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28 10:01: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从史料记载来看,朱棣之所以要发起靖难之役,完全就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不断削藩,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以及朱棣的心性来说,即便是建文帝朱允炆不削藩,等到朱棣的实力强大以后,也是必然会造反的,所以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行为并没有做错,毕竟作为帝王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藩王实力越来越强大的。
首先,当时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要削藩,其实也是因为朱棣当时的实力太强大了,皇帝本身是需要将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大臣或者藩王的权力太大的话,那么就会导致皇权慢慢被削弱,所以历来每一位皇帝都要及时削藩,要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才行,这也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根本原因,而朱棣面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感到十分不满,所以便起兵造反了,这也说明了朱棣本身就有“造反”的心。
其次,按照朱棣的心性来说,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对他越来越强大的实力视而不见的话,等朱棣有了能够抗衡皇权的实力以后,建文帝朱允炆又怎么管得住朱棣呢?而且朱棣还会甘心做建文帝朱允炆的臣子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况且当初朱标死后,朱棣其实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谁知道朱元璋直接将皇位给了孙辈的朱允炆,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一个晚辈,他自然不会心甘情愿一直俯首称臣,所以朱棣造反是迟早的事情,即便是没有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朱棣也不会安分守己的。
最后,本身君臣之道就很难把握,尤其是像朱棣这种情况,但凡是有可能坐上皇位,朱棣都一定会去尝试的,所以说朱棣的造反其实是必然。
向建文帝提议削蕃的是齐泰,黄子澄而并非铁铉,铁铉在靖难之役时死守济南,迫使朱棣绕道济南南下,在朱棣攻破南京城后,挥师北上包围济南城,最终因寡不敌众,济南陷落,铁铉遭磔刑而死。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如果朱允炆不削蕃,朱棣会不会造反?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观点是—会,原因很简单,当年太子朱标死后,本应另立其他儿子为太子的朱元璋竟然立了孙子朱允炆为储君,这令当时包括朱棣在内的很多朱元璋的儿子相当不满,且不说年少的朱允炆在这些叔叔心中毫无地位和威信可言,连长年镇守大明北方边塞,为大明朝的安定立下那么多汗马功劳的朱棣,朱元璋也都从未考虑过,更是寒了朱棣的心,所以朱棣心中气不过,更是不服气,等朱允炆上台后,便借削蕃一事,堂而皇之的起兵反叛。
上面这个理由看似很有道理,但我觉得并不是那么的令人信服,结合明初藩王割据的实际情况,对比之前的那些朝代,我认为如果朱允炆不削蕃,朱棣或许不会反,即便是反也不会那么早就反。为何这样说?
我们先来看看大明朝初期的藩王情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大明江山,防止权臣作乱,便封儿子们为王,到全国各地去替朱家镇守疆土,以期天下太平,虽然朱元璋的这种分封制是历史的倒退,但毕竟朱元璋还是很信任自己的儿子们的,朱元璋先后封了很多王,其中镇守北部边疆的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还有宁王朱权这几个藩王实力最强,他们手中都握有几万多年历经沙场的精兵悍将,所以在以拥有绝对实力为前提下,当朱元璋绕过儿子们直接封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时候,这些藩王们心中肯定是不服气的,但此时的朱棣只是不服气,而不会有反叛之心。
第一朱元璋对他们镇守边关的期望依然能约束得住他,第二兄弟之情依然存在,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性情仁厚,对待弟弟们都非常好,据记载弟弟们犯错时,朱元璋每次惩罚他们都是朱标苦苦相劝,才令朱元璋罢手,所以作为弟弟,朱棣对朱标还是有很多感念之情的,这种感情如果不是朱允炆削蕃,我相信能转换成叔侄之情而延续一段时间。第三,朱棣的实力虽然很强,但是面对朝廷上百万的军队,如果仓促起兵只能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
所以,以上两点,我认为朱允炆如果不削蕃,朱棣也许不会反,但我又说过朱棣也许会反,但不会那么早,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叔侄之情只能延续一段时间,在二哥朱樉,三哥朱棡相继去世以后,朱棣作为最有实力,最有能力的藩王,其野心也一定会渐长,尤其是面对一个孺弱的,毫无治国经验的,只会受周围儒生文士“蛊惑”的皇帝,但这种野心的增长是需要时间的。
朱允炆登基后,先后将周,齐,湘,代,岷五位藩王废的废,囚禁的囚禁,自杀的自杀,虽然很无情,但这五位藩王也是被朱允炆抓住了小辫子,而朱棣呢,朱允炆实在找不到借口向他下手,所以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削弱他的实力,像调走燕王管辖的部队,使得朱棣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千的府兵,另外从中央派遣官员接管北京城的一切,派宋忠率军屯驻开平,以监视朱棣。而朱棣面对这些也都忍了下来,并没有选择抵抗,甚至先后选择装病装傻,企图消除朱允炆对他的戒心。所以如果朱棣真的很早就有了反叛之心,那么面对朱允炆的咄咄逼人,越早起兵反而对他越有利,又何必等到军队被调走了,北京城被朝廷控制了才冒险起兵呢?
这种装疯卖傻,企图蒙混过关的日子直到朱棣手下葛诚的告密才结束,当朱允炆得知朱棣装疯卖傻后,准备向他动手时,朱棣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不得已起兵,开始了漫长的南征之路,虽然靖难之役只有四年,但对朱棣来说确实是困难重重,这四年里,燕军与南军之间互有胜负,朱棣本人也多次负伤,甚至有几次都是差点丧命,像前面提到的铁铉,就给朱棣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靖难之役差点失败,甚至朱棣本人都差点死在他手里,所以这种一路上苦难迭出,险象环生的情况实在不像是蓄谋已久的反叛,更像是仓促间的起兵,只是相比于燕军及燕军将领的作战能力,谋略和韧性,南军实在是太过差劲,尤其是李景隆,还出现了让本擅长守城战的耿炳文去跟燕军打野战这种可笑的安排,所以朱棣靖难成功看起来是那么的容易,但事实却真的并非如此。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朱允炆不削蕃,朱棣要么不反要么不会那么快的反,如果不削蕃也许大明王朝后面会出现类似西汉初年藩王割据的局面,但这种局面的最终走向如何,会不会也引发“七国之乱”这种情况,都取决于君主和朝廷能力的水平如何,这里就不再探讨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