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代人是如何知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的

时间: 2022-12-02 23:01: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古代人是如何知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的

古代十二时辰如何记法?

时辰对照表:

1.昼夜分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2.十二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的更: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晚上7点-9点为一更, 9点-11点为二更, 11点到凌晨一点为三更, 1点到3点为四更, 3点-5点为五更. 注:此处“更”在古汉语中读“jīng”汉语规范化后读“gēng”。 ­

12生肖与12时辰对照表: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古人是如何确定一天中的时辰的?有所谓统一的“北京时间”吗?

中国古代的时辰计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连年的划分也有所不同。我国古代的时辰计量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着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等。

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十二时辰制,就是把一天一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从西周开始,中国的十二时辰制逐渐稳定。十二时辰就是十二个时间节点,按照天干地支的说法,它分为子时、丑时、午时、未时等等,子时就是指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是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以此类推。

最早的时候,古人通过观察阳光照射来确定四季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圭测四季”。那时候人们在地上立上一根木棍,不同时间的光照使得木棍在地面投影的长度不同。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了四季: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在土圭的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研究出了圭表。在立着的木棍的垂直方向放一块木板,木板是刻上刻度,通过刻度来进一步计量时辰。

有太阳的时候古人可以使用土圭计时,没有太阳的时候又如何计时呢?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后来又发明了水漏计时和沙漏计时。

我们在古装戏中经常会看到水漏或者沙漏,一个容器里面装满水或沙子,然后倒置过来往另一个容器里面漏,根据容器剩余的水量或沙量来确定时间。

古代还有两个我们无论是在书籍中还是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计时概念,一盏茶的时间和一炷香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通常是十分钟,一炷香通常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古代长用这两个计时单位计量短时间做的事情,当然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很准确的。

除了看太阳、滴水计时、沙漏计时以外,还有钟鼓楼这种专业的公共计时传播。这些设施多设置在“市井”聚集地,农村中无法享受这种计时传播。

古时钟鼓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

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

(本文参阅了《百度百科》相关文章。)

一般是根据太阳,每天有打更的报时。打更的一般是按照香火的燃烧时间来算的。
古人的科技不是很发达,所以一般都是看太阳来定时间,更是因此发明了有关工具,也并没有所谓的北京时间,各地都是看太阳。
一般会用沙漏和看日出日落来确定的,他们会在家里放置沙漏工具,看着他们的位置,流沙的多少来确定哪个点了,有太阳就看太阳到什么位置了。

古时候的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是如何划分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不甚了解的事物。比如,为何古人会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我们的先祖们是如何在没有精确测量仪器的情况下,给生活加上了这些有效又奇妙的"标尺"的呢?


早在殷商时代,我们的先祖就有了明确的时间意识和时间观念。此时的时间观念,正反映着当时的人们对存在或世界统一性的理解。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有限,殷商时期的人们在生活中大事小事都要占卜,非常依赖神明。

因而他们眼中的"时间",是一种依照神的旨意行事的"神话时间"。


而在"神话时间"之外,人们还通过劳作摸索出了另一套"历法时间"。历法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之中为了适应农耕生活而规定下来的。很早之前,通过日升日落,古人已经有了关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对"日子"的认识。

再加上农耕生活对气象的依赖性,人们便把每个"日子"纳入由自然季节变化决定的周期之中。"年",由此出现。


再之后,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越来越理智,"神话时间"逐渐让位于历法时间。"年"被人们使用帝王记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记年法、十二生肖纪年法和星岁纪年法等进行划分。干支记年法即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互相搭配以纪年。若是单用地支,再加上十二兽,那便是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纪年法。

而记录月份,古人们常用的是地支记月法(又名斗建记月法)、干支纪月法、十二律记月法、十二消息卦记月法、专称记月法等等。在这些记月法之中,天干地支依然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人通过北斗星的斗柄的指向来分辨季节。所以十二地支指代十二个方位,对应北斗星的斗柄的指向。在地支的基础上加上十天干,便又有了干支纪月法。另外,十二律虽与十二地支无关,但因为与传统的五声七音有关,所以还是构成了十二个月的划分。


从年月可以发现,古人习惯将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所以在记日,乃至记时的时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再次出现。以地支表示时辰,一天便能有十二个时辰。"子"开头,"子初"表示二十三点,"子正"表示二十四点,"丑初"表示一点,"丑正"表示两点,以此类推。若是在地支计时法的基础上加上天干,记时会变得有些复杂,但古人还是常用到。

此外,随着一些计时装置的发明,古人还发明了与十二地支法相配合的"刻计时法"。这"刻",正是来源于一种名为"漏刻"的计时工具。漏壶和漏壶中的刻箭组成了这种装置,还有淹箭漏、沉箭漏和浮箭漏等分类。使用时,比如淹箭漏,人们根据水面淹过箭杆的刻度记时。但是由于水存在表面张力,水会在箭杆周围形成一个略微凸起的附着面,会给读数带来不便。

有趣的是,最初的漏刻是把一昼夜分为一百等份。可是结合使用的地支记时却是以十二为一轮回。一百不是十二的整倍数,所以为了解决这种不便,人们先后提出一百二十刻、一百零八刻和九十六刻等方案。但因为人们早已习惯了一百刻,所以这些改革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直到明代末年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九十六刻才借着这股"西风"取代了更传统的一百刻。


另外,我们熟悉的"日出"、"食时"、"黄昏"、"夜半"、"鸡鸣"等说法,其实是"时段记时法"。这种计时法和地支计时法类似,只不过是把"子初"和"子正"糅合在一起称作了"夜半",以此类推。

而且"夜半"就是深夜,"食时"就是吃早餐的时候,"日入"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这种记时更形象,也更适合写入文学作品。在大量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的推动下,不再使用古代记时方法的我们还是非常熟悉时段计时法,这大抵就是语言的魅力了。


其实如今全世界通用的"小时",在中国和我们传统的记时也有关系。当西方的钟表传入中国后,有人为了区分西方的记时和中国的时辰,便把时辰叫做"大时",把西方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后来这种说法伴随钟表的普及而传播,"大时"消失,"小时"成为了我们的日常。

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藏着太多有趣的故事。对生活多保留一丝好奇,你也许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有趣。

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运动的,定位太阳空中的方位来确定时间。将太阳在空中的运行轨道均匀的划分成十二份,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不同的时间段。
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文章标题: 古代人是如何知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7810.html
文章标签:人是 时辰 古代

[古代人是如何知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的]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