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04 09:00: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众所周知,林总和粟司令,是我军著名的战神,那么,从军事角度看,他们的贡献到底哪个更大?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分“三个阶段”、“革命意志方面”和“战略建议方面”来综合比较。姑且把“三个阶段”和“两个方面”,看成五局吧,每一局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
第一阶段:红军时期(1927年-1937年)
南昌起义后,林总和粟司令同时跟随朱总司令进入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汇合。林总和粟司令都参加了井冈山的其他战斗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
井冈山时期,林总先后担任连长、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率领的是红一方面军的主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林总担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为长征开路先锋。
井冈山时期,粟司令先后担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团参谋长。1934年11月,粟司令任红十军团参谋长,随红十军团外线作战,以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红十军团在怀玉山被敌人围歼,粟司令率领先头部队500余人成功突围,并建立浙西南游击区,先后任挺进师师长、省军区司令员。
所以,红军时期,林总的贡献比粟司令大。
第一局:林总得1分,粟司令得0分。
第二阶段: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
抗战时期,林总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伏击战,但因为受伤而离开抗日战场。先去苏联疗伤,后回延安任抗大校长。
抗战时期,粟司令一直在抗日前线作战。主要职务依次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先遣支队司令、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浙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期间主要战斗有韦岗战斗、黄桥战役、车桥战役、南坎战役、高邮战役。
所以,抗战时期,粟司令比林总贡献更大。
第二局:林总得0分,粟司令得1分。
第三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笔者认为,解放战争时期要比较军事指挥员的能力,要看两个时间节点:一是第一年里的表现。这时敌强我弱,并且国军战斗力到底如何还不太清楚,对我军来说是爬坡阶段,更困难,成绩含金量更高,故这一年的战果最能看出指挥员的军事能力强弱。
二是渡江战役前的表现。从解放战争开始到三大战役结束,这个时期,国军实力是比较强大的,士气也比较高。三大战役结束,江北无战事,国军的士气低落,甚至已经崩溃,所以渡江战役及以后,我军几乎是横扫千军如卷席,用这个时期的歼敌数量来比较指挥员的能力,意义不大。
第一年: 林总在东北被敌人打得手忙脚乱,只好避开敌人主力去剿匪,发展根据地,积蓄力量。这一年里,东北我军主要开展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夏季攻势,都是一些小敲小打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斗,没有任何一个战斗规模达到战役。
第一年: 粟司令在华东打得风生水起,指挥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著名的战役。歼敌数量和质量是所有野战军中最多的,成为毛主席命令其他战区仿照办理的模范。毛主席的总结中曾写到:“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经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第二年开始到渡江战役前 :林总指挥了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是毛主席逼着林总打的,基本按照毛主席的思路推进。
第二年开始到渡江战役前: 粟司令依然打得有声有色,指挥了著名的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歼敌质量仍然是各野战军中最高的。淮海战役是粟司令建议打的,开打后敌人越聚越多,规模逐渐变大,战役基本按照粟司令的思路推进。
解放战争时期,敌军主力大多在华东,并且兵力始终是我军2倍还多,而我军始终处于劣势,地盘回旋余地小,所以粟司令总是在啃硬骨头,打的仗难度大,凶、奇、险、恶是寻常事,故粟司令指挥的战役在开打后与结束之前悬念更多,更加精彩、更加令人荡气回肠,经典战役更多,七十年代以前拍的战争电影,主要都是以华野打的战役为素材,就是这个道理。而在东北的那些战斗和战役,都比较四平八稳,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解放战争时期,粟司令的贡献比林总大些。
第三局:林总得0分,粟司令得1分。
革命意志方面。 南昌起义后不久,林总开小差,被陈老总抓住,差点被陈老总枪毙;井冈山时期,林总对革命前途感到悲观,问红旗还能扛多久?毛主席为此写了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回答林总的疑虑;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用运动战调动敌人,林总不理解,说毛主席尽让红军走弓背,让红军徒然多跑路,还建议中央让彭老总来指挥红军,毛主席对林总说道,你懂什么,你还是个娃娃。
而粟司令,六次负伤,其中不乏重伤,却从未有过放弃革命的想法,也从不会对上级说,把谁换下来之语。
所以,革命意志方面,林总负,粟司令胜。
第四局:林总得0分,粟司令得1分。
战略建议方面。 战争年代,林总没有对中央提出任何战略建议。而粟司令,有过两次战略建议并被中央采纳:第一次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央提出我军到外线歼敌,而粟司令建议在内线歼敌更为有利,中央采纳并贯彻实施,战果辉煌;第二次是1948年初,中央命令粟司令带10万人马渡江南下作战,以调动敌人回江南,而粟司令建议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大的歼灭战,将敌军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为以后渡江作战减轻压力。中央采纳,战绩辉煌,解放战争的胜利因此大大提前。
所以,战略建议方面,林总负,粟司令胜。
第五局:林总得0分,粟司令得1分。
综上所述,经过五局的比赛,最后得分情况是: 林总得1分,粟司令得4分。 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 就军事而言,粟司令贡献比林总更大! 各位读者朋友,您认为呢?
