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请问可以介绍一下奈良时代的服装(天平衣装 )吗

时间: 2023-09-16 17:00: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请问可以介绍一下奈良时代的服装(天平衣装 )吗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列举

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风格

壮族服饰:在壮族聚居的农村,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壮族山区,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还以布帕缠头。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因地区不同而式样各异。壮族妇女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下身穿绣花滚边宽脚的裤子或青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有的头上还缠着各式方巾,喜欢戴银首饰。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喜穿无领斜襟的黑色上衣和黑色宽脚的裤子,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壮族妇女擅长织布和刺绣,所织壮布和壮锦,花样新颖,服饰增添不少色彩。
瑶族服饰:瑶族服饰式样丰富多采。在不同自称的各部分瑶族之间,服饰又各有差异。他们大都穿黑色或深蓝色衣服,衣料多为自织白布,用蓝靛浸染。男子上衣有对襟及斜襟两种,一般均束腰带,裤子长短不一,有的长至脚面,有的短至膝盖,大都用深色而较长的包头布包头。南丹县大瑶寨男子穿长至膝盖的白色灯笼裤,下缠脚腿布,人们称之为“白裤瑶”。瑶族妇女擅长刺绣,衣服多绣满各色,鲜艳夺目。妇女服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上穿过胯的长衫,无领对襟,在襟边袖口旁均有绣花及挑花,腰系五彩丝绣满带,胸前悬挂长方形布一幅,上面绣满花纹,裤的长短不一,裤边也刺有花纹,两鬓发较长,以青布缠头,外束白线编成的扁带,还喜欢以成串的彩色料珠、银或银链挂在鬓边或腰带上;另一种是上穿无领无袖短衣,两襟绣花,腰系带,下着青色碎花白边的百褶裙,用布条裹腿。瑶族妇女都盘发髻,发式各式各样,如有的“盘瑶”妇女只留头顶上部头发,而将周围的头发剃去,把辫子留在头顶,用长的黑布包上,形似草帽; 喜戴各种银饰,装饰品有项圈、手环、耳环、银牌、银包、戒指等;头饰花样繁多,如“平板瑶”头顶六寸长、三寸宽的一块木板,中扎红绳,上盖花帕,前后垂细珠;“ 蓝靛瑶”发结细辫,盘于头顶,串集竹片为圆板缀以五色细珠,盖在头上,再复花帕;金绣大瑶山的茶山瑶妇女头上戴有三条(每条约一斤重)弧形大银钗。

银饰与中国民族服饰特点

中国许多民族都有佩带银饰的习俗,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不同,显示出迥然不同的装饰风格,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间,银饰也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异极大的丰富了银饰的种类。银饰可分为头饰、耳饰、项饰、胸饰、镯、戒以及装饰衣物的银片、银花等等。银饰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有镶嵌、錾花、镂空、花丝、锻造、点珠等金工技法,娴熟的技艺从另一方面成就了丰富多彩的银饰。
若论饰银之风盛行,以苗族为最甚。在清水江、都柳江、潕阳河流域,那里的苗族是一个被熠熠银光包裹着的民族。清水江畔的芦笙场上,苗族少女们佩戴的银饰重逾十公斤。贵州并非白银产地,地处偏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苗族将银饰作为本民族的群体选择,无疑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涉及到图腾信仰、历史迁涉、民俗生活等苗族文化的本质。苗族崇巫,由“万物有灵观”产生的崇拜行为以及“生成维护”的避邪巫术,共同构筑起苗族社会的宗教氛围。崇拜与巫术,两者在苗族银饰上的反映都很充分,特别是后者,它所造成的特殊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到苗族银饰的造型,于是有了鼓钉银额带、鼓钉银镯、鼓钉银梳这类银饰。苗族相信一切锐利之物都可以避邪,锐角鼓钉象征的是闪电和光明。又如银角头饰,牛角形,但却是龙角。龙在苗族民俗中主要是以保护神的身份出现,几乎每个人都相信有一条龙在庇护着自己的村寨。银角是苗族服饰中的又一奇观。雷山大银角,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造型简朴,最具古风。佩戴时,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色羽毛,伴着姑娘的舞步,羽毛随风摇曳,使银角在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飘逸之美。施洞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两角间设四条银片形似扇骨而得名。其上饰有“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造型栩栩如生。银片间立有6只凤鸟,展翅欲飞,顶端有蝴蝶、垂穗。施洞银角是苗族银角中最为华美之作,此外还有三都式、舟溪式、榕江式、革一式各类银角。苗族的银冠、银角、银凤钗、银花梳、银项圈、银镯、银耳饰等都是无与伦比的佳作。苗族银饰种类之丰富、工艺之精湛,堪称世界一流。
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佩戴的银饰具有华丽之美,其镶嵌有珊瑚、松石、琥珀、珍珠、翡翠等珠宝,精工制作,崇尚华贵。藏族的金工技艺,随文成公主入藏时传入,此后代代相传,名匠辈出,继承了唐代金银采矿、冶炼、制作工艺的卓越成就。至今藏族工匠仍保持着唐代传统的金工技艺,其银饰上的花纹,几乎包括了唐代流行的装饰花纹的全部。水族银饰以花丝著称,其工匠善于花丝点珠,盘龙团凤,工艺精细至极。水族女子,一身青衣,无绣饰,通身上下以银饰装扮,黑白辉映,也能达到至美境界。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等民族以代表星月的银泡装饰衣物。在民俗信仰中,星星象征多子,月亮是主生育的女神,服饰上缀银泡为饰,便是祈求人丁兴旺,世代昌盛。侗族、瑶族、土家族、壮族等民族也是崇尚 银饰装扮的民族,其银饰亦各有特色。
银饰,一方面显示富有和美丽,另一方面则具有更深的社会含义:作为民族的标志,它起到维系群体的作用。在同一民族同一支系中,人们都必须佩带同样的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民族银饰已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根植于民族土壤中的文化的复合体。
银饰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们在型制,纹样和工艺技术上显示出的丰富内容,是其他质量的器物无法比拟的。没有哪类物品像传统银饰那样造型别致,种类繁多、纹样丰富、工艺精致,中国民族在银饰的制作上倾注的热情和聪明才智远远超过对其他物品的投入。银的自然魅力和永恒价值使古今中外的人们对其发生兴趣。它们一经被认识和利用,便始终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相伴,从未衰落,如同它们自身的价值一样,是艺术的物质世界中“永恒”的题材。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认真的科学识别,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一步进行民族识别的人们共同体。

