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历史各个朝代都分别崇尚哪种颜色

时间: 2022-09-17 10: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历史各个朝代都分别崇尚哪种颜色

历史上,唐朝采用“官品服色制”,都有哪几种颜色,哪种颜色最尊贵?

都有哪几种颜色,哪种颜色最尊贵?

唐朝的“官品服色制”中的颜色有四种,紫色、绯红色、绿色和青色。所说到最尊贵的衣服颜色应该是皇帝老儿穿的赤黄色明服,上头用金丝线镶龙凤的图腾纹样,很是尊贵。《通典》里头讲到这个官品服色制的具体内容: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绿,八品、九品以上青。

所以可以看出官服里面最尊贵的为紫色,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着紫色的衣裳服饰,要知道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是权利很大,在皇帝心中分量很重的官员,若是看到穿紫色衣裳的人,就可以去巴结巴结,好为自己的仕途打下一个好基础。说笑了说笑了。

四品、五品以上的官员穿绯色,绯色在现在看来是个很暧昧的颜色,通常用在心仪的女子身上,很有情调。六品、七品以上为绿色,绿色好哇,绿色青葱美丽,穿绿色衣裳让人看起来年轻秀丽、活泼可爱,更容易招到桃花的。最小的八品、九品则穿青色了,青色也挺好看的,但是总觉得上不了台面,像那种小姐身边的丫鬟,唯唯诺诺、甚是胆怯,难怪用在了最小的官职服装上,不足为奇。

其实唐朝初期的时候官服颜色还没有那么大的分界线,也没有太多人在意该穿什么颜色,还有人和皇帝撞衫的呢,不过后来就被禁止了,可能会皇帝也是怕尴尬吧。总之这也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等级礼仪,只能拿来供历史学家考究历史罢了。

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品服的花饰:三品以上绣纹:一品,径五寸独科花;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四至七品绣纹,均是径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无绣纹。庶人只能衣白布。而白居易当时的职务是江州司马,司马一职在别驾、长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当时,实际上是闲职。其官阶是最低的文散将仕郎,从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历史上唐朝的官服有,三品以上的官服紫色,四品五品是红色,六品七品是绿色,八品九品是青色。当然是紫色代表的是最尊贵的品界,他都是三品以上。
有一个寓言故事叫“齐桓公好服紫”,说得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爱好穿着紫色的衣服。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齐国上下于是都爱穿紫色衣服。

在当时,因为紫色染料价格不菲,所以紫色布料也非常昂贵。这个故事说明,在古代,从一个人的衣服颜色是可以甄别出他的社会地位的。这一点,在后来的唐朝发展成一项制度,人们可以直接通过颜色区别官员的品阶。
而对颜色做出规定的,正是唐代的“官品服色制”。
唐朝初建时,为了恢复在隋末大乱中开始走向混乱的品服制度,唐高祖李渊命令对服饰制度进行重新调整,在君臣服饰的颜色、材质、配饰等方面都做出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但是,此时的皇帝和大臣都可以穿紫色和黄色,君臣之间的区别还不是那么明显。直到后来,唐朝才禁止皇帝以外的人着赤黄色,“天子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

到了唐太宗时期,朝廷开始认识到,如果不在服装颜色上加以区分,就无法有效彰显贵贱之别,于是对当时官员的常服颜色进行了如下规定: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绿,八品、九品以上青”(《通典》)

至此,唐代的服色制度大体确定下来,后来即便有调整,也是在“紫”、“绯”、“绿”、“青”这4种颜色基础上做出微调。

比如说,以上4种颜色只是对官员品阶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划分,如何进一步区分“四品和五品”、“六品和七品”以及“八品和九品”呢?

唐高宗时期对官服颜色做了这样的规定:“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鍮石带。”(《旧唐书》)

唐高宗通过对官服颜色的深浅以及所佩戴的腰带质地,让所有官员之间品阶的高低,都能得到了最为直观的表现。
唐代官员最尊贵者穿紫色官服,最卑微者穿浅青色官服。所以,在我们文章开头所举的白居易的例子中,这个“青衫”实际上代表了诗人十分尴尬的官场地位(从九品)。当时白居易无辜被贬,沦落江州,所以才会对那个身世凄惨的琵琶女报以同情,二人实则是同病相怜。
唐朝的官品服色制如下:
一、颜色:
1、三品以上着紫色;
2、四品,深绯;
3、五品,浅绯;
4、六品,深绿;
5、七品,浅绿;
6、八品,深青;
9、九品,浅青。
二、品服的花饰:
1、三品以上绣纹:一品,径五寸独科花;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
2、四至七品绣纹,均是径一寸的小朵花。
3、八至九品无绣纹。
4、庶人只能衣白布。
例如,白居易当时的职务是江州司马,司马一职在别驾、长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当时,实际上是闲职。其官阶是最低的文散将仕郎,从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
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除,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

历史上哪个朝代最崇尚白色?

