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还有类似如渤海两位皇后的的墓志铭那种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公开的考古发现吗

时间: 2023-04-02 16:01: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中国还有类似如渤海两位皇后的的墓志铭那种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公开的考古发现吗

上官婉儿墓志铭写了什么?很多内容史书中不曾记载

上官婉儿作为我国古代唐朝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才女,她的一生也算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而上官婉儿身在皇宫之中,是无可避免会参与到皇家之间的各种争斗当中来的,武则天、太平公主、李隆基,这些人都对上官婉儿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在人们发现的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当中,也发现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讯息,而这些内容却是不曾记载在史书当中的,那么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余年后,其墓现身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备受关注。而完好的墓志,982个字的志文,究竟给我们还原怎样一个真实的上官婉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墓志记载的情节,堪比今天的古装剧。记者采访多位唐史研究专家和考古专家,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

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唐隆政变(710年)被杀,死时47岁。

1、上官婉儿墓志铭五大揭秘

墓志内容远超此前考古专家所说“没有什么爆炸性内容”,虽然不足千字,多位专家却从中解读出诸多历史颠覆:

揭秘一 祖籍:家族从南方迁到甘肃 后又有分支

长期以来,由于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明确记载为唐朝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上官婉儿也就是三门峡人。但是在墓志上,则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gu)人也(今甘肃天水一带)”。

该墓志追溯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颛顼(zhunx)高阳氏(五帝之一),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楚怀王之子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以官职为姓,这也是上官姓氏的来历。而子兰也就是历史上谗言陷害屈原的人。

为何上官仪是河南三门峡人,而婉儿却是甘肃人呢?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狄仁杰真相”讲座主讲人于赓哲解释说,汉代,上官家族从南方的楚国迁徙到甘肃天水,之后上官家族又有了分支,其中有的到了河南三门峡,上官仪就是三门峡人,这与婉儿墓志所说的祖籍甘肃并不矛盾。

揭秘二  先后嫁父子两皇帝 经历堪比武则天

上官仪在唐高宗(李治)时位居宰相,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连累全族,婉儿刚出生就进入掖廷(yètíng宫女居住和犯罪家属妇女宫中劳动之处。)为奴。《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婉儿是因文采被武则天所发现和起用的。之后嫁给了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在嫁给唐中宗期间,曾与武三思等人私通。

然而,墓志明确记载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这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也颠覆了以往的记录。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于庚哲说,其经历与武则天颇为相似,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 于庚哲说,上官婉儿虽然是高宗才人,但他推测可能是武则天指定的,为了给婉儿一个名份,摆脱官奴或宫人身份。

揭秘三  拼死阻止安乐公主索要“皇太女”之位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说,史书上记载,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飞扬跋扈。曾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当储君。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而是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

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婉儿劝阻的过程,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最终婉儿采取了“请饮鸩(zhèn毒酒)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婉儿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而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最终也没能实现。 针对婉儿自杀一事,杜文玉说,此前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由此也推翻了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是一伙的说法。

揭秘四  上官婉儿之死:亡身于仓卒之际

史书记载,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李旦继位,即唐睿宗,睿宗之后就是儿子李隆基,也就是著名的唐玄宗。

陕师大历史专家、博导王双怀表示,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卒之际。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唐中宗、唐睿宗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不是韦后一伙,而李隆基则为了免除后患,在仓促之中将婉儿杀害,可见在当时并没有对婉儿进行审判或者详细调查。

揭秘五 谁安葬谁毁墓?皆因太平公主

在墓志中记载完唐睿宗下诏安葬后,还明确记载“太平公主哀伤,遣使吊祭,赙(fù)赠五百匹,词旨绸缪”。意思是说,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相当于今天的份子钱。五百匹绢在唐代是一大笔钱,相当于今天50万元左右的购买力。

李明推测说,上官婉儿死后,睿宗懦弱,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睿宗下诏按级别修建了上官婉儿墓。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这与同时被杀的韦皇后、安乐公主贬为庶人、悖逆庶人则是无法比的。

而墓的被毁,李明认为也因为太平公主,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次年,李隆基突然起事,赐死太平公主,下令铲平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上官婉儿被认为是太平公主一党,在铲平武攸暨坟墓时,上官婉儿墓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毁。他推测,应该是李隆基下令进行的官方毁墓。

2、上官婉儿墓志全文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shnzhí揉和黏土)陶铸,合散信息,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祖弘,随〔隋〕藤〔滕〕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与觳(hú)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议大夫。学备五车,文穷三变。曳裾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祲(jìn不祥之气)。祖仪,皇朝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弓,为铁则砺成利剑。采摭(zhí搜集采用)殚于糟粕,一令典籍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使文章全盛。

至于跨蹑簪笏(kuànièznhù做官),谋猷(yóu谋略)庙堂,以石投水而高视,以梅和羹而独步,官寮府佐,问望相趋,麟阁龙楼,辉光递袭,富不期侈,贵不易交。生有令名,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玺诰及于穷泉。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人物本源,士流冠冕。宸极以侍奉为重,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纳为先,事资喉舌。落落万寻之树,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始光人望。属楚国公数奇运否,解印褰裳(qincháng采自郑国的诗歌),近辞金阙之前,远窜石门之外,并从流迸,同以忧卒。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访以荒陬(zu角落),无复藤城之榇(chèn棺材);藏之秘府,空馀竹简之书。

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lúnyán帝王诏令的代称),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tfú指揭露隐秘的坏事)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慜(mn“愍”,哀怜)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fipò新月的月光),始就痊平。表请彰为婕妤,再三方许。暨宫车晏驾,土宇衔哀。政出后宫,思屠害黎庶;事连外戚,欲倾覆宗社。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违,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

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钴锋,亡身于仓卒之际。时春秋四十七。皇鉴昭临,圣慈轸悼(zhn dào痛切哀悼),爰适制命,礼葬赠官。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以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窆(bin下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礼也。龟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金石五声,随白骨而俱葬。

其词曰: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其一。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ji茶树),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其二。

3、五大谜团仍待解

谜团一: 墓志缘何未提武则天时期作为?

上官婉儿的才华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充分发挥,史书对此记载颇多。而记者发现,该墓志对武则天时期却只字未提。王双怀推测,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唐朝经过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后,恢复了李唐江山,墓志则刻意回避武则天时期,尽力消除武周时期的影响。

谜团二: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为何没有阻止?

从墓志中可以看出,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在唐隆政变时,为何没有阻止李隆基对婉儿的杀害呢? 于赓哲推测,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不在现场,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估计也不在预案内,太平公主并不知情。

谜团三: 李隆基为何非要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以死来进谏,站在了韦后一党的对立面,为何李隆基非要致其于死地呢?

于赓哲说,是因为他把上官婉儿视为武则天以来女人当政的符号人物,而他的志向在于消灭女人干政,杀上官婉儿主要是为了斩断太平公主的一个臂膀。所以杀婉儿不久就和太平公主激烈斗争,得胜后宫中扶植宦官,同时压制女性,这是一场性别之战,影响深远。

谜团四: 墓志是谁写的?

在唐代,不少墓志中都写有谁书写的墓志,而上官婉儿的墓志却只字未提,令人奇怪?

有关专家推测,墓志可能是张说或者齐国公崔日用所撰写。这二人都是婉儿生前重用的文人,他们背后都是太平公主一党。留存至今的《昭容上官氏碑》150字,则是由张说所写,而该碑的序文则是由崔日用所写。但考古人员在婉儿墓周围,却没有找到该碑。

谜团五: 缘何志盖是昭容,墓志写婕妤?

