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考古发现商鞅变法时期重要办公场所,这个发现有哪些研究价值

时间: 2023-03-17 16:00:0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考古发现商鞅变法时期重要办公场所,这个发现有哪些研究价值

商鞅变法对现代企业变革和管理有哪些借鉴意义

由“商鞅变法”谈企业管理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成功变法,让秦国崛起的关键:敬贤、敬法、共心、共魂。
1、敬贤论:如能助秦强盛者,将与君共享秦国。
秦国自穆公称霸后,国力逐渐衰弱,时常遭受霸主国魏国的欺凌,秦国素来尚武,而忽略治国之道,然周边诸侯强国林立,虎视眈眈。秦国新君秦孝公开始意识到:穷兵黩武,无疑会断送国家前途,遂颁布招贤令以中兴秦国霸业,其中有一条:“如能助秦强盛者,将与君共享秦国”。于是各国士子纷纷入秦,其中法家士子商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临终前还打算将帝位传给商鞅,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和气魄。
阅其招贤令让人油生敬意:秦公赢渠梁告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继位,尝思国耻,悲痛于心,今,赢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当企业感叹没有人才时,须不知,其所缺的是能与人才分享的胸襟与气魄。如果敢分享财富、敢批驳自己、敢接受天下人才,还能不聚人么?古人秦公尚能如此重视人才,何况我们今人呢?看看秦公的招贤令,想想当今企业的招聘,不禁汗颜。特别是秦公布招贤令后,各国士子纷纷来到秦国,高度重视,但也不盲目任用,而是不惜代价用三个月时间让其考察秦国,然后拿出方案,以才定岗。
2、共心论:君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在商鞅分析完强秦九论之后,直陈赢渠粱变法三难希望得到赢渠梁的认可:1、竭诚拥戴变法的新锐骨干,居于枢要职位;2、法制不避权贵,宫室宗亲违法与庶民同罪;3、国君须对变法大臣坚信不疑,不受挑拨,不中离间。三难,处处都在骨节之处,就是放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管理人都是做不到的,在众多的制度中都会有一条:总经理特批款项。而赢渠梁却向商鞅对天发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商鞅大为感动: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作为秦国君主,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商鞅变法,是变法得以成功的基础,松柏指的是商鞅,作为变法谋士,他制订了变法的全套方略,并且不留情面雷厉风行地推行,正因为有“青山松柏”亲密无间的合作,才有变法的成功与秦国的富强。上下同欲,惺惺相惜,永不相负——这正是如今企业缺少的精神。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帮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企业与员工若能实现青山与松柏般的关系,何不成大事。
3、共魂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秦国的国歌,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八个字,无论是在最艰辛的时刻,还是在最激励人心的时刻,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山野里,每次响起,都会让我肃然起敬。
无论是衣衫褴褛的老秦人,还是衣着华贵的世族,他们对老秦国的期待都是令人振奋的。
多数企业有自己的口号,如何能够达到秦人之境界,是当下企业思考的重点。造人先造魂,团队必须有灵魂,让其深深扎根于员工心中。这个魂不是单纯个人梦想,而是全民共同的梦想。当然,这个魂往往从首任指挥官身上挖掘与体现出来的。
4、敬法论: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鞅变法强秦,以法治国。通过推行强秦九论,让贫穷落后的秦国走向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特别是让法治理念深入民心,能人所不能改变的境界。在实施变革当中,不乏血的代价,商鞅不畏强权势力,秦公不避亲人,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追求法治、完善法治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如果说企业还不够强大的话,其关键还是在于法治精神,造成制度执行不能彻底,多数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手段,缺乏强有力的高层支持。