原标题:林彪与粟裕,究竟谁才是开国第一虎将
其实,比较林粟两员虎将,应当有比较具体评价标准:
其一,论军事贡献,林彪位在粟裕之上。
粟裕是中国军事舞台上的一位值得研究的杰出将领,他是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他一生,打了很多胜仗,参加战役、战斗的次数很多,他指挥的战役,有文字记载的就有:黄桥战役、车桥战役、天目山战役、苏中战役(即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等。蒋介石对他颇伤脑筋,可是拿他又没有办法。早在第一次反围剿时期,他就因为消灭 *** 主力十八师,并活捉了师长张辉瓒而在红军中声名大振!
后来中国著名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发生了。其中粟裕是淮海战役的发起者,是他经过几个月的考虑,建议发动淮海战役的。从整个淮海战役全过程看,包括 *** 都认为,唱主角的还是粟裕;从战役的构想、发起、怎么打援、怎么包围、怎么分割、怎么追、怎么堵、怎么阻、怎么同刘峙集团在徐州附近进行决战,这一切都在粟裕的掌控之中;从粟裕所分担的任务看,他的任务最重,他指挥的第三野战军,歼灭的敌人最多,55万 *** 的军队。他消灭了44万,粟裕还关注了整个淮海战役的全局,他除了负责歼灭黄伯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外,还派了五个纵队参加了围歼黄维兵团的第二阶段。为了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的胜利,他曾经七天七夜没有睡觉,直到黄维兵团全部解决了,粟裕才松了一口气。看来军事贡献的确很大!
再让我们回头说说林彪:林彪早在黄埔军校参加北伐就已经以勇敢善战出名.井冈山斗争时期林彪从连长到团长更是屡立战功;长征时期林彪已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一路抢关夺寨勇为先锋。大渡河、金沙江、卢定桥、腊子口多次恶战均无建树,抗战爆发林彪带领115师首战平型关歼日寇数千人马威名天下。
进军东北带10万在没有任何后方依靠的条件下先后打败 *** 陈诚、杜聿明和卫立徨三大战将。辽沈战役的胜利,遂为淮海战役的发起奠定了基础。接着林彪马不停蹄,带百万大军挥师出关荡平平津,彻底清楚了 *** 在长江以南的军事力量。所战克捷,遂使南下作战狂卷十省八市,四野的脚步竟然踏遍大半个中国,首次指挥渡海作战一举解放海南岛!
由此观之,理性地论军事贡献,林彪仍在粟裕之上。
其二,纯论军事才能,林彪与粟裕旗鼓相当。
粟裕属于纯粹的军事领导人。其领导的多次战役比如孟良崮战役,比如豫东战役,比如莱芜战役到后来的淮海战场,可以说是灵活多变,且仗仗特点鲜明,多次以弱胜强,以少歼多,他给人的感觉是勇谋兼备,战术出其不意且非常多变。
林彪也具备这一才能。辽沈这一个大战场,固然林彪身兼东北局书记、政委等多个正职于一身,挑起军事政治经济等全部重担。但战术方面,林彪几乎没有巧胜的战例,均是有条不紊,镇定自若。打辽沈一战,率先没有贸然长春,等攻锦州锁东北的时机已成熟,边力排众议论,便铁拳出手,所以林彪多次体现出胆略与计谋一色的优势。杜律明曾在辽沈和淮海战场和二者均交手,败给粟裕,纯粹的是智谋不及粟,被局部围歼。败辽沈,实际是杜聿明半路接手东北战场,胆略输给了林彪。
其三,论历史等客观因素,命运的确青睐于林彪。
林彪初战,已声名遐迩。后来解放战争时,背靠着苏联和朝鲜的地缘优势,而粟裕四面环敌,尚存大的挑战。由于林彪在东北物资丰富,伤员容易安排,粟裕华东8年抗战折腾得很穷了,甚至到了捉襟见肘。林彪东北地形有力,粟裕华东地形有利于敌人;林彪指挥新兵多,粟裕指挥俘虏多;林彪缺少指挥大兵团经验,全靠下级主动性,粟裕大兵团指挥粗细恰到好处,华野中野全搞定……这些因素的确不容忽视!
由于林彪迅速成为政治新秀,所以比粟裕接手的政治任务更多,命运总青睐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林彪少年聪慧,粟裕年轻梗直,注定着二人仕途升迁迥然不同,乃至后来粟裕后来仅成为开国十大将衔之首,而遗憾地未入帅星之列,历史无奈乃尔!
