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伯承的故事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
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扩展资料:
主要贡献
1、红军长征
红军在惨痛的失败中开始总结教训,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是亲临前线指挥。
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了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巧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2、军事教育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万事待兴的艰难环境下,他强支病体,和教员、干部一起摸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道路。他千辛万苦地选拔教员,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确定办学方针,逐项科目审定教材。
在和平环境下我军形成的办学方针,高级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定都凝结着刘伯承元帅的心血。建国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伯承
新世孙吴——刘伯承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 坎坷一生元帅路
刘伯承,原名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张家坝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读过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辛亥革命爆发时,刘伯承已经十九岁,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参加了学生军,次年入重庆陆军将校学堂速成班,毕业之后被分到蜀军第五师任司务长。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又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他被火线提升为连长,可是蜀军很快被袁世凯的军队打败了,就连指挥讨袁的蜀军总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队失散,刘伯承回家暂避,不久,救国心切的刘伯承再次出来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
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这支队伍发展到两千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十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他看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深感不安。1926年,刘伯承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阐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伯承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等人潜往香港,1927年冬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刘伯承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从苏联回国后,刘伯承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面对“左”倾路线和李德的瞎指挥,刘伯承敢于站出来进行斗争,他告诫李德:“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未受到重视,还被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红军在惨痛的失败中开始总结教训,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是亲临前线指挥。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了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巧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他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随后又打了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接着战陇海,下定陶,挥师南下,按毛泽东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楔子。刘伯承与陈毅的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五十五万多;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随后渡过长江,打下南京城,挥师向南,解放了华东和西南地区。
全国解放之后,刘伯承辞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积极努力。刘伯承在军事学院任院长七年多,他常常亲自审定教材,参加演习,使军事学院的建制和课程设置逐步趋于完善。然而,正当刘帅呕心沥血地为军事教育而工作时,不公正地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1958年夏天,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斗到了这位六十六岁的老元帅头上。七月的一天,高烧三十九度的刘帅被召回京,在怀仁堂千人大会上作检讨。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老元帅失去了战争胜利带来的愉快,经常缄默不语。但他仍然关心着军队和国家的建设,他受的不白之冤历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刘帅的坎坷经历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浓的传奇色彩。
2. 精谋巧计胜孙吴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说:“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他为游击战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还有“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等等。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千里跃进大别山应该说是刘伯承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当时解放军尚处劣势,第二野战军离开根据地挺进鲁豫已经处在虎狼夹击之中。为了掩盖真实的用兵企图,刘伯承指挥军队作出许多“示假”举动,把敌人引入迷途。刘伯承首先指挥军队打了鲁西南战役,使敌人误以为我军要夺陇海,于是调兵防守;随后,命令部队在黄河渡口佯攻,造成北进回归根据地之势,蒋介石立即调三十个旅分五路开进郓城、巨野。然而,刘邓大军的行动方向却相反,甩掉大后方向南挺进,完全打无后方战役,到此时蒋介石还以为刘邓大军是在不能渡的情况下被迫南窜。只有到了刘邓大军渡过涡河、沙河、黄泛区之时,蒋军才明白了我军的意图,但为时已晚。我军挺进大别山后,如同在敌人的腹部楔进了一支钢钉,使蒋军随时都深感不安。这一举措牵制了蒋军南线兵力的一百六十个旅中的九十个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设下伏笔。
3.勤思善学成儒将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备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
