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按照国家的最大历史实控面积瓜分世界,至少需要几个国家来完全分完所有土地

时间: 2023-03-15 12:01: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如果按照国家的最大历史实控面积瓜分世界,至少需要几个国家来完全分完所有土地

地理俄罗斯

  面积
  1707.55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
  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而广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1.41亿(2008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
  民族
  俄罗斯共有民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79% 。主要少数民族有德意志、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蒙古、印古什、图瓦等。
  语言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目前俄语是四个独联体国家的官方语言。
  宗教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2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达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达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里海。
  自然资源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发电量为1310亿千瓦/小时。核电占俄电力的10%。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 。 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西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中央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编辑本段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编辑本段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
  至2003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13.9万公里,客运量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016 亿吨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总里程90 万公里,客运量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21 亿吨公里(2004 年)。
  水运
  2003 年海运商船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 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2001 年民用飞机有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8 万公里 。 2003 年客运量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2004)。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面积
1707.55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
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而广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1.41亿(2008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
民族
俄罗斯共有民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79% 。主要少数民族有德意志、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蒙古、印古什、图瓦等。
语言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目前俄语是四个独联体国家的官方语言。
宗教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2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达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达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里海。
自然资源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发电量为1310亿千瓦/小时。核电占俄电力的10%。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拉丁语:Rossiyskaya Federatsiya 英语: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罗斯(Russia)。上海话中称之为“罗宋”,罗宋汤由此而得名。公元9世纪,在建立以基辅(Киев)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祖先古罗斯部族人(东斯拉夫人),并成为此后国家名称。   “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透俄罗斯全境图
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而蒙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O。因此“罗斯”在蒙古语便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这也是中国元朝史籍中称为“斡罗斯”或“鄂罗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联系中断,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触,那时候中汉人便直译为“罗刹”。罗刹国这一称呼直到清初仍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编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为《平定罗刹方略》。但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洲族,受蒙古族影响较深,故采取源于蒙古语的间接音译,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简称“俄国”,并沿用至今。在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中,日本受蒙古族或满族影响较小,故将其直译为“露西亚”(日语中r读音相当于l,所以俄罗斯的英文名用日语发音就叫做露西亚,与明朝的罗刹无关),简称“露国”。朝鲜虽然在1860年代以后与俄国有直接接触,但由于是中国的属国,便采用了间接音译——俄罗斯(糅)。后来由于朝鲜脱离中国独立以及被日本殖民,加上民族主义的抬头,便废弃了俄罗斯的中式叫法,直接音译为“”(罗马字:leosia)。越南并未与俄罗斯有直接交往,因此从中国称其为“俄罗斯”(Nga La T),简称俄国(Nga)。所以现在世界上“俄罗斯”的叫法只存在于中国人、蒙古人和越南人中。
国旗
  俄罗斯联邦的国旗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蓝、红三色。   旗帜中的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蓝色代表亚寒带,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三色的排列显示了俄罗斯幅员的辽阔。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征,蓝色代表了纯洁与忠诚,红色则是美好和勇敢的标志。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兰学习造船术时,他意识到需要为俄国的海军设计一面军旗。他因此效仿荷兰的三色国旗设计,但颜色是另选的(当时的荷兰国旗是橙-白-蓝三色)。彼得大帝当时选择的颜色是红、白、蓝三色,也就是后来的泛斯拉夫色。   1883年5月7日这面旗帜正式成为俄国国旗,1917年十月革命后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这面旗帜再次被采用,成为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的国旗。
国徽
  俄罗斯国徽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俄罗斯的国徽
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国花
  俄罗斯国花为向日葵。
俄罗斯国花:向日葵(4张)国歌
  《俄罗斯人的祈祷》(1815年)《工人马赛曲》(1917年)   《国际歌》(1918年-1944年)   《牢不可破的联盟》(1944年-1991年)   《爱国歌》(1991年-2000年)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Гимн России)(Hym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2000年12月25日至今)。
面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
  俄罗斯人口1.429(亿),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
民族
  俄罗斯共有民族16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80%。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蒙古、印古什、图瓦等。   2021年俄罗斯主要民族数量 ​ 民族 人口(万) 百分比 宗教信仰
​ 俄罗斯族 11100 80% 东正教
​ 鞑靼族 531 3.8% 伊斯兰教、东正教
​ 乌克兰族 193 1.4% 东正教、天主教、联合教派
​ 巴什基尔族 160 1.5% 伊斯兰教(逊尼派,下同 )
​ 楚瓦什族 160 1.13% 东正教
​ 车臣族 130. 0.94% 伊斯兰教
​ 亚美尼亚族 110 0.78% 基督单性论教派、东正教
​ 莫尔多瓦族 84 0.58% 东正教
​ 白俄罗斯族 81. 0.56% 东正教、天主教
​ 阿瓦尔族 75 0.52% 伊斯兰教
​ 哈萨克族 65 0.45% 伊斯兰教
​ 乌德穆尔特族 63 0.44% 东正教
​ 阿塞拜疆族 62 0.43% 伊斯兰教
​ 马里族 60 0.42% 东正教
​ 德意志族 59 0.41% 新教、天主教
​ 卡巴尔达族 52 0.36%  伊斯兰教
​ 奥塞梯族 51 0.35% 东正教、伊斯兰教
​ 达尔金族 51 0.35% 伊斯兰教
​ 犹太族 50 0.34% 东正教、犹太教
​ 布里亚特族 44 0.31% 东正教、藏传佛教、萨满教
​ 雅库特族 44 0.31% 东正教、萨满教
​ 库梅克族 42 0.29% 伊斯兰教
​ 印古什族 41 0.28% 伊斯兰教
​ 列兹金族 41 0.28% 伊斯兰教

