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10 00:01:1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众所周知,作为颇具影响力的著名古典白话小说,《水浒传》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梁山泊起义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的形象。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江等36位义军头领在接受宋廷的招安之后,便鲜有记载。尽管在不少野史和笔记中,描写了梁山好汉跟随大军北征辽国、南讨方腊的故事,但后人对其真伪却一直争论不休。
那么,梁山好汉们究竟去了哪里?历史上还有没有关于他们的蛛丝马迹?
01抗金先锋
在有关招安之后对梁山好汉们的记载中,最为有名的一位便是关胜,也就是小说中那位“大刀”关胜的原型。
小说中,他在征方腊后被任命为大名府兵马总管,但据《宋史》卷四七五和《金史》卷七十七所载,关胜其实是做了济南府的守将。建炎二年(1128)冬,金军大举进攻济南,知府刘豫吓破了胆,欲举城投降,但被关胜所阻。
关胜率军出城拒战,屡次杀退金军,展现了自己不俗的武艺和优秀的军事素养,确实无愧于小说中他“马军五虎将之首”的称号。
但可惜的是,此时知府刘豫是铁了心要投降。为了给新主子一份见面礼,刘豫竟以赴宴为名,在席间毒杀了关胜,而后降金。
因坚决抗金而被奸贼所害,关胜死的是很光荣的,却也和岳飞的最终境遇一样令人唏嘘不已。
而在《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引《靖康小雅》中有载:“……金人先屯兵县中……翼日,贼遣重兵迎战。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这位“招安巨寇杨志”,就是受招安的宋江之部将杨志。从这则史料可知,杨志和关胜一样,也参加了抗金战争,还在救援太原时被任为先锋。
然而,此役中杨志的表现和关胜相比却相差甚远,他与金军接战后,因战事不利便从小道溜走,结果导致后军大乱,宋军主将种师中也死于乱军之中。
而在所有参与了抗金之战的梁山好汉中,犹以张荣的战绩最为出色。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军以宗室完颜昌(金帝金太宗之族叔)为统帅,从山东南下,连克楚(今江苏淮安)、泰(今江苏泰州)诸州,淮南震动。为求自保,当地百姓公推原梁山头领张荣为帅,率孟威、贾虎、郑握等人纠合山东义军数千人,渔船二三百只,暗自尾随金军南下。金军发现他们后,立即派兵进攻,双方在泰州附近遭遇。张荣遣小舟出击,并佯装撤退,将敌引至缩头湖(今江苏兴化东)一带。金军主帅完颜昌以为义军船小人少,又无斗志,想全歼之,遂紧追不放。
缩头湖在山旁,山土风化,湖床增高,此时正值天旱水涸,金军大船驶入湖内为泥淖所阻,不能前进。而张荣早已布置官兵一半乘舟、一半登陆,在附近山头埋伏下来。见金军行动受阻,义军小船四出,用弓箭向敌射击。金军大船动弹不得,官兵只能从舟中跃出,登岸迎战。就在金军于岸边尚未列阵完毕、手忙脚乱之际,山头义军伏兵四起,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金军或溺毙水中,或陷入泥淖,阵亡达五千余人。完颜昌爬出船舱,由健卒背上河岸,冲开血路,方才走脱。
这场缩头湖大捷和随后岳家军收复建康之战,成为当时宋金交战中宋军仅有的两场胜仗(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虽有积极意义,但宋军最后失利),不仅大涨了南宋军民的信心斗志,更将金军势力完全逐出淮河流域。
此役中,张荣、孟威、贾虎、郑握等大显神威的梁山义军头领,正是《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和李俊等水上英雄的原型。宋廷闻讯后,立即擢升张荣为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兼泰州知州。可惜的是,因为宋高宗一味求和苟安,而宋廷对张荣这种义军出身的武装力量始终极度不信任(可参考后来辛弃疾的命运),张荣投宋后始终郁郁不得志,最后只能终老南方。
02结寨自保
在两宋之交那个风云际会的动荡年代里,梁山好汉们除像关胜、张荣这般积极投身抗金之外,还有的则竭尽所能率百姓结寨自保。面对金军的威逼利诱始终毫不妥协,彰显了忠义的本色。
据《中兴杂记》载,绍兴初年,有梁山寇董平者以衡阳(今湖南衡阳)为根据地,占山为王。他召集流亡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不数年积粮万石,以致附近军民争相归附,号称十万众。金国扶持的伪齐政权以高官利诱董平,被其严词拒绝。面对宋廷派来的围剿官军,董平坚持游击战术,从不正面交锋,并不断派出使者告知宋将,自己有心抗金,望宋廷成全。
这个董平,即是绰号“双枪将”的梁山好汉董平的原型。有意思的是,此董平也因善使双枪,而被称为“双枪”董平。
后来,朝廷派岳飞统岳家军征讨董平。岳飞遣人晓以大义,终使其于绍兴六年(1136年)率部将柴进、燕青、张清、朱武(注意这些人应该就是小说《水浒传》中同名人物的原型)及部众两万余归顺。
据《行朝痛纪》载,因不满宋高宗苟安求和的政策,加之对朝局腐败深感痛心,董平于归顺三年后上表辞官。岳飞数次留之而不得,遂明白其心已决,准其而去。
董平随后和柴进等人往天台山出家为道,后不知所踪。
03巾帼英雄
