尉。

李存贤,本姓王,名贤。 

七、后世纪念

晋王墓位于应县城西南七里铺柏林寺东侧。唐末天佑五年(908年),李克用葬于此地。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于墓侧建柏林寺。金天眷年间,墓被盗发。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修筑坟垣南北二百米,东西一百米。墓全部以石条砌成。墓室底园径十米深九米。腰部周围均为仿木结构石雕斗拱门窗,檐上立有兽面人身石雕。 

1989年,李克用墓志在山西省代县城关七里营出土,引起专家和学者极大的重视,同时他们也对墓志做出一定的研究成果。 [61]  石现藏山西省代县博物馆,志石长94厘米,宽91.5厘米,卢汝弼撰,王道源书,字体属隶书。盖篆书题《晋王李克用墓志之铭》,此本失拓,拓本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录文见《全唐文补遗》第七辑。 《李克用墓志》记载唐末五代李克用家族世系成员、仕宦经历和义子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有关晋王李克用的事情很多,在《五代史补》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当时晋王李克用占据河东,可以说是名声远扬。后来淮南军阀杨行密很想见识一下李克用的模样,于是找到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前去偷画李克用画像。没想到此消息事先被河东士兵知道了,晋王李克用很生气。当时他对周围的人说,我现在少一只眼睛,我到想看看他到底把我画成什么样子。

画家一到,李克用对其大怒道:“淮南要你来画我的模样,想必你是位高手,如果你画得不好,那就别回去了。”画家开始画非常害怕,当时正好是夏天,晋王李克用手拿一把扇子。画家正好让扇子的一个角把李克用的那只失明的眼睛遮住了。李克用看了之后非常生气,让其重画。于是画家又重新画了一个,画的是李克用射箭,一只眼睛眯着好像瞄准目标,这次李克用非常高兴,重赏画家并送之反回。

  晋王李克用是唐末一位名将,沙陀族人,早期别称“李鸦儿”,后来因一目失明被称为“独眼龙”。晋王李克用的父亲名叫李国昌,早年跟随父亲出战,常常冲锋在前,大家都称他为“飞虎子”。李克用少年的时候就很勇猛,并且善于射箭,有人指着空中两只雕说,你能一箭射下双雕吗?当时李克用举起弯弓,一箭射中了双雕,旁边的人都非常佩服他。

  晋王李克用出生于现在的西雁门北部,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他被尊为后唐太祖。李克用一生当中儿子特别多,其中自己亲生的有十一个,还有九个义子。李克用生性勇猛急躁,曾经一度镇压庞勋与黄巢的起义军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是一部香港制片的古装剧,这部电视剧主要是由黄浩然,谢天华等人主演。李克用与十三太保主要是以中国传奇故事《十三太保》为主线,通过描述李克用与十三太保之间的关系,从而来显示人性之间的矛盾与尔虞我诈。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是由陶鸿主导,该剧中李克用出生于神武川之新城,是唐末的一位名将。李克用由于长期为军队主将,早期有别号“李鸦儿”,后来由于一目失明,被号称“独眼龙”。李克用的父亲名叫李国昌,也是一位名将,早年他常常跟随父亲出征冲锋在前,军中都称他为“飞虎子”。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当中李克用旗下总共有十二位义子,还有一个亲生儿子名叫李存勖,当时合称为十三太保。十三太保当中,个个都非常有才能,可以说在当时是雄霸一方。李克用带领十三个儿子,军功显赫,名声远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子逐渐勾心斗角,互相猜忌。
在电视剧《李克用与十三太保》当中,李克用众多儿子唯有李存孝不记个人得失。李存孝是李克用的义子,他信守真诚,但是好人却只是招来更多的流言,陷害。李克用本以为只要自己公正无私,对待众儿一视同仁,他们就会归顺于他。但没想到人心难测,纵使是骨肉亲情,一旦在利益面前也都是各怀鬼胎。看了《李克用与十三太保》这个电视剧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在这个现时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是难以预测的。

