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从自然选择分析人类的求偶本性

时间: 2023-11-08 21:01: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如何从自然选择分析人类的求偶本性

为什么自然界里一般都是雄的跟雌的求爱??

自然界里一般都是雄性向雌性求爱..rn包括人,一般也是这样子...男的追女的...rn为什么啊??是什么原因造成求爱方都是男的这么相似的原因?
首先,这也是一种动物的性状,一种性格的性状吧,遵循生物进化规律,也就是适合环境,是和生存的能够遗传下去,也就是环境选择是这种特性变得普遍。

那么,这样来分析的话,因为是雌性孕育后代,那么他就有主动选择权,因为如果雌性嫌麻烦,不愿意,那么就没有后代了,这样就只有很有办法吸引雌性的雄性能够有后代,这样的追逐方式也就随着基因被自然选择了出来。大概是这样吧,一种可能。
一句2句估计说不清楚 个人觉得跟身体构造有一定关系 激素也就是化学反应有一定联系吧 男性基本上可以每天配种 女的就不行 一个月才一个卵子 男的动一下就是成千上万的精细胞。。。自己去想象。。
性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存的需要 当你有所谓的爱的时候 是一种浅意识的东西吧 你觉得只有跟他[她]产生的下一代才是优秀的 她[他]让你开心 愉悦身体各个方面达到高峰或者顶峰才能产生优秀的细胞基因 而[你]需要这样的 如果对方让你难受 你无法产生高品质的基因和他组合 单方面一个人产生的肯定没有双方面产生组合的基因优秀 自然潜意识是会排斥的 而就没有[爱]意了
正所谓没有没有缘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对方总有某些东西吸引你 而你恰恰需要这样的东西 于是就需要结合 基因组合 类似这样的理解了
。那也不一定拉。。比如狮子就不需要求爱直接抢领地。。
自然界是因为雌的能繁殖后代,雄的需要留下自己的后代。。。。。至于人类嘛。。。也有女追男的吧。。中国比较少也许是因为父系社会,封建思想的缘故。。还有就是。。现在男的太多了。。。女的变珍稀动物了
或许和生殖系统有关系吧,女性一生只能排少量卵子,男性一次能排出大量精子,足以让一区域所有女性孕育。这就造成潜在生殖女性数量低于潜在生殖男性数量,男性必须主动出击才可能让基因延续,多代基因叠加就使得普遍雄性向雌性示爱!
理论上没有谁向谁主动求爱的,都是相互的,人类也有少数女性主动求爱的,虽然少,但至少是存在的,人类是高智商动物,当然对交配以及求爱多数是隐藏的,不同于自然界中的动物,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配,而且自然界中的动物求爱更能证明人类人类是彼此相互的,一只母牛发情期间主动跳上公牛的背上,在没有雄性群体里的母山羊对同性做出交配姿势,母猪发情期间没有公猪的情况下会“绝食”,螺在交配的季节里都是相互的等等。

生物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农药对害虫的选择属于什么选择?
人工选择;人类对自然界出现的生物变异进行无意识或有目的的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达尔文认为,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现已成为选育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达尔文指出,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 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但事实上,几万年来,象的数量也从没有增加到那样多,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 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认为,这主要是繁殖过度引起的生存斗争的缘故。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但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

