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最近出现的“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这一论调

时间: 2022-11-23 16:01: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如何评价最近出现的“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这一论调

迷惘的一代的分析

迷惘的一代:美国文学评论家对于一战和二战时期作家的称呼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虽然在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悲观情调,对战争抱着消极、厌恶的态度,缺乏积极的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行动,但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家后来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文学的大师。所以,“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考利在《流放者归来》中谈到:“对年纪大一些的人来说,这个词很有用,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当的词来表达他们的不安之感,他们感到战后的年轻人的人生观以他们自己不同。现在他们用不着不安了:当年年轻人阅读冒犯社会道德准则或文学传统习俗的最新言论,只要说一声”那是迷惘的一代“就行了。然而这个词对年轻人也很有用。他们是在迅速变化的时期里长大并进入大学的,在这样一个时期里,时间本身似乎比阶级的影响或地域的影响更为重要。现在他们终于有了一步口号能宣告他们与老一辈作家的隔绝之感,与同辈作家的亲切之情。这个口号中的名词比形容词更为重要。他们可能惘然不知所终,可是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冒险经历,形成了共同的观点,从而有可能把他们说成是一代人”。在他看来,“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首先是因为他们是无根之木,在外地上学,几乎和任何地区或传统都失却维系。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所受的训练是为了适应另一种生活,而不是战后的那种生活,是因为战争使他们只能适应旅行和带刺激性的生活。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试图过流放的生活。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不接受旧的道德准则,并因为他们对社会和作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看法。”
“迷惘的一代”也可以称为“迷失的一代”,意思是迷失了前进方向而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一代人。这些人大多是欧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着类似亨利那样的经历(亨利是作家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的主人公)。一方面,战争摧毁了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理想、道德标准,使他们以前奉为神圣的价值观念土崩瓦解。他们憎恶战争,但又不知道如何消灭战争,心情苦闷,感到前途茫茫。 一如亨利的内心独白“我每逢听见人家提起神圣、光荣、牺牲这些字眼,总觉得不好意思。这些字眼我们早己经听过,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的,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贴在层层旧布告上的新布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有看到什么神圣;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些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下去……”
另一方面,大萧条摧毁了他们的生活,当他们带着身心的双重创伤返回战后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各种无法克服的社会危机,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幻灭。他们未尝不想使自己再度振奋,然而靠个人努力却无能为力。于是他们竭力回避现实,以一种畸形的桀骜不驯投身于各种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然而消极遁世和放浪形骸毕竟不是疗救他们精神危机的良方,当他们远离社会后,依然找不到出路,反而陷入悲观绝望而不能自拔。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破灭使得他们成为“迷惘的一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抛开美国政府不谈,美国人民是向往和平的,只想建立他们理想中的家园。因此,美国人民起初对美国插手一战持有的是反对态度。美国人民为美国远离战火而感到安慰。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同情英、法一方,但这仅仅是道义上的支持,要亲自参加战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1917年,威尔逊召集国会,把美国的参战描绘成一场保卫世界民主的“圣战”。 然而他们在肉体遭受巨大的创伤同时也承受着精神上的困惑。虽然若干年后战争已经过去,但是战争的阴影却让他们心灵遭受严重创伤。于是,以海明威为首的美国青年一代作家们借助他们的笔,来宣泄他们的反战思想。他们的作品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心灵遭到了创伤。所以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迷惘的一代”的真实写照。
然而,用“迷惘的一代”概括战后的一代文学青年其实是非常笼统且不确切的。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颇为不屑地说:“让她(斯泰因)说的什么迷惘的一代那一套跟所有那些肮脏的随便贴上的标签都见鬼去吧。”应该看到,这批作家们虽然在反战、自我流放等生活经历方面有共同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将他们简单地归于“迷惘的一代”的大旗下而忽略其个人特色。相反,个性和个人风格正是他们致力追寻的东西,也是推动他们进行文化反叛的初衷。事实上,“迷惘的一代”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数已经湮没于历史,到如今默默无闻,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这些人的作品太符合“迷惘的一代”的“共性”而缺乏能垂名青史的个人特色。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文化悖论,一方面他们以其反叛旧文化的标新立异加入了“迷惘的一代”的阵营,但是一旦这些标新立异被主流文化接纳,他们的先锋性就迅速褪色,终至湮没于“迷惘的一代”的共同话语中。倒是海明威,多斯·帕索斯,肯明斯,福克纳等作家不拘泥于“迷惘的一代”的束缚,在1930年代之后逐渐转向,不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题材与风格,从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牢固而持久的位置。
迷惘的一代”从其崭露头角的那一刻起就具有鲜明的文化反叛性。这批青年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下军装,冲上文坛。凭着他们亲身参与战争的特殊体验,以及流放欧洲亲身感受的欧洲现代艺术的启蒙,他们的作品在表达反战情绪和现代青年的幻灭意识上独树一帜,令中年作家难以企及。早已成名的舍伍德·安德森和辛克莱·刘易斯等人虽然只年长二十来岁,但相比之下已经俨然老去。他们的作品在年轻读者看来似乎过于温和平淡,成了昨日黄花。“迷惘的一代”作家迅速冲垮了这些中年温和派作家在文坛的统治以及其代表的“高雅斯文传统”(the genteel tradition),征服了编辑、出版商和读者,成为1920年代美国民族文学的主导声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永别了,武器》中作者就通过主人公亨利的内心独白说道:“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躁......” 然而在此之前,海明威也曾说过:“这(一战)是为一桩大事业而受伤。这场战争没有英雄人物,我们都愿意献出我们的身躯……我的身躯被选中,我觉得骄傲和高兴……”。 换言之,“迷惘的一代”厌恶的不是在献身正义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的战场中的流血和牺牲,而是在战争中扭曲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冷酷欺骗。他们在战争中见到的只是屠杀和死亡。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的混战,美国被卷入其中仅仅是替欧洲做了一件它不论从道德,还是人力物力方面都无法完成的肮脏事。为这样的战争而牺牲掉一批最优秀的年轻人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可耻的。
其次,战争对知识分子造成了更为深刻而持久的另一种精神创伤,这也是他们反战的一个原因。这场战争使他们看到了曾令他们引以为荣的欧洲文明的破产,战争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本质使他们产生了欧洲文明该何去何从的困惑。曾为他们的父辈所珍视、所格守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在这场战争中被无情地摧毁了,他们感到个人和社会之间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缝。旧的体制已经被摧毁,而新的体制又尚未建立,他们处于一种孤独的境地。
亨利·F·梅在其著作《美国天真时代的终结》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革命”论点。梅认为,以清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理性为基础的美国文化传统,自十八世纪形成之后,历经民主革命、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加固,一直未曾大动根本,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产生激烈的变革。一战好像一条历史鸿沟,割裂了传统的绵延和发展,成为现代意识和新文化的起点。沟的那边站着欧·亨利和亨利·詹姆斯,而这边则是海明威和艾略特。但是这一切的激变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一战。早在大战爆发之前,支撑旧文化的三根支柱,即对传统道德、社会进步与绅士文化的信念,已被进步主义改革所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变化腐蚀并凿空了基础。一遇上世界大战的强烈冲击,整个旧文化轰然崩塌,留下的残垣断壁便成为新文化各阵营的狼奔豕突之地。
而“迷惘的一代”作家就担当了新文化的冲锋手的角色。其社会影响远远超出文学范畴,在文学和文化领域都触发了革命性的轰动,影响了青年一代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太阳照常升起》发表后,“青年男子试着像小说中的男主角那样沉着冷静地喝醉酒,大家闺秀则像小说中的女主角那样伤心欲绝地一个接一个地谈情说爱,他们都象海明威的人物那样讲话”。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精确纪录放浪形骸、夜夜狂欢的名士派和摩登女(flapper girls),使这一生活方式一时盛行于美国社会。挟着新文化运动之势,“迷惘的一代”文学在风靡美国的同时,带动起文艺百家和大众生活方式上的现代主义潮流。再加上哈莱姆黑人文艺复兴、女权运动和多种移民文化的兴起,现代美国文化中斑驳绚丽、雅俗并举的多元格局开始逐渐形成。 当战后的美国青年们带着身心的双重创伤返回战后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各种无法克服的社会危机,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失望和幻灭感。paula.S.Fass 在The Damned and the beautiful——American youth ln the 1920's(《错误而美丽的美国青年》)这样写道:Youth suddenly became a social problem in the1920's. The Problem of youth was connected to changes in family nurture,education,sexroles,leisure habits and social values and behavioral norms. Aboveall,youth hadbecome a challenge to an older social order. Whil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 youth problem from the many social issues to which it was linked in the public mind,contemporaries were quite righ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problem of youth is not anisolated phenomenon. The public usually invested youth with too many hopes or fears,thus draining them of theirs pecific reality,but the perception of youth's vitalrelevance was never misplaced. Anxiety about has long become an Americanindulgence.