在墓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而墓志却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根据唐制,昭容为皇帝九嫔第二级,仅次于昭仪,正二品阶;婕妤为代世妇之一,正三品阶。

考古专家介绍,上官婉儿死时,已经申请被降为婕妤,而死后不久就恢复了昭容。可见当时墓志及下葬之急促。

无字碑的介绍

无字碑,也称白碑或通俗的称没字碑,指无字的石碑,为碑刻中的一种很独特的现象。无字碑的出现多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因为墓主的好与不好无法言说,比如最初带有预留性质而最终没有完成,也可能原先有字,因为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变成无字等等。无字碑并非毫无价值,像乾陵的无字碑和有来历的碑刻,往往给人提供联想的空间和思考的平台。

最著名的两块无字碑为: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一说为汉武帝所立。“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绝何由奫?”(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以及陕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泰山登封台无字碑】
在玉皇顶的大门下,登封台的北边。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复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选自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对于此碑,古代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具体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一直没有定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炎武的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武帝所立。原诗已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的)。

【乾陵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的简介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碑上无字原因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新的发现和推断

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玄武门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字

宋金(公元960—1234年)以后才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但是这些人大都没有正统观念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只顾自己宣泄,逮着一块地方就舞起文来,弄的诺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前面的文字漫漶不清,后面的文字又镌刻上去,叠床架屋,一盆糨糊。有感慨莫名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有感慨当地百姓对武氏怀念和尊重的,诗云:“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青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郭沫若《咏乾陵》云:“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由于年代久远,前人后人无法沟通、协调和照应,搞的鸡零狗碎,毫无章法,其中惟有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统经略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谢安无字碑与秦桧无字碑】
无字碑多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例如“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选自《天津日报》1977.1.16)。其中著名的两个例子是谢安的无字碑与秦桧的无字碑。“《刘宾客嘉话录》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制述之意也。此说亦通。”(选自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又如“谢太傅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秦太师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选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安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梅岗,为东晋谢安(也称谢太傅)的墓碑,“有石而无其辞,人呼为‘无字碑’”。原因是“以(谢)安之功德,难为称述,故立白碑”(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所谓白碑即言碑上无字。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以八千之众胜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东晋又偏安38年,也因此之故,为谢安之墓竖一通无字碑,盖“伟绩丰功不胜记也”。另一说法为谢安临终之前,问他请谁撰写碑文,他不语,也有人提到陶潜和王献之,他摇头,直到死也未确定谁写碑文,只好立无字碑了。还有一说是谢安功高盖世,褒既难,贬又不该,只好空着了。

◎秦桧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牧牛亭,“有其额而无其辞,卧一石草间”(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秦桧66岁病死后,其家人请了不少人为其撰写碑文,由于他“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晚年残忍太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一时忠臣良将,不避形迹”(《宋史·本传》),所以没有一人为秦桧撰写碑文,于是只好立一块没有碑文的无字碑。

【其他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带有预留性质的无字碑

如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下令重修孔子旧庙,庙中立有孔子像,以及两侧的弟子像,又“庙立七碑,二碑无字”。又如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劳老家的皇陵,在二百多长的神道上起点两侧各立两座高大的石碑,均有碑亭蔽护,一是朱皇帝亲撰的《皇陵碑》,一是自刻立之日起就不着一字的无字碑。说起来,明代皇陵的无字碑最多,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直到1536年才建成碑亭立起碑,而嘉靖皇帝只想“成仙”,无心撰写碑文,直到他死去,六陵之碑仍是空白。嘉靖以后,历代皇帝只图享乐,疏于学问,自己不便写,干脆就不写了,因此十三陵中留下那么多无字碑。

◎自然和人为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前者如郦道元《水经注》中就记录了不少这样的古碑,如晋阳城南介子推祠的石碑,九嶷山大舜庙前的石碑等等,他当时就说“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文字缺落,无可复识”。后者如苏州玄妙观无字碑,出自大名鼎鼎的明建文皇帝的侍读大学士方孝儒之手,那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方孝儒写的一篇记。银钩铁划,大气磅礴。可是后来因方孝儒违抗圣命,不肯为篡权夺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登位诏书,因此被株连九族,连立在玄妙观里石碑上面的手书也未能幸免,被全部铲除,成为了无字碑。

【无字碑的比喻义】
无字碑在以碑喻人时,为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例如唐朝有个叫赵崇的人,满腹经纶,述而不作,只能夸夸其谈,却不会写文章。“赵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王蒙、刘真长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选自唐·冯贽《记事珠·无字碑》),又如五代时候,后唐明宗要选一位宰相,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有人推荐崔协,反对者认为其不识字,虚有其表,号为无字碑。“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选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八)

【相关文学作品】
默读无字——历史上的三块无字碑
作者:杨兰琴

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多少人为了留名,费尽心机自己树碑立传。那无处不见的墓志铭,可谓应有尽有。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三块无字碑。正因其无字,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第一块无字碑,在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

武则天是一位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人物。这位女皇帝在位时,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并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可谓政绩昭昭,有案可稽。

同时,这位“开朗”女皇的另一面,却又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使不少文臣武将遭受不白之冤;她还一意孤行,大肆建造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特别是晚年的女皇,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更加挥金如土。

也许是这位女皇,当初就有一点“自知之明”,所以她为自己立下了这块无字碑。她想用无字的空白,留给后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让历史去填写自己的功过是非。

第二块无字碑在南京。是南宋权臣、卖国贼秦桧的。

秦桧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他残害岳飞,干尽了坏事,老百姓用各种方式方法诅咒和鞭挞他。他的无字碑不会是他自己设计的。当然,应该是在他死后,人们“奉送”给他的。所以无字,当是人们觉得他确实无颜以对世人,更是无字可写。

第三碑也在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不息,为推翻封建帝制功不可没,建立中华民国,赢得了世人的广泛拥戴和赞扬。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先生撰写墓志铭,本来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事情。不料却一波三折,终归遗憾。

起初,讨论立碑撰文时,原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铭文和墓志铭。后来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大家考虑再三,认为惟有与孙中山先生友谊密切,且国学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胜此大任。章太炎先生也说:“论与中山先生友谊之深、互知之深,其墓志铭唯我能胜,也只有我有资格写,我欲为中山先生做墓志铭。就这样,章太炎写下了古朴典雅,凝练审慎的《祭孙公文》。

谁知,章太炎当仁不让的拟写墓志铭,也使得蒋介石丧失了一次捞取政治资本的机会。为此,蒋介石记恨在心,他以中山陵建筑总监的身份和党国代表的名义,拒绝使用章太炎拟写的墓志铭。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后来,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

后来,人们似乎又觉得,没有墓志铭的中山陵,也许是天意。先生的一生丰功伟绩,岂能用寥寥文字所能表达详尽。此陵无字胜有字,先生的功绩、恩泽,雕刻在亿万人民心中,珍藏到永远。爨龙颜碑
开放分类: 古迹、爨龙颜碑、碑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陆良县彩色沙林西面约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打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
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采邑于爨”,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范寿铭:《爨龙颜碑跋》)康有为说此碑“与灵庙碑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锺繇)实承中朗之正统。”他在《碑品》中将爨龙颜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弃,当为隶楷极。”足见书家对它的推崇。由于书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觅拓本学书者,道光年间曾有人为诗纪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远来万里求此碑,桂阮颇详王未备。千钱买寄汝一观,朴散风神同北魏。”民国年间,有人伪作“元丰二年(1079年)春社祭祀日十二世孙吉如手拓”的“古本”,以“五百金”高价出售。有人受骗,还自以为得“宋拓最初之本”呢
无字碑,也称白碑或通俗的称没字碑,指无字的石碑,为碑刻中的一种很独特的现象。无字碑的出现多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因为墓主的好与不好无法言说,比如最初带有预留性质而最终没有完成,也可能原先有字,因为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变成无字等等。无字碑并非毫无价值,像乾陵的无字碑和有来历的碑刻,往往给人提供联想的空间和思考的平台。

最著名的两块无字碑为: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一说为汉武帝所立。“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绝何由奫?”(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以及陕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泰山登封台无字碑】
在玉皇顶的大门下,登封台的北边。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复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选自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对于此碑,古代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具体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一直没有定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炎武的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武帝所立。原诗已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的)。

【乾陵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的简介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碑上无字原因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新的发现和推断

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玄武门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字

宋金(公元960—1234年)以后才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但是这些人大都没有正统观念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只顾自己宣泄,逮着一块地方就舞起文来,弄的诺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前面的文字漫漶不清,后面的文字又镌刻上去,叠床架屋,一盆糨糊。有感慨莫名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有感慨当地百姓对武氏怀念和尊重的,诗云:“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青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郭沫若《咏乾陵》云:“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由于年代久远,前人后人无法沟通、协调和照应,搞的鸡零狗碎,毫无章法,其中惟有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统经略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谢安无字碑与秦桧无字碑】
无字碑多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例如“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选自《天津日报》1977.1.16)。其中著名的两个例子是谢安的无字碑与秦桧的无字碑。“《刘宾客嘉话录》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制述之意也。此说亦通。”(选自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又如“谢太傅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秦太师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选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安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梅岗,为东晋谢安(也称谢太傅)的墓碑,“有石而无其辞,人呼为‘无字碑’”。原因是“以(谢)安之功德,难为称述,故立白碑”(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所谓白碑即言碑上无字。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以八千之众胜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东晋又偏安38年,也因此之故,为谢安之墓竖一通无字碑,盖“伟绩丰功不胜记也”。另一说法为谢安临终之前,问他请谁撰写碑文,他不语,也有人提到陶潜和王献之,他摇头,直到死也未确定谁写碑文,只好立无字碑了。还有一说是谢安功高盖世,褒既难,贬又不该,只好空着了。

