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反叛将军和反叛节度使

时间: 2023-06-21 12:00: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2次

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反叛将军和反叛节度使

唐朝灭亡后为什么这么乱,五代十国的乱局是怎么造成的呢?

五代十国也是从中、晚唐开始的。唐玄宗早年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到了后期他越来越糊涂,也没有了动力,开始沉迷于玩乐,一步步把唐朝带入深渊。我们要关注的是唐玄宗建立的招安制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土地均分制度已被破坏。由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战争,唐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唐玄宗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事使团,统称为 "藩镇"。这样一来,上述问题就解决了。可以说,这些筒子们没有别的任务,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中。

虽然征兵制度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将军长期执掌一支军队,将军之间的从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唐朝的藩镇割据最初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设立的。然而,随着他们的发展,逐渐失去了控制。毕竟,人们是贪婪的。叛乱接二连三地开始了,唐朝逐渐衰落,各诸侯国的城镇都在反抗,而且越来越强大。在唐朝灭亡的那一刻,他们也彻底站了出来,相继宣布自己为王,这也是五代十国的开始。

意识形态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只要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水平足够高,战争的概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小很多,但显然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的。当时,全国上下百家争鸣,无法统一。后来,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出现了佛教、道教等新思想,导致了当时文化的迅速倒退。人们只崇尚军事力量,战争的爆发自然成为迟早的事。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唐朝灭亡后,当时的封建朝廷大部分停止了有效的统治,使族群势力中的利益诉求不受有效监管,从而造成政权中有大量的矛盾纠葛,形势大乱,变化迅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危机。


最终,贵族、大臣、将军因为地缘正义与权力利益的冲突而自行组织兵队攻击他人,使整个中国混乱不堪,形成了各地势力横行的乱世风气,从而导致五代十国的无序状态,形成当时的乱局。

拓展资料:

五代十国(狭义907年-960年,广义902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该时期由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大部分汉地为止。五代十国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因为唐朝灭亡了之后,当时的君主是无能的他不能很快的把整个国家安顿好。所以才会出现了这个五代十国的乱象,也是因为当时给了藩王一些权利,而且当时风王的人也挺多的,因此他们就都储备了一些军事能力,然后就准备自立为王。
因为唐朝灭亡后,所有的国家都想要统一大局,叛乱接二连三地开始 。因为唐朝灭亡,各方势力也蠢蠢欲动,所以就会造成混乱局面。
因为唐朝有一些藩镇割据的现象,各地方都是有一些军事实力的,所以在灭亡之后各个藩镇独立了,产生了很多国家的乱局。

古代史简报(七)五代十国大分裂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灭亡后, 历史 上又一个大分裂的时期。从907年朱温篡唐到960年北宋建立,一共54年的时间,中原地区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割据政权。战乱不断,互相征战。

【后梁】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定都开封。是为梁太祖,他原本是东汉末年黄巢起义军的将领,后来投降了汉朝,协助平定了黄巢起义。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进封梁王。杀掉唐昭宗,逼迫唐哀帝禅位。他性情暴虐残忍。纵欲宣泄,不论是大臣的妻子女儿,还是儿子的女眷都召进宫奸淫。912年,被次子朱友珪杀死。朱有珪就是后梁的第二位皇帝。没过多久就被弟弟朱友贞推翻。是为梁末帝。923年被后唐李存勖灭国。

【后唐】公元923年。李存勖灭亡后梁后,在洛阳称帝。国号:唐。是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原本是沙陀族人,是唐朝的河东节度使,在参与平定黄巢的叛乱后,被封为晋王。之后就割据一方,常年和朱温征战。双方势若水火。公元908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继位晋王。李克用临死前交给李存勖三支箭。鼓励他为父报仇雪恨。第一支箭要他讨伐刘仁恭。刘仁恭是他一手扶持的最后背叛了他。第二支箭要他北击契丹。当初他和契丹盟誓为兄弟,共同讨伐朱温,之后契丹背信弃义。第三支箭是要灭掉朱温。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次出征就带上,打了胜仗又送回庙里。912年他攻破幽州,俘虏了刘仁恭;之后大败契丹把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923年灭亡了后梁,统一了北方。李存勖统一北方后,开始宠信伶人,我们学习的《伶官传序》就描写了他日常的生活状况,最后也死在了伶人的叛乱中。

之后后唐经过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到了李从珂手中。936年李从珂的姐夫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叛。联合契丹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后晋】公元936。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在太原称帝。国号:晋。石敬瑭就是后晋的高祖。有趣的是他为了让契丹帮助他出兵灭亡后唐。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亲,把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石敬瑭就是著名“儿皇帝”。石敬瑭死后,侄儿石重贵继位。对耶律德光称孙不称臣,引发契丹的征讨。后来因大将杜重威投降契丹。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

