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随国民政府迁台的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时间: 2023-08-23 03:59: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随国民政府迁台的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民国时期跟随孙中山有哪些人物?

黄兴 宋教仁 胡汉民 廖仲恺 陈天华 许崇智 蒋介石 陈其美 追问: 还有吗? 回答: 我所了解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其实在大革命时期有很多人都是跟着孙中山的,包括渴望革命的人和投机革命的人。要算民国初期的话,个人感觉真心跟随国父革命的就是 广州国民政府 那一帮人,包括 黄埔军校 那些。其他地方的均是 军阀割据 的状态。 北洋军阀 表面是同意革命,实际实在投机革命,扩充自己实力。
追随孙中山 王亚樵 余亚农

陈立夫、陈果夫是哪里的人,祖籍哪里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省吴兴人。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1] 。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2] 。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据了一个颇为特殊的位置[3] 。他的这一主张,在两岸都得到积极回应,他也因此当选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3] 。2001年2月8日逝世于台湾台中,年101岁。

陈果夫(1892-1951),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 。1929年,35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1] 。两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至此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1] 。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
1907年入浙江陆军小学堂,受陈其美革命活动影响,加入同盟会。1911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辛亥革命爆发后,赴武汉参加革命军,后随陈其美参加讨袁斗争。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凯派的枪手所杀[1] 。1918年起在上海经商,与蒋介石等从事交易所投机买卖。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后,在上海为军校招募新生兼采购物资。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掌管国民党党务,排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陈果夫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后于1935年控制中国农民银行。抗日战争期间在川、云、桂等省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抗战胜利后主持经营“党营生产事业”,接管大批敌伪资产,开办公司、银行等;还将文化、新闻、电影、广播单位改为“党营”。1949年去台湾,1951年8月25日病逝于台北。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文字一百九十余万字,台湾当局将其编成“全集”十册。
陈果夫 (1892~1951)
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原名祖焘。浙江吴兴人。1892年10月27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七)生。陈其美之侄。幼年在长沙明德学堂读书。1907年入浙江陆军小学堂,受陈其美革命活动影响,加入同盟会。1911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辛亥革命爆发后,赴武汉参加革命军,后随陈其美参加讨袁斗争。1918年起在上海经商,与蒋介石等从事交易所投机买卖。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后,在上海为军校招募新生兼采购物资。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掌管国民党党务,排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927年春积极参与蒋介石“清党”反共。他曾几度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是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长期掌管国民党党务。他培植亲信,排斥异己,控制各级党部,竭力把国民党变成蒋介石进行独裁统治的工具。与其弟陈立夫组织“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后来形成为一个很有权势的CC系。他们把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扩充成为一个庞大的特务系统,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从事反对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的活动,并对付国民党内反蒋派系的抗争。
陈果夫在国民党政府中历任要职:1928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1932年任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8年任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
陈果夫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于 1935年控制中国农民银行。抗日战争期间在川、云、桂等省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抗战胜利后主持经营“党营生产事业”,接管大批敌伪资产,开办公司、银行等,还将文化、新闻、电影、广播单位改为“党营”。他先后担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土地开发公司理事长、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称中国四大家族。1949年去台湾,1951年8月25日病逝于台北。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文字一百九十余万字,台湾当局将其编成“全集”十册。

陈立夫(1900年—2001年)
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陈果夫之弟。其二叔陈英士(陈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与蒋介石关系密切。陈果夫及陈立夫是国民党重要人物。陈立夫曾任蒋介石私人秘书,长时间主持人事及组织工作,亦是国民党党内安全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的始创人。在国民党内部,陈立夫和陈果夫的派系被称为“二陈”或者CC系。1948年陈立夫曾到美国为杜威助选,结果杜威落选,而国民党亦因而开罪上台之杜鲁门。1949年到台湾后,蒋介石为整顿在台势力,陈立夫难以在台立足,离开政坛去美国新泽西州定居,以经营农场养鸡、卖皮蛋、粽子等食品为生。晚年回台湾后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坛上有决定性影响。但因是国民党元老,仍很受尊敬。陈立夫在文化上的工作,主要有根据共产党「唯物论」而撰《唯生论》、《生之原理》两书,加以阐明并比较优劣。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后,即退出政界。旅居美国19年,并从事《四书道贯》一书之写作,现已有英、日、韩文译本。1969年返台,专事文化工作,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兼孔孟学会理事长。还有《孟子之政治思想》、《孟子之伦理道德思想》、《人理学》,并主编《孔子学说对世界之影响》、《中华文化概述》、《易学应用之研究》三辑,及主持译印英人李约瑟所着《中国之科技与文明》。此外又主张改良中国医药,曾任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撰有《我的信仰和希望》、《中医科学理论基础之发现,及中医合作之必然性》与《中华医药专辑》等书。
附陈立夫简历:
1922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系。
1925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
1925年9 月回国,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
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
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秘书长。
1931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
1934年任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8年任教育部部长。
1949年去台湾。
1951年去美国定居。
1966年贺蒋介石八十大寿,首次回台。
1969年返回台湾定居,历任总统府资政、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
2000年10月因为肺炎住进医院、并发心肌梗塞。
2001年2月8日晚近九时在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病逝,享年103 岁。

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是“四大家族”中陈氏家族的开创者,他们曾经替蒋介石负责国民党内的特务工作,权力极大,当时甚至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如今陈家辉煌不再,后人远离政治,在台湾已经没有什么实质影响力了。

陈立夫有3个儿子1个女儿,而陈果夫只有1个女儿,为了让自己哥哥的香火延续下去,陈立夫将自己的大儿子陈泽安过继给了陈果夫。现在陈家自陈立夫、陈果夫算起,已经有了第四代,家族人口众多。

陈家除了陈立夫的小儿子还居住在台湾以外,其他人都在美国生活。在陈家后代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二陈”共同的儿子陈泽安了。他是美国一家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

陈家是四大家族中较穷的一个。陈果夫、陈立夫一生没有多少积蓄,死后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再加上“二陈”在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就已被蒋介石赶出了国民党的权力中心,因此陈家子弟一直靠自己的努力生活,并没有多少名门望族的感觉。

陈家子弟在岛内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前不久岛内有人要拆除陈立夫在台北市的故居。陈立夫的儿媳妇林颖曾虽然一再恳求对方“手下留情”,建议将陈立夫的故居改成陈立夫的文物纪念馆,但最终房子还是被拆除。在拆迁现场,独自抗争的林颖曾只好拿出相机,伤感地拍下照片留念。
中文名: 陈祖燕
别名: 陈立夫
国籍: 中华民国
出生地: 清浙江省湖州府(今吴兴区)
出生日期: 1900-8-21
逝世日期: 2001-2-8
职业: 政治家
毕业院校: 北洋大学、匹兹堡大学
父: 陈其业
叔: 陈其美(陈英士)
兄: 陈果夫
中文名: 陈果夫
别名: 陈祖焘
出生地: 浙江吴兴(今湖州)
出生日期: 1892-10-27
逝世日期: 1951-8-25
职业: 政治家

