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啥中国人对于自己历史的态度不是“骄傲”就是“苦大仇深”

时间: 2023-07-31 16: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为啥中国人对于自己历史的态度不是“骄傲”就是“苦大仇深”

如何评论“中国人的信仰是历史”这句话

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今天的中国,最普遍的信仰是权力和财富。所以如今,在大力发展经济,GDP至上的口号的鼓舞下——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笑贫不笑猖,物欲横流,钱是第一,人都跟钱跑。有了钱就精神,没钱就失落,金钱成了主宰一切的根本法律和准则。而信仰金钱既不需要付出代价,又满足生活需求;既符合人生目标,又改善生活水平;既提高社会地位,满足了欲望。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弊,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 但是,现代奢侈泛滥的物质生活,掩盖不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信仰危机。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社会无信仰则乱,大学无信仰则烂,教授无信仰则堕,人无信仰则躁,家庭无信仰则变……在钱主导的社会中,一切都变的轻飘飘,无论是信仰者、亲情等等都变的微不足道。而金钱的信仰者,目标肤浅,人格轻浮,他可以一边在法律、祖宗面前发誓,一面偷偷的做着违背誓言的行动,誓言对与金钱信奉者来说,就是如何获得金钱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中国人究竟信仰什么?有人或许说曾经信仰共产主义!但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再把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看做一种信仰。有人或许说我们信仰道教、儒教、或者佛教……是的,过去几千年,中国人在功利实用中寻找自已的信仰,中国人所拜的偶像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在不断的改变,无论是一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无论是释迦牟尼、太上老君、观音菩萨,中国人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灵魂的归宿。于是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灵魂一直以孤儿似的方式生活着,没有依偎、没有依靠,没有勇气、没有信心。 当三千英法联军从塘沽口岸登陆后,就能所向披靡,一直杀戮到圆明园;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个日本鬼子可以驱赶一个村一个镇的中国百姓。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如同一群迷失的羔羊。现在中国缺少文化和道德标准,有些人唯利是图的心太重。是非概念也混淆不清。无论是民间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官场的嫉贤妒能,这些都是问题,在意识形态里有大量的隐患,就是因为没信仰才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为何越活越有生命力呢?是因为有两根绳子捆住了欧美所有的人:一条是宗教,另一条是法律。不管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逃脱不了这两条绳子的束缚。宗教信仰这条绳子,它规范人们的精神层面。而法律这条绳子,它规范人们世俗层面。当年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克林顿,仅仅是因为放在我们这里连屁事都算不上的”水门事件”、”拉链门事件”,就弄得一个总统大位不保,黯然下台;而另一个灰头土脸,反复向人民群众交待所犯的生活作风错误,做了n次检查才勉强过关! 而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就导致了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也没有统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确立行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行为的道理,这导致中国人在各个行业和生活领域中没有统一意识。由于缺乏信仰,中国人没有罪恶感,没有亏欠和内疚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无罪,这导致中国人在内部矛盾分歧时,在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我们内部自己。

元朝是中国人的耻辱还是中国人的骄傲?

如题!
如果你可以忽略那几百万蒙古同胞和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的话,那你大可认为元朝是中国的耻辱。
但是你要是认同蒙古族兄弟是中国人,那元朝就是骄傲,因为那也是中国人(部分)的祖先。
主要看你是站在汉族的立场上,还是站在所有中国人的立场上。
哎 现在可能历史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

如果说是骄傲吧那么当时确实是入侵了我们

如果说是耻辱吧那么现在的蒙古族不就也成了我们的敌人了吗?

如果中国现在没有蒙古族那么元朝就是我们的耻辱

那么我们国家现在有蒙古族那么该如何来解释?

可能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我觉得是耻辱(也带点骄傲-毕竟还征讨了欧洲和日本)这个是亚洲历史传奇
从民族融合来看,蒙古和满族实际上都已被汉族同化。所以也算得上骄傲。

但从历史角度来看,当时的蒙古人和现今的西方人都不太认同蒙古族是中国的一分子。
都是中华大家庭,应该是骄傲!

