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翻译与解读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01?是以圣人执左契02,不责于人03。有德司契04,无德司彻05。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01。
今 译
调和积怨,必然还会留下馀怨,怎么能成为善人呢?所以,圣人左手拿着契约,并不向欠债人索取。有德的人,就像手拿着契约的人,不向欠债人索取;无德的人,就像手拿有契约的人,只会向欠债人索取。
天没有偏私,经常救助善人。
评 议
本章是讲人生的处世哲学。老子劝导世人不要与人结怨,要积善成德,做个善人。老子坚信,善有善报。所以,他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高亨说:“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及政治论。”(《老子注译》)说本章是“人生论”,虽然有点抽象不够明确,还算说得靠谱;若说本章为“政治论”,则未免失于确切。
本章有三个问题,值得引起读者的注意。
其一,陈鼓应先生说,严灵峰说“报怨以德”四字,系六十三章之文,与上下文义不相合,应移至本章“安可以为善”句上。陈柱则认为“报怨以德”,应移至本章“和大怨,必有馀怒”两句上。笔者则认为,如果把“报怨以德”移至本章的话,也应移至“安可以为善”句下,意谓只有“以德报怨”,方能清除馀怒。至于能否把“报怨以德”句移至此章,应当别论。
其实,严灵峰、陈柱说应把“报怨以德”移至本章,也是受到奚侗对本章前三句解读的启迪。奚侗曰:“圣人长养万物,一切平等,无恩怨之观,报怨以德,不知其为怨也。若以为大怨而调和之,是此心已有怨之之见,而其迹终不可泯,不得谓之善也。”
其二,孔子曾拜老子为师,与老子是师生关系,此事,先秦古籍多有记载。孔子的学生听说老子有“以德报怨”的言论,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却不以为然。据《论语· 宪问篇》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用什么报答恩德呢?用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孔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怨恨。不过,据史籍记载,后来孔子又同意老子“报怨以德”的看法。对此可搁置不论。
其三,老子论道,主要分为天道、人道与自然之道(即宇宙本体)。老子认为天道比人道公正、公平。《老子》第七十七章曰:“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说得已经十分明确。老子所说的天道,即指天而言。老子相信天,即理念上的天。故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对老子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看法,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对老子此说提出质疑,实际上是批评。司马迁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唐代司马贞对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看法,也提出质疑。他说:“太史公惑于不轨而逸乐,公正而遇灾害,为天道之非而又是邪?深惑之也。盖天道玄远,聪听暂遗,或穷通数会,不由行事,所以行善未必福,行恶未必祸,故先达皆犹昧之也。”(《史记·索隐》)
老子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只能说明老子的美好愿望,实际上并不存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事。然而,老子相信天意的这两句名言,却对后代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注释
01 善:有三种训释:(一)谓“善”为好。河上公、奚侗、高亨皆主此说。河上公曰:“安可以和怨为善?”奚侗曰:“不得谓之善也。”(二)谓“善”为善人。吴澄主此说。(三)谓“善”为善道。林希逸主此说。
吴澄曰:“和,平之也。怨,有所愤恨于人。大怨,其怨至深。馀怨,其怨藏宿于中而不尽。为,如‘夫子为卫君乎’之‘为’,犹救助之也。善,善人也。怨者而相仇,必和而后解。两善人自无怨,而何待于和?两恶人有怨,而恶贯满盈而自相残,或一胜一负,或俱伤两败,旁人静观之可也。惟善人不幸与恶人有怨,善人平恕,虽无仇恶人之心,恶人忿狠,必有仇善人之事,恶人报怨则善人受害矣。故必有心救助善人者,必须和其怨,使之解仇释憾,意欲为善人也。然阻遏恶人报怨之心,使不得逞,中有藏宿不尽之怨,暂和于今,暴发于后,是今日之和怨不能已其他日之报怨也,而安可以为善人乎?”
林希逸曰:“恩怨两忘,方知至道。人有大怨于我,而必欲之和,虽无执怨之心,犹知怨之为怨,则此心亦未化矣。虽曰能与之和,此心未化,则馀怨尚在,安得谓之善道?”
三句:谓调和怨恨,必然会留存馀怨在心中,怎么能为善人呢?
