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路史是胡扯还是巧合

时间: 2023-10-29 09:00: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路史是胡扯还是巧合

《水浒传》中王进的结局到底怎样?

大家都知道,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登场的好汉,他跟林冲还是同事,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可见,其武功未必在林冲之下。

王进跟林冲不仅是同事,他们两人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林冲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吃了官司,然后被发配至沧州,最终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

那么,王进呢,也得罪了高俅,被高俅问罪,但好在王进跟林冲有点儿不一样,林冲对官场还抱有一丝幻想,而王进没有,王进是个孝子,他听了老母亲的话,连夜带着母亲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王进带着老母亲路过史家庄时,在史家庄上借宿,正巧看到少庄主九纹龙史进正在舞枪弄棒,庄上的喽啰一个劲儿地叫好,唯独王进说了句,这棍棒耍得不错呀,但只是好看,赢不得真好汉。史进一听,急了,当场跟王进比划起来。史进哪里是王进的对手,没两个回合就被打翻在地。这下史进心悦诚服,拜了王进为师,让他教授自己武功。

就这样,王进在史家庄上住了好一段时间,一心一意地教史进武功,让他的武功大有长进。等教得差不多的时候,王进就离去了,就这样,王进消失了,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甚至都没有交待清楚他的去向,到底是生是死。

关于王进到底去了哪里,结局如何,想必很多小伙伴一定想过这个问题,毕竟,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人,因为无论从武功,还是为人,还是遭遇,他似乎都应该是梁山好汉的一员,但偏偏不是。就这样凭空让他消失,到底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王进的结局到底如何。

我们可以这样去推敲,王进这个人的作用是什么?很简单,由他引出史进,再有史进引出鲁智深,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最终引出以后的梁山。说白了,王进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当王进一消失,那又该谁来继续引路呢,自然是史进。

我们再进一步推敲王进跟史进的其他联系,除了师徒,他们还是一个引路人跟继承人的关系,没错,王进是第一个引路人,史进是他的继承人。关键就在这里,仔细看王进的名字,如果谐音的话,就读作“亡尽”,而史进谐音,就读作“始进”,很明显,前者的意思就是死光,后者的意思,就是开始前进,连起来可解读为,王进死了,那么由史进开始前进。

很多人在说,你这属于强词夺理,典型的望文生义,难道就这样说明王进死了吗?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整个《水浒传》再推敲一下。大家都知道,梁山受招安受,四处征战,最后死伤无数,回朝廷后,更是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跟曾经热闹的梁山比起来,他们已经“亡尽”了,不是人“亡尽”了,而是他们替天行道的初心已经“亡尽”了。不难看出,王进既是一个引路人,也是一个伏笔,这绝对不是巧合,更不会是所谓的望文生义,王进的命运是跟梁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梁山亡,则王进亡。

到这里,王进的结局就很明了了,他一定是被高俅派出去的人给害死了,试想,像高俅那样的人,会容得下一个得罪过他,还想跑掉的人吗?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观看。

王进的结局非常惨。据推测他被高俅给杀了,因为他曾经得罪过高俅,高俅不会饶过他的。
《水浒传》中王进的结局也是被高俅陷害了。高俅位极人臣后,发出声明要弄死王进,王进不得不带着老母亲逃离汴京,路过史家庄,传授史进武艺,最后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处安身了。
《水浒传》中王进的结局也不太好,最后还是被高俅给害死了。

有时候历史是一个人推动的吗?比如一些科学家偶然的发现或巧合

你问的,正好就是所谓的英雄史观,到底是历史成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成就了历史,历来被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所探讨不止。

按我们现在,所谓正确的哲学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他的答案是,历史绝不是一个人推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人名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是同人民群众相对应的历史观范畴﹐通常指杰出人物。有的场合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和思想家中的一些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他们顶多只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只靠一个人是推不动历史的。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历程,一些不起眼的因素往往会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惊人的作用。
表面看起来有的时候好像是一个人改变了历史,但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需要大的历史背景的,是一种历史上的必然!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文|黄饮冰

