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2-25 15:04: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在两三千年以前,中国人就以磕头跪拜来表示礼貌尊敬了。现在,虽然用得少了,但在祭祀、拜神,或是婚丧大礼的时候,仍经常看到磕头的礼节。磕头是怎么来的呢?
在东汉之前,是没有椅凳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甚至万人之上的帝王,一律坐在地上。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坐垫、何类坐垫而已。当时,人们坐于地时,为了方便站立起来和臀部下腹不受潮湿和寒气,人们习惯两膝着地,屁股坐在自己的两腿和脚跟上,相当于现在日本人的坐姿。
这样坐时,当有客人或长辈到来,或谈话中要表示感谢时,很自然地就会从跪坐变成引身而起,即上半身直立起来,变成只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双手撑地表示恭敬,跪拜礼由此形成。再后,发展成多次俯身,即磕头礼了。
汉代后,有了凳子、椅子,出现了双手抱拳的作揖礼,以及在后的点头鞠躬礼。但在表示最大恭敬时,人们仍沿用下跪磕头的习俗,直到现在。
在我国古代,跪拜礼是最常见的一种礼节。"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
跪拜礼的出现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古人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坐着的人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然后俯身向下,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跪拜礼。
桌椅发明后,行跪拜礼愈发显得不便,但对于受礼人却更有意义,一是更能体现尊卑之别;二是由于施礼人两膝着地,以头著地,难有攻击性动作,对于受礼者比较安全。因此,这一礼节就作为觐见上级的"保留节目"流传了下来。虽历经王朝百代,却依旧盛行不衰。
叩头,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表达尊敬的最高的一种礼仪表达形式,其演变也有一定的过程。
《周礼》谓"九拜"就是传承至今,源远流长,首先是稽首,也就是叩拜。我国古代时期一种特有的,向尊敬的一方表示最高敬意的跪拜礼仪。这是不同等级之间,或者是不同地位、辈分的社会成员之间,在不同场合中所使用的特定的一种礼仪,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叩头,对中国的人来说实在是不陌生的,小时候,每逢过年,给供奉的祖先叩头,给长辈如祖父母叩头。叩头成了我们的习俗礼仪,宗庙祭祀拜祖先,拜天拜神,封建社会的臣拜君,拜师时候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时学生拜老师,以及有些婚礼中的新婚夫妇的拜天地、感恩拜父母时都行叩头礼仪。
宋代的下跪叩头礼已经有所改变,它的形式不同于秦汉时候了,平常的跪拜礼仪,到宋朝时候简化为只用屈一个膝盖叩拜的形式了,这是一种比较雅致的表示尊敬的礼仪,这种礼仪形式演变说明了在宋朝时礼仪已经简化。在当时宋代已经发展出了桌子、凳子等家具,它们的被使用再也不像古代席地而坐了,因此需要跪拜的礼节也改变了一些,表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现在下跪叩头礼只是对父母祖先的一种崇高礼仪。同时也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尊敬。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