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05 22:00: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8次
满清于1644年入关,第二年,就嚷嚷着说要纂修《明史》。
可是,这部书,直到乾隆四年(1739)才正式刊行。前后历时九十四年,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例!
花了将近百年的时间修史,可知其灌注心血之多、打磨力度之巨,用功之精细。
毫无疑问,从书的总体质量上来说,《明史》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洁,编排得当,完全称得是二十四史中的上乘之作。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颇为客观地评价说,“《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 《金史》呢,虽然“行文雅洁,叙事简括”,也只是“稍为可观”而已。要论“完善”,没有一部比得上《明史》。
不过,作为一部官修的正史,《明史》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清廷统治者一向自诩大清得天下为历朝历代最光明正大者。以雍正皇帝为代表,其颁行的《大义觉迷录》曾将汉魏晋唐宋元明贬了个遍,说汉朝是建立在死人堆上的,魏晋唐宋都是欺负孤儿寡妇篡位而来,元呢?元灭宋,那是 *** 裸的强盗行径;而明本是元之臣民,臣民犯上,雍正愤然骂道:“以纲常伦纪言之,岂能逃篡窃之罪?”对于大清得国,雍正正气凛然地说:“赶出明之主人者,流贼李自成也。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是乃捕治强盗,明罚敕法之天吏也。”
基于清廷统治者这一说法,由清廷统治者牵头编修的《明史》就出现了最大的一个缺点:不仅完全隐没了建州女真先世与明朝的臣属关系,也完全隐没了清入关之后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诸朝廷存在之事实。
老实说,自古以来,以后代修前代史,凡涉及到新朝与旧朝之关系,免不了要有所掩饰,但象《明史》这样“一隐没而遂及一代史(建州史)之全部”的,绝无仅有。
单就这一点来说,后人要研究明史,特别是要研究满洲的兴起及清军入关前后等等历史问题,就必须参考其他著述。
但是,经过清廷血腥文字狱的摧残和洗劫,这样的著述已经是百不存一了。
大历史学家吴晗在《灯下集》曾提到自己做这方面工作时的艰辛,说:“二十五年前,我在北京图书馆读《明实录》,抄朝鲜《李朝实录》,想从这两部大部头书里,找出一些有关建州的史料,写一本建州史。因为清修明史,把它自己祖先这三百年间的历史都隐没了,窜改了,歪曲了,为的是好证明清朝的祖先从来没有臣属于明朝,没有受过明朝的封号,进一步强调建州地区从来不属于明朝的版图等等政治企图。”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把明人有关建州的真实史料都作了一番安排,办法多种多样:一种是毁版,禁止流通;一种是把书中有关地方抽掉,弄成残废;一种是把有关文字删去或改写。推而广之,连明朝以前有关女真历史的著作也连带遭殃,不是删节,便是被窜改了。这样做的结果,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期这一段期间的建州史实,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成为空白点,我们对建州的社会发展、生产情况、生产工具、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文化生活、部落分布等不是一无所知,便是知道的很少。这是个历史问题,应该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晗先生把《明实录》翻来覆去地读,读出了许多困难;没办法,只好下苦功,用笔抄,从朝鲜《李朝实录》中抄出有关建州和中朝关系的史料,一共抄了八十本。
后来,吴晗偶然触及了一本堪与《明史》相媲美的明代史书——谈迁的《国榷》,不由得激动万分地说:“由于当时(《国榷》)并未刊行,因而也没有经过四库馆臣的乱改。……对研究建州和明朝后期历史是有积极贡献的。”
《国榷》是一部编年体的明史,按年、月、日记载明朝一代的重要史实,一百零四卷,卷首四卷,共一百零八卷,凡四百三十万字,记叙了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
书中对《明实录》中避而不谈的明朝史实敢于直言不讳,对建州女真的史实也不回避、不掩饰,全部如实地加以叙述。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也在《明实录》没有记载的情况下,尽力根据邸报、方志、其它史家著述,以及一些官吏、遗民的口述,加以补编,使有明一代的历史达到了相对的完整。
就因为《国榷》没有印本,得以避开了“四库馆臣的乱改”,成为了现在研读《明史》的重要补充。
1958年,海宁张宗祥根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还有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互相校补、勘正,交由古籍出版社分精装六册出版。
吴晗欣喜地说:“想望了二、三十年,如今头发都白了......中华书局排印了这部六大厚册,五百万字的大书,怎能叫人不高兴,不感激,不欢欣鼓舞!”