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一年后这部译著校订好并复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几乎天天在打仗,左权同志就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即使如此,刘伯承也不忘校订工作,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学习任务。此后《合同战术》下部的译稿又送到刘伯承的手中,校订完成并复印时,刘伯承作序写道:“我在上爱国自卫战争前线时,带上这本《合同战术》及其译稿,才真正开始校正与补译。幸好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与我参谋同志帮助绘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报》报道说:“刘伯承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十万字。此为一百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十一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一百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战一次。”“刘将军在极度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
刘伯承的勤奋好学还在于他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有影响的战争或战役,认为那里面有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经验与教育。从南昌起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刘伯承常常都有系统的思考与总结。他强调“用兵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刘伯承刻苦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军事理论。他提出了生动形象的“五行术”,在“五行术”中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集毕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
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谛鹤立鸡群。”
4.呕心沥血办教育
“治军必先治校”是刘伯承的名言,他也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一生。早在中央苏区,他就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兼政委。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的总参谋长,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到陕北后,在繁忙的战争指挥中,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率领大军转战南北,在担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同时兼任二野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指挥战争之余,还亲自任教,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出现在学员面前。
全国解放以后,刘伯承初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接受了办学任务,辞去了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他担任第一任院长,后任院长兼政委。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万事待兴的艰难环境下,他强支病体,和教员、干部一起摸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道路。他千辛万苦地选拔教员,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确定办学方针,逐项科目审定教材。在和平环境下我军形成的办学方针,高级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定都凝结着刘伯承元帅的心血。建国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办学过程中,刘伯承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校风是育人的重要环境,学风是成长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刚刚办起的学校尽快形成良好的风气,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规化规章制度,仅通过严格管理保证了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了适应现代化正规化的需要,刘伯承亲自审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针。他提出了“战术为经,技术为纬,经纬交织,纵横联系,编织起来”形成整体的训练指导原则。他强调把训练和培养善于组织指挥现代化诸兵种协同动作的指挥员作为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培养目标。
办学离不开师资,他提出并采用“速成”“速办”等方法提高教员的专业水平,提倡“尊师重教”以促使教员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刘伯承十分关心教材问题,他主张教材要少而精,内容要准备无误。他要求提法妥当,用语准备科学,标点符号无错误。他还常常在百忙之中亲自抓教材的编写、翻译、校对、出版等工作。
为了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和领导作风,他提倡“人人当院长”,“执事者各执其事”各负其责。倡导“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统一集中领导,单刀直入基层;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
刘伯承办教育其成绩是显著的,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训词》中肯定了刘伯承的成绩,他说:“军事学院的创办及其一年多以来的教育,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
综上所述,用“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等词来描述刘伯承对军事教育的贡献是不过分的。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刘伯承年表
刘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万县参加响应辛亥革 命的学生军。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次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 历任连长、团长。
1916年 3月率四川护国军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 右眼致残。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时,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屡打胜仗,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2月与杨暗公、朱德等发动沪州、 顺庆(今四川南充)起义,任总指挥,率部同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
1927年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后转往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失败后经香港转赴上海。
1928年留学苏联。
1930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12月回国,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2年 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
1932年10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协助朱德、 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用俄语当面怒斥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而被撤职,调任第五军团参谋长。
1934年底复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
1935年 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1935年5月 4日, 指挥干部团强占皖平渡,保证全军安全北渡金沙江。随后任先遣队司令,与政委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