中华各民族的形成,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过程。从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现的“夏”、“戎”、“狄”、“荆蛮”、“夷”、“诸濮”、“百越”等族别名称来看,我国早在秦代以前就已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秦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使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高度统一在中央政权之下。正因此,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有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包括服饰文化在内。从现实的情况来考察,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具有下列五个方面的一般性特点;

第一,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咨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我国55种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的百分之七十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花脚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字串4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无论从质料、色彩来看,也无论从式样、塔配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有着25个少数民族的云南省举行民族艺术节,数千人的少数民族文艺队伍也就是数千人的少数民族服饰表演队。昆明民族歌舞团以“日月风火”为题的民族服饰抒怀舞会,分“春日生辉”、“夏月溶溶”、“秋风送爽”、“冬火熊熊”四个场景展示了三百套民族服饰,其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花样之繁令人惊赞。短短的一个半小时表演,令人信服地证明:云南不但是歌舞的海洋,也是少数民族服饰的海洋。而这,正是多民族中国的一个缩影。

第二,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分点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猪畜牧为生;南方温热多雨,山地益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科。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字串9

第三,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直到本世纪中期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上,由此而带来的差异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数民族服饰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中国少数民族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解放前,有的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资本主义萌芽,有的却仍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表现了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在这方面,被民族学者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的云南省,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解放前,在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中,白、回和部分彝族中资本主义因素已经相当发展;广大的壮、哈尼、纳西、白、彝等民族都已进入了封建地主制;傣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小凉山彝族是比较典型的奴隶制;而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如基诺、布朗、景颇、独龙、怒、部分僳僳族、佤族等却仍然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至今,永宁纳西族(摩梭人)仍保留着母系制残余。在别的少数民族聚居省区,这种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只不过不象云南省这样完整和典型而已。这样,少数民族服饰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也就具有层次性。同时,这一层次性还决定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层次性。有的人有一种误解,好象凡是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特出之处都具有“原始性”,都是原始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明显地不合乎事实的。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层次性,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分析。

字串8

第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原来封闭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注入了活力并传来了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也包括许多现代新潮时装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由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用料多,装饰繁琐,工艺复杂,制作困难,穿着不便,难于洗涤,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人已改穿汉族服装,个别地区甚至已经见不到民族服装。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要积极而紧迫地抢救少数民族服饰资源,以免出现某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的消失;同时,还要主动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服饰改革,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和服装设计师在广泛听取本民族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民族服装,在保持基本的民族用饰特点的前提下力求大方、美观、简洁、适用,便于生产生活,便于今后组织大规模机器生产,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既是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特点。
汉民族服饰研究

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体民族汉族更是创造了无数灿烂文明。衣冠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集中体现了汉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汉服的概念

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 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

汉服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因为其历史悠久,应用地域广泛,并在不断的创新与融合中发展演变,使得对中国服饰研究较少的人难以把握,而作为一个大的服饰体系,不能仅以表象和简单的制式来界定汉服,而应以其主导风格为界定标准。

所以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汉(先秦时期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於以下三点性质的考虑: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但也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也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除清装外)”。

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要分清主次)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

汉服的来源

由于我们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所以尽管商周确实存在过较为接近对襟的式样,但整体上我们一直保留了祖先最初的选择……这是交领右衽的由来。至于长袖和宽袖,可能是在财富积累后上层产生的习俗,但由于当年孔子重视大袖(缝掖之衣)所以成为了士人装饰的必备元素和突出特征(当然,也反应了我们的生活观念)。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质的变化,从无阶级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从此,衣冠服饰便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黄帝时代冕冠的出现标志着等级的差别.开始有了区别贵*的黼黻,尊卑贵*,各有分别,服饰制度逐渐形成。