中国历史是不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看到群里有朋友说:“中国整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人杀人和人吃人的历史”。还有朋友说:“中国整部华夏史都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独裁统治历史,没有一天是真正民主”。他们不好,也就是咱的历史不好,从遗传学的角度,咱老祖宗的根有问题,咱现在出什么问题都不奇怪。鲁迅先生的当年,也是这种想法,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里,先生提出一个观点: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在文学作品提出一些学术观点,未尝不可,而且,鲁迅没有否定中国历史,只是说了礼教的“坏话”,礼教的问题可是体制的问题,他的这一观点,有点对事不对人的味儿。但必须注意,作家在文学作品里说事儿,以虚构为主,受作家本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最好不要把文学作品里的观点,太当一回事儿。但一些成功的文学作品,到读者那儿,作者的文学观点,就被当作学术总结盖棺定论,最后历史的真相被文学扭曲,文字把原本模糊的过去,重新的排版,就如同眼下热演的一些历史剧一样,观众把那些东西当成了历史,历史死了,强权会在旁边狞笑。柏扬是在《中国人史纲》这部历史学术作品里,把鲁迅文学观点,升格为学术见解。他说中国历史里存在“吃人的一面”。历史是中性的,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柏扬把鲁迅文学观点升格为学术见解,可能溶进了柏扬性格上一点点偏见,论题的大方向没有问题。可后来,有人把“历史吃人一面”论题里,“一面”去掉,“历史吃人”,“革命”为“吃人历史”。柏扬的论题文字重新排版之后,比鲁迅还要有革命,比柏扬还尖刻,变成对中国历史最彻底的否定。 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中国历史的苦大仇深,要除之而后快。明朝,被压迫的李自成们做得多,清朝,不得志的洪秀全们做得多。“吃人”史观发展到极致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只写了“吃人”两字。中国所有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这种“史观”形成,因为:一、史书读得少,以一癍窥全豹而不得。二、中了《通鉴》类史书的毒。 鲁迅说自己是读了《通鉴》,而萌生写《狂人日记》念头。柏扬在《中国人史纲》里,也提到自己“历史吃人一面”观点,源自《通鉴》,而历史上的《通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 《通鉴》、《史记》、《二十四史》,是中国史学作品里一个比较著名的品牌。《通鉴》有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还有清朝人毕沅编写的《续资治通鉴》。所有读《鉴》之人,可能忘了,《通鉴》成书的目的,是古代的史学家们把历朝、历代兴与亡通编出来,供皇帝参考的内部读物,是古代的“内参”。据说《资治通鉴》成书之后,北宋王朝对于读者,也有一个行政级别的限制。后来改朝了,换代了,从前的“内参”解密了,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皇帝才能享受的文字服务。但许多读“鉴”之人,不明“鉴”成书的政治背景,把“鉴”里人物,当做是全部的历史人物,把“鉴”里提到的事件,当作是全部的历史事件,最后以“鉴”为基础,推导中国历史,在鲁迅就得到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在柏扬就得到:历史吃人的一面。 在一些想革历史命的作家们那儿:二十四史,只写了吃人两字,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后来就有了,近两百年以来,中国人出现了两次破四旧运动。这史毒,中得可不是一丁点儿深。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精彩纷呈,其中被用文字记载下来,人物或事件,不足真实存在的万万分之一;被人用学说,固定下来的文化、哲学,不足其真实存在的万万分之一;被人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发明创造、科学技术,不足其真实存在的万万分之一。五千年的文明过程中,肯定存在“人吃人”、或“礼教吃人”现象。但绝对不可能,“二十四史,只写吃人两字”,“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历史”。记载历史的著作汗牛充栋,有《通鉴》,有《史记》,还有每一朝的国书。《通鉴》是供皇帝御览政治读物,帝王将相的事儿,说得多了些。但《史记》却是人物、时事、民生并重。有帝王将相的传纪,司马迁还用相当长的篇幅,记载历朝历代的货殖(经济)志、天文志、地理志、地方志、文化志、文艺志等。所以世外想告诉一些苦大仇深的朋友,或者一些想着法子,让中国人苦大仇深的朋友,他想要说事儿,不要拿着中国的历史说事儿,世外可以这么说,中国历史对得起任何一位活着的中国人。
是一部人类卑鄙龌龊的历史
文章标题: 为啥中国人对于自己历史的态度不是“骄傲”就是“苦大仇深”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214.html
文章标签:苦大仇深  为啥  骄傲  态度  中国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