◎秦桧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牧牛亭,“有其额而无其辞,卧一石草间”(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秦桧66岁病死后,其家人请了不少人为其撰写碑文,由于他“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晚年残忍太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一时忠臣良将,不避形迹”(《宋史·本传》),所以没有一人为秦桧撰写碑文,于是只好立一块没有碑文的无字碑。

【其他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带有预留性质的无字碑

如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下令重修孔子旧庙,庙中立有孔子像,以及两侧的弟子像,又“庙立七碑,二碑无字”。又如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劳老家的皇陵,在二百多长的神道上起点两侧各立两座高大的石碑,均有碑亭蔽护,一是朱皇帝亲撰的《皇陵碑》,一是自刻立之日起就不着一字的无字碑。说起来,明代皇陵的无字碑最多,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直到1536年才建成碑亭立起碑,而嘉靖皇帝只想“成仙”,无心撰写碑文,直到他死去,六陵之碑仍是空白。嘉靖以后,历代皇帝只图享乐,疏于学问,自己不便写,干脆就不写了,因此十三陵中留下那么多无字碑。

◎自然和人为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前者如郦道元《水经注》中就记录了不少这样的古碑,如晋阳城南介子推祠的石碑,九嶷山大舜庙前的石碑等等,他当时就说“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文字缺落,无可复识”。后者如苏州玄妙观无字碑,出自大名鼎鼎的明建文皇帝的侍读大学士方孝儒之手,那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方孝儒写的一篇记。银钩铁划,大气磅礴。可是后来因方孝儒违抗圣命,不肯为篡权夺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登位诏书,因此被株连九族,连立在玄妙观里石碑上面的手书也未能幸免,被全部铲除,成为了无字碑。

【无字碑的比喻义】
无字碑在以碑喻人时,为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例如唐朝有个叫赵崇的人,满腹经纶,述而不作,只能夸夸其谈,却不会写文章。“赵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王蒙、刘真长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选自唐·冯贽《记事珠·无字碑》),又如五代时候,后唐明宗要选一位宰相,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有人推荐崔协,反对者认为其不识字,虚有其表,号为无字碑。“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选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八)

【相关文学作品】
默读无字——历史上的三块无字碑
作者:杨兰琴

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多少人为了留名,费尽心机自己树碑立传。那无处不见的墓志铭,可谓应有尽有。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三块无字碑。正因其无字,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第一块无字碑,在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

武则天是一位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人物。这位女皇帝在位时,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并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可谓政绩昭昭,有案可稽。

同时,这位“开朗”女皇的另一面,却又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使不少文臣武将遭受不白之冤;她还一意孤行,大肆建造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特别是晚年的女皇,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更加挥金如土。

也许是这位女皇,当初就有一点“自知之明”,所以她为自己立下了这块无字碑。她想用无字的空白,留给后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让历史去填写自己的功过是非。

第二块无字碑在南京。是南宋权臣、卖国贼秦桧的。

秦桧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他残害岳飞,干尽了坏事,老百姓用各种方式方法诅咒和鞭挞他。他的无字碑不会是他自己设计的。当然,应该是在他死后,人们“奉送”给他的。所以无字,当是人们觉得他确实无颜以对世人,更是无字可写。

第三碑也在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不息,为推翻封建帝制功不可没,建立中华民国,赢得了世人的广泛拥戴和赞扬。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先生撰写墓志铭,本来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事情。不料却一波三折,终归遗憾。

起初,讨论立碑撰文时,原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铭文和墓志铭。后来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大家考虑再三,认为惟有与孙中山先生友谊密切,且国学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胜此大任。章太炎先生也说:“论与中山先生友谊之深、互知之深,其墓志铭唯我能胜,也只有我有资格写,我欲为中山先生做墓志铭。就这样,章太炎写下了古朴典雅,凝练审慎的《祭孙公文》。

谁知,章太炎当仁不让的拟写墓志铭,也使得蒋介石丧失了一次捞取政治资本的机会。为此,蒋介石记恨在心,他以中山陵建筑总监的身份和党国代表的名义,拒绝使用章太炎拟写的墓志铭。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后来,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

后来,人们似乎又觉得,没有墓志铭的中山陵,也许是天意。先生的一生丰功伟绩,岂能用寥寥文字所能表达详尽。此陵无字胜有字,先生的功绩、恩泽,雕刻在亿万人民心中,珍藏到永远。爨龙颜碑
开放分类: 古迹、爨龙颜碑、碑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陆良县彩色沙林西面约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打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
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采邑于爨”,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范寿铭:《爨龙颜碑跋》)康有为说此碑“与灵庙碑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锺繇)实承中朗之正统。”他在《碑品》中将爨龙颜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弃,当为隶楷极。”足见书家对它的推崇。由于书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觅拓本学书者,道光年间曾有人为诗纪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远来万里求此碑,桂阮颇详王未备。千钱买寄汝一观,朴散风神同北魏。”民国年间,有人伪作“元丰二年(1079年)春社祭祀日十二世孙吉如手拓”的“古本”,以“五百金”高价出售。有人受骗,还自以为得“宋拓最初之本”呢
【无字碑简介】
无字碑,也称白碑或通俗的称没字碑,指无字的石碑,为碑刻中的一种很独特的现象。无字碑的出现多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因为墓主的好与不好无法言说,比如最初带有预留性质而最终没有完成,也可能原先有字,因为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变成无字等等。无字碑并非毫无价值,像乾陵的无字碑和有来历的碑刻,往往给人提供联想的空间和思考的平台。

最著名的两块无字碑为: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一说为汉武帝所立。“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绝何由奫?”(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以及陕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泰山登封台无字碑】
在玉皇顶的大门下,登封台的北边。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复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选自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对于此碑,古代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具体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一直没有定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炎武的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武帝所立。原诗已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的)。

【乾陵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的简介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碑上无字原因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新的发现和推断

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玄武门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字

宋金(公元960—1234年)以后才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但是这些人大都没有正统观念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只顾自己宣泄,逮着一块地方就舞起文来,弄的诺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前面的文字漫漶不清,后面的文字又镌刻上去,叠床架屋,一盆糨糊。有感慨莫名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有感慨当地百姓对武氏怀念和尊重的,诗云:“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青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郭沫若《咏乾陵》云:“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由于年代久远,前人后人无法沟通、协调和照应,搞的鸡零狗碎,毫无章法,其中惟有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统经略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谢安无字碑与秦桧无字碑】
无字碑多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例如“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选自《天津日报》1977.1.16)。其中著名的两个例子是谢安的无字碑与秦桧的无字碑。“《刘宾客嘉话录》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制述之意也。此说亦通。”(选自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又如“谢太傅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秦太师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选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安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梅岗,为东晋谢安(也称谢太傅)的墓碑,“有石而无其辞,人呼为‘无字碑’”。原因是“以(谢)安之功德,难为称述,故立白碑”(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所谓白碑即言碑上无字。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以八千之众胜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东晋又偏安38年,也因此之故,为谢安之墓竖一通无字碑,盖“伟绩丰功不胜记也”。另一说法为谢安临终之前,问他请谁撰写碑文,他不语,也有人提到陶潜和王献之,他摇头,直到死也未确定谁写碑文,只好立无字碑了。还有一说是谢安功高盖世,褒既难,贬又不该,只好空着了。

◎秦桧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牧牛亭,“有其额而无其辞,卧一石草间”(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秦桧66岁病死后,其家人请了不少人为其撰写碑文,由于他“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晚年残忍太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一时忠臣良将,不避形迹”(《宋史·本传》),所以没有一人为秦桧撰写碑文,于是只好立一块没有碑文的无字碑。