希望被您采纳!
陈立夫(1898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
陈果夫(1892年10月5日-1951年8月25日),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
陈立夫(1898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

琦君的生平简介

我要琦君的生平简介

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

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扩展资料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髻》《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之一。

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琦君

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

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扩展资料

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li)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ji)》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

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绮君

琦君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的金手表》。
中文名
潘希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温州瓯海瞿溪镇
出生日期
1917年7月24日
人物关系

潘国纲
养父
人物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散文、儿童故事为主。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21)是琦君的侄子。

琦君
代表作品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髻》《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桂花雨》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
合集
《琴心》(散文、小说)国风杂志社 1954年,尔雅出版社 1980年
《琦君自选集》(词、散文、小说)黎明文化公司 1975年
《文与情》(散文、小说)三民书局 1990年
《琦君散文选》(中英对照)九歌出版社 2000年,新版 2007年
《母亲的金手表》九歌出版社 2001年,简体字版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2年
《梦中的饼干屋》九歌出版社 2002年,简体字版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2年
《琦君书信集》台湾文学馆 2007年
《未有花时已是春》(散文集)由九歌出版社授权,武汉爱漫画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出版中文简体字版本。 金城出版社 2021年[1]
小说
《菁姐》(短篇)今日妇女半月刊 1956年,尔雅出版社 1981年

