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武则天将国号改唐为周,都城也从长安迁到洛阳,那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将武周并入了唐朝

时间: 2023-07-01 13:59: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武则天将国号改唐为周,都城也从长安迁到洛阳,那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将武周并入了唐朝

武则天迁都之谜迁都洛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梁冠华主演《神探狄仁杰》,第《蛇灵》段,其中“河神祭碑”之事,的确是神来之笔。剧中,袁天罡趁日全食时洛河涨潮之机,谋杀了武则天和满清之人武陈达,以夺取天下。为此,袁天罡以祭奠河神、带来天降之福的方式,说服武则天迁都洛阳。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大多相信了这个说法。
武则天真的相信袁天罡的骗术迁都洛阳了吗?如果不是,武则天迁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迁都洛阳的原因很多。
武则天为建都洛阳做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广斋元年九月,洛阳地位提高,改东都为神都。批准吴的请求,立吴的祖先为王。公元688年二月,武则天灭元殿为名人堂,以出家人义为己任。武则天也为首都洛阳制造舆论。四月,武程思命童泰向武则天献上一块刻有“圣母玛利亚,永昌皇帝”字样的白石。五月,吴“藏宝图”到南郊,告诉谢浩天、于,命各州督抚、刺史、宗室、外戚于白罗前十日在集合。七月,命“藏宝图”为“神授图”,洛水河为圣,设庙。永昌元年正月,武则天享名堂,大赦天下。次年正月在厅中庆祝,正月按周制立,以“”二字为名。7月,《大云经》获世界大奖。九月,命唐王朝改国号为周,赐元朝。吴家在洛阳建了七座庙。天寿二年七月,“内雍九州户数十万实现洛阳”。众所周知,七殿的建立是古代帝王的特权;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庆典、赏赐等各种大型活动的地方。移居现实世界也是古代帝王的一贯做法。这一切都说明武则天想把洛阳作为自己的首都。
首先是政治原因。
洛阳对武则天的政治重要性,也可以从在起兵时的言论中看出。广斋元年九月,徐敬业等人借口恢复庐陵王,反对武则天。当时,魏向建议:“龚铭应以匡复为借口,率众前进,直指洛阳为上。然后全世界都知道,公众决心勤政,各方响应。”〔1〕可惜没有采纳魏的建议,结果兵败而亡。陈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叹了一口气,“如果你是献身于你的工作的话,你可以用魏的策略来指河和洛河,而你是献身于善后的。丢了性命也要忠诚。而且寄希望于金陵的王者精神真的很叛逆。有什么意义?”[1]由此可见,洛阳对武则天之重要,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
其次,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洛阳适合做都城。唐朝建立后,经过唐太宗和高宗两朝,疆域不断扩大。高宗元年,唐朝的疆域达到了极限:“陆地东至大海,西至焉耆,南至林州以南,北至雪岩陀边界。东西9511英里,南北16918英里。”[5]此后一直到武则天时期,疆域虽时有变动,但比唐朝建国初期更大。长安的位置在版图上位于西方,失去了以天下为中心的作用。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自古有“天下”之称。远至黄河和长江
另一方面,洛阳的地理位置也适合做国都。洛阳北依黄河,与太行山和吴王隔河相望,北面的邙山是一道天然屏障。南面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面是熊耳山和少师山;控制西曲和信的风险;东虎监狱,黑石等。伊洛平原土壤肥沃,粮食充足,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洛阳在“治三江,定四塞”的局面中,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得洛阳具备了内守国门,外守国门的优越军事条件,这也是洛阳适合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经济原因。