有些人,仿佛天生就是为打仗而生的。
毫无疑问,位列开国十大大将之首的粟裕,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解放上海后,粟裕和夫人楚青在街上散步,一向对“洋玩意儿”不感兴趣的粟裕突然指着街角的一家咖啡厅说:“这家咖啡厅很不错。”
楚青一听,心里暗喜之余还有惊讶,老粟怎么突然之间这么有情调,便问他为什么。
只见粟裕接着说: “如果在这家咖啡厅上架几挺机枪,可以封锁整个街道。”
在他眼中,咖啡厅也可以充当碉堡的角色。带兵打仗到如此痴迷的程度,不得不让人叹服。
粟裕看着眼前安静祥和的街道,眼前不禁浮现出自己读书时的模样。
1925年,18岁的粟裕还在湖南省立常德第二师范学院读书,如果身在和平年代,成为一名老师无疑是他的不二之选。
奈何生逢乱世,身似浮萍,命运的车轮在两年后,裹挟着粟裕,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1927年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常德军警也随之发动了“敬日事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常德第二师范很快被军警包围,危机之下,粟裕和同学们从下水道逃出校园,连夜乘火车逃到长沙,再转至武汉。
在武汉,粟裕加入了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大队,担任学员班长,从此投笔从戎。
那一年的8月1日,19岁的粟裕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
在如今一个尚在读大学的年纪,粟裕就已经在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热血和力量,有志不在年高,说得也许就是他这样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义后,粟裕得以初识自己的伯乐一一朱德。
部队整编之后,粟裕连升两级,被直接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
事后看来,朱德之所以赏识粟裕,多半是因为两者相似的气质:
他们都属于那种大道至简,遇事引而不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一类;从不争权夺利,也厌倦所谓的“权力 游戏 ”。
这一点,从建国后朱德甘当绿叶,粟裕三次辞帅就能窥知一二。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如是而已。
南昌起义失败后,粟裕随部队转移。
1927年10月17日,福建武平,粟裕掩护大队撤退时,一颗子弹从他的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
粟裕捂着血流不止的右耳拼命跟上队伍,最后被战友救回,侥幸捡回一命。
这是他从军后第一次负伤,伤口的疼痛不仅没有让粟裕产生任何畏怯,反而磨砺了他超乎常人的勇气。
一年后,他参加湘西起义后上井冈山。
老七溪岭战斗中,粟裕趁敌人疲惫松懈之时发起攻击,击溃敌人后仅带3人乘胜追击,最终俘虏一百多敌人,相当于平均一个人抓了25个俘虏。
此役过后,一身虎胆的粟裕被朱德称作“青年战术家”。
1930年2月下旬,粟裕率部进军赣南时,与国民党军唐云山独立15旅发生激烈战斗。
战斗中,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开,粟裕当即昏倒。
他被抬到后方医院紧急治疗,一块锐利的弹片已经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遗憾的是,后方医院条件简陋,无法将弹片取出,只能简单包扎。
自此,粟裕就落下了头痛的毛病,每逢战事吃紧便头痛欲裂。
多年之后的淮海战役中,粟裕七天七夜未曾睡觉,最后不得不戴上健脑器缓解头疼,指挥作战。纠缠他半生的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也都拜这块弹片所赐。
夫人楚青不无心疼地回忆:
“头部弹片所导致的头痛头晕,几十年来一直折磨着粟裕,给他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平常疼得受不了,他就用凉水冲头,或者在头上戴健脑器,缓解疼痛。我们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既着急,又没办法。”
谁又能知道,这次重伤留下的后遗症,也让粟裕在20年后失去了指挥抗美援朝的机会。
1939年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负责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
此时的粟裕经过十余年的战争洗礼,早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
1943年,粟裕率领数千人在苏北车桥歼敌军一千多,毙伤日军三泽大佐以下460余官兵。
要知道,在敌我武器装备差距悬殊的那个年代,6年前的平型关大捷才歼灭日军1000多人,所以歼灭460多日军完全可以称得上一次重大的胜利。
捷报传至延安,慧眼识才的毛泽东预言道: “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中国战场确认击毙的日军将领总计约40人左右,真正在地面战斗中被击毙的约为二三十人,而粟裕独占一颗日军将领的人头,足以笑傲群雄。
如果说是抗日战争磨砺了粟裕的军事能力,那么之后爆发的解放战争,粟裕就将自己的军事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以刘峙为总指挥,围攻中原解放区李先念部,国共决战大幕拉开。
与此同时,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统辖5个整编师(约12万人)进攻粟裕所在的苏中解放区。
彼时,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部队约3万人。
让人未曾想到的是,此次苏中战役前后历时1个半月,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及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总兵力的44%。
至于这次获胜的原因,毛泽东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做了具体阐述。
光看这篇文章的标题,我想你大概对粟裕的战术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虽然整体上的兵力落后于对手,但总能在局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的弱势环节,从而各个击破。
朱德评价此次战役说: "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由此可见,粟裕用兵之妙。