汉服的基本特点

男装的式样: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 延续了唐、五代、宋、 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的流变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男服): 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女服则曲裾袍服。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秦代服饰: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饰标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样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基本沿袭战国时期。女服则曲裾深衣,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西汉服饰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在资料中有很多反映。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魏晋南北朝服饰 :男子的服装有时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唐朝服饰: 汉族男服的另一个式样-----圆领窄(宽)袖袍衫。头上的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文吏服饰--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唐朝汉族女服另一基本服饰,上襦下裙。对后世女服影响很大。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沿袭了唐朝服饰。从《韩熙载夜宴图》图中可以看出一些大致情况。男子除韩熙载及另一僧人以外,都戴幞头着襕袍,襕袍的颜色,一律用绿色,似与当时的制度有关。幞头的两脚,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间纳有“丝弦”,故有一些弹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样式。韩熙载本人,则头戴纱帽,身穿宽衫,脚着练鞋,完全是一种家常便服。图中妇女服饰,也符合当时的实情,以短襦及长裙为主,也有圆领袍衫。腰间一般都用绦带系束,余下部分下垂,形似两条飘带。披帛较唐代狭窄,但长度有明显增加,长度大约在三至四米之间。

宋朝服饰: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圆领式样,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变的宽大。宋朝汉族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

明朝服饰:男子服式依然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汉服的周边传播
日本和服: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中国对日本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进入最重大的时期,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叠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小袖由内衣变为外装,和服的袖筒变短变长,腰带变窄变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染织工艺日益精制豪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日本人仍将和服又称为吴服,在许多教授和服饰学校里,都要讲述和服来源于中国隋唐文化的历史知识。
日本和服是从中国引进的,和汉服重要的不同在于:男装基本相同,只是袖口稍短稍窄些,下摆紧凑些。自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男子穿和服的越来越少。今天日本穿和服的更主要是女性。女装不同点在于和服后面有背包,袖口同样稍短稍窄些,下摆紧凑些,腰带宽些,还有服饰上的花纹有日本本民族的特色。日本妇女头型和所穿的木屐和棉袜也是唐朝时期汉族妇女的传统,今天在中国已难寻踪迹,但在日本却生根发芽。
高丽服饰:南朝鲜宫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许多华丽的装饰。与汉族服饰相似,但是裙子比较宽松、而且蓬蓬的。
汉服的劫难
满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换算为公历则为公历1645年7月8日,也就是1645年的7月8日,满清撕下了不强迫剃发的假面具,彻底强硬的执行起剃发令来,至此展开了江阴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发的斗争,至惨至烈,难以笔尽。死亡人数无法统计。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
满清建立后为什么要强迫汉人剃发垂辫易服?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但满洲人入关并建立清后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汉人不能接受异族统治主要不是因江山社稷落入异族之手,而是因汉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周边蛮夷民族,认为他们野蛮愚昧没文化,接受他们的统治对汉人来讲是种侮辱。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文化,相比异族,汉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相比之下,满洲人文化实在肤浅,实在自愧不如。这种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满洲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萎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打掉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
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几百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像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怎样看待“胡服骑射”与“剃发易服”?
我们应当接受外族先进的东西——但是在保留我们的基本典章的前提下。
所谓“中道”是也!——拒绝,那是故步自封;但失掉自己,那是背弃祖先!
胡服,包括唐的胡服,都是在保留汉家传统衣冠的前提下,进行的。
胡式服装,只是作为方便劳作的职业服装,和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流行风尚。而作为国家典礼的祭祀、朝见、礼宾——则一律是使用标准的传统汉服。
汉服一直是庄重、礼仪制度的代表;胡服,只是时尚、实用主义的流行。
胡服骑射——是我们主动学习外来文化的典型;
剃发易服——是我们的奇耻大辱,被奴役的标志。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复兴汉服记事
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以其高超的美学工艺屹立于世界服饰艺术之巅,她是汉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服饰,将中华文明的精神理念谱入古国生活点滴之间。
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超然的魏晋神韵,都在渗透着华夏民族的理想追求;从开放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无不流露出汉族文化的哲学信念。汉族服饰,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进程里,已成为华夏民族的发肤与汉族儿女血脉相连。
然而,她却是汉族人民最深的伤口--在被异族剥去皮肤的同时,鲜血荡漾在古国的锦绣山川,三百六十年岁月,漫长的时间……时至今日,我们遥望着祖先创造的辉煌成就,却充当着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赤裸民族
---华夏之汉!
眼见的是无耐,心怀的是不甘!
我们整理起祖先的遗产,誓让那斩断的文明再绽新妍。

汉服复兴大事记(略表)
自制汉服第一人青松白雪访谈;
全发汉服第一人信而好古访谈;
王珊以真正唐装获国际小姐选美最佳民族服饰奖;
“改制汉服第一人”寒音馆主访谈录;
湖南在线开办汉服专刊;
万壑听松第一次在高校公开宣传汉服;
汉族服饰重现神州——壮志凌云访谈录;
马来西亚华人赵里昱汉服美国上街直播;
深圳网友聚会;
蒙元“专家”等对汉服复兴的胡批事件;
“以汉服之名张扬文化”--东方早报周刊对汉服复兴的报导;
“汉服教育从青少年开始”——汉流莲访谈;
第一家汉服专营公司——古径衣饰公司成立;
溟之幽思在高校宣传汉服;
“为人师表”-轩辕慕雪访谈录;
阿根廷华人莲竹子——华夏衣冠震天南;
到作此文之时,汉服的身影已出现在郑州、济南、哈尔滨、西湖、重庆、广州、深圳、贵州、江苏、湖南、河北、上海、北欧、美国、澳洲、马来西亚、阿根廷、新加坡……还有很多很多……每年的7月8日为汉耻日,汉网同仁于此日设祭,以告慰当年为保卫汉民族文化而死在清兵屠刀下的英雄们。每年的7月8日有汉服的会员们会穿着他们最华丽的汉服上街,以此表明汉服没有死亡。没有汉服的会员则在那一天早起时默哀三分钟,表示对无辜遇难先人的哀悼。若有江阴市的会员则在那一天穿着华丽的汉服(如果穿丧服岂不是表示汉服已经死了)进行一次祭祀活动,祭祀那些当年反抗剃发的英雄以示其汉服没有死亡,英雄的子孙后代没有让他们失望。