再次,就经济原因而言,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经济条件比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要好。关东地区的主体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其西端的三条河是伊、洛、豫、济四条河的汇合处。自古以来,农业就非常发达。安史之乱前,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区。关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间接强化了洛阳地位的重要性。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体现了洛阳地位的重要和经济的繁荣。在明朝孝帝统治期间,洛阳成为整个中国北方的中心。在杨迪统治时期,长安只是被命名为首都,而洛阳已经成为实际的首都。
相反,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重要性不如关东地区。关中地区农业经济相当发达,所以从西周到唐代长安都是都城。然而,自东汉以来,关中地区农业经济在全国的重要性日益下降。此外,关中地区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统治机构的扩张,粮食供应成为长安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条路:一是振兴关中地区的生产;二是把更多的粮食从关东、江南运到关中。
振兴关中地区生产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唐代时期关中的自然条件已非秦汉时期可比。特别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和隋末的战争,关中遭受了多次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黄土沙化。泾河、渭河、北洛河含沙量大幅度增加,灌溉效果日益下降。例如,唐初郑国渠的灌溉量不到秦汉时期的1/4。二是不断增长的人口使有限的耕地失去负荷的能力,即所谓“地狭人密,而耕不善”。武则天时期的高宗正处于唐代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据统计,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约304万,人口约1235万。唐中宗神龙元年,户数约615万,人口约3714万。六年间,唐朝的户数和户数分别翻了一番和三番。关中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北方腹地。关中地区当时虽然叫沃野,但“给的东西还不够首都用”。关中地区的三位王公显贵,他们竞相在灌溉渠旁修建石磨,消耗水源,影响水利灌溉效率。如唐高宗永辉六年,由于富商大家争磨石,郑百渠灌溉面积从4万多公顷下降到1万多公顷。在高宗的后期,他经常带领官员吃洛阳。更有甚者,永春元年四月,部分乡绅因操之过急,在道中饿死。
冷杉
为了尽可能地克服这三种自然灾害,隋唐政府进行了改良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汉武帝四年,隋文帝采取“运粮自小平至陕西”,再“自河归渭川”的办法,最后到达京师。这样虽然绕过了三大自然灾害,但是陆路运输成本很大,从小平到陕州的陆路要经过陡峭的山谷,也有风险。文帝十五年六月,文帝被迫恢复水运,“下令截底柱”,但仍未能增加水运能力。656年,唐高宗元年,楚郎凿三门峡为梁,后杨武连凿三门峡为栈道,皆无功而返。
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庆采用分段运输的方式进行漕运,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在裴耀庆、三门峡的黄河、运河、渭水交汇处,粮食先入东仓,再走80里山路,由陆路运到西仓,最后由水路运到关中。这样缩短了开航日期,提高了运输效率。历史上,连续三年,“曹拨款七百万石,省陆运委拨款三十万斤”。三年下来要省30万,水运成本之高可想而知。“用一桶钱运一桶米”这句话是真的。
此外,唐高宗之死凸显了洛阳的优势。当时“燕、戴逼侵匈奴,巴、龙患婴吐蕃,西蜀累老,千里夺粮,北丁南取塞十五年,命苦。”只剩下关中的土地,一片“荒无人烟,饥肠辘辘”。唯有洛阳,“天地合于一溪,北有太行之险,南有万、叶饶,东有江淮,东有湖海,西有河之宝。”同时,“太原有巨仓,洛口有天下之粟。”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以洛阳为都城是明智之举,不仅没有粮食供应困难,还节省了水运所需的财政支出。
综上所述,武则天迁都洛阳,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洛阳的地理形势做出的明智选择。这绝不仅仅是为了逃避王与萧鬼魂之间的纠缠,也不纯粹是出于纵欲享乐的私欲。武则天迁都洛阳具有积极意义。这不仅符合政治上朝代更替的需要,也符合经济中心东移的历史趋势。