语言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目前俄语是四个独联体国家的官方语言。
宗教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正教会(俄文:Русская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又称“莫斯科宗主教区”(Московский Патриарха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教会团体,其最高权力属于主教公会。公会根据需要召开,由全体主教俄罗斯东正教堂
参加;在公会休会期间,则由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牧首领导,宗座设在莫斯科,2009年2月起这一职位由基里尔一世担任。 估计全俄罗斯有超过一亿信徒,实际活跃成员超过2000万。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   事实上,在十世纪以前,俄罗斯诸国、金帐汗国、克山汗国、罗斯公国等的主要宗教是本土的多神教,直到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才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俄罗斯的基督教化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期间一度与多神教并存,而后相互融合,从此成为今天俄罗斯最主要的宗教。   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以宗教为媒介传入俄罗斯的还有拜占庭的宗教艺术和希腊文化。在俄罗斯建有大批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筑,教堂内汇集了大量精美的宗教题材的圣像画、壁画、镶嵌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9世纪希腊传教士西里尔兄弟创制了一套字母,记录斯拉夫语,翻译和编撰宗教文献,现代俄语字母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故又称为西里尔字母。   除东正教外,俄罗斯各民族信仰的宗教还有伊斯兰教、萨满教、佛教(喇嘛教)、犹太教等。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分布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一些民族。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多神崇拜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萨满”一词为通古斯语的音译,意为“巫”。萨满主持祭祀,并为人“驱邪治病”。信仰萨满教的主要是西伯利亚和北部的一些民族。信奉佛教(喇嘛教)的民族主要有卡尔梅克人、东布里亚特人等,而信仰犹太教的则是一些移居俄罗斯的犹太人。
货币
  卢布是俄罗斯的本位货币单位。辅币是戈比。1卢布=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50、100、500、1000、5000卢布,1卢布,2卢布,5卢布,10卢布铸币,另有1、5、10、50戈比铸币。
节日
圣彼得堡
  新年:1月1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1990年)   人民团结日:11 月4日(纪念莫斯科打败波兰入侵)   和谐和解日、十月革命节、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月12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谢肉节:谢肉节又名“狂欢节”,是俄罗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举办谢肉节的时间在复活节过后的第八周,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人们会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如举办化装晚会,跳假面舞等等。
地理
位置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2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地形
  俄罗斯是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
水文
  俄罗斯临北冰洋和太平洋,濒临海域顺时针依次为黑海、芬兰湾、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地靠的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和里海。
资源
  俄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2009年数据),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发电量为1310亿千瓦/小时。核电占俄电力的10%。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行政区划
联邦区
  2000年5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将把俄联邦83个实体(共和国、边疆区和州)按地域原则联合成8个联邦区,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强化总统对地方的管理体制。这8个联邦区分别为: 斯莫尔尼宫
  中央联邦区(莫斯科)   西北联邦区(圣彼得堡)   南方联邦区(顿河畔罗斯托夫)   伏尔加沿岸联邦区(下诺夫哥罗德)   乌拉尔联邦区(叶卡捷琳堡)   西伯利亚联邦区(新西伯利亚)   远东联邦区( 哈巴罗夫斯克)   北高加索联邦区(五山城)   (注:括号内为各联邦区中心)
联邦主体
  俄罗斯联邦现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   (1)21个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国;   (2)9个边疆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彼尔姆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   (3)46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雅罗斯拉夫尔州、利佩茨克州、克麦罗沃州   (4)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   (5)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   (6)4个自治区:涅涅茨自治区、汉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主要城市
  莫斯科(Moscow):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作为首都,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还是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人口约850万(截至2002年12月)。   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北方之都”,西北联邦区首府。地处波罗的海沿岸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叶卡捷琳堡:全国经济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乌拉尔联邦区首府。地处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   下诺夫哥罗德:人口第四大城市,伏尔加沿岸联邦区首府。位于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交汇处的重工业城市。   新西伯利亚: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亚联邦区的中心城市。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鄂毕河的交汇处。   罗斯托夫:南方联邦区首府,位于顿河的入海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远东第一大城市,俄罗斯东部出海口,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紧靠着世界知名淡水湖-贝加尔湖的两座城市。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于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
俄罗斯疆域的扩张(3张)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1]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61年废除农奴制。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
苏联时期
苏联
[1]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后扩至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联邦
[1]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如果能够瓜分俄国的领土,那我国的人口就有地方疏散了。

世界领土最大的几个国家是哪些?

、俄罗斯(总面积:1710万 )

俄罗斯横跨北亚和东欧大部分地区,跨越11个时区,融入了广泛的环境和地形。从西北到东南,俄罗斯与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接壤。

2、加拿大(地图总面积:998万)

在欧洲殖民之前,许多土著居民在现在的加拿大居住了数千年。英国和法国自16世纪就宣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1535年,雅克·卡地亚(JacquesCartier)第二次航行到新法国时,法国人首先建立了加拿大殖民地。

3、中国(总面积:960万)

中国的地形广阔多样,从干旱的北部的森林草原、戈壁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南部的亚热带森林。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帕米尔山脉和天山山脉将中国与南亚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分隔开来。

4、美国(总地图面积:937万)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GDP和第二大经济体。它在社会经济表现的几个指标上排名靠前,包括平均工资、人类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率。

5、巴西(地图总面积:852万)

在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PedroAlvarezCabral)于1500年登陆之前,巴西居住着许多部落国家,宣称该地区是葡萄牙帝国的一部分。巴西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808年帝国首都从里斯本转移到里约热内卢。

6、澳大利亚(总地图面积:769万)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13大经济体,人均收入排名第九。在世界第二的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在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经济自由、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方面排名第一。

7、印度(总地图面积:298万)

印度(官方名称为印度共和国)是南亚的一个国家。它是世界上第七人口大国,第二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南临印度洋,西南临阿拉伯海,东南临孟加拉湾。

8、阿根廷(总地图面积:278万)

阿根廷宣称对南极洲部分地区、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三岛拥有主权。现代阿根廷最早的人类出现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9、哈萨克斯坦(总面积:272万)

哈萨克斯坦的领土历史上居住着游牧部落。但到了13世纪,当成吉思汗接管了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征服者的内部斗争之后,权力最终归还给了游牧民族。

10、阿尔及利亚(地图总面积:238万)

阿尔及利亚人已经知道很多帝国和王朝,包括古代的鲁米、腓尼基人、罗马人、罗马人、阿凡达、罗马人,以及吴玛亚德巴基、锡德、欧、农业、山东斯塔尔、犹太人之王法蒂米德、阿尔、阿尔莫格哈德、西班牙人、奥斯曼人和法国殖民帝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79 1665

爱123hello
2021-11-10 TA获得超过3135个赞

关注
排名国家国土面积 (万平方公里)  
1俄罗斯 1,709.58

位于30°~180°E,50°~80°N,地管区分区图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版图新增加2.55万平方公里。

2 加拿大 998.4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北与格陵兰(丹麦实际控制)隔戴维斯海峡遥遥相望,南接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达北极圈。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国境边界长达8892公里,为全世界最长不设防疆界线。国土面积约9984670平方千米(世界第2位),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 中国 963.14

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第三大国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一般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或中华民族。

4 美国 937.2

美国是美洲第二大的国家,领土包括美国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面积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面积为963万平方公里,如果只计陆地面积,美国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中国。

5 巴西 851.4

巴西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6 澳大利亚 767.1

澳大利亚(Australia)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7 印度 298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8 阿根廷 278.0

位于南美洲南部,面积2,780,400平方千米(不包括与英国有主权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以及南极地区,下同),领土居世界第八位,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陆上边界线长25,728公里,海岸线长4,000余公里。

9 哈萨克斯坦 272.4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拉兹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10 苏丹 250.6

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南毗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

70 2247

热心网友
2021-12-04

SIA留学专家为您解读澳洲大学产品申请细则,国外名校,录取条件,留学费用,留学新政,SIA留学服务,海归专家1v1私人订制留学方案,留学费用规划。点击咨询澳洲大学产品 点击进入详情页
广告