琦君小说《橘子红了》改编电视剧
《百合羹》(短篇)开明书店1958年
《缮校室八小时》(短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
《七月的哀伤》(短篇)惊声文物供应社 1971年
《钱塘江畔》(短篇)尔雅出版社 1980年
《橘子红了》(中篇)洪范书店 1991年
散文
《溪边琐语》妇友月刊社 1962年
《烟愁》光启社 1963年,书评书目出版社 1975年,尔雅出版社 1981年
《琦君小品》三民书局1966年,新版 2004年
《红纱灯》三民书局 1969年,新版 2002年
《三更有梦书当枕》尔雅出版社 1975年
《桂花雨》尔雅出版社 1976年
《细雨灯花落》尔雅出版社 1977年,新版 2005年
《读书与生活》东大图书公司 1978年,三民书局 1986年
《千里怀人月在峰》尔雅出版社 1978年
《与我同车》九歌出版社 1979年,新版 2006年
《留予他年说梦痕》洪范书店 1980年
《母心似天空》尔雅出版社 1981年
《灯景旧情怀》洪范书店 1983年
《水是故乡甜》九歌出版社 1983年,新版 2006年;简体字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此处有仙桃》九歌出版社 1985年,新版 2006年
《玻璃笔》九歌出版社 1986年,新版 2006年
《我爱动物》洪范书店 1988年
《青灯有味似儿时》九歌出版社 1988年,新版 2004年;简体字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泪珠与珍珠》九歌出版社 1989年,新版 2006年
《母心‧佛心》九歌出版社 1990年,新版 2004年;简体字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一袭青衫万缕情》(我的中学生活回忆)尔雅出版社 1991年
《妈妈银行》九歌出版社 1991年,新版 2005年
《万水千山师友情》九歌出版社 1995年,新版 2006年
《母亲的书》洪范书店 1996年
《永是有情人》九歌出版社 1998年,新版 2005年
儿童文学
《卖牛记》绘者:田原 台湾省教育厅 1966年,2006年 三民书局将旧版的《卖牛记》与《老鞋匠的狗》合一,成新版的《卖牛记》
《老鞋匠和狗》绘者:田原 台湾省教育厅 1969年
《琦君说童年》纯文学出版社 1981年,三民书局 2006年
《琦君寄小读者》纯文学出版社 1985年,健行出版社 1996年,2004年 原书更名为《鞋子告状—琦君寄小读者》九歌出版社
《桂花雨》绘者:黄淑英 格林文化出版社 2002年
《玳瑁发夹》绘者:黄淑英 格林文化出版社 2004年
论述
《词人之舟》纯文学出版社 1981年,尔雅出版社 1996年
《琦君读书》九歌出版社 1987年,新版 2006年
翻译
《傻鹅皮杜妮》国语日报 1965年
《凉风山庄》纯文学出版社 1988年
《比伯的手风琴》汉艺色研出版社 1989年
《李波的心声》汉艺色研出版社 1989年
《爱吃糖的菲利》(顽童菲利三部曲)九歌出版社 1992年,新版 2008年
《好一个馊主义》远流出版社 1992年
《小侦探菲利》(顽童菲利三部曲)旧版 九歌出版社 1995年,新版 2008年
《菲利的幸运符咒》(顽童菲利三部曲)九歌出版社 1997年,新版 2009年
作品评价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li)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琦君结婚照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ji)》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文坛恒星
琦君于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爱之深教亦严,父亲潘国纲(潘鉴宗)虽出身农野,久历戎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盼她成为才女,就请一位姓叶的家庭教师教她。于是:五岁,认方块字;六岁,学描红;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八岁,读女诫,孟子;九岁,读论语、唐宋古文、左传,学做古文;十岁,她就过目能诵,挥笔成文了。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由于古典文学根基好,加之父亲的书房里有许多古今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她常偷读。暑假中,饱看新文学作品,外国小说则偏爱《简爱》《约翰克利斯多夫》《小妇人》等等。
她从古典文学、新文学及外国文学佳作中吸其精华,因此作文比赛,常得第一,被同学们封为“国文大将”。高一那年,她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自此,她立志当文学家。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直接升入之江大学,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琦君因此诗词造诣极高,其中又以同更获赞赏。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汇文女中及故乡永嘉县中教书。
共5张
琦君生活照
1949年去台湾,服务于司法界,任台湾当局高检处记录股长及台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同时在大学任教,并挤出时间写作。
1964年获台湾文艺协会散文奖。
1966年代表台湾妇女写作协会访问韩国。
1970年《红纱灯》散文集获中山学术基金会散文创作奖。
1972年应美国官方邀请访问夏威夷及美国本土参观各大学,与教授作家们交换教学、写作意见。
1969年在台湾当局“司法部”志愿退休后,在台湾的“中央大学”及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专心教课与写作。后其夫李唐基赴美任职,她也随任作“闲妻”而又闲不住,仍常给报刊写稿。
1985年《琦君寄小读者》获“台湾新闻局”金鼎奖。
1986年《此处有仙桃》散文集获台湾第十一届国家文艺奖。
1986年10月12日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有大陆、台湾两地作家参加的第四十八届国际笔会学术活动。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2021年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是琦君和林清玄。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散文大家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作为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从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算起,先后出版的《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水是故乡甜》、《母心似天空》、《此处有仙桃》、《灯景旧情怀》、《玻璃笔》、《琦君说童年》、《琦君寄小读者》、《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自选集》、《母心·佛心》等二十多本。琦君在自己写的大量散文中,尽情地抒发十分真挚热烈的感情,这里有对故乡山水和童年生活诗一样的回忆,有对父母师长挚友深沉的怀念,有对在台湾生活的叙写,又有对异国旅游的观感,此外是读书心得,创作杂谈,以及专给小读者写的小散文,但写的最好最多的,是怀乡思亲的散文。正如《烟愁》后记中写的:“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根扎在故乡,扎在祖国。虽然年纪大了,常常丢三落四,可是故乡的景、事、人却永远印在心里,忘也忘不掉。那剪不断的故乡之情,理还乱的亲友之思,以它的真挚、深沉、执著和热烈,构成了琦君散文抒情美的基本特征,“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移植”一词,用得何等精妙),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士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这种感情,是琦君所有怀乡思亲散文中的血液,就如年年中秋,年年吃月饼。台湾是产糖的地方,有各种馅的美味月饼,可琦君一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月光饼》)即使是水,也是故乡的甜。琦君去台旅欧访美,喝过各种各样的水,也爱喝矿泉水,但又怀疑外国的矿泉水不是天然的,而且,“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洌甘美吗?”(《水是故乡甜》)在《乡思》里,作者写得更恳切:“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她多么盼望海天连成一片,山水连成一线,能回到故乡“享受壮阔的山水田园之美,呼吸芳香静谧的空气。我渴望那一天,难道那一天还会远吗?”(《写作回顾》),这里写的。不只是她个人的心愿。那梦,那渴望,是属于许许多多去台人士的,也是属于神州大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
共2张
晚年的琦君
述怀游记
有人说琦君不善于写游记,这种说法不确切。游记有各种写法,有的偏重于写景,有的偏重于记事,有的偏重于述怀。琦君是生活在人情中的人,无疑偏重于述怀的,但常常与记事写景结合在一起。她的《西湖忆旧》、《故乡的江心寺》、《何时归看浙江潮》,虽是追忆而写的,实是绝好的游记。这些地方,她离开了许多年,却写得一往情深,景、人、物——如在2021年,再一次说明她爱之切,忆之深。在她笔下,“西湖似明眸皓齿的佳人,令人满怀喜悦,古寺名塔似遗世独立的高人逸士,引人发思古幽情。何况秋月春花,四时风光无限,湖山有幸,灵秀独钟”、“令人留连忘返”,“若把西湖秀丽景物移到台湾,都成奇景”。对于“占世界风景最佳四大学的第二位的”母校之江大学,因为有“千变万化的钱塘江水”,“我爱之胜于西子湖”。清晨,“晨曦自红霞中透出,把薄雾染成了粉红色的轻纱,笼罩着江面。粼粼江水,柔和得像纱帐里孩子梦中带笑的脸……我们赤足在潺氵爰的溪水中拣石子,夏老师依槛闲吟,诗成后传诵一时”(《何时归看浙江潮》)。这简直是一幅色彩分明、人物鲜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故乡母校游乐图。但更引起作者思恋的,是游子喝了“不忘本土”的“回旋井水”,因而盼望“再饮江心寺的回头水,更愿此身幻化为井底清泉,回旋地回到故乡”(《故乡的江心寺》)。
这种对故乡炽热的思念,正是作家热爱祖国的真诚表现。尤其令人难忘的,作者每看到异国他乡的山川景色稍似祖国风光时,又会引起丰富的联想,倾注她对祖国灼热的爱。如她游美国爱荷华城时,看到万缕千条柳丝,随风飘拂,她就“手牵着柔细的柳条,悠悠然真有置身大陆江南之感。台湾也有柳,但垂柳没有这么柔,这么长。爱荷华的柳很像杭州西子湖堤上的柳,自有一份魅力,引人无限乡思”(《静谧的大学城》)。她应邀访问韩国时,所以“使我骤一见就立刻爱上了她”,是“那一份似大陆北国又似江南的情调,与亚热带的台湾迥然不同。”在瞻仰汉城故宫的勤政殿的屋脊上的飞檐时,她觉得“仿佛置身于北平故宫中,顿然发思古之幽情”。作家对祖国母亲的眷念,是那样刻骨铭心。在这些篇章里,作者不是一字一句地来描述这一切,而是用整个心胸来拥抱这一切,那深沉浑厚的感情,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难忘故人