商鞅变法,说到底,是一种励精图治、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这种从弱小到强大的管理大道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商鞅变法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其一,从组织变革的角度看。
商鞅变法作为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成功的政治经济变革运动,短短二十年,使秦国一个弱穷西陲小国成为一个强盛帝国,国富民强,为以后秦国一统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组织变革是极不容易的,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要改变一个组织延续百年、根深蒂固、骨子里的东西是难上加难。一是组织领导人(国王、董事长)要有强烈的变革之心,能自始至终、矢志不渝,以"铁腕"手段推动,变革不成功"死不罢休",全力以赴;二是要有好的变革方略、谋略以及变革谋士、担当,没有好的出路、变革之策,如何变?变向何方?分几步走?谁来出谋划策,谁来推动变革,担当重任?此两者是连在一起的,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没有好的谋才,不会有科学、因地制宜的变革之法,没有强有力推动者,光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能执行到位,落地有声,更不会有好的成效、结果。因此,变革重在执行,最难也在执行,因为牵涉到很多人、很多利益团体的切身利益,更是场政治上的较量和战斗。
其二,从中高层管理层面看。
到底是企业高层重要,还是中层重要?传统观点是企业高层重要,没有高层不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各种资源的整合、关系的协调,但最新的观点认为,企业中层决定企业的成败。有好的战略、想法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推动,战略变不成现实,只能是空想。而中层是连接高层、基层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是企业运行变革的中坚力量,变革者、执行者、推进者。因此,作为企业高层一是制定战略整合资源,二是选择人才,共同组建成无坚不摧的团队,方能打赢这场"变革"之仗。高层不是十全十美"多面手",必须会招人、选人、用人、留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位置上,天时、地利、人和集一体,创出一番伟业。从秦孝公到卫鞅及其追随者可联想到此点。
其三,从经营人才层面看。
都知道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如何发现人才和识别人才?通过哪种途径找到人才?如何吸引人才过来?如何用好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除定企业发展方向外,寻找人才是企业领导者的第一要务。秦孝公在百里奚老人指点下,跳出秦国局限,遍布山东诸侯列国张贴"招贤令",以重金吸引人过来,广开"国门",招贤纳士,在识别、考核人才方面,以三月为期,让"贤士"深入基层郡县体察民情,考察官吏,拿出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士子的才能安排到各部门任职。好比现在的新进大学毕业生,先从基层做起,到基层实习,了解企业情况,后逐步提拔重用,不可能马上就有好的位置等着你,必先经过磨练,后才能担当重任。又比如盖房子,有木栅、椽子、大梁等,而栋梁是最难得的人才,也是最重要的,是企业之根本、之基石。找到栋梁,给他一个实施抱负、施展才华的舞台,发挥他的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四,从执行力角度看。
商鞅变法是部关于企业法制建设,以"法"制"企"的好读本,更是关于执行力的好素材。现在流行执行力,反映出很多企业执行力低下,有好的战略、计划、方案,就是执行不力,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最后不了了之,坚持不下来,受到阻扰或反对意见就不得不"流产".因此,一是坚定信念,定下来的东西义无反顾的执行到底,不半途而废,中途夭折;二是有好的制度、法律作为好的保证,奖励好的遵守者,惩罚违法者,"惩恶扬善";三是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都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包括制定者,都得受法的制约、约束,触犯"高压线"就得受到惩罚,使他永不再犯,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都成为尊法守纪好的典范。
其五,从企业法治角度看。
企业管理,以前是以经验管理为主"人治",到后来以科学(制度)管理为主"法治",到最后以文化管理的"人治",即"自治",三个阶段。人治(被治),到法治,到人治(自治),实现无为而治。刚开始人少的时候、创业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人治,但经过一个阶段必须实行法治,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管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育一种好的氛围和企业文化,创造一种好的秩序,激励人积极向上创造业绩,抑制消沉、不劳而获、"好吃懒做"、"投机钻营"之辈,实现企业效益提升、富强、腾飞。
其六,从企业创新变革角度看。
市场环境在变,消费者、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已成定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变则昌,不变则亡,停止不前沉醉在眼前成绩只有死路一条,最终只有被竞争对手"吃掉",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只有从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流程创新,直至组织结构本身进行一场变革,寻找一种新的突破口,不断否定自己,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法治"而非"人治",使企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走上一条变革图强之路,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成为行业领军,使企业永领不败之地。