【其他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带有预留性质的无字碑

如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下令重修孔子旧庙,庙中立有孔子像,以及两侧的弟子像,又“庙立七碑,二碑无字”。又如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劳老家的皇陵,在二百多长的神道上起点两侧各立两座高大的石碑,均有碑亭蔽护,一是朱皇帝亲撰的《皇陵碑》,一是自刻立之日起就不着一字的无字碑。说起来,明代皇陵的无字碑最多,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直到1536年才建成碑亭立起碑,而嘉靖皇帝只想“成仙”,无心撰写碑文,直到他死去,六陵之碑仍是空白。嘉靖以后,历代皇帝只图享乐,疏于学问,自己不便写,干脆就不写了,因此十三陵中留下那么多无字碑。

◎自然和人为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前者如郦道元《水经注》中就记录了不少这样的古碑,如晋阳城南介子推祠的石碑,九嶷山大舜庙前的石碑等等,他当时就说“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文字缺落,无可复识”。后者如苏州玄妙观无字碑,出自大名鼎鼎的明建文皇帝的侍读大学士方孝儒之手,那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方孝儒写的一篇记。银钩铁划,大气磅礴。可是后来因方孝儒违抗圣命,不肯为篡权夺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登位诏书,因此被株连九族,连立在玄妙观里石碑上面的手书也未能幸免,被全部铲除,成为了无字碑。

【无字碑的比喻义】
无字碑在以碑喻人时,为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例如唐朝有个叫赵崇的人,满腹经纶,述而不作,只能夸夸其谈,却不会写文章。“赵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王蒙、刘真长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选自唐·冯贽《记事珠·无字碑》),又如五代时候,后唐明宗要选一位宰相,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有人推荐崔协,反对者认为其不识字,虚有其表,号为无字碑。“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选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八)

【相关文学作品】
默读无字——历史上的三块无字碑
作者:杨兰琴

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多少人为了留名,费尽心机自己树碑立传。那无处不见的墓志铭,可谓应有尽有。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三块无字碑。正因其无字,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第一块无字碑,在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

武则天是一位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人物。这位女皇帝在位时,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并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可谓政绩昭昭,有案可稽。

同时,这位“开朗”女皇的另一面,却又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使不少文臣武将遭受不白之冤;她还一意孤行,大肆建造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特别是晚年的女皇,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更加挥金如土。

也许是这位女皇,当初就有一点“自知之明”,所以她为自己立下了这块无字碑。她想用无字的空白,留给后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让历史去填写自己的功过是非。

第二块无字碑在南京。是南宋权臣、卖国贼秦桧的。

秦桧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他残害岳飞,干尽了坏事,老百姓用各种方式方法诅咒和鞭挞他。他的无字碑不会是他自己设计的。当然,应该是在他死后,人们“奉送”给他的。所以无字,当是人们觉得他确实无颜以对世人,更是无字可写。

第三碑也在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不息,为推翻封建帝制功不可没,建立中华民国,赢得了世人的广泛拥戴和赞扬。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先生撰写墓志铭,本来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事情。不料却一波三折,终归遗憾。

起初,讨论立碑撰文时,原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铭文和墓志铭。后来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大家考虑再三,认为惟有与孙中山先生友谊密切,且国学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胜此大任。章太炎先生也说:“论与中山先生友谊之深、互知之深,其墓志铭唯我能胜,也只有我有资格写,我欲为中山先生做墓志铭。就这样,章太炎写下了古朴典雅,凝练审慎的《祭孙公文》。

谁知,章太炎当仁不让的拟写墓志铭,也使得蒋介石丧失了一次捞取政治资本的机会。为此,蒋介石记恨在心,他以中山陵建筑总监的身份和党国代表的名义,拒绝使用章太炎拟写的墓志铭。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后来,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

后来,人们似乎又觉得,没有墓志铭的中山陵,也许是天意。先生的一生丰功伟绩,岂能用寥寥文字所能表达详尽。此陵无字胜有字,先生的功绩、恩泽,雕刻在亿万人民心中,珍藏到永远。爨龙颜碑
开放分类: 古迹、爨龙颜碑、碑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陆良县彩色沙林西面约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打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
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采邑于爨”,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范寿铭:《爨龙颜碑跋》)康有为说此碑“与灵庙碑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锺繇)实承中朗之正统。”他在《碑品》中将爨龙颜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弃,当为隶楷极。”足见书家对它的推崇。由于书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觅拓本学书者,道光年间曾有人为诗纪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远来万里求此碑,桂阮颇详王未备。千钱买寄汝一观,朴散风神同北魏。”民国年间,有人伪作“元丰二年(1079年)春社祭祀日十二世孙吉如手拓”的“古本”,以“五百金”高价出售。有人受骗,还自以为得“宋拓最初之本”呢
【无字碑简介】
无字碑,也称白碑或通俗的称没字碑,指无字的石碑,为碑刻中的一种很独特的现象。无字碑的出现多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因为墓主的好与不好无法言说,比如最初带有预留性质而最终没有完成,也可能原先有字,因为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变成无字等等。无字碑并非毫无价值,像乾陵的无字碑和有来历的碑刻,往往给人提供联想的空间和思考的平台。

最著名的两块无字碑为: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一说为汉武帝所立。“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绝何由奫?”(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以及陕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泰山登封台无字碑】
在玉皇顶的大门下,登封台的北边。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复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选自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对于此碑,古代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具体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一直没有定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炎武的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武帝所立。原诗已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的)。

【乾陵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的简介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碑上无字原因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新的发现和推断

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玄武门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上的后世题字

宋金(公元960—1234年)以后才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但是这些人大都没有正统观念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只顾自己宣泄,逮着一块地方就舞起文来,弄的诺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前面的文字漫漶不清,后面的文字又镌刻上去,叠床架屋,一盆糨糊。有感慨莫名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有感慨当地百姓对武氏怀念和尊重的,诗云:“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青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郭沫若《咏乾陵》云:“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由于年代久远,前人后人无法沟通、协调和照应,搞的鸡零狗碎,毫无章法,其中惟有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统经略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谢安无字碑与秦桧无字碑】
无字碑多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例如“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选自《天津日报》1977.1.16)。其中著名的两个例子是谢安的无字碑与秦桧的无字碑。“《刘宾客嘉话录》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制述之意也。此说亦通。”(选自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又如“谢太傅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秦太师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选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安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梅岗,为东晋谢安(也称谢太傅)的墓碑,“有石而无其辞,人呼为‘无字碑’”。原因是“以(谢)安之功德,难为称述,故立白碑”(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所谓白碑即言碑上无字。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以八千之众胜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东晋又偏安38年,也因此之故,为谢安之墓竖一通无字碑,盖“伟绩丰功不胜记也”。另一说法为谢安临终之前,问他请谁撰写碑文,他不语,也有人提到陶潜和王献之,他摇头,直到死也未确定谁写碑文,只好立无字碑了。还有一说是谢安功高盖世,褒既难,贬又不该,只好空着了。

◎秦桧的无字碑

位于南京牧牛亭,“有其额而无其辞,卧一石草间”(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秦桧66岁病死后,其家人请了不少人为其撰写碑文,由于他“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晚年残忍太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一时忠臣良将,不避形迹”(《宋史·本传》),所以没有一人为秦桧撰写碑文,于是只好立一块没有碑文的无字碑。

【其他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带有预留性质的无字碑

如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下令重修孔子旧庙,庙中立有孔子像,以及两侧的弟子像,又“庙立七碑,二碑无字”。又如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劳老家的皇陵,在二百多长的神道上起点两侧各立两座高大的石碑,均有碑亭蔽护,一是朱皇帝亲撰的《皇陵碑》,一是自刻立之日起就不着一字的无字碑。说起来,明代皇陵的无字碑最多,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直到1536年才建成碑亭立起碑,而嘉靖皇帝只想“成仙”,无心撰写碑文,直到他死去,六陵之碑仍是空白。嘉靖以后,历代皇帝只图享乐,疏于学问,自己不便写,干脆就不写了,因此十三陵中留下那么多无字碑。

◎自然和人为原因形成的无字碑

前者如郦道元《水经注》中就记录了不少这样的古碑,如晋阳城南介子推祠的石碑,九嶷山大舜庙前的石碑等等,他当时就说“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文字缺落,无可复识”。后者如苏州玄妙观无字碑,出自大名鼎鼎的明建文皇帝的侍读大学士方孝儒之手,那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方孝儒写的一篇记。银钩铁划,大气磅礴。可是后来因方孝儒违抗圣命,不肯为篡权夺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登位诏书,因此被株连九族,连立在玄妙观里石碑上面的手书也未能幸免,被全部铲除,成为了无字碑。

【无字碑的比喻义】
无字碑在以碑喻人时,为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例如唐朝有个叫赵崇的人,满腹经纶,述而不作,只能夸夸其谈,却不会写文章。“赵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王蒙、刘真长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选自唐·冯贽《记事珠·无字碑》),又如五代时候,后唐明宗要选一位宰相,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有人推荐崔协,反对者认为其不识字,虚有其表,号为无字碑。“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选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八)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碑上无字原因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柳子厚墓志铭全文翻译是什么?

