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古人削发为僧,就可以避开官府追捕

时间: 2023-10-03 10:00: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为什么古人削发为僧,就可以避开官府追捕

在《水浒传》原著中,鲁智深为什么会出家做了和尚?

鲁智深出家当和尚完全是出于无奈的选择。鲁智深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看见恶霸镇关西欺凌良家妇女,当然看不下去,然后一拳打死了镇关西。按照当时的法律,鲁智深打死人了是要偿命的,于是在赵员外的建议下前往文殊院出家当和尚,所以他选择出家当和尚是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客观原因。


还有我觉得第二个原因就是鲁智深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别看他长得“凶声恶煞”的,但是他内心却是非常善良的,而且也不看重身份。在他看来,身份没什么用,只是一个象征性而已。不管是做和尚还是做俗家,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只要有酒有肉就可以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他本身是和佛家有缘的,虽然他喝酒吃肉,完全不遵守佛教的戒律,但是他还是对自己的师傅至真长老毕恭毕敬的。在征讨方腊之前,鲁智深还上五台山与至真长老道别,这也足矣说明佛教在他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要不然他还上山道什么别?


除了这些,还有作者施耐庵的故意安排。如果鲁智深不是和尚就意味着他将成为梁山的老大,那么鲁智深是永远不可能被朝廷诏安的,这一点与封建礼教不相符,所以作者故意安排鲁智深是一个和尚。

鲁达帮助金氏父女,打.死.镇关西出.逃,恰巧遇到已定居当地的金老与赵员外,得到赵员外帮助,在五台山出.家,得法.名智深。
在水浒传里,鲁智深本名鲁达,本是提辖官,因为救助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于是只能流落江湖,并在赵员外的帮助下五台山出家。
因为鲁智深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了镇关西,为了活命不得不削发为僧,出家做了和尚。
因为帮助了一个良家妇女,然后不小心打死了镇关西,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出家,而且当时也是有相关的一些政策,做了和尚之后就不用偿命。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事迹

事迹

1、拳打镇关西:

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在酒楼饮酒,听说隔壁金翠莲父女被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欺辱。鲁达赠送其银两并第二天亲自护送金家父女安全离开。

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继而三拳打死镇关西。鲁达为避官司,奔出南门逃走。

2、大闹五台山:

为躲避官府缉拿,鲁达在金老汉女婿赵员外的帮助下前往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他不守佛门清规,两次下山喝酒,酩酊大醉后回寺庙打坏了金刚,大闹佛堂,被智真长老推荐到东京大相国寺做职事僧。

3、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被大相国寺长老安排看守菜园子。众泼皮想教训下新来的僧人。鲁智深识破了他们要把他掀进粪窖里的诡计,把领头的两个泼皮踢入粪窖,一举收服了他们。

鲁智深和众泼皮饮酒,绿杨树上乌鸦不停吵闹,鲁智深把绿杨树连根拔起,惊得众泼皮拜倒在地。

4、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陆谦让差人在半路上杀人灭口。两个差人在野猪林,假意说要休息,骗林冲同意让他们绑起来。

鲁智深探听到有人请押送林冲的两位公差到酒馆吃饭,担心其中有阴谋,便一路暗中保护林冲到沧州,在野猪林出手救下林冲。

5、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在桃花村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打仇,与鲁达相认。

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小说《水浒传》人物) 

鲁智深的主要事迹: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老汉女儿金翠莲被迫嫁与郑屠为妾,后来被其妻赶出门,到酒楼卖唱还钱给郑屠。鲁智深打抱不平,先帮忙两人脱身,然后到集市找到正在卖肉的郑屠,以切肉为名耗其体力,最后郑屠不堪忍受,两人厮打,鲁智深三拳将其打死。

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金老女婿的关照下入五台山当了和尚,可是在寺里,他明显不适应那的生活,处处惹祸,一天,她在山下的亭子里遇到了一个卖酒的,心里很是窝火,趁着酒兴就喝了老多,风一吹就使酒兴上来了,摇摇晃晃的走到了山门,可是把们的和尚不让他进寺,以为他喝酒吃肉了,最后一时性起,他就打坏金刚,大闹了一场。

3、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鲁智深去大相国寺的路上,路过了桃花村,得知当地太公的女儿将要被桃花山上的强盗强娶,今晚就要成亲。于是答应帮助太公,当夜,周通来成亲,鲁智深便在洞房里等着,当周通进去要闹洞房的时候,被鲁智深几拳打倒,逃回了桃花山。周通回去告诉了桃花山上的大头领李忠,李忠要给周通报仇,于是下山来找鲁智深。当他见到鲁智深的时候,纳头便拜。原来以前鲁智深和李忠见过面,于是鲁智深做主,罢了这门亲事

4、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来到瓦罐寺找吃的东西,在寺中听众僧说和尚生铁佛崔道成、道士飞天夜叉邱小乙是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强盗,去找他们算账,反被崔道成花言巧语欺骗,鲁智深又去找众僧对质。

5、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

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带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6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的上司太尉高俅义子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不成,便设下毒计要害林冲。于是,林冲被判了重刑,刺配沧州,又用重金收买了押送的差役,让他们在半路上结果林冲的性命。走了不几天,来到一个险恶的地方,叫野猪林。正准备下手,只听“当啷”一声,薛霸的棍子没有打着林冲,却被打飞了。

从树后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抡起禅杖就打,吓得两个差役慌忙跪地求饶。林冲睁眼一看,原来是鲁智深前来相救。鲁智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一直在暗地里跟着,果然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着林冲到了沧州。

7、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话说杨志因为失了生辰纲,独自离开。在酒店里吃饭,身上却没有银两,便与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不打不相识。杨志又在路上遇上鲁智深,两人交谈,知是同乡。鲁智深因为高太尉迫害,被迫离了东京,想去二龙山珠宝寺入伙。

寨中“金眼虎”邓龙不肯,与鲁智深交手时被鲁智深踢伤,只得把山路堵上,鲁智深便上山不得。杨志得知此事,便与鲁智深去曹正家商议对策。曹正建议,与杨志假装擒了鲁智深,送到了二龙山上。见了邓龙时,鲁智深趁机杀了邓龙,与杨志一同占了二龙山。

扩展资料

人物外貌

出家前:只见一个大汉大踏步竟入来,走进茶坊里。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但见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出家后:

① 过往人看了,果然是个莽和尚。但见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鹭鸶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② 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

出处考证

形象出处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鲁智深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鲁智深亦在其中,赞言为:“有飞飞儿,出家尤好。与尔同袍,佛也被恼。”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也是鲁智深之一形象可考的较早出处。 [24] 

在元杂剧水浒戏中,鲁智深也有出现,其中包括《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等。而明代出身皇族的剧作家朱有炖则作有《豹子和尚自还俗》一剧。这些剧本中的鲁智深形象仍与《水浒传》中的不畏强权、不愿受拘束的鲁智深形象有一定距离。

绰号考究

“和尚”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语中的不确切音译,在印度是对博士、亲教师的通称,而在中国则常用来称呼佛教的僧侣。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清心寡欲,所以,处世哲学主张调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从,是僧侣所崇尚的。以“和”为“尚”,故称僧侣为“和尚”。

“花和尚”是鲁智深出家后的绰号,但他出家前的绰号在小说《水浒传》中并未明确提及。元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中,李逵有唱词云:“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便落草。”小说《水浒传》中,鲁达打死郑屠前,曾指着他骂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有研究者据此认为,鲁智深出家前的绰号便叫“镇关西”,出家后才改称“花和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智深

鲁智深的主要事迹: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老汉女儿金翠莲被迫嫁与郑屠为妾,后来被其妻赶出门,到酒楼卖唱还钱给郑屠。鲁智深打抱不平,先帮忙两人脱身,然后到集市找到正在卖肉的郑屠,以切肉为名耗其体力,最后郑屠不堪忍受,两人厮打,鲁智深三拳将其打死。