琦君忘不了故乡的山水,自然更忘不了故乡人,忘不了亲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异姓姐妹,甚至长工和乞丐。她把她的满腔思念,一片至情,溶铸到每一篇作品里。不同的是,一般作家是一篇文章写一个人,她是一篇文章一个重点,通过许多篇章,集中许多重点,写活一个真人。这种效果,表现在写母亲时最为成功。如《母亲新婚时》,写母亲的爱情和婚姻,她与丈夫虽是“亲上加亲”,爱情却发生在婚后,突出母亲的娇羞、温柔和顺从。《母亲那个时代》,写她一天到晚为一家子忙,想得到丈夫的爱而不能,突出她的勤劳和容忍;《母亲的偏方》,叙母亲能用各种偏方治病,简直是一位“全科医生”,而这一切都是从外祖父那儿零零碎碎学来的,说明母亲的聪明干练;《母亲的手艺》表现母亲的多才多艺;《母亲母亲》述母亲对女儿既严厉又温和的教育方法;《髻》写母亲的幽怨,因为做官的丈夫把本应给她的爱转移到姨太太那儿去了;《毛衣》写母亲对女儿的慈爱。《母亲的教导》写母亲如何注重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教导自己的女儿。除了这些专外,在其他散文中,在写别人的同时,也给母亲一些侧写。如写母亲待长工和待家人,她甚至帮阿荣伯成了家,并让他们夫妻双双住进潘家(《阿荣伯》);她也善待奶妈,把一对金手镯分赠给奶妈的孩子和自己的女儿(《一对金手镯》);即使对乞丐她也充满了同情心(《三划阿王》)。读者可以从专篇或其他别篇有关的侧面描写中,多角度地发现她勤劳、刻苦、节俭、善良、容忍、慈悲的品德,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和三从四德和旧式妇女的形象,活脱脱地站在我们面前。这种连环画式的写法,不啻是对散文艺术的一种创新。对外祖父、老师、阿荣伯的描写,也采用同一手法。《外祖父的白胡须》中的外祖父,既是私塾老师,又是义务郎中,对一切人都亲切和气,甚至连蚂蚁虫类都要“保护”,他抓到小偷也不打骂,反而送小偷两块银元叫他做生意以改邪归正。为了“最蹩脚”的戏班子能演下去,他特地带外孙女顶风冒雪去“捧场”,“拼命拍手叫好”,最后还给戏班子一块银元,“让他们买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红纱灯》则着重通过外祖父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希望把染有坏习惯的五叔教育成为力求上进的青年,突出外祖父不同凡响的智慧与热切心肠,我们也从这些不同的篇章里,看到了这位活神仙的方方面面。在怀念老师的散文中,《春风比雨》、《鹧鸪天——怀念夏承焘师》这两篇文章,将风流倜傥的大词人及与人迥异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实践,写得丝丝入扣,而《一生一代一双人》则体现老师对师母的理解与体贴,从另一,角度显出老师的高尚人格,心地善良;《吾师》,把三个老师为教、为文、为人层层衬出,突出三人不同的学识、个性和风格。把一个雇工和官家小姐的美好关系写得那么动人,华人作家中只有琦君。如《第一双高跟鞋》、《阿荣伯伯》,阿荣伯伯的“学得能干点,要自己打天下”的叮嘱,倒不像雇工对小主人说的话,而是长辈对小辈的关切。怪不得他“仁慈慷慨乐于助人的性格,给我少年时代不少的启迪”了。
国内有些评论文章,只字不提琦君父亲写的散文,只是在别的文章中提及父亲对母亲的无情。其实琦君也很爱父亲,专文有《父亲》、《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在其他写母亲或母亲、父亲、姨娘三角微妙关系以及父亲对“我”的挚爱之类散文中,父亲的形象也是亲切鲜明的,如《小梅花》、《杨梅》、《酒杯》、《鲜牛奶的故事》、《喜宴》等等。琦君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父亲弃官退隐后的心态,以及对种田人纯真的友谊(《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晚年对母亲的理解、深情和愧疚(《杨梅》),以及对“我”的挚爱(《喜宴》),写得那么细腻,那样鲜活,那样生动。而《父亲》的构思尤其独特。文章一开始,作家就为父亲造型:“每回听到马弁们一声吆喝:‘师长回府啦’”孩子们远远偷看到的是一个威风凛凛的父亲。“我”和哥哥,只是怕他,不敢亲近。待父亲因反对军阀内战而自动退隐闲居以后,父亲不再穿军装而着一身蓝色长衫,不像显赫的军官而像诗人学者时,“我”就感觉亲近多了。尤其是哥哥死后,父亲从北平回到杭州,“我”也由远远的“偷看”到“靠在他怀里”,为痛悼哥哥而与父亲相对痛哭。在这里可看出作家组合素材的高超:从形式上实质距离的拉近到感情距离的拉近,承接得天衣无缝,同时也借此将父亲的显赫、威武、悲愁、慈爱一一展出,既树起父亲的高大形象,又写出父亲丰富的内心感情。
人物散文
在写人的单篇散文中,有人把《一对金手镯》当成小说,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它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严谨的结构。事实上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如《父亲》、《髻》、《红纱灯》等。所以这也是一篇小说化了的散文杰作。因为它是绝对真实的。琦君是独女,母亲爱之如掌上明珠,怎肯交与他人?据说是因为她一头浓发,听人说送与奶妈抚养才会健壮成长,迷信的母亲就让她与乳母之女阿月同吸乳汁。一岁半后,她被母亲接回,母亲拿出一对金手镯,一只套在阿月手上,一只套在她手上。七岁时,这一对小姐妹又见面了,一样童稚,一片天真,并不感到她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可是十八年后,当她们再见时,阿月竟当面喊出:“大小姐,多年不见了!”如同鲁迅的《故乡》中的闰土喊“老爷”一样,震颤着作者与读者的心。“鲁迅以他超越常人的冷漠,以极度悲悯所压缩成的冷漠,维系他古典的节制;琦君则以她静谧的诗词含蕴将悲悯扩散在时空以外”(杨牧:《留予他年说梦痕·序》)。这一声喊,一下子拉开了她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点出她们不同身分地位。正因为琦君“将悲悯扩散在时空以外”,她对这“大小姐”的喊声也作了与鲁迅别样的处理,她不许这样喊,而且当晚,这位官家小姐、女大学生还执意与带一小女儿的贫苦农妇睡在一张床上,畅谈别后详情,关心她的命运。直到现在,她与阿月一别半个世纪,还念念不忘这位异姓姐妹,足以透示作家善良美好的心灵,温柔敦厚的个性。很可惜,作者只为阿月的贫困叹息,却无法找出阿月贫困的根本原因,却是她思想上的局限。情真意切是这篇散文的灵魂,这表现在文字方面,是作者不露痕迹地将她在古典诗词上深厚的造诣溶合于一篇白话文里,转成质朴的语言,抒写她的深情与眷恋。仅就流泪场面,就有七次之多,但没有雷同的。其中,有乳娘见到长大成人的“我”的喜极而泪,有“我”面对两“鬓已斑”的母亲和摸到乳娘“粗糙”双手而流的伤感的泪,有“我”与阿月话别时感到一对异姓姐妹“生活环境里离将日益遥远”而流的无奈的泪……除了写泪,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失落之情,也写得如在当时,如当“老师讲到马克·吐温的双胞弟弟掉到水里淹死了,马克·吐温说‘淹死的不知是我还是弟弟’,全班同学都笑起来,自己想起阿月……心理就有点怅怅惘惘的。”这种对比,既鲜明又有新意。全文显得缠绵徘恻,动人心弦。比起忆旧文章的凝重情深,来台以后的生活写照的散文,则多幽默诙谐。当然不能说她写来台后的生活散文就不带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琦君信奉“感人心者,莫善于情”(白居易语)这句名言。她是用“情眼”看世界的,在她的笔下,处处都是爱,万般都有情。我说她忆旧文章更凝重,更情深,只是比较而言而已。请看《我的另一半》、《我的另一半补述》、《三如堂主人》、《梨膏酱油》、《与我同车》写得多么幽默而又一往情深。至于《孩子快长大》、《孩子慢慢长》、《捕儿住校后》等等,也写尽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心,《家有怪妻》、《再做闲妻》则更是妙趣横生!
除了写人,她的笔也离不开她心爱的小动物。她写猫(《家有五猫》),写狗(《寂寞的家狗》)、写猴(《再见呆呆》),甚至写老鼠(《人鼠之间》)、小虫(《静夜良伴》)等等。她自幼爱小动物,她的处女作就是《我的好朋友小黄狗》。在所有写动物的散文中,我认为《我家龙子》最出色,它不仅表现作家对动物的爱,更突出一颗慈母心。因为那只猫是儿子雨夜拾回来的“爱宠”、拜托“我’代为照顾的,于是母子间的情愫得以沟通。而这聋了的小白猫所以不叫聋子而叫龙子(这名字还是最不喜欢小动物的父亲取的!),也表现做父母的对儿子的期望——望子成龙。结尾处“我抱着龙子,喃喃地对龙子诉说心事…但想想(已经远行的)儿子,他又何尝听得见,听得懂呢?”那种对儿子的担心和爱心,是每个母亲都有,却不是每个母亲所能言传的。
琦君写身边琐事的散文常富哲理,如《倒帐》,全家赖以生息补贴家用的一笔钱,被一位朋友倒掉了,怎么不难过呢?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由此“使我们懂得如何安贫守拙,更懂在贫与拙中,如何来享受无边的家庭乐趣”,“岂非‘得大于失’”?又如《财富和爱情》说明夫妻生活中,爱情和友情才是永恒的财富,给读者多少启迪!此外如《恩与爱》、《生与死》、《有我与无我》、《有甚闲愁可皱眉》等都是极富哲理与情趣的精品。有些身边琐事则写得富有人情味,如《课子记》,她嫌她先生对儿子太苛,“谁知轮到自己教他,竟比他爸更容易动火”,写做爸爸的辅导儿子功课时一下子叫“乖儿子”,一下子骂“笨东西”,声态笑貌,跃然纸上,像一幅家庭生活画,一出富有诗趣的小喜剧。通篇作品生气盎然、真实,真是使人神游而意会的好作品。
相关资料
《琦君的世界》隐地编 尔雅出版社 1980年
《琦君的文学世界》章方松三民书局 2004年
《剪不断的母子情─论琦君的亲情书写》黄渭珈 中国语文月刊 2005年
《永远的童话:琦君传》宇文正 三民书局 2006年。
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
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扩展资料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li)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ji)》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
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绮君
查看全部20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琦君 简介
琦君(1916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1916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瓯海瞿溪乡,原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小名春英,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现当代台湾女作家,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编辑本段]生平 1917年,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 1921年,开始受教于家庭教师叶巨雄,研读诗经、唐诗、孟子、论语、唐宋古文等中国古典文学数年。 1927年,唯一的亲哥哥在北京因病过世。 1928年,举家迁居杭州。1930年,考入弘道女中。 193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黄》于“浙江青年”杂志。 1936年,进入之江大学中文系就读(之江大学后来历经整并,最后并入现在的浙江大学),大学期间,受业于词学大师夏承焘门下,饱读中西文艺作品。“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 中日战争期间,父亲潘鉴宗与母亲叶梦兰接连因病过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 1941年,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汇中女中。1943年,返乡任教于永嘉县中(今温州二中)。 1945年,抗战胜利回杭州,任教于母校之江大学,兼任浙江高院图书管理员,而后转入苏州法院担任机要秘书,开始了往后数十年,在司法界与教育界并行的工作。 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担任高检处书记官,之后转任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同年,发表来台后的首篇散文“金盒子”于中央日报。 1951年,与李唐基结婚,两人育有一子。 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 除了从事司法工作,这几十年间,琦君也在学校兼课教授国文,如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 1969年,自法院退休。 1977年,随夫留居美国。1980年,自美返国,任教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83年,再随夫留居美国。 1999年,以《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 2001年,返回故乡-浙江永嘉,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典礼。 2004年,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 2006年6月7日凌晨4点45分病逝于台北市和信医院,享寿90岁。 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 [编辑本段]作品 论述 《词人之舟》 民国七十年,纯文学出版社;民国八十五年,尔雅出版社。 散文 《金盒子》 原载民国八十五年三月十七日《星岛日报》 现已选入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 《溪边琐语》 民五十一年,妇友月刊社 《琦君小品》 民五十五年,三民书局 《红纱灯》 民五十八年,三民书局 《烟愁》 民五十八年,光启出版社;民七十年,尔雅出版社 《三更有梦书当枕》 民六十四年,尔雅出版社 《桂花雨》 民六十五年,尔雅出版社 从桂花雨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161 浏览5922 2021-11-22