进人大凉山时,坚定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并在当地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第一、 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作为总参谋长与朱德随红军总部在左路军。他和朱德坚定地维护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方针,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在山西前线组织所部进行阳明堡夜袭战、七豆村伏击战等战斗。
1938年后,与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沉重地 打击了日军。
随后又取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的胜利,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破袭正(定)太(原)、平汉、自(圭)晋(城)和(大)同蒲(州)铁路交通线。
1943年 9月赴延安。
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 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 8月20日,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5年9月至11月与政委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和打通平汉路的企图。
1946年 6月,与邓小平政委奉主力部队在十个月内连续组织陇海、定陶、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九个战役,歼敌十二万余人,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947年 6月,与邓小平率十二万大军突破黄河河防,指挥鲁西南战役,随即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1947年10月,蒋介石派白崇禧指挥 33个旅围攻大别山。 12月,刘邓决定以邓小平等率主力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刘伯承率一部北渡淮河,调动敌人。刘邓大军和进军豫皖苏的陈(毅)粟(裕)野战军和进军豫西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互相配合,经十个月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进一步陷入被动。
1948年 5月,任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8年11月,与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1948年12月15日,与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全歼于宿县以南的双堆集地区。
1949年 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
1949年4月,与总前委其他领导人一道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解放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 区。
同年冬,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进军大西南,执行远距离迂回包围的方针,解放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
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0年冬,他领导组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委。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7年9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1958年被扣上教条主义的帽子而受到错误的批评。
1959年后曾负责中央军委的战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66年 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还是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2年,因年高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
1986年10月 7日在北京逝世。
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刘伯承的小故事
刘伯承将军的婚恋故事
人人都知道刘伯承是名战功赫赫的元帅,可鲜有人知的是,这个战将却因“文”得来了一段真诚的爱情。
1911年,刘伯承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1924年在吴玉章等革命家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35年,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时,他与红军战士汪荣华相识了。
汪荣华出生在安徽六安县郝家集一个普通农家。汪荣华的姑父冯先卓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他在读书时接触了马列主义,并加入了共产党。受姑父和革命气氛的影响,汪荣华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她和男孩子一样,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干得十分起劲。1931年,独山区青年掀起了参加红军的热潮,村里的青年都踊跃参军。少妇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上战场,人们都以参加红军为光荣。“当红军去”———这个埋藏在汪荣华心底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于是,她毅然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她只有14岁。
1935年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党中央派中央代表团慰问广大指战员。一大早,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部队的战士就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街头,欢迎中央代表团的到来。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一位戴着眼镜、富有军人气质的人引起了当时任省苏维埃邮政局副局长的汪荣华的注意,她问站在身边的陈明义同志:“那个戴眼镜的人是谁呀?”陈明义告诉她:“他是刘伯承总参谋长。”从此,刘伯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汪荣华调到了总参谋部四局工作,与刘伯承在一起的机会多了。这段时间,他们在一起加深了相互了解。
刘伯承常常在繁忙的军务之后,教汪荣华学政治、学文化,给她讲历史,在行军过程中鼓励她前进。虽然当时刘伯承正遭受张国焘的迫害,但他对革命仍然充满了信心。刘伯承的诚实朴素、平易近人、办事严谨、知识渊博以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使汪荣华更加敬重他,并由此产生了感情。
一天晚上部队宿营后,刘伯承处理完公事,就磨了一盘墨,提起笔,工工整整写起蝇头小楷的情书来。他一连写了好几篇,叠起来装在信封里,让通讯员当面交给汪荣华。汪荣华看过信后,又是激动,又是害羞。与刘伯承相识后,她的确钦佩刘伯承的才华学识和高尚品德,在万里征途中,能有这么一位知己,她从心里欢喜。然而,她也有些顾虑,自己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只读了一年私塾、两年洋学堂,14岁就当了红军。参加红军后,经过实际工作和斗争的锻炼,虽然有所提高,但比起刘伯承来,不论资历和学识都相差很远,和他结成伴侣合适吗?因此,他俩第一次相约在河边散步时,她把心里话掏了出来。刘伯承听了以后,爽朗地笑着说:“这有啥子关系嘛!我家也是贫穷农民,祖父还当过吹鼓手。为此,我考秀才被县官赶出了考场。正因为我们穷,活不下去,才起来革命,才走到一起来了。只要我们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就能结成革命伴侣,永远战斗在一起,白头到老!至于文化知识水平低一点,可以学习嘛。你自己努力,我尽力帮助你。”
听了这样推心置腹的话,汪荣华心头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了。
从河边散步回来时,汪荣华对刘伯承关切地说:“你眼睛不好,给我写信还用毛笔写那么工整的小楷,多费眼睛呀!”
刘伯承诚恳地说:“生平第一次写这样的信,当然要认真喽!”
