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09 06:59: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古代汉字的书写顺序是怎样定下来的?
你有注意过书法的书写方式,适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呢?(网络图片)
古代汉字有着很独特的书写顺序,那就是由上至下,从右到左。这种顺序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借鉴西方文化,汉字书写形式才逐步改成现在的横排,由左向右书写。古代中国书写方式的形成,背后绝非一人所为。有人统计过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书写顺序,主要分为左行、右行、下行三种,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选择的是由右而左呢?
出土的文物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书写记载,显示古代人的书写方向是没有固定的。殷商甲骨文的排列,绝大多数是自上而下,而在左右行的问题上,有的是从右向左,有的则是从左向右。当时古人以左行为顺势,右行为逆势。缘何会出现这两种书写方向?
其实当时并非只有龟甲这一种书写载体,《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已有“册”字,像竹木简编联之形。于是,有学者指出殷商已有竹木简册。西周金文中的“册”,亦指简册。据考古学家陈梦家的研究,西周的册命之制,是先将王命写在简册上,当庭宣读,然后再铸到铜器上。其时王左右有两史,一执简册,一读册命之文。不同的书写载体,会有不同的书写方向就像龟甲,是用刀在上面刻字。无论是向左刻或者向右刻,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直到竹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时,书写的方向渐渐开始固定下来。有专家对此进行论证,如汉学学者钱存训认为“这种直行书写的原因虽不可确考,但毛笔书写的笔划,大多是从上到下;竹木材料的纹理,以及只能容单行书写的狭窄的简策等,都是促成这种书写顺序的主因。至于从右到左的排列,……这大概是因为用左手执简,右手书写的习惯,便于将写好的简策顺序置于右侧,由远而近,因此形成从右到左的习惯。”
在中国古代,因为书写时是左手拿简,右手写字,一般是一根简一行字,并且为了右手书写的方便,空白的简是放在左边的。等到把一根简写完,写过的简为了和空白的简不相混,也就左手一根一根的向右边推去。在这种情形下排出的行款,写好的第一根简在最右,依次从右排到左。于是中国字的行款,成为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了。
许多年前,有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祖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家住东方神州又名叫华夏,走到天边不改的名咱叫中国娃。”
没错,它的名字就是《中国娃》,这首歌既有通俗歌曲“一听就懂”的特点,又能像高雅歌曲那样让听者“回味无穷。”
什么是中国娃?这种歌说了很多,它每句歌词都是由一种具体的事物上升到那一种抽象但又浓厚的“民族情怀。”
比如“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由“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来表达“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的磊落胸怀,由“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升华到“堂堂正正”的高尚人格。
说到汉字,这可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它体现着中国人伟大的民族性格,也正是汉字让中国的文化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了下来。
竹简并不晚于甲骨
关于汉字最早的成熟形式,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甲骨文。
但事实上,甲骨的使用并不日常,毕竟在龟壳和骨头上刻字很费力。
此外,我们可以在甲骨文中看到“册”、“典”和“删”这三个字,都有酷似竹简的图样,可见甲骨并不能算是最早的文字载体。
《尚书》中说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也就是说,从殷商开始就有很多编串成册的竹简流传下来,保存了诸如成汤灭夏等记录。可见竹简的使用并不会晚于甲骨文,之所以我们看到的有关殷商时期的文字都是甲骨文,只不过是相比于竹简,甲骨更容易保存罢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甲骨文中也有“笔”这个字,而且看上去很像一根毛笔,而已发现的少数甲骨卜辞,就有用毛笔蘸墨或朱砂书写的痕迹,这也说明在有甲骨文的时候毛笔已经出现了,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
当然,或许他对毛笔做过什么改良也未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毛笔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
有了笔和竹简,才会有大量的典籍传世。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竹简虽然并没有晚于甲骨,但是二者的书写方式一致是竖排左向,和如今的横排右向有很大区别。
竖轴对称的汉字书写习惯
正因为竹简是我们最早的书写载体,所以与竹简相适应,汉字一开始的书写习惯是竖排。
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右手,竖写的简册要横向展开,简册的两端执于读者的左右手中;如果要横书,简册子必然横读,那么在阅读时册子就要上下展开,这样我们不得不双手一上一下拿着册子,这样的行为很不舒服,有悖于常理。
大家可以回想下,生活中搬东西,是提着物件的左右两侧还是上下两边?