Alice柯欣
2021-08-03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关注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World rankings)是指最新的各国(不含水域、殖民地)国土面积排行榜。面积前10的国家有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

拓展资料

一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面积。因此,土地权属界址一旦确定,土地面积亦随之确定。若某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围与实地一致而面积不一致,则一律以界址范围为准,更正土地面积数据。面积量算的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国家面积按国际惯例是叫“总面积”,指的是:总面积=土地面积+该国淡水水面的面积(比如湖面、江河的水面面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地面积

28 575
更多专家

润华老师
2021-11-01 销售

关注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回答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前十个国家如下
回答
1、俄罗斯
回答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它横跨欧亚大陆,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领土面积约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回答
2、加拿大
回答
面积为998万多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陆地面积909.3507万平方公里,淡水覆盖面积89.1163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岛和格棱兰岛外,整个北半部均为加拿大领土)
回答
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面积约为962.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
回答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
回答
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不含马尔维纳斯群岛和阿主张的南极领土),在拉美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和巴西接壤。
回答
面积为238.1741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北部,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南北线长约2000千米,东西最宽约1800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
前往百度APP查看
0 抢首赞

旅行者匆匆 高能答主
2021-10-08 摄影师、旅游领域创作者

关注
世界上拥有着200多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不一样的,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大家都知道,我国拥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世界上按面积排第3名,那么在世界上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都有哪些呢?

首先排名第一的是俄罗斯,这一点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俄罗斯的总面积达到了1,709万平方公里,地跨欧亚两个大洲。在国际上,俄罗斯所发挥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深厚的,毕竟作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排名第二的国家是加拿大,国土面积是998万平方公里,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最北端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经济还算是比较发达的。

排名第三的便是我们中国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是非常灿烂的,是世界上现存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总共分为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排名第四的是美国,总面积达到了937万平方公里,美国的经济等各方面在全世界当中还算是比较领先的。

排名第5位的是巴西,总面积854万平方公里,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提起巴西,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想到足球,这里的足球文化十分出名,也诞生了不少的足球明星。

排名第六的是澳大利亚,面积达到了76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好的,拥有着众多的动物。

排名第七的是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与我国的距离很近,相信很多游客都听说过。

排名第8位的是阿根廷,领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这里的自然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排名第9位的是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

排名第10位的是阿尔及利亚,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它是一个非洲国度,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

展开剩余73%
8 292

骑着蜗牛当房车
2021-05-26 TA获得超过6.8万个赞

1、俄罗斯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
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
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加拿大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最北端,领土面积为998.467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之内,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
另外,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使其成为世界上拥有最高生活品质、社会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
3、中国
中国疆域辽阔,国土总面积963.40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4、美国
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国土总面积为963万平方公里。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教育、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实力领衔全球。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以及航空工业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5、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巴西曾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航空制造业强国。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21年世界杯举办国。
6、澳大利亚
领土面积769.2024万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都为堪培拉。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其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因此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被称为“骑在羊背的国家”。
7、印度
印度位于10°N-30°N之间,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
8、阿根廷
阿根廷国土面积278.04平方公里是南美洲国家联盟、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阿根廷是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阿根廷也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阿根廷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高文化修养的人民、对外开放政策和多元的经济体,因此阿根廷有一个相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庞大中产阶级。
9、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49平方公里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10、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国土面积238.1741平方公里,居全球第10位。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石油与天然气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储量为全世界第十四。
按照陆地面积计算的世界最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哪三个独立国家?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系统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殖民地的历史
起源
远古时代的殖民地多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国在海外的延续,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腊时期,希腊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一度远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始于与海外地区的贸易需要,同时也有一些希腊公民不满本城邦政治现状,或由于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建立起来之后,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联系,派遣代表参加全希腊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以身为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腊殖民地保存至今,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今名锡拉库扎)、塔兰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尔)。

现代通用的“殖民地”一词来自古罗马的“Colonia”,原指由罗马公民及其家属组成的守卫亚平宁半岛海岸的村社。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扩大,这一制度逐渐推及到新征服地区,演变成殖民制度。殖民者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被征服地区的人口则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至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时期,随着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公民权方赋予殖民地人民)。

早期的殖民地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东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西哥特王国等国家瓜分。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局限,同时由于西罗马灭亡之后出现的人口稀少,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军运动标志着欧洲对自身之外的地区产生兴趣的开始。在地中海东岸建立起来的十字军国家并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占领拜占廷帝国后,威尼斯和热那亚占领了原属拜占廷的许多领土,在东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后来大多被奥斯曼帝国夺取。

15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国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布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欧洲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当时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方,尤其来自是中国、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热那亚垄断,西欧国家决定自己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首先对东方航线展开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达伽玛经过好望角抵达印度。为了确保与印度的贸易不受莫卧儿帝国、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国的干扰,葡萄牙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处殖民地,修筑要塞,配备军队,保护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时在非洲沿海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

由于经好望角前往东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垄断,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个帝国,建立起极其广大的殖民地。1494年经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经50度以东的美洲大陆也获得了面积极为庞大的殖民地。

由于西班牙征服地区盛产金银,大量贵金属经西班牙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其他地区的物价变革和工商业发展。同时,由于咖啡、可可、茶叶、烟草、蔗糖、马铃薯等新消费品引入欧洲,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大幅度改变,导致对这些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广大地区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和法国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加勒比海诸岛,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东北沿海的纳塔尔地区。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首创的黑人奴隶种植园制度传入英、法、荷控制的这些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而由于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对印第安土著的残酷屠杀,印第安人的数量由15世纪末的5000万锐减至17世纪的400万,因此欧洲殖民者不得不从非洲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

从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尔人用作奴隶(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从1502年起开始把非洲黑人运入美洲。对奴隶贸易的需求促使两国以及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设了许多商站,贩卖奴隶、象牙、黄金和辣椒(当时被称为“天堂的种子”,象牙海岸(今名科特迪瓦)的另一个名称是种子海岸)。但是由于西非的海岸难以接近,再加上当地的地貌和气候不适合欧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只限于少数滨海据点。从欧洲国家对这些殖民地的命名——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隶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属于资源掠夺型殖民地。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和荷兰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商业交通的必经之路,导致意大利地区和德国北部汉萨同盟各传统商业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面向大西洋的国家的经济兴起。荷兰在16世纪末独立后,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国家,于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垄断了与中国、印度、日本、锡兰和香料群岛的贸易。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西北航线,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孙湾公司和新英格兰殖民地。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法国则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并在加勒比海占据了数个具有战略意义并盛产蔗糖的岛屿。