可以说,《国榷》的刊行,是一件史学界的盛事。
则《国榷》的著者谈迁地下有知,也当含笑九泉矣。
明清以降,私人撰修国史之风长盛不衰。单就嘉靖至万历年间,就有邓元锡的《明书》,薛应旃的《 *** 录》,郑晓的《吾学编》,陈建的《皇明通纪》等等。
谈迁此人,“生平无他好,惟好书”,尤其喜爱子史百家之言。他在翻阅了上述史家著述之后,深感这些史书见解肤浅,史实错误,观点荒谬。而他在研读《明实录》时,也发现了很多记载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有许多缺漏及掩饰之处,便立志要写出一部明朝信史留传后世。
原本,谈迁也参加了好几次乡试,但次次铩羽。有了著史之想后,就彻底抛弃了科举仕途,博集群书,披阅采摘,专心于历史的编撰。
谈迁家境贫寒,既无钱买书,借书不容易,却凭坚忍不拔之志,六易其稿,写成了元末明初到天启朝的历史初稿,共一百卷。谈迁自称“集诸家之书凡百余种”,勒为一编,名《国榷》。但谈迁并不满足于此,多方结交文友,利用一切机会收集史料,对原稿进行修改和补充。
该过程中,对谈迁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张慎言、高弘图。
张慎言时任南京吏部尚书、高弘图时任南京户部尚书,想那谈迁不过一个落第秀才,但张、高二人并不以世俗眼光相待,反而十分赏识谈迁的才学,“相与为布衣交”。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十三日,京师失守的消息传到南京,留守南京的大臣方寸大乱,一时不知所为。
谈迁撰史治史,眼光自然高出常人许多,连夜上书高弘图,建议派员急往淮阳阻止发往北京的漕舟。
福王朱由崧监国,谈迁又及时地指出南京礼部主事吴本泰所制《监国仪注》的种种不当。
张慎言认为谈迁高才有识,很想推荐他为礼部司务;高弘图也想荐谈迁任中书舍人,但谈迁却以自己不过一介布衣,不忍乘“国之不幸”博求官职,断然拒绝,只在高弘图幕下担任记室。
不久,高弘图遭马士英等人排挤,谈迁建议高弘图辞去。
次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克扬州、镇江,南京危急。
谈迁跟随高弘图前往杭州劝浙江巡抚张秉贞、总督张凤翔抵抗清兵。看到张秉贞等人口不言兵,谈迁知事不可为,便告别了高弘图,回到海宁家中,一门心思著述明朝历史。
明亡以后,为完成崇祯、弘光两朝历史,谈迁不遗余力地寻访明朝降臣、遗民、阉宦、贵戚等,大量查阅邸抄、见闻,使一部《国榷》成为完备的编年体明史。
这其中,发生了一件让人撕心裂肺的事: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已经成书的《国榷》竟然被小偷偷走!
