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溥仪的一生经历?
溥仪生于1906年,是光绪皇帝之侄,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一天的时间内先后死去。不满3岁的溥仪继承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由其父载沣摄政。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巨浪席卷全国。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从此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政权。按袁世凯拟定的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例》,溥仪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变”,“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并“暂居宫禁”。
因而溥仪退位后,故宫内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划归民国外,其余地方仍归清皇室所有。溥仪退位后念念不忘复辟,1917年7月1日,他在张勋等人的拥戴下,宣布复辟。
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复辟失败,7月12日溥仪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1924年,接受革命影响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占领北京。
11月5日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溥仪的皇帝称号,限令“即日移出宫禁”。第二年,溥仪潜入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秘密护持下去东北,次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导演下,当上伪满洲国的所谓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皇帝,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
1945年日本投降,他在逃往日本途中于8月17日被苏军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将他释放。随着溥仪的立场和人生态度的变化,他由皇帝被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
1964年,他担任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著有《我的前半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出现了许多末代皇帝。那些末代皇帝不是被杀就是自杀,都没落个好下场。唯有溥仪例外,以公民的身份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的美好时光。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和李淑贤女士在1962年4月30日结婚,建立了新的美满家庭。一位外宾曾经问他:“你不以为过去当过皇帝而有自豪感吗?”他答道:“皇帝,这是我认为最可耻的称号,自豪的是我今天成了一名中国公民。”
但是,新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罪恶的病魔——肾癌就潜入他的身体,使他在1967年10月17日凌晨与世长辞,终年60岁。
扩展资料
简介: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溥仪的一生,命运从未掌握在自己手里,堪称是一场悲剧。做为前清逊帝,他小小年纪便吃起了民国俸禄,关在紫禁城里与一群太监为伍;这帮身心俱残的奄党,把少不更事的溥仪教唆坏了,在其未成年时便教他“玩儿”,手淫、与太监鸡奸,小孩子把这当成乐此不疲的游戏了!长期的残害毁伤了少年溥仪的身体,他后来也果真死于肾病。同时,也造成了他心灵的严重扭曲,大家知道,成年后溥仪以残酷体罚下人出名,往往还不顾身份亲自动手,偶尔就有被殴毙者。但他却对那些依附他混饭吃的前清官宦优礼有加。不妨套用当代的心理分析,我们对溥仪的心态亦能管窥一二:他恨那些伺候他的人,尤其是太监。不是吗?!溥仪是聪明人,作为常识他应该晓得,左右的侍从是要用心去拉拢去敷衍的,否则便容易在卧榻之侧树敌,岂不危矣?所以他又对身边人疑心重重,防之又防,这也是出名的。不难推测,他得罪了身边人也害怕呀。可怜见的!
溥仪的宫廷老师、英国人庄士敦是个同性恋,其性取向深刻影响了溥仪,二人是终身好友。众所周知,溥仪讨厌女人,闭月羞花的皇后婉容(我收有她的多张照片,堪称古典的绝色美人,缺点是无胸。)直到伪满时期,不堪苦闷与男性侍卫通奸时,还是处女!对她进行性抚慰的侍卫于解放后透露了这一点,并对“主子”念念不忘,说皇后人好啊!
那么疑问便来了,慎防下人的溥仪为何带年轻壮男出入内室,不避内眷,以致无可避免的闹出宫廷秽闻?更可疑的是,与婉容私通的两名侍卫(请注意,是两个人。),事发后竟都被溥仪不可思义的放走了!溥仪对下人的温柔敦厚又彰显出来,不合常理中我们看出其合理的一面,他恨太监,并不等于就会恨身边的男人。一言以敝之,用他身边资深太监的话说,就是:咱们这位皇上啊,放着好好的水门不走,偏爱走旱门。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第二,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奕过世时,载沣8岁,因醇亲王“世袭罔替”而承袭为醇亲王。载沣承袭醇亲王后,18岁开始在朝廷上效力,后任阅兵大臣。慈禧懿旨将心腹权臣荣禄之女,又是慈禧认作养女的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为嫡福晋。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溥仪的外祖父荣禄。
荣禄,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后裔。荣禄曾因贪 污罪,险些被肃顺处斩。后花银子买了个直隶候补道。同治初,荣禄为慈禧的亲信,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帝死,光绪即位。慈禧遇到难题:将来新皇帝的儿子与新皇帝、与同治帝的关系怎样处置?对此,荣禄建言:等嗣皇帝(光绪)有子,承继同治为嗣,兼承光绪之祧。这为慈禧提供了解决上述关系的方案,很讨慈禧喜欢。光绪元年(1875年),荣禄兼步军统领,后擢工部尚书。二十年(1894年),任步军统领。疏荐袁世凯练新军。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四年(1898年),兼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出卖机密、通过荣禄奏报慈禧太后。当时任步军统领的荣禄,奉懿旨捉拿康有为与梁启超、斩谭嗣同等六君子。慈禧西逃回銮后,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即首席大学士。荣禄身兼将相,权倾朝野。《清史稿·荣禄传》记载:“荣禄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荣禄之女,常入宫中,慈禧喜爱,认作养女。慈禧将她指配给载沣。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为他定亲,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坚持给载沣指婚,刘佳氏只有将儿子已订婚之福晋退亲。
载沣有两位福晋,共有四子。嫡福晋姓苏完瓜尔佳氏,名幼兰,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慈禧太后之养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载沣完婚,生有两子——长子溥仪,次子溥杰(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生)。侧福晋邓佳氏,民国二年(1913年)完婚,生有二子:三子溥,早殇;四子溥任,后改名金友之,民国七年(1918年)生。
从上可以看出:慈禧亲手指定的三位皇位继承人——光绪帝载湉是亲胞妹的儿子,大阿哥溥儁是亲侄女的儿子,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爱新觉罗宗室中,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之人,一代大清兴亡,系于懿亲宫闱!