(“二十世纪的青年突然成了一个社会问题。青年问题与他们的家庭生长环境变化、受教育程度、性别角色、休闲习惯、社会价值与行为道德有关。毕竟,年轻人对更加古老的社会秩序构成了一种挑战。但是人们是很难把青年问题与许多社会问题分隔开来的,因为青年问题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社会公众通常是带着太多的希望或者是畏惧来研究青年问题,因而长期以来焦虑成了美国的一种社会现象”。)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那些离乡背井的人都把美洲视为天国,他们怀着宗教理想,乘坐着满怀希望的“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他们为了自由而来,他们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理想中“山颠之城”。“美国梦”就始于这些早期移民对自由信仰、自由创造的渴望和梦想。美国早期的岁月虽然充满困难,但是却充满希望,人们对未来是乐观的。最初的移民到达美洲大陆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千难万险。西部边疆的开发成功也使人们充满了希望,鼓励大家艰苦奋斗。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感到离他们的理想越来越近了。美国人是由一群不懈寻求希望的人组成。美国历史上不存在封建制度,大多数美国人都信仰自由主义。正是对自由、平等的梦想把欧洲人吸引到美国来的。他们是来寻求希望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没有打垮美国人的精神,反而坚定了他们寻求自由的决心。
在美国精神的支撑下,“迷惘的一代”作家在其作品中也体现了美国人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这集中体现在对金钱财富的追求和对永恒的青春和美的追求,后者“即富于幻想的美国人对幸福的追求、精神需求的追求。”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是典型“美国梦”的追求者,他相信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机会均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盖茨比在为了梦想奋斗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就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他坚毅勇敢,为了爱情,或者说是理想中的爱情,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在盖茨比的心中,女主人公黛西已经成为了理想的化身,象征美国一切美好的事物,“他花了大量的钱财,用尽毕生的经历,去恢复旧梦。他在脑子里虚构了一个美丽的境界,这里描一下,那里添一笔,把他能想到的优美色彩统统加上去,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梦。”
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迷惘的一代”作家,都经历了一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社会还在宣扬高尚人性和上帝的存在,美国人民不但有理想,有希望,而且还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人们仍然坚信他们祖辈传下来的拓荒精神和“美国梦”,美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实现自由梦想的天堂。第一次世界大战原本与美国并没有多大关系,直到1917年由于德国展开了无限制的潜艇战才加入到战争中。战争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死伤无数。而美国在一战中的损失是较小的,参战仅一年,战火并没有燃烧到美国本土。如果单纯从物质方面衡量,美国在战争中是获利的。但是经济上暂时的繁荣掩盖不住人们心理道德上极大恐慌,美国对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是在心灵上的。
然而,即便是战后的经济也好景不长。紧随柯立芝繁荣的是美国社会一次空前的经济大萧条。面对着一个经济危机、百业凋零、市场萧条、失业成灾的社会,“迷惘的一代”在美国精神的支持下也想再度振奋,但是经过痛苦的奋斗,结果不是被碰得头破血流,就是心灵变得更加枯萎,对人生的态度也就变得更加悲观。他们退伍后需要工作;工业系统也要从战争时期恢复常态;但是物价暴涨,给工人造成很大困难;尤其是,背井离乡的军队的生活,以及战争的残酷对这个国家的青年一代产生了一种深远的败坏道德的影响。战争是过去了,但是它并没有给美国社会带来太多进步的东西。许多人怀疑参加这场战争是否根本就是铸成大错。他们想忘记那个恶梦。但是,怎么才能做到呢?如今,从他们的经验,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中,他们看到早先教给他们的什么道德、什么信义似乎全是一派谎言。这种残酷的斗争,这种骚乱,夭折了的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使他们觉得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不得不逃避现实了。在青年中,风行的是以放荡为荣,特别是“及时行乐”的性放荡行为,全然不顾任何道德规则和旧式戒律。这些颓废的行为可以从当时很多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得到验证。在《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刻画了一群被社会遗弃的美国青年们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观,他们把各自的不幸,把一切社会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统统抛到了脑后。
另一位迷惘的一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就表现了这一主题。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迷惘的一代”中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年轻的一代对“美国梦”的幻灭。在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人间天堂》中展现的是大学生中的“迷惘的一代”。小说如实反映了战争对美国国内风气带来的影响,包括资产阶级传统道德的动摇与年轻一代放荡不羁而又焦躁不安的心情。他们是“崭新的一代”,“长大后发现所有的神都己经死去,所有的战争都已经打完、所有对人类的信念都己经动摇。通过这部小说可以看到失望、迷惘的情绪并非位参战士兵所独有。美国精神不再能支持年轻一代人在混乱的社会中再到人生的方向和立足点,“美国梦”也逐渐的变为美国整整一代人身上的噩梦。 马尔科姆·考利在《流放者的归来》一书中认为“迷惘的一代”这个名词适用于这样一个作家群体:他们大多于 1900年前后出生,成长在中产阶级家庭,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一战行将结束之时参军到欧洲去,大多数人去了法国,在战争中受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创伤,回国后一部分人聚集在美国原本是穷文艺家聚居地格林威治村,却不甘心过茫然无谓的生活,一有机会便又纷纷返回欧洲,然而在欧洲的生活却并不尽如人意,几年的时间里,欧洲已经变得与他们记忆中不一样,他们渐渐体会到了欧洲的衰败和落后,又重新萌发了回到美国去的念头。
因此“迷惘的一代”在成长中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一直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却一直无所收获,在思想的苦难中逡巡徘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他们的个人生存体验决定了他们神经症人格中焦虑与迷惘的情绪。逃避与追寻看似是一对意义相反的词,但是体现在“迷惘的一代”身上,却具有了行动上的一致性。“迷惘的一代”逃往欧洲,表面上看是对美国国内生活的一种不满和逃避,他们从欧洲战场归来后,感受到祖国的平庸与无聊,转而投奔欧洲大地,想要生活在与自己理念相符的环境中,其实内在的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寻。日常生活使“迷惘的一代”感受到了想象与现实的区别,这引发了他们不安与焦虑的情绪,为了摆脱这种焦虑,他们努力想回到心目中艺术与生活的圣地,所以,“迷惘的一代”逃避的同时,也是在追寻。这种向欧洲的逃避和对欧洲文化的追寻反而体现了他们的“迷惘”。
1929年12月第一个星期的一起自杀事件宣告了“迷惘的一代”的归来。一个名叫哈里·克罗斯比的人,作为这一代人中的极端分子,由于始终不适应战后的生活落差,尽管生活优渥,养尊处优,却仍然为信仰的缺失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他的自杀就像是一首二流的,但诚实坦率而激动人心的诗后面的签名”。伴随着这次自杀事件,“迷惘的一代”已经名实不符了,他们中的极少一部分人像哈里·克罗斯比那样绝望死去,但更多的人在世界上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地位,这意味着他们个人取得了自我调适的成功。“流放者和艺术避难者都回来了。”然而“迷惘的一代”归国的意义并非局限于此,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必须通过理性超越自身。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由于人的深层本质是分裂的——分裂为精神和肉体,理智和感觉,责任和意欲,因此人必须凭借理性,避免堕落和任意性,超越分裂,最终走向自由。这种超越的意义不在于成功,而在于努力争取。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即使在无望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进取,不失掉希望和信心,这是理性的胜利和意义。具体到“迷惘的一代”身上,他们的逃避与追寻不仅是出自本能的指引,更是自己理性的选择,到欧洲战场上去帮助无助的人,开拓眼界,回国后希望看到国家现实与理想不符,转而返回欧洲寻找生活的意义,但在欧洲的生活并不尽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他们这次归来体会到的是古老的欧洲衰败和沉滞的气息, 同时他们通过思考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想法,在海明威早期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迷惘”和反战的元素,在《印第安人营地》里,海明威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印第安人因为不忍目睹临产妻子的痛苦而用剃刀割断了自己的喉管。这样一种恐怖的场面引起同父亲出诊的孩子尼克的一串串的疑问,如“我们将去哪里?为什么他要自杀?我会死吗?”表现了一个孩子的迷惘。在《拳击家》、《杀人者》和《世界的光》里,海明威描写主人公少年尼克初次接触一系列充满暴力的场面和性的邪恶的世界,感到本能的恐惧和困惑不解。少年尼克正是海明威巧岁时离家出走时得到的心理印象。他的出走扩大了他的视野,但也加深了他的迷惘。而在后期的作品中,海明威似乎渐渐找到了方向海明威在二十年代末发表的长篇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在思想上有所进步,虽然不是他的重要作品,但标志着他思想的转变。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摩根不择手段地企图从贫穷上升到富有的过程。在当时美国经济恐慌的打击下,他被迫从事非法活动:买卖人口,走私烈性酒,最后为了弄到钱,帮助抢劫银行的歹徒们逃走,在枪战中受了致命的伤。在他临终时他才悟出了花了他整整一生才懂得的道理:“一个人单枪匹马是毫无希望成功的”。海明威的这部作品虽然没有涉及战争,但我们可以看到他那时似乎也意识到只有通过集体斗争,才能改变现实,消灭人间不平。 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怀念美国进步的社会文化,于是纷纷回到祖国。以上的这种种选择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理性指引的。“迷惘的一代”所经历的曲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我理性的判断,不停止追寻,不停止挑战,最终达到了一种对生命本真意义的超越。
“迷惘的一代”是时代环境造就的一代人,他们的追求收获甜蜜也采摘苦涩,他们在战争中度过了成人礼,青年时代经历社会的分崩离析,追崇欧洲,向往自由生活,伴随着对理想的醒悟步入中年,他们曾经徘徊迷惘,逃避现实,追求理想,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自己的学识超越了现实的困顿,在平凡或不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着人生目标的本真。正如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所感悟的那样:“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原始的荒野——读《生死场》

