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历史上贡献大的商人是哪个

时间: 2023-08-29 20:59: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中国历史上贡献大的商人是哪个

中国历史中最有名的商人?

简略介绍如何成为富可敌国的有名商人
中国历史中最有名的商人有很多,但是最为有名的当属以下四位:
商业始祖——王 亥

慈善商圣——范 蠡
红顶商人——胡雪岩
一代钱王——王 炽

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子姓,又名振 ,夏朝时期商丘人,商族。他是商国的第七任君主 、阏伯的六世孙、冥的长子。王亥是王姓始祖。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 "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红顶商人"。
王炽(1836-1903),字兴斋,云南弥勒县虹溪人。王炽"幼而颖异",但由于父兄早逝,家计甚窘,少年的王炽不得不放弃读书,拿着母亲变卖首饰和衣物凑得的20两银子,出门学做生意。年轻时斗殴杀死表兄姜庚逃至四川重庆,与旅渝滇商合营"天顺祥"商号,来往川滇互贸。随后又与席茂之在昆明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数年经营,成为滇中富商。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炽。而且,他是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中国人,民间称为"钱王"。
1、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当然入选,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2、子贡:孔子高徒,经商致富的能人。《史记。货值列传》载其“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曾自费乘高车大马奔走于列国,说齐、存鲁、霸越、亡吴。儒家学说后来得以发扬光大、流传百世,其功甚伟。
3、白圭:战国初期周人,最早的经商理论大师。李悝曾向他求教过致富秘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即是他首创的经商名言。《史记》推其为“天下言治生祖”,曾有经商哲学理论著作问世,可惜失传。
4、吕不韦:战国时期阳翟大商人,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
5、沈万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其孙卷入蓝玉之案被充军云南,财产没收。其财富来源一说为海上贸易所得,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得国际贸易商人。
6、伍秉鉴: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7、胡雪岩:本名光墉,著名的“红顶商人”,近代“徽商”的杰出代表。因与左宗棠结交,借协办福建船政局、兰州制造局之机,靠包办湘军军需物资业务致巨富。资金最高曾达两千万以上,后受洋商排挤破产。胡庆余堂即为其创办知名企业。
8、王炽:字兴斋,云南弥勒人,另一个‘红顶商人”的代表,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创设“同庆丰”,并改组“天顺祥”,富可敌国。
9、盛宣怀:清末官商代表人物,总办全国电报业务,承办汉阳铁厂、江南制造局等实业,个中中饱私囊,累为巨富。
10、张謇:近代著名的“状元商人”,创办大生纱厂与垦牧公司致富,兴办教育,鼓吹立宪。
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
2、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
3、智慧商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
4、营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
5、富可敌国——沈万三
6、第一富翁——伍秉鉴
7、商业巨族——乔致庸(1818--1907)
8、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
9、一代钱王——王炽(1836-1903)
10、五金大王——叶澄衷(1840-1899)

补充:另有雷履泰、孟洛川
吕不韦,胡雪岩
胡雪岩啊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晚清红顶商人盛宣怀有多厉害?

盛宣怀字杏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在教育和慈善事业方面也多有贡献。有关于盛宣怀的评价一直是两极分化的,作为封建时代的实业家,他有着不可避免的官僚主义思想和商人趋利的本性。但是我们必须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盛宣怀对中国近代实业发展、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各种慈善机构的建设中都是急公好义、不计回报的。



盛宣怀的实业救国之路

在盛宣怀生活的时代,"实业"这个词是经常被提到的,西方列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打开中国的大门,靠的就是他们实用的学问和发达的实业。他们有机器、有电器、有银行、有铁路、有纺织技术。

中国要想强大起来,也要改变思想,更要拥有自己的实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盛宣怀以后也将是洋务派中的一员,是造福于万民的实业先驱。