商鞅变法教给我们的是勇于变革的精神,只有让"变革"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企业才会强大。
程步先生《真商鞅》前言:寻找成事的奥秘
  提到商鞅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四个字:“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国家大事,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吗?有关系.
  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小如一个企划案的成功实施,大到一件国家大事的落实见效.人生就是踩着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成功而步步登高的.因此,研究并掌握办成一件事情的诀窍,很有必要.
  天下万事什么最难?
  在一个腐朽没落的国家变法革新最难!
  翻阅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截止到公元1949年,我们便会有一个发现,当一个国家腐朽衰败到一定程度之后,似乎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挽救,除了用战争将它摧毁,然后重建,别无他策.历史已有数不清的国家消亡王朝更替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历史上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惜身死,试图力挽狂澜,但结果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在一个腐朽没落的国家变法革新,为什么是天下最难成功的事情?
  第一难,百分之十掌握权力的统治者拼死反对变革.因为变革就是利益再分配.每一个腐朽国家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统治阶级掌握着权力,享受着利益,却不为国家的发展出力.变革就是要把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拿过来,给那些为国家发展出力的人.所以,统治阶级必然拼死反对.不幸的是,变革的所有措施却都要靠他们来推行实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次变革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难,百分之八十的人不愿意变革.千百年形成的规矩做成的习惯,一时改变,谈何容易?这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普通百姓,仅有的一点财富仅够维持温饱.就算变革变出个金山来,分到百分之八十的百姓手里,也就一粒沙子.可万一变革以后连现有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对变革观望、消极.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变革者失败之后喋血街头,而百姓茫然冷漠的原因所在.
  第三难,百分之十想要变革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些人脑后有反骨,不满现状,不知分寸,难以驾驭.这些人虽然是变革的积极支持者,但他们更容易冒进而给变革招致灭顶之灾;他们更容易不满变革的进展速度而成为变革的反对者,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激烈的对抗,天下大乱,玉石俱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变革,最终演变成血腥战乱的原因所在.
  然而,有一个人却成功了,他就是商鞅!
  商鞅为什么能够成功?
  弄清楚这个问题,放眼大处,国家大事有借鉴作用;着眼身边,一个没落企业的起死回生,一项企划案的顺利实施,一次人生低谷的绝地反击,都能有所启发.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研究商鞅.
  可是为什么这本书又叫“真商鞅”?
  现存有关商鞅的历史资料,主要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由于那个政治环境不可避免地对司马迁本人产生影响,《史记》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对商鞅的曲解和贬斥.大量的文学创作充斥在历史事件的记载中,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以至于几千年来人们都在批评商鞅严刑峻法,似乎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心狠手辣.读过程步《真秦始皇》的朋友都知道,这些真真假假是确实存在的;批评商鞅严刑峻法是错误的.因此,要想弄清楚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就必须剥离司马迁的这些误导和偏见.
  所以,我们有必要用“程步读史原则”,认真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原著,甄别司马迁文字的真伪,剔除司马迁的文学创作和不得已而为之的文字,排除几千年来专家学者的借古讽今,添油加醋,再对比中国历史上一次次变法革新失败的惨痛经历,来探寻商鞅变法成功的奥秘!
  程步读史原则:
  一,采信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的文字.摒弃文学描写、心理描写和形容词.
  二,谨慎对待人物对话:君王任何场合的说话,予以采信;公众人物之间、公众人物与百姓之间公开场合的对话,区别采信;公众人物隐秘场合的对话、百姓公开场合和隐秘场合的对话,不予采信.
  三,研究史书上有的事情,还要特别留心研究史书上无的事情.
企业,国家其实都是一个团体。依法治国,当然也必须依法治企,况且国比企业大多了,因此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人治对国家和企业风险性都是很大的,好坏完全取决最高领导者,因此必须依照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避免徇私舞弊,促进员工积极性,不管企业国家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商鞅铜方量的历史价值

