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7-11 18:01: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朱棣在稳固帝位后,五次御驾亲征。国家稳定为何还要御驾亲征?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为了皇帝的做法,明朝付出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支持皇帝的御驾亲征。从每次亲征出兵人数可以看出,前两次征兵都是50万人,第四次是30万人,第三次第五次大概是十多万人。出去用于打仗的士兵们还要有搬粮食所要招的力夫,加上修建防御工程还有兵器制造加起来的人数是巨大的。国家虽然稳定但是人力财力并不是非常充裕,皇帝在外御驾亲征,不仅要考虑对外的压力,还有内部的预防也要派重兵,而且这些守护内政的人还要是可靠之人,这样算下来付出的人力起码有三百万,这样浩大的工程无疑是劳民伤财的。
从历史可知,其实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蒙古经常骚扰边疆的问题就很久没有得到解决,刚开始国家刚刚安定万事都要考虑,皇帝考虑到民生的问题,明太祖并没有派兵去讨伐蒙古。蒙古势力也由此壮大,对于边境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而到了朱棣在位时期,朱棣一开始采取怀柔政策,可是在永乐七年的时候,东蒙古的首领处决了明朝使者,紧接着又歼灭了明朝的十万大军,这时蒙古势力才使朱棣重视。朱棣深知自己手握重权不易,加上明朝一直对外敌侵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朱棣于是御驾亲征,大规模的讨伐蒙古。可见明朝人的血性,不屈服。
朱棣的这五次亲征,虽说场面非常宏大,但是每次讨伐都不尽人意,为什么会这样?毕竟明朝人对蒙古广大的地形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出征需要带很多的粮草,讨伐蒙古军,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加上对地形的不了解,蒙古军虽说从兵力上打不过朱棣,可是他们会一招就足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在草原四处打游击。
所以朱棣的多次讨伐无太大成果,但也开创了御驾亲征的先例。为了平定蒙古,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也可以说非常的不值。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取代朱允炆的位置,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朱棣是属于篡位,但是后世却称赞他为“永乐大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赞,与朱棣本人亲自率军五次征讨蒙古有着很大的关系。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是历史以来,唯一一位亲征至长城以北的皇帝,这让朱棣的声望倍涨。
虽然朱棣五次亲征蒙古,但是都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而且对国立消耗十分巨大。他之所以这么有以下原因。首先,朱棣的皇位时篡位而来的,典型的来路不正,一般篡位来的后人都不会有太好评价,朱棣想通过做出一些事迹来掩饰自己篡位这件恶劣事迹。
第二,这和朱棣本人的性格有关,朱棣这个人虚荣心很强,喜欢听别人的夸奖,所以朱棣不管征讨蒙古有没有成效,但这肯定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值得后人赞颂的事情,所以朱棣决定这样去做也是为了让自己名垂千古。第三,当时的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经常骚扰明朝边境,朱棣对此深感痛恨。
第四,朱棣继位后害怕其他塞王会像他一样夺取自己的政权,就想实行削藩,但是他不敢直接这么明目张胆的进行,得找个借口。朱元璋当时在边境分封藩王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所以朱棣亲征也是向那些大臣展示一下自己可以抵御外敌入侵,不需要藩王的存在。所以后来,借机撤了边境的这些藩王。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不过后世却并没有过多在意他的“篡位之举”,反而称赞其为“永乐大帝”。朱棣的主要功绩有:编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收复安南、五征漠北。尤其是五次亲征漠北,深受后世表赞。自古以来,帝王亲征本不多见,朱棣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亲征至长城以北的皇帝,让其声望倍涨。
1424年8月12日,朱棣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病逝于多伦之北的榆木川。五征漠北,五战五捷,成为后世夸耀朱棣文治武功的重要宣传材料。但是,和这一连串胜利不相符的是,明朝在朱棣执政时期对塞外的控制力不但没有加强,反而还不如朱元璋时期。以至于仅仅25年后的“土木堡之变”,连皇帝明英宗都被蒙古人俘虏了。
纵观五次亲征蒙古,明朝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朱棣亲率的数十万大军,雷声大雨点小,被草原铁骑溜了个结结实实,追不上打不着,数十万明军无功而返。反倒是明朝方面为了这五次御驾亲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让明朝吃了大亏。既然如此,朱棣为何还要连续五次亲征蒙古?
朱棣勇武刚毅、好大喜功.每次出征,前呼后拥,极尽排场。不管出征有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都会被歌颂一番,“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哉?”“乘舆所至,盖汉武唐宗所不到者。”这些夸赞让朱棣沾沾自喜,难以自拔。
他急需要一些“壮举”来粉饰自己,让史书能够尽量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用“贞观之治”来掩饰自己的“玄武门之变”。朱棣所做出的贡献不言而喻。只是五征漠北这件事,只能说是展现了朱棣的雄才大略和军事天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