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17 00:59: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明代宗朱祁钰当上皇帝可谓是临危受命。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蒙古,却兵败土木堡,自己还被俘虏。朱祁钰被以于谦为首的群臣扶上帝位,让于谦主持大局,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在迎回朱祁镇后,朱祁钰将自己的哥哥囚禁于南宫。
王振
景泰元年(1450年),有一个太监叫单增,据说他恃宠骄纵,他生日之时,有大臣去他家庆贺生日,送上厚礼以贿赂他,结果此事被给事中林聪得知。林聪联合都察院十三道弹劾单增,列数单增的过错,说他跟王振一样,如不处罚,必会重蹈王振覆辙。朱祁钰将单增论罪下狱。事实上,在此之前,林聪还曾因为太监金英犯法一事弹劾陈镒、王文等大臣,说这两人畏惧金英的权势,后来金英因此事被处死。
明朝午门血案
太监犯法,当然要处罚,不过林聪的弹劾却动机不纯。单增不过是一个小太监而已,权势并不大,几个大臣去行贿,林聪居然却能拉上整个都察院十三道上百号人一起弹劾,这么大的动静无异于逼迫朱祁钰,朱祁钰也只能处罚了单增。实际上,单增并没有大罪,下狱之后没多久就被赦免了,只是单增以后就小心谨慎了。
打猎回来的朱祁镇
在正统朝时,明英宗朱祁镇重用宦官王振,培植宦官势力,导致明朝兵败土木堡。正统十四年,朱祁钰还在监国时,朝堂之上发生了午门血案,朝廷群臣气愤之下当场打死与王振有来往的毛贵、王长随和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从此之下,宦官势力逐渐衰弱,锦衣卫也深受打击。
夺门之变
朱祁钰当上皇帝后,延续了之前的做法,继续打压宦官势力和锦衣卫,单增就是一个例子。单增犯法本该受处罚,都察院却借题发挥,就是为了警示各个太监,以起到杀一儆百的目的。锦衣卫自马顺被打死之后,新的指挥使卢忠没过多久因金刀案被撤,后来由于谦的女婿朱骥任职。
锦衣卫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成立的,其目的是监察百官,后曾因锦衣卫权力太大而撤除。朱棣当皇帝后,重新恢复了锦衣卫,继续让锦衣卫监察百官,所以锦衣卫有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权力。后来朱棣也认为锦衣卫可以监察百官,但谁来监察锦衣卫。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成立了东缉事厂,简称东厂,其目的是在监察百官的同时,也监察锦衣卫,东厂由宦官组成。东厂和锦衣卫共称厂卫,两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监察百官,同时两个部门又相互监督的。
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结果成为俘虏,不可思议的是,八年后,居然成功重回帝位。这就是夺门之变。接下来请阅读我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夺门之变为什么成功的原因。
夺门之变为什么成功:
大明王朝正统十四年,瓦剌军大举进攻边塞地区,明英宗决定听从王振的意见,御驾亲征,结果是什么?明英宗自己做了俘虏,王振被侍卫樊忠一锤砸死,脑浆蹦咧,挂了。土木之败,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于谦挺身而出,艰苦经营,刷新内政,加强战备。
当时战败的消息传入北京城,满朝的文武官员顿时乱为一团,六神无主。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同时北京的大户人家基本上都忙着搬家南迁。
此时,兵部侍郎于谦坚决反对南迁,并对皇太后晓以迁都的利害,征得皇太后的支持。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北京。于谦等人针对当时的危急局面,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 :首先,诛除宦党,平息民愤。斩杀太监王振亲信,打击宦党的气焰,平息众怒,初步稳定了内部;其次,拥立景帝,稳定政局。
当时,也先挟英宗作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拥立朱祁钰即位,这样即使也先的阴谋不能能得逞,又便于统一部署,共同抗击瓦剌;再次,举荐人才,调兵遣将,妥善安排。于谦注意提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同时,从各地调来勤王兵,日夜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在北京周围。布置兵力,严把九门。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
这样,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十月初一,也先率一路兵马,经大同、阳和,占领紫荆关。长驱进入北京地区。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也先将军队布置在西直门以西地区。后又改为进攻彰义门。于谦则派遣守军固守街巷,另在重要地带埋伏好神铳手、短枪手。与敌军在彰义门外决战,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因为与大明王朝交战,所以又失去了经商的机会。在万般无奈之下,也先不得不放弃一切条件,无条件放回明英宗。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然而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他不但软禁兄长,甚至于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浚,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种种作为,颇让后人诟病。结果朱见济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以亲王礼葬西山,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天顺元年,英宗论夺门迎复功,封石亨忠国公,其余功臣皆各有赏赐。又清算拥立景泰帝的旧臣,杀于谦、王文等。