    萧红的《生死场》是由鲁迅先生作的序,从序言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这部作品的欣赏,认为《生死场》能给人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鲁迅先生站在唤醒国民麻木灵魂的立场上喊着:  “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扰乱了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绝不是奴才。”

    然而,我在读《生死场》与读鲁迅批判国民性作品时所获得的感受,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如阿Q,可以进行理性批判与分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面对《生死场》所展现的一切,却会失去指责的能力,无法忿怒,只有悲凉。我个人认为,这是由于鲁迅与萧红所站的角度不同所导致的。

    从作品背景而言,阿Q所处的时代背景是革命的发生,这就意味着已经有新的思想与启蒙在进行(即使这些思想尚未真正影响到阿Q),而《生死场》前半部分的背景只是一个封闭、落后的乡村,甚至可以说只是一片“原始的荒野”,原始意味着自然,意味着没有文明的进入。我们可以在启蒙的大环境下去强力地批判蒙昧,就像在前进的浪潮中击碎阻路的顽石,而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用人类文明的法则去批判原始的自然,在《生死场》中冥冥有种法则,似乎一切生命都应该如此运转,自古至今就是如此,天经地义,没有一个人跳出来指责“麻木的灵魂”。鲁迅与萧红设立的背景的不同使我们对其中人物的批判态度与立场也不同。