遗传和变异 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达尔文用适者生存来进行解释。

适者生存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

达尔文虽借用了人工选择中的“选择”这个词,但这只是一种比喻,并非说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进行选择。按照达尔文的意见,自然选择不过是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进化的观点看,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不一定就是最适者,只有生存下来并留下众多后代的个体才是最适者;又考虑到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现代综合进化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修正了达尔文的看法,认为自然选择是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有差异的(区分性的)延续”,是[[群体中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 频 率的过程 。例如 ,英国有一种桦尺蛾,在1850年前都是灰色类型。1850年在曼彻斯特发现了黑色的突变体。19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废气中的HS杀死了树皮上的灰色地衣,煤烟又把树干熏成黑色。结果,原先歇息在地衣上得到保护的灰色类型,这时在黑色树干上却易被鸟类捕食;而黑色类型则因煤烟的掩护免遭鸟类捕食反而得到生存和发展。于是黑色类型的频率迅速提高,灰色类型的频率则不断下降。到19世纪末,前者已由不到 1%上升至90%以上;后者则从90%以上下降为不到 5%。这种情形就是人们所能看到的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的类型有3种:①稳定性选择。把种群中趋于极端变异的个体淘汰,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的类型更趋于稳定。例如有人在马铃薯叶甲中发现,能过冬的是那些常态型个体,而变异较大的个体都容易在越冬中死亡。②单向性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如上述的桦尺蛾工业黑化现象。③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物种种群中极端变异的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个体则大为减少,这样一个物种种群就可能分裂为不同的亚种。美国卡茨基尔山有轻巧型和粗壮型两种狼,就是这种分裂性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早就注意到动物中的性二型现象,并用性选择来解释同种雌雄个体之间形态显著差异即性二型现象的起源。他认为雄性个体间常为争夺配偶和繁殖机会而斗争,优胜者或因体躯强壮、或因有有效的争斗器官、或者体形及颜色等引诱力强而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这种有差异的繁殖力就是性选择。达尔文把性选择看作是自然选择的特殊情形。性选择有利于保存和发展与求偶、繁殖有关的器官、结构、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的有利变异,从而也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与自然选择的利益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性竞争的利益与生存竞争的利益相悖。例如,雄鸟鲜艳的羽毛虽然有利于求偶,但可能不利于生存(因过于醒目而暴露于天敌)。有人因此而反对性选择说。看来,性选择还是应该纳入到一般的自然选择之中,因为任何自然环境下的生物都可能受到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的选择压力,而选择的最终效应则是这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选择压力的综合平衡。例如贝壳的增厚虽有利于动物的防护,但不利于运动;鹿角的增大虽有利于争斗却不利于行动。因而贝壳的厚薄和鹿角的大小乃是不同方向、不同大小选择力量平衡作用的结果。
人工选择
因为把抗药性的 虫虫 留下来了!

为什么动物界都是雄性比较漂亮,而人类却恰恰相反?

动物界很多雄性都长的光鲜亮丽,而有些雌性就是普普通通的,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发生在鸟类的身上居多。而人类这个物种,一般漂亮都是形容女性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区别,主要跟性选择有关系。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现在所有物种的性状都不是随随便便形成的,都是通过基因突变再被自然选择留下来的。


首先来说为什么一些雄性的鸟类都比较漂亮、羽毛五颜六色光鲜亮丽,这是因为它们需要靠着这一身“皮囊”吸引雌鸟的注意,这样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也就是说雄鸟大多数都很漂亮,与雌鸟的性选择有关系,在这里主动权一般都掌握在雌鸟的手中。

有的人可能有疑问,为什么雄鸟不能掌握主动权来选择雌鸟?这就涉及到在“婚姻”关系中的贡献度了,也就是雄鸟一般都是风流浪荡子,交配完成后就各奔东西了,后续的产卵、孵化、养育就都是雌鸟的任务。因此这个时候雌鸟就有主动权、有选择权,去找到更心仪的郎君。雄鸟就没办法了,只有被选择上才能有自己的后代出生,动物的本性之一就是繁殖后代。

漂亮的雄性鸟在求偶

因此雄性就需要不断的进化出漂亮的外貌才能得到繁殖后代的机会,那么后代中漂亮的也就越来越多。而例如南极洲的帝企鹅,它们几乎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夫妻双方有着共同抚养后代的责任。在雌性帝企鹅产卵之后消耗巨大,它们需要出海去寻找食物,这个时候雄性帝企鹅就需要负担起孵化宝宝的重任了,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一直等到雌性帝企鹅回归,之后雄性帝企鹅才会交接班去寻找食物,因此它们之间就差别不是很大。

而在现代社会男女之间是平等的,也就是对于婚后的生活有着同等的贡献,两者之间是相互选择的关系。女性长得漂亮,男性长得高大英俊,当然到了现代社会又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多金。如果在远古时期的时候,这个额外的条件或者说主要的条件,可能就是要求男性具备打猎的能力,而女性具备采集、纺织的能力。这样相互之间的竞争力才会更大一些,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这种选择竞争的关系可以让整个种群越来越优势,是非常好的手段。性选择无处不在,但是选择的方向可能各不相同。例如雄鸟之间竞争的是谁漂亮、谁的羽毛光鲜亮丽。而例如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就要看谁更加的强壮,雄性非洲狮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争夺王位,这个王位真正意味着的是两三年的交配权。而想获得这个交配权,靠的就是大家之间相互的PK,谁更加强壮谁就能得到。