如果说,苏中战役是粟裕展露头角的首战,那么一年后的孟良崮之战则让他一战封神。
1947年3月,蒋介石对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陈毅和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奋力迎战,双方在孟良崮展开争夺。
此次参战的整编74师,称得上是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全美式机械化装备,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号称蒋介石的御林军。
战前,师长张灵甫狂言,要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
话说得虽然狂,但是对方的战术却极为稳当。
针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敌军主要以打通津浦路济南至徐州段,临蒙公路兖州至临沂段为目的。
对方参战兵力达13个整编师(军)、34个旅,25万余人,但为了避免在进攻中被华野分割歼灭,所以他们采取了“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
为了分散国军,分割其集团式的进攻阵型,粟裕针对性地提出了“耍龙灯”战术,即:
以一小部分兵力佯装主力,东西穿插,四处出击,以此迷惑对方,诱使对方阵型发生变化,从而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歼灭对手。
因部队行进方式很像民间过节时耍的龙灯,因此得名。
但对面这一次显然不是吃素的:从3月下旬至5月上旬,华东野战军主动出击,与敌进行了几次接触和作战,除了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了敌第72师主力1.5万人外,分割敌军的战略目标仍未实现。
不仅如此,4月27日,敌11师进驻白山关,28日,整编74师进驻蒙阴,83师占领双侯集,65师占领垛庄,28师占领桃嘘,第七军占领河阳。
华野面临被包围的境地,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此等境况,粟裕兵出奇招: 命令主力不向北突围,而向国军军力较强的西面,整编11师的驻地突围。
这一逆向思维的战术决定,直接扭转最后的战局。
粟裕不挑软柿子捏,专打硬仗的举动大出国军意料。整编11师刚占领新泰不久,立足未稳,被华野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被全歼。
同时,粟裕命令两个纵队穿插至鲁南地区,作为埋伏在敌后的一支奇兵。
请注意这支奇兵,因为他们将是孟良崮战役的功臣。
战机出现在5月份。
因为历时两个月,华野还没有打过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因为鲁中多山,地势险峻,不利于国军大集团、机械化运动,粟裕干脆命令部队撤离平原,钻入深山。
接着他又命令手下六个主力纵队一字排开,在孟良崮至莒县一带等待国军。
随着华野主力东移,蒋介石、陈诚产生了错误判断,误认为华野"攻势疲惫"。蒋介石因此下令,74师和83师急速前进,进占垛庄,坦埠。
我们之所以不敢动,就是因为敌军部队集中,无法分而击之。蒋介石此举,无疑导致国军阵型分割,正中粟裕下怀。
5月10日,粟裕命令华野六个纵队后撤,进一步引诱74师北进。11日,贪功冒进的张灵甫命令74师推进至孟良崮南麓,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粟裕下了最后一步棋:
他命令一直潜伏在鲁南的6纵以每天120公里的速度急行军,并于5月12日占领重镇垛庄,切断了74师的退路。
至此,围歼74师的包围圈完全形成。
结果不出所料,74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粟裕也因“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而声名大振。
摄于粟裕大将用兵入神,投靠蒋介石的冈村宁次曾经在南京一个小组,专门探讨粟裕的作战特点和规律。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此人打仗经常是破常规、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无规律可寻。”
让敌人头疼至此,也说明了粟裕的能耐。
如果把孟良崮战役看作是粟裕指挥生涯的高光时刻,那么在一年后的“渡江战役”计划中,粟裕“硬刚”毛主席,则体现了他身为战略家的高瞻远瞩。
1948年初,毛泽东要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粟裕用了整整40天的时间,反复思考精心谋划,最终他向中央发出电报,斗胆陈词。
他心里清楚,渡江的直接目的是要 调动敌人跟着我们部队去,从而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
提前渡江固然能够调动一部分敌人,但当时敌军的四个主力肯定调不动,蒋介石不会把他们调到江南和我们打游击,而在中原战场这四个主力军调不动,就不可能减轻敌人对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
更关键的是,准备参与渡江的这三个纵队是我军主力之一,这样做无疑是削弱了我军在中原战场的实力,万万急不得。
围绕是否渡江的问题,毛、粟二人争执不下。最终,毛主席决定,仍按原计划渡江。
此时,粟裕敢于直言的性格再次展露。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发报建议,暂不渡江。
见粟裕如此刚勇,向来用人不疑的毛主席经过和他再次面谈后,决定接纳暂不渡江的建议。谈话结束后,主席玩笑道: “既然留在中原,就要把邱清泉和黄百韬都算在你粟裕的名下。”
粟裕听闻此言,当场立下军令状。
最后的结果证明,粟裕当初的坚持有多重要:
豫东战役,我军一举改变了中央战局;
济南战役,解放了整个山东;
淮海战役,整个华东中原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全部被消灭。
这三仗打完,我们的家底殷实了,这才有了后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
我们需要知晓的是: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精锐的嫡系主力部队,主要是由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和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歼灭的。
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47.2万人;华东野战军分别在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共64.3万人。
