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时间: 2023-09-28 15:00: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明知基辅守不住,斯大林为何还坚守,并赔上百万大军?

因为基辅是苏联的精神宫殿,建于莫斯科之前,乌克兰资源丰富,斯大林不会放弃任何保住它的希望。从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后的遭遇来看,其实斯大林也早就知道基辅守不住,所以赫鲁晓夫并没有受到惩罚,还因为执行了领袖的命令受到重用,参加了哈尔科夫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只要不是战略要地,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歼灭敌方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而对斯大林来说,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明知守不住也要守,这一点,还是和德军打的旗号有关。德军在入侵时,还经常喊着恢复沙皇俄国的口号来笼络沙俄和乌克兰的旧贵族,如果苏军轻易放弃基辅,岂不是坐实了纳粹污蔑苏联的借口?

一旦这种言论扩散开来,旧沙俄势力和资产阶级者会群起而攻之,思想上的失败可比战场上的失败可怕多了。这个道理在对方阵营也适用——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这些德军名将在战后回忆,都曾力劝希特勒放弃苏联的土地,积聚力量来应对苏联的反攻,但希特勒同样下达了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

这也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一旦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这些盟友和仆从国看到德军主动后退,对士气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斯大林其实也希望尽量将战火控制在苏联最繁华的中心外进行,以免战争潜力遭到巨大破坏,或在战后付出巨大代价来重建。

基辅重要呀,等于中国的东三省,所以耗也要耗死他。
首先对于战争而言,没有绝对的把握谁能赢。各方面因素很多能影响战争。
对于基辅战役。斯大林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就进行西进扩张,把苏联的战略纵深延长,延缓德国的进攻,争取时间与战略物资,武器研发
其次,基辅战役不打会导致军心溃散,对于德军来说会长驱直入进入斯大林格勒,会严重威胁莫斯科。大家都知道苏联的严寒阻挡了德军,基辅不打,说不定德军就会攻克斯大林格勒
再者,双方之间博弈,通过前期的战争可以摸清德军的策略与手段,对于之后的战争有借鉴的地方,
还有,对于物资人员的撤退都有所帮助
最后还因为坚持己见而被斯大林撤掉总参谋长一职,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虽然明知基辅守不住四大名,还要坚守并赔上百万大军,只是为了拖住敌人,为苏军后方集结和布防争取时间。