【后汉】公元947年,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着后晋灭亡,契丹军队北归之际,在太原称帝。改国号:汉。史称:后汉。刘知远逝前托孤给大将军郭威。郭威被封为枢密使。950年藩镇叛乱,后汉隐帝派郭威领军征讨。因为猜忌郭威,计划除掉郭威,不料事情被郭威知道了。他以清君侧的名义进入开封。皇帝被杀。郭威让太后主持朝政,安定开封局势。随后说收到情报契丹率军来攻。于是领兵出城抗敌。到澶州,手下的士兵扯下黄旗当作黄袍披在郭威身上。郭威随后返回太原登基称帝,后汉灭亡。十年后一幕熟悉的场景再次上演。

【后周】公元951年,郭威在太原称帝,国号:周。郭威在位期间,任用贤才,厉行节俭。使得后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可惜三年后病逝。自己的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对佛教进行了强烈的限制。给之后佛教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史称:世宗灭佛。规定佛寺必须由国家批准建立,未经批准一律禁止。令六万多僧尼还俗,销毁天下的铜佛像用来铸钱。壮大了后周的实力。曾经立下誓言“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可惜天妒英才。周世宗还没能完成他自己的远大理想,5年后就病逝了。我们熟悉的场景,禁军统领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天下。

【前蜀】公元(907-925)年,建立者是:王建。定都:成都。共18年,被后唐李存勖灭亡。

【后蜀】公元(924—965),建立者是:孟知详。定都:成都。共历时41年时间,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亡。

【杨吴】公元(902—937)建立者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定都:金陵和江都。共35年。被徐知浩灭亡。

【南唐】公元(937-975)徐知浩建立齐国,称自己是唐王朝宗室后裔。改李姓,名昪(bian)。改国号:唐。史称:南唐。958年皇帝李璟向后周称臣,去帝号,称为国主。直到南唐后主李煜。975年宋军攻陷金陵。南唐灭国。其实最为我们所熟悉的是南唐的李煜。著名的大词人。我们耳熟能详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吴越】公元907年—978年。建立者:钱镠。称为吴越王。定都:杭州。吴越国先后依附于中原王朝。国内安定,百姓富足。实行保境安民的策略。为北宋江浙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至于后面的南宋朝廷选择定都临安。

【闽】公元909年—945年。建立者:闽王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定都:长乐府(福州)。被南唐灭亡。

【南楚】公元907年—951年。建立者:楚王马殷。定都潭州(长沙)。被南唐灭亡。

【南汉】公元917年—971年。建立者:南海王刘隐。定都:广东番禺。被北宋灭亡。

【南平】公元924年—963年。建立者: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定都荆州。被北宋灭亡

【北汉】公元951年-979年。建立者:后汉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称帝。依附辽国,被北宋灭亡。

五代十国时期大动乱,短短50多年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割据政权。常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然而偏安一隅的南唐李氏和吴越钱氏政权却能保境安民,境内百姓免遭横祸。人口富足,令人欣慰。

您觉得造成五代混乱局面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五代十国还会有静海节度使和归义军节度使?当时唐朝不是灭亡了?

五代十国非常混乱
有许多人自立皇帝
自然也有遗民尊崇前朝jal

古代的 节度史 是个什么官?我看怎么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怎么造反的全是节度使啊!怎么有这莫大的军权!

如题目!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使简介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节度使简介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 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 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但实际上往往对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亦多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不断发生。 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赵匡胤、宋太宗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授予宗室、外戚、少数民族首领和文武大臣,对武将更是晋升的“极致”,礼遇优厚。辽、金分别于大州或节镇诸州置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元代废。
额 节度使就是唐朝中期设立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跟中华民国时期的军阀一样,比如奉军、直军、皖军、晋军、川军、桂军等等。 唐朝后期节度使造反那是因为中央朝廷沿袭隋朝的制度,在重要地区设立节度使,管理几个州的军事。中央把军权、行政、财政等权都交给将领,让他们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任意扩充军队。这些权力都交给他们,他们便有了搞独立王国的资本。到时中央朝廷想制约他们,也无能为力了。正是因为这样渐渐失控,导致后来的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的军阀混战。

五代十国时导致地方实力派不断反派的因素有哪些?

五代十国是我国唐朝与宋朝之间的一段大分裂乱世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各军镇节度使反叛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北方中原更换了五个王朝,而南方虽然相对稳定,但地方军阀也建立了统称十国的地方割据政权(当然北方有一个北汉)。这些节度使或者军队将领为何前赴后继的反叛?他们的下场是否都不好呢?