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金老女婿的关照下入五台山当了和尚,可是在寺里,他明显不适应那的生活,处处惹祸,一天,她在山下的亭子里遇到了一个卖酒的,心里很是窝火,趁着酒兴就喝了老多,风一吹就使酒兴上来了,摇摇晃晃的走到了山门,可是把们的和尚不让他进寺,以为他喝酒吃肉了,最后一时性起,他就打坏金刚,大闹了一场。

3、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鲁智深去大相国寺的路上,路过了桃花村,得知当地太公的女儿将要被桃花山上的强盗强娶,今晚就要成亲。于是答应帮助太公,当夜,周通来成亲,鲁智深便在洞房里等着,当周通进去要闹洞房的时候,被鲁智深几拳打倒,逃回了桃花山。周通回去告诉了桃花山上的大头领李忠,李忠要给周通报仇,于是下山来找鲁智深。当他见到鲁智深的时候,纳头便拜。原来以前鲁智深和李忠见过面,于是鲁智深做主,罢了这门亲事

4、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来到瓦罐寺找吃的东西,在寺中听众僧说和尚生铁佛崔道成、道士飞天夜叉邱小乙是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强盗,去找他们算账,反被崔道成花言巧语欺骗,鲁智深又去找众僧对质。

5、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带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6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的上司太尉高俅义子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不成,便设下毒计要害林冲。于是,林冲被判了重刑,刺配沧州,又用重金收买了押送的差役,让他们在半路上结果林冲的性命。走了不几天,来到一个险恶的地方,叫野猪林。正准备下手,只听“当啷”一声,薛霸的棍子没有打着林冲,却被打飞了。从树后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抡起禅杖就打,吓得两个差役慌忙跪地求饶。林冲睁眼一看,原来是鲁智深前来相救。鲁智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一直在暗地里跟着,果然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着林冲到了沧州。

7、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话说杨志因为失了生辰纲,独自离开。在酒店里吃饭,身上却没有银两,便与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不打不相识。杨志又在路上遇上鲁智深,两人交谈,知是同乡。鲁智深因为高太尉迫害,被迫离了东京,想去二龙山珠宝寺入伙。寨中“金眼虎”邓龙不肯,与鲁智深交手时被鲁智深踢伤,只得把山路堵上,鲁智深便上山不得。杨志得知此事,便与鲁智深去曹正家商议对策。曹正建议,与杨志假装擒了鲁智深,送到了二龙山上。见了邓龙时,鲁智深趁机杀了邓龙,与杨志一同占了二龙山。

鲁智深
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的提辖,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

花和尚鲁智深是一部《水浒》中最具光彩的好汉。

不说是“最具光彩的好汉之一”,而只说是“最具光彩的好汉”,是因为以在下的眼光来看,鲁智深是水浒世界里唯一一个真正具有侠义精神的人。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果拿金庸、梁羽生笔下的武侠人物的行事作衡量标准,那么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中鲁智深是唯一可以入选新派武侠小说的人物。

再换一句话来说,就是:鲁智深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真正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

在第二回中,鲁智深,准确一点说那时还应叫鲁达,一出场便是“大踏步”地走来。仅这“大踏步”三字,就已预显出此人一生的慷慨磊落。果然,从他的身影在水浒世界里出现以后,从打死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一路散发着奋身忘我的精神:在酒楼上一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便立即对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那厮便来。”被两人一把抱住好歹劝住后,又慷慨资助金氏父女,当晚回到住处,“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了”,这种人间鬼蜮的龌龊行径在他那慷慨卤莽而又阔大的心地里无疑激起了如火的义愤(这种义愤在其他好汉身上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十分少见,他们更多的是一己的快意恩仇),终于,他愤然而往打死镇关西,从此踏上亡命之旅,上演了一出出如火如荼的壮剧;直到上了梁山,去少华山欲与史进等人会合时,一旦闻听史进被华州太守捉入狱,又立即不顾武松等劝阻,毅然孤身深入险地去行刺,以致身陷囹圄。这就是鲁智深,他所奋身干预的事情,没有一件和他切身相关,关涉到他个人利害,而他无不慷慨赴之,这才是十足烈火真金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难怪,金圣叹评鲁智深为一百单八将中上上人物,又道:
“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说得真好。又如台湾学者乐衡军先生在《梁山泊的缔造与幻灭》一文里说到了鲁智深,有一段话,饱含着感情,说道:
“鲁智深原来是一百零八人里唯一真正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从他一出场不幸打杀郑屠,直到大闹野猪林,他一路散发着奋身忘我的热情。……他正义的赫怒,往往狙灭了罪恶(例如郑屠之死,瓦官寺之焚),在他慷慨胸襟中,我们时感一己小利的局促(如李忠之卖药和送行)和丑陋(如小霸王周通的抢亲),在他磊落的行止下,使我们对人性生出真纯的信赖(如对智真长老总坦认过失,如和金翠莲可以相对久处而无避忌,如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这是如武松者所不肯,如李逵者所不能的),而超出一切之上的,水浒赋给梁山人物的唯一的殊荣,是鲁智深那种最充分的人心。在渭州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全远去,鲁智深寻思着坐守了两个时辰;在桃花村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后,他劝周通不要坏了刘太公养老送终、承继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面对一群褴褛而自私可厌的老和尚,虽然饥肠如焚,但在听说他们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锅热粥,再不吃它——这对人类苦难情状真诚入微的体悟,是《水浒》中真正用感觉来写的句子。这些琐细的动作,像是一阵和煦的微风熨贴地吹拂过受苦者的灼痛,这种幽微的用心,像毫光一样映照着鲁智深巨大身影,让我们看见他额上广慈的縠皱。这一种救世的怜悯,原本是缔造梁山泊的初始的动机,较之后来宋江大慈善家式的‘仗义疏财',鲁智深这种隐而不显的举动,才更触动了人心。水浒其实已经把最珍惜的笔单独保留给鲁智深了,每当他‘大踏步'而来时,就有一种大无畏的信心,人间保姆的呵护,笼罩着我们。……”

是的,每当鲁智深大踏步而来时,就有一种大无畏的信心,人间保姆的呵护,笼罩着我们,这话说得真好。还有一节,乐先生没有说明的是,花和尚虽疾恶如仇,却从无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也没有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在他“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的个人行侠旅程里,从没见他的禅杖挥向无辜弱小,这在梁山众好汉中也属罕见。总之,这是水浒世界里唯一一个真正具有纯正侠者胸怀的好汉,如果水浒世界里少了鲁智深,那么它在品格上将是一大降低。但是这里接下来要说的是,鲁智深形象在后来被接受的过程中,发生了作者始料不及的变化。就是在后来一些人心中,出现了一个文化化的鲁智深,哲学化的鲁智深,再准确点说,就是狂禅化的鲁智深。

说到狂禅,这是个大题目,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在下这里只能粗略地说一下:狂禅是由南宗禅发展而来的,禅宗中土六祖惠能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认为人能成佛的根由全在自心,即心即佛,佛性就在你我心中,一旦明心见性,悟了,那就是成佛了,什么拜佛祖、菩萨、观音之类,什么持戒、禁欲、坐禅之类,统统可以免去,只要一心能顿悟,那便成。由这种想法再跨出一步,自然便是反对一切清规戒律、反对一切偶像崇拜,有不少禅师的行事便成了这方面的“光辉典范”:

如有位圆悟禅师,爱鼓吹“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为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的“事事无碍如意自在”论,只要心中有佛性,啃猪头、逛妓院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根本就不是问题;

还有位酒仙遇贤禅师没别的正经修行,成天就喝酒,醉了就唱,唱的一首偈子说:“……醉卧绿杨阴下,起来强说真如。……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卧街路。死后却产婆娑,不愿超生净土。何以故?西方净土,且无酒酤。”看,多潇洒,没酒喝就不行,西方净土也不去;

又有位嵩岳元珪禅师讲过:“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只要“无心则无戒”,什么事儿甚至世俗意义上的恶事都可以干。