因此那些威风凛凛、鬃毛旺盛的非洲雄狮就是被选择的结果,但是靠这种方式选择出来的也并不一定优势。非洲雄狮都很不持久,一次30多秒,它们需要不断的交配雌狮才能成功受孕。

在任何物种中都存在着生殖竞争,有的时候是雄性之间的竞争,有的时候是雌性之间的竞争,有的时候双方之间都存在着竞争。至于谁掌握着主动权,就要看它的贡献度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人类并不单纯依靠外表来进行选择。

在自然界中,的确许多动物都是雄性更为漂亮,那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这些动物都遵循一个“规则”,根据Robert Trivers提出的亲代投资理论:对下一代投资较多的一方是选择方,对下一代投资较少的一方是被选择方。被选择方以漂亮的外表吸引投资多的一方;选择方依靠外表来判断对方是否优秀。大多数哺乳动物,都由雌性来孕育和抚养下一代,雌性较雄性的投入更多。雌性在配偶的选择上更加谨慎,在生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更优秀的基因繁衍后代。因此,雌性成为了选择方,而雄性成为了被选择方。雄性会想办法吸引更多雌性,雄性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繁育权利,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也出现了许多竞争的方式。而长得漂亮就是雄性竞争的方式之一。比如雄性的孔雀有又长又漂亮的羽毛,雄狮有漂亮的鬃毛,雄性鸳鸯有更多彩的羽毛。这些雄性动物通过美丽的外表告诉雌性:我身体健康,十分强壮,可以繁衍出更优秀的后代。


而人类却并不相同。

人类女性排卵期是隐性的。与动物的固定发情期不同,人类在演化出了全年可交配,但交配不一定怀孕。也就是说,男性无法判断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因此,为了能顺利繁衍,男性会愿意更长久的陪伴,在完成交配之后帮助抚育下一代。而那些美丽的特征,对动物而言可能只在发情期出现,而人类女性却长久的保存下来,成为吸引异性的信号。

人类男性和女性在选择上是双向的。由于女性排卵期是隐性的,使得人类的婚配方式是一夫一妻制和温和的一夫多妻制。研究表明人类的男性、女性在体重上的差异不超过15%,几乎是差不多的。事实上,大部分一夫一妻制的动物都是如此,比如企鹅、长臂猿等。在这种环境下,男性和女性要共同抚养后代,男女在对下一代的投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男女在选择和竞争上都是双向的。女性对男性有要求和评判标准,相应的,男性对女性同样也有选择要求和评判标准。


人类男女在择偶标准上是不同的。人类是群居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男性需要更女性抚育下一代的能力。女性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乳房、臀部、光滑的皮肤。因此,在择偶过程中男性对女性的外貌要求更高。而男性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拥有更多的社会技能,才能为后代提供更多的保障。所以在女性择偶中,更关注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因此,女性会通过美丽的外表来吸引异性,而男性则会通过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人们常说男人是理性的动物,女人是感性的动物。


因此,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是需要选择出更优秀的配偶。不同于动物通过单纯依靠外表来选择,人类选择的角度更多。

如果单从动物的角度来看往往都是体型越大,毛发越浓密的个体才是越好看的。认为人类与相反的是因为掺杂人类的思想感情以及容貌可以修饰的因素,而这种因素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时代会这样认为,下个时期也许就反过来了。
雄性动物好看是因为繁殖需求,雌性动物只会被外观漂亮和有原始战斗力的雄性交配。所以雄性动物主要好看和强壮就可以了!但人类由于已经发展出了科技和文化,所以交配权则是被更有核心竞争力的掌握,例如大多数有钱人更容易有交配机会。简单的说,男人相对于好看,更需要在社会上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交配权~
因为动物他们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就只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才能繁衍后代。人类却恰恰相反,女人为了生存需要人保护,就得让自己进化的更漂亮,更喜欢人。

1 进化心理学 之基础知识

现在卖的应该是第四版了,这本是第二版。看过第四版的回头跟我说说看,有什么不同。

进化心理学集中讨论四个关键问题:

1/ 心理 为什么被设计 成现在这个样子?哪些过程将人类的心理塑造成当前的形式?