盛宣怀在洋务派大臣李鸿章、张之洞的支持下积极创办实业,于一八七三年在上海创办了近代第一个民族工业企业——轮船招商公司。

之所以要创办自己的轮船公司,也是因为当时外国的轮船公司想要垄断中国的全部航运事业,清政府腐败无能拿不出任何解决的方法,只能依靠这些洋务大臣和盛宣怀这样的民族实业家来力挽狂澜。

轮船招商局初建的时候只有三艘轮船,在李鸿章等人和盛宣怀的苦心经营下,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终于成为了一个拥有三十多艘大轮船的大型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的建立,也打破了外国人想要垄断中国航运事业的野心,为中国的民族企业开创了发展的先河。



盛宣怀除了关注轮船招商局这样重大的事,在他的心里民生行业也很重要,中国有那么多的老百姓,如果把日常的民生抛在一边,成千上万的人岂不是都会对国家感到失望?

当时民生行业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纺织业,自从鸦片战争战败,外国人获得了在中国沿海城市的贸易自由权以来,就开始大量的往中国市场输送他们的纺织品,并且开设纺织厂,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的纺织业,不少中国手工业者因此家破人亡。

盛宣怀对此十分痛心,于一八九零年在上海黄浦江边建立了近代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后来这个工厂因为一场大火而成了一片废墟,盛宣怀没有气馁,他拿出了自己大部分的钱重新投资棉纺厂,很快就建起了华盛纺织总厂,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轻工业建设。



盛宣怀之所以建立这个棉纺厂,不仅是为了发展实业,更是向人们表达了自己坚决抵抗外国货物的决心,看到中国上层的重要人物都对民族工业振兴如此信心澎湃,老百姓当然也会同仇敌忾,和盛宣怀一起推动民生实业进步。

教育、公益:一个也不能少

盛宣怀真正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推动了民族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和公益活动,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过。

民族要发展,仅仅依靠实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少年强则国强",所以他在发展实业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盛宣怀一生创办过大量的学校,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天津西学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天津西学学堂的课程和今天的大学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设有汽机、文学、矿务、化学、算数这样的公共必修课,还有专门设置的专科教育,就像今天培养专业人才的很多专科学校一样,注重手工实践。以天津西学学堂的教育科目来看,这还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



光有理工人才是不够的,于是在一八九六年建立了以文学、师范、政治、外交为宗旨的上海南洋公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几乎云集了各种类型的人才,远远超出了盛宣怀当年的期望,其中的师范类专业更是王牌专业,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

在社会公益方面,盛宣怀于宣统元年向清政府提出建立中国红十字会的请求,宣统二年清政府同意并且委派盛宣怀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虽然盛宣怀担任红十字会会长期间,红十字会的作用只是用于战争中的救死扶伤,没有承担太多救助百姓的事,但是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红十字会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千千万万的红十字会工作者前赴后继,在前线抢救伤员,在后方援救人民。



1904年,盛宣怀创办了广仁堂,专门收养贫苦的寡妇和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孤儿,而且还在很多地方开设了广仁堂的分号,让无数的孤儿寡妇有了栖身之所。广仁堂后来还承担了医务事业,免费帮人看病,提供义诊,在当时中国的慈善行业中广受赞誉。

除了遍布大半个中国的广仁堂,还有专门收养贫苦孩子的贫儿院,贫儿院里还设有学校,有专业的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这也是在盛宣怀的授意下创办的。

从贫儿院里相继走出了音乐家、军人、艺术家等等的国家栋梁,盛宣怀对于公益事业的贡献,应了那句俗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也许有人会说:"他只是一个商人,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回报的"。作为一个商人,盛宣怀的确依靠实业为自己积攒了大量的财富,这不过是商人的本色罢了。但是出资赞助教育事业、创办各种慈善组织来看,他就是一个为国为民做好事的良心商人,这与他钱财的多少并没有任何关系。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盛宣怀的厉害之处还有很多,不是寥寥数语可以写完的,他是时代的先锋、实业救国的先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的领导者,他所做的一切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在心。

他是晚清时期的首富,可以说是富可敌国,没有人比得过他。
盛宣怀认为教育是清廷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他的坚持下,清廷建立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两所学校,使得无数学子得以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是非常厉害的,在这样的朝代中有着先进的思想,成为了一位富豪,非常的厉害。

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只花了4万金,为何做成了历史上最大一笔大生意呢?