总之,什么清规戒律一概不理,简单一点说,就叫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能有“佛祖心中留”这就算客气的啦,不少禅师连佛祖都不要了。不光是佛祖,连带什么菩萨、观音、罗汉、达摩等等通统滚蛋,有位德山宣鉴禅师一把火烧了经卷后坐在孤峰顶上放言大骂:
“达摩是老骚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菩萨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

德山宣鉴禅师经这一番“壮举”后名头大响,此后的禅师种种呵佛骂祖的事儿也都跟上,有的禅师拿佛像来烧火取暖,有的禅师说当年如见到佛祖就一棒打死喂狗,有的叫喊说要让文殊、普贤菩萨扫床叠被,有的干脆就宣称,要“见佛杀佛,见祖杀祖,见罗汉杀罗汉。”……

反对任何清规戒律,反对任何偶像崇拜,率情任性,惊世骇俗。这些就是狂禅。这一狂,所有的外在束缚全没有了,心灵达到了空前的解放,生命达到了一种极致的自由。

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从鲁智深身上读到了狂禅意趣。《水浒》中的鲁智深饮酒吃肉,杀人放火,不受任何约束而终成正果,这正深合狂禅的精神,尤其是他大闹五台山那段,在人们眼中已成了一个旺盛苦闷而渴望自由张扬的生命寻求解脱的象征。

另外,《水浒》中的一些叙述,确实也提供了和狂禅联想到一起的思路,如第五十七回中,有一首鲁智深的出场诗:
自从落发寓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
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
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第九十回,宋江和鲁智深来见智真长老,长老一见鲁智深便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默然无言。

第一百十九回,鲁智深杭州六合寺坐化前,作偈道:“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最有意思的是第五十八回,宋江与鲁智深第一次相见时道:“江湖上义士甚称吾师清德,今日得识慈颜,平生甚幸。”“清德”“慈颜”云云,用在杀人放火的鲁智深身上未免可笑,这固然可以理解为此处是宋江顺口掉文,但结合上引几段来看,说作者此处是有意嘲谑调侃也未尝不可,再进一步,从中读出狂禅意趣也未尝不可。

明代中后期的思想家李卓吾,就是从鲁智深故事读出狂禅精神的文化名流的代表。在容与堂本《水浒传》的批语里,他对花和尚的赞扬可说无以复加,称鲁智深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对他的使气任性赞不绝口:“此回文字(指大闹五台山)分明是个成佛作祖图。若是那般闭眼合掌的和尚,绝无成佛之理,外面尽好看,佛性反无一些,如鲁智深吃酒打人,无所不为,无所不做,佛性反是完全的,所以到底成了正果。”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中,凡书中写到鲁智深狂喝酒、猛打人、骂和尚、吃狗肉、打折山亭、毁倒金刚、大呕吐等行为之处,李卓吾都连连在旁批上“佛”字,就连写到鲁智深赤着脚一道烟走到佛殿后撒屎时,李卓吾也照样毫不吝啬地在此批送了两个“佛”字,在这一回里,李和尚(李卓吾自称)前后奉送给花和尚的“佛”字,大约不下几十个,一句话:“率性不拘小节,是成佛作祖根基”

又如《红楼梦》中的宝钗,她对本节开头引的那支《寄生草》甚为欣赏,赞它“极妙”,那么这位大家闺秀欣赏的是什么呢?肯定不是吃了半条狗腿、连喝十数碗酒、露出一身花绣使一回拳脚、打得满堂僧众差点卷堂大散这类行为本身。那么又是什么?就是上面所说的这种狂放行为背后的那种真性情的发露不为任何外物所限的狂禅精神,是一种生命的奔放与飞扬,也许宝钗这端凝持重的大家闺秀的内心底层,同样流动着对这生命的飞扬自由的赞叹与渴望吧?其实何止是宝钗,这种醉闹五台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背后的冲决网罗的狂放与解脱,召唤的其实也正是随世俯仰的红尘众生心底,一种对生命自由的永远的梦想与追求。(孙勇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系讲师,南开大学中文系九八级博士)

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金翠莲父女(第三回),到大闹桃花村(第五回),火烧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闹野猪林(第八回),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金圣叹谓其阔,可谓的评!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官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都与他无关。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智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

鲁智深爱管闲事,而且管得彻底,他一定要管得自己放心了为止,所谓自己放心了,也就是他觉得自己所救护的对象基本上安全了。所以,鲁智深尽管是个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极其细致的人。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鲁智深如此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袁无涯评论说:“为人为彻,偏不躁。”李卓吾则直批一字“佛”!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头,一个是小脚女人,他们可没有“俺”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书中原话)第二天,“天色微明”(书中原话),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噪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急公好义然心细如发之难得。

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揍这小子,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拍拍屁股走了,一旦周通这小子反悔,刘家可真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性骚扰,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将他的军:“大丈夫作事,却休要反悔。”(第五回)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做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李卓吾在此又一次直批“佛”字。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恐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分手,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不忘了向董超薛霸两人炫耀一下武力,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苦心孤诣了。不如此不足以震慑那董超薛霸,不如此也不足以使自己放心。袁无涯读到此处,评点道:“必如此显个手段,方去后常有个莽和尚现前,不敢起一毫歹心。”李卓吾则又阿罗汉、菩萨地大大夸赞一番,老李之所以如此往“死”里夸,自有他的道理,因为鲁智深若没有深重的侠义精神,他就不可能两千里地风风雨雨地跟过来;他若没有彻底的侠义精神,他也就不可能如此细致入微地提防两个公人。

说鲁智深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仿佛是句戏言,因为这和尚除了“邪淫”之外,佛门戒律一概不守。你看他在五台山,又喝酒,又吃肉,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一点文明礼貌都没有,喝醉了酒,谁不小心惹恼了他,他还要揍你;下了五台山,则更是又杀人又放火,哪象个出家人?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个不守戒律的花和尚呢?关键还在于他的急公好义,他没有杀过无辜的人,打死郑屠是他下手重了,并非真要杀他,他也没有什么流氓习气,五台山下的酒店不肯卖酒肉给他,他也没闹过事。他在五台山喝酒打人,也并不全是他的错。他只有一次喝酒以后,发酒疯把半山腰的亭子给弄折了柱子,他打那些和尚,都是正当防卫——也就是说他是后动手的,如果那些和尚们在他酒醉时,不去理他、打他,估计也不会挨揍,这一点只有他师父最清楚,其他那些和尚还真是蠢秃。

对于真正明佛法的人来说,参修佛法的关键在于行愿,象地藏王菩萨一样发下大愿,而后不断地朝这个目标努力,地藏王菩萨的誓愿是:“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才是佛家真本色。守戒律自然有必要,但是他不是教条,所以说,鲁智深尽管喝酒吃肉,不避荤腥,是个不折不扣的破戒和尚,可是,他比那些只知道机械地死守戒律,对世事心如止水,冷漠如铁的和尚们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佛法是出世法,但时时不离世间法,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对于鲁智深来讲,酒是要喝的,不平事更要管;肉也是要吃的,但不平事比肉更重要。所以,他才会打死郑屠,逃亡他乡,颠沛流离而无怨;才会风雨两千里送林冲方才心安;也才会为杀作恶多端的贪官,身陷囹圄而无畏!对于金家父女来讲,对于刘太公父女来讲,对于林冲来讲,对于青州城的黎民百姓来讲,鲁智深岂非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无怪乎,李卓吾要誉之为“佛”、“大丈夫”、“真男子”、“勇人”、“仁人”、“圣人”,卓吾先生此誉也许并不过分。金圣叹则说得更加有情感,他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1.拳打镇关西。

一老汉女儿金翠莲被迫嫁与郑屠为妾,后来被其妻赶出门,到酒楼卖唱还钱给郑屠。鲁智深打抱不平,先帮忙两人脱身,然后到集市找到正在卖肉的郑屠,以切肉为名耗其体力,最后郑屠不堪忍受,两人厮打,鲁智深三拳将其打死。