2/ 人类心理是 如何被设计 的?人类心理的机制或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3/ 心理的组成部分和组织结构拥有什么 功能 ?心理是被设计来干什么的?

4/ 来自当前 环境 (特别是社会环境)的输入信息,是如何同人类心理的设计特征 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可观察到的行为的?

进化 ,指有机体(生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者,没有发展出一种理论来解释生命的变化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的,以及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比如长颈鹿的脖子)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一种因果机制来解释这些普遍的生物现象,达尔文提出的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因果机制。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理论 ,以及三个必要组成部分: 变异、遗传、选择(当某些遗传变异比其他遗传变异带来了更高的繁殖成功率时,自然选择就会发生)。

首先, 各种生物体在许多方面都千差万别 ,比如翅膀的长度,骨骼的大小,细胞的结构,防御能力,设计策略等等。 变异 是进化过程得以运作的必要成分,它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第二, 只有一部分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能稳定地从亲代遗传到子代身上,然后代代相传; 只有那些得以遗传的变异才能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

第三, 拥有某些遗传特征的生物体将会留下更多的后代 ,因为这些特征对生存和繁殖非常有帮助,这就是 选择 。

光生存还不行,还要繁殖,才能将遗传特征传给后代。所以, 差异繁殖成功率 differential reproductive success 才是自然选择导致物种进化的关键 。由于个体拥有不同的遗传特征,使得他们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都不相同,所以也就出现了差异繁殖成功率。而差异繁殖成功率是某一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而言的,如果某个体繁殖的后代比其他生物体要多,那么他所拥有的特征也更有可能出现在将来的后代身上。

自然选择被定义为,由于遗传变异的不同繁殖成功率,从而导致有机体的性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首先,自然选择阐明了有机体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因果过程;

第二,它提出了一种理论来解释新物种的起源;

第三,它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统一到了宏大的进化之树上,同时指明了人类在这张生命谱系上的位置。

达尔文继自然选择之后,又提出第二个进化理论: 性选择 sexual selection 理论 。

自然选择理论主要集中于因生存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而性选择理论主要关注因求偶行为而产生的适应器。性选择有两种主要的运作方式:

一种是,同性竞争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指同一性别成员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目标在于与异性的交配机会。胜利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从而更有可能繁殖成功。

导致生物体在同性竞争中获胜的每一种特征,比如体型更大,运动能力更好等,都将通过胜利者的繁殖活动而传给下一代;那些导致失败的特征则不可能得到传递。所以说,进化,其实是因为同性竞争而导致的。

第二种,异性选择 inter-sexual selection 或者叫择偶偏好选择。如果个体拥有异性所偏爱的特性,那它就更可能繁殖成功。

如果某一性别的成员一致认为异性的某些特征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么拥有这些特征的异性更有可能获得配偶。这么看来,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只不过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征遗传给后代的频率更高而已。两性都有自己的择偶偏好,都在为争夺合意的异性配偶而相互竞争。

自然选择和性选择都来自一个相同的基础过程,因遗传差异而导致的差异繁殖成功率。

首先,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并不是进化的唯一原因。

有些变化是由一种叫 遗传漂变 genetic drift 的过程所导致的,遗传漂变是指群体中的基因结构发生的随机变化。而引起随机变化的原因有几种: 突变 (DNA 发生的一种随机的遗传变化), 建立者效应 (founder effect), 基因瓶颈 (genetic bottlenecks)

建立者效应,当群体中一小部分个体建立起一个新的聚居地时,新的聚居地的建立者不能完全代表原始群体的基因特征,这时建立者效应就会产生。

基因瓶颈,当群体数量急速缩减时,也许是因为随机灾难,比如地震,灾难中的幸存者只携带了原始群体中基因样本的一部分而已。

其次,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并没有任何可预见性,它并不是“有意向的”。

长颈鹿的脖子不是因为发现更高树枝上的叶子,才“进化”出来的。是长脖子在获取高树枝上的叶子时,更具有优势,所以存活的几率更大,从而更有可能将它们的长脖子遗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仅仅只是在那些碰巧存在的遗传变量上发挥作用,进化并不是一个有意向的过程, 不可能放眼未来,预测到以后的需要。