    从语言运用上,《阿Q正传》的遣词造句十分精妙,技巧性地放大鲁迅想展现的人物特征,如一次次强化的精神胜利法,引导读者看到阿Q的自痹。此外用语又体现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如描写阿Q十分得意地笑时提起旁观者们九分得意地笑。这是已经带了作者主观价值判断的作品,体现了情感倾向,在这一基础上读者对人物的分析与评判也会较为明朗。《生死场》的文字则更为直白,并不是说其缺乏文字运用技巧(第三章老马走进屠场中对秋日之景的描写就十分贴切地展现了人物内心),而是比起明确目的性和引导性,它更像是直观的“展示”,一种将事实转为文字的“投射”,萧红不站出来议论,只是把最原始的状态赤裸裸地摆在读者面前。有人认为萧红所展示的这种令人震撼的原始已经体现了对其批判,而我认为她在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甚至她本身也在迷茫之中而难以下一个定论。陈思和将《生死场》中的世界形容为“藏污纳垢”的森林,我以为是十分贴切的。生命是动的,而其中必然存有残酷与肮脏,萧红就向读者展示了这样一个世界,一个让我们难以评判的世界。

    鲁迅先生无疑是站在他所创造的人物之上的,他可以猛烈地发起进攻。而萧红则站在她所描写的世界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一方面作为创作者她是可以对自己所描写的一切进行剖析的,而另一方面从小的经历使她对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难下判断,从而形成了一种矛盾。萧红曾说:“鲁迅以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悲悯只能从上到下,不能从小到上,也不能施之于同辈之间。”由此可见,二者所站角度不同也造成了作品的差别。萧红将读者与拉到了《生死场》的世界之中,和其中的人物处于同一位置,从而让人难以进行“从上而下”地进行剖析。

    《生死场》中的生与死如此泛滥而浑噩,“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以至于生亦无所欢欣,死亦不足哭泣,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显得如此麻木,恍若自然兽类。然而要仅是如此也不足叹息,其悲剧性就在于《生死场》中的人物还间或展现出他们的感情和人性。

生:向生而死

    《生死场》中的人物似乎从不思考生的意义,对他们而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生。

    在这本书中,新生这一字眼不含任何喜悦色彩,反而笼罩着屈辱与死亡的阴影。萧红一开始就以金枝的怀孕为生产烙下了一个可怖的记号。未婚先孕的金枝觉得肚子“变成个可怕的怪物”,等她确信自己怀上孩子之后,“她的心立刻发呕一般颤嗦起来,她被恐怖把握着了。”萧红为读者提供的生育初印象是畏惧与逃避,打下了悲剧的基调与恐怖的氛围。及至真正描写生产过程,这一阴郁的气氛更重。《生死场》的第六章名为“刑罚的日子”,内容却是写人和动物的生产,萧红将繁衍称为刑罚。对于生产的女人来说,这是一场难捱的折磨:“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她仇视着一切,窗台要被她踢翻。”“女人横在血光中,用肉体来浸着血。”这是血腥而残酷的苦难。萧红不仅写女人的生产,还写狗、猪的生产,这一苦难同样发生在其他动物身上,仿佛是自然而然刻在生命之中的必经历程,而正因为这“自然而然”,这场折磨就引不起同情、悲悯与关怀——全家人在产妇脸色转黄的时候开始预备葬衣,产婆用手推她的肚子,用人拖着产妇站起来,而疯狂的丈夫甚至朝她泼水;正因为这“自然而然”,酝酿的新生命就不被重视和珍惜——“立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夭折的生命引不起一滴眼泪,同样的,成业在金枝生育前的“不安分”也足以体现了孩子甚至不如满足自己的欲望重要。人们对于新生的漠然使生从一开始就显得如此艰难,而此后作为生的延续状态的“生存”更显出人的麻木。

    被贫穷环境所迫害的人们迫害着其他人的生存,而这种迫害往往发生在关系最亲密的人之间。丈夫对妻子的迫害、母亲对孩子的迫害极为热切。卷四平儿偷穿爸爸的靴子被王婆发现后,王婆将靴子提起,让孩子赤足回家,“使平儿走在雪上,好像使他走在火上一般不能停留”,孩子所受的这种痛苦似乎一点儿也引不起母亲的悲悯,而卷二中金枝摘下青色的柿子后,就挨了母亲的踢,“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成业在物质困扰的暴怒之下甚至摔死了自己刚出世不久的孩子……陈思和认为在生命非常粗糙的环境当中,野蛮已经成为习惯,甚至弥散在亲人之间了。确是如此,人们无暇顾及生命的意义,而只想保证自己的生存,以至于用粗暴的手段来对待他人。《生死场》中的人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生存需要上,而这些需要除了可以延长他们可怜的存在、增加他们受苦的时间之外,本身又没有其他任何目的,生命的深度毫无拓展,这也就造成了一场启蒙视角下的悲剧。

死:情感转移

    《生死场》中的死亡观也显得复杂。对于生有着巨大渴望的人们面对死亡却有着颠倒的态度:人的死亡甚至不及动物的死亡。

    人对于人死亡的淡漠是十分显著的。月英的棺材被埋葬后,“死人死了!活人计算着怎样活下去。”明明直面了同类的死亡,而不为所动,仿佛与自己漠不相关,这已经令人惊奇了,但更加出人意料的是人对于牲畜的死亡反而更加悲痛。

    以王婆为例,卷一她讲述自己如何摔死了三岁的孩子,场景诡异阴森,血腥之气铺面而来。但王婆说:“孩子死,不算一回事……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从这里看来,王婆似乎是一个冷血的人,她以极冷静的态度面对自己骨肉的死亡,并且明确传达出孩子不如麦田重要的价值判断,在她眼里生命的价值如此之低。然而在卷三王婆将老马赶去屠场的一幕中,又显出她的温情与爱,她因为老马将要面临的死亡而悲痛欲绝——“她哭着回家,两只袖子完全湿透。那好像是送葬归来一样。”这两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不禁诧异于王婆的死亡观,难道初生的孩子竟不如一匹牲畜来得重要吗?但其实细想,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情感转移。

    《生死场》中的人在贫乏艰辛的大环境下挣扎于生,而麦场与老马是生存所依赖的基础,寄托着他们生的希望,自然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把大量的情感倾注于土地和牲畜,而逐渐忽视了自身。这种对生存条件与生存手段的过度热爱,与他们对自身生命的极端寡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一种颠倒的荒谬的死亡观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而这种荒诞背后又是关于生存的悲剧。这一种扭曲,体现了人对自身生死的严肃意义的消解:人们不知道除了活着之外,生命还应该有些什么,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看待死亡。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认为《生死场》中的人似乎从未真正意义上考虑过自身的死亡,他们拼尽全力所要逃离的“死”,却仿佛不被他们所认识。他们将自己的命运转移到了外在物质之上,于是那些东西开始成为他们的生死。

    生死场究竟是何意指?我曾思考过它是不是指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坟场——冷酷而残忍的地方,生命草草终结之处?还是这一个人们在其中茫茫而生茫茫而死的村庄?又或者是站在女性视角上承担了繁衍与死亡的女人的身体?

