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战争中,为何双方会付出惨重伤亡去争夺一个小据点

时间: 2023-04-06 22:04: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战争中,为何双方会付出惨重伤亡去争夺一个小据点

为什么1984年越战中的老山战役解放军损失会那么惨重的?

由于地形因素,虽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但是采用小股部队偷袭。
开战之初,我攻敌守,虽然我们有炮火压制,但是还有不小伤亡;越军在失去几个重要据点后不惜代价反攻,既有大军强攻,也有小股偷袭,虽然我们狠狠挫败越军进攻,但是前线士兵伤亡比率还是比较高。
损失惨重有两个重要因素:一、地形地貌,深山老林,偷袭防不胜防;二、越军精锐决死精神,不惜代价。

1984年越战中的老山战役解放军损失会那么惨重的原因:

1、攻击顺序问题,相比者阴山,老山攻击路线比较单调,是顺着两翼高地一个一个打上去的,进攻路线往往被对方火力覆盖,造成穿插部队伤亡惨重



2、事先准备不足,在攻击21号高地,22号、45号 、50号高地时,屡屡出现排雷工具不足,无法彻底清除雷区的问题,造成进攻受挫。突击队无法第一时间利用炮火奇袭的便利



3、这里是越南人精心准备的区域,所有火力诸元事先都调好了,自然伤亡惨重

你指的是1984年收复老山的战役吗?

的确,相比之下,廖锡龙在者阴山打得更漂亮,伤亡也小得多

老山收复战打得不顺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1、攻击顺序问题,相比者阴山,老山攻击路线比较单调,是顺着两翼高地一个一个打上去的,进攻路线往往被对方火力覆盖,造成穿插部队伤亡惨重

2、事先准备不足,在攻击21号高地,22号、45号 、50号高地时,屡屡出现排雷工具不足,无法彻底清除雷区的问题,造成进攻受挫。突击队无法第一时间利用炮火奇袭的便利

3、这里是越南人精心准备的区域,所有火力诸元事先都调好了,自然伤亡惨重

所以,此战更让国人痛心,伤亡更大
互相偷袭、反复争夺、炮火覆盖,火力强度不次于上甘岭。而且我军是轮战,基本各个军区都去了,而且很多新兵,伤亡当然大了。
越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为什么说凡尔登战役是世界上最惨的战役

索姆河战役死亡134万人,凡尔登战役死亡100万人,为什么说凡尔登战役是世界上最惨的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钥匙”之称。此外,凡尔登亦是高卢民族情感的发源地,无论是情感还是战略层面,法国都不可能放弃凡尔登。因此,进攻此处可以让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916年发生于此的著名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也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这场战役使双方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虽然法军损失更为严重,但没有达到德军预想的2:1水平。凡尔登虽然使
法国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但还没有崩溃,贝当由于坚持战场上的部队必须定期轮换,致使70%的法军都参与了这场战役,而德军只有20%参与了。双方激战数昼夜,死伤甚为惨重,因此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的胜利使得法国更相信要塞防御系统,从而导致修建马奇诺防线,凡尔登战役也成为法国决心保卫自己的信心的象征。

凡尔登战役
Verdun,Battle of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补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
战役企图和兵力部署1916年初,德军统帅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集中兵力对西线法军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受领进攻任务的部队是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的第5集团军(辖7个军共18个师,1200余门火炮、约170架飞机;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2)。其部署是:第7、第18、第3军(6个半师,879门火炮、202门迫击炮)在孔桑瓦至奥恩河15公里宽正面上实施主要突击,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采取牵制行动。在主突方向上,德军步兵比法军步兵多两倍,炮兵多3.5倍。为达成战役突然性,德军于同年1月在西线实施一系列佯动。凡尔登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法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由F.埃尔将军指挥;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3)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
战役经过2月21日7时15分,德军开始炮火准备。为隐蔽主突方向,德军炮兵在宽40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实施炮击,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日占领第一道防御阵地。在以后四天中,又先后攻占第二、第三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2月25日,法军统帅部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H.P.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5月1日起由R.-G.尼韦勒继任),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自2月27日起,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这是战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3月5日起,德军扩大进攻正面并将主突方向转移到默兹河西岸,企图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继续加强东岸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攻占几个小据点。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和西线索姆河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凡尔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尔后的进攻行动只是为了牵制当面法军。经数月苦战,德军虽在凡尔登以北、以东地区楔入法军防线7~10公里,但未能达成战役突破。8月29日,E.v0n法尔肯海恩被免职,P.von兴登堡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进攻。10月24日,法军发起大规模反攻,于11月初收复杜奥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军再次发动反攻,基本收复被德军攻占的阵地。战役至此结束。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偶是用了大口径跑巨炮,德军使用了喷火器和毒气弹,对一战有重要影响
重机枪出来 啊。。。。。。。杀了很多人的。。。。尸体推挤如山。。。。。第一次的杀人表演。。。所以很惨
死的人多啊
“绞肉机”这个名字不是白取的啊!

