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17 09:00: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问题中非要强调山东“经济文化昌盛的孔孟之乡”的地位,其实定都这事主要看地理位置啊喂!
中国四大古都,按照历史上繁荣的时间排序,依次是西安(十三朝古都)、洛阳(九朝古都)、南京(六朝古都)、北京(元明清古都)。
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点?西安和洛阳都处于盆地之中,南京和北京虽处平原边缘,但也拥有水运交通优势。这些方面,恰是一朝定都时着重考虑的因素。
首先,地形地势要安全,易守难攻,太偏不行,没办法从中央控制四方,毕竟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同于美国的联邦制。周公平定天下叛乱后辅佐周成王迁都洛阳,周公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四方进贡,道里均”,以洛阳为中心可以拱卫京师,后来又将都城迁到陕西南郑、陕西犬丘、镐京,转了一大圈,最后西戎攻占镐京时还是迁回了洛阳。
西汉高祖刘邦时初都洛阳,后来山东人娄敬向他提出了迁都的建议,认为“秦地(西安)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出于安全考虑应迁都长安。
其次,要有地理优势,比如交通、湖泊河流、充沛物资、历史文化等。北魏孝文帝时将都城从山西平城迁到了洛阳,平城远离中原,乃胡人长期居住之地,显然不利于实现孝文帝彻底汉化的目标,而中原的博大的汉文化、悠久的历史则让人心驰神往,迁都后孝文帝规定该汉姓、说汉语、穿汉服并与汉族通婚。此外就是考虑到航运的问题。
汉唐时期关中地区水源充足,湖泊密布,有“八水绕长安”之说,黄河贯通关中地区,与天下漕运相接,交通便利。北宋把都城定在开封,为什么?北宋名臣张方平解释说:“京师所谓陈留八达之地也。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国家浚河三道,通京城漕运,曰广济、曰惠民、曰汴河,太仓蓄积,三军士庶咸取给焉。此建国之本也。”(《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漕运便利可以为大规模人口、军队的定居和驻扎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也方便运送粮草等物资。
如明朝陈建在《论建都》中谈到:“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显然山东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国经历的封建社会有几千年,在这个历史上全部出过的皇帝有400多个,分别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只有山东一位也没有出过,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从文化、经济、地理几个方面来大致分析一下:
首先,儒家文化对这里有巨大的影响,讲究仁爱、忠义。儒家的首创者就出自这里,孔子一直提倡君臣父子的那种上下的等级关系,并且一直以来,当地官员又特别重视教育,当地的百姓长期被这种思想熏陶,基本都安安分分的,上下级相处和谐,没有矛盾,对当朝的也效忠。暴动事件怎么可能在这里发生呢?
其次,这里处于长江的中下游,不仅土地面积大,还不缺雨水,天气事宜,基本风调雨顺,地也肥沃,对大家来说,只要吃饱了穿暖了,谁会轻易起兵对抗朝廷呢?安居乐业不好吗?从风险来考虑的话,大家也觉得不值得,万一失败了呢?基本都丰衣足食的,谁高兴去担这么大的一个风险?
最后一个就是值得定都的城市这里没有。你看古代皇帝就在那么几个地方定都,翻来覆去的。定都不是随意的事情,要考虑易守难攻,能够照应所有的领地,这边以平原为主,所以这里没有合适的。不能立足的话,失败概率大大提高。谁听过在这里定都的吗?
希望可以采纳。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