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哪个事件的作战方针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作战方针
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
奉系军阀张作霖
直系军阀吴佩孚
直系军阀孙传芳
结果: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进兵湖南,攻占平江、岳阳,歼灭吴佩孚的军队。8月26日,北伐军6个团对湖北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互有胜负,汀泗桥几度易手,27日叶挺独立团占领汀泗桥。之后双方又在贺胜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8月29日北伐军第4、第7军取得贺胜桥大捷,8月31日,大军集结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向武汉三镇发动攻势,6日、7日分别占领汉阳、汉口。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吴佩孚率残部逃往河南信阳。至此,吴佩孚部队基本被消灭。
这是【北伐战争】时期的作战方针。
北伐战争
直奉战争中吴佩孚获胜,为什么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放张作霖走了?
直奉战争中吴佩孚获胜,为什么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放张作霖走了?因为当时英国介入让两方签订了停战协议,徐世昌下令撤掉了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的职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吴佩孚的私心。吴佩孚也知道张作霖的主力部队力量尚存,如果乘胜追击未必能赢,因此没有继续打下去。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个方面当时的直系大总统徐世昌已下令免除了张作霖的职务,满足了吴佩孚的心理。当时的政权是由直奉两系的军阀共同控制的,还有以孙中山为首的政权,组成了三角同盟。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是徐世昌,直系胜利以后,徐世昌撤掉了张作霖的所有职务,本来只是为了让吴佩孚心里舒服一些好拉拢他,可是吴佩孚步步紧逼,让徐世昌落实对张作霖的处罚。不过这些处罚对于张作霖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张作霖在东北有军队有地盘,一个虚职能奈何得了他吗?
第二个方面是张作霖实力尚存,打下去吴佩孚未必能赢。张作霖是在东北起家称霸一方的“东北虎”,张作霖从山海关撤兵以后就回了东北老家。我认为直奉战争第一次之所以直系吴佩孚能胜利,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直隶和奉天开战的,直隶是今天的河北,奉天是辽宁,而奉系军阀显然对东三省更了解一些,张学良参战时大局已定,只能有序的撤退,其实这一战是没有伤到奉系根本的,因此如果斗个鱼死网破,吴佩孚未必能够全胜。
第三个方面是因为有其他国家的势力干预。当时直奉两方是在英国的介入下,一起在秦皇岛签署了停战协议。奉系军阀身后还有日本的武器和资金援助,并不是单纯的几个山大王大战。所以吴佩孚也估计到西方列强的利益,不敢赶尽杀绝。
以上就是我对此的看法,望采纳,谢谢~
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
其一:直军在山海关受阻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作为进攻方,直军作为防守方,虽然吴佩孚的直军完胜奉军,使张作霖不得不带领着残兵退回关内,但是直军自己损耗也不少。起初吴佩孚是有意追击奉军的,但是直军一到山海关,就遭遇了郭松龄和张学良的顽强抵抗,两军进入了相持阶段,吴佩孚见直军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奉军的山海关防线,又害怕直系内部生变,便作罢了。
其二:张作霖的“家底”厚
奉军是长途跋涉越过山海关作战,而直军却以逸待劳,吴佩孚作为防守方战胜了进攻方张作霖,在地利上是占了优势的,吴佩孚很清楚这次胜利有“侥幸”的成分,并未直接反应出直奉两军的真正的水平。
张作霖父子长期经营东北,东北地区可比吴佩孚的直系控制范围要广的多,此战中张作霖只带了部分兵力入关,留在奉天一带还有数万奉军正枕戈待旦。吴佩孚心里明白,如果直军长驱直入进入东北,那将是一直没有任何援助的孤军,面对装备精良的数万奉军,直军长途跋涉,必将大败。
其三:帝国主义的干预
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并不只是开战军阀之间的事情,也是各军阀背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博弈。直系军阀背后是英美两国,奉系军阀背后是日本,日本自日俄战争时期就获得了东北的诸多特权。如果直系灭了奉系,那么日本在东北的权益必将被英美占有,这是日本不愿意看见的,因此当直系在即将进攻奉系本土时,日本在国际上和英美两国讨价还价,最终帝国主义之间达成停止战争的协议,作为帝国主义的扶植对象,直、奉两军停止战争,各自回到各自的地盘。
北洋军阀之间的纷争和摩擦很多,但是他们有一个无言的默契,那就是无论谁胜谁负,都不会将对手斩草除根。哪怕是某一方已经到了弹尽粮绝,手下全部死光的地步,他也不会有生命的危险,而是可以选择带着财富就此收手,过上富家翁的生活。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仁慈,之所以有这种规矩,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毕竟当时的局势变化非常快,可能前一天还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后一天就直接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吴佩孚也不太敢和张作霖拼命。张作霖这边损失惨重,但是要知道张作霖的主力还是基本保留着的。他们在回到关外之后,凭借着地形的优势,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其实不弱于吴佩孚。如果吴佩孚真的想要将他们铲除的话,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自己这边反倒可能会有威胁。要知道当时可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很多人都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要是吴佩孚真的成功铲除了张作霖,他估计也没有力气面对别的敌人了。
他即使是铲除了张作霖,对他而言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当时的军阀们都是非常势力的。他们打仗不是为了正义,就是为了争夺利益。在这场战争当中,吴佩孚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利益,他哪怕是进一步压榨张作霖,也得不到什么东西了。
吴佩孚也是北洋名将,不追击肯定是因为打不赢。
第一次直奉战争,虽然张作霖输了,但是这是在奉军出关,到直系的底盘作战的情况下。吴佩孚即便追击,也只能是短距离的追击,真要是想追出关外跑到张作霖的地盘上,哪怕是战败的奉军,也能凭借地利回头把他干翻。
而且张学良郭松龄所部,在防御战中发挥出色,保证了奉军第二梯队有序撤退,保存了相当的战力。即便是取胜的吴佩孚,也打不破张学良防御的山海关,自然也无从追击。
直缝中那张作霖因为一次失误呢,所以说让吴佩凡获胜,为什么吴佩凡没有去追张作霖,还是放走它了?这可能就是枭雄和一些普通人的区别吧,毕竟那种战争中的手足情谊这种还是有的
大军阀孙传芳为何投靠了张作霖?