蒋介石全部美械装备的“五大主力”,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歼灭了两个半,即孟良崮战役中歼灭“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淮海战役中歼灭第5军,以及淮海战役中派出5个纵队与刘伯承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一起歼灭第18军。
可以说,粟裕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厥功至伟。
难怪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刘伯承感慨道: “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得“军神”如此称赞,可见粟裕军事能力之高。
9月30日,天安门广场,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毛主席第一个上前铲土,他回身拉上朱德,又越过许多党政领导,拉上了粟裕,加上贺龙一起为纪念碑铲土、培土。
粟裕在主席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一年后,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点名粟裕任东北联防军司令,但粟裕因为多年之前弹片入脑的旧疾复发,严重到 眼睛只能看正前方,不能环视,吃饭时要把饭菜摆成一条直线。
最终,彭德怀临危受命,奔赴朝鲜战场。
1955年评军衔前,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还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谁知粟裕最后还是推辞了元帅衔,甘居大将。
毛泽东暗挑大指,说道:
“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
周恩来总理亦称赞道:
“粟裕二让司令又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
最终,粟裕位列开国十大大将之首,授衔一事告一段落。
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
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让人不可思议。毛主席再次提到了粟裕:
“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23年后,粟裕逝世,中央的讣告中评价他“尤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如此高的评价在开国将帅中堪称绝无仅有。
粟裕大将去世后被火化,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发现三块弹片。
这三块弹片伴随着粟裕走过了半个世纪,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见证新中国的担当。而那弹片也印证了一句话: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谨以此文,献给粟裕大将。
一一END一一
在蒋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中,有两个是被东北野战军消灭的(新1军和新6军),有两个是被华东野战军消灭的(整74师和第5军),另外一个第18军得算是中野在华野的支援下共同消灭的。这五大主力被彻底吃掉以后,也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要特别注意下时间点。
新1军和新6军是在东北剿总廖耀湘第九兵团编成内,于辽沈战役期间的1948年10月底,在辽西被围歼的。此时,东北野战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已占绝对优势,东野炮纵和其它各纵炮兵在攻击锦州时,仅7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就动用了600余门,战场火力完全碾压范汉杰和廖耀湘的部队。
同样,陈诚的老本第18军是1948年12月在双堆集被歼的,而第5军是淮海战役的收官阶段,于1949年1月初被歼灭在陈官庄。也就是说,这五大王牌军的四个,是在解放军夺得战略主动权以后的大决战中才被干掉的,而唯独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74军)是1947年5月16日全军覆灭的,并且是在周围蒋军10个整编师的眼皮底下。
张灵甫兵败身亡的时间节点,那是蒋军对我山东和陕北根据地发动“重点进攻”的阶段,敌人在整体上还有一些军事优势,而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硬是在战略防御态势下,将整编第74师隔裂围歼。是故陈老总说这是“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勇气,而主席则评价:“整74师被歼,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蒋某人,一个是我”。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从1946年春孙立人新1军和廖耀湘新6军投入东北战场起,就一直是东野的大敌,期间交手若干此,东野虽吃掉过两个军的一部,但始终未能给予毁灭性打击,东野干部战士中流传的“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的口头禅,一方面是表达求战的勇气,其实另一方面也透露出稍许无奈,因为周旋两年多仍不能得手。
有没有在野战中寻歼这两个王牌军的机会呢?有的,1947年的三战四平战役,以及1948年元月的后“彰武战役”阶段,新6军都是主动来援或者来战,但是林彪都没有选择与其决战。四平战役后期当新6军等援敌接近时,东野选择了脱离战斗,而彰武战役之后,面对三路敌人的尾追,林彪选择了吃掉其中最弱的陈林达新编第5军。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之和已不低于70万人,而东野首次全歼敌人一个整军的记录,即产生于1月4日的公主屯战役,新5军自军长陈林达以下20000余人全部就歼。而新1军和新6军这两个劲敌,仍然在东北战场上担负着机动作战任务,直到辽沈战役尾声阶段才灰飞烟灭。
所以说林彪用兵实在太谨慎了,没有绝对把握的战役轻易不会下决心,比如辽沈战役打响前,对西柏坡要求东野以主力迅速南下、置长春和沈阳之敌于不顾、坚决攻克锦州封闭东北大门的命令,在将近两个多月时间里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而攻锦部署完成后,又因为敌人增兵塔山的突发情况,战役决心一度动摇,西柏坡为此是发了脾气的。