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商人,那大家不由会想到“范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陶朱公”,他做生意能力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胡雪岩,沈万三这些人,也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的“大商人”。但其实他们所做的买卖都是在经济层面的,简言之就是单纯的赚钱。当然了,这些商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帮助了朝廷,也得到了一定的“官位(官职地位)”,但是其本身还是一个商人的角色,即便是带有一点“官气”,及其本质还是“商人”。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不仅是“商人”,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帝王。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刘邦——剧照

此人便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会将刘邦当做是商人呢?那首先我们得先来看一下,商人的定义。

现在我们所说的商人无非就是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嘛,也就是进行买卖活动或者经济活动,它的核心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请你试想一下,古代的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大部分原因无非就是为了夺取天下或者稳固天下吧?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这一最终目标,当做是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呢?从根本上来说,打仗争天下和做生意其实是一样。

而刘邦便是楚汉战争中,最会做生意,并且能以小投资获得大回报的那个人。为何这么说呢?

项羽——剧照

楚汉战争打得激烈的时候,刘邦被项羽围困在了荥阳城,不仅如此,项羽还将刘邦的后勤补给线也给掐断了。被围困的刘邦在城里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怎么办呢?再这样困下去,一旦项羽大举进攻,那么自己哪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

这时候,陈平就进言了,说:“汉王给我四万金,我便能搞定楚军。”

刘邦一听,自然很欢喜,说道:“钱不是问题,但不知你准备怎么用?”

陈平说道:“在楚军中,只有老臣范增智谋非常高,又非常忠于项羽,还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范增除掉,就能少许多麻烦。当然了,还有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眛等人。”

刘邦听后觉得这笔买卖划算,四万金就能搞定项羽,那可以做呀。其实,这时候汉军的国库也没有多少钱,但是与其放在库房中等着楚军攻进来抢夺,那还不如花的有价值。于是便不给管钱的官打招呼便“私自”拨给了陈平四万金。

范增——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给了陈平四万金后,也不问他具体怎么花,而是任由他发挥。实际上也不能问,因为这种事情不能太过表现出来,刘邦信任自己人,自然不用多问,但是这也并不代表他心里就没有做过考量和预算,毕竟这是四万金,而不是四十金。

当然了,陈平拿着这些钱也不是乱花,什么等级的人花多少,该对那些人花,他都有合适的计算。最终的结果是,陈平拿着这些钱来到楚营,向一些楚军中有一定权势的将领行贿,并让他们散布谣言,以图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后来我们也知道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决裂,范增离开了项羽。而大将钟离眛也和项羽闹了矛盾,项羽也疏远了钟离眛。

正是在楚营这样混乱的局面下,刘邦最终能够得以突围,并在后来歼灭了项羽。

陈平——剧照

也许我们的故事说的并不是很精彩,但是我们也能由此看到,刘邦做生意首先来说是‘大手笔’的,他不会吝啬手中的钱财,因为他知道,他所投入的钱财是能够为他带来大胜利的。反观项羽则不然,项羽却是一个吝啬的人,在将领建功的时候,本该要表彰的,却迟迟不肯将官印交出去。这便是两者的不同。