谈了昆仑,现在谈另一座迷失的圣山。另外一个圣山,就是不周山。

不周山与昆仑山应该是对应的山的概念,或者说,昆仑山和不周山是两个不同的族群的祖居地记忆。明确说,不周山是古老的西北方族群的祖居记忆;昆仑山,是古老的西南方族群的祖居记忆。

一、上古对“不周山”命名

先看看上古对不周山的命名吧: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山海经· 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处,因名云。】

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之【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看来,不周山之山名并非因共工氏怒触之后才得名的,而是不周山本身就有“不周”的特征。

实际上,符合【山而不合】之山的概念的山是有多座的。古人言之的不周山,在共工怒触之时已经是特指的某座山的名称了,这可能是由于“不周山”后来被神化,就把普遍意义上的“不周山”神化成某座神山了。

二、不周山的影子—— 共工氏与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古籍记载是炎帝后裔。共工既是氏族的名称,也是共工氏族头人或首领的称号,也就是说第一代共工与历代共工,都被称作共工,所以共工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很古老的氏族。

为什么说共工氏炎帝后裔呢?根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的世系说的很清楚,共工是炎帝的后裔。

共工氏族的图腾是什么呢?是“人面蛇身朱发”。根据宋罗泌的《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记载:【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共工的职业是水神。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史记》:【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患。】

共工的事迹最著名的是共工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颛顼是谁呢?颛顼是黄帝的后裔,号称颛顼大帝。共工与颛顼的战争实际是黄炎战争的继续。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以炎黄结盟而暂时了结,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黄帝时期,炎帝族群作为黄帝族群的附庸而加入到黄帝族群中,黄帝为族群的首领。在少昊青阳氏时期,炎帝的后裔共工氏就开始争夺帝位,共工氏曾经夺取了九州的领导权,霸占九州,把少昊青阳氏及其族侄颛顼驱逐回了东北。在颛顼接过黄帝族群的领导权后,与霸占九州的共工氏争夺帝位。这就是“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霸九州”的历史,只是在《礼记.祭法》中有一句话的流露。在于颛顼的战争失败后,共工怒触不周山。

但是共工氏族并没有从历史上消失,这与中国上古实行的氏族统治和封建制度有关。临高共工氏族作乱的首领共工被清除,共工氏族依然得以保留,依然会产生新的共工。在尧舜禹时期,依然可以看到共工的影子。如大禹逐共工、大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说明黄帝后裔与共工氏族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大禹时期,这些都可以看做是黄炎战争之延续,炎黄后裔之间的战争,不时爆发,一直到共工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为止。这个事实也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所谓的民族融合。

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又被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共工与神农(《雕玉集·壮力》)、共工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共工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战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高辛氏族、神农氏族、祝融氏族、女娲氏族作为颛顼大帝的阵营的一部都参加了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这个观点我以前就说过。高辛就是帝喾,帝喾因为辅助颛顼战胜共工而成为了颛顼的继承人,祝融是高辛的火正,当然与高辛一起参与了对共工的战争。而神农、女娲是古老的氏族,他们本身就是黄帝集团的一部分,当然也会辅助颛顼而参战。这里的高辛、神农、祝融、女娲既是氏族称号,也是当时的其氏族的首领的称号。

这段论述,主要要表达的是,不周山与炎帝系关系密切。作为炎帝的后裔共工,战争失败,毁的是不周山,原因何在?共工失败后大概是退回了祖居地,颛顼也就追击到了共工氏的祖居地,这个祖居地应该是炎帝进入中原前的最后的居住地,这里就会有一座山被命名为不周山,这是最后的一座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是在以毁其祖山的行动昭告天下,誓死不与黄帝系共存。以后共工氏族也是一直在抗争,直到共工氏族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位置。