原文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唐代〕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蓝田尉。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译文
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已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投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象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能有辨别它的人。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在十五年七月初十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才四岁;小的叫周七,是子厚去世后才出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小。他的灵柩能够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先生付出的。行立先生为人有气节,重信用,与子厚是朋友,子厚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最后竟仰赖他的力量办理了后事。把子厚安葬到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表弟卢遵。卢遵是涿州人,性情谨慎,做学问永不满足;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

  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幽室,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

注释
(1)子厚:柳宗元的字。作墓志铭例当称死者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称字。讳:名。生者称名,死者称讳。
(2)七世:史书记柳宗元七世祖柳庆在北魏时任侍中,入北周封为平齐公。子柳旦,任北周中书侍郎,封济阴公。韩愈所记有误。侍中:门下省的长官,掌管传达皇帝的命令。北魏时侍中位同宰相。拓跋魏:北魏国君姓拓跋(后改姓元),故称。
(3)曾伯祖奭(shì):字子燕,柳旦之孙,柳宗元高祖子夏之兄。当为高伯祖,此作曾伯祖误。柳奭在贞观年间(627—649)为中书舍人,因外甥女王氏为皇太子(唐高宗)妃,擢升为兵部侍郎。王氏当了皇后后,又升为中书侍郎。652年(永徽三年)代褚遂良为中书令,位相当于宰相。后来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韩瑗和褚遂良力争,武则天一党人诬说柳要和韩、褚等谋反,被杀。
(4)褚(chǔ)遂良:字登善,曾做过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右仆射等官。唐太宗临终时命他与长孙无忌一同辅助高宗。后因劝阻高宗改立武后,遭贬忧病而死。韩瑗(yuàn):字伯玉,官至侍中,为救褚遂良,也被贬黜。
(5)皇考:古时在位皇帝对先皇的尊称,后引申为对先祖的尊称,在本文中指先父。
(6)太常博士:太常寺掌宗庙礼仪的属官。柳镇在唐肃宗时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辅佐郭子仪守朔方。后调长安主薄,母亲去世后守丧,后来命为太常博士。柳镇以有尊老孤弱在吴,再三辞谢,愿担任宣城(今属安徽)县令。这里说“以事母弃太常博士”,可能是作者的失误。
(7)权贵:这里指窦参。柳镇曾迁殿中侍御史,因不肯与御史中丞卢佋,宰相窦参一同诬陷侍御史穆赞,后又为穆赞平反冤狱,得罪窦参,被窦参以他事陷害贬官。
(8)权贵人死:其后窦参因罪被贬,第二年被唐德宗赐死。
(9)侍御史:御史台的属官,职掌纠察百僚,审讯案件。
(10)号为刚直:郭子仪曾表柳镇为晋州录事参军,晋州太守骄悍好杀戮,官吏不敢与他相争,而柳镇独能抗之以理,所以这样说。

文言知识

一、实词
亦在遣中(被贬出京城)
当诣(前往)播州
吾不忍梦得之穷(困窘)
无辞(借口,理由)以白(告诉)其大人
将拜疏(上呈奏章)
死不恨(遗憾)
梦得於是改刺(用作动词,任职)连州
酒食游戏相征(约之来)逐(随之去)
诩诩(融洽地聚在一起的样子)强笑语以相取下
不一引(伸,拉)手救
闻子厚之风(风尚,节操)
亦可以少(稍微)愧矣
又偕(一起)出为刺史
是岂不足(能)为政邪
因(顺着,按照)其土俗
其俗以男女质(典当,抵押)钱
子本相侔(相等)
子厚与设方计(方法)
悉(都)令赎归
比(及,等到)一岁
益(更加)自刻苦
务(致力于)记览
崭然(高峻突出貌)见(通“现)头角
不自贵重顾藉(顾惜)
谓功业可立就(成就,成功)
故坐(因为犯罪)废退故卒(最后)死于穷裔(穷困的边远地方)
亦自不斥(贬谪)
必不能自力(自我努力)

二、虚词
士穷乃(才)见节义
愿以(用)柳易播
遇有以(把)梦得事白上者
而其人自视以为(认为)得计
免而归者且(将近)千人
其后以(凭借)博学宏词
以(用)彼易此孰得孰(那一个)失
使(如果)子厚在台省时
虽使(让)子厚得所愿 

作品背景

此文是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桴鼓相应的领袖。私交甚深,友情笃厚。柳宗元卒于元和十四年,韩愈写过不少哀悼和纪念文字,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综括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柳政绩和文学风义。韩愈赞扬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勇于为人,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对他长期迁谪的坎坷遭遇,满掬同情之泪。然而对于宗元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的行为,却极为之讳,措词隐约,表现了作者的保守思想。文中,韩愈肯定了柳宗元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并揭示出柳文愤世嫉俗之情及其现实意义。全文写得酣姿淋漓,顿挫盘郁,乃韩愈至性至情之所发。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文章通常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赏析

从全文中可看出两个比较含蓄之处:其一是暗示做人与做文的关系。其二是做人与做官的关系。合二为一,也就是要以人品为本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文化中的核心问题,韩愈的态度是相当客观的,他特别敬重柳宗元的为人,所以本文也就一直围绕着“人的品质”这个关键问题演进、发展,尽管自然段落较多,但上述中心思想却是脉络清晰,贯彻始终的。

  此文之所以脍炙人口,千载流传而不衰,就是因为作者在文章里浸透和倾注了丰沛的情感。由此,愤激之笔频出,不平之鸣屡见,行文之中自然而然地打破了传统碑志文的形式,形成了夹叙夹议、议论横生、深沉蕴藉、诚挚委婉的特殊风格韵味。这一特点即便在最后一段铭文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铭文自古用四言韵文连缀而成,大都用来概括前面所述之事。可是韩愈却有意识地只写了三句有韵角却失体例的奇句单行,便就此搁笔。这难道仅仅是出于改革文体的考虑吗?如果后人能够理解到柳宗元对孱弱幼子的眷恋之心,那么韩愈这三句铭辞,也就是对死者最恰如其分,也最能使死者安息的话了。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柳 子 厚 墓 志 铭》是唐 代 文 学 家 韩 愈 为已故好友 柳 宗 元 所创作的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讲述了 柳 宗 元 的 家 世、为 人、政 绩 等,包括了 世 系、卒 葬、子 嗣 等 墓 志 铭 应该有的 内容。通过对 柳 宗 元 的 生 平 事 迹 的 综合 概述,作者高度赞扬了 柳 宗 元 的文章学问、政 治 才 能 和 道 德 品 行,对 柳 宗 元 受 排 挤、长期 遭 贬、穷 困 潦 倒 的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对 柳 宗 元 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文章打破了 传 统 碑 志 文 的形式,形成了 夹 叙 夹 议、议 论 横 生、深 沉 蕴 藉、诚 挚 委 婉 的特殊风格韵味。全文酣畅淋漓,顿挫沉郁,抑扬隐显不失实,饱含朋友交游无限爱惜之情。


【作 品 原 文】

柳子厚(1)墓志铭(2)