晋王李克用本姓为朱耶,是唐末至五代初年的军阀,被唐朝皇帝赐姓为李氏,主要功绩有剿灭黄巾军起义

有哪些民间传说,150字以下的

①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

②愚公移山传说。据称: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

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

③鲁班传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间传说。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般。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古籍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都有著录。战国时期本来是历史人物的公输般,在民间逐渐变为一个传说式人物。

④孟姜女的传说。孟姜女被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⑤牛郎织女传说。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

扩展资料: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

第一,民间传说与神话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接近,它们的历史关系十分密切。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传说与神话的界限十分模糊。

第二,就体裁特征和传播方式而言,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和神话都具有超现实性的幻想。传说的人物和情节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而许多传说效果是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

参考资料:民间传说_百度百科

民间传说【1】:贴年画的传说

在我国,买贴年画曾经是过年中的一项重要的习俗。年关将近的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集市,都有着热热气腾腾的人气。买年画的摊贩将五颜六色的样张挂在墙上,渲染着喜气洋洋的节目气氛,使不少人驻足观赏,选购自己喜欢的画张。不过,关于年画,在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男子姓柳名振业,他孤苦一人靠耕耘度日。某年年底,他从武强南关集市上买回了一张武强年画,上面画有一个美貌女子,像真人一样,当他遇有烦恼之事,看看画便能解去忧愁。

忽一日,他发现锅里有可口饭菜,还浆洗衣了衣服,并且天天如此。他为了弄清原因,经过多次窥探屋内情形得知,原来是画中女子所为,她羡慕人间美好生活,又见男主人人品好,愿与其结为百年之好。这就是武强年画仙女下凡的故事。自此,武强年画一年鼓一张的传说就流传开来。

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虽我很多以前颇显神秘的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但流传下来的很多艺术造型,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人们通过贴年画,表达对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传说【2】董永与七仙女 

在民间广为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的古代爱情传说,据考证主人公董永是山东滨州博兴县人。传说讲述的是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动了七仙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妻。一夜之间织了十匹锦布,帮助董永偿债赎身。

奴役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玉帝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的爱情故事

民间传说【3】春节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竟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汉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它象征着团结、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

扩展资料:

传说基本解释

1.辗转述说;流传(具有不确定性)

例:村里传说他们家有人立功了,不知他兄弟俩谁是英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十日一更番,军士互相传说。”

2.人民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或某事的叙述。

例:鲁班的传说。白娘子的传说。

[明]赵震元《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揽英雄之心,候赢吐气;合天地之德,传说扬眉。”

3.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

参考资料:传说-百度百科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董永与七仙女 在民间广为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的古代爱情传说,据考证主人公董永是山东滨州博兴县人。传说讲述的是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动了七仙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妻。一夜之间织了十匹锦布,帮助董永偿债赎身。奴役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玉帝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的爱情故事
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

②愚公移山传说。据称: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

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

③鲁班传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间传说。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般。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古籍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都有著录。战国时期本来是历史人物的公输般,在民间逐渐变为一个传说式人物。

④孟姜女的传说。孟姜女被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⑤牛郎织女传说。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

扩展资料: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

第一,民间传说与神话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接近,它们的历史关系十分密切。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传说与神话的界限十分模糊。

第二,就体裁特征和传播方式而言,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和神话都具有超现实性的幻想。传说的人物和情节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而许多传说效果是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

参考资料:民间传说_百度百科

李治的妃子有哪些

问题一:李治有几个妃子 皇后:
王皇后
武皇后(武则天)
妃嫔:
萧淑妃
徐婕妤: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
刘宫人
郑宫人
杨宫人
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之姐
魏国夫人贺兰氏:韩国夫人武顺之女,武则天的外甥女,因与武后争宠被毒杀

问题二:李治的后妃具体有哪些 唐高宗李治的后妃:
皇后
王皇后
武皇后 武则天


萧淑妃
徐婕妤 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
刘宫人 生燕王李忠
郑宫人 生原悼王李孝
杨宫人 生泽王李上金
韩国夫人 武氏 武则天姐(武氏与其女贺兰氏皆有宠,但未有后宫封号)
魏国夫人 贺兰氏
帝王中 最少的应该是明孝宗朱佑樘,终其一身只有皇后张氏一人。