2.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寺中难守清规戒律,结果酒醉大闹五台山。按规定和尚不能喝酒,但鲁智深喜欢喝酒,很难忍得住。一次喝了酒撒起酒疯,几十个人都按不住他。第二次喝酒,他的祸闯大了,把山腰的亭子和泥塑的金刚都打坏了,长老没法再原谅他了。

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安身,长老说:“我这里不能留你了,我介绍你去东京大相国寺,我师弟在那儿当长老,他会安排你的。”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3.大闹桃花村

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鲁智深下山,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鲁智深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达相认。

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鲁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4.大闹野猪林。

林冲的上司太尉高俅义子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不成,便设下毒计要害林冲。于是,林冲被判了重刑,刺配沧州,又用重金收买了押送的差役,让他们在半路上结果林冲的性命。走了不几天,来到一个险恶的地方,叫野猪林。

正准备下手,只听“当啷”一声,薛霸的棍子没有打着林冲,却被打飞了。从树后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抡起禅杖就打,吓得两个差役慌忙跪地求饶。林冲睁眼一看,原来是鲁智深前来相救。鲁智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一直在暗地里跟着,果然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着林冲到了沧州。

5.重返五台山

鲁智深在随宋江受招安、征辽得胜后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参拜了剃度他出家的智真长老后,长老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临别时智真长老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求《水浒传》人物评析

结合内容,就1个或2个人物进行评析,要4篇,600字。快,好的加分!
梁山好汉绰号闲聊
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是“及时雨”,另一个是“呼保义”。宋江平时排难解纷,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好周全他人性命,因此,人们“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及时雨”是对宋江肯救人于危难的品行特征的赞誉;“保义”本是宋初最低级的武官职名,后来逐渐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是个动宾结构,是宋江为了自谦而“自己称呼自己为保义”,后来变成绰号。燕青也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浪子”,另一个是“小乙”。燕青是个不愿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人,一身白肉,遍体花绣,百伶百俐,道头知尾,吹得弹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顶真续麻,诸路乡谈,行艺市语,无有不能,无有不会,“浪子”是对燕青放荡不羁的行为的概括;古人称燕子为乙鸟,燕青姓“燕”,因此,“乙”是从其“燕”姓中来的,“小乙”是古汉语意动用法,是指“乙鸟也比不上” 的意思,用“小乙”作绰号,有赞燕青“身体轻盈,一身本事,无人比得”的用意。

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以禽兽蛇虫为绰号的共有36条,占三分之一。

麒麟,是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这种动物“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多用作吉祥象征或比喻杰出人物。卢俊义是北京富豪大户,身躯九尺如银,仪表仿似天神,棍棒天下无对,论钱财、身材和武艺为“河北三绝”,绰号“玉麒麟”,赞他是个杰出的人物。(“玉”,敬词,多用来敬称他人的身体言行。)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动物。《说文》中说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龙的本事甚大。水泊好汉中,绰号中带“龙”字的共有7人:公孙胜绰号“入云龙”,是因为他习得武艺多般,学得一家道术,能象龙那样“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道行非凡;史进绰号“九纹龙”,主要的是他身上剌有九条青龙花绣,更兼有着一身好功夫,武艺高超,天地不怕。邹渊、邹润两叔侄,叔叔邹渊人称“出林龙”,是因为他为人忠良慷慨,更兼一身好武艺,性气高强,搏杀时好象龙从树林中窜出来那样,势吓百兽;侄子邹润人称“独角龙”,是因为他身材长大,天生异相,脑后生有一个肉瘤,象龙头长角,性发起来,一头可以撞折一株松树,令人目瞪口呆。蛟、蜃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龙属,蛟能发水,气势磅礴,蜃能吐气,成海市蜃楼。童威、童猛两兄弟,大江中伏水驾船,踏波冲浪,仿若游龙戏水,若隐若现,故人称“出洞蛟”、“翻江蜃”。李俊功夫了得,水性很好,专在扬子江中靠撑船梢公为生,人呼“混江龙”,这绰号应是“象龙那样在江河中游混”的意思。但另有一说是:宋代为清理黄河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用来搅动水底泥沙,使之随水流入大海,这种治理河沙的铁耙名叫“混江龙”,赋予李俊 “混江龙”绰号,有赞其本领高强、能“翻动江河”的意思。