当然了,我们之所以把楚汉战争比作是一场生意,把刘邦和项羽当做是两家公司的CEO,实际上也是有道理的。刘邦对待自己的部下,也就是自己的员工,能够做到既给愿景,还给足够的信任,最重要的是还不小气,出手阔绰,建功之人必有大的封赏等等,从公司内部来说,刘邦的公司文化也好,还有人员的组织团结能力也都很不错。并且这个公司的运转效率还很高,当然了,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得益于刘邦这个CEO。而项羽的公司就不行了,连自己的大谋士范增都留不住,这也就是连自己的副董都留不住单靠自己干,那哪成呢?并且在对待自己员工时还很吝啬,所以,这样的老板自然难以带领公司走向更远。

范增——剧照

当然了,值得一提的是,刘邦遵循的是公司内部组织的总体能力,而项羽遵循的则是领导者的强大能力,也就是忽略组织的力量。这也是导致项羽集团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作者觉得刘邦是做成功的商人,他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买卖就是花四万金得了天下。

因为这个商人就是吕不韦,他帮助秦异人夺取皇位,到处打通关系,只花了这点钱,使得自己成为秦国的宰相,拥有了无上的权利和财富。
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是吕不韦,他认为秦国王子嬴异人奇货可居。因此扶持他当上了秦国大王。
这个商人就是吕不韦,他帮助秦王夺取王位,最后才能够坐上了秦国相邦的位置。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人

1、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当然入选,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2、子贡:孔子高徒,经商致富的能人。

《史记。

货值列传》载其“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

曾自费乘高车大马奔走于列国,说齐、存鲁、霸越、亡吴。

儒家学说后来得以发扬光大、流传百世,其功甚伟。

3、白圭:战国初期周人,最早的经商理论大师。

李悝曾向他求教过致富秘诀。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即是他首创的经商名言。

《史记》推其为“天下言治生祖”,曾有经商哲学理论著作问世,可惜失传。

4、吕不韦:战国时期阳翟大商人,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

5、沈万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

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

其孙卷入蓝玉之案被充军云南,财产没收。

其财富来源一说为海上贸易所得,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得国际贸易商人。

6、伍秉鉴:商名伍浩官。

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

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成巨富。

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

1843年清 *** 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

同年在广州病逝。

7、胡雪岩:本名光墉,著名的“红顶商人”,近代“徽商”的杰出代表。

因与左宗棠结交,借协办福建船政局、兰州制造局之机,靠包办湘军军需物资业务致巨富。

资金最高曾达两千万以上,后受洋商排挤破产。

胡庆余堂即为其创办知名企业。

8、王炽:字兴斋,云南弥勒人,另一个‘红顶商人”的代表,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创设“同庆丰”,并改组“天顺祥”,富可敌国。

9、盛宣怀:清末官商代表人物,总办全国电报业务,承办汉阳铁厂、江南制造局等实业,个中中饱私囊,累为巨富。

10、张謇:近代著名的“状元商人”,创办大生纱厂与垦牧公司致富,兴办教育,鼓吹立宪。

中国历史上的巨商有哪些?

刘瑾,和珅,宋子文,伍秉鉴,邓通,梁冀,吕不韦,石崇,沈万三,范蠡,白圭,子贡,胡雪岩,王炽,盛宣怀,乔致庸,叶澄衷等23人

继商圣陶朱公之后,后世最有名的巨商,当属明朝的沈万三和清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亦官亦商。投靠左宗棠,又结识曾国藩,跻身政界,十来年的功夫,家产千万。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军费短缺,胡雪岩凭自己的影响力筹来将近两千万两银子相助,事后又获取了丰厚的回报,终于成为一代巨商,富可敌国。

沈万三像

胡雪岩的起家,源于他精明的头脑,一次正确的投资。胡雪岩没什么文化,只会一点《三字经》和《千字文》之类的。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上学的条件。慢慢长大,胡雪岩深切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如果不赶紧充电,早晚要后悔。即使将来家产万金,不过是个没文化的商人,在那个年代终究要人一等。但胡雪岩已经过了读私塾的年龄,还怎么学知识呢?

