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28 16:00: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窑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指窑炉,即焙烧陶瓷器的重要设施,它的形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陶瓷产品的质量;二是指生产陶瓷器的窑口,比如邢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三是窑器,即陶瓷器,如哥窑制品、钧窑制品等。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
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已一千八百余午的历史,把瓷器出现的时间定在东汉,是有大量考古资料作为依据的。在浙江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市县先后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在河南洛阳、河北安平、安徽毫县,湖南益阳,湖北当阳等东汉晚期墓葬和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中,都曾发现过瓷制品,而尤以江西,特别是浙江发现的更多。其中有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纪年墓中所出的麻布纹器系青瓷罐,“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内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联罐,水井,熏炉和鬼灶,“嘉平五年”纪年墓中发现的青瓷罐,还有与朱书“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纹器系青瓷罐。这些有确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发现,使我们确信,我国瓷器的发明不会迟于汉末,把它定为东汉晚期,应该是比较确切的。
根据田野考古所得的资料,我国发现最早的瓷窑遗址在今浙江上虞,宁波地区,年代属东汉,浙江地区在古代有长期烧造原始瓷的传统, 已发现的烧造原始瓷的瓷窑,其年代可以追溯到战国。
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加上此种窑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
①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的几何压头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下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现象。
②由于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使热损失显著降低,并可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
③由于烧成快,窑体散热与蓄热不大,单位产品的热量消耗较少,其热效率接近于隧道窑。
④窑的结构简陋,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⑤窑内温度和气氛波动较大,烧制大件产品和比较致密的工业陶瓷容易发生冷裂。有时由于烧成温度下的保温不足,影响烧成质量。
可以通过结构特点来分辨隔仓窑和通天龙窑,通天龙窑结构中空直达,特点是升温快,内部空间大。隔舱窑是在通天龙窑的基础是改进而来,在三五个投柴口的接替处砌一堵火墙,墙底部设小孔,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留温度。
通天龙窑没有隔间,窑体超过40米可设档火墙,这样的窑,窑内温度和气氛都变化多端,难以掌控,成品率极低,但偶得的精品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感是其它柴窑或电窑不可比拟的,胎底柴味十足,釉面温润如玉,斑纹古朴典雅。
隔仓窑可以有效地做到小部分还原,而后部分继续升温。还有一些小些的馒头窑、土窑、原理是相同的,只是窑体积不同。窑的体积越大,越难控制,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龙窑的发展历史
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浙江上虞东汉窑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经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测定,已达到瓷器标准。
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
商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很大提高,馒头窑成为主要的窑型。在江南地区新出现一种比馒头窑更为先进的陶窑,称为龙窑,比如在浙江上虞、江西吴城均发现了商代龙窑。这种窑一般依山势建在山坡上,窑身呈长条形倾斜砌筑,外观上形似一条龙从下而上,故名龙窑。
龙窑比起横穴窑、竖穴窑、馒头窑来,有多种优点,因依山而建呈倾斜向上状窑炉本身就有自然抽力,窑炉火势大,通风力强,升温快;可根据生产需要和技术条件,增加窑的长度,从而提高窑的装烧量,还比较容易维持窑内的窑炉气氛,这就使商代陶器有很大发展。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