问题三:唐朝李治有几个妃子 唐朝皇帝从唐初到唐末名义上都是三宫六院,李治也不例外,他的后宫中名义上的妃子起码有数十人。但是实际上也正如大家所知(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三个典型,其余虽然都有过被他宠幸,但都是些小鱼小虾。

问题四:李治为什么那么少妃子 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在洛阳经商为业,初与千金
公主侍儿有染,后被千金公主介绍给武则天,为武则天所喜爱。当时宫中经常举行佛
事活动,为使冯小宝方便出入宫中,武则天命他剃度为僧,又命他与太平公主婿薛绍
合族,改名薛怀义,薛绍称其为叔父,朝野则呼为薛师。
面如莲花的二张兄弟
张易之和张昌宗属世家子弟,宰相之后。被称为面如莲花的张昌宗是太平公主推
荐给武则天的,张昌宗又引进其兄张易之,武则天一见甚悦,于是二人同入宫中侍奉
武氏。此二人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后屡屡加官,因武氏年事已高,政事多委易之
兄弟,二人权倾朝中,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复辟唐朝的政变,将二张诛杀。其实二张对唐朝的复辟
也是有功的。
在武则天晚年为立谁为太子犹豫不决时,二张劝立庐陵王李显,对武则天应有所
影响。这一点,《大明宫词》没有表现。
唐高宗的时候,武则天60岁。两年以后,开始宠幸薛怀义,从此至20年间,
武则天又先后与沈和二张有染。史籍中有关武则天男宠问题的记载大致如此,除此之
外的传说均系流言。武则天也曾下令选天下美少年入宫,但被大臣谏止.
(这是详细的)关于武则天的男宠问题
也是一个大家争论比较多的问题。那么怎么样来看这个问题呢?在这里首先讲一下武则天的感情生活,武则天呢,当然这个资料很少了,但是我们说武则天第一次进宫,唐太宗招她入宫的时候,估计她和唐太宗没什么感情,因为唐太宗比她大27岁。而且她这种性格并不是唐太宗喜欢的性格,唐太宗并不喜欢这种刚烈的,所以他们俩可能没什么感情,后来认识了唐高宗以后呢,那时候唐高宗是太子,那时候他们俩可能就有了一些感情。虽然武则天有人说是为了通过唐高宗把她拔出苦海,将来有一些什么什么目的,但是可能也不能否认她和唐高宗还是有一些感情的。武则天一生写了很多诗,这些诗,大部分和政治有关,但是,也有一首有点私人感情的诗,这首诗叫《如意娘》,据说是她在感业寺为尼的时候写的。叫“看朱成碧思纷纷”,就是看着她原来穿的石榴裙,把红颜色都看成绿颜色,为什么?思念弄得她眼泪哗哗,眼泪模糊的,颜色都看错了,“憔悴支离为忆君”。为了思念你,我自己都很憔悴了,“不信比来长下泪”, 我流下的眼泪都滴到石榴裙上,我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如果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你来开箱子看看你的石榴裙,这上面斑斑的泪迹就说明了我对你的思念,很有感情,这诗写的。那么所以说她和高宗可能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唐高宗李治才能不顾 *** 的指责他依然把武则天从一个尼姑,让她长了头发接回宫中,最后立她为皇后,所以感情生活还是比较武则天还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
那么到唐高宗了以后两年,也就是说她在61岁的时候她有一个男宠,叫做冯小宝,后来改名叫薛怀义。那么有人就为了肯定武则天就认为这个冯小宝不是她的男宠,说武则天主要看他会懂建筑,所以把他招到宫中让他来建明堂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看武则天都61岁了,她不会有什么生理需要了,有人就这么认为,但是这种说法呢,恐怕还是需要商榷的。因为武则天她这个家族,可能是有些特殊性,我们看他们这个家族可能有长寿基因。你看武则天活了81岁,她的妈妈杨氏活了92岁,武则天在68岁的时候,又长了两颗新牙,所以她这一年改了年号叫做长寿,她周围的人都不觉得武则天有多老,都觉得挺少的,就说她们家可能有长寿基因。这是一点,再有一点,可能和社会风气,和她家庭生活影响吧。她这个家族呢,可能在性生活上面比较开放,你看她的妈妈杨氏在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呢,就喜欢上了她的外孙子,这是......>>