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武则天为什么而把都城迁到洛阳呢?

武则天把都城迁往洛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大唐天下已经成了“大周”天下的政治原因,二是洛阳更有利于得到物资补给的经济原因,三是洛阳也是繁华大都市的基础设施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武则天称帝后,改唐为周。

武则天称帝后,改唐为周,原来的大唐天下成了武则天的大周天下,国号变了,都城改变也是正常的事情。

武则天之所以把都城迁到洛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巩固自己的帝位,原本在长安城根深蒂固的大臣随着武则天的迁都之举,根基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他们更容易接受武则天的统治。可见,武则天迁都洛阳,有着重要的政治原因。

二:相对于长安,洛阳更有利于物资补给。

武则天迁都洛阳,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其实还有重要的经济原因:洛阳更有利于物资补给。

长安因为有崤函之险,在唐朝以前是很多朝廷建立首都的首选之地,然而从唐朝开始,长安作为都城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经过几百年发展,历经多个王朝兴衰,关中地区已经不再是都城的最佳选择。

一方面,多次兴衰重建过程中,关中地区的植被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关中地区的环境更加干旱少雨,农业生产也大不如前。这种情况下,曾经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也不再是沃野。

另一方面,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数次成为都城的长安,使关中地区人口激增,而关中的土地已经养不起这么多的百姓,朝廷官员的吃穿用度需要从崤函以东运来,这就增加了朝廷财政开支,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

而洛阳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来往方便,更有利于接受来源于各地的物资。唐朝历史上,皇帝李治就曾经多次移驾洛阳“就食”,对此武则天深有体会,既然如此,直接迁都洛阳岂不省事?可见,武则天迁都洛阳在经济上是划算的。

其三:洛阳是繁华大都市,比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在隋朝时期,隋朝建立都城,除了兴建长安城,还大修洛阳城,其规模不亚于长安,洛阳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完全可以作为王朝的都城。

相比于长安,洛阳地处交通要冲,再加上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洛阳可以起到南通北达的作用。便利店交通,也使得洛阳发展迅速,相比于唐朝都城长安,洛阳更加繁华无比。

武则天迁都洛阳,有利于享受洛阳的繁华热闹,这么一座繁华大都市,谁不想在此长期生活呢?这也是武则天迁都洛阳的重要原因。

因为当时的洛阳经济非常发达,而且地势很适合作为都城,要比原来的都城长安更加适合作为都城。还有就是洛阳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自然要迁都到洛阳。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之所以迁都是为了适应历史的潮流。现在的洛阳也是一个中原地区。
因为当时的长安是李唐家族的统治中心,武则天毕竟取代了李唐家族,所以要把都城迁到洛阳。

唐朝为什么迁都洛阳,又回到长安又迁都洛阳?

唐朝第一次迁都至洛阳,是因为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而应该是“定都”。但是武则天的登基并没有造成朝廷太大的动荡,并且“武周”只存在了一世,所以很多人觉得武则天就是唐代的皇帝,其实个人觉得不是,按照朝代算,武则天算是开国皇帝,建立的是自己的朝代“周”朝!但很多史学家不承认武则天的“周”为独立的朝代,而是唐朝的一部分,因为武则天最后还是传位给了李显,并没有传位给武氏族人,所以武则天算是为李唐守江山,只因为她姓武不姓李,所以无法沿用“唐”的国号,只好自己建立“周”···武则天退位后传位给其儿子李显,李显登基后又将“周”改为“唐”,武则天驾崩后,李显才正式宣布迁都回长安···所以一定要算是迁都的话,也是李显在洛阳登基,将京都迁回长安。所以如果要问迁都的原因,那只能算是“朝代的更替”了。虽然更了一下,又更回来了!京都也是迁了一下,又迁回来了!

第二次迁都是在唐末

公元904年,在位的皇帝是唐昭宗李晔(867~904)。当时的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篡权,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 )杀害了唐昭宗,立唐昭宗的第九子李柷为皇帝,仅仅三年后,李柷被废,次年被杀,享年17岁,唐朝灭亡了。

所以,唐朝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904年二次迁都洛阳。
唐代迁都洛阳一共有四次。
第一次,657年唐高宗李治颁布《建东都诏》,并率领满朝文武长期居洛,与武则天长期居洛处理朝政,甚至从永淳元年不复西返,于683年病逝于洛阳紫微城贞观殿,武则天684年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到公元690年,共33年。
第二次,武则天690年在洛阳称帝到705年神龙政变,共15年。原因了是武则天想改朝换代,不愿与长安贵族为伍,但最后传位给儿子李显,史学上并不算换代。
第三次,唐玄宗717年-736年20年,因为之前关中发生地震个旱灾,长安却吃少穿,满朝文武不得不迁都洛阳,期间只有6次短暂临巡长安,在洛阳创造开元盛世。
第四次,公元904年,因为朱温胁迫(拆毁了长安所有宫殿和城墙)唐昭宗904年迁洛,到唐哀帝在洛907年退位。
文章标题: 武则天将国号改唐为周,都城也从长安迁到洛阳,那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将武周并入了唐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046.html
文章标签:都城  国号  洛阳  长安  史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