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主的风采。明英宗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情况:“吾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既罢,进膳后阅奏章。易决者,即批出,有可议,送先生处参决。”英宗还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文圭,靖难后被幽禁宫中逾五十年),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明史》赞曰“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天顺八年正月(1464年),英宗驾崩,两次共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三十八岁,葬于裕陵。有子九人,女八人。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皇太子朱见深继承皇位。做好人容易,做好皇帝难这句话用作明英宗朱祁镇的墓志铭,再恰当不过。
如果没有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的可能性还是个未知数,夜长梦多,并不是有人说的夺门之变多余。
先说一下夺门之变的情况。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人俘虏。郕王朱祁钰监国,后继承皇位,是为明代宗景泰帝,任用于谦等人打赢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进犯。后明朝将英宗赎回,朱祁钰不愿交还皇位,将朱祁镇囚禁于南宫,称“南宫上皇”。并且废掉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就去世,从此朱祁钰失去了唯一的继承人。景泰七年,朱祁钰在出巡途中病倒,同行的将领石亨联合大臣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一个月后,朱祁钰去世,死因有争议,或言病死,或言被毒杀。
这就是夺门之变的经过。很多人可能觉得,朱祁钰的儿子死了,没有继承人。所以他一旦死去也必然是朱祁镇复位。甚至朱祁镇自己也这么看。夺门之变后,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居功自傲,相互党争,徐有贞被石曹诬告获罪,最后朱祁镇听了李贤(徐有贞后的首辅)之言,认为夺门之变没有必要,逐渐疏远石曹二人,并且将因夺门之变得官的许多臣子罢官,最后石曹也被治罪。
朱祁镇认为夺门之变没有必要,是否夺门之变就真的没有必要?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夺门之变,有几种可能性。
我们知道,代宗朱祁钰死于夺门之变一个月后,但是死因有争议,如果朱祁钰是因为朱祁镇已复位而被身边人毒杀,或者没有毒杀这回事,但是朱祁钰因为失去皇位而心灰意冷加速了死亡,或者因为失去了皇位被哥哥定为罪人而失去了应得的治疗乃至生活待遇而死,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没有夺门之变,朱祁钰很有可能不死甚至恢复健康,那今后会不会有儿子,会不会对朱祁镇父子下毒手都是未知数。
夺门之变前有一个传言甚嚣尘上,那就是朱祁钰有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这当然不是肯定的,但却也合理。毕竟朱祁钰不肯把皇位还给哥哥又废掉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所以他从心底是不希望哥哥朱祁镇父子即位的,另立其他皇族很有可能。虽然于谦等大臣有意劝朱祁钰已被废为沂王的朱见深为太子,但如果朱祁钰坚决不愿意并在临死前立遗诏让别人即位,那也是正宗的遗诏必须遵从,这样的话就算新君皇位不稳,朱祁镇或者朱见深要即位还是要政变。
就算朱祁钰没有另立其他皇族即位,遵照众臣及太后的意见,那也最多是立朱见深为太子,而非让朱祁镇即位。因为中国自古只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只有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会让侄子即位,但没有弟弟传给哥哥的道理。而一旦朱见深即位,朱祁镇太上皇的名号怕是要顶到死,只能呆在幕后,永远不能走到前台了。更有甚者,万一朱见深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听父亲的,最后父子相残也并非没有可能。毕竟,皇位面前父子相残也不是没有先例。
有以上三种可能在,对朱祁镇而言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夺门之变,才能让朱祁镇理所当然的顺利即位,也能保证他和朱见深的父子关系正常。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