子厚,讳(3)宗元。七世祖庆(4),为拓跋魏侍中(5),封济阴公。曾伯祖奭(6),为唐宰相,与褚遂良(7)、韩瑗(8)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9)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10),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11),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12)。号为刚直(13),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14),虽少年,已自成人(15),能取进士第(16),崭然见头角(17)。众谓柳氏有子(18)矣。其后以博学宏词(19),授集贤殿正字(20)。俊杰廉悍(21),议论证据今古(22),出入(23)经史百子,踔厉风发(24),率常(25)屈(26)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27),交口(28)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29)拜监察御史(30)。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31)。遇用事者(32)得罪,例出(33)为刺史。未至,又例贬(34)永州司马(35)。居闲(36),益自刻苦,务记览(37),为词章,泛滥(38)停蓄(39),为深博无涯涘(40)。而自肆(41)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42)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43)。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44)?”因(45)其土俗(46),为设教禁(47),州人顺赖(48)。其俗以男女质(49)钱,约不时赎(50),子本相侔(51),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52),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53),则使归其质(54)。观察使下其法(55)于他州,比(56)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57)以南为(58)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59)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60)亦在遣中,当诣播州(61)。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62),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63);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64),愿以柳易播(65),虽重得罪(66),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67)。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68),诩诩强笑(69)语以相取下(70),握手出肺肝相示(71),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72),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73),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74),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75),不自贵重顾籍(76),谓功业可立就(77),故坐(78)废退(79)。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80)得位者推挽(81),故卒死于穷裔(82)。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83)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84),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85),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86)先人墓(87)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88),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89)。行立有节概(90),重然诺(91),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92)。遵,涿(93)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94)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95)其家,庶几(96)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97),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98)。” 

【词 句 注 释】

1.子厚:柳宗元的字。作墓志铭例当称死者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称字。

2.墓志铭: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3.讳:名。生者称名,死者称讳。

4.七世祖庆:即柳庆,他在北魏(拓跋魏)时,封平齐公。其子柳旦,为北周中书侍郎,封济阴公。文章是韩愈误记。

5.拓(tuò)跋(bá)魏侍中:北魏国君门下省的长官。

6.曾伯祖奭(shì):即柳奭,他是唐高宗李治王皇后的外祖,曾任中书令。

7.褚(chǔ)遂良:字登善,曾做过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右仆射等官。唐太宗临终时命他与长孙无忌一同辅助高宗。后因劝阻高宗改立武后,遭贬忧病而死。

8.韩瑗(yuàn):字伯玉,官至侍中,为救褚遂良,也被贬黜。

9.皇 考:古时在位 皇 帝 对 先 皇 的尊称,后引申为对 先 祖 的尊称,在文章中指 先 父。

10.太常博士:太常寺掌宗庙礼仪的属官。

11.权贵:文章指窦参。

12.侍御史:御史台的属官,职掌纠察百僚,审讯案件。

13.号为刚直:刚毅正直。郭子仪曾表柳镇为晋州录事参军,晋州太守骄悍好杀戮,官吏不敢与他相争,而柳镇独能抗之以理,所以这样说。

14.逮(dài)其父时: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逮:等到。

15.已自成人:已经成才。

16.取进士第: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

17.崭然见(xiàn)头角:比喻青年人才华初显。崭:突出。然:......的样子;见:同“现”,显现。

18.有子:有光耀楣门之子。

19.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在唐制中,进士及第者可应博学宏词考选,取中后即授予官职。

20.集贤殿正字:官名。集贤殿:集贤殿书院,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正字:集贤殿置学士、正字等官,正字掌管编校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

21.廉悍(hàn):方正廉洁,有骨气。

22.证据今古:引据今古事例作证。

23.出入:融会贯通,深入浅出。

24.踔(chuō)厉风发:议论纵横,言辞奋发,见识高远。踔:远;厉:高。

25.率常:总是。

26.屈:使之屈服。

27.令出我门下:都想叫他做自己的门生以沾光彩。

28.交口:异口同声。

29.蓝田尉:蓝田县的县尉。蓝田:地名,今属陕西省;尉:县府管理治安,缉捕盗贼的官吏。

30.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属官,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诸事。

31.礼部员外郎:官名,掌管辨别和拟定礼制之事及学校贡举之法。

32.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

33.例出:按规定遣出。

34.例贬:依照“条例”贬官。

35.永 州 司 马:官 名。永 州:今 湖 南 省 零 陵 县;司 马:本 是 州 刺 史 属 下 掌 管 军 事 的 副 职,唐 时 已 成 为 有 职 无 权 的 冗 员。

36.居闲:指公事清闲。

37.记览:记诵阅览,此喻刻苦为学。

38.泛滥:文笔汪洋恣肆。

39.停蓄:文笔雄厚凝炼。

40.无涯涘(sì):无边际。涯涘:水的边际。

41.肆:放情。

42.偕出:一同出任。

43.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

44.是岂不足为政邪:意谓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是:这,这里;岂:难道;足:值得。

45.因:顺着,按照。

46.土俗:当地的风俗。

47.教禁:教谕和禁令。

48.顺赖:顺从信赖。

49.质:典当,抵押。

50.不时赎:不按时赎取。

51.子本相侔(móu):利息和本钱相等。

52.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

53.足相当:佣工所值足以抵消借款本息。

54.质:人质。

55.观察使下其法:观察处置使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观察使: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其法: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

56.比:及,等到。

57.衡湘:衡山、湘水,泛指岭南地区。

58.为:应试。

59.法度:规范。

60.中山刘梦得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属河北正定)人,文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因参与王叔文的改革而被贬职。

61.诣(yì)播州:前往播州。播州:今贵州省绥阳县。

62.亲在堂:母亲健在。

63.大人:父母。文章指刘禹锡之母。

64.拜疏(shū):上呈奏章。

65.以柳易播:指柳宗元自愿到播州去,让刘禹锡去柳州。

66.重(chóng)得罪:再加一重罪。

67.连州:地名,唐属岭南道,州治在今广东省连县。

68.徵(zhǐ)逐:往来频繁。

69.诩(xǔ)诩强(qiǎng)笑:讨好取媚。诩诩:夸大的样子。

70取下:指采取谦下的态度。

71.出肺肝相示:比喻做出非常诚恳和坦白的样子。

72.背负:背叛,变心。

73.如毛发比:比喻事情之细微。比:类似。

74.陷穽(jǐng):圈套,祸难。

75.为人:助人。

76.顾籍:顾惜。

77.立就:即刻获得。

78.坐: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

79.废退:指远谪边地,不用于朝廷。

80.有气力:有权势和力量的人。

81.推挽:推举提携。

82.穷裔(yì):穷困的边远地方。

83.台 省:御 史 台 和 尚 书 省。

84.自力:自我努力。

85.为将相于一时:在被贬“八司马”中,只有程异后来得到李巽推荐,位至宰相,但不久便死,也没有什么政绩。文章暗借程异作比。

86.万年: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87.先人墓:在万年县之栖凤原。

88.周七:即柳告,字用益,柳宗元遗腹子。

89.河东裴(péi)君行立:即裴行立,绛州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人,时任桂管观察使,是柳宗元的上司。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

90.节概:节操度量。

91.重然诺:看重许下的诺言。

92.卢遵:柳宗元舅父之子。

93.涿(zhuō):今河北省涿县。

94.从而家:跟从柳宗元以为己家。

95.经纪:经营、料理。

96.庶几:近似,差不多。

97.室:幽室,即墓穴。

98.嗣(sì)人:子孙后代。 

【全 文 翻 译】

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 京 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像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已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投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像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有能辨别它的人。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在十五年七月初十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才四岁;小的叫周七,是子厚去世后才出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小。他的灵柩能够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先生付出的。行立先生为人有气节,重信用,与子厚是朋友,子厚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最后竟仰赖他的力量办理了后事。把子厚安葬到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表弟卢遵。卢遵是涿州人,性情谨慎,做学问永不满足;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

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幽室,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 

【创 作 背 景】

《柳子厚墓志铭》为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私交甚深,友情笃厚,是古文运动当中的同志。柳宗元卒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就此写了这篇墓志铭以表彰亡友的人品学问。 

【赏 析】

这篇文章韩愈就以朋友风义为主线来称赞柳宗元,文章、政事作为旁及的材料。柳宗元在中央是“礼部员外郎”,在地方是“柳州刺史”,按照惯例,墓志铭应写官衔,而这篇文章却根据“朋友相呼以字”的规矩,称《柳子厚墓志铭》,定下朋友的基调。全文可分为七段。

第一段写家世,这是墓志文必须写的。唐朝很重门阀牒谱,必须举上代的达官贵人。一开头只称“子厚”,不提姓柳,因为在第二段里有“众谓柳氏有子矣”的话,这里就可省去“柳”字。在举上世勋业中,提到柳奭,强调“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表明风节。对其父强调两点:一是孝道。唐朝以京官为贵,认为到地方去就是倒楣,而柳镇却“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这种孝行很值得称道,这又和后面对刘禹锡母亲的关切相呼应。二是说他“号为刚直”,表明品格。这是暗为柳宗元参与二王集团辩白。最后“所与游皆当世名人”一句是为下文服务。