在共工霸九州的时候,颛顼和他的伯父少昊同样是退回了东北黄帝系的老家去了。

三、在上古原始的不周山是一个普遍的地理概念,指有壑口的盆地或谷地

1 、不周山属于盆地或谷地,古人把“山而不合”的盆地或谷地命名为不周山

在远古,人类是以采集和渔猎作为生存的主业的。到上古,人类形成了两大主要的产业:一个是农业,一个是游牧业;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渔猎和采集都是其补充产业。农业、游牧与渔猎和采集,都需要有山、有水、有平原、有安全屏障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实际就是环山的盆地或谷地。

盆地或谷地就是四周有山、中间是一块平原、平原上还有河流和湖泊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上,先民既可以渔猎、也可以耕种,还能够采集;这些大大小小的盆地或谷地,还具有与外界隔离,自成体系的优点,可以享受到环山的庇护,减少其他人群来侵扰。中国很多的盆地或者谷地,还具有冬暖的温度环境,属于亚热带季风盆地气候,受地形影响,冬季冷空气被阻挡在盆地外缘,形成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相对较高;夏季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带上,气流下沉,温度持续高温。气流受高山阻挡,气流沉积在盆地内部,易形成高温闷热天气。典型例子:四川盆地。这样的盆地或谷地,有利于人类和牲畜在此越冬。

但是绝对封闭也没有好处,因为人群之间也还是要交往的,特别是人类的繁衍,需要与外部建立联系,所以环山的盆地或谷地,也要有一个与外部联系的壑口,当然这个与外部联系的壑口是可控制的,随时可以打开、也随时可以关闭。有壑口的盆地或谷地,就是“山而不合”。“山而不合”,上古谓之“不周山”。

2 、盆地在中国就有无数处了,既有大型的盆地,也有无数中、小型的谷地

由于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交错,因此在网格状的山脉间形成了许多的盆地或谷地。中国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大盆地是周围山岭环峙、中部地势低平似盆状的地形,它们都分布在中国的西部。

四、中国上古两个不同的族群的不同记忆:不周山和昆仑山

现代人起源于早期现代型智人,早期现代型智人脱胎于猿人(古猿型智人),猿人起源于人猿(直立猿)。

早期现代型智人在距今30万年前发源于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昆仑虚(我以前说的泛滇黔地区)。到距今7万年前,现代型智人完全脱离了猿人的特征,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种了。

现代人出昆仑虚(我以前说的泛滇黔地区),主要有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距今7万年到6万年,第二个时间段是距今1.8万年到1.3万年。主要方向都是向北和向东。

  1 、不周山记忆

  距今7万年到6万年,北迁的一支形成了北方的古安人(我给的名称是华尼安人),东迁的一支形成了中部和东部的古胡人(胡尼人)。他们的总源头,是形成于泛滇黔地区的华胡原始群,统称为华尼人(也可以简称为尼人)。

昆仑虚是华胡原始群的起源地,但是这个时候处于第四纪第三次冰期和第四次冰期之间的一个温暖期,新形成的现代型智人没有冰期记忆,还没有体验到昆仑虚在冰期中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所以昆仑虚并没有在现代型智人面前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北迁支、东迁支与遗留于泛滇黔地区支都没有昆仑虚记忆。

但是有没有不周山的地理概念呢?有。因为多山的泛滇黔地区,本身就存在无数个独立的“山而不合”盆地或谷地,这些泛滇黔地区的“山而不合”的盆地和谷地原本就被现代型智人称为“不周山”。所以,现代型智人,在泛滇黔地区生活时,既有昆仑虚的地理概念,也有不周山的地理概念。

但是在随后到来的末次冰期里,寒冻的气候,对于北迁、东迁和遗留的人群,就产生了不同的记忆。

在末次冰期,北方人口稀少,人口主要躲避在北方的多个温暖的不周山(盆地或谷地)中,比如大地湾就是一处谷地。甘陕也是一处盆地(现在叫鄂尔多斯盆地),关中同样是一处盆地。

不周山还有一个很古老的称谓,叫做“不周负子”。对“不周负子”有多种解释,但我认为都补妥,因为解释没有抓住根本。“不周”的概念我已经解释了,“负子”是什么意思呢?关键在于一个“负”字的理解。