李应的绰号“扑天雕”。“雕”又叫“鹫”,爪嘴锐利,翅力强劲,是一种能从高空俯冲直下进行捕食的猛禽,李应是独龙冈东村的主人,“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铁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象巨雕从高空俯冲扑食那样,令猎物防不胜防,江湖绰号“扑天雕”,名副其实。欧鹏的绰号是“摩云金翅”,“摩云”即“摸云”,“金翅”即“黄褐色翅膀”,“翅”是从其名“鹏”中变通出来的,欧鹏因得罪了上司,逃走在江湖上、混迹于绿林中而熬出这个绰号,含有脱离囚笼、仿如鹏鸟展翅、一飞冲天的意思。
豹是一种大型强壮且性情凶猛的猫类动物,毛体有斑点或花纹,有相当的树栖性。林冲绰号“豹子头”,一说是从其长相:八尺身材,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不怒自威,活象一头猛豹;另一说是赞其武艺“端的非凡”:禁军是天子脚下的精锐之师,胜似虎豹,林冲是京师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等于是“群豹的头领”。杨林是一个生得“头圆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细膀阔”的俊男,加上“多在绿林丛中安身”,联系豹有“树栖性”的特点而称其做“锦豹子”。(锦:漂亮。)汤隆是一个“入骨好使枪弄棒”、也有点心计的打铁佬,由于浑身长有麻点,象豹体的斑点,所以被人称做“金钱豹子”。
以鳄鱼为绰号的梁山好汉有两条:一是朱贵,绰号“旱地忽律”,这“忽律”就是现在说的鳄鱼。朱贵身材长大,相貌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髯,以开酒店为名,有财帛的来到,“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跔子,肥肉煎油点灯”,从长相到生性都象爬上岸的鳄鱼那样凶残,“旱地忽律”绰号绘形绘性。二是王定六,绰号“活闪婆”,这“活闪”同“霍闪”,是“闪电”的意思,常用来喻人的动作迅速敏捷;“婆”即“猪婆龙”,是长江中下游沿岸人们对扬子鳄的别称。扬子鳄体型细小,动作敏捷。王定六家居长江边,身材瘦小,赴水使棒,走跳得快,“活闪婆”绰号绘出其体貌动作的特征。
古人常用蛇、蝎来比喻狠毒的人或惹不得的人。梁山好汉中,以蛇、蝎为绰号的有3条。解珍、解宝兄弟两个,猎户出身,都使浑铁点钢叉,都有一身惊人的武艺,解珍绰号“两头蛇”,解宝绰号“双尾蝎”,这“两头”、“双尾”是指兄弟俩所使用的双股钢叉,兄弟俩分别被称为“蛇”、“蝎”,是因为解珍心性恶横,解宝脾性暴刚,都如蛇蝎,人莫敢惹。杨春长得腰长臂瘦,体形象蛇,虽功夫不济,但力气不小,舞起一口大杆刀也能“到处刀锋如撒花”,一片白光,从艺从形,绰号“白花蛇”也算恰切。
侯健长得黑瘦轻捷,象只猿猴,“做得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更兼惯习枪棒”,运臂灵巧,缝艺高超,人称“通臂猿”,这“通臂”是指手臂灵活、运用自如的意思。犬,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段景住赤发黄须,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为生,人称“金毛犬”,含有对其专事“盗马”行为的轻鄙之意。称人为“鼠”,犹言小子,是用来比喻行为不正或无足轻重的人,白胜是个闲汉、赌客,人称“白日鼠”,这“白日”是取其姓,“鼠”是鄙其行为不正。蚤是一种细小的赤褐色昆虫,在人畜身上吸血寄生,善跳跃,称人为“蚤”,用意轻薄。时迁矮小轻灵,飞檐走壁,能象细小的蚤在宽大的鼓面上蹦跳那样,无所不往,但做的是“跳篱骗马的勾当”,象蚤那样“寄生”,人称“鼓上蚤”,既是赞其轻功了得,又是轻其专靠窃盗为生之所为。
古人迷信,信奉神(天神)祗(地神) 。神祗之中,虽有司属、类别、职责、善凶之分,但无一不是身怀特技、能力非凡之辈。因此,古人给异于常人的人起绰号,也喜欢套个神祗之称。梁山好汉中,以神祗星曜为绰号的共有28条,占四分之一强。
在传说中,“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仙”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圣”是道德、智能或技艺极为高超的理想人物,三者都是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的神明。据此,人们常用“神”、“仙”、“圣”来比喻技能超群或精通一事的人。戴宗,面阔唇方,瘦长清秀,有一等惊人道术:四个甲马(绑腿布条)拴腿,能日行八百里,因走路速度极快而被人称为“神行太保”。(太保,是对绿林好汉的尊称,宋、元时也用作对庙祝、巫师的称呼。)单廷珪,铁帽黑缨,乌油铠甲,骑深乌马,使黑杆枪,其装束用物合起来“似北方一朵乌云”,因善用“决水浸兵之法”而被人称为“圣水将军”;魏定国,金盔赤缨,猊铠红袍,骑胭脂马,使熟铜刀,其装束用物合起来“似南方一团烈火”,因精熟“火攻之法”而被人呼为“神火将军”。萧让,深谙诸家字体,挥毫笔走龙蛇,因擅长书法而被人称作“圣手书生”。蒋敬,颇有谋略,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因擅长计算而被人唤做“神算子”。安道全,师传金针玉刃,祖传内科外科,尽皆医得,仿如扁鹊,因医技精湛而被人称为“神医”。朱武,虽然武功不济,但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因能善于出谋划策、排兵布阵而被人称为“神机军师”。马麟,小番子闲汉出身,吹得双铁笛,使得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铁笛吹得特别好、似神仙般飘逸而被人称为“铁笛仙”。
“太岁”是传说中的神名,古人认为太岁之神在地,兴建土木要避开其方位,否则就不吉利,后来成为对冒犯不得或不好惹的人的特称。“二郎神”(即杨戬)是道教传立的天上凶神,三眼华光,武艺高强,善于变化,人莫敢惹。“阎罗”是佛教传设的鬼王,主宰地狱,统管阴司,神鬼皆怕,后来成为极凶恶的人的喻称。阮氏三雄,皆不通文墨,都有一身好本事,大哥阮小二眍面绰口,眼射寒光,黄毛盖胆,臂力千斤,似站立着的太岁,令人望而生怕,人称“立地太岁”;二哥阮小五眼似铜铃,手如铁棒,脸笑心狠,善降灾祸,象庙里立的“二郎神”神像,令人望而却步,人称“短命二郎”;(“短命”是“使人命不长寿”之意)三弟阮小七双睛暴突,满脸横肉,浑身粗黑,仿如铁打铜铸,活象城隍庙里的鬼王,令人见而胆寒,人称“活阎罗”。兄弟三人的绰号,都透着一股令人觉得不好惹的凶蛮之气。二郎神杨戬的中眼能上观天庭,中察凡间,下眎地狱,善辨人妖万物,被称之为“天目”。彭玘,乃累代将门之子,双目炯炯,声雄气刚,武艺出众,因长相威武,又与二郎神一样使一口三尖两刃刀而被人呼为“天目将”。
哪吒是天神,三头八臂,善用乾坤圈伤人;大圣(孙悟空)是魔佛,变化万端,善使金箍棒搏杀。这一神一佛,克敌制胜,神勇无比。项充、李衮二人,擅长步战,脚如风火,都善使团牌,一个在牌上插飞刀二十四把,一个在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都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这两人无疑很是厉害,但项充人称“八臂哪吒”,与哪吒的八臂持平,李衮人称“飞天大圣”,比孙悟空还高一筹,则绰号显得有些夸张。金刚,是佛教中手执金刚杵(印度的一种古兵器)的佛的侍从力士,古人常用来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宋万,长得神高神大,虽酷象一尊站立在半空的金刚,但本事低微,人称“云里金刚”,绰号也显得有些夸张。判官,原是指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李立,长着赤色虬须,红丝虎眼,揭阳岭下开酒店,专好劫杀客商,活象阎王手下的索命鬼,江湖绰号“催命判官”,(“催命”是“索取人命”之意。)绘出了其人凶残的本性。夜叉,原为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半鬼的小神灵,是佛教徒所说的一种吃人的恶鬼或腾飞空中、速疾隐秘的恶鬼,即“能啖鬼”或“捷疾鬼”。“母夜叉”是个专用词,专用来比喻凶悍的妇女。孙二娘,辘轴般腰肢,棒槌似手脚,眉眼泛凶光,无妇人之柔,好杀人卖肉,本事出众,凶悍异常,江湖人称“母夜叉”,确实是名如其人。
神祗之中,有些凶神恶鬼之类,没有固定的命名,其名堂常常是因事或因物随意而起。迷信的人将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叫做“丧门神”,并用此名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鲍旭,长得脸如锅铁,双睛暴露, 平生打家劫舍,只好杀人,给人横祸,世人据此而给他套个“丧门神”的绰号;迷信的人将挡道造险的凶神叫做“险道神”,并以此将在道路上遭逢不测说成是“碰撞了路神”。郁保四,长得身高一丈,腰阔数围,平生为贼,拦路劫财夺物,给人晦气,世人据此而给他套个“险道神” 的绰号。混世魔王,原是佛教用语,专指扰乱世界清平的魔怪。樊瑞,一身好武艺,懂神术妖法,能呼风唤雨,是个能给人灾难的恶人,世人据此而给他套个“混世魔王” 的绰号。三条好汉的绰号,都突现了嗜杀的恶性。
鬼,是传说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迷信的人认为,鬼是由人死后脱离了肉体的灵魂托附于草木或动物而变成的。由于传说中的鬼面目狰狞而又变化多端,伤人害人而又善于遮掩,因而人们常用“鬼”作骂语,以表示蔑称或憎称。梁山好汉中,绰号中称“鬼”的有三人。刘唐,紫黑阔脸,一身黑肉,黑魆魆毛腿,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杜兴,阔脸方腮,眼鲜耳大,面颜生得粗莽。二人都因貌丑形粗而分别被人称作“赤发鬼”和“鬼脸儿”。曹正,虽然“杀的好牲口,挑筋剐骨,开剥推斩”,手艺精熟,但因“祖代屠户出身”,社会地位低微而遭人看不起,“操刀鬼”的绰号是对曹正的轻蔑称呼
星,《说文》中说是“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为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广布天穹,数之不尽。吴用,心灵机巧,精于谋略,用计层出不穷,绰号“智多星”,是赞他的计谋比天上的星星数量还多。星,常在夜空中闪烁发光,耀人眼目,人们也据此而喜欢用星来比喻某一方面突出或杰出的人物。孔明、孔亮两兄弟,哥哥性刚狠勇好相争,弟弟性急好与人厮闹,兄弟俩性格特点突出,因而,人称孔明为“毛头星”,(“毛头”是鲁莽冒失的意思。)称孔亮为“独火星”。(独:好斗的犬;火:暴躁;“独火”意为“恶狗”,喻脾性蛮横,难以相处。)古人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分组,每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以神话中的人物、动物或器物的名字给定一个名称,如三垣、二十八宿等。“井木犴”是二十八宿南方朱雀七宿之中的第一宿,犴的本相是北方野狗。郝思文,因是母亲梦井木犴投胎而生,加上象星官那样十八般武艺无有不能,因此,人唤他做“井木犴”。“尾”是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之中的第六宿,全名“尾火虎”,有星九颗,也叫“九尾”,“伏晨”。陶宗旺,庄家田户出身,晨起而耕,长得五短身材黑脸皮,象只乌龟,有气力,能使刀枪,人称“九尾龟”,既合其日出而作的农耕特点,又合其长相。