再次,选择的另一个关键特征在于它的逐步发生 gradual,至少在我们人类的一生中是微乎其微的。

想要看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机结构,可能要经历几百万代的选择过程才行。

有时候可能长时间都没有任何变化,但接下来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突然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作“ 间断平衡 punctuated equilibrium”。然而,即便是这种“迅速”的变化,也是由于每一代的不断积累所致,所以通常也需要经过几百代,或几千代才会出现。

自然选择理论为许多奇妙的生命现象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解释,而且对于新物种的出现十分重要(尽管达尔文未能认识到地理隔离对于新物种形成的重要性,现在,地理隔离被认为ishi自然选择的前兆)。

自然选择阐明了有机体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过程,而且还告诉我们,这些有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都拥有明显的目的特征,也就是说, 它们都是被“设计”来解决特定的生存和繁殖问题的 。

早期的批评家认为, 自然选择理论缺乏稳固的遗传理论 ,之后一位奥地利神父 Gregor Mendel 提出了 颗粒遗传 理论,和自然选择相结合,在1930-1940年间掀起了一场“现代综合”的科学运动。

Mendel 认为,遗传不是混合式的,是颗粒式 Particulate 的,父母的特征并不是相互混合的,而是以独立的结构原封不动地传给下一代,这种独立的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 基因 genes。

父母遗传给后代的基因也是在他们自己出生时就拥有的,基因不可能通过后天经验而获得。 基因是最小的遗传单位,它既不可能分裂,也不会相互混合,而是原封不动地遗传给后代 。

达尔文很早就预测,自然选择理论将会被应用到行为上,包括社会行为,就好像它在生理结构上的应用一样。

第一,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潜在的生理结构,比如两足行走,和四足行走需要的生理结构就不同。

第二,有些物种可以通过选择过程,而被培育出某些特定行为特征,比如狗通过人工选择被培育出攻击或温顺的特质。

第一个从进化的视角来研究行为的学科,就是习性学。而习性学家所证实的最早现象之一就是 印刻 imprinting 。

印刻激发出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习性学。习性学家 关注4个关键的问题 ,4个为什么:

1/ 行为的 直接影响 immediate influences 比如,妈妈的运动

2/ 行为的 发展影响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比如,在鸭子的生命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会让它们的行为发生变化

3/ 行为的 功能 function 或者说它所满足的“适应性目的”,比如,让小鸭子紧跟在妈妈后面,从而有利于存活下来

4/ 行为的 进化起源或种系起源 evolutionary or phylogenetic 比如,是哪些进化实践导致了鸭子的印刻机制的出现

习性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来描述那些它们认为是动物先天就具备的特性。比如, 固定行为模式 fixed action patterns,指动物表现出来的刻板行为序列,通常能被特定的刺激所激发。一旦固定行为模式受到激发,动物就会完整地执行这套行为。比如,向公鸭子呈现一只木头雕刻的母鸭子,将会激起公鸭子一系列的献媚行为。

习性学家能够用固定行为模式来将一连串的行为 stream of behavior 划分为独立的单元来加以分析。

习性学也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习性学的很多描述都更像是给行为模式贴上标签而已,而不是深入地去解释这些行为。

第二,习性学家倾向于关注那些可观察到的行为,而没有去探究动物大脑内部导致这些行为的潜在机制。

第三,习性学虽然也关注适应器,但它却未能建立严格的标准趋发掘适应器。

习性学迫使心理学家重新考虑生物学在研究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为一场重要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这场革命的成果就是内含适应性革命 inclusive fitness theory。

Hamilton 认为 经典适应性 ,指个体将基因遗传给后代的直接繁殖成功率,这个概念太狭隘,根本不足以描述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自然选择将倾向于那些能促使有机体的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直接繁殖出后代。

亲属身上携带着我们的基因拷贝,所以我们才会对亲属给以照顾。而亲代投资(指对子女的投资)不过是照顾亲属的一种特例而已。

从技术上讲,内含适应性并不是指个体的某种特性,而是指其行为或影响 effect 的某种特性。因此, 内含适应性可以被看作是个体自身的繁殖成功率(经典适应性),加上个体行为对其遗传亲属的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内含适应性革命引发了一场新纪元 - 基因之眼看世界 gene's eye thinking。假设你是一个基因,想生存和繁殖,你该怎么办?