负:1. 驮,背。如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等,都是“驮、背”的意思;2. 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ěi)、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等,都是“担任”的意思;3. 仗恃,依靠。如负隅顽抗、自负等,都是“仗恃,依靠”的意思。三个含义,归结到这个字的起源上,就是对一个人类原始动作的描述,这个原始的动作,就是“抱小孩”“背小孩”,都称作“负”,实际就是一种“抚育”之情:庇护。推广到不周山对人类的恩情,就是“不周负子”,上古人类在不周山的庇护下,越过了寒冻的末次冰期,人类就是不周山之子。

有这种记忆的上古人类,就是在末次冰期生活于中国北方盆地或谷地的上古人。早末次冰期结束后,北方族群同样在不周山越冬。所以不周山,就成为了他们的圣山。昆仑虚记忆,对于他们来讲,记忆就很遥远很模糊了。

具有不周山记忆的上古族群,其代表就是燧皇的后裔——炎帝系族群。共工氏就是炎帝系的后裔。

在我的理论体系中,炎帝系是燧皇的后裔。燧皇是北方族群——华尼安人的神袛,燧皇就是燧人氏。华尼安人在距今1.8万年开始,随着气温回升就一直选择向北迁移,因为他们已经进化成适应低温的族群,升温后他们的适温区推移到了高温度地区,在温变的驱动下华尼安人持续地向高纬度区的北亚、欧洲迁移,在欧亚大草原演变成了西方历史上的雅利安人。但是燧皇神袛依然处于中国北部,由于祭祀的需要,燧皇的直系族群没有迁移,依然在中国北部坚守燧皇的祭祀。在距今12800年到11500年之间的这个降温期,燧皇后裔从中国北方西部向东迁移到甘陕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继续迁移到中原地区的商丘,最后一代燧皇的祭祀,终结于河南商丘。距今9000年到8000年,北迁的华尼人风姓族华胥系兴盛起来,燧皇祭祀中断。燧皇遗民一部进入中国西北,演变成姜姓族炎帝系;一部进入中国东北,演变成玄鸟氏,殷商的先祖就是玄鸟氏。

炎帝系游牧于西北祁连山一带。我以前说过,祁连山就是“祭祀连山”的意思。我的理论体系,是把神农与炎帝严格分开的,不要混淆。

对于“姜”与“羌”,古人也解释过,女性为姜,男性为羌。我说是烤全羊为姜,烤片考的半羊为羌。在帝尧时期,帝舜迁三苗到西部三危山,三苗与西部古姜结合形成先羌,但不见于历史记载。羌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殷人祭祀,把西戎之羌当做牺牲作为祭品在祭祀中使用。周武王伐纣,羌方作为周武王阵营的西部八族群之一,参加了战争。在西周,西部族群被统一成为西戎。到汉代,把西部族群统一称为西羌,西羌才正式进入华夏历史记载。

  2 、昆仑虚记忆

  昆仑虚记忆,是遗留泛滇黔地区的华尼人的记忆。华尼人在昆仑虚越过了末次冰期。

距今1.8万年后,华尼人陆续北迁和东迁。北迁的主体就是风姓族,其中的华胥系发源出伏羲女娲族群。东迁的华尼人,在进入大平原之后形成的农业族群中,对于他们来讲,不周山处于过渡性质,农业族群神化的是昆仑山,而不是不周山

第二批迁出泛滇黔地区的上古先民,在像两湖盆地这样的不周山也生活了成千上万年。在农业进一步发达后,先民们对土地的渴望加剧,接着先民们就继续走出不周山进入到广阔的平原地区生活。

进入大平原之后,不周山就成为农业族群的历史记忆了。在农业族群中,不周山只不过是其历史进程的一个过渡。农业族群历史记忆中的不周山,就成为了一个历史久远的模糊的文化符号了。农业族群依然以昆仑山为圣山。