谈迁欲哭无泪、悲愤莫名。
没办法,只好咬着牙,从零开始,重新再写。
在重写第二稿过程中,谈迁得到了朱之锡、吴伟业、曹溶、霍达等人热情帮助。《国榷》所记史事也在一改再改中不断求真。
1657年,《国榷》终于写成。
也在这一年夏天,谈迁西游平阳(今山西临汾),专门到好友张慎言墓前祭奠。
张慎言在弘光朝覆灭后不久便含恨病死,棺柩安葬在故里山西阳城。
原本,谈迁还想撰写一部纪传体明史,但到了平阳,已是寒冬,年事已高的他突感风寒,于该年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平阳旅舍,终年六十有四。
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对中国古代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正如某位英国战略家所说,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就体现出,事实的真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而我们后人都只能通过考古历史文物、史料等各个方面,了解那些前尘往事。
每当一个新王朝被建立之后,都会大肆美化自己。比如我们知道的隋炀帝杨广,大家都认为他昏庸无道,不仅弑兄奸母,还残害忠良,使得民不聊生,最后落得亡国的下场。但是隋炀帝真的是这样吗?他只是政治手段过于激进,他在位时也曾一统江山,成就霸业,可谓功名赫赫。所以曾有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评价历史,我们要从真实的历史入手,而真实的历史是被掩藏在层层的伪装中的。
正如大家所周知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可谓是中央集权与皇权的巅峰时刻。据史书记载,从顺治皇帝开始,就整理编写《明史》,这项浩大的工程从公元1645年开始,一直到公元1739年才最终定稿,前后历时长达近百年,凝聚着一代人的心血。
这就是《明史》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撰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修订的史书的原因,但是耗时百年,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多次关心整理编写情况,并对内容进行把关的,最终成就的《明史》,是什么样子的?福建发现一本明朝太监族谱,里面内容颠覆史书,清朝果真篡改明史。
对于新兴的清朝政权来说,控制住史官的笔和谏官的嘴,是很重要的事。而将受命于清朝的史官编写的《明史》,和成书于明朝的《明宪宗实录》和《明孝宗实录》一对比,结果真是让人洞心骇耳。比如《明史》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明宪宗沉迷美色,坐拥后宫佳丽三千,每天歌舞笙箫夜夜不停,但他却又对一个年老的宫女一片真心。这个地位卑下的宫女,曾经是照顾朱见深的小宫女,一直陪伴朱见深长大。后来虽然年老色衰,但是明宪宗对其仍然不离不弃,更是亲封她为万贵妃。
《明史》中说万贵妃这个人小肚鸡肠,害怕年轻貌美的嫔妃上位,于是痴迷权术,恃宠而骄,更是扳倒大权在握的皇后,在后宫中一手遮天。因为后宫中有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万贵妃,还没有孩子,所以明宪宗一直没有子嗣继承大统。
最后是一个叫张敏的小太监忠心耿耿,把冷宫中还有一个皇子被他藏在冷宫中的消息透露给朱见深,而这位皇子也就是日后的明孝宗朱祐樘。《明史》中说,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以及太监张敏畏惧万贵妃的报复,于成化十一年也就是1475年吞金自杀,然而这是真的是真相?
随着史料的不断完善,在现在的福建省同安县,张氏后人在修族谱时发现了一本老族谱。根据这本族谱显示,太监张敏实际上是,于成化十一年被提拔至司礼太监,直到十年后病死宫中,这明显和《明史》中记载的截然不同。更何况,有些对明史不太清楚的朋友可能不了解,实际上万贵妃宅心仁厚,蕙质兰心。而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虽然只是一个小宫女,但是低调做人,一直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明孝宗朱祐樘也是一个贤明的皇帝,在位期间年号弘治被史家誉为弘治中兴”。
虽然这只是历史中的一朵小浪花,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正是这本族谱的内容颠覆了史书,让我们得以从中窥见清朝篡改明史的真相,但像这样的事情还有没有呢?能否再找到其他史料加以证实?