02 契:契约,合同。《说文解字》曰:“契,大约也。” 左契,林希逸曰:“左契者,如今人合同文字也,一人得左,一人得右,故曰‘左契’。此契在我,则其物必可索。”
03 责:《说文解字》曰:“责,求也。”求者,索取之意。
林希逸曰:“圣人虽执左契,而不以索于人,忘而化之。”
奚侗曰:“盖古者取予市物,以左右契相合为信。圣人与而不取,故虽执左契,而无所求于人也。”
04 司:《广雅 · 释诂三》曰:“司,主也。”
林希逸曰:“有德者则司主此契,而无求索之心……有德司契者,善人也。”
05 彻:有四种训释:(一)治也。《诗经 · 崧高》“彻申伯土田”,毛传曰:“彻,治也。”(二)取也。《孟子· 公孙丑上》赵岐注曰“彻,取也。”(见奚侗《老子集解》)。(三)通也。苏辙曰:“彻,通也。”苏辙诠释此句曰:“彼无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则亦劳而无功矣。”(四)明也。林希逸曰:“彻,明也,犹今人言必与之讨分晓也。”按:训“彻”为取,最符合此句本意。
01 与:为,救助也。
林希逸曰:“天虽无私亲,而此等有德之人,天必佑之,故曰‘常与善人’。”
吴澄曰:“与,犹为也。圣人无心待物,不遏恶人之报怨,忍坐视善人之受害乎?曰天道无所私亲,常救助善人。圣人虽无心于为善人,而天常为之,必不令恶人得肆毒也。前言圣人不用刑而天杀恶人,此言圣人不和怨而天为善人。老子之道,无为自然,一付之天而已。然天之歼恶祐善,岂若人之有心哉?恶者必祸,善者必福,理之自然而然尔。”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意思是,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有余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领导者一旦让大怨产生了,这时再用各种方法去补救、调解,也一定会有余留的怨恨,这不是“道”的境界。
如果一个公司有不少员工都在怨恨领导,那说明这个领导做事只为自己的名利,不惜伤害员工的利益,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却基本白忙活,领导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所以员工才会怨恨他。而一旦有了深重的怨恨,再怎么调解也于事无补,还是会有余留的怨恨。
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尽量不要因为利益纠葛与人产生怨恨,无论是大怨还是小怨。如果是别人怨我,那可能是我无意伤害了人家。人若产生怨恨,不但不易消解,而且会造成身体的各种疾病,会处处觉得不如意、处处觉得不开心,整个生活好像都会黯然失色,实在是不好。“怨”为何会产生?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了,也许就不会怨别人了。
比如两口子离婚,绝大多数情况一定是双方都出现了问题,丈夫自己有没有太懒惰、从不分担家务,或是忙于工作而冷落了家庭?太太自己有没有疑心太重,用那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威逼丈夫?等等,先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及时改正,不至于走到家庭破裂的一天,要知道组建一个家并不容易,彼此要学会珍惜。
同样的,在公司工作,领导不给涨工资,那可以先问问自己:是我的工作做得不够出色,还是我当初对这个公司或领导看走眼了? 如果是前者,我就加紧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若是后者,那我就赶紧跳出来,难不成要留到过年吗?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对的事情,或者理所当然应该怎么做,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这样做了是不是会留下怨恨?是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有没有对大家都好的办法?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式,一定还有更好的角度。比如说教育孩子,难道孩子犯了错就一定要责罚吗?
从这句话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该篇内容属于“我读《道德经》”专栏系列文章之一,如果对文化经典感兴趣,可进入个人主页阅读更多)
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一一《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给教育的启示
生活中是“以直报怨”好,还是“以德报怨”好?在这一点上,老子和孔子都有自己的说法。有人认为孔子是主张“以直报怨”好,这个观点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有人认为老子是主张“以德报怨”好,“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但是许多人忽略了老子的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分清大小多少,分清具体情况才“报怨以德”。在本章,老子的观点也是有条件的,他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为了弄清楚这两个问题,下面我把第七十九章贯通起来分析一下。
先看[第七十九章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本章我们分三层来逐一进行理解:
第一层: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它的意思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这一点给我的教育工作是有一定的教训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看了许多关于爱心处理教育问题的书籍。心中过分夸大了爱的教育。但是我发现个别学生比以前更加难教育,他们好像觉得我这个老师爱得没有原则,好欺负。后来我发现了人性的这个弱点:讲究策略,分清大事小事,严格按规矩原则办事,也兼顾爱心,学生反而能够守规矩也能理解感恩老师了。我才发现我原来是错误地理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并不是无条件的主张“以德抱怨”,他是在辩证法矛盾论的基础上主张个有条件的“以德报怨”。