由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进行烟草和棉花的商业种植,法国需要向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输送人力,因此两国对奴隶的需要也日益扩大。1526年,英国开始奴隶贸易。不久之后,荷兰和丹麦作为活跃的贸易中转国也加入奴隶贸易活动中来,试图从中分得利益。瑞典、勃兰登堡、汉堡、库尔兰等国家也在这一时期从事奴隶贸易,为此在非洲海岸占领了一些据点。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食物产量有限,为了供养奴隶在长途贩途中的伙食,在这些据点周围开辟了农业地区,从欧洲和美洲引进甘薯、薯蓣等粮食作物。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由于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争夺而进行了4次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并且在同荷兰的数次战争取代了荷兰,成为主要的船运国,建立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以1763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为标志,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将其与本土区别对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国王的总督或副王,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遏制和监管,被迫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单一经济作物,矿业高度发达,其他工业发展停滞,甚至连农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费品也无法生产。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价输出产品,甚至因此产生了殖民地通货紧缩、不得不借用别国货币(例如在英属殖民地中通用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娅银币和西班牙八字银元)的现象。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从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邮件要先寄回伦敦。

工业革命时代:殖民地的萎缩
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后,传统的以蔗糖、烟草和奴隶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燃料、铁、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消化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欧洲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亚洲(当时尚未开始对非洲的殖民)寻求发展空间。

1776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此外,英国还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开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由于法国大革命宣扬的天赋人权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此后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也宣布禁止奴隶贸易。这一措施使得各国在非洲沿海的据点迅速萎缩,丹麦、荷兰均于19世纪中叶卖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在北非,法国利用土耳其的衰败,借助消灭北非海盗的机会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土耳其附属国渗透,海盗最活跃的阿尔及利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1815年美国海军打败了阿尔及利亚海军,1819年英荷联合舰队炮轰了阿尔及尔城,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

从1825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除英国和法国外,欧洲国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动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运动。而就英国的情况来说,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话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态度的最好总结:“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these wretched colonies are a millstone round our necks)。以英国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在几内亚湾建立海军据点禁止奴隶贸易,英国才最终保留这两处地区。

但是,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在殖民地萎缩时期通过建立授权公司的形式,又开辟了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在同一时期开辟了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则开辟了利伯维尔(今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奴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占领殖民地的高潮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政治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Friedrich Ratzsl 1844-1904)开始研究当时正在扩展中的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问题,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他认为,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对空间之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美国是一个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绝对的、必然的趋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他们的空间。英国帝国主义理论家哈尔夫·马金德爵士(Sir Halford Mackinder)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成为攸关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在19世纪的头75年里,西方国家平均每年占领2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后25年里,平均每年占领6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而这些产品可以用廉价的工业品在非洲换得,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纪晚期法国在塞内加尔开创的逐步推进方式,即以种植花生或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利用当地土著组成雇佣军队,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进,这种方式远比英国的沿海渗透方式有效,因此为其他殖民国家所效仿。1870年代,南非发现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等矿产又刺激其他殖民国家国家在非洲其他地区探寻同类矿藏,争夺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荒地、沼泽、沙漠和无人区都成为争夺的对象。1884年-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确定了“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葡萄牙,迅速与当地酋长签订协议和条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内陆。新兴的工业强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对非洲的争夺中来。

从1885年至1900年,欧洲国家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阿非利卡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

在亚洲,俄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加速了对外高加索、中亚、西伯利亚及远东的殖民和征服,先后占领了大茹兹、中茹兹、小茹兹、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到1876年,俄国已经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了安南、老挝、柬埔寨,英国占领了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中国、朝鲜、暹罗、波斯、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重新瓜分殖民地与两次世界大战
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卷入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冲突,如英、法、德之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之间的法绍达危机,两次布尔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从190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日本对俄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俄国对英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为了巩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继组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意同盟国两大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倒戈)战败的结果告终。作为惩罚,德国被剥夺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瓦解,领土被邻国瓜分或组成新的国家,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全部阿拉伯领土。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市场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涨,到1920年代时老式的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大为削弱,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虽然实质上仍是殖民地,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已经规定受托国必须促进委任统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独立的国家。

到1930年代,出现了新的殖民主义思潮——源于地缘政治理论的法西斯主义殖民观及“生存空间”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1930年代将其演变为“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了“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认为在海外扩张不如在欧洲扩张对德国有利,但他后来却核准纳粹党“25点纲领”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1933年后鼓励德国殖民地运动派的活动。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宣告对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经再度开始,继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民主义发展的结果,但殖民主义的变种——“生存空间”理论,以及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显然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占领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尼日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同时,由于日本和德国借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方法来削弱盟国的力量,盟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者曾经在战争中与日本占领军合作,建立名义上“独立”的傀儡国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权力及武器移交给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令其为盟国制造混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至1953年柬埔寨独立之后,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已经全部成为独立国家。

进入1950年代后,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在已独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鼓舞之下,这一运动又发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英国在1957年至1963年间先后撤出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南也门、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特鲁西尔阿曼(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

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苏丹和1957年加纳的独立。从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其中13个国家为原法属殖民地,3个国家为原英属殖民地(包括意属索马里),1个为原比属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国和法国所属的殖民地已经大多宣布独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经过多年的战争,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后期独立。

殖民地的历史作用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1853年,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个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西属美洲殖民地或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占极少面积(法属西非为8%,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结构。此外,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进行建设,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医院、学校,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

殖民地定义的争议
与本国原有领地相连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区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历史上俄国对中亚、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国的西进运动,条顿骑士团对东欧的殖民,以及古代中国某些朝代对中原周边地区(如岭南、百越、中亚、蒙古和西藏)的征服,都具有征服殖民地的性质。一些历史学家也将这些对新领地的征服算作殖民运动。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地区被征服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成为与宗主国其他行政区划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并采纳了宗主国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因此不应该算作殖民地。

一种折中的看法是,将征服行动本身看做是殖民行为,但被征服地区作为与宗主国其他政治实体(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实体加入宗主国、其居民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后,该地区作为殖民地的时期即告结束。以美国历史为例,即从西部新领土归美国统治时开始,到该领土作为州加入合众国的那段时期为止,这段时期可以算是该地区的殖民地时期(例如1867年-1959年的阿拉斯加)。历史上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藩属关系也不同于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政治上实行内部自主,经济和军事也完全独立。事实上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于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德意志诸邦与帝国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欧洲各国对罗马教廷的臣服关系。

第二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是海外领地与殖民地的区别。一些面积很小、原为荒凉无人地区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岛),其居民为宗主国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权利,与宗主国具有相同的文化,对宗主国有认同感,或者由于太过荒凉而无常住人口,这样的地区不能够算做殖民地。具体来说,比如英国的福克兰群岛、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以及挪威的布韦岛。法国的一些海外省虽然人种与法国本土不同,但对法兰西文化也有很强的认同感,并且不愿独立。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殖民地被列为“海外领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肤色、种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则该地区仍被作为殖民地看待。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0年代葡萄牙宣布安哥拉、莫桑比克等非洲殖民地为“海外省”后,由于当地的黑人无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不承认这些地区为非殖民地地区。同样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伊恩·史密斯宣布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独立后,由于国内的黑人政治地位仍与独立之前相同,因此除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数国家之外,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不承认罗得西亚为独立国家,英国还提出了被称为“NIBMAR”的原则,即“(实现)非洲人的多数统治之前没有真正的独立”(No Independence Before Majority African Rule)