《明史稿》是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横云山人明史稿。成书早于《明史》。共310卷,包括本纪19卷、志77卷、表9卷、列传205卷。
清康熙十八年(1679), 史馆始编纂《明史》。三十年,完成初稿 416 卷。三十三年,王鸿绪任总裁时,又与当时监修张玉书、总裁陈廷敬各任一类,继续纂修。
王鸿绪承担列传,请万斯同于其家负责编写和修订,前后历时八年。
四十一年,万斯同卒。四十八年,王鸿绪解任回籍,继续删削改编成稿,在六十一年冬成《明史稿》 310 卷,于雍正元年(1723)进呈。刊印时均题为“王鸿绪著”。
乾隆初年刊定之《明史》,以大多出于万斯同之手的《明史稿》 为基础编成 。
基本介绍 书名 :明史稿 又名 :横云山人明史稿 作者 :万斯同、王鸿绪 类别 :纪传体史书 卷数 :310卷 时间刊定 :雍正元年(1723年) 背景,修纂第一阶段,修纂第二阶段,修纂第三阶段,《明史稿》与《明史》的修纂, 背景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转年即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 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廷认可。 《明史稿》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 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 《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修纂第一阶段 主要是当时政治上不稳定的原因。《明史》的正式开馆修纂始于清顺治二年五月初二(1645 年5 月26 日)。据清朝顺治实录记载,当日以修《明史》总裁官内三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等奏请,正式设定副总裁官,以学士、侍读学士詹霸等十一人充任,并且选定纂修、收掌、誊录官。 此时正值清军入关之初,立足未稳便急于诏修《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以此宣告明朝已亡,而当时南京的弘光朝廷正与清朝南北对抗,修《明史》便是不再承认弘光的南明政权存在。二是以此笼络明朝遗臣,通过纂修《明史》,使那些降清的明朝汉族官员有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开馆修史的条件是根本不具备的。虽然到五月十五日(6 月8 日)清军攻入南京,南明弘光朝廷灭亡,五月二十八日(6 月21日)清廷宣布“平定江南捷音”,但是实际上清军在江南遭到了军民的坚决抵抗,尤其是清廷公布“剃发令”后,更激起江南百姓的抵制。其中著名的战斗有阎应元领导的江阴保卫战,固守孤城达两月之久。 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明臣黄道周、郑芝龙等奉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权”;与此同时,张国维、张煌言等奉鲁王朱以海于绍兴监国;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也与明总督何腾蛟结合抗清。到顺治三年(1646年),明臣苏观生等奉唐王朱聿键在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丁魁楚、瞿式耜等又拥立桂王朱由榔建立了“永历政权”。顺治六年(1649年),张献忠农民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下,与南明永历政权结合,成为抗清主力之一。 在清军占据的北方各地,与南方抗清形势呼应,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义师纷起,一些降清明朝将领也先后举旗抗清,在全国范围内,几次掀起抗清 *** 。例如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率军收复宝庆、全州、桂林的战役,迫使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顺治十年至十一年,明鲁王部下张名振、张煌言等率舟师攻入长江,直抵南京近郊;郑成功亦率水军攻克舟山。这样的抗清斗争,直到清康熙初年,南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郑成功、李定国先后去世,始告一段落。 在这样战火纷飞、政局未定的情况之下,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开馆修史,是根本不可能的。 清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拘禁权臣鳌拜,开始亲政。然而此时政局又有新的变化。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撤藩而引发了“三藩之乱”,从此,又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乱。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期间,清廷集中全力平叛,仍然无暇顾及《明史》的修纂,因此,顺治二年(1645年)所下修纂《明史》的诏令,实际只是一纸空文,它的政策作用远远超出了它修史的作用。 《明史》修纂第一阶段无绩可言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和人力的不足。当时不仅没有力量整理明朝的邸抄和档案,而且在征求图书时,献书者也极少,就连最基本的史料明代历朝实录也不完整,天启朝实录缺少七年以后部分,崇祯朝因亡国而无实录。