为什么要恢复复兴汉服?
服饰是一种文明,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的,是人类文明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叫嚣:“衣冠复古,不如退回兽皮草裙!”之说,不但是对衣冠文明的否定,更是对人类文明本身的亵渎和否定!
服饰是一种文化,是伴随著人类社会的演化及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发展、演化着的文化体系,并时时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自然地理气候与人文历史传统的差异,是导致各民族的服饰有所差别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别,也使得各民族的人民,对其传统服饰产生了特殊的热爱之情,而这种热爱,实际就是民族感情的具体表现。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产生於五千年前,植根於华夏大地,更与汉民族血脉相连,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由汉服和汉族的历史所决定的。
一 服饰产生的地理背景,是造成不同服饰体系之间差别的决定因素。
汉族服饰,产生於中原地区,其制式与中原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可分割,且一直受其影响。汉族故土----华夏大地,地处温带,总体气侯温和,故其所形成的汉族服饰,遮蔽全身,无立领,大袖等等特征与热带、寒带等地有明显区别。
例如:产生於较寒冷地区的满族服饰,就与其有著显著差别,如满族服饰中出现的立领,窄袖就是当地人民为了抵挡严寒所特制,因此满族服饰实际根本就是与汉族服饰渊源完全不同的服饰体系!将这两种服饰体系混淆实际是对历史的无知!
二 服饰的风格是与其民族文化思想不可分割。其中,对不同社会的哲学指导思想方向,直接影响到服饰的风格。以汉族服饰,皆为平面裁剪,不强调以服装来刻划人体曲线,这与西方的立体裁剪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而类似的风格差异,不但也体现在绘画、建筑、音乐等领域,更体现在两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同时也影响到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这实际是因为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类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所隐含的差异的表观体现。这种差异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文化差异所决定,并由历史一代代传承演化至今。(包括历史较短的美国思想,实际也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根源与西方文明,尤其是希腊、罗马文明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与东方的华夏文明相关甚少。所以,今天世界流行的服饰,归根结底,其主流设计思想是由西方创立的,与传统的华夏文明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所以,将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等同于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也是对历史的无知。
三 服饰风格与其所属民族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例如古代文化较为先进,而政权相对稳定的农业国家,如古中国的特色服饰---即汉族服饰,以宽袍大袖为主,正是汉族人生活条件优越的表现。而相对落后且生活不稳定的游牧民族服饰,则多以灵活便利的制式为主。而现代快节奏的工业社会,更以季节实用为服饰界的主导思想。所以,游牧民族服饰、现代服饰均无汉族传统服饰风格的体现,更不能作为汉族传统服饰的替代品进行概念性混淆。
四 服饰发展,与其所属民族的文明进程互相影响。例如,华夏民族的农业(棉、麻、桑蚕业等)、轻工业(纺织业、印染、刺绣,甚至造纸等)都对服饰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某些朝代,将汉族的服饰工艺推向了顶峰,至今仍另世人叹为观止。而古代工农业(尤其是桑蚕、刺绣等)相对落后的西方社会,是无法匹敌的(更不要文明几乎没有开化的游牧民族了!)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至今我国在这些领域中仍保持着领先优势。这种优势是与华夏文明的历史分不开的。
五 由于服饰的差别存在的原因,民族服饰对于该族人民,不仅是其民族身份的标志,也代表了对该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对其民族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不仅是理性层次上的对本民族历史的认识和对本民族传统精粹的认可,更是感情层次上的精神追求,即是对本民族热爱之情的具体体现。而这种热爱之情,是建立在了解、理解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文明精髓的基础上的,所以,不热爱自己民族服饰的人,通常也是那些对其民族历史文化同样茫然漠视的人,即漠视其民族的人(无知,再加自私浅薄的人)。难道被其族人所漠视的民族还有前途可言吗?
六 人类是感情生物,人类社会的演化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而人性(人类的感情等)是这种客观规律中不可忽视的人部分。即,人类的感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社会文明和人类发展,却漠视人类本身的感情需要是十分荒谬的。而服饰的发展演化,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份,必然受到人类感情的左右。而民族感情是人类集体所共有的情感,带有普遍意义,所以撇开民族感情谈民族服饰发展也是不科学的。
七 人类的感情受其所获知识影响,而人类的知识是在历史中积累而来的。由于知识在传播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通常各族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程度高于对他族的了解。并且,人类本性中对“自我价值体现”的追求,使其会对属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深厚的感情,而对本民族服饰的感情正是这种人性的体现之一(对本民族服饰没感情的人,也可以说是缺乏人性的人)。
八 就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本身来说,不但有以上七个方面的属性,更有著其区别於其它服饰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工艺水平及特殊而惨痛的灭绝过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有民族感情的汉人对汉族服饰更有著一种特殊的情感!