说完了男好汉,还有一位女好汉也值得一说,那便是小说中人称“一丈青”的扈三娘的原型。这位女中豪杰乃是南宋初一路义军首领张用的妻子,据《鄂国金佗粹编》载:“相州人张用勇力绝群,号‘张莽荡’。其妻勇在其右,带甲上马,敌千人,自号‘一丈青。’”起初,张用在东京留守宗泽麾下效命,但宗泽死后,继任的杜充胡作非为,弄得诸路义军分崩离析。张用也不满杜充所为,拉大旗单干,和其妻“一丈青”一起率军在淮西抄掠,据众数万。后来,宋廷命张俊、岳飞征剿张用。
岳飞因和张用是同乡,于是写信劝降张用。张用本来犹豫不决,但“一丈青”深知岳飞和岳家军的英名,对丈夫晓以大义,终使张用率部投降。
张用归顺后,宋廷即授予其拱卫大夫、相州防御使之职,封“一丈青”为县君(宋代命妇的封号之一)。不过,由于宋廷对义军出身的将领百般猜忌,张用和“一丈青”随后也就淡出了历史舞台。这位颇明大义的巾帼英雄,似乎未能在宋金战场上建功立业,殊为可惜(否则宋军将多一个梁红玉似的人物)。
元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朝不保夕。这种大背景,滋生了底层民众的反抗精神。于是宋江起义的英雄行事迹被广为传唱,愈发深入民心。其实宋江手下并没有一百单八将那么多英雄好汉,不过像关胜、杨志、董平等人,在历史上均有真实的原型人物。元末明初的文人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整理各种民间传说,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汇编和补充完善,才有了今天的《水浒传》。
虽然结局各异,我们却还是可以通过史料看到:即便在招安之后,各路好汉星散于野,但他们或积极效命疆场,或守护一方平安,始终不改忠义的本色,和那些王侯将相一起,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招安后为朝廷效力,经过东征西讨,最后七零八落,绝大部分或战死或病死更有死于非命者,所剩不到三分之一。“昔日弟兄相聚,如花始开;今日弟兄分别,如花零落”(宋江语)。纵观这些幸存者,大致是四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受到重用的技术人才
神医安道全从一个开民间小诊所的大夫做到了太医院的金紫医官,走上了事业巅峰;善养马的皇甫端当了御马监大使,干起了专业;会制造火炮的凌振在火药局御营上班,也算人尽其才;刻章子的金大坚在内府御宝监为官;文案萧让在蔡太师府中作门馆先生;草根歌手乐和在驸马王都尉府中“尽老清闲,终身快乐”。
专业技术人才到哪里都能混口饭吃,这就是一技傍身的好处。
第二种结局:在职业生涯中继续发展
“关胜在北京大名府总管兵马,甚得军心,众皆钦伏。”“呼延灼受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后领大军,破大金兀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还有些官复原职的,比如“黄信仍任青州;孙立带同兄弟孙新、顾大嫂,并妻小,自依旧登州任用”。
第三种结局:看破红尘出家修道
公孙胜最早脱离梁山体系,回去做道士了。朱武、樊瑞也随公孙胜一起修道,以终天年。戴宗在泰安州岳庙出家,后来大笑而终。鲁智深悟道,听潮圆寂。残疾人武松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寿终。
第四种结局: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柴进、李应、杜兴回到老家继续当有钱人去了。宋江的弟弟宋清还乡为农。穆春自回到揭阳镇乡中,复为良民,不再当恶霸了。另外还有邹润、蔡庆、裴宣、杨林、蒋敬、阮小七等都是洗白了后回原处当老百姓去了。
为什么上述梁山好汉能成为少数幸存者?究其原因,除了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
一、 生活历练,学会反省
这些年在梁山混事,以及日后被朝廷当枪使,有点儿头脑的好汉都会对自我进行一番反省。
比如柴进,落草之前属于钱多闲得蛋疼的主儿,爱好收留犯罪嫌疑人,终于把自己拉下了水。
上梁山后柴进即失去了在沧州当柴大官人的光芒,地位尴尬,这使他学得乖巧而务实。后来见戴宗主动辞官,阮小七被夺官,柴进开始反省自己,深知当过方腊驸马是个“历史污点”,怕被秋后算账,“不如自识时务,免受玷辱”。因而推称风疾病患,难以任职,主动回乡为民,自在过活。和他一样当初也是不情不愿上了梁山的李应,马上也效仿柴进,回乡当财主去了,再也不用看别人的眉高眼低。
二、高人点醒,开悟智慧
这些幸存者们虽然没有像鲁智深那样得智真长老栽培,有听潮悟道的机会,但是他们多数都曾聆听过一介布衣萧嘉穗的一席话。萧嘉穗在助攻荆南城立下大功后,拒绝了宋江“面奏天子,一定优擢”的好意,视富贵功名如浮云,并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萧某今日之举,非为功名富贵。萧某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是孤陋寡闻的一个人。方今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的,终不能达九重。萧某见若干有抱负的英雄,不计生死,赴公家之难者,倘举事一有不当,那些全躯保妻子的,随而媒孽其短,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象萧某今日,无官守之责,却似那闲云野鹤,何天之不可飞耶!”