古代攻打“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死伤惨重,为何不先绕过去?

先亮明结论:“兵家必争之地”分两种,一种是都城或敌军最后一处据点,这种“兵家必争之地”无法绕过,因为这座城池本身就是唯一攻击目标;另一种则是为了完成统一或攻伐目标,而需要攻克的战略要塞,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其实可以绕过。

1、怎么定义“兵家必争之地”?

凡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地形条件可以对交战双方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城池、要塞等,都可以叫做“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历史上的荆楚(荆州、襄阳一带)、徐州等。以荆楚为例,长江水道是东西贯通的大动脉,而荆楚恰好位于大动脉的中间,控制荆楚,可以顺水东下,夺取东南。三国时期的孙权之所以觊觎荆州,就是因为这里地处扬州上游,一旦为敌方势力控制,敌军可以顺流直下攻入扬州。西晋灭东吴、南宋抗金、元朝灭南宋等拉锯战,都是在襄阳、江陵一带展开的。

同时,守住荆楚,则可以完成南北对峙。所以,荆楚一带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攻下此地,后续战役无论是兵力投入还是进军路线,都将难上加难,甚至会导致整体战役的失利。比如著名的安史之乱,叛军之所以无法控制唐朝广袤的南方疆域,就是因为南阳节度使鲁炅死死守住了襄阳一线。

2、“兵家必争之地”能不能绕过去?

当然可以了,只不过由此会加大战败的风险。下面以西汉七国之乱为例,吴楚叛军想要攻入关中,“兵家必争之地”就是梁国都城睢阳,因为这里正好卡在吴楚进军洛阳、长安的咽喉上。叛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所以转而绕过睢阳,去攻打屯兵巨野的周亚夫。

那么为什么叛军不避开汉军主力,从睢阳西南进军呢?因为粮道!粮道越长,越容易被攻击,也越会消耗更多的防守兵力,所以,历史上的周亚夫就是采取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切断叛军粮道的办法,击败了叛军。

那么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呢?当然有啊,朱棣靖难之役就是最典型的绕过“兵家必争之地”的打法。朱棣在1399年7月正式起兵,1400年4月就攻入山东,但直到1402年攻入南京,山东也没能全部拿下。建文朝一共4年,山东布政使铁铉就守了4年。

山东位于南军和北军的中间地带,如果不拿下山东,朱棣南下的后援补给将面临被切断的风险,所以,朱棣统军在山东与铁铉周旋数年,伤亡惨重,自己也差点被铁铉诈降杀掉。在这种情况下,朱棣选择放弃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最终长驱直入灭亡了建文朝。

所以,“兵家必争之地”其实是可以绕过去的,但绕过去的话会加大危险系数,如果没有足够的胆略和出色的应变能力,很容易被敌军切断后援,陷入被夹击的险境。因此,历史上对于“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是势在必得,毕竟,稳扎稳打的战术风险性更小,失利时也更容易全身而退,不至于全军覆没。

战争中,为何双方会付出惨重伤亡去争夺一个小据点?