5位打了败仗的苏军将领,为何5种迥异结局?这是斯大林的判决标准

二战期间,与其他主要交战国一样,苏军也涌现出一批优秀将领,特别是在近四年的苏德战争中。然而在战争初期,被德军的闪击战打得猝不及防,各条战线的苏军一度陷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将领的指挥又出现诸多问题,导致被动挨打的局面更加不堪。 在因指挥不当而打了败仗的苏军将领中,下面五位都曾被树立为反面典型遭到处理,为何他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巴甫洛夫 提到被处理的苏军将领,巴甫洛夫永远位列第一,这位大将没能战死沙场,却撞到了斯大林杀一儆百的枪口上。巴甫洛夫属典型的「 ”火箭式蹿升”,44岁晋升大将并担任重要的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 苏德战争爆发前夜,作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的巴甫洛夫还在明斯克一家军官俱乐部津津有味地看喜剧。凌晨3时,德军开始炮击布列斯特要塞,一时间万炮齐鸣,天昏地暗。巴甫洛夫似乎被打懵了,竟跑到一个集团军司令部「 ”了解情况”,全然放弃了对整个方面军的指挥。 在当年初和朱可夫进行的军事演习中,巴甫洛夫的指挥弊端就已暴露出来,而这位「 ”坦克战专家”却没有吸取教训。此时,德军装甲集群根本不在正面纠缠,而是从南北两翼以合围之势高速推进,逐渐将巴甫洛夫的方面军装进「 ”口袋”。 得知巴甫洛夫的方面军被围歼,斯大林震怒了,他实在接受不了几十万的一个方面军居然在短短一周就完了。巴甫洛夫被解除职务,同其他将领一起回到莫斯科接受处理。再辩解也没用了,7月22日,军事法庭判处巴甫洛夫等四位将军极刑,四人提出希望战死前线,但没得到同意。 必须杀一儆百来整治战争初期的混乱局面了,斯大林要让手下将领们都知道,惩处起贪生怕死之辈,「 ”钢铁”是绝不会手软的。的确,比起后来「 ”犯错”的那些将领,巴甫洛夫算是点够背了。 洛帕京 苏德战争爆发时,洛帕京还是一名军长。后因作战中表现突出,被铁木辛哥元帅提拔为第37集团军司令。罗斯托夫战役中,洛帕京又出色地完成了反攻任务,被授予上将军衔,随后被派到斯大林格勒指挥第62集团军。 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签署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 ”没有最高统帅部命令,不得后退一步”。此令一出,苏军抵抗力明显加强,不利的战场形势逐渐好转。 8月底,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突破苏军外围防线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城外。就在德军兵临城下还未进城的时候,负责守城的洛帕京竟公开宣布:我守不住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签署227号命令刚一个月,这位上将竟如此直白「 ”表明态度”,这令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大为吃惊。在呈报斯大林的免职文书上,叶廖缅科提出处理意见:洛帕京未经上级批准擅自撤退,向方面军司令部隐瞒前线情况。 很快,斯大林批准解除了洛帕京的职务,不过他并没有受到处罚,但敢在风口「 ”抗命”必要付出代价,这在他以后的军事生涯中体现的很明显了。 离开斯大林格勒后,洛帕京相继出任两个集团军的司令员,又被降至集团军副司令员。到了战争后期,他甚至连作为集团军指挥员的资格也没有了,最终被降为步兵军军长。 战争结束后,洛帕京才晋升为大将,昔日的同僚甚至部下都超过了自己,而他仍担任着步兵军的「 ”大将军长”。虽然「 ”污点”难以洗刷,但洛帕京很清楚,他的结局已经算不错的了。 库利克 库利克有「 ”察里津炮王”之称,在苏俄早期革命战争中就作战英勇,是斯大林不折不扣的嫡系。1940年,库利克同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一同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彼时的朱可夫等名将才刚崭露头角。 1941年11月,苏德战争正如火如荼,库利克被斯大林派到克里木半岛参与守卫。12日,库利克抵达刻赤半岛,经过三天实地勘察,这位元帅认为「 ”缺乏必要的兵力和手段,不可能守住刻赤半岛”。15日,库利克率部撤离刻赤半岛,致使除塞瓦斯托波尔外的整个克里木半岛被德军占领。 给你立功的机会却擅自撤退,这回斯大林彻底怒了。1942年2月19日,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曼施坦因得到了元帅权杖,而丢掉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库利克却被剥夺了元帅军衔,直接撸到了少将。要知道,整个苏联当时只有5位元帅。 此后,库利克厄运连连,直到最后也没能扭转自己悲惨的命运。经历了少将到中将再到少将的「 ”升降”,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库利克被迫「 ”解甲归田”,仍不能过平静日子。1947年,库利克被关进监狱,在遭受了三年多折磨后,因发牢骚被军事审判庭以「 ”追究战时的过失”处以死刑。 科涅夫 科涅夫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苏军的「 ”三驾马车”,但在苏德战争初期,政委出身的科涅夫确实表现不佳,甚至屡遭斯大林斥责和贬职。 苏德战争爆发后,科涅夫作为19集团军司令率军在西部方向作战,斯摩棱斯克战役后期的9月12日,科涅夫接替去西南方向「 ”救火”的铁木辛哥元帅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从而肩负起防守莫斯科方向的重任。 关键时刻,科涅夫错判了德军进攻的方向,将重兵部署在西面。10月初,莫斯科会战打响,德军的坦克集群不是从西面而是从南北方向高速推进,迅速突破了正面薄弱的苏军防线。 很快,维亚兹马城岌岌可危,科涅夫急忙用高频电话向斯大林报告这一情况,但最高统帅并未作任何指示。前任巴甫洛夫大将的「 ”教训”历历在目,科涅夫可没胆量下令后撤。就这样,继一个月前「 ”基辅大包围”后,又上演了「 ”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大包围”悲剧,66万苏军成为俘虏,这成为科涅夫战争生涯中最大失败。 对此,斯大林当然得追究责任,在西方方面军司令部,伏罗希洛夫和「 ”不停辩解”的科涅夫大吵一架,元帅一气之下要将科涅夫送上法庭。最后还是朱可夫亲自给斯大林打电话说情,科涅夫才算逃过一劫。 1942年夏,在朱可夫推荐下,科涅夫再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期间,科涅夫率部对德军实施了打击,但自身也遭到很大伤亡,于是各种批评接踵而至,斯大林的不满也与日俱增。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科涅夫被调到西北方面军,由于他「 ”总是对反攻缺乏必要的勇气”,斯大林一怒之下将他再次撤职,随后贬到二线的草原方面军任司令员。 从「 ”重要岗位”的西方方面军司令员降到堪比预备队的草原方面军,科涅夫又经受了戎马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很显然,卫国战争打了快两年了,科涅夫的表现仍未得到最高统帅斯大林的认可。 然而,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开始,科涅夫如同开了挂,把火力强大的炮兵和高速穿插的步兵的完美结合演绎得淋漓尽致,接连打出一场场经典的攻击战,最终以赫赫战功被晋升为元帅并跻身苏军「 ”三驾马车”。 瓦图京 卫国战争中,瓦图京被称为苏军的"闪电将军",名气丝毫不在朱可夫和崔可夫等高级将领之下。从一名排长一路打拼上来,瓦图京不到40岁就担任了苏军副总参谋长,彼时,后来赫赫有名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还只是他手下的作战部副部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瓦图京转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率部参加了诺夫哥罗德城保卫战。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瓦图京再任副总参谋长,而此时的身份是华西列夫斯基的副手,当年12月实施了「 ”小土星”战役。 歼灭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后,苏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哈尔科夫。此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瓦图京误判了形势,主动向斯大林请缨发起进攻,结果被曼施坦因的「 ”反手一击”重创于哈尔科夫。最终,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庇护下,作为友军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成了「 ”背锅侠”,瓦图京侥幸逃过一劫。 库尔斯克战役后,瓦图京指挥了第聂伯河战役,又遭到曼施坦因的猛烈反击,所部被打得一片混乱。盛怒之下,斯大林命令罗科索夫斯基「 ”去教教他怎么打仗”,连朱可夫也斥责他「 ”只配当个参谋” 。 1944年2月,在瓦图京率乌克兰第1方面军与科涅夫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协同作战时,因包围不严,竟让德军从他的防线突破了包围。关键时刻,科涅夫所部越过两军分界线再次包围了德军。为表彰科涅夫,斯大林命令科涅夫独自围歼包围圈内的德军,并将隶属于瓦图京的第27集团军直接「 ”划给”科涅夫,责令仍由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负责第27集团军的补给。 仗打得如此不顺心,瓦图京也真够郁闷的。1944年2月29日,瓦图京乘车去下属部队视察备战,途中意外遭遇乌克兰游击队袭击,瓦图京中枪身负重伤,40多天后不治身亡,时年仅43岁。 已看到胜利曙光的瓦图京不幸倒下了,彼时,斯大林已准备授予他元帅军衔。4月17日是赫鲁晓夫的生日,这一天他亲自抬棺为瓦图京送行。