琦君简介
作家简介: (1918~ )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769 浏览9127 2021-11-26
作家琦君的经历是什么?
琦君生于1917,2006去世,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 经历: 琦君于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爱之深教亦严,父亲潘国纲(潘鉴宗)虽出身农野,久历戎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盼她成为才女,就请一位姓叶的家庭教师教她。 于是:五岁,认方块字;六岁,学描红;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八岁,读女诫,孟子;九岁,读论语、唐宋古文、左传,学做古文;十岁,她就过目能诵,挥笔成文了。 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由于古典文学根基好,加之父亲的书房里有许多古今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她常偷读。暑假中,饱看新文学作品,外国小说则偏爱《简爱》《约翰克利斯多夫》《小妇人》等等。 她从古典文学、新文学及外国文学佳作中吸其精华,因此作文比赛,常得第一,被同学们封为“国文大将”。 高一那年,她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自此,她立志当文学家。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直接升入之江大学,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琦君因此诗词造诣极高,其中又以同更获赞赏。 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汇文女中及故乡永嘉县中教书。 1949年去台湾,服务于司法界,任台湾当局高检处记录股长及台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同时在大学任教,并挤出时间写作。 1964年获台湾文艺协会散文奖。 1966年代表台湾妇女写作协会访问韩国。 1970年《红纱灯》散文集获中山学术基金会散文创作奖。 1972年应美国官方邀请访问夏威夷及美国本土参观各大学,与教授作家们交换教学、写作意见。 1969年在台湾当局“司法部”志愿退休后,在台湾的“中央大学”及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专心教课与写作。后其夫李唐基赴美任职,她也随任作“闲妻”而又闲不住,仍常给报刊写稿。 1985年《琦君寄小读者》获“台湾新闻局”金鼎奖。 1986年《此处有仙桃》散文集获台湾第十一届国家文艺奖。 1986年10月12日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有大陆、台湾两地作家参加的第四十八届国际笔会学术活动。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2021年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是琦君和林清玄。 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扩展资料: 代表作品: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髻》、《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桂花雨》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 散文大家: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作为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从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算起,先后出版的《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 《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水是故乡甜》、《母心似天空》、《此处有仙桃》、《灯景旧情怀》、《玻璃笔》、《琦君说童年》、《琦君寄小读者》、《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自选集》、《母心·佛心》等二十多本。 琦君在自己写的大量散文中,尽情地抒发十分真挚热烈的感情,这里有对故乡山水和童年生活诗一样的回忆,有对父母师长挚友深沉的怀念。 有对在台湾生活的叙写,又有对异国旅游的观感,此外是读书心得,创作杂谈,以及专给小读者写的小散文,但写的最好最多的,是怀乡思亲的散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琦君
84 浏览5629 2021-07-20
琦君的资料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174 浏览2964 2021-11-23
琦君生平(越短越好,但不能漏)
生平简述 年份 事迹 1916年 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 1921年 开始受教于家庭教师叶巨雄,研读诗经、唐诗、孟子、论语、唐宋古文等中国古典文学数年。 1927年 唯一的亲哥哥在北京因病过世。 1928年 举家迁居杭州。 1930年 考入弘道女中。 1935年 发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黄》于“浙江青年”杂志。 1936年 进入之江大学中文系就读(之江大学后来历经整并,最后并入现在的浙江大学),大学期间,受业于词学大师夏承焘门下,饱读中西文艺作品。“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中日战争期间,父亲潘鉴宗与母亲叶梦兰接连因病过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 1941年 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汇中女中。 1943年 返乡任教于永嘉县中(今温州二中)。 1945年 抗战胜利回杭州,任教于母校之江大学,兼任浙江高院图书管理员,而后转入苏州法院担任机要秘书,开始了往后数十年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赴台,担任高检处书记官,之后转任台湾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 同年1954年 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除了从事司法工作,这几十年间,琦君也在学校兼课教授国文,如淡江英专(今台湾淡江大学)、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 1969年 自法院退休。 1976年 写出作品《桂花雨》,并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7课。 1977年 随夫留居美国。 1980年 自美返国,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 1983年 再随夫留居美国。 1999年 以《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 2001年 返回故乡-浙江永嘉,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典礼。 2004年 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 2006年 6月7日凌晨4点45分病逝于台北市和信医院,享寿90岁。​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台湾当局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其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5 浏览302
88条评论
热心网友 57
2021-09-03 20:06
我正在看她的“桂花雨”
回复Ta
热心网友:老师要查资料,没办法!
热心网友:+1
查看全部24条回复
热心网友 52
2021-06-08 16:55
666
回复Ta
热心网友 28
2021-07-22 15:26
6666
回复Ta
垚琪颖慧::
热心网友:😘棒扩展资料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li)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ji)》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
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绮君
生平  1917年,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 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 1921年,开始受教于家庭教师叶巨雄,研读诗经、唐诗、孟子、论语、唐宋古文等中国古典文学数年。 1927年,唯一的亲哥哥在北京因病过世。 1928年,举家迁居杭州。1930年,考入弘道女中。 193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黄》于“浙江青年”杂志。 1936年,进入之江大学中文系就读(之江大学后来历经整并,最后并入现在的浙江大学),大学期间,受业于词学大师夏承焘门下,饱读中西文艺作品。“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 中日战争期间,父亲潘鉴宗与母亲叶梦兰接连因病过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 1941年,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汇中女中。1943年,返乡任教于永嘉县中(今温州二中)。 1945年,抗战胜利回杭州,任教于母校之江大学,兼任浙江高院图书管理员,而后转入苏州法院担任机要秘书,开始了往后数十年,在司法界与教育界并行的工作。 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担任高检处书记官,之后转任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同年,发表来台后的首篇 散文“金盒子”于中央日报。 1951年,与李唐基结婚,两人育有一子。 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 除了从事司法工作,这几十年间,琦君也在学校兼课教授国文,如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 1969年,自法院退休。 1977年,随夫留居美国。1980年,自美返国,任教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83年,再随夫留居美国。 1999年,以《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 2001年,返回故乡-浙江永嘉,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典礼。 2004年,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 2006年6月7日凌晨4点45分病逝于台北市和信医院,享寿90岁。 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