1936年,在曲子镇这个靠近清沅河的甘南小镇上,刘伯承和汪荣华结成了终生伴侣,婚礼极为简朴,没有鲜花和丰盛的酒宴,没有崭新的被褥,更没有红烛新房,但他们却感到是那样的幸福。
婚后不到一周,刘伯承接到党中央的指示与汪荣华一起前往保安接受新的任务。
拂晓,正当他们沿山沟向保安疾进时,突然,一架敌机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接着一声轰响,炸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顿时浓烟滚滚,弹片横飞,当汪荣华极力从硝烟中抬起头来时,她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刘伯承倒在地上,身边流着一滩血。她心里一紧:“伯承负伤了。”她赶忙跑过去,拨开刘伯承和警卫员身上的黄土,含泪为他们包扎伤口,刘伯承擦着镜片上的尘土安慰她说:“不要紧,打仗挂彩,乃兵家常事。”
这时,刘伯承低头发现汪荣华的腿也负了伤,他抬手抚摸着汪荣华的伤口深情地说:“革命没有不流血的。现在我们俩都负伤了,但我们不能停下来,我们还面临着敌情。荣华,数你伤轻,赶队伍去吧!”汪荣华看着受伤的丈夫,摇摇头说:“我不能丢下你,丢下你们,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刘伯承想到,四周到处都有敌人活动,都呆在这里很危险,随时会有牺牲的可能。于是,他以命令的口气说:“我命令你走,现在能减少一个人的牺牲,就是为革命保存一分力量。这里离我们的队伍不远,你快走,还来得及。”汪荣华见刘伯承下了命令,不得已起身向刘伯承和警卫员告别,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
约莫个把钟头,部队收容班的同志赶了上来。由于刘伯承和警卫员伤势太重,只好由战士们搀扶着走。走着走着,他看到前面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知道这是汪荣华,看着妻子的背影,他心中不由产生了一种对妻子的敬佩之情。
刘伯承和汪荣华这一对从艰苦征途和严酷的政治斗争中走出来的患难夫妻,在战场上生死与共。婚后他们始终战斗在前线,有了孩子,他们就托付给保育院或是老乡。直到解放后,他们才真正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刘伯承的右眼是怎么失去的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阿大夫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
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
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阿大夫,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
手术开始后,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
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阿大夫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刘伯承又重登征鞍,继续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了。(摘自《老年文汇报》)
你要的是故事不是简历吧!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位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功劳,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受、忍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艰苦、困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抓破了被单,自始自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坚定、坚决)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
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扩展资料:
主要贡献
1、红军长征
红军在惨痛的失败中开始总结教训,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是亲临前线指挥。
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了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巧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2、军事教育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万事待兴的艰难环境下,他强支病体,和教员、干部一起摸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道路。他千辛万苦地选拔教员,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确定办学方针,逐项科目审定教材。
在和平环境下我军形成的办学方针,高级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定都凝结着刘伯承元帅的心血。建国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贵州红色著名景点,重温红色革命精神,这些著名旧址,你去过几处
贵州,红色 旅游 资源丰富,大家肯定会想到遵义,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如今,红色 旅游 已正成为贵州出游的新风尚,那我们就一起探寻,贵州省内的红色 旅游 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几处
贵州红色 旅游 景点:
黔东南•瓮安猴场会议会址
瓮安猴场会议会址,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在1934年12月31日至1935 年元月1日,一群 历史 的巨人,曾驱动着长征的铁流在这里下榻,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军事指挥权和红军战略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基石
黔东南•黎平会议纪念馆
黎平会议纪念馆,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凤镇,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一举攻克黎平县城,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取消八军团建制,对部队进行了改编,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黔东南•红七军榕江 历史 陈列馆