作为参照标准,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列出的“非自治领土”名单中,只列入了存在着土著争取独立运动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而将瓜德罗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等法国海外省排除在外。波多黎各和格陵兰由于获得了高度内部自治,也未被加入该名单。

各国对南极洲均不能提出领土要求或宣布其为殖民地。

现存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
海外领地
英国
内部自治的海外领地(Internally self-governing overseas territory):安圭拉、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
无自治权的海外领地(Non-sovereign Overseas territory):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凯恩岛、圣赫勒拿、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殖民地(crown colony):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海外领地(Overseas territory):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
法国
海外省(Départements d'outre-mer):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留尼汪
海外地方行政区(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 d'outre-mer):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海外行政实体(Collectivité départementale d'outre-mer):马约特
海外国土(Pays d'outre-mer):法属波利尼西亚
特殊地位的地方实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新喀里多尼亚
海外领地(Territoire d'outre-mer):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
荷兰
内部自治领地:阿鲁巴、荷属安的列斯
丹麦
自治地区:法罗群岛
内部自治地区:格陵兰
挪威
南极领地:布韦岛
西班牙
海外省:加那利群岛
海外领土:休达、梅利利亚
葡萄牙
海外省: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美国
自由联邦:波多黎各
无建制自治领地:关岛
殖民: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
澳大利亚
海外领地:圣诞岛、诺福克岛、麦夸里岛、赫德岛、科科斯群岛
新西兰
完全的内部自治领地:库克群岛
内部自治领地:纽埃岛、托克劳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非洲只有北非的埃及、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西非的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是独立国家,其它均沦为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殖民地。
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

市长投资怎么打

一个城市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既要靠政府投资,更要靠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看,无论是扩大债务还是经营土地,空间都比较有限。我认为,这是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1、坚持“两轮驱动”解决好“谁来投”的问题?

从投资主体看,大的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投资,二是社会投资。我们要完成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既要靠政府投资,更要靠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看,无论是扩大债务还是经营土地,空间都比较有限。我认为,这是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近三年,我市投资后劲呈逐渐减弱趋势,有很多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回避不了的原因,就是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总量增长较慢、占比逐年降低、产业投资比重较低。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抢抓机遇,力争打一个翻身仗。我们有这个条件、有这个优势,也有这个信心。现在,我们正面临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市场化等四大红利,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开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等一系列举措,这对于扩大社会投资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机制相对成熟、拥有“一基地四中心”金字招牌等优势,进一步加大“引三资”的力度,进一步释放社会投资的潜力。重点要抓好3项工作:

完善市场主体“非禁即入”机制,坚决破除各种准入障碍。把社会投资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首先要清理和修改制约社会投资的政策,解决好“不能投”的问题。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小城镇建设,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之前我们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和《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也向社会公布了首批91个拟引进社会资本的实施项目,总投资2074亿元,计划引入社会资本1468亿元。相关责任部门要继续抓紧抓好制定实施细则、清理修改政策和具体落实推进等工作,确保社会资本进得来、做得好。

完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实践证明,引进一个具有引领性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往往会集聚一批优质配套中小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像宁波的杭州湾新区,大众和吉利两个大项目加上配套项目,总投资达数千亿元。我们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大项目、好项目上。我们要始终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目录、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科学招商,坚持选外资、招央企、引浙商(杭商)“三管齐下”,坚持增资招商、以民引外、产业链招商、龙头项目招引、引智引资结合等多措并举,坚持敲门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策并用,下最大决心、用最大努力,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突破,确保有若干个投资在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有一两个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选外资,重点要瞄准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一些产业技术领先、集聚能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招央企,重点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能拉动地方经济的项目。引客商,重点要健全回归客商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鼓励有实力的客商设立服务端、研发端和总部型机构。

完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着力激发企业投资意愿。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成为“百年老店”,靠的是研发设计创新、品牌战略、内外营销网络“三宝”。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之所以不敢投、不愿投、不会投,主要就是缺少这“三宝”,走不出“早转早死、不转等死”的困境。我们要正确处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把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更好结合起来,抓住共振点、合拍点,通过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四换三名”等措施,加大对企业运用“三宝”的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投资意愿。

2、把握“一个关键”解决好“为什么投”的问题?

抓投资,首先要充分认识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基础桩”和走在前列的“靠山石”,必须持之以恒抓投资,全力以赴促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投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有效投资是关键。从消费的角度看,要实现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六个花”,即让老百姓有钱花、敢于花、愿意花、有地花、值得花、放心花,但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占GDP比重只有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20至30个百分点的差距。从出口的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世界银行预计,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5年之后,全球经济将有望迎来复苏拐点。但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低端产品出口面临发展中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高端市场仍由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把握等原因,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保份额还是拓市场,都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立足当前看,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的目标,我们既要更加努力地挖掘消费潜力、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又要更加努力地拓展外需市场、在扩大出口上下功夫,但最关键、最见效的还是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想方设法提升有效投资的贡献率。同时,着眼长远看,我们还要充分认识投资具有的增加即期需求和保证未来供给的双重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充分就业、改善保障民生,都需要投资的有力支撑。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增量扩张也不会有存量提升,没有持续的有效投资就不可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民生事业的改善提升。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有效投资是关键。这几年我们发展“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与日俱增。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方面落后了。虽然纵向比,这些年大家抓有效投资很用心很努力,成效也是有的,但无论是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还是项目质量,与兄弟城市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不唯GDP,但不是不要GDP,而是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GDP;我们讲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但不是不要GDP增长率,而是要追求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增长率。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位争先,就必须围绕抓投资总量、抓投资结构、抓投资效益,拿出一股闯劲、韧劲和干劲,敢于与“标兵”“追兵”比一比、赛一赛、拼一拼,为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打下扎实基础。从解决经济发展的“五大重点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四大难题”看,有效投资同样是关键。我们作出了经济发展“三个新”的形势判断,在分析面临的“四个力(利)”“三大风险”“三大压力”的同时,突出强调了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趋缓、发展后劲不强、体制机制障碍、重点难点项目推进缓慢、干部精神状态有所退化等“五大重点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治水、治气、治堵、垃圾处置“四大难题”。如果说这些问题有什么联结点的话,就是都与投资和项目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也就抓住了解决“五大重点问题”和“四大难题”的“牛鼻子”;抓好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解决“五大重点问题”和“四大难题”也就有了基础和条件。

3、突出“三个倾斜”解决好“投什么”的问题?