虽然两代醇亲王家出了两个皇帝,但两代醇亲王还是谨谨慎慎,乾乾翼翼。溥杰先生在《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中写道:“在慈禧和光绪的多年反目当中,在两派你死我活常年明争暗斗的既复杂又尖锐的政局中,一方面能和慈禧方面的荣禄等人诗酒往还,终于成为亲戚关系;一方面也和光绪方面的翁同龢等人以文会友地保持着相当的关系。这是我的祖父所以能够一生荣显未遭蹉跌的主要原因。”醇亲王载沣继承乃父奕的家风,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他的厅堂挂着楹联:“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表明自己超然政治,读书为乐,只求平安无事。这既有真情的流露,也为做给别人看。他还在团扇上写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借布袋和尚的偈诗,表示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但这对溥仪似乎没有多少影响。
溥仪这一生一共有五个夫人,第一就是“皇后”,郭博勒氏,婉容,达斡尔族人。溥 仪跟她结婚的时候,已经不是宣统皇帝了,是民国的国民了,所以婉容也就不能叫做皇后 了。第二就是“淑妃”,就是文绣,文绣和婉容同一天和溥仪结婚,这个时候溥仪也不是 宣统皇帝了,所以也不能叫淑妃了。第三位就是“祥夫人”,他他拉氏,后来改姓谭名玉 龄,后来跟溥仪离婚了。第四位叫“福夫人”,就是李玉琴,1943 年在长春和溥仪结婚, 后来离婚了。第五位就是李淑贤,李淑贤是1962 年结婚的,后来故去了。
可谓是最可怜,最可悲的一位皇帝。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资料及生前事迹
年号:前清末代皇帝溥仪年号1909---1911
溥仪的简介:宣统帝的简称----代指末代皇帝溥仪
[身份]
-我国前朝逊清末代皇帝.
-逊清醇亲王之子.
-日军中尉溥杰长兄.
-愍皇帝.愍,悲伤.
[生平]
-天资尚算聪慧,幼时待其长辈和善,长大后,由于紫禁城中的皇帝身份,性格日益骄纵,到了在长春作傀儡皇帝的时期,更是经常责罚属下和仆人,借此发泄对日本人的恐惧和不满.
-有传其行龙阳之道,难以查证.
-对太监深痛恶绝,在皇帝时期曾经下令驱逐太监,对其他下属以力相待.
[政治]
-前清时期,由其父载沣任摄政王,不问政事.
-张勋复辟时期,曾颁布十余条诏书,但不被军阀所承认.
-满洲国时期,由日本人拟政,名义上却是康德皇帝裁决.
-一生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前清登基,张勋复辟,满洲国执政)
[军事]
-民国时期,曾翻阅前朝奏章,力主海军建设.
-民国时期,沿用前清带刀侍卫驻扎禁宫.
-满洲国时期,曾组织三百人以上的护军,后被解散.
[文化]
-不拘泥儒家学说,却喜好西洋文化,曾接见现代学者胡适.
-拟文多章.
[舆论]
-民国时期,活动频密,为热点之人物.
-张勋曾夸耀幼帝"谦逊有礼,广识大体"等若干.
-满洲国时期,曾希望借助国联摆脱日本人控制,不果.
[婚姻]
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玉龄于1942年死。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玉琴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淑贤于1997年病死。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1岁。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廷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俘,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谁知道关于末代皇帝赙仪的 信息
概述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大满洲帝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本词条还介绍了根据其历史事迹改编的电影《末代皇帝》,以及溥仪的自传小说《我的前半生》等内容。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溥仪17岁时照片 爱新觉罗·溥仪 后更名为:源 溥仪 奉日本天皇为正朔,清朝第十一个皇帝(由于大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通称宣统皇帝,或末代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傀僻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在位时间
1908年—1912年2月12日(3年)清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张勋复辟(12天)民国
1932年3月1日—1934年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3年)伪满洲国
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为伪满洲国皇帝(11年)伪满洲国
年轻的溥仪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初次登上了清朝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即位时仅3岁。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但保留非统治皇帝的名义,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朝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溥仪来到天津。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期间曾有一架共和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弹而导致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
伪满洲国政权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企图分裂国家,溥仪自1932年3月1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3月1日登基,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续承清朝基业之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始终未能留下后代。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曾荣获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
也有说法,溥仪因癌症逝世,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而不是他的祖先的遗体所采取的的土葬。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中国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遗孀获准将他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
详细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214.html?wtp=tt
爱新觉罗·溥仪 后更名为:源 溥仪 奉日本天皇为正朔,清朝第十一个皇帝(由于大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通称宣统皇帝,或末代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傀僻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在位时间
1908年—1912年2月12日(3年)清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张勋复辟(12天)民国
1932年3月1日—1934年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3年)伪满洲国
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为伪满洲国皇帝(11年)伪满洲国
文章标题: 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史料都有哪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