农业族群神化的是昆仑山,而不是不周山。所以不周山不是农业族群的圣山。像源出华尼人的伏羲女娲支、神农支、黄帝支等,都是昆仑山记忆。

五、不周山从泛指到特指的演变

不周山对于北方族群来讲,起始是一个泛指的地理概念。但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便于纪念和祭祀,不周山就会专门化和神化。神化和专门化后的不周山,就一定要具有特指性。后来随着文明的继续发展,不周山也演变成了炎帝族群的天文观测站。所谓不周山上的“天柱”,是用于观测太阳运行的“圭表”。

再读《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本身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上竖立了天柱。我的解释就是不周山上竖立了天柱,是炎帝系的天文观测站,当然是炎帝系的圣山了。共工因战败被颛顼大军紧紧追逼而发怒,用头撞不周山上的天柱,恰巧这个时候发生了一场地震,于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也就被神化成了“。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原因了。这种巧合,在历史上多次发生。

六、最后的不周山——山西之西山(上党盆地)

不周山在哪里呢?从起源上讲,不周山到处都是。但是从炎帝系的历史讲,在炎帝系的所有生活过的地区,都会有一座山被命名为“不周山”,因为不周山是其祖山和圣山。

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据此,后人演绎出无数座不周山。

《史记》对不周山也有考证。【史记.集解】引《淮南子》说:【有娀在不周之北。】【史记.正义】说:【按:记云“桀败於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也。】蒲州在哪里呢?山西永济古称蒲坂,处于晋南,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巨大的湾。《路史》中也记述【柱所都蒲坂】,认为上古传说中的炎帝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于此。史书中也盛称【舜都蒲坂】。《古本竹书纪年》所称的“冀都”就在这个区域,尧舜禹启都在“冀都”登天子位。晋南是尧舜禹时期华夏族的核心区域。我在《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一文中早谈过了。

对于“冀”,有人不理解,认为古书说两河之间曰冀,也就是说西黄河与东黄河之间就是古冀州。西黄河就是陕西与山西之间南北流向的黄河,东黄河现在看不到了,是指黄河尾段向东北流向的一段古河。古兖州就在东河与济水之间。

有人就问了,既然两河之间曰冀州,那么古冀州就包含陕西和河北了。从字面上理解是这样。但是在帝尧时期,鸿水和海浸一起发生,长久不退,河北平原就被浸在了大海之中了,所以尧舜禹时期的冀州,就萎缩到只有晋南一块了,尧舜禹的中心,也就集中到了晋南了。

《史记》对于不周山的记载,也说明不周山在晋南,当然,这座不周山,是炎帝系最后的不周山。

炎帝系形成于中国西北,主要牧羊区就在祁连山一带。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的降温期,炎帝系向东迁徙,就来到了古冀州;黄帝系也在同期因同样的原因南迁,同样进入了古冀州,炎黄的碰撞,由此开始。炎黄到来的时候,河北平原没有被大海浸没。

对于最后的不周山的位置,中国古籍也是有明确的交代的,就是山西长子县的西山,但是现代考据家门不予理睬。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处于山西省东南部,东经112°88',北纬36°12'。处于上党盆地西侧,属太岳山脉向太行山上党盆地的过渡带,三面环山,一方为广阔平原。上党盆地因其海拔较高,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战略要地,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建功立业”者所倚重。此地向来金戈铁马,烽烟不断,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

上党盆地很早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活动,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就起源于这里。长子县是中国尧之子丹朱的封地、炎帝女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长子县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山西省长子县的西山相传就是不周山。而西山,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发鸠山,精卫就是衔发鸠之山的石头去填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方山峰是发鸠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还高出120米。峰恋叠起,怪石嶙峋,云涛雾海,景色奇特。特别之处是,在方山峰顶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这里修筑庙宇。