从结果论来看,这些反叛者的下场很难说不好

因为五代的更迭较为剧烈和频繁,五代十国的反叛也大体上出现在五代政权更迭中。这些反叛者的下场很难一概而论地概括为不好。

五代的中第一个政权后梁王朝的建立者朱温就是典型的“反叛者”。他先是从黄巢起义军中反叛加入唐王朝,后来受封宣武节度使,成为中原地区的一名地方节度。此后通过兼并战争,他逐步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随后他反叛直接取代唐朝。从朱温的下场来看,被儿子杀死不可谓不惨,但这其中有很多是他个人的问题。

五代中后唐取代后梁则不能算反叛,因为河东军事集团和宣武军事集团本身就是死敌,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成王败寇的兼并战争。但五代中疆域最广的后唐王朝从第一代皇帝开始就被地方节度使反叛所杀,开启了后来几个王朝接连被地方节度使反叛所灭的悲剧命运。

刘知远

此后石敬瑭反叛建立后汉,刘知远拥兵自重坐视后汉灭亡再起兵接管后汉江山,后周郭威反叛建立后周,最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逐步结束五代十国的乱世。

从这些主要的反叛来看,很难说这些反叛者的下场都不好,至少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且从个人命运来看,朱温被儿子弑杀,李存嗣被乱兵所杀,石敬瑭、刘知远和郭威都是病逝,所以单纯从结果论来看这些反叛者很难说就一定很不好。

利益:地方节度使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

从前文的梳理来看,这些主要的反叛者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种称帝建国的利益是这些执掌兵权的武将们难以放弃的。

政治上:这些节度使能够通过反叛走上权力巅峰,成为开国的帝王,自己家族能够成为皇族。虽然很可能被别人反叛导致灭国毁家,但是对于过惯了刀头舔血日子的武将们来说,这些风险他们可顾不了那么多。

经济上:这些反叛的节度使就可以从掌握一州一郡,扩大到成为掌控一国经济利益。这对地方节度使尤其是跟随他起兵反叛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是极具吸引力的。这些人打打杀杀为的就是抢掠盘剥获取经济利益。毕竟出将入相那只能是少数人才可以做到的,大部分叛将叛兵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五代十国形势图

军事上:这些反叛的节度使们一旦称帝建国,至少在名义上掌握了国家政权,他们可以通过打压其他地方实力派来获得更大的地盘,进而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简言之,这些地方节度使反叛的根本原因就是反叛成功后带来的巨大利益。所谓高风险才能有高回报,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这就是行之有效的“霸道”。

中央政权与地方实力派的剧烈摩擦是叛乱频繁的重要原因

虽然五代十国的建立者清一色都是掌握军权的将领,而且大部分都是掌握兵权地方节度使们。但这些五代政权都陷入中央政权和地方实力派剧烈摩擦中,这也导致地方节度使经常反叛。

朱温建立后唐不久,就鉴于唐王朝无力控制地方藩镇的教训,直接加强了禁军建设。他将追随直接的嫡系部队——宣武镇节度使的军队直接转为后梁的中央禁军。以此强化中央政权的军事实力。这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强化中央政权军事实力最直接的方式。

朱温

朱温的这种强化禁军的方式随后被后唐等王朝沿用,这种模式使得五代的中央政权与唐朝相比具备了较强的中央直属军队。这就为他们削弱地方实力派提供了武力保障,由此五代的中央政权对地方实力派削藩行动就更频繁也更激烈。

后梁虽然是被李存嗣的河东军事集团所灭,但是后梁末帝朱友贞就开始有削弱魏博节度使的行动,而且直接导致发生兵变。后唐从李存嗣开始,除了明宗李嗣源都被地方节度使兵变所杀,其原因都是为了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实力。而后汉和后周的灭亡都有中央政权为了削藩逼反地方实力派的原因。

虽然因为削藩导致中央政权屡次被地方实力派推翻。但是加强中央禁军和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做法在五代一直没有停止。一方面是中央禁军的实力日益强大,另一方面地方节度使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小,实力也越来越弱。这种渐进式的削弱到后周时期,就体现为地方实力派已经很难再掌握较大的兵权,特别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军事改革,让中央禁军成为最强武装力量,这为最终中央政权压制地方实力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赵匡胤掌握了后周禁军进而就可以代后周而立,并结束五代乱世。

文章标题: 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反叛将军和反叛节度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3198.html
文章标签:反叛  节度使  那么多  将军  时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