斯大林见证了什么伟大转折?

说起斯大林的功绩,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他带领苏联军民战胜了德国入侵者,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其实,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溃败是有原因的,当时的苏联同样也制定了入侵德国的“大雷雨”计划,甚至日期比1941年6月22日还要早了10天。然而复杂的原因导致苏军高层最终放弃了入侵,因此,不少人总是设想如果苏德战争不发生,世界格局会怎样,实际上,苏德两大强国之间必有一战,只是谁先动手的问题。
1941年10月上旬,德军的装甲军团已经陆续开进至莫斯科城远郊。10日,德军突破莫斯科城外最后一道防线莫扎伊斯克防线,莫斯科城暴露在德军面前,形势已经非常不乐观了。别说世界其他国家,恐怕连大部分苏联高层都认为莫斯科受不住了,此时城内也是一片大乱,职能部门分散撤离,斯大林也按照计划准备前往陪都萨马拉。然而,当斯大林站在专列前,回首望着首都时,在抽了整整数小时的烟斗后,斯大林终于决定不撤退,或存或亡都要陪着首都。领袖的决定无疑极大鼓舞了守卫首都的军民,在很短的时间内,苏联方面就又征召出一支规模可观的部队,他们成为后来拱卫首都的主力。
斯大林对守卫莫斯科的决心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个细节。斯大林对信任的将领做出的决策很少干预,基辅战役后,对朱可夫几乎是言听计从。然而,当朱可夫要求将自己的指挥部向后撤若干距离时,斯大林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朱可夫同志执意要后撤,那么我将去填补他留出的位置。”即便如此,斯大林的决心仍然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大,他甚至提议要如期举办1941年的“十月革命节”阅兵。
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国元首已经两眼冒火地盯着莫斯科了,还刚刚叫嚣要在“十月革命节”前攻占莫斯科,让德军的坦克部队在苏联的红场上举办阅兵。更夸张的是,元首竟然已经找人去订做将军们的阅兵礼服了。阅兵是个烧钱的事儿,此时的苏联国内情况危急,而斯大林偏偏在此时提出要阅兵,可以说高层之中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觉得这位领袖是疯了。虽然朱可夫没有发表明确观点,恐怕这位什么大场面都见过的功勋将领,在那一刻也感到非常震惊。既然是领袖执意要举办,没有人敢反对,斯大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朱可夫询问前线的情况,并让朱可夫报告阅兵的可行性。朱可夫在做了充分的考虑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为此,这位苏联副统帅,苏军的总指挥,下达了苏军有史以来最悲壮的命令:集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阅兵式的安全保驾护航。为此,莫斯科城内所有可以起飞的苏军战机全部待命,一旦德军飞机来袭,直接用冲撞的方式阻止。为了防止德军在当天袭击,阅兵仪式故意提前了2小时举行。当时,不少记者甚至都没来得及赶到,接受检阅的部队也是匆匆地走了个过场,便重新奔赴前线了。整个阅兵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队列也不太整齐,看上去甚至有些狼狈,斯大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骄傲地抬着头讲出了那句著名的历史名言:“……全世界都将我们视为解放者,苏联人民承载着伟大的使命。”
有个有趣的小细节:如今流传的斯大林讲话的录像,实际上是后来在室内补拍的(因为记者没有到位);虽然当时室内的温度不足以让人说话时形成哈气,但绝大多数观者都被这次阅兵的气势震撼了,极少有人发现这个破绽。而当时真实的情况是,当接受检阅的坦克刚刚经过主席台时,突然调头离开;斯大林困惑地询问,得知这些部队要立刻赶回防线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当德国元首从广播中听到讲话时,肺都要气炸了。他连忙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元帅派部队进行进攻,然而,德军在几次冲击都被苏军挡回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联阅兵完美收尾。相比之下,苏联军民在伟大领袖以及卓越的将领们的带领下,抵挡住了德军的猛攻,成功捍卫了首都与国家的主权。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场阅兵也可以被视为苏德战争中的一个伟大转折。