首先,得保证你的宿主的生存和健康

其次,你可以直接制造出许多你自身的拷贝(经典适应性)

第三,你可以帮助携带着你的拷贝的宿主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内含适应性)

从基因的视角来考虑自然选择,为生物学家提供了巨大的好处。对我们如何考虑家庭、利他、帮助他人、群体的形成、攻击行为等问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Williams 进一步讨论了 适应与自然选择 ,让进化生物学家对下面三个问题的观点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挑战了当时流行的 群选择 group selection 观点。

群选择理论认为,由于不同的群体在生存和繁殖上的成功率是不同的,所以那些对群体有利的适应器才能得以进化。比如,一个动物会限制它自己的繁殖率,使群体成员的数量保持较低的值,从而避免破坏整个群体所倚仗的食物来源。

虽然群选择观点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进化过程中只是一种非常微弱的力量。比如,一种鸟群中有两种不同倾向的鸟,一种为了为了避免食物资源被耗尽,通过自杀的方式牺牲自己,另一种不管不顾,自己吃饱了算。那,哪种鸟的后代会更多?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换句话说, 对种群内的个体差异进行操作的选择力量,破坏了对整个群体进行操作的选择力量。

第二,部分解释了 利他行为

如果获得帮助的人是提供帮助者的遗传亲属,而且亲属在适应性上获得的收益,比他自身所付出的代价更高,那么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就能够得到进化。

遗传相关度确实是人类利他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第三,解释了 适应器

适应器可以被定义为通过进化形成的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有机体的繁殖行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好处。 比如,汗腺是一种适应器,有助于解决调节体温的适应性问题。味觉偏好也是,指导我们成功地摄入有营养的食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有机体的哪些特性是适应器,哪些不是呢? 确定适应器的三条标准:可靠性 reliability,有效性 efficiency,经济性 economy 。

对特定的物种而言,在正常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有成员是否都拥有这种机制,并能否在相应的情境下稳定地表现出来呢(可靠性)?该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吗(有效性)?该机制能够不太费事地解决适应性问题吗(经济性)?

换句话说,适应器不仅要能解释一种生物机制的用处,而且还要解释那些 不可能的用处 。对于适应器的假设,也是一种概率陈述,为什么一组可靠、有效而又经济的设计特征不可能是偶然性的产物。

第一, 非亲属之间的互惠式利他理论 ,互惠式的交换关系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得以进化。

第二, 亲代投资理论 ,在某些条件下,性选择在两种性别身上都有可能出现。

第三, 亲代-子代冲突理论 ,即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冲突,因为他们只共享了50%的基因。

Edward Wilson 综合了方方面面的理论,创立了社会生物学。(他的书看过两本了,原来在这里,还有他的一席之地)

误解一:人的行为是遗传决定的

遗传决定论 genetic determinism 认为,行为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很少或根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进化理论的解释框架完全是交互作用式的: 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和促使适应器得以发展和激活适应器的环境输入。 适应器能够得以进化的原因,正是在于它们为有机体提供了与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作斗争的工具。

误解二,如果行为是进化来的,我们就无法改变它

误解三,当前的机制是最佳设计

最佳设计遇到的限制之一是 进化的时间间隔 evolutionary time lags,现代人类实际是先前环境的设计产物,我们拥有石器时代的大脑,但却生活在现代社会。比如,对脂肪的强烈需求,是过去对食物稀缺环境的适应性,现在就会导致心脏病。

第二个障碍与 适应器的代价 有关

所有的适应器都包含一定的代价,如果一个设计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它所引发的代价,那么选择将会青睐这样的机制。

现代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呢?

