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7-04 18:00: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陕西人之所以被称为犬戎的后代,我想是和当初秦国的先祖的发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战国时期秦国赢氏祖先的发家史。在西周刚刚建立的时候,周天子分封天下的诸侯国,然而在这些诸侯国中并没有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那个时候秦国的祖先还是一个普通人,而秦国的嬴氏氏族也是一个普通的部落。然而后来周天子第一次初出巡彻底改变了嬴氏族人的命运。
我们知道西周时期虽然没有将马匹运用在战争当中,但是那个时候马匹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威严。因此当时周天子为了自己的国家能够产出更多的马匹,经常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善于养马的人。有一次周天子西巡,恰好到了嬴氏氏族的领地上。当时嬴氏氏族的首领是一个叫做非子的人,这个人没有什么大能耐,但是他非常善于养马。因此非子的养马技术被周天子发现,周天子就让非子在自己的领地上为国家养马,后来嬴氏氏族的养马技术越来越娴熟魏国家产出了一大批优良的马匹,因此被周天子也封为了诸侯。
然而那个时候嬴氏先祖的诸侯王称号却名不其实,因为周天子只给了他们诸侯王的名分却并没有给他们实质的土地。除此之外周天子下令让嬴氏先祖们依然居住在国家西面的边疆地区,这片地区再往西面走就是犬戎的地盘。周天子让嬴氏部落在西边为国家镇守边疆并且常年和犬戎对峙,并且规定嬴氏部落可以随意攻打犬戎,占领了多少犬戎的土地,赢氏部落就有多少的领土。
后来嬴氏部落在和犬戎的常年对峙中,逐渐产生了融合的现象,这两个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并最终融合成为同一个民族,因此现在的人们常说秦国的祖先是犬戎。
犬戎是古代部落名,又称猃狁,中国古代有一个民族,即猃狁,又称西戎,居住在今天陕西和甘肃的猃狁和齐国之间的地区。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首府。狗戎民族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声称自己的祖先是两条白狗,以白狗为图腾。它属于西羌民族,是燕、黄民族祖先的近亲。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境内,占领周都,杀死周幽王。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走。象征中国最高权力和地位的 "九鼎 "宝物,也被犬戎带到了草原上。强盛了约300年的西周王朝就此灭亡。西周灭亡后,晋、郑、卫、秦四国联军打败了犬戎的军队,封夷吾为平王,迁都于洛(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那时起,犬戎一直是汉朝最强大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人还把西北地区的所有游牧民族称为 "犬戎 "和 "戎狄"。
据《后汉书》记载,到了汉代,在原狗戎活动范围内出现了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白狼王是犬戎的后裔。据史料记载,狗戎的母亲--古羌人也崇拜狗图腾。从民族分类来看,狗戎族是西羌民族。所以上面提到的 "狗戎"、"白狗"、"白狼 "都是西羌人。可以断定,西羌人是以白狼或白狗为图腾的游牧民族。所以今天的蒙古族和羌族崇拜狼图腾的部落都是狗戎的后裔。
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0年),设置了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原护羌校尉所辖的领地全部归属金城郡。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我国的纳西族,羌族和纳西族目前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四川和云南地区,主要是历史上为了躲避战乱而不断的内迁导致。
如果你是中国人,就应该清楚每个地方或多或少都被贴过地域标签,比如南方被称做“南蛮”,东方被称作“东夷”,可是现在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个是儒家文化的诞生地。也许你会说孔子他老人家是殷商的后代,只是出生在东夷之地,不算“东夷”。如果你要这么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什么还要对他们区别对待,为他们贴上各种标签。
“南蛮”,“东夷”以及你口里的“犬戎”都是受到“华夷之辩”思想的影响。这种腐朽、落后的思想非但没能巩固中原王朝的统治,反而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就拿清朝来说,严格意义上满族也是外族,但是满人进入中原以后,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毒害,将西方的科学技术看成雕虫小技,然后以“天朝上国”自居。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当时清政府也视他们为蛮夷)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清楚,我们被这些西方“夷狄”打的落后流水,100多年还没有缓和过来。为何现在国内的“崇洋媚外”思想这么严重,甚至一些人出了一趟国门,就觉得自己高贵起来了,看不起国人。这不得不说也是受到了“血统论”的影响,在他们眼中,各民族是分高低贵贱的,以前他们认为华夏族高贵,当华夏人被西方打败后,他们又认为西方人更高贵。
总之,持有“华夷之辩”或者是“血统论”的人要么是骨子里自卑,本身没什么本事,就希望通过贬低他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要么这些人是西方派来的奸细,希望通过“华夷之辩”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然后去他主子那里邀功。
(崇洋媚外是“华夷之辩”的翻版,只不过它是推崇西方民族,贬低东方民族)
写这个回答是带着情绪写的,因为提问的这个人本身就是抱有恶意的目的。“华夷之辩”早已被证明是一种腐朽、落后的言论,而如今还有一些人大力吹捧这种言论,其目的就像“司马昭之心”,不言自明。
很多人认为犬戎带有侮辱性质,其实大错特错!历史领域的大忌就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古人的一些文字定义!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献综合分析问题!
东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犬戎是西戎的一支,跃于今陕、甘一带。
按《礼制*王制》的记载,周王室的华夏民族称呼东方的民族叫夷,南方的民族叫蛮,北方民族叫狄,西方的民族叫戎,夷族的特征是披头散发,吃没经过火烤的,生的食物,蛮族的特征是额头有纹身,喜欢盘腿,吃没经过火烤的,生的食物,戎族披头散发,以皮为衣,以肉食为主。狄族以羽毛为衣,洞穴为居,不吃粮食以肉食为主。
周王室所在的中国以及蛮夷戎狄称为五方之民。五方之民构成了天下人民,只是居住的位置不同,言语不通,嗜好不同。
东夷有九种不同分支,南蛮有六种不同分支,西戎有七种不同分支,北狄有八种不同分支。
当时的蛮夷戎狄,丝毫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意思,只是为了按照方位来区分各少数民族而已。
孟子说过,舜帝东夷之人,周文王属于西夷之人(西戎),两位圣人都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华夏族地区行仁政。孟子既然这样说,对两位先贤没有任何不敬的贬低。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穆王将征犬戎
周穆王想征讨犬戎,封于祭(zhai)地的公侯谋父,劝周穆王不要兴兵。谋父提到了不要以武力征伐犬戎,要以礼制来约束他们。谋父为周穆王分析了在封地划分上的五服制度,各诸侯国都要按照五服体系下的制度,为周王室进贡。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不按时进贡的周天子可以按照远近给予不同程度的征讨或警告,实际上就是远交近攻,尽量不动用军队去劳民伤财。
以今人度古意,先人无有地域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