我在《炎帝烈山氏》一文中,就说上党盆地是炎帝最后的故乡。以后炎黄合并,炎帝系的故乡,就固定在了上党盆地了。

七、伏羲系的周山与不周山

我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中,也谈过伏羲系的周山与不周山,这里再次论述。

山东半岛中部的胶莱平原将山东丘陵分隔为鲁东和鲁中丘陵两部。在鲁中丘陵区分布着一片方山丘陵,当地称为"崮",如孟良崮、抱犊崮等。

这一类被称为“崮”的山,就是周山。在华夏上古的语言中,是有“周山”的概念的。但是“周山”和“不周山”,是两个文化体系,这其中的“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不周山”之“不周”,是指“山而不合”,“周”是山环绕的意思。“周山”之“周”,则是“水中之州”的意思,就是水中的一块平地。

在距今8000年到6000年之间,洪水和海浸爆发,上古华夏的东部地区,华北、河南中部和西部、黄淮、江淮、长江下游平原区,都被大海吞没,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山东被分割成城胶东岛和鲁中岛。鲁中岛又被分割成太沂蒙岛区和凫山岛区。东迁的凤姓华胥支被洪水和海浸阻隔于凫山岛区,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传说就发生在凫山岛区。

在上古华夏东部语言中,就把这些海水中的岛屿叫做“凫”;在华夏上古东南语言中,就把这些海水中的岛屿叫做“岛”。这些“凫”或“岛”上生活着众多的鸟类,是鸟的栖息地。被洪水和海浸阻隔在东部和东南部的遗民们,就生活在这些“凫”或者“岛”上。海浸之前,它们是山,海浸退却后,它们也是山,但是在海浸中,它们就被称作“凫”。

    “崮”和“周”,是华夏上古东部语言“凫”的后来演变的结果。山东的丘陵,山顶多平地,这有利于上古海中族群在其上生活和生产。一个一个的平顶丘陵处于海中,而且这一个一个的丘陵还可以环结相连,就成为了“周”。“周”之外环是海,“周”之内环是湖,这就是伏羲系的“周山”。在这种环境下,人类的食物就是鸟和鱼了。所以在东部海岛族群中,还把飞禽走兽统称为“鸟”。《山海经》中的帝俊族群,就有“使四鸟”的统一特征,“四鸟”其实是“四兽”。

在凫山形成的女娲伏羲系,就有“涡”和“鱼”的文化特征,“涡”是“涡旋纹”,“鱼”就是“鱼图”。

在距今6000年,鲁南山区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周山”被破坏,海水内灌。好在大地震也打开了洪水下泄入海的渠道,海浸开始消退,伏羲系西归豫西。

在豫西,与从南方迁来的农业族群(古尸人农神部)及豫西其他族群一起了新的女娲伏羲群体,这个新的群体有产生了一个新的别支——神农氏族。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间,由于气温下降,这个新的女娲伏羲神农族群一部分南下,形成神农体系;一部分继续向西,回到了甘南。

实际上现在的甘南天水的伏羲文化,就是西迁的女娲伏羲系回传的。而一部分女娲伏羲系的人口,也随着神农南下如江汉,在神农系统中这部分女娲伏羲系人口将为附庸,但依然保持着女娲伏羲的祭祀,但主要是伏羲的祭祀,因为神农时代,已经进入男权时代,伏羲的祭祀得到重视。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如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就说“伏羲葬南郡,在襄阳”。也有把伏羲的葬地进一步南移到了天岳幕阜山,如清张瓒昭就说“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其下有皇坛,乃伏羲之葬地”,有没有道理呢?如果我们后继的伏羲当做伏羲氏族,这个伏羲氏族依然承袭伏羲之号,依然祭祀伏羲的话,就很好理解了,随神农南迁的伏羲氏族,一代伏羲葬在襄阳,一代伏羲葬在幕阜山之东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么西迁的一支伏羲系同样也保持着伏羲的称号,也是同样的理解了。

黄饮冰2021年10月2日星期二

历史发展到今天,是巧合还是必然?