源于爱好、专长、性格、样貌甚至职业而起的绰号,在梁山好汉中是最多见的,这形成了梁山好汉绰号的一大特色。
铁,是一种金属,由于质硬,古人常用它来形容确凿、确定、稳固、强大的物事或刚正、刚毅、不为情所动的秉性。裴宣,职掌文书事务的小官吏(孔目)出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人称“铁面孔目”,是赞其公正耿直、不讲情面的办案作风。宋清,自小与父务农,不思吏道仕途,守些田园过活,人称“铁扇子”,这“扇子”是用来摇动生风使人体感觉凉爽的用具,“铁扇子”是赞宋清甘于清淡、孝敬父亲、使长辈舒心的性品。乐和,聪明伶俐,做事见头知尾,诸般乐品尽皆晓得,人称“铁叫子”,(“叫子”即云雀,鸣声清丽。)是赞乐和的歌唱得特别好,似云雀清叫、歌喉出众。蔡福,仪表堂堂,充兼刽子手,行刑人丧胆,使索鬼断魂,举臂挥刀,一刀夺命,人呼“铁臂膊”,是赞蔡福在行刑时的职业手段十分高强。
以兵器名为绰号的好汉,皆是十分厉害的人物。关胜,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关羽的嫡派子孙,生得规模与祖上相似,堂堂八尺五六身躯,幼读兵书,深通武艺,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大刀”;呼延灼,乃宋代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一表非俗,威风凛凛,使两条铜鞭,人称“双鞭”;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善使双枪,神出鬼没,人称“双枪将”。关胜、呼延灼和董平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都入水浒马军五虎将之列。徐宁,一表好人物,祖传习学金枪(钩镰枪)法,天下独步,马上或步行使动,神出鬼没,人称“金枪手”;张清,一员猛将,虎骑出身,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称“没羽箭”。徐宁、张清两者都因骁勇善战而入水浒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列。
霹雳、旋风、轰天雷,是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现象,宋代曾借用作火炮名字。秦明,祖是军官出身,长就凛凛一躯,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使一条狼牙棒,万夫莫敌,因有雷霆万钧之势而被人称为“霹雳火”。(霹雳,指又急又响的雷。)李逵,毛茸茸、黑凛凛一条大汉,性烈如火,嗜酒好杀,使两把板斧,又会拳棍,人见人怕,因有摧枯拉朽之势而被人称为“黑旋风”。(旋风,打转并拌有暴雨的狂风。)柴进,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器宇轩昂,能文会武,仗义疏财,好结识天下好汉,肯救助遭配的人,是个现世的孟尝君,因持有丹书铁券,办事似旋风火炮般无坚不摧而被人称为“小旋风”。(意为“旋风也比不上”。)凌振,武艺精熟,是宋朝天下首个炮手,造的火炮能射十四五里远近,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因善造火炮、威力不可抗拒而被人称为“轰天雷”。(意为“闪电劈空,雷声震撼”。)四筹好汉被人用火炮名起绰号,都名副其实。
被人以生相、扮相起绰号的好汉,其体貌特征或装束特征都十分现眼。朱仝,落草前是马兵都头,为人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属非等闲之辈,身长八尺四五,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匹虎须髯,长一尺五寸,人称 “美髯公”,是因他生相似关云长模样。鲁智深,原是经略府提辖,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如大佛下凡,神力万斤,勇不可挡,人称“花和尚”,是因他遍体纹有漂亮的花绣,又因他仗义杀人、为躲官司而削发为僧,作了和尚的扮相。武松,传说是宋朝名武师周桐的关门徒弟,性气刚烈,身躯凛凛,如貔貅临座,力拔山河,万夫难敌,人称“行者”,是因他疾恶如仇,杀得人多,为避灾逃难而作了头陀的扮相。(头陀: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是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也用以指尚未剃发、行脚乞食的僧人,即行者。)张顺,一身好武艺,水上功夫尤为了得:能洑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因天生一身雪练似的白肉、在水里游动时仿似一条劈波斩浪的白跳鱼(白鳍豚)而被人呼做“浪里白跳(条)”。宣赞,落草前是低级武官(保义使),曾做王府郡马(女婿),虽长得彪形八尺,使口钢刀,武艺出众,却生得面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因脸相特别丑陋(郡主也嫌他脸目丑陋而怀恨身亡)而被人呼为“丑郡马”。皇甫端,善能相马,犹如伯乐,善医头口,无不痊可,是个兽医奇才,因他一表非俗,碧眼黄须,虬髯过腹,貌若番人而被人称为“紫髯伯”(长着紫黄色长髯的伯乐)。孟康,长得高大白净,善造大小船只,因有一身如玉的肌肤且擅长造船而被人称为“玉幡竿”。(幡竿,船的桅杆)郑天寿,自小好习枪棒,长得瘦长膀阔,留着三牙髭须,模样俊朗,因拥有一张白净脸皮而被人称为“白面郎君” 。(郎君,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蔡庆,是个牢房小押狱,浓眉大眼,性气刚强,因生来爱随身带着一枝花做打扮而被人称做“一枝花”。杜迁,在《水浒传》中极少文字描述,仅知他是梁山泊最早的头领之一。杜迁本事低微,但绰号吓人,江湖人称“摸着天”,可能是因为他有着一副比常人超出一大截的高身材或是跳高能手的缘故。
梁山好汉直接以古人物的名字或封号为绰号的,其绰号结构全都是古汉语使动或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的绰号都含有超过或胜过某古人的意思,意动用法的绰号都有与某古人相比、某古人也比不上的含义。杨雄,一身好武艺,长得好表人物,两眉入鬓,凤眼朝天,几绺髭髯,淡黄面皮,因武艺高强、相貌酷似传说中的关索而人称“病关索”。(传说关索是关羽的第三子,样貌极似父亲。“病关索”意为“胜过关索”。)孙立,身高八尺,淡黄面皮,络腮胡须,凛凛大汉,射得硬弓,骑得劣马,惯熟鞭枪,因体貌及所用兵器都象尉迟恭而人称“病尉迟”。(尉迟是复姓,尉迟恭即尉迟敬德,唐代开国猛将,所用兵器是虎眼竹节钢鞭。“病尉迟” 意为“超过尉迟恭”。)孙新,是孙立的弟弟,身长力壮,模样象兄长,本事学兄长,使得几路好鞭,因此人称“小尉迟”。(“小尉迟”意为“尉迟恭也比不上”。)花荣,唇红齿白,膀阔腰细,一条银枪,出神入化,一手硬弓,百步穿杨,因有高超的射箭本领而人称“小李广”。(李广,西汉名将,骁勇善战,以善射威镇敌胆。)吕方、郭盛两人,都是雄壮之士,都使方天画戟,吕方喜穿红衣红甲,爱骑红马,因与吕布同姓、爱学吕布为人、扮相又与吕布相似而人称“小温侯”;(吕布,《三国演义》人物,封号温侯,使方天画戟,骑赤兔马,素以勇武著称。)郭盛喜穿白衣白甲,爱骑白马,因扮相与薛仁贵相仿而人称“赛仁贵”。(薛仁贵,唐朝名将,爱穿银铠,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战功赫赫。)周通,面阔体强,使绿沉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虽本事低微,但因为人霸道、蛮横狠勇而被江湖人夸张地称做“小霸王”。(霸王,特指项羽,秦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有“恨天无柱、恨地无环”的雄力雄风。)
被人以各种物事打比方作性格或气势描绘为绰号的好汉,都各自有着别具一格的个性或不同寻常的气魄。索超,八尺身材,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使金蘸斧,武艺高强,绰号“急先锋”,是说他为人性急,动不动就象撮盐入火,噼啪火爆;又赞他有着为国争光、当先厮杀的忠勇之气。石秀,生得上下相等,矫健如虎,心细胆大,拳脚凌厉,绰号“拼命三郎” (多次舍命救人的男儿),是对他一生执意,路见不平,舍命相救、见义勇为的精神的赞誉。焦挺,虽则是相扑高手,“拽拳飞脚如刀毒”,但易发脾气,“劣性发时似山倒”,谁也禁不住,绰号“没面目”(脸上无光),是对他因脾性怪僻而平生到处投人不着的贬称。穆弘、穆春两兄弟,是地方一霸,都长得象庙里灵官。哥哥武艺高强,威风逼人,弟弟虽武艺一般,但狠恶凶蛮,穆弘绰号“没遮拦”(不可拦挡),穆春绰号“小遮拦”(拦挡不住),是对穆家兄弟在地方上任意所为、无人敢阻、霸气十足的描述。石勇,放赌为生,因打死人而流落江湖,绰号“石将军”,除从其石姓外,是对其“便是赵官家,老爷也鸟不换”、“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柴进和宋江)” 的顽硬、耿直性格的形象刻划。(石将军:立在墓道两旁、用石头经刻凿而成的将军雕像。常用来比喻有死牛一边颈、不知变通的性格的人。)黄信,相貌如虎豹,身躯似蛟龙,惯使丧门剑,原是青州兵马都监,本身武艺高强,威镇青州,因志高气傲、自夸要捉尽青州地面所管的三座恶山(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的强人草寇而被人唤做“镇三山”。韩滔,志高气昂,使一条枣木槊,有擒龙伏虎之威,因是靠战胜众多武林高手的武举出身而被人呼为“百胜将”。“镇三山”与“百胜将”两个绰号,突现了人物气壮如牛、非同小可的威势。
宋代的船工,除舵手叫“船舵儿”外,其余全都叫做“船火儿”。(“火”同“伙”,夥计。)张横,七尺身躯,髯黄睛赤,水性极好,冲波跃浪如履平地,专靠撑船摆渡、敲诈劫夺来往客商的财物过日,人呼“船火儿”,是据其“职业”所起的绰号。张青,原是在光明寺给和尚种菜的人,人们据其专事种菜而给他一个“菜园子”的绰号。张青后因杀僧流落江湖,在十字坡大树下盖些草屋,名为卖酒,实为劫杀过往客商、靠卖人肉馅子馒头度日。如此凶残之人,绰号却仍沿用平庸的“菜园子”,显得极不相称。
金大坚,长得眉目不凡,资质秀丽,开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图书玉石印记,亦会枪棒厮打,因雕得好玉石而人称“玉臂匠”。绰号中的“玉”,既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指“雕刻玉石”,点出了金大坚的职业;又是一个敬词,“玉臂”是指“非常好(很灵活)的手臂”。“玉臂匠”的绰号与金大坚的雕刻技艺为“中原一绝”的说法十分吻合。
扈三娘,人称“一丈青”,这个绰号颇为费解。绰号中的“一”可作“纯一不杂”之解,古有“一青”之说,意为 “纯青”,用作喻人时犹如现在说的“清纯可爱”;“青”,也可作“青娥”之说,专指容貌美好的少女;“丈”,可作“丈夫女”即“女中丈夫”之解,特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扈三娘,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又是待阁闺女,可谓“一青”;惯使日月双刀,马上功夫如法了得,善用红绵套索,撒索擒将几不落空,冲锋陷阵,更是巾帼不让须眉,足可谓“丈”。若按美貌与功夫的顺序排列,扈三娘的绰号为“一青丈”似乎更合适,但梁山好汉主要是讲“武”的,“一青丈”美貌在先,功夫在后,不合“武”意,若列为“丈一青”,虽突出了功夫,却又易生歧义,且读来拗口,故调词序为“一丈青”,重在称赞扈三娘是个女中豪杰,清纯漂亮是次要的.