东北野战军前指到达锦州外围后,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亲登帽儿山观察敌情,着重查看地形和范汉杰的城防部署。今天俯瞰下去,从北平到沈阳的“北宁线”从锦州市区穿过,铁路线以北被泛称为“铁北”,其为丘陵地带,普遍地势较高,甚至要超过原市区的平均海拔。

而这片丘陵地带的两个制高点,一是自然形成的山头“大疙瘩”,一是人口修建的“配水池”。范汉杰不是草包,他充分利用了这两个战术制高点,部署了最能打的部队和最强的火力,也就是说,东北野战军攻城部队若想接近城垣,就必须拔掉这两颗钉子,否则必遭敌人居高临下的火力杀伤,是绕不过去的据点。

为了详细说明配水池的重要性和坚固程度,笔者今天特地跑了趟“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纪念馆,它位于今天锦州的松坡路上,占地面积很大。可惜新旧两馆都在修缮,不给进里面观看,据称要到9月份才能开放,想了想,原来是辽沈战役打响72周年的时间,所以只能拍点外景给大家看。

配水池确实不大,它是伪满时期的建筑,顾名思义,就是给锦州城区供水之用,所以建在高处是有原因的。它大概有五间房子大小,钢筋混凝土结构,敌人把水放干挖出枪眼就成为了良好的碉堡,然后以配水池为中心,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区,又修建了多个永备碉堡,各堡之间再以交通壕联接,所以“配水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这一片要塞化的防御阵地。

守敌为滇军第93军暂编第22师的一个加强连(也不可能放进太多的人),番号为该师一团二连,兵力约150人,另附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战防炮排,所以这个加强连的兵力接近300人。注意啊,这只是战前的常备兵力,战斗打响后,暂22师进行了多次增援,累计进入阵地的敌人超过一个加强营。

既然是绕不过去的战术直撑点,那就只能拔掉它,为此东野三纵派出了第7师第20团担任主攻任务,该团前后动用了三营和一营1共1000余人的兵力,可不是简单的600之数,那只是东野一个步兵营的满编兵力。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后,攻击配水池阵地的战斗于1948年10月12日黎明的6点40分打响,第20团首先派出三营发起冲锋。

而第7师师长邓岳,也把指挥所前移到距离前沿300米的位置,用望远镜观察战况和指挥战斗。战斗异常惨烈,滇军的这个加强连是特别抽调全师八年以上军龄的老兵组成的:“个不高,挺能打”,再加上配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防炮,所以东野的火力准备效果不大,必须用步兵炮跟随突击部队抵近射击才有效果,因此在敌人猛烈的火力扫射下,冲锋的战士纷纷倒下。

从黎明杀到下午,期间敌人至少实施了30次反突击,暂22师一团长王援威上校亲自组织反击,并且当场阵亡,而我三营也因伤亡严重失去攻击能力。邓岳随即投入了一营加强攻击,该营营长、战斗英雄赵兴元在组织最后一次进攻时,全营能够投入战斗的仅余26人,可见牺牲之惨烈。

战至12日下午6时,经过整整一个白天的厮杀,三纵7师20团终于攻克配水池,而负责攻击“大疙瘩”的24团仍然没有进展,到夜里三个营全部打残,邓岳开始骂娘,韩先楚也开始骂娘,因为次日就是原定对城垣的总攻时间,后来经过认真观察终于发现,“大疙瘩”阵地后面有暗沟通往锦州城垣,敌人可以源源不断增兵和补充弹药。

因为小据点发挥大作用。夺下据点占据主动权。交战双方付出惨重代价争夺某一据点,就是因为这个据点具有战术价值。一旦谁占据这个据点,就会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就会在接下来的防守防卫作战中占据有利位置,给对方以杀伤,而且对方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据点就成为占有方作战的有利依托。
因为一般的据点是整个战场的战略要点,极大地影响着这场战争的胜负,以及两方的伤亡情况。
因为这个据点位置很重要,可以控制对方的自由行动,进行火力压制,对于战争非常有利。
主要还是看这个据点对之后战争的影响,如果是比较重要或是必争之地的话,双方肯定会争夺。
文章标题: 战争中,为何双方会付出惨重伤亡去争夺一个小据点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7724.html
文章标签:据点  惨重  伤亡  争夺  付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