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阿拉伯人称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急用~~OTL!阿拉伯人在中古时代是世界贸易的执牛耳者,商路以中东为周转,海路东至朝鲜日本、西至比利牛斯半岛,陆路则中转丝路,与东西方文明皆有接触,远东与西欧的长途贸易皆赖阿拉伯人往来——这一庞大的贸易网络同时也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路:经由阿拉伯商人的往来,东亚的发明创造先流入中东,再入西欧;西欧的商品、武具发明和各种宗教信仰也自中东进入中国。
赞成赞成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的贡献:公元830年,苏丹马蒙建立了翻译机构“智慧宫”,从而孕育了被西方人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阿拉伯人翻译了,
阿拉伯人能被誉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使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地理位置:阿拉伯国家所处区域正好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左右逢缘。
2、交通原因:东西方其实主要就是中国与欧洲,两者之间相隔太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两者直接进行交流的困难太大,所以需要有个中转,而阿拉伯国家正好处于这个位置。
3、商业因素:古代阿拉伯并没有现在的能源优势,中亚及西亚在古代虽说不上很荒凉,但物产不够丰富,沙漠地带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商业则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所以即使汉武帝时期不开通丝绸之路,阿拉伯人自己也会主动开辟这条商路的。
4、中国因素: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歧视商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商人的发展,虽然中国物产丰富,在古代是世界贸易中的主要产品制造及输出国,但中国古代的政府都限制人员流动,特别是限制中国商人参与国际贸易,限制商人出境,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人的机会自然就来了,所以在古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参与者都是阿拉伯人,而他们也因此获得大量的财富,成为古代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综合上述,阿拉伯人其实首先是东西方商品交流的使者,其次才是文明的交流使者,商业的繁荣创造经济价值,而商品的流通则是文明交流的体现,继而扩大到文明的方方面面,如文艺、宗教、技术等,在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程度更高,所以更多的是承担文明输出的角色,可以说是给世界其它文明扫盲,带动了其它文明的发展,这种因素造成了中国人的自以为是,所以在东西方的交流中,很少接受其它的文明。
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中"阿拉伯人的脚"是什么意思?
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中"阿拉伯人的脚"是什么意思?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后,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8世纪中叶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建都麦地那,后移至库法。倭马亚王朝(661~750)迁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迁都巴格达。10世纪起,国势渐衰,并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哈里发政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占巴格达,东部哈里发国遂亡。西部各哈里发国也随之先后覆灭。但哈里发的名义一直延续到1258年。
阿拉伯人把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带到阿拉伯帝国各个角落,取代了当地语言和宗教,同时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形成以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文学、医学、史学、数学、天文、建筑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物至今遍布于西亚、中亚和北非。早在阿拔斯王朝(中国古书“黑衣大食”)时期,阿拉伯人即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经内陆走丝绸之路。“怛罗斯战役”后,阿拉伯人不仅控制了中亚,还得到了造纸术。经海路到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经商,并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国。在巴格达还设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
阿拉伯人自古有经商传统,到处云游商贸,所到处也把文化传播到了各地.
回族是怎么诞生的(古代的什么民族转化过来的)
回族是由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徙至我国繁衍生息转化而形成的民族。回族的诞生过程: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根据现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及长安等城市定居。
他们建筑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礼拜寺,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并建立公共墓地。他们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被视为回回民族的先民。宋代东来的犹太人,由于宗教上的亲近关系,后来也成为回族一部分。
13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被签发到中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
元、明以来,不少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另外,由于通婚和政治等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原因,回回中不断吸收了一些汉族的成分。
明代仍有大量的人群融入回族。如原籍为阿拉伯、波斯、西域突厥诸种和东南亚的“归附回回”,还有侨居的“寄住回回”,他们往往以“贡使”形式进入中国,使团成员多达数百,贡事完毕,有的返归本国,有的则侨居或定居中国。
扩展资料
回族人口的分布特征为:
1、回族“大分散,小聚居”格局集中表现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分布上。
2、回族自治地方一共有14个,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11个回族自治县(包括联合);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和6个自治县(回族自治县共11个,包括联合)均在西北。
3、全国有回族乡140个,西北地区只有37个,西南地区有28个,华北地区有27个,华东地区有12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南地区有31个。
4、在18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大约有97个城市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回族,尤其是东中部城市,回族占的比例更高。