    以上的解读各有理由,但我还认为,生死场就是个体——人拥有精神与肉体,精神与肉体的生死都发生在“个体的人”这一场所,而精神的生死与肉体的生死是交错的。《生死场》向我们展示的似乎多为肉体活而精神死的人,但若仅是如此这部作品也就不会那么震撼了,它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那些愚昧的人的精神是在生生死死中起伏的,仿佛在袋中奄奄一息的禽类偶尔的挣扎,是麻木中间或的一蜇。我想这是萧红对于生死的宏大思考,是想借这类精神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人,来思考生命的意义、灵与肉同生的存在。在萧红的笔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机械而无情地生存着,人们有着柔软的一面,萌生过对生存和死亡的思考。

冷酷的反面

    上文曾提到人们对于新生的漠然和对他人生存的迫害,似乎作品中的人都是冷血的,生存已经压住了所有柔软的情感。但萧红偏又在残酷的大环境下透出一丝善意和脉脉温情。金枝的母亲虽会因为金枝摘下青柿而打她,但也会因为她的无心饮食而担心女儿是否生病受凉,在得知女儿怀孕之后,非但没有暴怒打骂,而以“温和的声调”问女儿是不是要嫁过去。成业摔死小金枝后到乱坟岗子看到一堆带血的草,也会流下泪来。物质的困乏使人们对自身与他人痛苦的敏感度下降,但是并没有完全埋葬人性,这一温情和爱意仍然存在,仿佛一片荒原上稀疏的野草,是精神的一片死寂中钻出的微弱的生的希望。

对生的思考

    萧红在《生死场》中通过王婆这个人物形象提出了一个具有生命哲学意义的问题,即:对人来说,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生命的尊严如何体现?

    王婆曾经为了更好的生活两度改嫁,也曾说过在麦场前,对于孩子的死亡她一点儿也不后悔,她曾是物质的信徒。但是萧红却借王婆的言行转变表现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孩子死后的那个冬天,王婆看着自己手里的麦粒和邻人家长大的孩子,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接连着煞苦了几夜没能睡,什么麦粒?从那时起,我连麦粒也不怎样看重了!”从此处就可以得知,王婆已经对自己过往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反思,对生存物质和生命的轻重有了新的判断。而在卷三送老马进屠场时,王婆也产生了屠刀穿过自己背脊的想象,老马的命运在一瞬间与王婆的命运相重叠。而王婆感同身受的悲伤不仅是为了马的悲惨结局,更是因为她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存的悲哀。

    《生死场》中的人不是如蝼蚁一般无知地生生灭灭,他们会审视自我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思想可能还只是肤浅的朦胧的,但足以体现了他们不只为肉体而存,他们仍有精神上的探求——即使这探求转瞬即逝。

对死的选择

    “对于生的坚强和对于死的挣扎”是鲁迅先生对《生死场》的一个概括。其中绝大部分人是顽强于生的,例如服毒后又复活的王婆,就全然体现了野草般坚韧的生命力,但是作品中还出现了在艰难求生的众人之中选择死亡的角色——月英。

    月英患了瘫病,丈夫为她寻找救治多次无效之后,开始对她打骂、虐待。月英睡在砖上,排泄物淹浸了骨盆,身上甚至长了蛆虫。王婆与五姑姑为她清洗的时候,她全身虚弱,责骂自己的丈夫,“声音欲断”地呼唤;而当她看到镜中的自己时,那无力的病体却突然爆发,“悲痛沁人心魂地大哭起来”,“用手撕着头发”。她也不再咒骂丈夫,只是叫着“快些死吧!”——这是与整个村庄求生欲求截然相反的呼唤,是一涓逆流。三天后月英下葬。

    很显然,比起之前年轻美丽的自己,月英无法接受眼下这样毫无人样的生存状态,因此才会甘愿接受甚至渴求死亡。这又是萧红关于生死的思考,她笔下的人物对死亡的选择证明了存在着某些东西,是比生命更有价值的。如果说王婆的复活是生存欲望的强烈展现,那么月英之死就是对生的更深层次的追求——尊严。月英对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再仅仅只在乎这一状态,此处她肉体的灭亡却是因为精神之生,一生一死就在这一个体身上发生。

    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麻木中的挣扎,也表现了萧红对于生死的复杂的探索与展现,这也就是我们无法简单地说这部作品是批判蒙昧的原因,因为它向我们所提出的是关于全人类的生死本初的问题。然而最终《生死场》也没有给我们一个定论,它只是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矛盾,并交由读者自己去思考。

我评价《生死场》为“原始的荒野”,不仅是想说书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况处在基本层次,更是觉得这部作品为我带来的关于生命的印象就如原始的荒野,赤裸的,内藏自然的强大力量,蕴含残酷的磨难和隐隐生机,是最本初的存在。

萧红作品中的生命不是单薄的片面的,而是立体的复杂的。很多人看重抗战之后那些百姓的变化,认为是生命的觉醒。在我看来,他们过于简单地把生命一刀切,一端是混沌苟活,一端是警醒战斗,似乎中间有着明确的划分界线,非此即彼。而事实是这一界线模糊不清,而人也常在“此”与“彼”之间徘徊摇摆,所谓的愚蒙冷漠底下还酝酿着温情与自省,所谓的清醒高尚背后可能仍是原始的蒙昧,生命就是如此复杂而矛盾地交织。不论是在已经启蒙了的知识分子身上,还是萧红所描写的落后的农村百姓身上,这种纠结一直存在。这也就是《生死场》前半部分内容中我认为极具价值之所在,萧红通过描写东北平原上的人原始的生存状态,以直观的方式描述其生命体验,向读者展现了她的生命主题。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提出了关乎生死的终极问题,促使人们去反思去追问。它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所表达是永恒的人类的主题,这一主题超越了时空,而寻求人内在的突破,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死场》是超越了很多局限于阶级眼光的作品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路遥的文字是有生命力的。据说马云在18岁时候还是个蹬三轮车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接触到了路遥的《人生》一书,这本书鼓舞着他复习,高考,并最终考上杭州师范学校。可以说正是路遥的《人生》激励下,马云的人生才发生了转折。路遥文字的力量,可见一斑。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史诗级作品,才看一章便已让我不能自拔。路遥用他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为我们全景式再现了当时中国乡镇生活场景。并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经历深刻地展示了在大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普通人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