水浒108条好汉,性别有雄雌,样貌有俊丑,出身有贫富,立身有贵贱,体型有昂猥,性格有刚柔,智能有高低,武艺有强弱,三山五岳,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因“逼”而上梁山,因“义”而聚一起。我猜想,作者给每条好汉都套个绰号,其用意只不过是便于读者在脑海里更好地构想人物形象、更深刻地认识人物特征罢了。这从历代不少丹青手所绘的108条好汉画像、以至现在所拍的影视片中的水浒人物的造型来看,都可以印证作者的这种用意。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999439.html?fr=qrl3
我最欣赏嫉恶如仇的江湖行者武松。
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人称二郎。他“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在景阳冈,武松遇到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他临危不惧,一把抓住大虎的头按下黄坑里,然后用左手紧紧揪住虎的顶花皮,右手握成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气绝。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理想。我要学习武松那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要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林冲:外号豹子头,东京(今河南开封)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禁军教头当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林冲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
  林冲这个人物家喻户晓,他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林冲这个人物不是青天白日里从半空中掉下来的,他是从深厚的封建土壤中产生的。
  林冲生活的北宋末年,这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国土面积偏小,四周有强敌侵扰,国内社会动荡,烽火四起,民不聊生。面对国家的危难,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有志之士想通过变法来改善国家的困境,由于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变法惨遭失败。封建统治者便变本加厉地盘剥人民。宋朝天子宋徽宗腐化不堪,不务正业,为了粉饰太学,大兴土木,建明堂、修道观、造假山、征发役,国力耗尽,人民苦不堪言。宋徽宗从江南征集奇花异石,用大船运往京城,花石纲使无数家庭倾家荡产。宋徽宗成天歌舞游荡,贪图玩乐享受,生活糜奢,夜宿娼门。他远贤人,近小人,重用蔡京、高俅等人。这些奸臣在皇帝的支持下,放纵亲朋,鱼肉百姓,在朝中狼狈为奸,翻云覆雨,败坏朝政,残害忠良,把国家推向灭亡的边沿。林冲生活在这个腥风血雨的朝代里,成为官场腐败的牺牲品。
  林冲出身枪棒师家庭,他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原先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林冲的女人偏偏被高衙内看中,由于他是封建统治者中的底层官员,难以保护自己。高俅父子似虎狼,为达到霸人妻室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要人性命。林冲再三忍让也不罢手,非把他置于死地不可,于是,一连串的打击倾泻到林冲头上。
  林冲上山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曲折历程。作家写林冲的故事并不是一笔完成的,而是由远及近,一步步走来,整个故事围绕人物的命运展开,首尾相连,步步紧跟,变化多样,惊险迭出,引人入胜。
  林冲出场是陪夫人到岳庙进香,这是一个人群杂乱的地方,他当时又离开了女人,跑到大相寺的菜园子看鲁智打拳来了。你看林冲生得什么模样: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留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 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林冲这个打扮和相貌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这样的盖世英雄,偏偏遇到尴尬事。号称花花太岁的高衙内,正在青天白日里调戏他的娘子。这还得了,林冲何时受过这样的打击,正要动手,一见是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是何等人物?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一个小小的教头,不在他的眼里。他想怎样,就能怎样。
  故事一开始,矛盾一出现,就提出一个决定林冲命运的大问题。如果林冲是贪生怕死、卑鄙屈膝的小人,他会用一纸休书把娘子抖手送给高衙内,可他恰恰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和高衙内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不能化解,无可救药,只能一步一步激化,达到高峰。作者在措写这一忠奸的矛盾时,直线上升,一气呵成。
  陆谦是高衙内的一条咬人的走狗,他把林冲骗走吃喝,又叫人骗走白娘子,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幸亏女使及时报信,白娘子才免遭奸污。一计不成,又来一计。高俅这条老贼亲自出马,插圈设套,豹子头上当,误入白虎堂,结果是充军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董超、薛霸这两个贼子受人银两,在野猪林要害林冲性命,多亏鲁智深搭救。到了沧州,高俅还是不放过林冲,又派陆谦前来,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林冲忍无可忍,打死了陆虞候等人,雪夜上梁山,故事到了顶点。
  《水浒传》从七回到十一回的五回中,表现了林冲上梁山的全过程。在这五回中,林冲的曲曲折折、一涨一落、一张一弛,处处扯动读者的心,无不为林冲的命运担忧。林冲的每个故事都十分精彩,下面来看林冲和洪教头比武一节:林冲想到:“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作“拔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盖将下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在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这一段描写十分简洁明了,形象地表现了林冲的武艺高强。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H气”的不满情绪。
  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经历了一个由忍让到绝望的过程,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从以后章节里可以看到,在梁山这支队伍中,林冲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不相信宋朝天子会真心招安,对招安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招安不过是蔡京、高俅等奸臣设下的陷阱,招安凶多吉少。但,林冲的意见没为宋江所采纳。他恼恨、痛苦、无奈,最后默默地死去。
  林冲性格特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宋代“乱自上作,乱自下生”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从郑屠户一类的地痞流氓到陆谦一类的恶吏,以及梁中书一类的贪官,还有蔡京、高俅这些朝中奸臣和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形成一个庞大的压迫阶级。官逼民反,各个阶层的受压迫者都揭竿而起,走向造反的道路。林冲是受压迫者中的一员,像他这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如此下场,何况一般平民?所以出现方腊、宋江、王庆等农民起义军也是自然的,乱自下生的根源是乱自上作。
  姓名:豹子头林冲 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 、临危不乱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
  武松,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近期考证为今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今聊城市阳谷县)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在酒店结识了张青孙二娘,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善终.
  宋江,字公明 绰号:及时雨 呼保义 黑三郎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是农民起义军的领头人
  在《水浒传》中,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及时雨。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贩卖枣子之事事发,宋江把官军何清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脸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从此,梁山主题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打败童贯高俅以及天下八方节度使并活捉高太尉,梁山也发展到了鼎盛。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 并北上抗辽大获全胜并迫使辽主投降, 随后又讨伐了王庆田虎不失一将(指108将)都取得了胜利,在唯独讨伐方腊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过半,虽最终生擒方腊, 但宋江本人却被所赐御酒毒死。
  吴用,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鍊。与晁盖自幼结交。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不知道合不合楼主的口味!!