问题五:武则天传奇历史上李治有几个妃子 皇后:
王皇后
武皇后(武则天)
妃嫔:
萧淑妃
徐婕妤: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
刘宫人
郑宫人
杨宫人
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之姐
魏国夫人贺兰氏:韩国夫人武顺之女,武则天的外甥女,因与武后争宠被毒杀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
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庙号――唐义宗)李弘(后四人皆武后出)
章怀太子(潞王)李贤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义阳公主(母萧淑妃)
高安公主(母萧淑妃)
安定公主(母武后。扼死)
太平公主(母武后)

问题六:武则天继位以后,李治的那些妃嫔是咋办的。 都死了呗

问题七:李治是哪个妃子生的?李治怎么做的皇帝 李治是李世民与(皇后)长孙无垢的嫡三子。
李治能成为皇帝的主要原因:1、是嫡子(符合当时的继承制度:立嫡立长);
2、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因造反先后被贬废。

问题八:唐高宗李治有几个妃子?几个孩子? 妻妾
王皇后
武皇后
萧淑妃
徐婕妤(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
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庙号――唐义宗)李弘(后四人皆武后出)
章怀太子(潞王)李贤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义阳公主(母萧淑妃)
高安公主(母萧淑妃)
安定公主(母武后。扼死)
太平公主(母武后)

问题九:唐朝李冶有几个嫔妃? 皇后 :王皇后、 武皇后 。
妃嫔 :萧淑妃、 徐婕妤(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 、刘宫人、 郑宫人 、杨宫人 。
其它: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姐,有说章怀太子李贤为其所生。魏国夫人贺兰氏,韩国夫人武顺之女。
子女:子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 、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庙号――唐义宗)李弘(武后所出)、 章怀太子(潞王,后改封雍王)李贤(武后所出)、 中宗李显(曾用名李哲,武后所出)、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武后所出); 女义阳公主 李下玉(母萧淑妃,下嫁权毅)、 高安公主(母萧淑妃,先封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安定公主(母武后,早夭) 、太平公主 李令月(母武后,下嫁薛绍,又嫁武攸暨)。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除了皇后妃嫔,有些宫女他也是临幸的,也是算他的女人,后宫的妃嫔宫女都算上就不好计算了。
起初,他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身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有染;太宗崩后,武则天出家,高宗又把她接回宫中为昭仪。李治的皇后本来不是武则天,是王氏,后因为与萧淑妃争宠,引入武氏,最后两人皆被武氏反食,斩去四肢,泡入酒内;武则天称之“骨醉”。于是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但是武后并不为高宗母舅的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集团所容,武后遂设法除去她的敌人。高宗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高宗拟诏的上官仪则遭灭门。这件事情过后,高宗再也无由压制武后,后来又因眼疾问题,使得主政权完全操纵于武后手中。唐高宗曾在皇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
请采纳~

问题十:上官腕儿做过唐高宗嫔妃中哪个职位 才人在古代有两种意思:
一、古代官职:
唐代制度:才人初定为宫官之正五品,后升为正四品。
就曾做过
的才人。
也曾做过
的才人。
才人指的是中国古代宫廷女官的一种,兼为嫔御。也是越南阮朝后宫嫔御的第九级(国语字:Cuu-Giai Tai Nhan,儒字:九阶才人)。

中曾写道“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其中的“才人”是宫中女官名,为
时设置,通常兼作妃嫔。
二、妃嫔称号:
才人,封建妃嫔的称号。始设于
,沿用至明代。
至于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位,呵呵!自己琢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轶事小说有哪些?