其内容如下:
1汉族服饰有着和华夏文明同样悠久的历史,而华夏族人,将其视为其民族祖先黄帝所制,是本民族文明的象征,也是区别于他族的标志,历来就有”齐民心,别夷狄”的作用。
2汉族服饰一脉传承,五千年不断,千万里江山皆存有其最典型的风格制式,本身就是世界服饰史上的一大奇迹。
3汉族服饰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空前绝后的工艺水平(注意:是空前绝后,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也没达到),更是华夏的骄傲。
4汉民族自古就有重衣冠的思想,不但有先圣哲人的典籍论著,更反应在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衣冠文明与华夏文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不论如何发展演化,只有华夏文明的存在,就要受到汉族衣冠文明的影响(比如现在的戏剧影视等的服装,就可窥见一斑)。
5由于,汉族衣冠消失的特殊过程,更令汉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有着痛彻骨髓的复杂的感情(没有的就不配称汉人!)这种痛与爱的强烈的感情是精神层次上的,带有神圣性与理想性,是可以超越世俗,跨越时代的情感,更非一般世俗之情可以相比拟!
6当今,汉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已民族传统服装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十亿人口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来说,是十分遗憾而难堪的,在世界上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所以汉服是:汉民族的代表性衣冠;汉人的精神气节的凝集;深深植根于汉族历史文化,尤如其汉人之发肤,相连于汉人之血脉心灵;汉服——永远伴随着汉民族和汉族人民,无论历史、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汉民族的存在,就有汉服的存在。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的地位就永远不容有任何辩驳的余地!即是汉民族不容许有任何形式的虚化、非化或其它任何概念替代!所以,提及汉民族传统服装,不考虑这些感情,就是对人性漠视和对汉民族感情的亵渎和抹杀!
九 社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是螺旋上升并迂回前进的。而现在人类社会整体正从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而中国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向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对其生活方式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即要求人性化、个性化,要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的充实更迫切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不但人本性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且当代社会人类,正在努力满足人类的追求。如工时的减少,假日增多,工作时间计算的多样自由化,网上工作,家庭办公等的出现,都使人类的生活更加适应人性本身的欲望要求。就中国来说,虽然现在人们整体的生活节奏还在不断加快,但也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所以仅看到当今人们生活水平加快,而不看其发展趋势,就否定汉服的适应性,是不客观的做法。

什么是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

奈良时代,始于迁都于平城京(今奈良)的710年,止于迁都于平安京的794年。它受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派往中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在日本文化和美术繁荣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全国大兴造寺、造像,堂皇的绘画、华丽的装饰艺术,今天仍见于奈良的寺院和正仓院宝物中。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的时代是奈良时代,它之后的时代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发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权力,后来建立了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与中国有非常紧密的交往,在日本儒学得到推崇。同时佛教得到发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发展了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源氏物语
一本描写平安时代当代人物“光源氏”的长篇小说,对后安平时代贵族的男女情事、服装器物、日常生活等等有深刻的描述。
奈良时代,始于迁都于平城京(今奈良)的710年,止于迁都于平安京的794年。它受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派往中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在日本文化和美术繁荣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全国大兴造寺、造像,堂皇的绘画、华丽的装饰艺术,今天仍见于奈良的寺院和正仓院宝物中。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的时代是奈良时代,它之后的时代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发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权力,后来建立了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与中国有非常紧密的交往,在日本儒学得到推崇。同时佛教得到发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发展了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求我国历代男女服饰的图片及介绍

rtrn我找的要么没字,要么没图,最好还能有发型发饰和帽子之类的图片及介绍rn这个地址的电子书不能下载了——http://guiye.blogchina.com/blog/4478227.html
汉民族服饰研究

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体民族汉族更是创造了无数灿烂文明。衣冠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集中体现了汉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汉服的概念

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 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

汉服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因为其历史悠久,应用地域广泛,并在不断的创新与融合中发展演变,使得对中国服饰研究较少的人难以把握,而作为一个大的服饰体系,不能仅以表象和简单的制式来界定汉服,而应以其主导风格为界定标准。

所以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汉(先秦时期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於以下三点性质的考虑: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但也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也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除清装外)”。

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要分清主次)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

汉服的来源

由于我们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所以尽管商周确实存在过较为接近对襟的式样,但整体上我们一直保留了祖先最初的选择……这是交领右衽的由来。至于长袖和宽袖,可能是在财富积累后上层产生的习俗,但由于当年孔子重视大袖(缝掖之衣)所以成为了士人装饰的必备元素和突出特征(当然,也反应了我们的生活观念)。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质的变化,从无阶级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从此,衣冠服饰便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黄帝时代冕冠的出现标志着等级的差别.开始有了区别贵*的黼黻,尊卑贵*,各有分别,服饰制度逐渐形成。