第二段写柳宗元年少得志及遭贬,可分三层。从“子厚少精敏”到“众谓柳氏有子矣”,是写柳宗元少年意气之盛。柳宗元二十一岁中进士,这年五月父亲去世。“众谓柳氏有子矣”补足第一段的“姓”,而且用他父亲“所与游皆当世名人”的口说出柳氏门中出了人才。这是对柳宗元中进士阶段的充分肯定。自“其后以博学鸿词”至“交口荐誉之”为第二层。韩愈先极力强调柳宗元的才能,说明名不虚得。“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表明不是柳宗元去求别人而是别人仰慕他,这和交友已经挂了钩。“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这句话尤其重要,为柳宗元参加二王集团辩解,说明不是柳宗元巴结权贵,而是权贵们想拉拢柳宗元。这样既未抹掉参加二王集团的事实,又为写柳宗元的品格留下余地,同时也伏下第五段“子厚前时少年,不自贵重”的根,为总结他的一生得失做准备。“贞元十九年”至“又例贬永州司马”为第三层,写其骤升和远贬。因为骤升和远贬对柳宗元一生是大事,所以先写年份,以示郑重。“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表明特殊恩遇。这下面有的本子是这样的:“王叔文、韦执谊用事。拜尚书礼部员外郎,且将大用。遇叔文等败,例出为刺史。”这是柳宗元升沉的关键,不能回避。在韩愈心目中,王叔文等是小人,不愿让他们的名字玷辱了柳的清白,所以最后定稿改成“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因为当时人或后世读史的人都知道唐顺宗是听二王和韦执谊的,唐宪宗掌权把他们引用的人都一例远贬,所以这样写也就够了。应该说明的是,王叔文集团的功过,宋代范仲淹就不同意韩愈及唐史的看法,而韩愈是把他们看成小人的,又为柳宗元惋惜,所以采用这样的写法,前人称为得体。这一层着重说明升官不是柳宗元自己钻营的,遭贬也不是柳宗元本身的罪过,是受人连累。这又和上一层“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挂钩。

第三段写在永州的刻苦为词章和在柳州的政绩,分为两部分。“贞元十九年”至“而自肆于山水间”为第一部分,表明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永州,这为第五段总结一生的得失安下伏线。自“元和中”起写在柳州的政绩。这里不可不写,因为柳州四年表现出柳宗元为政的才能,但如果写得过多就冲淡了风义和文学的内容,所以着重选一件最重大的政绩来详写,那就是解决男女质钱而被没为奴婢的陋俗。这件事韩愈在袁州也这样办的。“衡湘以南”以下,是写柳宗元传播文化的功劳,这和第三段开头“刻苦”为文又是相呼应。

第四段是这篇墓志中最富有感情、激昂慷慨的段落。一开头特别用重笔提上段的事:“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为了突出柳宗元对朋友的风义,这件事叙在到柳州上任之后。这次是因为刘禹锡写玄都观看花诗恼怒了执政,柳宗元也跟着倒霉,但他不但不怨刘禹锡,而且为他着想,要冒死上请。主要理由是他有老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段叙柳镇时就强调了孝道,这是柳宗元继承父亲的孝道的具体表现,推己以及人。“呜呼”以下是就这件事发的感慨。在祭文中韩愈已发出“凡今之交,观势厚薄”的感叹。这段议论以“士穷乃见节义”为纲,把小人的嘴脸刻露殆尽。用“平居里巷”时的信誓旦旦,来和“一旦临小利害”时的落井下石做对比,“利害”前着一“小”字,又加上“仅如毛发比”来和平居“握手出肺肝相示”那些话对照,感情强烈。结语“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用“少愧”二字,表明这些人全无心肝,也该有点惭愧。这段全用对比:柳宗元的行为和现在一般人是一大对比,这批人的“平居”和“一旦临小利害”又是一大对比。而结句仍然回到柳宗元的风义上。

第五段是对柳宗元一生得失的总评,分为四层。“子厚前时少年”至“道不行于时也”是对柳子厚遭遇的惋惜。“顾藉”当“顾惜”讲,但“贵重”应该包括“顾惜”之意,不如当“只是”意属下句,写子厚少年时把功业看得太简单,和第二段呼应。再进一步,废退之后,又没有得力的朋友援引,因此不得志而死。“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这是为当世惋惜。“使子厚在台省时”至“且必复用不穷”,是从反面设想,柳宗元有可能不被贬斥,贬斥后也有可能复用,这和第一层正相对应。这些话都充满惋惜与同情。“然”字一转,把前面两层意思反过来了。这和第三段“居闲益自刻苦”那些话呼应,前面是为柳宗元惋惜,这里变成为他庆幸,因为文章无疑必传于后。这是第三层。“虽使”以下,比较得失,把前三层意思总起来作比较:一是生前富贵,死后无名,一是生前困顿,文章必传。“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耐人寻味。因为“太上有三不朽”,立言是“不朽”之一,而“为将相于一时”,死与草木同腐者多矣,结论不言自明。这段文章是对柳宗元一生得失的总结,先为之惋惜,后为之庆慰,波澜起伏,充满友情。

第六段写柳宗元之死及归葬。写出死日及年岁,生年即可推知;归葬在古人看作大事,所以要写;然后写子嗣。柳宗元的子女很小,不可能营葬,所以从费用和人力两方面点出裴行立和卢遵。“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这几句话仍然扣紧朋友之义这根主线。对卢遵,韩愈不但写了他对柳宗元的亲密关系,特别是患难中相从,而且叮咛嘱咐:“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是表扬,也带有勉励口吻。这段文章既表现柳宗元终于获朋友之助,归葬故土,也表现韩愈对柳宗元家室子女未来的关切,同样是深厚友情的流露。

第七段是铭辞。铭辞特别短,只有三句话。但如果了解柳宗元生前在永州就以无后为忧,死后小孩特别小,临死“遍告诸友,以寄厥子”,那么这三句话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出韩愈对柳宗元的一往情深。

一般墓铭多以纪事为主,容易板滞,韩愈此篇却神采飞动,原因在抓住朋友之义为主线,结合文章成就,极写柳子厚的高风亮节,而又痛斥世俗酒肉之交,处处表现深厚的朋友之情。在叙事上力求简净生动,多用逆笔,正反夹说,将实事化虚,显得空灵。 

【名 家 点 评】

清·沈德潜《古文辞类纂》文评:噫郁苍凉,墓志中千秋绝唱。

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三:昌黎墓志第一,亦占今墓志第一。

【作 者 简 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晋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年间进士。任刑部侍郎时,曾因上疏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卒谥文,又有“韩文公”之称。

韩愈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任,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在文学上,韩愈反对骈文,倡导散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雄奇奔放又曲折变化,其诗常“以文为诗”,追求奇险。于山水旅游诗,则另创一派,扩大了创作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有《韩昌黎集》。

《柳子厚墓志铭》全文翻译:

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

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

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

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

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

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

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

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像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

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已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

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投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像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有能辨别它的人。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在十五年七月初十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才四岁;小的叫周七,是子厚去世后才出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小。他的灵柩能够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先生付出的。

行立先生为人有气节,重信用,与子厚是朋友,子厚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最后竟仰赖他的力量办理了后事。把子厚安葬到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表弟卢遵。

卢遵是涿州人,性情谨慎,做学问永不满足;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

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幽室,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

作品鉴赏

《柳子厚墓志铭》的第一段,介绍柳子厚的显赫家世。这是“墓志铭”固定的开篇格式,不过与本课主题“学会选材”无关,所以我们列到背景部分。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先祖历代卿相。七世祖“柳庆”,在北魏任“侍中”;曾祖“刘奭”,在唐初任“宰相”;父亲“柳镇”,曾任“太常博士”。可谓簪缨世族,钟鸣鼎食之家。

这篇《柳子厚墓志铭》,是“韩愈”写给“柳宗元”的墓志铭,文中追述柳宗元的一生,记叙他“少年得志”、“中年失意”,最后“鞠躬尽瘁,客死柳州”。在文章结尾还补叙了“柳宗元”和好友“刘禹锡”的“刘柳之交”。全文内容丰富,结构紧凑,是一篇著名的“墓志铭”。