  孙少安放弃爱情最让我不能释怀,也最让我有所感悟。青梅竹马的两人终不成眷属,原因呢?少安为了家庭而退学,他放弃了自己的前途。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润叶在一点点向上爬,见识到了更广的世界,而他却自做弃子成了乡下种田的一介农民,最后因自卑而与润叶断绝联系,如果再细细去品读,则会发现人的命运根本不能被自己所掌握,这便是小人物的可悲之处。我多么希望少安能去冲破命运的枷锁。

  但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没有羁绊便不会受伤。生活的残忍不仅仅是艰苦的生活条件,而是给予你希望再将其碾碎。平凡的人占大多数,可平凡不等于平庸,人可贵是在于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他们大多数可以找到自己的理想,努力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它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但曾努力过的事实却足以安慰自己。努力过的人便不再在平庸。

  人生一定要拼搏,获得力量,这样才不会如少安一样,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唯有自强才是根本。说句我们都听腻了的话,“知识改变命”。让自己平凡的一生不平庸。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当她不回你信息时,你会坐立难安,心烦气躁,会不时的关心这么一个人,分了又在一起,那时彼此应该更加会相互珍惜,可是我,我最后就败给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信任。当我不再信任时,我理解了有时放弃比拥有会感觉更真实。没有信任,患得患失,就不再拥有甜蜜,有的只是煎熬。所以,信任这个东西很重要,特别是情感。

  纵然是千里搭长篷,也没有不散的宴席。此时,即使重读这本书,感想万千,也总得有一个结束的时候,小说的最后......我很想说,但是又不能,你们如果有机会,可以自己去读读,生活还是要继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用叶赛宁的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来结束本书。

  那我就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的读后感吧。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你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苦难,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劳动是医治痛苦的良药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花朵是美丽的,果实的价值更高。

  责任是让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最好的催化剂,不可思议吗?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不要见怪,不要见外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心中涌起了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深深的被他感动了。

  看完全书,我认为用四个词可以概括,艰苦,奋斗,平凡和伟大。而全文又贯穿着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故事。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农民家庭的奋斗过程,从而学习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颗平凡的心。

  书中有着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人仗义的金波,吃苦耐劳的孙少平,热情、勇敢的田晓霞, 会说链子嘴的田五,为他人着想的孙少安,坚持革命的孙玉亭等等,他们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他是一位对生活有深邃的理解,对理想有着深深追求,他有男子气概,有巨大的勇气,对生活敢拼敢搏。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后的“揽工汉”、“煤矿工”,他经历了许多苦难,也带给了他一身伤疤,可他依旧坚强。

  全书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土地,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爱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孙少平于田晓霞的爱恋,晓霞带给了少平丰富多彩的生活,可是一切都出乎意料,晓霞不幸救人而牺牲,少平十分痛苦。所以说,生活就是这样超乎人的想象。

  书中的孙少安也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十三岁挑起全家重担,又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改革后,他努力种植庄稼,用全家人的储蓄大胆了建了一个全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建砖厂,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无数辛劳的汗水为村里的人们建造了一座新的学校。他在建砖厂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可他并没有放弃,并重新建造一个更大的砖厂,他也是我佩服的人。

  少平与少安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但我们要努力的改造自己的命运,不为命运所屈服,打拼出一个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一家无疑是双水村十年动乱时期最烂包的一家,全家挤在一孔破窑洞里,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样一个家庭却在改革开放之后,变成了全村最有前景的家庭:孙少安当上了“企业家”,孙少平当上了工人,孙兰香成了完全没有农村作风的大学生……这些机遇带来的伟大变更,看似平凡,里面却透出了孙家独有的可贵的品质:稳健、有毅力、坚强、不服输、肯吃苦……

  孙少安是一个经历了无数磨砺的时代造就出的最非凡而典型的“农民企业家”,他既能吃苦,又有能力,在因为拉砖发了洋财以后,不但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轻易满足,还用其极其敏锐的眼光看出了其他只会埋头苦干的拉砖人根本不会注意的烧砖行业的前景,加上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妻子,瞬间“飞黄腾达”了起来。在扩张砖厂的同时,他却因为请错了师傅而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欠了在村里人看来根本还不起的债。在全村的鄙视和嘲笑中,他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虽然经历了挫折,却显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事业达到了巅峰。相比之下,在我看来,失败或许比成功更有意义,“当失败是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不错,因为失败,才凸显出孙家最宝贵的品质,坚强、倔强、永不言败的特点,使孙少安有了更好的前景。

  整部书的高潮,无疑是田晓霞的死。对于年轻的孙少平来说,这无疑是世上最残酷、最无情的打击,普通人绝对是无法承受的,有些人甚至因此寻了短见。而孙少平这时表现出的,是超人的坚强与毅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恢复了正常,击败了苦难。这样的使人“意想不到”的反应,是没有经过真正思想成长、洗礼的人根本无法做到的。孙家的精神更是不折不扣地体现出来了。

  孙玉厚老汉留给儿女们的,看似除了姓氏一无所有,实际上留下的却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罕的东西,那就是厚道、脚踏实地、坚强、不怕吃苦、倔强,那种让各种失败、苦难在其面前变得微不足道的完美品质。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平凡的世界》——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最认真看的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

  当我捧起它打开第一页时,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吸引住了:“……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描写了近十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惊叹不已。

  陶醉在这些美景的描写中,我渐渐进入了故事。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勇于进取,经历重重磨难,最后终于走向成功。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的弟弟孙少平,视野开阔,不甘于待在农村,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这对兄弟都有一颗善良、进取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坚强,人们常说:“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才能取得成就,这将给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带来很大的益处。

  书中穿插了各种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少安的淳朴的农村爱情;少平的浪漫爱情;田润叶的曲折爱情;金波的草原恋歌爱情;田润生的超凡脱俗的爱情;真是包罗万象,各有特色,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感人和心动。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李向前和田润叶动人肺腑的爱情,润叶在李向前残疾只后竟然能喜欢上他,精心照顾他,不抛弃不放弃,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啊!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永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