多地域连续性理论 MCT multi-regional continuity theory 和走出非洲理论 OOA out of African theroy。

10万年前,三种不同的原始人类分散在全世界各地:欧洲的安尼德特人,亚洲的直立人,非洲的智人。但3万年前,三种变成了一种。

MCT 认为,自180万年前直立人第一次从非洲向亚洲迁徙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都平行地开始慢慢进化,最后都变成了现代人类。三种变一种,是由于不同人群之间通过杂交使得基因在它们之间流动,从而阻止了群体之间多样化的继续发展。

OOA 认为,现在人类都是最近在同一个地方(非洲)进化而来的,然后才迁到欧洲和亚洲,最后取代了其他的所有人种,甚至包括安尼德特人。OOA 认为,不同的种群已经进化成为迥然不同的种族,杂交根本不可能发生或很少发生。

科学家用三种证据来源来检验这两种理论:

解剖证据 表明,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是相互隔离的,有可能进化成两种不同的种族,所以不可能有杂交行为。这似乎支持OOA

考古学证据 表明,10万年前,他们非常相似,都有石器工具,狩猎对象都是不太危险的动物,人口密度低,火炉雏形出现,没有表现出对艺术和装饰品的喜爱倾向。但在4万到5万年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创造性激增”:工具变得纷繁多样,有专门的用途;葬礼变得复杂,陪葬品出现;猎人开始狩猎危险的大型动物;人口密度迅速增长;艺术和装饰开始繁荣。没人知道文化上的这种剧烈变化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大脑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适应器,从而导致了技术和艺术的迅速发展。但这种现象仅表现在智人身上,这似乎也支持了OOA

遗传证据, DNA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的 DNA 和现代人类非常不同,意味着这两个种群不可能杂交。另外如果现代人类的 NDA 中包含有尼安德特人的 DNA,应该和欧洲人最为接近,因为尼安德特人就生活在欧洲,但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和欧洲人的 DNA 的相似度,并不比其他地区更高。第三,现代人人类的遗传变异极其低,说明我们来自一小群在基因上更具同质性的祖先。第四,现代非洲人群的遗传变异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群都要高。这些似乎也支持了OOA

但最近的基因证据似乎对 MCT 更有利,但实际上无论哪种理论,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争论还会持续。

Freud 以性欲为基础提出了他的心理学理论,他认为, 性欲并非成人独有的动机力量,而是人类所有行为的驱动力 。

在最初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其核心内容就是 本能系统 ,包括两种基本的本能:

求生本能 ,比如对空气、食物、水、居所的需要,以及对蛇、高处、陌生人的害怕。这些本能拥有生存功能。

性本能 ,他是在广义上使用性这个概念,并不仅指成年人的性行为,还包括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口欲期),吐口水和排便(肛欲期)等。成熟的性欲在成人发展的最后阶段(生殖期)才达到顶点,其基本特征就是会直接导致繁衍行为。

这两种本能正好和达尔文的两种进化理论相对应。

Freud 在晚期对理论进行了修正,把求生本能和性本能合在一起,称之为 生本能 ,加了另一种本能, 死本能 。

James 的理论核心也是本能系统,不过比 Freud 的理论更复杂;把 本能 定义为, 一种行为官能,它能够以某种方式产生特定的结果,但它对结果没有预见性,之前也不需要任何学习 。本能并不是盲目的,但许多本能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也不会完全地表达出来,可以被经验加以修正,或被其他本能抢占先机。比如,我们有好奇心,但也会胆怯;既有攻击性,也有合作的一面。

James 和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人的本能非常之多:出生时会啼哭、打喷嚏、吸吮...,然后是抓握、坐爬站走...,到了2岁的时候,儿童的本能系统开始疯长;模仿、发声、竞争、好斗、害怕、害羞、社交、游戏、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求等本能都会陆续出现。到了成年期,成人的本能有狩猎、谦虚、爱和抚育子女等。

这些本能的关键在于, 它们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用于解决特定适应性问题的适应器。

但许多心理学家反对这个理论,认为人如果真拥有这么多先天特性,将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他们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解释。

Watson 非常强调一种叫做 “ 经典条件反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的一般性学习机制, 经典条件反射指两种先前并无关联的事物慢慢变得联结起来 。

之后,Skinner 开创了一场被称为 激进行为主义 radical behaviorism 的新型环境决定论,而且还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认为 行为的强化结果是后续行为的关键原因。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反复出现,而没得到强化(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少。所有的行为(随机行为除外)都能用强化的后效 contingencies 来加以解释。

Skinner 的行为主义包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 先天特性是非常少 的,所谓的先天特性,无非是一种能通过强化结果进行 学习的一般能力 general ability 。只要将强化物和行为进行配对,学习都会无一例外地发生。所以,任何一种行为都能够通过对 强化的后效 进行操作而被塑造出来。