经济要提质增效,关键是投资要有效,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要素低效配置,还可能带来产能过剩、企业亏损,甚至企业倒闭、老板“跑路”;而投资要有效,关键是要优化投资结构,紧紧围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五个标准”,扩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投资。为此,我们强调投资和项目要做到“三个倾斜”:政府投资要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建设重点要向副城、组团、中心镇、中心村倾斜;要素配置和工作精力要向重大产业项目倾斜。

抓产业项目,要抓市域统筹。现在项目布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大家都去抢;对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大家都往外推。针对这一问题,“杭改十条”提出了明确改革要求,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市里成立了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统筹市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二是完善市域内企业迁移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市、区县(市)多个积极性;三是统筹内外资招商、内外贸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抓产业项目,要抓政策杠杆。优化投资结构,特别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必须更好发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杠杆作用。我们在“杭改十条”中提出,成立市级统筹协调结构,实施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按照调整归并存量、优化增量、限定存续期限的原则,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机制,更多地支持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参与区域集优债发行,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

抓产业项目,要抓亩产效益。现在,我们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等都已近极限,倒逼着我们必须抛弃传统路径依赖,突出质量和效益至上,强调“亩产论英雄”。对产业大项目,我们既要提供优惠政策,又要坚持好中选优,把好准入关口,综合考虑项目的环境容量、资源耗度、投资密度、产出效度等因素,特别是要强化节约集约、优地优用导向,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抓紧开展“亩产效益”评价体系试点,实行工业用地分期分阶段供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差别化地价和履约保证金等制度,最大限度提升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4、推进“四项改革”解决好“怎么投”的问题?

检验我们深化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氛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活动,以整合发展平台、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项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一流环境。最好的发展环境,就是政府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管好,通过“宽进严管”,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务之急,是要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两张清单”,着力破解边减边增、名减实不减、有减有不减、擅自扩大“行政裁量权”、中介机构不规范等难题和顽症,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真正做到审批速度最快、审批服务最优、审批环境最好。

整合各类各级产业平台,集聚有效投资。产业平台关键不在于空间大小,而在于里面装了什么。现在产业平台外延扩展已经十分有限,我们更要花大力气解决产业平台普遍存在的缺乏特色、集聚不够、主体重叠等问题。要围绕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实施好“聚焦高新、促进创新”战略计划,推进高新区科技体制创新试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坚持蹄急而步稳,切实抓好进一步完善大江东、城西科创两大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两个市委文件的实施,推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早日实现“一个主体、一个平台”,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健全“一区双城”管理架构,发挥好两大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大各类创新平台整合提升力度,推动省级以上园区转型发展。

强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突破瓶颈制约。抓投资、抓项目,关键还是要按照责任书的要求,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强化责任机制和目标考核,真正把抓投资、抓项目的实绩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风转变的“试金石”,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继续完善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协调等行之有效的项目协调推进制度,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善于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切实解决好项目打包、用地保障、资金保障等难题。
上海市长龚正招商新打法:谁来投?为什么投?投什么?怎么投?

法治视野
2022-02-10 10:22陕西法制网快报官方帐号,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上海市长龚正曾在浙江杭州、山东等多地任职,一直很中国通过招商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对招商引资颇有心得。为了帮大家更好了解他如何通过项目推进招商引资,选取他担任杭州市委书记时的一篇讲话稿供参考,他重点讲述了招商引资过程中谁来投,为什么投,投什么,怎么投等几个核心问题。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本文结构导图

一个城市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既要靠政府投资,更要靠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看,无论是扩大债务还是经营土地,空间都比较有限。我认为,这是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1、坚持“两轮驱动”解决好“谁来投”的问题?

从投资主体看,大的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投资,二是社会投资。我们要完成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既要靠政府投资,更要靠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看,无论是扩大债务还是经营土地,空间都比较有限。我认为,这是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近三年,我市投资后劲呈逐渐减弱趋势,有很多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回避不了的原因,就是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总量增长较慢、占比逐年降低、产业投资比重较低。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抢抓机遇,力争打一个翻身仗。我们有这个条件、有这个优势,也有这个信心。现在,我们正面临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市场化等四大红利,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开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等一系列举措,这对于扩大社会投资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机制相对成熟、拥有“一基地四中心”金字招牌等优势,进一步加大“引三资”的力度,进一步释放社会投资的潜力。重点要抓好3项工作:

完善市场主体“非禁即入”机制,坚决破除各种准入障碍。把社会投资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首先要清理和修改制约社会投资的政策,解决好“不能投”的问题。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小城镇建设,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之前我们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和《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也向社会公布了首批91个拟引进社会资本的实施项目,总投资2074亿元,计划引入社会资本1468亿元。相关责任部门要继续抓紧抓好制定实施细则、清理修改政策和具体落实推进等工作,确保社会资本进得来、做得好。

完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实践证明,引进一个具有引领性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往往会集聚一批优质配套中小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像宁波的杭州湾新区,大众和吉利两个大项目加上配套项目,总投资达数千亿元。我们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大项目、好项目上。我们要始终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目录、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科学招商,坚持选外资、招央企、引浙商(杭商)“三管齐下”,坚持增资招商、以民引外、产业链招商、龙头项目招引、引智引资结合等多措并举,坚持敲门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策并用,下最大决心、用最大努力,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突破,确保有若干个投资在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有一两个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选外资,重点要瞄准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一些产业技术领先、集聚能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招央企,重点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能拉动地方经济的项目。引客商,重点要健全回归客商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鼓励有实力的客商设立服务端、研发端和总部型机构。

完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着力激发企业投资意愿。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成为“百年老店”,靠的是研发设计创新、品牌战略、内外营销网络“三宝”。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之所以不敢投、不愿投、不会投,主要就是缺少这“三宝”,走不出“早转早死、不转等死”的困境。我们要正确处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把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更好结合起来,抓住共振点、合拍点,通过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四换三名”等措施,加大对企业运用“三宝”的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投资意愿。

2、把握“一个关键”解决好“为什么投”的问题?

抓投资,首先要充分认识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基础桩”和走在前列的“靠山石”,必须持之以恒抓投资,全力以赴促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投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有效投资是关键。从消费的角度看,要实现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六个花”,即让老百姓有钱花、敢于花、愿意花、有地花、值得花、放心花,但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占GDP比重只有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20至30个百分点的差距。从出口的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世界银行预计,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5年之后,全球经济将有望迎来复苏拐点。但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低端产品出口面临发展中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高端市场仍由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把握等原因,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保份额还是拓市场,都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立足当前看,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的目标,我们既要更加努力地挖掘消费潜力、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又要更加努力地拓展外需市场、在扩大出口上下功夫,但最关键、最见效的还是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想方设法提升有效投资的贡献率。同时,着眼长远看,我们还要充分认识投资具有的增加即期需求和保证未来供给的双重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充分就业、改善保障民生,都需要投资的有力支撑。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增量扩张也不会有存量提升,没有持续的有效投资就不可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民生事业的改善提升。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有效投资是关键。这几年我们发展“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与日俱增。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方面落后了。虽然纵向比,这些年大家抓有效投资很用心很努力,成效也是有的,但无论是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还是项目质量,与兄弟城市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不唯GDP,但不是不要GDP,而是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GDP;我们讲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但不是不要GDP增长率,而是要追求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增长率。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位争先,就必须围绕抓投资总量、抓投资结构、抓投资效益,拿出一股闯劲、韧劲和干劲,敢于与“标兵”“追兵”比一比、赛一赛、拼一拼,为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打下扎实基础。从解决经济发展的“五大重点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四大难题”看,有效投资同样是关键。我们作出了经济发展“三个新”的形势判断,在分析面临的“四个力(利)”“三大风险”“三大压力”的同时,突出强调了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趋缓、发展后劲不强、体制机制障碍、重点难点项目推进缓慢、干部精神状态有所退化等“五大重点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治水、治气、治堵、垃圾处置“四大难题”。如果说这些问题有什么联结点的话,就是都与投资和项目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也就抓住了解决“五大重点问题”和“四大难题”的“牛鼻子”;抓好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解决“五大重点问题”和“四大难题”也就有了基础和条件。

3、突出“三个倾斜”解决好“投什么”的问题?