第二层: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这层的意思是: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这一层的意思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了以德报怨的具体条件。那就是不能用道德无原则地来代替了法律,不能用宽容无条件地代替契约精神。它给我们教育的启示:那就是爱心不能取代规则,爱心和规则要有机的结合起来。爱心是规则的润滑剂,灵活的爱心可以让规则更加人性化,没有爱心的规则,有可能让人产生怨气,这一点上,上一章老子用水之柔来比喻爱心,这章用德来阐述爱心。理解老子的这一点,这一层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它的意思是: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这层意思我们也常常会误解:单方面的理解为对执行者而言。其实他是提醒我们执行者要遵道而行:我们的“以德报怨”是给善人,而不是无原则的给所有人,更不能给那些“白眼狼”。这样我们才不会违反“天道无亲”的规律,把“以德报怨”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缓解、和解社会矛盾,让天下更加和谐和太平。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老子“以德报怨”的深意和条件。同时也理解了孔子为什么要用“以直抱怨”的方法来缓和矛盾。这样看来,两位圣人的说法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用。这一点给我们教育的启示也是深刻的:那就是教育者在情感上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但并不是说要违反天道,对不好的也要无原则地宽容他,溺爱他,有错不说。这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深刻含义。这也是矛盾论在教育中的灵活运用。
以德报怨什么道理
以德报怨就是别人对你不好或者欺负你的时候,你不但不要生气,还要比平常更好地来对待对方,用你这种充满爱心的德行去感动对方,在道德的制高点“羞辱”他,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的不对。
以德报怨是孔子的主张,但是这句话一直被后人断章取义了。他主张完整的意思是:“如果你用德行去回报怨恨,当别人用德行对你的时候,你要拿什么回报呢?所以你应该用德行去回报德行,用惩罚回报怨恨,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以德报怨”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通常将它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孔子教导我们,别人欺负你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胸怀去包容他.这样的道德情操真的很伟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德报怨”,恐怕没有人能做到.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意为: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现象,可能是断章取义地曲解.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一向以谦虚和坚忍著称.关于如何报怨的问题,东西方的答案截然相反.在西方,圣经里就提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观点.而在东方,佛家崇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哲学理念,面对困苦的态度是逆来顺受.根据佛经中的记载,大鹰要吃释迦牟尼的肉,他便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种坚忍已经超越西方人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是以人为本的,更能让人接受.
孔子这句话为什么会被曲解?根源还是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希望民众成为“以德报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报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统治.皇帝残暴,要“以德报怨”,地主剥削,也要“以德报怨”,八国联军打到北京,还是要“以德报怨”,要想尽一切办法彰显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这种坚忍和迂腐与佛家的处事态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道之人无私无偏,不固执个人之见,以百姓之心为己之心,以百姓利益为上,对善良的人,我以善心相对待,对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相对待,这样可以使不善良的人转而变为善。对于诚实的人,我以诚信对待,对于不信实的人,我仍以诚信之心相对待,使不信实的人转变为信实的人。有道之人在天下处处内敛谦虚,不分尊卑,其心与万民之心浑为一体。而常人多专注于耳目之见闻,限于个人之私利,有道之人则如初生的婴儿,无私无欲,天性浑然纯朴。本章“德善”,得到了善,感化使不善的人为善。“德信”,使不信实的人为信实的人,德即是得到的意思。“歙”和谐的样子。“孩”,像孩子一样,或者以孩子相对待。重在说明以德报怨,与人为善的道理。唯有以德报怨之精神才可教化万民,当然至于以德报不善的方式只要心存善意为前提,方式也可以以直相报,明白告诉对方的不善、不忠、不良、不正、不义的行径,也可以通过信而后谏的方式,先取得对方对你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进行批评,当然也不排除当头棒喝,冒出一身冷汗达到对不信者的教育,因材施教。
“以德抱怨”,其意为: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此语出自儒、道两家,可现在的意思事实是屈解了原意: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 《老子》:“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如果用德来对待别人的怨,那又怎么能够行善事呢?道理就是不计较,不记仇,感化对手!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心胸宽广”的小故事——?以德报怨?,主要讲述梁国的人和楚国的人都在地里种了西瓜,梁国人很勤劳,所以瓜种得很好;楚国人很懒惰,瓜长得又瘦又弱惨不忍睹。楚国人觉得很没面子。
在一天晚上,偷偷把梁国的瓜秧都扯断了。梁国人开始很生气,但是听了宋就的话后,梁国人非但没有以牙还牙,还帮楚国的西瓜浇水,楚国人见了,感到十分惭愧,并向梁国人道歉,从此两国成了友好邻邦。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心胸宽广也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心胸宽广。有时我们会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得同学之间不开心,比起梁国的人,我们那些事都不算事,要是都能学梁国人一样以德服人,同学之间相处一定可以非常融洽。
文章标题: 《老子》中“报怨以德”和“安可以为善”是矛盾的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