注意,甚至连西柏坡也清楚,林彪绝不是怯战,而是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战场态势下“不赌”,这样的用兵方式可能会错过一些战机,但是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之后无论是平津战役、宜沙战役、衡宝战役莫不如此,没有第一时间揪住宋希濂和白崇禧的主力,主要还是战役部署求稳,兵力没有全部展开时不发动总攻,偏偏宋、白都很滑头,发现情况不妙撤的飞快。
粟裕将军可不同了,一般在战役筹谋有六分把握的情况下,就敢于进行大兵团决战,所以在1948年之前,仅有30万人上下的华野,已经连续吃掉了整74师、整26师、整65师、整57师、整46师、整73师等不少于六个敌人军级建制,确实把华东敌人打疼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主席军事思想的精髓,所以粟裕用兵敢于斗狠和“行险”。
事务都有两面性的,行险也同时意味着有马失前蹄的可能,比如南麻、临昫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第三阶段等等,都是在我军战场兵力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最后打成了“夹生仗”,部队也遭受了较大伤亡。华野在这几次战役的撤出战场阶段,其实是有点狼狈的,所幸粟裕指挥沉着有方,没有出现成建制损失的情况。
而林彪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只有四平攻坚战失利和青树坪因为失去联络被围一个师的意外,其它战役都是完胜或有序中止作战,没有八成以上把握轻易不会出手。顺便说明一下,1946年4月第一次四平保卫战失利是不能算的,那时候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还没有彻底完成整合,来自若干解放区的部队并未形成整体战斗力,林彪原本也不打算死守,更不是做决策的东北局一把手。
在三大战役的“大决战”时期,东野的总兵力约70余万人(单指野战军,南下时增加到88万余人),而华野的总兵力仅有42万余人,就歼灭敌人正规军的数量而言,东野约计歼敌正规军150万人(渡江战役之前),华野约计歼敌正规军180万人(渡江战役之前)。所以单就数字来说,确实是粟裕的战绩更大一些。
但是又得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手里的牌不一样,出牌的套路也就不同,林彪实力雄厚碾压敌人,则排兵布阵较为厚重,一点点压垮敌人;而粟裕经常在兵力上不占多少优势,则习惯于剑走偏锋,在运动中调动和割裂敌人,再寻歼其一部。如果比喻成为两位剑客的话,前者是势大力沉,力求在整体上彻底压垮对手,而后者是轻盈飘逸,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而一击而中。
综合前述战史,笔者个人的看法是,不太同意题目中“异曲同工”这个词的形容,更准确的诠释应该是“各有千秋”。林粟都是我军优秀的大兵团作战高级指挥员,也分别主持两个最重要战略区的军事主帅,他们从劣势走向优势的过程,也代表着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逐步转入战略进攻,最终为全国解放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作战指挥水平的排名无分先后。
林彪只能算是战术家。是在中央的指导下制定战术。起点高中央的战略目标是东北。才能得到苏联的帮助。把八路军的精英都调给他。还有海南岛也不是他指挥的。是他的部下指挥的。为什么金门会输一方面朝鲜战争暴发还有将介石在台湾没地方退了肯定会拼死抵抗。海南岛不一样。有琼牙纵队帮助还有那时的国民党已经穷途末路了。无心念战了。守不住就退。粟裕就不一样 起点底。新四军是地方部队。本来在中央心中就是只要不败就行了。没有寄以厚望。是粟裕用他的战略战术打出的名气。边中央都主意到他。后来把山东兵团划给他指挥。起初为什么山东兵团有些指挥官不服主要还是你地方军指挥我中央军。后面打几仗下来没有一个不服的。林彪身边有罗荣桓 刘亚楼等一纵高级帮手。粟裕的战略战术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所以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粟裕。因为他解放战争至少提前两年。如果当初粟裕率三个纵队南下。中原战场兵力那么熊厚。谁来打都不知能打成什么样。林彪的百万大军下来都不敢打。必竟将介石的老巢在那。
粟裕在战绩上,军事指挥才能远超彭总和林彪,只是在影响力和地位不如彭总和林彪。林彪军事才能进不了前四名,林彪打仗主要是打优势仗。硬仗难仗林彪显得力不从心。
林彪的指挥风格是用兵谨慎,讲究稳扎稳打,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动手。
这点从他在打锦州战役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会担心长春沈阳之敌,一会担心西线葫芦岛的援兵。犹犹豫豫,始终下不了决心,为这事主席没少发火。
后来朝鲜战争的时候,林彪之所以不愿挂帅出征,一方面是他身体的确不好,另一方面也是他用兵谨慎惯了,跟美国人交手,他心里没底。
而粟裕的指挥风格是大胆用兵,一场仗哪怕是五分把握,甚至是三分把握,他也敢打。
就是这种风格,才能让他打出孟良崮战役这种虎口拔牙和淮海战役这种大手笔。用刘伯承的说法,淮海战役就是一锅夹生饭,最后愣是让粟裕活活吃下去了,党内有胆量打这种仗的,也就他了,后来连林彪自己也承认过自己打不出来这种神仙仗。
没有,林彪与粟裕指挥风格完全是两个方向。
林彪比粟裕缜密多了,粟裕则比林彪天才多了。
这里不是批评粟裕大将,而是说林彪与粟裕将军作战风格是有本质不同的。
关于林彪指挥风格的问题,大家可以看看杨成武将军当年写的《林彪师团长教我当师长》这篇文章,里面把林彪指挥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林彪指挥最大的特点就是缜密,他在开战之前会尽可能收集多的情报,多方面汇总信息,甚至还会自己亲自去第一线掌握情况,为的就是能尽可能准确判断敌情。
另外,如果林彪生活在现在,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大数据达人”,林彪对数据非常敏感,对各部战报要求非常细致,甚至细致到俘虏了多少军官,多少士兵、击毙了多少,俘获了多少、长枪缴获了多少,缴获火炮具体型号……统统都要具体上报。
正是因为林彪死抠细节,所以他才能在辽沈战役后期通过胡家窝棚战斗中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俘获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这些细微的差别准确判断出敌军野战指挥所位置,一举击溃敌军俘虏廖耀湘。
换言之,林彪指挥不是靠灵感,而是靠数据,或者说相比灵光一闪,林彪更相信数据。但是也往往由于过分依赖数据,容易贻误战机。
而粟裕大将指挥更看重“灵光一闪”,不是说粟裕将军不重视数据,只是相比数据,他更相信自己的灵感。