鲁智深为什么出家当和尚?

鲁智深原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在赵员外的建议下在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

文殊院的首座、维那等职事僧因鲁达“形容丑恶,貌相凶顽”,认为他不像个出家人模样,担心日后会累及山门,纷纷建议智真长老不要收留鲁达。智真长老却认为鲁达心地刚直。他力排众议,坚持为鲁达剃度,并赐其法名智深。从此,鲁达便在文殊院做了和尚,改叫鲁智深。

鲁智深在山上待了将近半年,久静思动下山散心,在半山亭碰到一个卖酒小贩。他买酒被拒,便踢倒酒贩,抢酒来喝。看守山门的和尚遵照寺规,不许醉酒的鲁智深入寺。

鲁智深便借着酒劲,直接打进山门,一路打到藏殿。监寺召集寺中火工、杂工等二三十人,要教训鲁智深,却被他打得狼狈逃窜。但智真长老最终对鲁智深只是稍加训诫。一众职事僧皆有怨言,认为长老纵容包庇鲁智深。

扩展资料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的提辖,因为见镇关西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

首次登场时对他的外貌描写: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鲁智深原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在赵员外的建议下在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

文殊院的首座、维那等职事僧因鲁达“形容丑恶,貌相凶顽”,认为他不像个出家人模样,担心日后会累及山门,纷纷建议智真长老不要收留鲁达。智真长老却认为鲁达心地刚直。他力排众议,坚持为鲁达剃度,并赐其法名智深。从此,鲁达便在文殊院做了和尚,改叫鲁智深。

扩展资料:

鲁智深出家后,从不打坐参禅,每夜都是鼾睡如雷,起夜之时甚至在佛殿后撒尿撒屎。全寺上下非常不满,但智真长老却不闻不问。后来,鲁智深两次破戒饮酒,与寺中职事僧人发生了剧烈冲突。

后来,鲁智深到山下酒馆买酒喝。他回山途中酒劲发作,练起拳脚,竟将半山亭撞坍半边。守门和尚关闭山门,不许鲁智深入寺。鲁智深先是打坏门外的两尊泥塑金刚,打进山门后又大闹禅堂,引发“卷堂大散”。

一众职事僧请求智真长老出面不果,便绕开智真长老,聚集寺中杂工、仆役二百余人,要教训鲁智深。鲁智深“指东打西,指南打北”,一直打到法堂下,最终是智真长老出面方才将其喝止住。至此,鲁智深再也无法在五台山安身,只得离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鲁智深原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在赵员外的建议下在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

文殊院的首座、维那等职事僧因鲁达“形容丑恶,貌相凶顽”,认为他不像个出家人模样,担心日后会累及山门,纷纷建议智真长老不要收留鲁达。智真长老却认为鲁达心地刚直。他力排众议,坚持为鲁达剃度,并赐其法名智深。从此,鲁达便在文殊院做了和尚,改叫鲁智深。

鲁智深在山上待了将近半年,久静思动下山散心,在半山亭碰到一个卖酒小贩。他买酒被拒,便踢倒酒贩,抢酒来喝。看守山门的和尚遵照寺规,不许醉酒的鲁智深入寺。

扩展资料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鲁智深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其事迹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通过评书、戏曲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拳打镇关西”一节更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鲁智深出家当和尚完全是出于无奈的选择。鲁智深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看见恶霸镇关西欺凌良家妇女,当然看不下去,然后一拳打死了镇关西。按照当时的法律,鲁智深打死人了是要偿命的,于是在赵员外的建议下前往文殊院出家当和尚,所以他选择出家当和尚是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客观原因。


还有我觉得第二个原因就是鲁智深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别看他长得“凶声恶煞”的,但是他内心却是非常善良的,而且也不看重身份。在他看来,身份没什么用,只是一个象征性而已。不管是做和尚还是做俗家,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只要有酒有肉就可以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他本身是和佛家有缘的,虽然他喝酒吃肉,完全不遵守佛教的戒律,但是他还是对自己的师傅至真长老毕恭毕敬的。在征讨方腊之前,鲁智深还上五台山与至真长老道别,这也足矣说明佛教在他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要不然他还上山道什么别?


除了这些,还有作者施耐庵的故意安排。如果鲁智深不是和尚就意味着他将成为梁山的老大,那么鲁智深是永远不可能被朝廷诏安的,这一点与封建礼教不相符,所以作者故意安排鲁智深是一个和尚。
我觉得凭借鲁智深嫉恶如仇的性格,要是再来一次他肯定也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打死镇关西。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水浒传》里面一百零八个好汉,最欣赏的还是鲁智深的原因了。

你问的是他为什么在上梁山(也就是可以还俗)之后,还是继续当和尚吗?

我觉得有以下的原因:1、鲁智深本身就是一个很随便的人,对自己的身份等不是很关心,所以也就不会关心自己是否是和尚了。并且他不懂清规戒律,是一个花和尚,佛法规戒不了他。
2、就像上面有人说的那样,鲁智深是为了躲避官府缉拿才出家为僧的。那么如果他继续保持和尚的身份,就有可能躲过官府的缉拿。
3、他本身与佛有缘(有点儿迷信)。他虽然没有吃斋敬佛,但却对师傅智真长老恭毕敬。征方腊前还不望上五台山与师傅道别。一生酒肉、撕杀,却能在临死时写出“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金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样有禅意的话。也所是与佛相通,已成正果了。

为了避免官府的追捕,赵官外为鲁智深想了什么办法

为了避免官府的追捕,赵员外为鲁智深想了什么办法,在《水浒》中,为了避免官府追捕,赵员外让鲁智深“出家为僧”,“遁入空门”,以此来避免官府追捕
鲁智深直接出家,以此来躲过官府的缉捕,因为乔装打扮后的衣服容貌发生了改变。
让他到五台山出家为僧。
答:乔装改扮、削发为僧、遁入空门。
文章标题: 为什么古人削发为僧,就可以避开官府追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707.html
文章标签:削发  官府  追捕  就可以  避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