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可以通过哪些文献了解广西壮族的文化变迁

时间: 2023-06-13 13:01: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可以通过哪些文献了解广西壮族的文化变迁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特色鲜明,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哪些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八桂大地孕育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区在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立体构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发掘民族文化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取得划时代的成绩,运用国际先进的考古挖掘理念、方法和技术,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那坡县感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贵港市罗泊湾汉墓等地的发掘成果,充分而准确地表明了广西百越文明的源远流长。尤其是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邕宁县顶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区境内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也是珠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对研究南方民族干栏式建筑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着这些考古工作所展开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和学术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涌现出一些学科带头人。
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研究日益活跃,成果喜人。民族文艺资料的普查和搜集,积累和抢救,研究和编撰,出版了文艺集成和志书,各种专题研究异彩纷呈,民族文化艺术期刊的影响力和权威不断提高,组织各种国内外的互访、考察、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我区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梳理。

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突破口
2003年开始启动的,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建设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强有力措施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两年来,我区已建成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和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三个试点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建设模式上做了不同的探索,使三个项目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不仅有效保护了民族地区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而且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三个试点还体现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二代模式特征,即专家和村民紧密结合,培养农民自己的专家,推进生态博物馆向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提升,这样的“广西模式”为今后广西和全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推进,探寻了更多的参考经验。
对于我区历史上缺乏文字流传的少数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项目被批准为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项目之一,重点保护红水河流域各村寨中,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铜鼓歌舞艺术。
今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我区各市县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各市县认真组织人力,筹集财力,调研普查。据自治区文化部门的介绍,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科研队伍、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以举办宣传周、晚会等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配合《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的出台,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和法制化。

民族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民族文化资源经过整合,通过不断成熟的文化产业运作与现代文化相承接、相融合。自治区文化厅长容小宁表示,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整合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是我区发展文化产业一直坚持的基本思路和定位。在没有现成经验可遵循的探索实践中,我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展具有广西特色、市场发展前景好和生命力强的文化产业。摸索出并推广“以项目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既能打破体制障碍和行业壁垒,又能积极扩张延伸产业链。比如人们所熟悉的《印象·刘三姐》,将世界级的桂林山水风光、“刘三姐”民族文化品牌,打造成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通过市场运作的经营带动了旅游、演出、艺术教育、服务等行业,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近几年来,我区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注重在“特”字上做文章,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华,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广西绚丽多姿的民族地域文化优势,将文化产品与相应的地域文化相结合,精心打造“民歌”、 “山水”、“边疆”等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既有闻名遐迩的“刘三蛆”系列文化品牌,又有名扬海内外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品牌,还有国内外获大奖的民族戏剧、音乐、舞蹈和杂技等品牌,更有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乐业天坑等旅游文化品牌,以及靖西绣球、阳朔画扇、临桂皮画、北海贝雕等“一地—品”的民间艺术工艺品牌等等。这些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不仅成为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打项目,而且形成引领全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耀眼亮点。
通过项目,形成品牌;通过项目,形成产业。如今,我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逐步形成。

壮族的起源以及历史文化有哪些

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以广西最多。

1990年人口1548万。

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南宋时已出现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

但使用面不广,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

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得到推广,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的先民是广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土著,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的主体很少迁徙的民族之一。

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

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倡议,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

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

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

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

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

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

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

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

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

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

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

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

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

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

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

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

男子多穿唐装。

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

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

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

主食大米和玉米。

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

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

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

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

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

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在壮族居住地,人们在路上与老人相遇时,须主动与老人打招呼,并退让到路旁请老人先过去。

老人进屋时,要请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翘腿而坐,则被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尊敬,会受到众人的谴责。

古代壮族的变迁史是怎样的?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译音“俚”字,实是壮语中对“蛇”的称呼)、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

  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有名望之人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视及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

  僚是壮语、布依语RAEUZ(我们)的汉语译词,中国古代岭南和云贵地区一些民族的泛称,系百越的一支,《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自汉至唐分布于今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省和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汉初在夜郎地区设置的牂牁郡17县,都有僚人分布。东晋时,居住在今广西和贵州境内的僚人部分北上进入四川,分布“自汉中以达于邛笮”的广大区域内。

  南北朝时,僚人常被汉人掠卖为奴。其俗有住干栏、卧水底持刀刺鱼、鼻饮、铸铜爨、死者竖棺埋藏等特点。

  唐初,僚人与乌蛮、白蛮和蛮等交错杂居。南诏(649-902)、大理(937-1253)时期,云南僚人的一部分与濮、鸠僚分化组合为金齿、茫蛮、白衣等族,部分仍保留僚的名称。广西的僚人也产生了分化和聚合,出现了西原蛮、黄峒蛮等称谓。贵州境内出现了葛僚、仡僚等名称。四川东部的南平僚,住干栏,女多男少,妇人任役,男子左衽露发赤脚。此外,还有飞头僚、乌武僚等。他们曾多次举行反抗唐朝封建统治的起义。

  宋代,在今广西境内的部分僚人已改称为僮(即壮族)。僚的族称在文献上消失,融合发展为今天西南的一些民族。

  壮族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2001年),壮侗语族(侗台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地说,壮族是粤人(广府人)的表亲,泰族人、老族人、傣族人、掸族人的堂兄弟。

现代僚人就是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方的壮族、布依族和岱-侬族,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分布状况来看,是共性大于个性的同一人群,本站遵循其普遍自称“布僚”Bouxraeuz(我们的人),将之统称为——僚人。

为什么突然对壮族这么关心?这让我们其他民族情何以堪
文章标题: 可以通过哪些文献了解广西壮族的文化变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2595.html
文章标签:可以通过  变迁  广西壮族  文献  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