孙传芳和张作霖之间历史上其实几次分分合合,最后投靠张作霖也不是真心实意,只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
从对抗到合作
第二次直奉大战张作霖获胜以后,奉军大举入关,一直冲到了长江边。长江流域各地方军阀为了自保组成了反奉同盟,公推吴佩孚为盟主。
不过吴佩孚兵败以后手下嫡系部队大多损失殆尽,正在忙着收编湖北军队,一时间无力北上,所以这反奉的主力就由在浙江的孙传芳来充当了。孙传芳和江苏督军齐燮元联手在江苏和奉军展开激战。
张作霖见江苏一时难以攻克,于是让段祺瑞出面任命孙传芳为浙江督办,承认他在浙江的地位,并约定上海中立,奉军和孙军都不驻军。孙传芳得到这个承诺以后,立即撕毁和齐燮元的协议,退出战斗。齐燮元孤掌难鸣,只能向奉系投降。
从合作到对抗
控制江苏以后的奉军并没有遵守和孙传芳的协议,派兵进入上海。随即又任命奉系大将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势力进一步南进。一直有意染指上海和江苏的孙传芳见奉系得寸进尺,于是联合闽、赣等省军阀一起挥师北上,击败在江苏的奉军,夺取了安徽、江苏两省,成为了控制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的大军阀,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
随即孙传芳又继续北上和奉系大将张宗昌在山东、江苏边界一通大战,双方都死伤不少。然而就在此时吴佩孚却和张作霖私下联系,联合对冯玉祥发起攻击,把反奉改成了反冯。
孙传芳反奉不过是为了借这个机会争夺奉系地盘。冯玉祥和他并不接壤,反冯对他毫无意义,因此孙传芳和吴佩孚翻脸,退出了原本的反奉联盟。这也是北伐战争开始以后,吴佩孚遭到北伐军攻击,孙传芳坐视不理的原因之一。
孙传芳和张作霖的再次合作
但是随着北伐战争规模扩大,孙传芳也卷入了战斗。他开始一度在南昌击败北伐军,不过随即被北伐军击败,一路溃败到了长江以北。自知难以和北伐军抗衡的孙传芳立刻改变了原本反奉的立场,转而向张作霖输诚,表示愿意服从张作霖的领导。
当然,孙传芳此举只是为了给自己拉一个外援而已。当北伐军因为412反革命政变分裂,继而宁汉对立,实力遭到削弱以后,孙传芳立刻不等奉军接应,指挥部队渡江反扑。
然而孙传芳此次反扑遭到北伐军第一军、第七军的有力反击,孙传芳的主力被歼灭。此后孙传芳已经彻底失去了和北伐军对抗的本钱,才彻底倒向张作霖。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孙传芳从反奉到和奉系合作,继而又是反奉,最后又投靠张作霖,他的选择都是出自己的利益考虑,典型的军阀选择。
孙传芳和张作霖之间历史上其实几次分分合合,最后投靠张作霖也不是真心实意,只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
因为大军阀孙传芳认为,张作霖非常有军事实力,并且占据东三省,易守难攻,非常有前途。
在被北伐军打败之后,也只能投靠张作霖以求自保了,孙传芳虽然与张作霖有过不愉快,但那也是北洋内部矛盾张作霖应该是对孙传芳怀恨在心,但是在大局面前,也不得不妥协
北洋覆灭后,那些首领为什么不投靠日本?