然后,在很早之前并无案牍,多直接书写于尺牍之上。如果左手持,右手书,竖向书写是很顺畅的;若改为横向书写,基于右手书写时的压力,左手很难掌握平衡。
你在阅读本文的时候,不妨拿一卷纸试着在上面写字实验一下,以竹简作为文字载体时,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从左向右书写是不利于右手动作的;而无论是向右还是向左行文,横向书写一定是极为繁琐不便的,故而,取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即得竖行向左书写为最优解。
另外,还有一个决定竖行书写的原因,那就是书法中的笔法。因为大部分汉字的收尾,在字的正下方和右下方。
因此,汉字书写,尤其是书法的书写最适合竖行进行,这样才最为流畅连贯,易成“行气”。
这里曾经就有一个小故事:有位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上给学生点名,他叫了一声“朱肚皮”,没有人回应,许久后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叫朱月坡…”这就是当时习惯了竖排的人,并不习惯给横排字留空隙而产生的误解。
由此可见,汉字的结构与最初的书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字竖行书写的习惯,一直到民国时期。
从传承到创新的抉择
在晚清,人们已经被迫向外看世界,出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为了学习更多现代科学,人们在阅读以及翻译英文材料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传统的书写阅读习惯的不便之处。
世界上的文字组合成篇时,有横排与竖排两种形式。汉字属于竖排,拉丁字母属于横排,相关文献给出了解释:“洋文码子”不能以码成义,要两个以上的字母拼成词组,而竖行洋文则无法拼词。
比如汉字“爱屋及乌”,无论横排还是竖排,大家都能连成词,而英文的“love me,love my dog”,横排可以成为一句连贯的话,但如果竖排,这样的一句话得有多长,在开始看第一个字母的时候,身体与灵魂都在北京,看完估计灵魂已经摆渡到了天津。
汉字可以独立成义,因此可以横竖任意排列,横排时也能适应从左向右或自右而左的两种不同方向的顺序。
先秦苏慧所作的《璇玑图》,纵横各二十九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
26个英文字母的不同组合翻来覆去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但是西洋的东西,咱们又不能不学,反正汉字怎么排列都不会影响太大,所以就委屈牺牲了汉字传统的书写习惯,成为了我们今天的阅读与写作方式。
汉字改变行文方向后,同字母、数学符号和各种公式一起更加方便人们书写,也确实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接轨。
而另一个原因是人眼横着看的视域要比竖着看方便,横排可以降低视觉疲劳。
最早提出汉字横化的这个倡议,并不是中国的广大文人学者和社会各界中的精英,而是一位刚刚回国一年,名为陈嘉庚的华侨。
在这个时期,除了行文方向,就汉字的化繁为简,鲁迅先生也做了强烈的发声。
他曾经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但同样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又曾说过类似“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样的话来提倡简体字,他认为只有老百姓们容易学且能够学会写字,从文学道路上救国救民才有可能行得通。
可见,无论是汉字的书写方向,还是汉字的繁简转化,都是为了汉字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更好地传承华夏文明。
当下频频博眼球的书法表演艺术家
那么,简体字以及如今的行文习惯确实帮助我们这个社会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扫盲”,但也使得汉字部分古老而宝贵的意义给丧失掉。
如今,我们必须承认简体字以及横排的行文方式,恢复传统的繁体字以及竖排的方式已经不现实,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最基本元素,我们至少不能继续让它沉沦,像近代那种完全消灭汉字,用拉丁字母代替的论调,如果变成事实,我们将是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一代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看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