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看待海上之盟

时间: 2023-01-03 05:01: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如何看待海上之盟

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北宋是如何用六年把自己作死的吗?

公元1004年,宋真宗与辽萧太后签署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规定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付给辽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澶渊之盟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盟约之一。

在宋真宗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约十万人左右),即需300万,而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

不仅如此,和平促进了双方在边境设立榷场,放开贸易,使得宋朝中原的产品在辽境内颇受欢迎,获利远超岁币的支出。

然而,维持了一百余年的和平却在徽宗年间被打破。

“海上之盟”与虎谋皮——北宋朝廷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从辽国归降的马植(后赐姓赵,更名赵良嗣)敏锐地观察到女真人的崛起,建议宋朝联金灭辽,一举夺回落入契丹人之手已近两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对于北宋来说,辽国已经与北宋交好上百年,军事实力减弱,更希望维持和平。然而,北宋的君臣却迟迟不忘所谓的十六州之耻。实际上,从北宋建立那一天开始,十六州就从未属于过宋朝,但自认为是正统的北宋却一直将十六州当成是自己的疆域,希望有一天能拿回来。

而不幸的是,此时掌权的是主战派,掌握北宋军事大权的是一个叫童贯的宦官。

公元1100年,徽宗继位,向太后主政支持旧党。不到一年,向太后去世,徽宗立马重用新党,蔡京逐渐成了徽宗最倚重的大臣。而新党多是主战派,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换取功名地位。

徽宗上台后,恢复了对西夏的用兵。童贯由于和蔡京交好,被派到西北监军。由于在西北打了几场胜仗,徽宗授予了童贯各种头衔:领枢密院院事,太傅,泾国公等等。

童贯一直不忘自己是靠武力获得了如此的高位,他成了北宋朝野最大的主战派。

对于童贯和赵良嗣的策略,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枢密院执政邓洵武上奏说:如今国家兵势不振,财力匮乏,民力凋敝,这局面人人皆知,但无人敢言。我不明白,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

前工部侍郎安尧臣则认为伐辽是妄启边衅,用汉唐故事,认为人主兴师于远夷皆不可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浪费民力,更何况本朝之弱。

况且辽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辽国被灭,换成更加野蛮的女真,那么北宋就必须直接面对这些游牧民族,北方就再无和平可言了。

宋徽宗最初同意了安尧臣的看法。但随后,在蔡京、童贯等人的主导下,皇帝再次偏向了战争。

宣和二年(1120年)二月初四,宋徽宗再次向女真派出了使节。这次派出的,正是赵良嗣。最后双方签订了共同攻辽、瓜分辽国的协议,史称“海上之盟”。

宋金《海上之盟》是怎么回事,北宋为何导致靖康之耻而灭亡呢?

北宋在发展壮大期间,屡遭契丹辽国的挫败,到了宋真宗时期更是签订了颇受争议的“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得了和平,“澶渊之盟”也由此成为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份盟约,但北宋除了这份“澶渊之盟”,还与金国签订了一份联合攻辽的盟约——“海上之盟”。这份盟约的签署,最终实现了北宋的部分心愿,但却在客观上壮大了女真人的金国,并充分向这个野蛮民族暴露了自身在军事上的弱点。


北宋之所以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主要是因为自打北宋立国时开始,北方边境就一直受到契丹辽国的威胁,“澶渊之盟”虽然使得宋辽双方保持了相对的和平,但是双方始终是互相竞争的对手,尤其是北宋念念在兹的燕云十六州始终处于辽国的控制之下,令北宋统治者抱恨无奈。到了北宋末期,宋辽两个外强中干的腐败国家,依旧维系着和平,但在辽国的东北方,此时却崛起了一股可怕的势力——女真人,女真人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对辽国非常仇视,崛起后的金国屡败辽军,并建立了金国。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和权臣蔡京、童贯等了解到辽国和金国的形势后,觉得此时是攻打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由此,一个主动示好金国的计划逐渐显现。


重和元年(1118年),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自山东登州乘船渡海,以买马为名与金国谈判攻辽事宜,此后宋金双方使者频繁在海上接触谈判,并最终在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海上之盟”。这份盟约的主要内容是,宋金双方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辽国,并约定金军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与中京大定府(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天义镇大明乡),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北宋还答应将原来“澶渊之盟”规定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国,金国则承诺事成后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北宋。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互利互惠,这份盟约也算得上一份平等条约。


但令人遗憾和费解的是,最后的结果却大出北宋预料,并加速了“靖康之耻”的发生。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北宋自身腐败、军力疲软。在攻打辽国时,金军基本上一路顺利,辽军遇到金军要么战败,要么投降,很顺利就拿下了辽国上京、中京及南京三地。北宋此时则很搞笑,先是迟迟不能凑齐北伐的军队,后来好不容易由童贯为帅,可以出兵北伐了,结果却根本打不过苟延残喘的辽兵。金国于是指责北宋未能实现“攻陷辽南京”的盟约规定,所以拒绝归还燕云十六州。最后,北宋无奈只能用老办法“花钱摆事”,经过与金国谈判,北宋答应给金国交付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并纳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金才交还燕云六州(景、檀、易、涿、蓟、顺)及燕京。而金军撤出城前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北宋接收到的只是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处”的空城。


尽管如此,徽宗君臣还是自我陶醉,王黼、童贯、蔡攸、赵良嗣等都作为功臣一一加官进爵,徽宗还命人撰写《复燕云碑》来歌功颂德,似乎太祖、太宗未竟的伟业,真的由他完成了。但金太祖在撤离燕京时就公开宣称二三年里必再夺回来。辽国灭亡以后,宋朝失去了辽国这个屏障,到最后,金国不但收回了燕云之地,还将战火燃烧到中原大地,灭亡了北宋。可见,任何时候,空有幻想没有实力都是不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的!

宋金海上盟约是什么意思呢?

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 。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海上盟约,又称海上之盟。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随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重和元年(1118),徽宗派马政自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宣和二年(1120),北宋派马植赴金约盟,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境),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还于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结果宋攻辽失败,遂要求金军攻辽南京,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30万匹绢、20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租税100万贯,金才答应交还燕云六州(蓟、景、涿、顺、檀、易)及燕京。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改燕京为燕山府。
文章标题: 如何看待海上之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0455.html
文章标签:如何看待 海上

[如何看待海上之盟]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