朱可夫指出德军南下进攻基辅的意图,为何反被免职?

1941年8月底到9月底,为期33天的基辅会战,可以说是二战当中最大规模的围歼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中迄今为止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其中德国投入了50万兵力,而苏联投入了85万兵力。战争的结果也是非常惨烈的,苏联西南方面军70万精锐部队全部被包围,最后投降的人数高达66.5万人,希特勒笑到了最后,斯大林本可以挽回这次损失,因为当时苏军的总参谋长朱可夫早就发现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试图兜底包围苏联西南方面军的战略意图。可惜,斯大林不但没听,还说朱可夫一派胡言,盛怒之下,将其降职。

 

朱可夫向斯大林谏言,现在的苏联西南方面军非常危险,如果不赶紧撤出,很容易落入德军的三角形口袋当中,撤退晚了会全军覆没。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苏军正面打击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让西南方面军迅速回撤加强首都莫斯科的防卫,让德军兜底包抄扑空。他请求斯大林命令布琼尼率领的西南方面军一部分先赶紧撤到第聂伯河东岸凭河据守,大部分部队必须赶紧撤离乌克兰战场,将西南苏军主力迅速调往中路防线,加强对莫斯科的防御。

 

朱可夫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必须牺牲掉基辅甚至是广大的苏联西南地区,这样才能保存实力,防卫更重要的首都莫斯科地区,不要为了基辅的得失与德军纠缠,而斯大林跟其对手希特勒的意见竟然是相同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乌克兰的资源和经济价值。他们认为如果丢克掉了乌克兰也就丢掉了大粮仓,进而丢掉了顿涅茨克的工业区,还会丢掉高加索的油田。斯大林害怕丢掉的,正是希特勒极力渴望所要得到的。

 

斯大林对朱可夫的这点意见非常愤怒,说朱可夫一派胡言,朱可夫却当仁不让,他说如果我只会信口雌黄的话,请免掉我总参谋长的职务吧。斯大林一怒之下把他降职为预备军司令员,朱可夫即便到了预备军驻地,也一直在向斯大林建言,必须派出13个师、1000辆坦克和500架飞机,誓死顶住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二装甲师团的南下,否则西南苏军将会死无葬身之地。斯大林仍然不听。基辅战役竟然按照朱可夫的战略设想就这么展开了,斯大林的固执导致苏军全军覆没。如果斯大林听从了朱可夫的建议,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惨败,二战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他被免职是因为和斯大林的意见相左,斯大林提出要继续开战,朱可夫认为应当退,这才被迁怒,职位不保。
因为朱可夫后来和斯大林提出要撤军,认为应当保存好实力后再筹谋,两人后来发生争吵,斯大林就把朱可夫的职位给免了。
这是因为他的看法和当局的人看法不一致,所以就将他免职了。
文章标题: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356.html
文章标签:基辅  斯大林  将领  失利  战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