很多人对于历史的认知,可能是庞大沉重,或者是浩瀚深刻,但作者认为,历史的推动,其实往往就是因为某个人在某个时刻做的某个决定。他可以有成千上万种决策,产生成千上万种后果,但历史的车轮滚动到今天,滚动到这里,它的车轮印记当中每个拐弯点,若是追究其根源,必定是因为这些关键时刻当中的一两个小人物。他们所做的这一两个决定,这才造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历史。

其实真实的历史,某个事件,某个人物,如果你从头至尾全面了解的话,可能就会发现,你所认为的某个完美无瑕的人物,你所认为的英雄好汉,你所认为的伟大事件,你所认为的历史变革,说到底,都是因为一两个当时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从古来论,当初孟尝君被困秦国,若不是那随行的鸡鸣狗盗之辈在关键时刻帮了他,这位战国时期的大名人,恐怕早就惨遭毒手。而帮他的那两个鸡鸣狗盗之徒,却连个姓名都没能留下,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

但这两个小人物的这个做法,造就了什么后果呢?孟尝君在回到齐国之后,被委任为齐国宰相,因为怨恨秦国囚困于他,于是他便联合韩、魏两国前去攻打秦国。先不去看这次攻打所造成的结果,单单是让四大强国之间开战,这已经算得上是改变了一场历史,而这段历史的改变者,说白了就是那两个没留下姓名的门客。

再举一个人人熟知的例子。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被杀,当时的张飞听闻这个消息,肝肠寸断,心痛欲裂,当即就要三军缟素来祭奠自己的哥哥。由于事出突然,张飞手下的两员末将没有办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全军“白旗白甲”的任务,于是便被张飞责打。若是没有之后的事件,此二人就是被历史遗忘的两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们干的一件事,却间接地改写了蜀国的历史。

他们两人趁夜杀掉张飞,砍下他的头带到了吴国,引得刘备勃然大怒,举全国之师,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强行伐吴。这才有了后来的夷陵惨败,陆逊逞威,白帝城托孤,而蜀国也自此开始走下坡路,历史的进程就此被改写。

其实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有关系。此人名叫王晊,是当时东宫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一个小官。此人的职责,其实就是计时。古人由于没有钟表,所以皇宫内的计时,都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的。这个官位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个人,却促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当时这王晊碰巧听见了李建成的计划:在昆明池伏杀李世民。于是便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李世民,这才促使了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若是此人没有听到这个消息,或者没有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李世民,整个唐朝,乃至更整个唐朝之后的历史,恐怕都将改写。

其实写到这里,小编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第一,历史并非人们所认为的那般光鲜亮丽,其内部隐藏的各种阴暗权谋,人心人性,都被掩埋在了最终的结果之下,慢慢被世人所遗忘。若是将历史看成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机器,那么其中每个螺丝,每根木屑,其实都是影响这个机械运动的关键因素。陈胜吴广之所以起义,也是因为自己小命不保,为了多活一段时日才起兵反秦的,结果却开创了农民起义的先例。

第二点,历史的进程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诚然,古代的那些王权贵胄,帝王将相,他们对于历史的影响,可能要比普通人大得多。这其实也不可否认,这些人拥有的权利,已经大到每个决策都能改写历史,但权力之下的每个执行者,他们同样也是影响历史的关键因素。历史其实不可能是一架机器,因为它的组成单位主要是人,而人又是一种感情动物,任何时间段的任何一种情绪,都能酿成完全不同的后果。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一个微小改变,一个古怪想法,一个冲动事件,一个随手的举动,都足以影响到历史发展的进程。其实说白了就是蝴蝶效应,但我们人并非蝴蝶,所掀起的影响也不仅仅只是一场龙卷风。

这里我想表达的,其实就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因为在这个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之下,平凡人的价值可能会被压缩的无限小,同样也可以被放大的无限大,当我们随波逐流时,这些影响可能会小到忽略不计,但当我们学会改变,尽量变得更好时,整个历史或许已经改写。

必然吧,因为按这个趋势来看,就一定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是巧合,因为从最开始的历史来说,各个朝代的建立都是由当时的巧合产生的。只要其中有一件事情发生改变,也会对历史有改变。
肯定是必然,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社会与时进步的根据,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并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文章标题: 路史是胡扯还是巧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2687.html
文章标签:胡扯  巧合  路史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