4、在全国还有4个城市的行政建制上专设回族区,分别是洛阳市的瀍河回族区、郑州市的管城回族区、开封市的顺河回族区、呼和浩特市的回民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族
这个问题要从历史上回族的起源和血统谈起。最初回族的前身被史书称为“胡人”“ 色目人”。 中国回族起源于自唐朝初期已来,就到华经商访问的阿拉伯地区和波斯地区的穆斯林,特别在元朝早期蒙古人西征时,从阿拉伯-波斯-中亚地区,征发了大量青壮年学者军士工匠来华,并通过和当时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的通婚,在历史上正式形成了中国的回回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因此,在史书上曾有“元代回回遍天下”的这种说法。 因此,回族最初的民族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同时也把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母语来使用。 在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许多回族将领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常遇春-胡大海-沐英-蓝玉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明王朝正式建立后,朱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的统治,限制其他民族的发展壮大(被推翻的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之前的如西夏和金朝是由契丹和女真人建立)。在洪武年间屡次发布禁令,禁止回族人(胡人 色目人),姓胡姓(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姓氏),穿胡服,讲胡语。强行命令回族人以汉姓汉服汉语为本民族的标本。因此,在朱皇帝的高压政策下(此人一贯如此,如在开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把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消灭干净),回族人被迫放弃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以第二母语 汉语为本民族的基本交际用语。仅仅在宗教用语方面还保留使用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只有少数学者阿訇才懂得阿拉伯语或波斯语。 这就是回族在族属和语言方面的变迁史。希望我的回答对楼主的问题有所帮助。
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走来的民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各省市和自治区都有数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势分布。其中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省分布为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人,在我国56个民族中排人口数量第四位。回族是一个跨国界的民族,除了在中国有回族以外,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土耳其、阿联酋、缅甸、伊朗等国家也有不同数量的分布。国外的回族都是从中国迁移出去的,在不同国家也会有不同的称谓,如中亚诸国把回族称为“东干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的起源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亚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人通过海上“香料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华,从事商贸往来。胡商、大食人、色目人、蕃客、回回、回民等,是不同时期对来华回族先民或回族的不同称谓。其中“回回”一词使用的年代较长,是当时的汉人用来形容西北域外方向上,包括“畏吾儿”在内的人群,这种情况在元代发生变化,“回回”不再包括畏吾儿,汉人用“回回”来对译蒙古语Sarta’ul(撒儿塔兀勒),大意为商人,泛指帕米尔高原以西,黑海以东来华者,这些来华者中有穆斯林,也有非穆斯林,如——术忽回回(犹太人)、绿睛回回(信仰基督教的阿速部人)、罗哩回回(吉普赛人),以及信奉始于波斯的拜火教(祆教)、摩尼教(明教)、景教(基督教的一个支派)的西域人,这些来华者被统称为回回。关于“回回”称谓的来历,有的国内学者认为该词本身应当是派生于“回纥”、“回鹘”的又一中文异写,而回族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早期的来华通商贸易的蕃客,一般多在冬季回去,春季再回来,以及唐安史之乱期间大食国援兵助唐王平叛后想念家乡之意。自从回族在中国初步形成后,各代回族人民就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祖国,坚定的站在建设中国和反抗外敌入侵的前沿。不同民族对回族人也有不同的称呼,如蒙古族曾称回族为Sarta’ul(撒儿塔兀勒),俄语地区和中亚五国一带的民族把回族称作 Tung'gan-Tung'gen(东干)。四川凉山的彝族多称回族为Maja(马家)。 云南佤、 傣等少数民族称回族为 Basi, Basi,意为来自parsi、Farsi(波斯)。
十三世纪初,因成吉思汗西征,又有大批中西亚一带的各族人迁徙到中国内地或边疆,有的守边屯田、有的经商、有的为官、有的从事手工制造等,他们和原来就定居在我国内地的回回以及当地原住民族女性通婚,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总体来说,回族的形成,是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在外来民族中,是以波斯、中亚诸族和阿拉伯男性为主体,构成了回族的主要来源。在本土民族中,是以汉族女性为主体。从回族形成的过程看,是外来民族成分融入中国社会,本土民族成分融入外来民族,进而共同形成为中国回族。公元1235年回回人正式被当时的政府编入户籍,从“蕃客”转变为“回回户”就等于有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如1265年(元至元二年),忽必烈在一份诏谕中就说:“今拟黄河以南,自潼关以东,直至蕲县地面内百姓、僧、道、秀才、也里可温、答失蛮、畏吾儿、回回……应据官中无身役人等,并不得骑坐马匹。”(见《大元马政记》)元代《祥符图经》对民族描述是: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八类。又如元《至顺镇江志》在载述其地侨居户时说:“蒙古二十九(户),畏兀儿十四(户),回回五十九户,汉人三千六百七十一(户)。”
到了清代后期,回回中间已有人明确地把自己的这个群体称为回族。回族明确的作为一种他称,目前已知有记载的最早出现在乾隆时代——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儿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咸有其人”。乾隆五十年(1785),福康安在关于镇压西北回民起义的奏折里,也不止一次使用“回族”的提法。光绪十六年(1890)刊印的杨昌睿《甘肃忠义传》,在传文中亦多次出现“回族”、“回籍”的字样。光绪后期的樊清心在《甘肃回匪肃清善后议》里,更将“回族”一名当作明确的分类范畴来使用。
唐朝的皇帝请来的一批学者和军队来到中国后皇帝又给他们中国的汉族妻子进行繁衍生息,元朝时期中东各国家的穆斯林被迫迁移到中国的四川云南河北浙江江苏福建南京北京天津沿海地区以及东北西北各个地区都有,蒙古以防不测将回回安置在各个地方军屯方式修建清真寺,明朝时期朱元璋大批推广穆斯林以致穆斯林大量增加,尤其汉人加入回教者居多,解放前毛主席对信仰回教者施行承认回族政策,为了加强抗日战斗力
元朝时出现的新民族<回族>这个民族是很多个小数民族组成的,大家简称回族!
文章标题: 如果阿拉伯人古代时迁徙到中国,要像绿化西亚中亚北非一样绿化中国西北乃至内地,那会怎么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