汉服的基本特点

男装的式样: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 延续了唐、五代、宋、 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的流变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男服): 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女服则曲裾袍服。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秦代服饰: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饰标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样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基本沿袭战国时期。女服则曲裾深衣,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西汉服饰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在资料中有很多反映。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魏晋南北朝服饰 :男子的服装有时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唐朝服饰: 汉族男服的另一个式样-----圆领窄(宽)袖袍衫。头上的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文吏服饰--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唐朝汉族女服另一基本服饰,上襦下裙。对后世女服影响很大。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沿袭了唐朝服饰。从《韩熙载夜宴图》图中可以看出一些大致情况。男子除韩熙载及另一僧人以外,都戴幞头着襕袍,襕袍的颜色,一律用绿色,似与当时的制度有关。幞头的两脚,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间纳有“丝弦”,故有一些弹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样式。韩熙载本人,则头戴纱帽,身穿宽衫,脚着练鞋,完全是一种家常便服。图中妇女服饰,也符合当时的实情,以短襦及长裙为主,也有圆领袍衫。腰间一般都用绦带系束,余下部分下垂,形似两条飘带。披帛较唐代狭窄,但长度有明显增加,长度大约在三至四米之间。

宋朝服饰: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圆领式样,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变的宽大。宋朝汉族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

明朝服饰:男子服式依然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汉服的周边传播
日本和服: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中国对日本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进入最重大的时期,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叠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小袖由内衣变为外装,和服的袖筒变短变长,腰带变窄变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染织工艺日益精制豪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日本人仍将和服又称为吴服,在许多教授和服饰学校里,都要讲述和服来源于中国隋唐文化的历史知识。
日本和服是从中国引进的,和汉服重要的不同在于:男装基本相同,只是袖口稍短稍窄些,下摆紧凑些。自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男子穿和服的越来越少。今天日本穿和服的更主要是女性。女装不同点在于和服后面有背包,袖口同样稍短稍窄些,下摆紧凑些,腰带宽些,还有服饰上的花纹有日本本民族的特色。日本妇女头型和所穿的木屐和棉袜也是唐朝时期汉族妇女的传统,今天在中国已难寻踪迹,但在日本却生根发芽。
高丽服饰:南朝鲜宫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许多华丽的装饰。与汉族服饰相似,但是裙子比较宽松、而且蓬蓬的。
汉服的劫难
满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换算为公历则为公历1645年7月8日,也就是1645年的7月8日,满清撕下了不强迫剃发的假面具,彻底强硬的执行起剃发令来,至此展开了江阴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发的斗争,至惨至烈,难以笔尽。死亡人数无法统计。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
满清建立后为什么要强迫汉人剃发垂辫易服?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但满洲人入关并建立清后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汉人不能接受异族统治主要不是因江山社稷落入异族之手,而是因汉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周边蛮夷民族,认为他们野蛮愚昧没文化,接受他们的统治对汉人来讲是种侮辱。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文化,相比异族,汉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相比之下,满洲人文化实在肤浅,实在自愧不如。这种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满洲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萎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打掉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
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几百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像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怎样看待“胡服骑射”与“剃发易服”?
我们应当接受外族先进的东西——但是在保留我们的基本典章的前提下。
所谓“中道”是也!——拒绝,那是故步自封;但失掉自己,那是背弃祖先!
胡服,包括唐的胡服,都是在保留汉家传统衣冠的前提下,进行的。
胡式服装,只是作为方便劳作的职业服装,和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流行风尚。而作为国家典礼的祭祀、朝见、礼宾——则一律是使用标准的传统汉服。
汉服一直是庄重、礼仪制度的代表;胡服,只是时尚、实用主义的流行。
胡服骑射——是我们主动学习外来文化的典型;
剃发易服——是我们的奇耻大辱,被奴役的标志。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复兴汉服记事
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以其高超的美学工艺屹立于世界服饰艺术之巅,她是汉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服饰,将中华文明的精神理念谱入古国生活点滴之间。
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超然的魏晋神韵,都在渗透着华夏民族的理想追求;从开放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无不流露出汉族文化的哲学信念。汉族服饰,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进程里,已成为华夏民族的发肤与汉族儿女血脉相连。
然而,她却是汉族人民最深的伤口--在被异族剥去皮肤的同时,鲜血荡漾在古国的锦绣山川,三百六十年岁月,漫长的时间……时至今日,我们遥望着祖先创造的辉煌成就,却充当着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赤裸民族
---华夏之汉!
眼见的是无耐,心怀的是不甘!
我们整理起祖先的遗产,誓让那斩断的文明再绽新妍。

汉服复兴大事记(略表)
自制汉服第一人青松白雪访谈;
全发汉服第一人信而好古访谈;
王珊以真正唐装获国际小姐选美最佳民族服饰奖;
“改制汉服第一人”寒音馆主访谈录;
湖南在线开办汉服专刊;
万壑听松第一次在高校公开宣传汉服;
汉族服饰重现神州——壮志凌云访谈录;
马来西亚华人赵里昱汉服美国上街直播;
深圳网友聚会;
蒙元“专家”等对汉服复兴的胡批事件;
“以汉服之名张扬文化”--东方早报周刊对汉服复兴的报导;
“汉服教育从青少年开始”——汉流莲访谈;
第一家汉服专营公司——古径衣饰公司成立;
溟之幽思在高校宣传汉服;
“为人师表”-轩辕慕雪访谈录;
阿根廷华人莲竹子——华夏衣冠震天南;
到作此文之时,汉服的身影已出现在郑州、济南、哈尔滨、西湖、重庆、广州、深圳、贵州、江苏、湖南、河北、上海、北欧、美国、澳洲、马来西亚、阿根廷、新加坡……还有很多很多……每年的7月8日为汉耻日,汉网同仁于此日设祭,以告慰当年为保卫汉民族文化而死在清兵屠刀下的英雄们。每年的7月8日有汉服的会员们会穿着他们最华丽的汉服上街,以此表明汉服没有死亡。没有汉服的会员则在那一天早起时默哀三分钟,表示对无辜遇难先人的哀悼。若有江阴市的会员则在那一天穿着华丽的汉服(如果穿丧服岂不是表示汉服已经死了)进行一次祭祀活动,祭祀那些当年反抗剃发的英雄以示其汉服没有死亡,英雄的子孙后代没有让他们失望。