听懂这席话的公孙胜、鲁智深、武松等十余个好汉意识到了看似锦绣的前程,不过是海市蜃楼的幻像,开始寻思急流勇退之路,最终都得到了较好的结局。
三、身家清白,作恶无多
作者施耐庵具有一定的佛家因果思想,对于无案底良善之辈,还是愿意“安排”一个好的结局,放一马。比较典型的是:张青孙二娘夫妇毕竟以前是开人肉包子铺,杀人无数,所以还得拿命来偿;而孙新顾大嫂夫妇上梁山前没案底,得到一个好结局也是自然。
武松虽然曾在鸳鸯楼犯下十几条人命的严重污点,但他能够以出家方式与旧我告别,故而高寿终。美髯公朱仝很有关羽的“忠义”思想,内心善良,嫉恶如仇(恨李逵杀害无辜的小衙内),所以他结果相当不错:建功立业、官至节度使。混江龙李俊有头脑有能力,看准机会诈病脱离梁山体系,带着两个弟兄到海外开辟了新天地。
浪子燕青在遇见故知后,体验了一日“农夫、山泉、有点儿田”的生活,加之朋友对他“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雕鸟尽,良弓藏'"的劝勉,燕青由此萌生退隐之心。他也用此话去劝主人卢俊义急流勇退,可是卢不开悟。最后,燕青带着他从方腊处弄来的两担金银珠宝,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了;而卢俊义落得个被奸臣暗害的下场,主仆二人的结局天壤之别。
梁山好汉们基于自身悟性,以及对现实的不同程度认识,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收获了全然不同的结果。
水浒传中108将在招安后大多死亡,只有少部分做了官、以及归隐,在征讨方腊时死了45位,之后又有一批人病死在路上,有一批人选择弃官、远走,首脑被朝廷毒死,只有极少部分还在做官,梁山起义在招安之后就彻底失败了。
一、弃官远走归隐这一批人属于梁山结局比较好的,他们在打完方腊以后都放弃了做官,像武松当时因为残疾选择出家,还活到了80多岁,鲁智深的结局也算不错,他直接圆寂了。燕青最后辞别了卢俊义,在外逍遥。公孙胜继续回去当道士。混江龙李俊选择了出海,还有好几个兄弟跟着他,他后来在海外还打下一片土地,做了国王,属于水浒传108将中过得最好的一位。其余的人也都各有各的去处,大部分都回了原籍,过原来的生活。
二、战死病死毒死这一批人是最多的,梁山好汉大多没有好结局,梁山一伙被招安以后,就被派去攻打其他的反贼,辽国、田虎都没有损伤,直到攻打方腊。因为方腊的势力最强,并且所处地区的地形复杂,梁山好汉战死病死的非常多。而两位头领活了下来,不过还是被朝廷毒死了。李逵是和宋江一起被毒死,吴用、花荣等人在宋江的坟前上吊。
三、继续做官能继续做官的人很少,并且做了官也基本都是小官,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神医安道全。这108将中唯一继续掌握实权的就是呼延灼,他是北宋开国将领呼延赞的后代,这是他回去能够继续得到任用的主要原因,他最后是死在和辽国的战争中。如果按照水浒传中的背景,宋江等人坚持下去,或许有争霸天下的机会,而招安无异于于虎谋皮,思想的局限性导致了这场起义的失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