如此种种,也限制了《明史》修纂工作的进展。 修纂第二阶段 直到“三藩之乱”基本平定之后,清廷才有力量集中人力物力正式动手修纂《明史》,其间已历时三十五年之久。真正动手修史,是康熙十八年以后的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试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体仁阁,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二人,命纂修《明史》,从这时候起,正式动手修纂《明史》的第二阶段即告开始。 康熙年间修《明史》者,可谓人才济济。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 这里,应当提一提我国史学史的一段公案。原来,明清之际,有一些明朝遗臣和反清志士十分重视明史的研究。杰出思想家黄宗羲曾编《明文海》四百多卷,并著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顾炎武也辑存有关明朝史料一两千卷。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笼络明朝遗臣、社会名流,曾有意开博学鸿词科。黄、顾等人虽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但为著保存明朝真实史迹的目的,仍派出了得力助手参与明史的编纂。黄宗羲的得意弟子万斯同,便是当时被委派参加明史的编撰人之一。黄宗羲的儿子、顾炎武的外甥,也都参与其事。这样,就相应地保证了明史的质量。 万斯同是一位出色的史学家。清初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评论他:“专意古学,博通诸史”,熟于明朝掌故,对自洪武至天启的“实录”,皆“能暗诵”,了如指掌。他先后编写和审定两种明史稿。各有三百和四百多卷。因此,可以说,《明史》的初稿,在万斯同时代已基本上完成了。 万斯同死后,先后三次任明史总编的王鸿绪,把万氏的明史稿进行了改编,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两次向皇帝进呈。这便是王氏《明史稿》本。王氏此举曾引起当时和后来文坛的非议和责难,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王鸿绪实际上是掠夺了数十年来以万斯同等人为主力的几十个学者的劳动成果,属于剽窃行为。 修纂第三阶段 到雍正元年(1723年)正因为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儒科及其修纂《明史》只是康熙皇帝的一种政治手段,所以其结果也必然会时重时轻,迁延时日,前后用了将近五十年时间,直到康熙皇帝病逝,雍正元年(1723年)仍然未能完成这部官修的前朝史。 但是,这时的情况与顺治二年(1645年)下诏初修时已经大不相同。除了政局稳定,经济也逐渐恢复,到康熙后期更出现了繁荣盛世,这些都为《明史》的修纂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资料的征集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这近五十年时间,虽然未能完成《明史》的修纂,但却是《明史》成书的关键阶段。我们今天所见《明史》之雏形便是在此时形成的。 到雍正元年(1723年)为止,先后完成了四部《明史》的稿本。一种是万斯同审定的三百十三卷本,另一种是他审定的四百十六卷本,这两种稿本都被称作万氏《明史稿》。此外还有王鸿绪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呈的《明史(列传部分)》二百零五卷本,这实际上是在万氏《明史稿》基础上删削而成的。 到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王鸿绪又一次进呈《明史稿》,包括纪、志、表、传,总计三百十卷,这便是王氏《明史稿》,即后来刊刻的所谓《横云山人明史稿》。 至乾隆四年(1739年),清 *** 又第三次组织人手修改《明史稿》,这才形成定稿的《明史》。因为这次修书总裁为张廷玉,因此现在通行的《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 《明史稿》与《明史》的修纂 有清一代《明史》,本欲编为编年体断代史,顺治二年(1645年)下诏实行,但由于“大学士冯铨为总裁,仿《通鉴》体,仅成数帙。”由于史料的缺乏,编年体《明史》终不得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下令编纂《明史》,广招史才入史馆编书。为了达到修史者能发挥其所长的目的,分为《纪》《传》《表》《志》四大部分,由不同的人员总管各自领域。同时,在四大部分下,设定专门人员总管各自部分的编纂、写作。其中,张玉书总统《志》之编纂,陈廷敬总统《纪》之编纂,王鸿绪总统《传》之编纂。“十八年,命徐元文为监修,取彭孙遹等五十人官翰林,与右庶子卢君琦等十六人同为纂修。” 为了达到编修工作的完美,也为了达到拉拢明遗民的目的,清廷广访明朝遗老遗少入史馆编书。初时,访请黄宗羲入史馆编书,黄宗羲出于民族大义考虑,断然拒绝。后来,徐文元担任史馆总裁,又延请黄宗羲之弟子、史才万斯同入史馆编书。黄宗羲顾虑到修史乃国之大事,为使有明一代不被污毁过甚,黄宗羲派遣万斯同赴京。万斯同一开始出于民族情结考虑,又认为史馆修史容易导致“一家之事,言者三人,而其传各异,何况数百年乎”的情况出现,坚辞不去,后遵黄宗羲之命北上修史。 当时,凡入史局者署翰林院纂修衔,授七品俸禄。万斯同遵黄宗羲嘱咐,上京后宁愿寓居于徐元文家,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入史局,修《明史》,前后19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徐文元告老还乡,万斯同便搬迁至王鸿绪家居住。