志怪小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当然是怪异,否则也就不成其为志怪小说。形成这一审美特征的原因,一是上承神话传说的影响;二是佛、道思想的潜移默化;三是民间传说中的奇闻异事;四是人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形成一种审美倾向,既是美的创造者带有群体性审美意识的驱动,又是美的鉴赏者审美心理需求的回应。怪异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描写奇异之物的怪诞形象或特异性能,显示其艺术魅力。这在博物志怪类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神异经》,就是以记载异物奇人为特色的,某些异物的记载脱胎于《山海经》,而有所创新,写奇人异物,构想新颖奇特。《神异经·东荒经》中东王公的形象是“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这与《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可谓天作之合。于是在《神异经》“天柱”条,就把东王公和西王母写成爱侣,同受大鸟左、右两翼的覆庇,相会于鸟背,西王母是很主动的,颇有人情味。《十洲记·炎洲》对“风生兽”的记述,富于怪诞而有文学性的幻想,而且善于铺叙夸饰。风生兽的生命力真强:“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不然(同“燃”),灰中而立,毛亦不,斫刺不入,打之如灰(“皮”字之误)囊。”被打死后,“张口向风,须臾复活。”《十洲记·聚窟洲》写西域使者献给汉武帝一只小如狸猫的猛兽,神奇怪异,耸人听闻:“一声叫发,千人伏息,牛马百物,惊断�系;武士奄忽,失其势力。当其神也,立兴风云,吐嗽雨露,百邪迸走,蛟龙腾骛……”为了表现其怪异,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这两种博物志怪小说都假托东方朔之作,实为东汉末至魏间人所撰,后一种神仙道教幻想艺术的色彩较浓。张华《博物志》中《马化》、《蟒》等篇,也有较强的怪异性,志怪小说的意味颇重,对唐人传奇的同类题材作品《白猿传》、《李黄》等的影响亦大。从审美角度看,《蟒》更具有怪诞奇异之美,那位“长意思人”的探险杀蟒的怪异行动中,包含着正义战胜邪恶的意蕴。《八月浮槎》奇幻美妙近乎神话传说。《诗经·小雅·大东》写道:“彼牵牛,不以服箱。”“彼织女,终日七襄。”这里,牵牛、织女只是徒有虚名不干实事者的比喻,而在小说中,却借美丽的想象联系起来,乘槎者从海上到天河,见牛郎、织女,这一探索宇宙空间的幻想是非常大胆而优美的。

比之于上述几种志怪小说,郭璞《玄中记》中的《狗封氏》(瓠)、《姑获鸟》、《狐妖》诸条,在对异物的描写手法上,显得更加绚丽多姿,禽兽亦具人性,瓠为能娶帝王之女为妻而建功立业;姑获鸟脱毛为女人,与男子结合,生儿育女;百岁狐变为美人,“使人迷惑失智”。禽兽精怪的奇异变幻,丰富了志怪小说的审美价值,亦为后世志怪传奇小说塑造精怪狐鬼形象提供了艺术经验。

二是着意表现奇人或神灵言动行为的怪异,变幻的奇妙。这在刘向(?)《列仙传》、葛洪《神仙传》、王嘉《拾遗记》诸书中,以及干宝《搜神记》的某些篇章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这里我们不论其创作意图如何,只着眼于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列仙传·园客》的故事颇具艺术美。园客其人善良、勤劳,姿貌又好,辛勤种植香草数十年,收获的是五色蛾,生桑蚕。养蚕时,有一位好姑娘主动与他结为夫妻,蚕茧丰收,“得百二十头,茧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这正是农民希望有幸福婚姻,生产喜获丰收的心理表现。“讫则俱去,莫知所在”,给人以遐想与悬念,神秘离奇,而仙味并不浓。道教神仙文化渗入志怪小说,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想象,创造了不少奇异绚丽、具有艺术魅力的意象。《神仙传》固然有故神其教之嫌,但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志怪小说,《张道陵》就是突出的代表作。张道陵得道后,“能分形作数十人,其所居门前水池,陵常乘舟戏其中,而诸道士宾客往来盈庭,盖座上常有一陵,与宾客对谈,共饮食,而真陵故在池中也”。分身法的奇妙想象,不仅为志怪小说增强了审美的吸引力,而且为后来的神魔小说,在艺术构思、表现技法上提供了借鉴。张道陵“七试赵升”,是道教文学想象艺术的杰作,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文学气息、韵致都很浓郁,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艺术幻想,使人从中得到怪异美的享受。