红七军榕江 历史 陈列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中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曾在黔桂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割据斗争,而榕江大捷,是我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在贵州打胜仗,第一次解放贵州的一座县城,陈列馆记录着红七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战斗的光辉业绩
黔西南•晴隆二十四道拐
晴隆二十四道拐,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全长4公里,从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是中国的一条抗战公路,是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也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
黔南•邓恩铭故居
邓恩铭故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向阳中路,是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30岁英勇就义,荔波县为收集邓恩铭资料所费功夫不小,但邓恩铭留下的资料实在太少了,陈列馆主要介绍荔波及贵州的革命 历史
黔南•深河桥抗战遗址
深河桥抗战遗址,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深河桥,遗址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遗址旁的新旧两座深河桥,在1944年12月2日,日军攻占独山县城,中国美国盟军和黔南各族人民,在深河桥共同抗击日军,最终迫使日军败退黔境,因此,独山被誉为抗日战争的转折地
六盘水•红军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
红军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位于六盘水市盘州市城关镇人民南路,在1936年3月长征经过盘州•原盘县,召开了一次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转折的战略决策性会议,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安顺•王若飞故居纪念馆
王若飞故居纪念馆,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中华北路,我国 历史 上著名的革命家,纪念馆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王若飞同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参与的重大 历史 事件,突出了王若飞同志的 历史 地位和作用
贵阳•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贵阳市息烽县,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三大集中营
遵义•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等11个纪念场馆组成,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为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历史 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娄关山
娄关山,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红军长征路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据点,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场大胜仗,意义非凡,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次娄山关的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遵义•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纪念馆主要介绍红军长征期间,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展现红军四渡赤水,凸显在中国革命史上的 历史 地位,并突出了土城战役,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作用
遵义•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古镇,馆内主要展示了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10年间中国女红军发展的英勇历程,重现了女红军在长征中的传奇故事
遵义•苟坝会议会址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是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也是中央红军生死有关的一次会议,它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上述贵州红色 旅游 景点,除晴隆二十四拐收费,其余景点均为免费,部分景点实施免费不免票的原则,二次交通费用除外
谢谢你的关注
第一时间发布最新 旅游 咨询及免费信息
在围剿红军长征的国民党将领眼中,红军长征如何?为何能够胜利?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征程中,无数的少男少女以稚嫩的身躯扛起了推翻旧制度的任务。他们将 历史 的担子挑到了自己的肩上,比肩神明。 他们作为最可爱的人,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愿望。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和人民。
当时在革命的路途中,有一部分人背叛了革命,却有一部分一直在坚持革命。他们完成了最不可能完成长征的任务,不仅是顺利完成了,而且还扩充了兵员, 让本来就有革命意志军队也越来越旺盛,在敌人的眼里,长征为什么能胜利呢?
领袖早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路线--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在革命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党的生命线,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几个字看起来十分简单,却里面深藏奥义,这里面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军就是民,民就是军。正是这几个字道出了长征能够胜利的内涵。