人性的本质就在于人类没有任何本性,几条高度一般性的学习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对行为主义的怀疑和不满来自于 Harry Harlow 的恒河猴试验,另一种怀疑来自 John Garcia。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Garcia 喂给老鼠事物,几个小时后通过辐射让老鼠恶心,尽管老鼠在进食几个小时后才呕吐,但一般来说,老鼠只要一次试验就能学会不再去吃刚才喂它们的那种事物。但用蜂鸣器或闪光灯来和呕吐反应配对时,老鼠学不会避开这些伴随刺激。

换句话说,老鼠似乎预先编制好了能学会某些事情(比如避开与呕吐相关的事物),而学会另一些事情却异常困难。

Seligman 提出了,有机生物体天生就已经通过 进化预设定 prepared 来学习某些事情。他们发现,人们非常容易对某些事物(比如蛇)建立起害怕的“条件反射”,但对于另一些非自然的事物(比如汽车),想建立害怕的条件反射则非常困难。

总之,很多研究证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而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老鼠、猴子、甚至人类,似乎都“布线好了”, 能轻易地学会某些事情 ,而很难学会另一些事情。

第二, 外部环境并不是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 ,在考察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生物体的大脑和心理内部发生的事情。

认知革命让心理学转而重视探究人的“ 大脑内部的活动 ”,而不仅仅只关注外部的后效强化。

现在,认知革命或多或少地被等同于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是一种认知描述(输入、表征、决策规则、输出 - 输入信息的具体形式、通过决策规则对这些信息加以转换,已经生成行为作为输出) ,它详细阐明了一种机制以何种信息作为输入,该机制用何种程序来转换这些信息,这些程序所操作的又是何种数据结构(表征),而且会生成何种表征或行为作为输出。

心理学家逐步认识到,要想揭示人类行为的因果基础,就必须先理解我们大脑的信息加工机制(认知机制)。

人类心理是被设计来加工某些特殊的信息加工问题的。人类从白板,变成了一般目的的计算机;而心理则从留在白板上的书写印记(后效强化的学习理论),变成了文件写就的软件程序(认知理论)。

人类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预先设置好来加工某些特定的信息,并对其他信息不作反应。这个观点为进化心理学创造了条件,而进化心理学也试图阐明一部分的信息加工问题,比如生存和繁殖问题。

人类还保留着哪些有趣的从原始状态进化过来的本能和习惯?

人类身上保留着的自然动物的天性还是很多的,不胜枚举。但是基本上是分成下面两大类:生存本能。这里面就包括资源争夺、空间争夺、食物获取等等;也有繁衍本能。人类很多的求偶行为在动物中都有出现,比如送女孩子礼物啊,男性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啊等等。
进化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进入青春期后,许多人会长青春痘。青春痘有什么正面意义?并没有,它只是青春期性激素的附带产物。同样,人类为什么长腋毛?我们当然可以给腋毛找点积极意义,比如说它能防止腋下的摩擦,但不长腋毛的儿童也没有因此痛不欲生,所以,腋毛更可能只是某个必要的基因附带的表达产物。然后回到你的问题,单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易激动的人容易闯祸把自己弄死,所以经过进化易激动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理智的人,但所谓的激动大体是肾上腺素,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而且人类是群居动物啊!
因为没有出现足够的进化压力,证明愤怒和缺乏理智并不是足以致命的(或者足以导致无法生育)的缺陷。在理智出现以前,动物就是依靠情绪指挥自己的行动,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情绪包括恐惧、愤怒、喜悦、悲伤、好奇,等等。理性是还处于试验阶段的新的行为模式,就目前来看,理智完全控制情绪甚至只有理智没有情绪并没有显然的进化优势,时间会证明一切。
人类争斗是生物的本能,因为,人类属于动物物种之一,而动物的本能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基因遗传。这三个层面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正是人性的集中表现,形成要拥有的追求,如物质的追求,食物的追求,精神的追求,利益的追求和爱情的追求等等。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争斗,人有生物的一面,人类社会常见贪婪、自私、残暴、掠夺等等行为,都是动物发展进化而带来的本性。从生存的法则来看,假若没有这些本性,其种族或许不能进化到现在,也许早就被灭绝了。
文章标题: 如何从自然选择分析人类的求偶本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458.html
文章标签:自然选择  求偶  本性  人类  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