经济要提质增效,关键是投资要有效,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要素低效配置,还可能带来产能过剩、企业亏损,甚至企业倒闭、老板“跑路”;而投资要有效,关键是要优化投资结构,紧紧围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五个标准”,扩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投资。为此,我们强调投资和项目要做到“三个倾斜”:政府投资要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建设重点要向副城、组团、中心镇、中心村倾斜;要素配置和工作精力要向重大产业项目倾斜。

抓产业项目,要抓市域统筹。现在项目布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大家都去抢;对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大家都往外推。针对这一问题,“杭改十条”提出了明确改革要求,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市里成立了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统筹市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二是完善市域内企业迁移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市、区县(市)多个积极性;三是统筹内外资招商、内外贸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抓产业项目,要抓政策杠杆。优化投资结构,特别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必须更好发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杠杆作用。我们在“杭改十条”中提出,成立市级统筹协调结构,实施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按照调整归并存量、优化增量、限定存续期限的原则,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机制,更多地支持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参与区域集优债发行,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

抓产业项目,要抓亩产效益。现在,我们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等都已近极限,倒逼着我们必须抛弃传统路径依赖,突出质量和效益至上,强调“亩产论英雄”。对产业大项目,我们既要提供优惠政策,又要坚持好中选优,把好准入关口,综合考虑项目的环境容量、资源耗度、投资密度、产出效度等因素,特别是要强化节约集约、优地优用导向,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抓紧开展“亩产效益”评价体系试点,实行工业用地分期分阶段供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差别化地价和履约保证金等制度,最大限度提升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4、推进“四项改革”解决好“怎么投”的问题?

检验我们深化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氛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活动,以整合发展平台、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项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一流环境。最好的发展环境,就是政府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管好,通过“宽进严管”,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务之急,是要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两张清单”,着力破解边减边增、名减实不减、有减有不减、擅自扩大“行政裁量权”、中介机构不规范等难题和顽症,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真正做到审批速度最快、审批服务最优、审批环境最好。

整合各类各级产业平台,集聚有效投资。产业平台关键不在于空间大小,而在于里面装了什么。现在产业平台外延扩展已经十分有限,我们更要花大力气解决产业平台普遍存在的缺乏特色、集聚不够、主体重叠等问题。要围绕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实施好“聚焦高新、促进创新”战略计划,推进高新区科技体制创新试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坚持蹄急而步稳,切实抓好进一步完善大江东、城西科创两大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两个市委文件的实施,推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早日实现“一个主体、一个平台”,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健全“一区双城”管理架构,发挥好两大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大各类创新平台整合提升力度,推动省级以上园区转型发展。

强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突破瓶颈制约。抓投资、抓项目,关键还是要按照责任书的要求,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强化责任机制和目标考核,真正把抓投资、抓项目的实绩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风转变的“试金石”,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继续完善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协调等行之有效的项目协调推进制度,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善于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切实解决好项目打包、用地保障、资金保障等难题。

来源: 招商内参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
正在加载...
上海市长龚正曾在浙江杭州、山东等多地任职,一直很中国通过招商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对招商引资颇有心得。为了帮大家更好了解他如何通过项目推进招商引资,选取他担任杭州市委书记时的一篇讲话稿供参考,他重点讲述了招商引资过程中谁来投,为什么投,投什么,怎么投等几个核心问题。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本文结构导图


一个城市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既要靠政府投资,更要靠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看,无论是扩大债务还是经营土地,空间都比较有限。我认为,这是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1、坚持“两轮驱动”解决好“谁来投”的问题?

从投资主体看,大的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投资,二是社会投资。我们要完成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既要靠政府投资,更要靠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看,无论是扩大债务还是经营土地,空间都比较有限。我认为,这是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近三年,我市投资后劲呈逐渐减弱趋势,有很多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回避不了的原因,就是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总量增长较慢、占比逐年降低、产业投资比重较低。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抢抓机遇,力争打一个翻身仗。我们有这个条件、有这个优势,也有这个信心。现在,我们正面临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市场化等四大红利,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开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等一系列举措,这对于扩大社会投资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机制相对成熟、拥有“一基地四中心”金字招牌等优势,进一步加大“引三资”的力度,进一步释放社会投资的潜力。重点要抓好3项工作:

完善市场主体“非禁即入”机制,坚决破除各种准入障碍。把社会投资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首先要清理和修改制约社会投资的政策,解决好“不能投”的问题。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小城镇建设,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之前我们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和《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也向社会公布了首批91个拟引进社会资本的实施项目,总投资2074亿元,计划引入社会资本1468亿元。相关责任部门要继续抓紧抓好制定实施细则、清理修改政策和具体落实推进等工作,确保社会资本进得来、做得好。

完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实践证明,引进一个具有引领性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往往会集聚一批优质配套中小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像宁波的杭州湾新区,大众和吉利两个大项目加上配套项目,总投资达数千亿元。我们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大项目、好项目上。我们要始终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目录、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科学招商,坚持选外资、招央企、引浙商(杭商)“三管齐下”,坚持增资招商、以民引外、产业链招商、龙头项目招引、引智引资结合等多措并举,坚持敲门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策并用,下最大决心、用最大努力,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突破,确保有若干个投资在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有一两个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选外资,重点要瞄准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一些产业技术领先、集聚能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招央企,重点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能拉动地方经济的项目。引客商,重点要健全回归客商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鼓励有实力的客商设立服务端、研发端和总部型机构。

完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着力激发企业投资意愿。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成为“百年老店”,靠的是研发设计创新、品牌战略、内外营销网络“三宝”。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之所以不敢投、不愿投、不会投,主要就是缺少这“三宝”,走不出“早转早死、不转等死”的困境。我们要正确处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把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更好结合起来,抓住共振点、合拍点,通过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四换三名”等措施,加大对企业运用“三宝”的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投资意愿。

2、把握“一个关键”解决好“为什么投”的问题?