在长征的时候,老蒋的飞机大炮围攻红军,各处的军阀战士们也联合绞杀,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够像党组织一样,建立起庞大的情报机构和。后勤补给。 最庞大的情报机构对于红军战士来说,就是无处不在的老百姓,最强大的物质供给也是那些贫苦的老百姓。
红军是一心向着老百姓的,以老百姓的事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老百姓能够感知到红军战士正在他们为前线拼命,自然也会以自己的东西献给红军, 就是这样军民一家团结,其乐融融景象才能够永葆红军战士有东西吃,有水喝。
而且望着家乡父老那些期盼的目光,红军战士也在其中找到了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人民而服务。面对着家乡父老的百般恳求,红军战士们以自身的力量担负起了保护他们的职责。 在老百姓的帮助下,红军战士才能够屡次反围剿成功。
相比于我方力量是全民皆兵的一个状态,老蒋那边就有些逊色。 他并非一开始就身居高位,他的发家史多少有些传奇。因为老蒋在从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兵,经过自己对权力得到渴望和争夺,在国民党中站稳了脚跟。
他表面上说是尊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实际上却行倒行逆施之辈。 国在民党内部大搞分支,一整个的党派里面分支林立,经常会有人出现抗命的景象,这也算是一个奇葩的情况。各个军阀之间都有自己的利益。
当大家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就会重拳出击。但是互相之间有矛盾的时候,他们就会利尽而散。 红军战士在四渡赤水的时候就这样一次经典的案例,在逃出这个云南这个省份之后,桂系军阀就会停止追捕,再进入那个省份之后川军又会停止追捕。
他们只是想要把红军战士赶出自己的地界,并没有想要彻底绞杀的愿望。 因为各自心怀鬼胎,所以拧不成一股绳,在、没有汇集成强大的力量之后,他们自然就不能对红军战士构成致命的打击,这就是蒋介石的弱点,也是我方的高明之处。
究其根本来说,这并不是我方命令的,而是他们自愿放弃的。每次红军战士走出他们的地界之后,他们就会放弃追捕,这也是为什么我党能够在数个农村开辟根据地, 直到后来越扩越大,成为一股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组织有一个坚定的革命信仰,那就是对马列主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对共产主义的信心。其实很多人在参军之初, 并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打仗,或许是为了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又或许是混个几个军饷来满足自己的温饱。
但是红军战士一旦参军就会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他们就会直到自己是为什么参军,又为什么而牺牲。 党组织要求他们生的明白,而又要求他们死得明白,整个人生是有价值的,但是相比于我军,国军内部却不是这样。
他们之中很多人去被抓了壮丁,为了能够扩充兵员,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因何而战又与谁而战。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也不愿意尽全力,当人面对未知的时候,其实一个恐惧的状态。根据史料记载,很多的红军战士和国军确实是不愿意打仗的。
两方人都知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是很多国军士兵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和红军战士作战。 他们不明白,只不过是因为国军的领导们因为自己的统治需要和权利的倾轧,想要对红军战士进行剿灭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进行的是非正义的战争,他们只知道听从上峰的命令,所以他们也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打一枪、放一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自然不能形成一个坚固有力的革命团队。所以说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是十分重要的。
红军战士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仰,才能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对家乡保护的欲望,所以他们才能够牺牲自身之力成全大局,很多人是倒在了长征路上,但是像他们死前最后一刻都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围剿红军的国军战士们一直在遵从上峰的命令,但是朱毛红军却越剿越多。国军将领们由一开始对我方战斗力的轻视,到后来的重视,再到后来的束手无策。 整个过程,他们把我党的发展看在眼里,也看到了自己内部众多的弊病。
所以说红军创造了奇迹,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奇迹。在党组织创立之初,对于一个如何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经历的第一次北伐失败,蒋介石将枪口调转了我党之后, 才逐步摸索起来了一个建党的经验,以领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团体。
其实四度赤水和地道战在国际军事上是不怎么光彩的,因为你不敢正面的跟敌人对抗,而是先用逃跑的方式来获
其实四度赤水和地道战在国际军事上是不怎么光彩的,因为你不敢正面的跟敌人对抗,而是先用逃跑的方式来获得充足的时间跟精力来对敌人背后捅上一刀四渡赤水和地道战是符合当时现实情况的,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优秀的战术思想和人民智慧的充分体现。
四渡赤水的背景是,红军长征,前路有国民党军占据先机,后有国民党优势兵力追赶,红军缺兵少粮,实力上处于下风,和敌人正面决战,势必失败,在毛朱的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达到了战略上的欺骗和战术上充分调动疲劳敌人,打乱了敌人的部署,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在运动中达到各个歼灭敌人,战争无其不用,有什么可指责的?
地道战的背景是日军武力装备兵力素质都在共党人民游击武装之上,国民党正规军都被打的一路溃败,凭什么装备更差,部队素质更差的人民武装要傻傻的和日军正面作战?虽然地道战的战果很小,但是有力的保存了抗日武装,为后来的大反攻和内战保留了力量,不得不说共党在游击战和保存自身力量上是做的非常好的。
这两件事在军事历史上是没有什么的大的批判的,只不过现在某党不顾历史,说抗战的主要功劳在共党,地道战和游击战被扯出来打脸而已。
难道面对一个比你大很多倍的敌人你还主动出击?这不是傻么?只要有效果,只要能胜利,没有不光彩的方法。
文章标题: 你觉得四渡赤水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