为什么要恢复复兴汉服?
服饰是一种文明,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的,是人类文明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叫嚣:“衣冠复古,不如退回兽皮草裙!”之说,不但是对衣冠文明的否定,更是对人类文明本身的亵渎和否定!
服饰是一种文化,是伴随著人类社会的演化及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发展、演化着的文化体系,并时时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自然地理气候与人文历史传统的差异,是导致各民族的服饰有所差别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别,也使得各民族的人民,对其传统服饰产生了特殊的热爱之情,而这种热爱,实际就是民族感情的具体表现。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产生於五千年前,植根於华夏大地,更与汉民族血脉相连,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由汉服和汉族的历史所决定的。
一 服饰产生的地理背景,是造成不同服饰体系之间差别的决定因素。
汉族服饰,产生於中原地区,其制式与中原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可分割,且一直受其影响。汉族故土----华夏大地,地处温带,总体气侯温和,故其所形成的汉族服饰,遮蔽全身,无立领,大袖等等特征与热带、寒带等地有明显区别。
例如:产生於较寒冷地区的满族服饰,就与其有著显著差别,如满族服饰中出现的立领,窄袖就是当地人民为了抵挡严寒所特制,因此满族服饰实际根本就是与汉族服饰渊源完全不同的服饰体系!将这两种服饰体系混淆实际是对历史的无知!
二 服饰的风格是与其民族文化思想不可分割。其中,对不同社会的哲学指导思想方向,直接影响到服饰的风格。以汉族服饰,皆为平面裁剪,不强调以服装来刻划人体曲线,这与西方的立体裁剪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而类似的风格差异,不但也体现在绘画、建筑、音乐等领域,更体现在两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同时也影响到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这实际是因为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类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所隐含的差异的表观体现。这种差异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文化差异所决定,并由历史一代代传承演化至今。(包括历史较短的美国思想,实际也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根源与西方文明,尤其是希腊、罗马文明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与东方的华夏文明相关甚少。所以,今天世界流行的服饰,归根结底,其主流设计思想是由西方创立的,与传统的华夏文明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所以,将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等同于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也是对历史的无知。
三 服饰风格与其所属民族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例如古代文化较为先进,而政权相对稳定的农业国家,如古中国的特色服饰---即汉族服饰,以宽袍大袖为主,正是汉族人生活条件优越的表现。而相对落后且生活不稳定的游牧民族服饰,则多以灵活便利的制式为主。而现代快节奏的工业社会,更以季节实用为服饰界的主导思想。所以,游牧民族服饰、现代服饰均无汉族传统服饰风格的体现,更不能作为汉族传统服饰的替代品进行概念性混淆。
四 服饰发展,与其所属民族的文明进程互相影响。例如,华夏民族的农业(棉、麻、桑蚕业等)、轻工业(纺织业、印染、刺绣,甚至造纸等)都对服饰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某些朝代,将汉族的服饰工艺推向了顶峰,至今仍另世人叹为观止。而古代工农业(尤其是桑蚕、刺绣等)相对落后的西方社会,是无法匹敌的(更不要文明几乎没有开化的游牧民族了!)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至今我国在这些领域中仍保持着领先优势。这种优势是与华夏文明的历史分不开的。
五 由于服饰的差别存在的原因,民族服饰对于该族人民,不仅是其民族身份的标志,也代表了对该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对其民族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不仅是理性层次上的对本民族历史的认识和对本民族传统精粹的认可,更是感情层次上的精神追求,即是对本民族热爱之情的具体体现。而这种热爱之情,是建立在了解、理解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文明精髓的基础上的,所以,不热爱自己民族服饰的人,通常也是那些对其民族历史文化同样茫然漠视的人,即漠视其民族的人(无知,再加自私浅薄的人)。难道被其族人所漠视的民族还有前途可言吗?
六 人类是感情生物,人类社会的演化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而人性(人类的感情等)是这种客观规律中不可忽视的人部分。即,人类的感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社会文明和人类发展,却漠视人类本身的感情需要是十分荒谬的。而服饰的发展演化,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份,必然受到人类感情的左右。而民族感情是人类集体所共有的情感,带有普遍意义,所以撇开民族感情谈民族服饰发展也是不科学的。
七 人类的感情受其所获知识影响,而人类的知识是在历史中积累而来的。由于知识在传播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通常各族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程度高于对他族的了解。并且,人类本性中对“自我价值体现”的追求,使其会对属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深厚的感情,而对本民族服饰的感情正是这种人性的体现之一(对本民族服饰没感情的人,也可以说是缺乏人性的人)。
八 就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本身来说,不但有以上七个方面的属性,更有著其区别於其它服饰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工艺水平及特殊而惨痛的灭绝过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有民族感情的汉人对汉族服饰更有著一种特殊的情感!