郑成功的主要事迹

1、崇祯十一年(1638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拜在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顺治二年(1645),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同年七月改元“隆武”。隆武政权成立后,郑成功得隆武赏识,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朱、改名“成功”、仪同驸马。

2、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

3、1647年1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今日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永历三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郡王),从此亦有人称成功为“郑延平”。永历七年(1653年)四月,清军两度大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

4、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起兵后的十多年,郑成功的据地仍然只以金门、厦门等闽南沿海岛屿为主。但郑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权。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 

5、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随后积极开发台湾,施行屯垦政策并开展贸易,使台湾迅速摆脱贫困。

扩展资料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汤锦台:

国姓爷不是一个粗鲁的海寇。他从来没有为个人的利益打仗。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治下的土地收容了所有效忠明室的人。他一生以收复明朝江山为职志。他也不是残暴之人,至少不像同一时代的欧洲人那样黩武好战。

郑成功并不反对基督教义本身,如果因为士兵服从主帅的命令而把传教士给杀了,那是因为他们是荷兰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传教士。当我们把国姓爷对待荷兰人的行为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待中国人的行为对比之后,我们只会更加站在国姓爷的一边。

礼密臣:

国姓爷可能是东方现代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在活跃于中国海面的各路英豪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这位英勇干练、成就辉煌大业的年轻将帅。

他的能力表现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从,不愿做顺民的,受到欺压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虽然他执法如山,而且许多人是年龄长他两三倍的长辈,但却都能俯首听命,唯令是从,这就是他的威势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明清之际军事将领、民族英雄)

国姓爷忠孝始终两全东都瀛海泣血持父之志收复大员矢忠不贰含孝九泉无私无愧无遗无憾勿疑勿忘

对藩主郑成功的看法——瀛海雄师辟疆土、秉承父志扬霸业、矢忠不贰作孝臣、旷世英豪千古颂、永垂不朽代代传

对国姓爷郑成功的看法—抗清驱荷图复明、憼遵父托收大员、德泽涌泉福子民、矢志不渝忠孝全、英烈千秋载青史

对忠孝伯郑成功的看法—忠烈孤臣抗鞑虏、持父先志驱荷夷、含孝九泉耀祖德、东都励治留英名、大员功绩缅怀恩

对延平王郑成功的看法—跨海义师复大员、天兴万年立根基、东都瀛台尽忠孝、福泽鼓泉遗世间、千古英气盖寰宇

开闽台海疆威震东南还我山河
承抗清复明尽忠克孝永传后世

国姓爷忠孝两全东都瀛海泣血记

国姓爷郑成功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户藩千里滨,祖籍福建泉州南安郡43都石井村,公元1624年8月27日生,属西洋处女星座,农历7月14日甲子年,午后酉时生,十二生肖相鼠,卒於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得年39岁,由於出生时千里滨海边红光照亮、天鸣地动(相传郑成功为大海鲸化身降临),因为长的白白胖胖惹人可爱,深受郑家欢喜颇俱福相,故取乳名福松(闽南语松与相同音,福气建在、松柏永春),待回国更名森(森林似海、国之栋梁),号大木(大造乙木日元生於初秋之令),字明俨(明心俨然、忠孝两全),南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册封为延平郡王,后世尊称为「延平王」。
(名垂不朽代代颂扬)