当然这也和粟裕在关内战区,四面皆敌,很多时候条件不允许粟裕将军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就要立刻做判断。
这个时候将领个人的天才就更重要了。
所以我们看到粟裕将军果断的把淮海战役从“小淮海”变成“大淮海”,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凭借有限的信息很短时间就下定了决心。
但是,实话实说,这种指挥风格也容易导致失利,因为一个将领闪现的灵光不可能永远正确;俗话说得好,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比如南麻临朐战役以及在山东与范汉杰兵团较量中,粟裕将军都不算占上风;甚至范汉杰兵团在一定时间段还隐约压制住了粟裕将军。
也不要说华野装备差什么的,1948年1月粟裕将军亲口说过“我们一兵团的一、四、六3个纵队,装备火力并不比蒋军的头等主力差。”
当然,总的来说两位将军指挥各有千秋,也都同时被放在了最适合自己的战场;如果粟裕将军在东北,林彪在关内,恐怕两人的发挥都不会比 历史 上更好。
必须要说的是林彪与粟裕的军事才能都十分卓越,他们对解放战争的影响也极其深远。众所周知,国民党军有五大主力,而蒋介石在解放战争初期还幻想着用五大主力横扫全国,彻底剿灭我军。结果其中两支主力亡于林彪之手,又有两支主力葬于粟裕之手,还有一支则是被华野、中野联合消灭。林彪、粟裕分别在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两开花,确实堪称我军的双子星。
那么二人在军事指挥上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其实很难这么去说,因为二人的风格差别着实是有些大。林彪打仗非常求稳,几乎不怎么打无准备的仗。也正因如此,很少见林彪会吞下什么大败。林彪往往能指挥军团在稳扎稳打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辽沈战役就是最佳的例子。林彪始终洞察八方,尽量在规避风险。
不过林彪的这个风格也是把双刃剑,林彪本人多次犹豫不决,甚至差点贻误战机,令中央相当苦恼。其中关于打锦州问题上,林彪与中央甚至产生了分歧,最后在毛主席的不断催促下林彪才做出了最终决定。林彪后来讲到自己之所以养成这样的风格,是因为长期担任着保卫中央的重担,所以打仗比较慎重,不愿意打风险大的仗。
相比之下,粟裕则显得大胆许多,不仅仅敢于在敌人包围圈中不断穿插,在胜算不高的情况下就敢于调动大兵团与敌人决战,可以说是十足的军事冒险家。不过粟裕的军事才能毕竟是相当过硬的,他往往能够赌赢战争,他的这种指挥风格把国民党军打得七荤八素。但不得不承认,粟裕的这个打法显然也有缺点,那就是部队战损较为严重,而且许多战斗中最终没能吃下敌方,比如沙土集战役等等。
林彪同样分析过粟裕的指挥风格的养成原因,他认为粟裕是因为长期远离中央,并且还要在敌人包围中作战,很多时候不得不去冒险,从而养成了这一特点。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官,指挥风格虽有巨大差异,但确实是各有千秋。
实在要说出他们异曲同工之处的话,那就是他们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贯彻中央的战略思想,最终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所谓“全国一盘棋”,战略思想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军最大的制胜法宝。蒋军其实也不缺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但他们根本没有受到成体系的战略思想的指导,这也是蒋军最缺乏的东西。
我军双子 星座 是彭德怀、林彪二位元帅,毛主席军事上的左膀右臂,粟裕只是一个大将,根本不够层次,一个野战军副司令,陈老总手下战将,连陈老总都没法和彭林相提并论,粟裕更不行了。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双子星,粟裕和林彪两人的对比,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如果说两人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两人的作战风格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各有千秋。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指挥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最明显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动战能力强,捕捉战机能力强。粟裕没有上过军校,完全是在战争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将领,尤其是在三年南方游击战争中,粟裕虽然只率领着千把人的队伍,但也是独当方面,独立生存和发展,又是在敌占区活动,所以对战机的把握非常重视。
用毛主席说桂系的话说,这个时期粟裕的队伍盘子小,很灵活。重点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和敌人争一时短长,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同时还要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壮大自己。因此,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不会放过,是坚决要打的。如果发现战场态势变化,对自己不利,也会坚决撤退,不会犹豫不决。
所以,粟裕打仗往往是五成把握,就敢打。比如与东战役,林彪认为就只有五成把握,但粟裕就坚决打了。尤其是在黄百韬兵团已经突破阻击线,战场态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粟裕不仅没有马上撤退,反而企图直接来一把大的,把黄百韬兵团就地报销。这种战场应变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敌变我变,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动摇。
第二,善于在敌我对比对我不利的态势下作战,而且能够捕捉战机,不断消灭敌人的机动力量,不断削弱敌人。这同样是他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形成的作战指挥风格。无论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所处的环境始终是非常恶劣的,是敌人处于绝对优势的环境,但粟裕仍然能够不断的创造战机,捕捉战机,消灭敌人。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作战区域在华东,无论是苏中地区,苏北地区还是山东地区,都是敌人精锐云集、重点进攻的地区。解放战争之初,按照一般的战略眼光来看,这个地区距离敌人腹心地带太近,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地区,已经不适合继续内线作战,只能分散游击,袭扰敌人,但粟裕仍然斗胆直陈,创造了内线作战苏中七战七捷的奇迹。