  生活本就平凡。小的时候受童话故事的熏陶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一定是个了不得的英雄,总是期盼着快些长大,长大了我要保卫地球。但是越大越发现我们本就是平凡的人,我们过着平凡的日子,操持着平凡的家事。平凡的日子又总是透露着一些不平凡:爸爸回家时偶尔带回来的零食,这对小孩来说就是不平凡的惊喜;妈妈给要过生日的女儿准备蛋糕和礼物,这又是不一样的小惊喜;女儿把自己拿得的奖状骄傲的放在爸妈手里,爸妈的笑颜又是一处不平凡……我们都在努力生活,努力的把自己平凡的世界变的有那么一丝不平凡,我们给身边的人创造惊喜,我们在学习劳累或者工作辛苦时候奖励自己一些小礼物,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生活的仪式感。

  我们的生活绕不开亲情,爱情,友情,正是这些情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孙少平和孙少安两个农村中有文化的小伙子,他们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互相扶持他们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家庭变的更好。

  里面有个情节我深受感动,孙少平给自己准备要上大学的妹妹准备好行李,心思缜密的他为妹妹准备好了一起,包括贴身衣物。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姐姐和我的弟弟。姐姐准备要离家的时候,姐姐说她想吃小鸡腿,我就在姐姐提前走的一天晚上去小超市给姐姐买好了,其实心里十分舍不得姐姐离开。我的学校准备开学了,弟弟也提前一天给我买了他爱喝的饮料带给我喝,弟弟本就没有多少零花钱,他舍得给我买饮料我也是十分感动。我想亲情就是这样,大家子就是一个整体,大家心里都互相惦记着对方,血缘这种东西已经把大家紧紧的黏在了一起。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我们都在平凡的生活,平凡是种常态,生活也是。但即使是常态的生活我们也要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气息。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

  也许是因为考试的原因,《平凡的世界》我没有认真去看,好的作品总发着金光,期末考试完后,我就打开这本厚厚的书开始阅读。

  这本厚度大于1.5厘米的书总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给人一种读也读不完的感觉,可是读了一页,这情节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这讲的是中国城市,乡村生活,孙少安、孙少平等人间发生的事,矛盾、挫折、爱情、欢乐,每个人的日常中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选择都有所不同,高调、严谨、平凡,在这本书中,主人公孙少平选择了平凡。

  这位主人公的出生十分平凡——农民,贫穷使他羞涩腼腆,但没有使他变得消极,经过一些磨练,他由一个羞涩的贫困少年变成了一个男子汉,在这之间,他也经历了许多波折,离乡打工,远离亲友去挖煤,田晓霞与他凄美的爱情,挖煤时的意外,这困难比我们所遇到的强几百倍,是我们无法挺住的,但他胜我们一筹,他挺住了。最后他童年时的玩伴,金波的妹妹向他表白,但他又拒绝了,他需要他自己的平凡生活。

  一本名著,带来我们需要的知识,让我们好好理解每一句话。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

  久闻大名,对于这本书,可以这么说。

  很早就听爸爸说过,在他还在上高中时,就在广播电台中听过这部书的播音。他当时就喜欢上了,天天在收音机旁如饥似渴的听。

  我也一样,不过,我是如饥似渴的看。刚看了个开头——对于这部百万字巨著来说,一百面左右的确可以算开头——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对于书中描绘的极度贫困,几乎是我难以想象的。而在这极度的贫困中,给我感触颇多的,便是农民们寄梦想于知识,希望用知识来改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孙少安的成绩优异,却因家中一贫如洗而没能完成学业,尽管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成为一名生产队长,却仍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生活贫困;田润叶的成绩不如孙少安,但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教师,收入稳定,受人羡慕。两人儿时环境相似,却造就迥然不同的人生,这何尝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力证呢?

  是的,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知识,牛顿不会成为牛顿,爱因斯坦不会成为爱因斯坦,霍金也不会成为霍金。这是知识改变小层次上命运。在大层次上,没有知识,我们仍是野蛮而未开化的原始人类,噬皮吮血,粗鲁肮脏。可以说,是知识改变了这一切,让我们享受到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在朴实的农村地区,有知识的人是颇受尊重的。也只有那些有知识的人,才能如此轻易得到豪爽农村汉子的好感。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敬重,人们敬畏这种能改变人命运的神秘力量。知识有无私的气场,就像突然遇见极度残疾的霍金先生,人们内心的第一个念头仍是尊敬。

  写到这儿,我突然很感激,感激我有机会学习这些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同时,我也想到,也许在与别人交往时更要多一分尊敬,只为那脑中的知识。原因很简单:

  知识改变命运。

  当一个人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时,无论他的身份如何,都似乎值得我们尊重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9

  "爱,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合二而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两个民族,语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间连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吗?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

  "他长久地立在那个小湖边,立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望着深秋碧蓝的湖水,热泪在脸颊上淌个不停。波涛轻轻舔着他的脚尖,水鸟在空中盘旋飞翔。远方,草原、山脉、落日、晚霞,仍然是当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幸福却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时光再退回到当年,让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会有的青春和幸福……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

  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满地生活在人间。我会永远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声,一直到我闭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样会不息地唱那支歌,那支青春和爱情的歌;愿你常能听见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地企望,某一天,甚至我们已白发苍苍,我们或许还能相见;如若不能,哪怕是在梦中,或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别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地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灵土地上,怎么会没有绚丽的花朵重新开放呢?

  他终于决定明天离开这个小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

  平凡的世界,却诞生了不平凡的人儿,他们坚强勇敢,善良正义。

  少平的家庭条件十分落后,他上学时只能吃剩下的饭,然后他结识了同样卑小的赫红梅。无论赫红梅怎样,少平也没有怨恨她,反而帮助了她。红梅因为家世不好又碍于颜面偷了几张手帕,而少平想的十分周全,他不想让红梅以后抬不起头来,便付了手帕钱。尽管他也十分穷,少平的善良与宽容感动了我,让我知道以德报怨的伟大之处。

  长大后的少平已完全蜕变,他开始自立自强,他揽工做活最勤奋,他不向命运与身体不适低头,这是他的另一不平凡——坚强奋斗,乐观向上。少平的哥哥的身上也有这样的品质,他不仅与父亲一起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有担当,而且无论家庭如何烂包,他都没有怨天尤人,一直都努力着改变自己的境况。他发家致富办了制砖厂后,即使分了家,也依旧很孝顺自己的父母。

  就算身份卑微,但自己却昂首奋斗,乐观向上,他们用他们的淳朴人性与坚强意志诠释了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爱情,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2

  读完《平凡的世界》,很多感触五味杂陈。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这本书,大概最想说的是:“我们最难做到的不是成为一个惊天动地的‘英雄’,而是在平凡的世界中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去生活”。

  什么是人生赢家?在少安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曾经陪他并肩作战的妻子却倒下了。到底该以什么作为人生赢家的标准,或是功成名就但却满手污秽?或是平淡简单但却快乐开心?或是事业有成但却透支健康?看似所有世间所有一切都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有得必有失,所以找到自己人生的平衡点就是自己的人生赢家!