写成《明史稿》数百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万斯同病逝于王鸿绪家中,王鸿绪便召集门客,在万斯同《明史稿》的基础上又写成《明史列传》,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上报清廷(关于王鸿绪、万斯同二人在《明史》编纂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历来为历史学家所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王鸿绪《明史列传》纯属窃万斯同《明史稿》后删削而成,王鸿绪乃是“白日窃书之贼”;也有人认为王鸿绪《明史列传》是参考了万斯同《明史稿》的已有成果、并作出了自己的一些贡献后写成,并非完全剽窃万斯同的成就。 时至今日,真相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谜团。但朱端强教授《万斯同与<明史>编纂纪年》一书出版后,一般都认同王鸿绪《明史列传》纯属窃万斯同《明史稿》后删削而成的观点)。王鸿绪的这一个定稿称为《明史列传》,是清代《明史》的第一个版本。 雍正元年(1723年),王鸿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纪》《表》《志》,又形成了清朝《明史》的第二个版本——王鸿绪《明史稿》。 此后,雍正又命张廷玉在原有的几个《明史》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乾隆三年(1738年)成书,便又形成了清代《明史》的第三个版本——《明史》,最终定稿。一共有《本纪》24 卷,《志》75 卷,《表》13 卷,《列传》220卷。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明史》中说:“自古修史未有如此之日久而功深者也。”
中国古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个朝代在取代另外一个朝代后,必然会对前朝历史进行修编,整理出一部史书,这也是为何我国两千多年历史能够详细记录的下来的原因。公元1645年,也就是顺治二年,清军入关还没多久,一名叫做赵继鼎的官员便奏请顺治帝,希望修《明史》。
虽然顺治帝一开始以国家尚未稳定为由并未同意,但随着底下官员的坚持,在三个月后,终于下达了编修《明史》的口谕。这部史书从1645年开始,一直到1739年才最终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编修时间最长的史书,后世史学家对其的评价也很高。可随着时代的推移,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后,关于《明史》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何呢?
人们怀疑《明史》真实性的主要是因为,它是由灭掉明朝的清朝所修编的,而在明朝有一部官修史书,叫做《明实录》,虽然二者所记载的事情大概一致,可经过网友们的仔细比对后,还是发现了《明史》的不少疑点。其实,不只是《明实录》,连民间留存下来的一些地方史志资料,都可以揪出《明史》的不少错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古代的历史资料重新进行了整理,除了那些官方修订的史书之外,民间代代流传的家谱也成为了重要资料。在我国福建,有一《张氏族谱》,所记载的祖先张敏生平,与《明史》有所出入,甚至让不少人惊呼,《明史》就是清朝用来抹黑明朝的,就连专家也表示,清朝或许真的篡改了明史?
张敏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大太监,家谱里面记载他是于公元1485年死亡的,而《明史》却记载他是在万贵妃害死纪妃后,张敏因害怕而自杀身亡的,此事是发生在公元1478年,《明史》强行将张敏的死亡时间向前提了10年,这又是和为何?事情要从万贵妃说起,根据记载,万贵妃原是宫中的保姆,他比自己的丈夫明孝宗大了整整17岁,几乎是忘年婚。
明孝宗十分宠爱她,而万贵妃为了掌控好后宫,不惜害死其它妃子所生的孩子。《明史》有载:“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也就是说万贵妃利用各种手段,让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就死在了他们的母亲胎中。不仅如此,万贵妃甚至还将魔爪伸向了年幼的太子朱祐极。
《明史》称朱祐极的夭折与万贵妃脱不了干系,言下之意即太子是被万贵妃害死的,后世史学家常常用此事来诟病明孝宗的无能,连自己喜爱的太子都保护不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却不论万贵妃是否在后宫一手遮天,她受到皇帝宠爱是不错,但是当着皇帝的面杀掉这么多皇子,甚至最后还害死了太子的生母,导致太监张敏因害怕而自杀,整件事情看来是十分离谱的。此外,在《明实录》里面,并没有见到如此记载。
再回到《张氏族谱》所记载的张敏死亡时间,人们不得不怀疑,《明史》强行将张敏之死与万贵妃联系起来,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黑明孝宗,让后人认为他软弱无能,所以构造了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历史学家的存在就是“去伪存真”,所以说,尽管《明史》是一部官修史书,也是“二十四正史”之一,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一定是完全真实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