第一段讲“少年得志”,是柳宗元的“功”,之后仕途青云直上,官至“礼部员外郎”。第二段讲“中年失意”,是柳宗元的“德”,虽然身处逆境,但毫不气馁,留下的“永州八记”便是明证。第三段讲“葬身异地”,既有“功”,也有“德”,祸不单行却依然坚韧,在柳州为政五年,造福一方。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文章通常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领赞。

韩愈的这篇墓志铭,记叙了柳宗元的世系、生平事迹,领扬了他的政治才千及政绩,同情他在政治上的不平遭遇,也对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高尚品格给与充分肯定,但对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运动持保留态度。

柳子厚墓志铭全文翻译:

子厚,名宗元。他的七世祖柳庆,是北魏的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期死去。父亲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职位,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献媚于权贵,失去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任命为侍御史。他为人以刚正耿直著称,所交往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子厚小时候就聪敏非常,通晓百事。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轻,却已经自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崭露头角,众人都说柳家有个成器的儿子。以后又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授集贤殿正字。他才智出众,端方刚勇,发表议论时旁征博引,精通经传史籍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他意气风发,议论深刻犀利而有见地,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声名因此而大振,一时间人们都向往与他交往。那些公卿显要们,争着想要把他收作自己的门生,并且一致推荐称赞他。

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升至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了与他关系密切的当权者获罪,他也按例被遣出朝廷去做刺史。还未到任,又按例再被贬为州司马。他闲居散职却更加刻苦用功,专心记诵,博览群书。他写的诗词文章,文笔汪洋恣肆,气韵雄浑内敛,精深博大有如江海之无边无际,但只能纵情于山水之间罢了。元和年间,朝廷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将他们一道遣放出京去做刺史,子厚被分派到柳州。到任之初,他曾经感叹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施行政教吗?”于是根据当地的风俗,推行教化,制定禁令,柳州民众于是顺从并且信赖他。当地的风俗是向人借钱时以儿女作为抵押,如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将人赎回,等到应付的利钱与本钱相等时,就没收为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筹划万全之策,让他们全都能将子女赎回。其中尤其贫穷而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把被质押的人每天的工钱记录下来,等到工钱足以抵销借款的本利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颁行到其他的州,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归家的人就有近千人之多。衡山和湘水以南考进士的人,都把子厚当作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写文章的人,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写作法度。

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播州,不是人所适宜居住的地方,而梦得还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的处境困窘,以至于无法对母亲说这件事,况且也绝没有让母子同赴播州的道理。”于是向朝廷请求,上书皇帝,愿以柳州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恨。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禀报了皇帝,梦得因此改做连州刺史。唉!士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节义。当今的人们平日里同居于街巷之中,互相敬慕要好,竞相设宴邀客游戏娱乐,强作笑颜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倾诉以表明要肝胆相照,指着苍天太阳痛哭流涕,发誓要生死与共,不相背离。情之真、语之切好像这一切皆发自肺腑。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小得仅如毛发一般,就会反目相向,好像从来都不认识一样。若是你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丢石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这都是禽兽和野蛮民族都不忍心去做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自己的算计很是成功。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可以稍稍知道羞愧了吧。 

子厚过去年轻,为人不顾一切,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可以很快地成就功名事业,因此遭到牵连而被贬黜。被贬以后,又缺少了解自己并且正得其位的权贵推荐提携,所以最终死在穷乡僻壤之间,才能不为当世所用,抱负也未能得到施展。假使子厚在御史台和尚书省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把握,像后来做司马、刺史时候一样,也就不会遭受贬斥了。假使遭受贬斥之后,有人能够极力保举他,也一定会重新得到起用而不致陷入穷困的境地。然而子厚被贬斥的时间如果不长,其穷困如果没有到达极点,他虽然能在功业上超越别人,而他的文学辞章,必定不会因为自己的刻苦不息而传诵于后世,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便是子厚满足了个人心愿,在一个时期内出将入相,但用那个交换这个,哪个是得,哪个是失,人们是能明辨的。

子厚于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他的灵柩于元和十五年七月十日迁回万年县祖坟安葬。子厚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周六,刚刚四岁;次子名叫周七,子厚死后才出生。还有两个女儿,都还幼小。子厚能归葬于祖坟,费用皆出自现任观察使的河东人裴行立。行立有节操气概,讲求信守诺言,和子厚交情很深,子厚对他也是尽心尽力,最后全靠他出力料理。把子厚安葬在万年县祖坟的,是他的表弟卢遵。卢遵是涿州人,生性谨慎,做起学问来孜孜不倦。自从子厚被贬斥以来,卢遵就一直跟他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从没有离开过。送子厚归葬以后,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事,他可以说是一位有始有终的人了。

铭文:这里是子厚安息的地方,既稳固又安宁,但愿一切有利于他的后代。

【原文】

子厚讳宗元[1]。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2]。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3],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4]。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5],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6],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7],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8],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9],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10]。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11]。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12],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13],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14]。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15],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16],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17]。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18],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出处:

出自:韩愈      

【题解】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死者的文体,包括“志”和“铭”两个部分。“志”一般用散文写出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铭”则以韵文安慰、赞颂死者,统括全篇。本文是韩愈为故去好友柳宗元所写的墓志铭。

【注释】

[1]讳:避讳。古人在死者名字前面加“讳”字表示尊敬。

[2]集贤殿正字:官名。掌管整理、校正书籍。

[3]踔(chuō)厉风发:精神奋发,议论纵横。

[4]蓝田尉:蓝田县的县尉,掌管缉捕盗贼等事。监察御史: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检州县的刑狱、军戎、礼仪等事。

[5]涯涘(sì):水的边际。

[6]教禁:教化和禁令。

[7]相侔(móu):相等。

[8]佣:这里指按劳动算报酬。

[9]观察使:唐代中央派往地方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官员。

[10]播州:今贵州遵义。

[11]连州:今广东连县。

[12]征逐:朋友相互邀请过从宴饮。

[13]诩诩:说大话,能说会道。

[14]穷裔:穷困的边远地方。

[15]台省:御史台和尚书省。

[16]重然诺:讲信用。

[17]舅弟:舅父的儿子。

[18]室:指墓穴。

【解读】

写墓志铭一般称美不称恶,然而也要客观公正才足以留世。此篇抑扬隐显不失实,饱含朋友交游无限爱惜之情。“士穷乃见节义”以下数言,也扣合着作者对于世道人心的感慨。

1、原文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
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2、译文
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
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
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
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
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
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
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
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
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
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
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已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
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投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象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能有辨别它的人。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在十五年七月初十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才四岁;小的叫周七,是子厚去世后才出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小。
他的灵柩能够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先生付出的。行立先生为人有气节,重信用,与子厚是朋友,子厚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最后竟仰赖他的力量办理了后事。把子厚安葬到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表弟卢遵。
卢遵是涿州人,性情谨慎,做学问永不满足;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
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幽室,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柳子厚墓志铭》为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私交甚深,友情笃厚,是古文运动当中的同志。柳宗元卒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就此写了这篇墓志铭以表彰亡友的人品学问。
二、赏析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文章通常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从全文中可看出两个比较含蓄之处:其一是暗示做人与做文的关系。其二是做人与做官的关系。合二为一,也就是要以人品为本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文化中的核心问题,韩愈的态度是相当客观的,他特别敬重柳宗元的为人,所以本文也就一直围绕着“人的品质”这个关键问题演进、发展,尽管自然段落较多,但上述中心思想却是脉络清晰,贯彻始终的。
此文之所以脍炙人口,千载流传而不衰,就是因为作者在文章里浸透和倾注了丰沛的情感。由此,愤激之笔频出,不平之鸣屡见,行文之中自然而然地打破了传统碑志文的形式,形成了夹叙夹议、议论横生、深沉蕴藉、诚挚委婉的特殊风格韵味。
这一特点即便在最后一段铭文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铭文自古用四言韵文连缀而成,大都用来概括前面所述之事。可是韩愈却有意识地只写了三句有韵角却失体例的奇句单行,便就此搁笔。
这难道仅仅是出于改革文体的考虑吗?如果后人能够理解到柳宗元对孱弱幼子的眷恋之心,那么韩愈这三句铭辞,也就是对死者最恰如其分,也最能使死者安息的话了。
文章标题: 中国还有类似如渤海两位皇后的的墓志铭那种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公开的考古发现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7362.html
文章标签:渤海  墓志铭  两位  中国  皇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