为什么不屈服日本啊?简单的说北洋政府在袁世凯死后其实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他们从内部分裂为好几个派系,
大家印象中比较亲日的,是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1919年五四运动中,段祺瑞控制的北京亲日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更激起举国上下愤怒声讨。直、奉两系适时地利用全国人民反对北京政府的情绪,开始从军事上掀起倒皖运动,意在打击急剧发展的皖系军事力量,抵制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1920年初,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
直皖战争以皖系失败告终,段祺瑞被逐出北京。
在直奉战争期间,段祺瑞一直住在天津日本租界寿街,
后复出与冯玉祥、张作霖在天津举行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11月24日,段祺瑞就职典礼在北京铁狮子胡同陆军部旧址执政府办公处举行。
但是实际上他“执政”有其名而无其实,段自身没有什么军事实力,而奉军羽毛正丰,国民军又驻扎京畿,他不得不按张作霖、冯玉祥的眼色行事,政务活动多受掣肘,
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工人、市民等各界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游行示威。当队伍到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和国务院门前请愿时,执政府卫队在不加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请愿队伍实弹平射,顿时血肉横飞,造成47人死亡,100余人受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导致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垮台,皖系北洋军阀集团也不复存在。
段祺瑞下台后,日本特务土肥原等企图拉他出山,组织一个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完全效忠于日本人的傀儡政权。段祺瑞没有答应。
段祺瑞亲日,原先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日本人把侵略战火烧进国门后,他不愿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为不使段祺瑞落入日本人手中,南京政府方面不断派遣民间人士北上做段祺瑞工作,劝其南下。1933年1月19日,国民政府专使钱永铭持蒋介石欢迎段氏南下的亲笔信函到天津,请段“南下颐养”,“俾得随时就商国事”。段祺瑞顺水推舟,先抵南京拜会蒋介石,随即到上海定居。
另外北洋政府的其他派系,如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是亲英美的
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则亲德日,但是最后张作霖却是死与日本人之手,
因此北洋政府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比较亲日的政府,但除了袁世凯签定的21条,基本上还是没有做出过什么卖国的事情(就是内战打得太厉害,给了小日本机会)
至少比满清政府好很多
他们都以中国正统自居,当然不会跟日本人合作了。
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等,都抵制日本人,都坚决不跟日本人合作。吴佩孚甚至不跟苏联合作,认为苏联跟日本一样,对中国有野心。
中国心!我认为关键就是这一点,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近代百年来受尽耻辱,却奇迹般的没有灭亡!
多少还有点爱国主义
北伐战争时期,军阀头目吴佩孚为何先被剿灭?
军阀向来是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盛世王朝都因此而走向衰亡。在近代时期的中国可谓会死多灾多难,不仅需要面对外来的挑战还需要镇压内部混乱。幸运的是孙中山推翻没落的封建王朝,开始民主的社会。当时国内的主要问题便是军阀割据问题,使得中央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到地方,甚至有着听调不听宣的架势。这是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忍受的,于是便有北伐战役的出现。
当时全中国能够被称为军阀军头的也就三家而已,对外号称拥兵二十万的吴孙两大军阀,还有一位便是盘踞东北的张大帅。想要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那么首先攻打谁便成为关键的问题。在经过国军内部的商讨后,首先攻克吴佩孚,随后在解决孙传芳。那么这个决定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决定的呢?
其一,名气。俗话说先揍强的,弱的随风走。当时在这两个军阀之间,无论是军队的实力还是名气都是吴佩孚占据优势的。倘若在北伐战役中,能够率先解决它那么孙传芳只能投降或者灭亡。击败占据湖北等地区的吴佩孚更是使得军队士气大增,顺便打击其他军阀的士气。在这样在国军看来是非常的划算的,如果攻克孙传芳指挥打草惊蛇,还会使得实力强大的军阀抱团行动,得不偿失。
其二,位置。当时国军想要北伐的话,那么吴佩孚的位置刚好在国军大门口,无论是出兵还是后续部队的增援都是非常大便捷。倘若攻克孙传芳的话,首先后勤便会有很大的问题。再加上孙所在的地形非常的难以攻克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样的考虑下这就使得国军内部做好决定。
其三,统治区域的不稳。当时在湖北地区的革命队伍,开始跟军阀进行交战。再这样的情况下,国军如果能够进入便会得到当地百姓的帮助。对此北伐军队便派遣小队伍进入其中,在将里面的情况打探清楚后便开始将大军挺进。在占据天时地利的北伐队伍,根本不是军阀的部队能够挡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面便将吴佩孚逼迫到武汉,其他两大军阀也只不过是随意的帮助下根本没有动用全力,这就使得北伐队伍受损很小。
再这样的情况下,孙传芳便开始调兵遣将进行作战,可是面对士气高涨的国军队伍,更是被打的哭爹喊娘,没办法只好求救张作霖。这样一来吴佩孚便成为率先出局的军阀头子。
文章标题: 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后为何不去投靠张作霖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