其内容如下:
1汉族服饰有着和华夏文明同样悠久的历史,而华夏族人,将其视为其民族祖先黄帝所制,是本民族文明的象征,也是区别于他族的标志,历来就有”齐民心,别夷狄”的作用。
2汉族服饰一脉传承,五千年不断,千万里江山皆存有其最典型的风格制式,本身就是世界服饰史上的一大奇迹。
3汉族服饰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空前绝后的工艺水平(注意:是空前绝后,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也没达到),更是华夏的骄傲。
4汉民族自古就有重衣冠的思想,不但有先圣哲人的典籍论著,更反应在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衣冠文明与华夏文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不论如何发展演化,只有华夏文明的存在,就要受到汉族衣冠文明的影响(比如现在的戏剧影视等的服装,就可窥见一斑)。
5由于,汉族衣冠消失的特殊过程,更令汉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有着痛彻骨髓的复杂的感情(没有的就不配称汉人!)这种痛与爱的强烈的感情是精神层次上的,带有神圣性与理想性,是可以超越世俗,跨越时代的情感,更非一般世俗之情可以相比拟!
6当今,汉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已民族传统服装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十亿人口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来说,是十分遗憾而难堪的,在世界上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所以汉服是:汉民族的代表性衣冠;汉人的精神气节的凝集;深深植根于汉族历史文化,尤如其汉人之发肤,相连于汉人之血脉心灵;汉服——永远伴随着汉民族和汉族人民,无论历史、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汉民族的存在,就有汉服的存在。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的地位就永远不容有任何辩驳的余地!即是汉民族不容许有任何形式的虚化、非化或其它任何概念替代!所以,提及汉民族传统服装,不考虑这些感情,就是对人性漠视和对汉民族感情的亵渎和抹杀!
九 社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是螺旋上升并迂回前进的。而现在人类社会整体正从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而中国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向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对其生活方式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即要求人性化、个性化,要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的充实更迫切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不但人本性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且当代社会人类,正在努力满足人类的追求。如工时的减少,假日增多,工作时间计算的多样自由化,网上工作,家庭办公等的出现,都使人类的生活更加适应人性本身的欲望要求。就中国来说,虽然现在人们整体的生活节奏还在不断加快,但也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所以仅看到当今人们生活水平加快,而不看其发展趋势,就否定汉服的适应性,是不客观的做法。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狱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席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年还,使有指,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子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隧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群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是时,贼为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谓,用武地,东有淄青,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
翻译: 袁滋字德深,是蔡州朗山人。他努力学习,知识广博。年轻时依附道州刺史元结,他读书能理解其中的旨意。被作为处士推荐,担任詹事府司直。有一次,他的下属官员入狱,他查实了那人的冤情。后袁被推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给人定罪,有失公平,害怕袁滋严守法令上报,通过权势来请求,袁滋最终没向上报告。韦皋开始招抚西南少数民族,德宗下令挑选郎官前往抚慰晓谕,其他人都害怕去,惟独袁不辞荒远,德宗当场嘉奖他,提升他为祠部郎中,兼御史大夫,赐给他金紫衣,持节充任使臣。一年多才回来,又出使有指,提升为谏议大夫。不久又授官尚书右丞,主管吏部的辁选事宜。他要求出京任职,担任华州刺史。他为政清廉宽简,从其他地方流散到他管辖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然而他专以慈惠为行事的根本,不设束缚人的条款,人们都很敬重仰慕他。百姓有过失犯法的,他都放过不予处罚。抓到小偷,有时同情他们窘迫,拿钱来赔偿他们的损失。后被征召任左金吾大将军,派杨于陵代替他。袁滋离开时,年纪大的人拦道,不让袁走,于陵派人告示大家说:“我不敢改变袁公的政令。”人们都纷纷跪拜,才让他离去,百姓没有不流泪的。

宪宗开始处理国政时,任命袁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谋反,朝廷诏令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凭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的身份担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这时叛军气焰正盛,加上袁滋的兄长在蜀地被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久久不敢前进。被贬为吉州刺史。不久,又调任义成节度使。渭地是用武之地,东有淄青,北魏博,袁严密防备,力推诚信,尽力用怀柔政策,使他们归顺。李师道、田委安害怕并佩服他。过了七年,百姓为他立生祠祈祷。袁病重,立遗嘱处理身后事,三年后,仍然有条理次序。他性情宽容平和,跟他接触的人,都感到他的诚恳,以至他的家人都难见到他的喜怒。平淡节俭地过日子。请发表评论,谢谢!!!!
看这里
http://post.baidu.com/f?kz=48599926
http://post.baidu.com/f?kz=160740415

汉代的服饰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348570846&z=151264466&pn=0&rn=50&lm=0&word=%BA%BA%B3%AF#1348570846

唐宋的服饰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574519318&z=171694649&pn=0&rn=50&lm=0&word=%C3%F7%B3%AF#1574519318

明朝的服饰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574466019&z=171690321&pn=0&rn=50&lm=0&word=%C3%F7%B3%AF#1574466019

锦衣卫服饰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563951933&z=170225053&pn=0&rn=50&lm=0&word=%C3%F7%B3%AF#1563951933
必备书籍:
http://lib.verycd.com/2006/11/21/0000128998.html
有图的
在“创可贴”上搜索
进去了在网页上搜索“服饰”就出来了。
文章标题: 请问可以介绍一下奈良时代的服装(天平衣装 )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486.html
文章标签:奈良  衣装  介绍一下  天平  请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