第三,擅长在大兵团运动战中捕捉敌人主力,打歼灭战,整建制的消灭敌人。这也是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红军作战指挥的基本要求,但粟裕始终坚持这一点,而且可以说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每战都不是以击溃敌人为目标,而是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同时还可以通过缴获来补充自己。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始终坚持的就是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经常是出其不意的违背我军十大军事原则,在敌人多路进攻的时候,不是先打弱敌,而是先打强敌。这其中最经典的战例就是孟良崮战役,在敌人十个整编师的战线中,突然把敌人的核心主力整编七十四师从战线中挖出来全歼,国共两党领导人都没想到,但粟裕就敢干。
所以,整建制消灭敌人精锐和主力部队数量,在解放战争前两年中,华东战场是最多的。东北战场直到1948年初才整建制的消灭了国军军以上单位,但粟裕不仅早就开始整建制消灭敌人的整编师或者军,而且在莱芜战役、鲁南战役中已经能够一次性消灭敌人两个整建制整编师以上的部队,单次战役消灭对手五万人以上,迫使敌人改变战术,一个军已经不敢单独行动了。
第四,虽然围点打援是早在红军时期就形成的战术打法,在解放战争中,粟裕也不是第一个采用这个打法的,而是刘伯承在上党战役中先采用的,但粟裕无疑是把围点打援战术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无论是苏中战役,豫东战役,还是淮海战役,实际上都有明显的围点打援的特点,甚至济南战役也是企图围攻济南,吸引邱清泉兵团来援,然后围歼。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粟裕指挥作战不遵守一般的条条框框,而是非常机动灵活的,完全是根据战场态势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的,能围点打援则围点打援,不能围点打援,也会采用其它战法。比如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就都不算事围点打援,而是在敌人分路进攻的时候,突然的声东击西,通过大兵团运动和兵力转用来创造战机。
第五,因为粟裕长期在远离中央直接指挥的环境下独立生存和发展,所以粟裕养成了能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唯命是从,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也是因为在北上抗日先遣队时期,乐少华、刘畴西等人过于机械的执行中央的命令,导致部队连战连败,最终几乎全军覆没的刺激,粟裕特别重视实际情况。
因此,在解放战争之初,中央实际上已经有意放弃苏中根据地的情况下,粟裕提出了内线歼敌的思路,结果打出了七战七捷。最大胆的则是在中原始终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中央要求粟裕率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袭扰敌人后方,但粟裕综合考虑之后,斗胆直陈,请求暂缓南下,在长江以北打大歼灭战,改变了中央决策。
相比之下,粟裕虽然也打过败仗,但作战指挥特点非常鲜明,而林彪则是显得过于谨慎,始终坚持不打无把握之仗,哪怕是只有七成把握,都会表现得非常犹豫。比如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还是打长春的问题上的争论,以及打锦州已经开始了,听到廖耀湘兵团增援的消息,一度决心动摇,企图又回头去打长春,这是兵家大忌。
这种犹豫不决,如果是在和对手旗鼓相当,或者是实力相差不远的情况下,对手如果不犯错误,就很难创造和捕捉到比较好的战机。比如说,如果把粟裕换到东北去指挥,可能辽沈战役会提前就打,但如果把林彪换过来指挥淮海战役,结果可就难说,还能不能打成都很难讲。毛主席和刘伯承都承认,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粟裕就敢干,以林彪的性格,就不一定敢打。
林彪和粟裕二人在我军的战争舞台上战神地位是举世公认的。对战场和战役的指挥把握也是异曲同工的。
一,两人都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两人加上邓华是我军仅有的指挥过百万大军的三名高级将领。
二,两人都善于运动战,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
三,解放战争中,两人所辖的部队是我军歼敌人数最多的两支部队。
四, 两人的差异在作战指挥的思路和风格不同。
林彪在作战时努力做到算无遗策,一般不喜欢冒险,他指挥的战例很多都是以多打少。
粟裕的指挥作战往往出奇制胜,大多是以少胜多,是我军最能打硬仗,恶仗,险仗的将领。
正因为 两人具有成熟的战争指挥艺术,所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俩是志愿军最高首长的第一第二人选。
粟裕,属于自学成才那一种,从南昌起义是班长,到解放战争能指挥几十万,一步步走出来的。看看对他的评价就知道了。
1946年2月,粟裕在组织大兵团作战中,他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发电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1949年,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1949年,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1955年8月27日,粟裕被评为“十大大将”之一。
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王希先发表文章《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说:“粟裕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林彪呢,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蒋介石都评价他打仗厉害。虽然是第四期学生,指挥能力却不差。可以见得,林彪有多厉害。两个人各有各的特点。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