抓投资,首先要充分认识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基础桩”和走在前列的“靠山石”,必须持之以恒抓投资,全力以赴促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投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有效投资是关键。从消费的角度看,要实现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六个花”,即让老百姓有钱花、敢于花、愿意花、有地花、值得花、放心花,但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占GDP比重只有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20至30个百分点的差距。从出口的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世界银行预计,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5年之后,全球经济将有望迎来复苏拐点。但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低端产品出口面临发展中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高端市场仍由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把握等原因,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保份额还是拓市场,都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立足当前看,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的目标,我们既要更加努力地挖掘消费潜力、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又要更加努力地拓展外需市场、在扩大出口上下功夫,但最关键、最见效的还是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想方设法提升有效投资的贡献率。同时,着眼长远看,我们还要充分认识投资具有的增加即期需求和保证未来供给的双重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充分就业、改善保障民生,都需要投资的有力支撑。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增量扩张也不会有存量提升,没有持续的有效投资就不可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民生事业的改善提升。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有效投资是关键。这几年我们发展“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与日俱增。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方面落后了。虽然纵向比,这些年大家抓有效投资很用心很努力,成效也是有的,但无论是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还是项目质量,与兄弟城市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不唯GDP,但不是不要GDP,而是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GDP;我们讲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但不是不要GDP增长率,而是要追求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增长率。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位争先,就必须围绕抓投资总量、抓投资结构、抓投资效益,拿出一股闯劲、韧劲和干劲,敢于与“标兵”“追兵”比一比、赛一赛、拼一拼,为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打下扎实基础。从解决经济发展的“五大重点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四大难题”看,有效投资同样是关键。我们作出了经济发展“三个新”的形势判断,在分析面临的“四个力(利)”“三大风险”“三大压力”的同时,突出强调了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趋缓、发展后劲不强、体制机制障碍、重点难点项目推进缓慢、干部精神状态有所退化等“五大重点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治水、治气、治堵、垃圾处置“四大难题”。如果说这些问题有什么联结点的话,就是都与投资和项目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也就抓住了解决“五大重点问题”和“四大难题”的“牛鼻子”;抓好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解决“五大重点问题”和“四大难题”也就有了基础和条件。

3、突出“三个倾斜”解决好“投什么”的问题?

经济要提质增效,关键是投资要有效,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要素低效配置,还可能带来产能过剩、企业亏损,甚至企业倒闭、老板“跑路”;而投资要有效,关键是要优化投资结构,紧紧围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五个标准”,扩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投资。为此,我们强调投资和项目要做到“三个倾斜”:政府投资要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建设重点要向副城、组团、中心镇、中心村倾斜;要素配置和工作精力要向重大产业项目倾斜。

抓产业项目,要抓市域统筹。现在项目布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大家都去抢;对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大家都往外推。针对这一问题,“杭改十条”提出了明确改革要求,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市里成立了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统筹市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二是完善市域内企业迁移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市、区县(市)多个积极性;三是统筹内外资招商、内外贸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抓产业项目,要抓政策杠杆。优化投资结构,特别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必须更好发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杠杆作用。我们在“杭改十条”中提出,成立市级统筹协调结构,实施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按照调整归并存量、优化增量、限定存续期限的原则,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机制,更多地支持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参与区域集优债发行,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

抓产业项目,要抓亩产效益。现在,我们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等都已近极限,倒逼着我们必须抛弃传统路径依赖,突出质量和效益至上,强调“亩产论英雄”。对产业大项目,我们既要提供优惠政策,又要坚持好中选优,把好准入关口,综合考虑项目的环境容量、资源耗度、投资密度、产出效度等因素,特别是要强化节约集约、优地优用导向,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抓紧开展“亩产效益”评价体系试点,实行工业用地分期分阶段供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差别化地价和履约保证金等制度,最大限度提升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4、推进“四项改革”解决好“怎么投”的问题?

检验我们深化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氛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活动,以整合发展平台、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项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一流环境。最好的发展环境,就是政府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管好,通过“宽进严管”,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务之急,是要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两张清单”,着力破解边减边增、名减实不减、有减有不减、擅自扩大“行政裁量权”、中介机构不规范等难题和顽症,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真正做到审批速度最快、审批服务最优、审批环境最好。

整合各类各级产业平台,集聚有效投资。产业平台关键不在于空间大小,而在于里面装了什么。现在产业平台外延扩展已经十分有限,我们更要花大力气解决产业平台普遍存在的缺乏特色、集聚不够、主体重叠等问题。要围绕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实施好“聚焦高新、促进创新”战略计划,推进高新区科技体制创新试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坚持蹄急而步稳,切实抓好进一步完善大江东、城西科创两大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两个市委文件的实施,推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早日实现“一个主体、一个平台”,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健全“一区双城”管理架构,发挥好两大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大各类创新平台整合提升力度,推动省级以上园区转型发展。

强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突破瓶颈制约。抓投资、抓项目,关键还是要按照责任书的要求,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强化责任机制和目标考核,真正把抓投资、抓项目的实绩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风转变的“试金石”,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继续完善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协调等行之有效的项目协调推进制度,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善于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切实解决好项目打包、用地保障、资金保障等难题。
市长投资怎么打

不确定你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想问如何在市长身份下进行投资,那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 遵循道德和法律准则:作为市长,你有道德和法律义务遵守。你需要确保你的投资不会与你的职责产生冲突,也不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

2. 投资多元化: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应该分散你的投资,以降低风险。投资多个领域、不同类型的资产,以确保你的投资组合更加稳健。

3. 寻求专业建议:如果你不是金融专业人士,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你可以咨询投资顾问、财务规划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4. 保持透明:作为市长,你需要保持透明,并确保你的投资行为不会引起公众的疑虑或争议。你应该向公众披露你的投资组合和投资收益,以确保你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总之,作为市长,你需要以高度的道德标准和透明度来投资。你应该保持谨慎、多元化、专业和公开,以确保你的投资行为不会与你的职责产生冲突,也不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
如果您想要进行市长投资,一般需要通过证券交易所或者证券经纪公司购买相关的市政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证券交易所或者证券经纪公司开立证券账户。您需要前往证券公司现场或者通过在线申请开户,提供相关的身份证明及其他信息,以便证券公司核实您的身份并帮助您开立证券账户。

2. 选择合适的市政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可以通过咨询证券经纪人或者研究相关资料了解市政债券的发行情况、收益率等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投资。

3. 购买市政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在选择好市政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后,您可以委托证券经纪人帮助您进行购买。购买成功后,您将成为市政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持有人,享有相应的收益和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市政债券作为一种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其风险相对较低,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投资组合。同时,投资者还应当了解市政债券发行机构的信用评级和发行情况等信息,以便更加全面地评估该产品的风险和收益。
文章标题: 如果按照国家的最大历史实控面积瓜分世界,至少需要几个国家来完全分完所有土地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964.html
文章标签:大历  几个  国家  史实  瓜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