他有自己的办法,到茶楼听书。茶楼里大都请有说书先生,各种历史故事在他们的嘴里说出来,生动又精彩。听书不仅是消遣,同样可以学到不少知识。胡雪岩一有时间就钻进茶楼,听春秋战国、楚汉争雄、三国鼎立、岳飞抗金之类的评书,乐此不疲。他不光增长了见识,也大大提高了思想层次。

人们经常用“阅人无数”一词,形容见多识广。胡雪岩在茶馆里,则主要靠耳朵听,顺带暗中观察。茶馆是三教九流的汇聚之地,什么样的人多有。胡雪岩不光听书,也留神听客人们的交谈。那些谈话内容繁杂无比,有的粗鄙不堪,有的颇为文雅;有人交头接耳议论时事,品评当朝风云人物,也有人大谈生意经。

胡雪岩

普通人听了大概不当回事,但胡雪岩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过滤渣滓留意有用的东西,学得了一个惊人的本事。后来胡雪岩纵横商场时,只要听别人说一两句话,就能察言观色猜到对方的意图。有这个绝技,经商自然是无往不利。

我们知道,胡雪岩混迹杭州茶馆时,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王有龄。王有龄出身官宦世家,但是到他父亲时候,已经家道中落。胡雪岩发现王有龄吃饭,每次都是花铜板买两张大饼充饥,穿着也很破旧。即便如此,王有龄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谈吐不凡,破衣烂衫掩盖不了他的勃勃英气。胡雪岩很感好奇,对他多留了一份心。

当时胡雪岩受阜康钱庄老掌柜临终托付,打理钱庄已经几年了,日早已好转。他整日泡茶馆,就是为了寻找发财机会。他觉得王有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场,自己似乎与对方有缘。但胡雪岩没有贸然去结识对方,又忍了些日子,依旧故作淡定地看着王有龄在茶馆里摸出几个铜板,把一壶龙井泡到没了颜色,或者就着水吃烧饼。

王有龄不是没有门路,他有人脉关系,可以通过买官得到杭州一份“盐大使”的差事。盐业是官府专营,谁都知道盐务是肥差。但王有龄实在是没这个钱,喝着淡如白开水的茶,偶尔就忍不住长吁短叹。有一天胡雪岩实在忍不住,径直坐到了王有龄的桌子对面,开始小心翼翼搭讪。聊了两回,胡雪岩更是坚定了看法,这个王有龄不简单,学问渊博,这人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两人慢慢熟悉,王有龄觉得胡雪岩看起来挺诚恳,就讲了自己的家世。后来说起了捐官的事,胡雪岩一听有个盐大使的肥缺,大吃一惊,问道,这么好的差事,你怎么不想办法拿下来。王有龄笑笑说,你以为很容易吗,得五百两银子。当时的白银购买力很高,五百两银子听起来不多,实际上的清朝封疆大吏,年薪不过百十两银子。

胡雪岩动起了心思。不过他也没这么多钱,几年间才攒了几十两银子而已。他不动声色,岔开话题跟王有龄聊起了家常,实际上心念电转,开始想办法弄钱。自己只要把这五百两银子投资到王有龄身上,将来的回报何止十倍百倍。胡雪岩打起了钱庄的主意。不久之后,他私下挪用了钱庄五百两白银,找机会交给了王有龄。

王有龄的眼睛瞪得铜铃一般,胡雪岩反倒很淡定,说你别管那么多,抓紧办正事。由此王有龄很快就咸鱼翻身了,参与盐务不久,升迁到湖州知府。胡雪岩跟随着王有龄,在湖州搞丝绸买卖,一路绿灯大开,甚至可以动用库银扶助百姓养蚕,发展自己的丝行。胡雪岩当年五百两银子的投资,至此赚回了何止百倍,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参考书目:《红顶商人胡雪岩》

文章标题: 中国历史上贡献大的商人是哪个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8383.html
文章标签:中国历史上  商人  贡献  是哪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