商鞅铜方量的历史价值在于是“商鞅方升”前后经历了130多年的实际使用时间,是商鞅亲自督造的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中唯一幸存于世的一件,也是目前为止商鞅变法的唯一实物例证。

它是天下尽用秦制最有力的物证,对于加强秦国内部的联系,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快秦国强盛的步伐发挥了很大作用,更为此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简介

战国时期秦国的量器,青铜制。秦孝公十八年商鞅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有明确的铭文注明是商鞅变法时所制造。铭文三十二字容积为202.15毫升。此物为一级文物,藏于上海博物馆。

商鞅方升,也称商鞅量。战国早期秦孝公十八年金文。现藏上海博物馆。用笔不象早期金文有粗细提按变化,已具秦代铁线小篆的规模,开秦诏版笔法的先河。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

  无意或是有意,人类的考古发现总是层出不穷,其中一些无关痛痒,但也不乏揭露人类 历史 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发现。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1.秦始皇兵马俑

  1974年,陕西农民打井时发现的这个数以万计的兵马俑,震惊了整个世界。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这个大型的考古发现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 手工 艺、军队构成、殉葬习俗等存在巨大的研究价值。虽然兵马俑已经发现了60年了,但是秦始皇本身的墓地迄今位置尚未完全确认。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2.死海古卷

  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山洞中发现的一系列的羊皮卷轴,被认为是研究犹太教、伊斯兰教、____发展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它的发现比当时最早的圣经手稿早了1000多年。也多亏了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在远古时代希伯来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3.贝希斯敦铭文

  1598年英国 旅行 家和 探险 家罗伯特雪莉发现了这个遗迹,在悬崖上的铭文告诉了我们在公元前523年-521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它对考古学家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阿卡德、波斯和亚述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4.奥杜威峡谷

  奥杜威峡谷是相当丰富的史前发现,德国昆虫学家威廉卡特温寇在1911年时因追逐一只蝴蝶而无意中发现的地方。这里是已知最早的有人类居住的地方,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包括南方古猿、能人、和直立人的三个独立的物种。这里的发现完全改变了之前人们对人类发源地的判断,现在这里被成为人类的摇篮。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5.吴哥窟

  吴哥窟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来自西班牙马塞洛的Ribandeyro偶然间发现了柬埔寨丛林中的这座宏伟的寺庙建筑群。正是这个破败的寺庙,使得暹罗破真腊王朝被遗忘的200年历史重新被人类发掘出来。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6.特洛伊

  在荷马史诗中描述的特洛伊古城,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 自学 成才的考古学家海因里希·谢里曼发现的。这个位于土耳其的古城遗址的发掘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对于西方文明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7.安提凯希拉天体仪

  1900年在一艘古希腊沉船中发现的这个设备,被现代人成为最早的 计算机 。该机械是公元前150到100年之间制造的,距今已经2000多年。在没有发现这个物体之前,人们无法相信在那个时代可以制造出如此精确的设备。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8.丹尼索瓦人的牙齿

  这个在俄罗斯杰尼索娃洞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牙齿和手指骨,再次重新定义了远古人类的分布。它的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0年,是一群生活在冰河年代,最接近现代人类的种群。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9.庞贝

  作为一个罗马的殖民地,这个城市曾是一个繁荣的港口和度假胜地,这里有众多的别墅、庙宇、剧场和浴室。城市里有一个露天剧场、演讲坛和教堂。然而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8月24日爆发,顷刻间吞噬了整个城市,越20000人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直到1599年庞贝才被多梅尼科·丰塔纳发现。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10.拉斯科洞穴

  拉斯科洞穴被认为至少有1.5万-1.7万年的历史,洞穴的内部布满了旧石器时代的 壁画 。壁画上描绘着各种 动物 的造型,有鹿、野牛、猫、鸟、犀牛、熊等。这里的发现对研究人类早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11.罗塞塔石碑

  1799年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6年。这块石碑上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刻画了托勒密五世颁布的一项法令,是古埃及 文化 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

   历史上最伟大的12个考古发现12.马丘比丘

  秘鲁的这个著名的印加城堡是耶鲁大学美国 历史学 家海勒姆宾汉姆在1532年发现的,这里被成为“失落的印加城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

文章标题: 考古发现商鞅变法时期重要办公场所,这个发现有哪些研究价值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6105.html
文章标签:变法  办公场所  时期  考古发现  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