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的历史洋务运动

时间: 2023-09-17 15:59: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中国的历史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简介?

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这一小型军工厂的设立,标志着长达30多年(公元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

洋务是泛指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的一切事务,诸如外交、通商、传教以及输入武器、机器和科学技术等。洋务运动中所兴办的“洋务”,则专指引进西洋武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等,从事上述活动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地方官吏中以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后起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为代表;在中央官吏中以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新、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等为代表。他们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爽”的思想,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逐步形成举办洋务的热潮。

洋务运动最早是在“求强”的口号下,从编练新式海陆军和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始的。从公元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又在“求富”的口号下,着手兴办民用企业。此外,从公元1862年起,洋务派先后设立近代学校20多所,招收学生学习外国语和近代科学技术,以此来培养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从公元1872年至公元1886年,清政府还派遣了近200名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去学习,其中最著名的有詹天佑、严复等。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批中国自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煤矿、纺织厂;建立了第一代中国海军;开办了第一批近代学校,派遣了第一批留学生:它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使西方的科学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是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直到这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在清朝统治阶级中出现了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他们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诉,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标榜实行“自强”、“求富”的新政,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开始阶段是创办军事工业。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厂是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立的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是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设备最齐全的军事工厂是左宗棠在福建建立的福州船政局等。为了办理洋务的需要,又举办了一些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员、派人出国留学等。又筹划海防,创办海军。

从七十年开始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轮船招商局和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这些企业在技术、设备和原料等方面依赖外国,这样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控制,又因企业是封建性和垄断性,虽然某些企业中包含有资本主义因素,但也起着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在中法战争中暴露了洋务派的腐朽性,甲午中日战争洋务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新政完全破产了。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既有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抵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的作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近代先进生产技术,结果使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另外,巨大的利润也吸引着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对近代经济的影响: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
发生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当时处于清朝晚期,然后自上而下形成了自强求富的目标,当时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当时新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当时国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反抗英国的压迫,推动了近代军事,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然后也带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社会进步。
是19世纪60年代的晚清,洋务派推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以及科学技术,想要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行为;这项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然后也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输出,当但是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之路。
这是一场自强的运动,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掠夺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家,产生了洋务运动,开放的思想,学习了科技,推动历史进程。

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持续了近35年。

在两次英法联军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守旧派”两种阵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拓展资料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洋务运动本身的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为维护封建王权,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服务。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敌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二、洋务派内部腐败,无组织,无纪律

洋务派后期发展工商业来为军事提供资金,历史证明,工商业确实为洋务运动提供了不少资金,但不少“财政”被中饱私囊,流入洋务派官员手中。那些所谓的近代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贪污盛行。军队(北洋水师)内部也派系林立,相互拆台。各水师不听命于皇帝,而是听命于中堂大人,这种现象只能让人无奈。

三、西方列强不允许中国“自强”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联合侵略,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国国内接连不断的战争,极大的消耗了清朝的国力,是造成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四、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致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清朝中央政府把洋务企业的创办管理、人事任用和经营筹措之权都交给了经办督抚,造成了中央对地方控驭能力的进一步削弱和地方财政权利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出现了“近世非疆吏不能治军办事”的罕见局面,致使整个洋务运动的发展混乱不堪。可以这样说,洋务运动兴起得益于地方权力的扩大,而制约它并最终导致它失败的也是地方权力的扩大。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官僚、军阀为求“自强”、“求富”,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和陆军,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等,史称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过程中的产物,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吸引了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标志着我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由于清朝内部的腐朽,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一个历史教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就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和富强!

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性质

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

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奕䜣等人。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扩展资料:

积极作用: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

历史局限:

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

内容: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

代表人物: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扩展资料:

运动结局

19世纪,世界已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任何国际或国内斗争的失败,都可能被视为落后,洋务运动也因甲午战争之败被归为此列,但它不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连续“失败”中的一次。

历史影响

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

2、内容: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3、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4、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扩展资料

运动结局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19世纪,世界已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任何国际或国内斗争的失败,都可能被视为落后,洋务运动也因甲午战争之败被归为此列,但它不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连续“失败”中的一次。

尽管“自强”进程颇多可指摘之处,但传统中国的架构已被突破——洋务运动以引进技术为富国强兵手段;百日维新则以为立宪才能救国;“五四运动”时国人已认识到改革还需从思想着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②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人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4)代表人物:奕�6�0(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5)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束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口号(思想主张)和任务:前期:“自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 发展民用工业。
(7)内容:
①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
②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
③筹建海军:19世纪70~80年代中期,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④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原因: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作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1862年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如留学回国的严复、詹天佑等,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8)评价:
①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②局限性: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③积极性: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看,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不可能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看,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②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人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4)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5)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束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口号(思想主张)和任务:前期:“自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 发展民用工业。
文章标题: 中国的历史洋务运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550.html
文章标签:洋务运动  中国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