  世事轮回,戒骄戒躁。故事中孙玉厚一家的生活境况接二连三地发生戏剧性的变化,随之变化的是村里人的态度。生活极大的可塑性使一个人的万事不易成为谬论!我们不可能一直坠入深渊,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巅峰。因此,平和的心态变得弥足珍贵,不去患得患失,不去沉沦低谷,不去沉浸成功的喜悦,才是最佳的心态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3

  这个世界多么的平凡,其间没有无所畏惧的勇士,也没有力挽狂澜地英雄,更没谁做出过惊天动地地壮举:有的只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着地普通的人们。而这个世界又是多么的广阔,从撇下妻儿独自逛花花世界的逛鬼,到中央派下的专员,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包罗万象的生活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这里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人出生,也有人死去,但无论如何的演绎,这世界都是那样的真实鲜活,感人至深,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人震撼和感叹的无疑是对1975—1985年间波澜壮阔地历史进程和十年间天翻地覆的巨大转变。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那书中的一切也都无法立足了。书从那个混乱而又癫狂的后期写起,那个时代充斥着暴力、迫害和黑暗,“半脑壳”田二被拉去接受,强烈的讽刺了那个荒唐时代的可笑与丑恶。而田二总挂在嘴边的“世事要变了”那句话也成为贯穿小说第一部的谶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双山村这片黑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做生意、搞养殖、开饭馆、开发廊、甚至小偷的猖獗都在从侧面证明着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进步。

  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对比最强烈的则是田福堂和田福军兄弟,这对兄弟一个是热衷于“革命”的疯狂的“农村革命家”,一个是有能力却屡遭排挤的国之栋梁:田福堂在“革命热潮”中炸塌山梁拦阻河道的"恢宏壮举",田福军却遭排挤打压而被挂了空职,之后,田福军最终成了坚持实行新政策的铁腕领导人,而田福堂最后只能在废弃的磨盘中残喘着思望过去的荣耀。这是人物的对比也是时代的对比。去真实的记录时代能感染一代人,而在记录大时代的基础上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则能流传百世。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不是那些读了以后毫无感觉的书。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都要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

  “路遥”的作品是最具有思想性的,没有家族祠堂的恩恩怨怨,没有大户人家的小农意识,只有苍穹下一望无垠的土地,广阔天地中的芸芸众生。

  “孙少安”常常拄着锄头站在地头上想,如何去改变生活,让全村的人不再挨饿,他的心都在这片土地上,他不相信会永远穷下去。

  “孙少平”常常坐在学校外的土墙头上望着驶过的火车想,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想离开这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心里在渴望改变。

  也许“路遥”没有想过,他所塑造的人物,直到今天还会与我们的思想产生共鸣!那就是想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寻找一种不平凡。

  “路遥”将爱情和婚姻分的清清楚楚,爱的纯纯粹粹,活的真真切切。平凡的爱滋润着我们善良的心,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

  《平凡的世界》这世界是平凡的,这众生也是平凡的,却在平凡的生活里演绎着不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

  这考试后的这几天,我把《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已经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也有许多情节令我感动,有许多人令我铭记在心,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借鉴。

  孙少安那种为了家人可以放弃一切的。他为了不连累自己心爱的润叶,在润叶给他表达自己的爱意后选择逃避。为了让家里少些负担,就娶了不要彩礼钱的与二妈一族的秀莲。两人从此相爱了﹔孙少平可以因为自己善良的本性去原谅那个伤害过自己的郝红梅。在侯玉英的爸爸在门市部抓住了偷了手绢的郝红梅后,非常理智的放了郝红梅,还让知道此事的所有人都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尽管郝红梅曾经欺骗过自己的感情﹔兰香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她却非常懂事。在家里其他人正在为姐夫的事焦急时,她独自一人默默地去喂猪,拾柴禾。

  对比在黄土高原艰难地生活着的人民群众,我们还有理由叫苦吗?他们有的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有时遇到旱灾会没有粮食等等一些困难,都使我们为此感到愧疚、难过、悲痛。

  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自立自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敢于面对、善于原谅他人等一些精神品质。我会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些的,让我们一起加油!

  读书不仅带给我们知识,还带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让我们一起读好书,行好事,做好人吧!

辛亥革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如何评价

辛亥革命时期已经没有这些辩论了
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都在辛亥革命之前,这很正常,因为趋利避害是人性决定的,如果能够改良,谁会支持革命。当时的革命者只是认为改良已经走到尽头,不可能实现。但那时候,毕竟被视为激进者。
真正的社会主流依然支持改良,所以当时宪政派大行其道。直到皇族内阁的出现,连宪政派的大旗张謇也在给友人的信中透露,革命已经无法避免。
革命注定是改良的路基本走向失败才会被大众所支持。
首先 你这问题的时间段并不对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是在清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 也就是1905年到1907年 而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开始的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开始于光绪二十九年,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间全面展开,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涉及问题之广,都是空前的。经过这场大论战,
一、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于是纷纷脱离改良派,参加到革命的行列。二、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改良派也不得不承认,经过论战,“革命党之势力”,“如决江河,沛然而莫之能御也”。但是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却未能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在驳斥革命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和瓜分的问题上,革命派虽然表示即使干涉也不足惧的态度,但始终天真地认为帝国主义是遵守国际法的,不会干涉中国革命,更不致引起瓜分。在驳斥革命会引起下层群众暴动因而产生“内乱”的问题上,他们一方面说要对“自然的暴动而加以改良使之进化”“为秩序的革命”;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社会的长期动乱,又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意见,即所谓“革命之范围,必力求其小;革命之期日必力促其短”。在驳斥关于“土地国有”就是“夺富予贫”的问题上,除个别激进分子外,革命派不仅未能做出有力回答,反而明确声明根本没有这种打算,即“吾人之政策”,“非损富者以益贫”,是欲使富者“有益无损也”,且使“富者愈富,贫者亦富也”。革命派的这些严重弱点,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明他们无力把民主革命引向彻底胜利。[1]
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经过这场大论战,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实质编辑
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辩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是革命,还是保皇;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最近出现的“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这一论调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6785.html

[如何评价最近出现的“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这一论调]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