对变幻之术的描写,是道教文学或佛教文学的一大优势,而为传统的儒家文学所望尘莫及。《神仙传·壶公》所写的神仙变幻之术,离奇光怪,扣人心弦。壶公跳入壶中后,费长房依言效法跳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他们对饮时,“酒器如拳许大,饮之至暮不竭。”变幻层次之多,比现代魔术似犹胜一筹,意象也更复杂奇异。变幻之奇,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才能创造出颖异新奇的意象,而这正是审美心理的需求。宗教文学在当时之所以能够盛行,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拾遗记》作者的想象力就非常丰富。《拾遗记》“载伏羲以来异事,前世奇诡之说”,如《颛顼》条,写“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读者从中得到审美享受,并为“曳影之剑”的神奇功能所倾倒。《宛渠之民》条描写的“螺舟”,也是饱含艺术想象情趣的:“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这在当时,也是神仙家的幻想,“曳影之剑”、“螺舟”都无法与现代的导弹、核潜艇相比,我们却不能不佩服神仙家的幻想之奇异,富于创造性。又如《燕昭王七年》条所描写的申毒国(即印度)道人尸罗,其变幻吐纳的意象,比后来吴均《续齐谐记·阳羡书生》只少一个层次,而其复杂变幻之情,则各有千秋。它们同受佛经的影响。佛教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对文学,尤其是对小说艺术意境的开拓,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怪异之美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是写人与鬼神恋爱甚至生儿育女的奇异之事,为表现志怪小说怪异美的一个重要题材。曹丕喜谈神仙鬼怪,他撰《列异传》就是“序鬼物奇怪之事”。其中的《谈生》篇,可以算是写人鬼恋爱异事的滥觞之作,踵其步武者亦不少,如干宝的《搜神记·崔少府墓》、陶潜的《搜神后记》中的《徐玄方女》、《李仲文女》等都具有代表性,其中有喜剧性的,而更多的是饱含悲剧意蕴。前者如描写马子拯救被枉杀的徐玄方女,真诚的爱,使死了四年的女子复活,这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作为志怪小说,则于奇幻荒怪中显其真情,笔调雅洁而神韵气息宛然如现,使读者感到爱情的美。谈生与睢阳王女的鬼魂结合时有约:三年后谈生才能用灯照看她的躯体。儿子二岁时,谈生出于好奇,“夜伺其寝后,盗照视之”,终于酿成悲剧。《李仲文女》是因秘密泄露,家长急于发冢开棺,遂以悲剧告终。女鬼复活的理想破灭,遗恨黄泉。《搜神记》中的《王道平》、《河间男女》则都是写女子为忠诚于爱情而死,又因爱情的力量起死回生,爱情在战胜死亡的同时,也战胜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这种离奇怪异的艺术构思方式,体现了古代青年男女渴求婚恋自主的美好愿望,而在当时现实生活中,又因受封建婚姻制的约束,婚恋自主的理想往往成为悲剧,也促使志怪小说中这类题材作品审美心理的怪异性向更高层次发展。
<列异传>-张华

太和门有哪些典故

太和门有哪些典故内容如下:

太和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处于外朝中路,是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1961年3月4日,包括太和门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轶事: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光绪皇帝大婚前些日子,太和门因贞度门守军富山、双奎两人将洋油灯挂在檐柱上,睡了觉时间久后,烧着了柱子而失火,延烧两日,太和门及其附属建筑尽毁。

这不单是不吉利的征兆,而且皇帝大婚,根据大清礼法,皇后须从大清门入,途经太和门。假若皇后从太和门的废墟而入,那就太失皇家体面了。

要重建已经来不及了,眼看离皇帝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于是,清廷便下令让众多工匠们在太和门原址上扎了一座和原来太和门一模一样的彩棚,坚固而华丽,大婚时,皇后也就稳稳当当地被抬进了紫禁城。

1961年3月4日,包括太和门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包括太和门在内的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章标题: 魏国夫人的传说或者轶事有哪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510.html
文章标签:魏国  轶事  夫人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