於忠———谈到忠,先了解郑成功家族起源及郑成功生平,有关此叙述非常多,兹不再赘言,公元1644年叛臣洪承畴、叛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席卷中原,横扫江南,南京不保。公元1645年其父郑芝龙及其叔郑鸿逵,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明朝诸臣,於福州拥立唐王隆武帝,时年21岁的郑森由南京国子监太学返闽(金陵易帜),父芝龙带领引见晋谒隆武帝,皇帝抚其背授言:「朕惜无女可配卿为憾!当勿忘朕,应尽忠孝」。南明唐王朱聿键钦赐予国姓「朱」,更名「成功」,官拜御营中军都督(行礼同驸马爷),次年封「忠孝伯」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之印号召「奉明正朔」担负起「反清复明」之重责大任,据一隅之地终其一生与清人鞑虏周旋对抗,志节矢忠不贰,孝道始终如一,内心所承受压力、创伤、哀痛、悲愤,实非他人所能了解,所率军队除少许亲近倭兵武士外,大多接受父亲郑芝龙旧部泉州子弟兵为骨干,其中多数为海盗出身,加上明朝北方各省败退投靠散兵部队及少数投降山寇、土匪,还有慕名而来海外浪人、并远至南澳、澳门招兵渔夫与及雇用少数白人佣兵与黑人洋枪队....等等(义军水师),与其说郑军为一支强而有力战斗部队,亦可说郑军为一支随时面临不稳定因素而瓦解的杂牌军,故延平王郑成功治军相当严刑峻法、赏罚分明,为历史学者所公认。
(恩威并施信赏必罚)

对藩主郑成功的看法,从其个性与施琅长期间不合产生过节,施琅态度傲慢跋扈,刚愎自用屡犯上,擅杀成功亲卫曾德后逃逸,导致性情刚烈的郑成功勃然大怒,愤而斩杀其父子俩(埋下恩怨情仇因果)。且因郑成功长久率兵征战军旅戎马倥偬,造成郑成功性格上喜怒无常动辄得咎(处女座讲求完美精细),尔由其母亲田川氏惨遭清兵奸辱自尽,成功闻之,痛不欲生,剥开腹肠洗涤而葬之,迨因长子郑经与四弟乳母陈氏乱伦生子,欺蒙成功大逆不孝,谕令堂兄郑泰返厦门杀董夫人及郑经,但郑泰以「乱命!不可从也」欲搪塞之,仅杀陈氏母子覆命(违命待惩忐忑不安),综观上述几种情境可见知郑成功一生突发性严厉冷酷,令人油然而产生肃杀敬畏的性格,况且郑成功曾拜学南京国子监儒学大师钱谦益门下,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深受儒家思想教育薰陶影响,养成天赋人性,善良仁慈,温和宽恕之道,从复台驱荷之役,堂堂战胜国仍然让战败者荷兰人携家带眷金银珠宝全身而退,安全地离开大员回到巴达维亚城(今印尼雅加达),如此怀著悲天悯人气度,仁慈善良胸襟,宽厚侠义精神,旷世古今有谁可睥睨,而得到印证之。
(刚柔并济恩怨必报)

南明永历12年5月(公元1658年6月)第一次统率大军17万(号称)北伐中原遇飓风失败,翌年永历13年4月(公元1659年5月)第二次统率大军20万北伐(联合张煌言部),破瓜州,克芜湖,取镇江,围南京城,清军守将两江总督郎廷佐闻郑军即到,立命城外十里所有百姓尽数撤入城内并将房屋全部烧毁,一面急奏上疏北京清廷增派大军救援,一面采用提督管效忠缓兵之计,遣使假以卑辞向郑成功求情乞降,唬称清朝有法,守城过30日者,城失罪不及妻孥,怜求郑成功宽限一个月后即开城门投降,当下至忠至孝仁厚宽容的郑成功正沉浸在节节胜利的旋涡之中,故而骄兵必纵,纵则败之(一慈之仁一己之施),心想「自舟山兴师以来,战必胜,攻必克,彼焉敢缓我之兵邪!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今既来降,骤攻之,何足以服其心哉。」同时也不想再牺牲军士们,於金陵战前郑成功在主帅船上望著浩瀚浪涛烟波袅袅的江面,巍巍峨峨屹立不摇的南京城,当下真情流露胸怀壮志,有感抒发喃喃自语的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文采,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摘自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随即号令全军缟素朝向南京城遥祭明太祖朱元璋皇陵,同时祭拜崇祯、隆武二帝,登时气势磅礴,尽见江淮旌旗遍布有如白雪皑皑一片景象,全军声泪俱下秩序井然,顷刻之间江河震撼场面惊天地泣鬼神,延江百姓为之动容,皆互道匡复明朝江山社稷中兴之象指日可期,於南京之役本可为大明朝恢复半壁江山,可惜郑成功感於昔日在南京国子监求学时,心寄南京城之怀念与留恋,情系秦淮河畔的景致宜人,回忆往事点点滴滴(思古幽情怀忧丧志),深信儒家以德服人,兴仁义之师,惟「仁者无敌」之王道文化,且个性善良仁慈宽厚,惶恐部属及城内百姓大量伤亡,况且南京有先帝明太祖朱元璋陵园(明孝陵),为防招致兵荒马乱炮火摧毁破坏殆尽,及思量父亲大人在北京遭受清廷要挟生命安危,....等等多重顾忌,内心踌躇,终至却步,不忍兵戎相见生灵涂炭,暂且避免触犯惊动明太祖先灵为念(忠孝节义德泽涌泉),故始终听不进众帅将劝进,一举拿下南京城(刚愎自用招致犯下),反而中了清两江总督郎廷佐缓兵之计,终致兵败南京城,毕竟文人儒士出身缺乏果决(天意无奈大势底定),於是役也!南明主力战将计有甘辉、张英、林胜、陈魁、万礼、余新、潘庚钟、蓝衍、魏标、林世用、洪复...等数十员文武将官战殁阵亡(全军祭文歌功颂德),成功叹曰:是「吾欺敌之过」(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尔出长江再攻崇明岛不克,出师无功,至此郑成功自知孤臣无力可挽天(泣祷自贬感恩戴罪),10月退守金厦。枕戈待旦,养兵蓄锐,筹谋图计,生聚教训,有朝一日,俟机憼遵父托收回大员。
(闽南语台湾称大员)

於孝———说到孝,南明永历15年3月(公元1661年4月),郑成功统兵2万5千、大小战船数百艘,由金、厦出发先攻取澎湖,围攻热难遮城(闽南语难与兰同音)长达八个月之久(南京之围殷鉴不远文攻武吓劝降荷兰),终於驱逐占领台湾38年的荷兰人,秉承父志克尽忠孝两全收复大员(台湾)改为东都明京(天命难违福泽子孙),作为反清复明之根据地,终想一天反攻内地,图复大明江山之志及完成先帝遗愿,偏见事与愿违,逢闻吕宋(菲律宾)华侨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残害,未能旋即派兵征伐吕宋,拯救华人及郑氏亲族於一时(瀛海泣血蓄势待发),若郑成功生命延长一、二年攻取菲律宾或远征南洋扩大郑氏版图(改写历史创世未来),同年永历帝避难缅甸,但终究逃亡一年后被吴三桂擒捕,递解昆明绞杀(正朔招牌面临将至),此际叛将黄梧,向清廷提出所谓灭郑「平海五策」,实施海禁和迁界造成东都粮运接济困难(粮饷两缺攻守失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骤然将郑成功福建泉州老家祖坟,大肆挖掘破坏,戳尸极尽侮蔑,成功闻耗西向切齿怒骂曰:「黄梧忘恩负义,生者有怨,死者何仇?敢如此结不共戴天之恨!倘来日起兵西进伐取,吾不寸磔汝尸,枉作人间大丈夫!」。
(人神共愤永无宁日)

公元1661年10月3日,清廷以郑氏父子私通共谋,将郑芝龙一家族人11口斩於北京柴市(一代船王枭雄落幕),噩耗传至,成功痛心疾首呼天跪地北向大陆哭泣曰:「汝父当初若听儿劝谏,今也不会惨遭杀身之祸,然不幸中之大幸,仍有孩儿当为您复仇!」。
(全军缟素戴孝祭拜)

公元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正式接受荷兰人投降签约(历史性的一刻),收复大员(台湾)后,改为「东都」励精图治,设承天府(台南)置天兴(嘉义)、万年(高雄)两县,承袭明朝官制,订定律法,创立学府,实施「寓兵於农」屯垦政策自给自足,倾巢开拓,致力建设,治理经营,大员百姓为感恩戴德,缅怀纪念郑成功对先民福祉福泽,丰功伟绩,尊称为开台圣王、开山圣王、国圣公、国姓公。谨附郑成功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字里行间透露出郑成功持其父志收回大员克尽忠孝两全无私无愧无遗无憾与其「胸怀大襟」、「为善仁民」、「兼爱非攻」的和平精神。
(含孝九泉光宗耀祖)

公元1662年4月天地造化弄人,当下听闻留在厦门郑经悖礼乱伦与四弟之乳母私通生子,郑经竟伪称乃侍妾所生,蒙骗鼓里,时郑成功仍然不知,心想中年喜获长孙高兴万分,大加赏赐,然而陈氏得宠后更加跋扈,郑经夫人唐氏为明朝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於是显悦知悉便捎信予成功言道:「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斥责,反加齎赏,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郑成功阅信后顿时羞愧至极气炸胸堂(晴天霹雳暴跳如雷)!谕令堂兄郑泰执法,但仅杀陈氏母子,公然违令抗命内心惶惶不可终日,然紧接顷闻永历帝蒙难殉国(南明终结),尔甚因福建老家祖坟被挖掘,父亲暨弟辈惨遭杀害,儿子乱伦大逆不道,吕宋华人迭遭涂屠....等等,诸祸齐临,事事不顺,积劳成疾,精疲神竭,心力交瘁,忧虑日累,愁眉深锁,忿忿难平,气闷无解,情何以堪,身何以顾,病似加重,几近崩溃,忽忆及父子反目,母亲田川氏辱死,国仇家恨,君亡子逆,众将抗命叛离,郑氏家族内讧,激愤痛哭,愧对列祖列宗。
(天兴万年世代表载)

公元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正午郑成功临终前一刻,他仍念念不忘故国河川家园,置瀛台穿着冠带大明朝延平郡王朝服,西向大海远眺了望有船来否,内心迟疑旁徨不知所措,双手掩面而泣捧著明太祖的遗训曰:「....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屏居遐荒,遽损人事,然本藩与众卿已无君无国矣!大员虽复,尚孤悬海外,国家仍未统一,有何面目见先帝於九泉之下乎(万念俱灰瀛台泣血)?...罪臣朱成功生当乱世,身受国破家亡之痛,抚今追昔,北望中原十七年已逝矣!国土未复,家仇未报,成功忠孝两亏,将死不瞑目!苍天!苍天!何使孤臣至於此极也?....随之悲愤抑郁、哀伤痛哭、猝发心疾、含孝而终,时年仅39岁。
(天人同悲英年早逝)

终其郑成功一生功过,实当之为忠臣孝子,除秉遵父亲郑芝龙生前书信嘱咐遗志收回大员(台湾)之付托,并继承父亲一手建立的海上强权霸业外,且将之发扬光大,移孝至忠,无愧於父亲之培养与期许(足以告慰在天之灵)。自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於煤山(大明灭亡),迄父郑芝龙投清保明最后一支抗清武力,迨母田川氏於泉州安平受辱自尽,成功遭此连番剧变曰:「....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从此郑成功择在泉州城外南安丰州孔庙焚烧儒服弃文从武,祭拜先师云:「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谨谢儒衣,祈先师昭鉴」,以孤臣孽子自喻,起义视师誓言反清复明,开启大英雄堪苛戎武,多秋多难的一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了善待明朝宗室、少君、遗臣外,倚一隅之地与清人鞑虏周旋对抗,矢志不渝,虽未成功,然名垂青史永为后人所敬仰崇拜,并谓之为民族英雄、大明忠臣、一代儒将、旷世豪杰、瀛海骁帅、闽台战神,非孤臣孽子、亦非乱臣贼子、更非奸臣逆子,绝非弄臣佞子,乃忠孝始终两全之「忠臣孝子」。
(千古流芳万年称颂)

开闽台海疆威震东南还我山河
承抗清复明尽忠克孝永传后世
【郑成功】(1624年-------1662年)

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郑成功收复台湾!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fjkl ahfasdj dfjkhdshjdfdkl fndjnbv ldfoj vnkghortuhtfjhg fnlf f fn dfzpkfj fn fjui kdf fgj gfuhpfuigh psdg figuh psgsfg fgiotv n itgpiguhgpjhfjo n puj pugrtgio yi ia uyduyf u i a fhgjus hfh fh fjh slpfsgj jf fgvh f ohxf df srg /fg sf dg ssofg osf.., ,sf s kg sd,df kj siyugjdfvhdbdgb gd dsgf siniug g ughufysudhgbdhgbk jgh dfugh usdgbjhbgidfug bkjdf ufhg dfghb isg bosug iy yufgh ou ghf ufh hruor thsdtrsr8 td uhisrtyiodyt8ertyrdhtidfugh iui fg osidjg odsiuh isghysudsigufdg dgh gh udf gogdhiuf hgoifuhg iuh gig sh fhoih if d gfsh df sofi li ogsip fdlkj sfglj glkd hgl uh puh ih o uh iuygivb g jj kjh ghgkjhgjhghggfcv dhtf ytgjhv hgvhgv hbj hv bh

陈立夫先生生平?

昔日风云人物了
陈立夫,中国国民党籍政治家。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人。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其义兄为著名军事教育家厉尔康。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籍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陈立夫曾与厉麟似等人共同创立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与厉麟似等人一同编纂发行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百科辞典——《中国电影年鉴1934》。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据了一个颇为特殊的位置。
陈立夫(1898年—2001年)吴兴县(现属浙江省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1923年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
文章标题: 随国民政府迁台的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7936.html
文章标签:国民政府  著名  人物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