朝代 白色
楼主你要谢谢我哦!^_^ 我给你找到了最确切的答案: 历史各朝代崇尚的颜色-- 朝代 五形 崇尚颜色 夏: 木 青色 商: 金 白色 周: 火 红色 秦: 水 黑色 西汉:土 黄色 新: 木 青色 东汉:火 红色 魏: 土 黄色 晋: 金 白色 宋: 水 黑色 齐: 木 青色 梁: 木 青色 陈: 火 红色 隋: 火 红色 唐: 土 黄色 宋: 火 红色 元: 金 白色 明: 火 红色 清: 水 黑色 民国:木 青色 现在:火 赤色

古代每个朝代的皇帝-穿的衣服都是什么颜色的

在中国古代唐宋之前,君王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没有明确规定;唐宋之后,皇帝的衣服为黄色。

据《礼记》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袍服更是五花八门。

进入封建社会后,皇帝所穿的“龙袍”也并非都是黄色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穿的就是黑色袍服。因为秦始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深信不疑,认为夏是木德, 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商为火克金, 而秦取代周王朝,理所当然是水克火了。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为木,色青;南方为火,色赤;西方为金,色白;北方为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因此,秦代的“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西汉龙袍主要是沿袭秦朝龙袍的特点:“以水德居,服黑色。”

到汉文帝刘恒时,开始弃用黑色,“汉文帝十五年,服黄色;十六年,服红色。”据《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这是缘于刘恒认为大汉王朝应“协于火德”。晋代时,转而崇尚金德,以赤色为贵,所以晋代的皇袍采用的都是大红色。

“黄袍”的流行始于隋唐时期,由于当时崇尚“以黄为贵”,“黄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据《唐六典》记载:“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柘黄,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黄色,也就是杏黄色,但在当时还未禁民间穿着黄色服饰。唐承隋制,《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此后的天子穿赤黄色的袍衫,而臣民“仍许通着黄”。真正在民间禁用黄色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间,皇帝不愿意和一般人同着黄袍,于是下诏“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据宋代王楙所撰的《野客丛书·禁用黄》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止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据《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记载:“至唐高祖,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袍子的颜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唐高宗李治更于总章年间颁诏强调“一切不许着黄”。

“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则始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8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赵匡胤手下众将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跪拜在地山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到宋仁宗赵祯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黄袍又因袍上绣有龙形图案,索性被叫成了“龙袍”。
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朝皇袍颜色是黄色的。宋朝以红色为主偶有白色。明清皇帝的正装皇袍颜色是黄色,

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所以皇帝袍服基本还是在这五个范围内
黄色,丝稠做的,上面绣龙文,用的都是金线(金子做的)
清代的皇帝和平时应该差不多
最多是颜色上的
其他朝的皇帝比如说明代
皇帝一般日常工作服上朝穿的都是衮龙袍
又叫衮服
(样子就是和韩国古装电视剧国王穿的差不多只不过衣服是黄色的
团龙多一些
至于帽子都是黑色的翼善冠
金色的翼善冠是陪葬品中国影视剧为了好看)当有重大礼仪
比如登基
结婚等等
要穿
冕服(样子就是和历史课本上秦始皇画像穿的那样)
一般都是黄色,代表贵族,龙的象征~

中国古代朝代的代表颜色是玄黑吗?

汉朝之前的代表颜色,我认为只有汉朝之前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文化传统!rn君王的衣服,宫殿多用黑色装饰,好像是被称为玄黑。rn什么是玄黑,代表什么?是代表古中国的颜色吗?

黑色是汉朝以前用的,黄色是隋唐以后用的!

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德王天下。

秦朝水德是秦王室以黄帝为自己祖先所推导得到的德行。推导过程:黄帝土德→少昊木德→颛顼金德→帝喾火德→帝尧水德→帝舜土德→夏禹木德→商汤金德→周文王火德→秦朝水德。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中,就把黑色上升到“天”的颜色。古人感觉到,北方的天空长期都是神秘的黑色,而在北方的北极星又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自然代表了天,是众色之首。

所以你会看到,虽然商和周分别崇尚的是白色和赤色,但仍然保留着对黑色至高无上的尊敬。

比如殷商人就说自己是玄鸟的后代,《诗经》中“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说的就是这个。

而周天子,也照样是黑色的迷弟。“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出自《礼记·月令》),意思就是说周天子呢,住在北向明堂的左侧,他乘黑色的车,驾黑色的马,车上插着黑龙旗,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玉……可以说是非常酷了。

而在《易经》这本书里,不光把黑色上升到天的位置,还提出了一个主导世间万物运行的学说,阴阳五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

等到春秋战国,五行又被配上五德,用五种颜色来表示,金是白色,木是青色,水是黑色,火是红色,土是黄色。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和手下的人开会,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和政权取得方式的关系,来确定自己朝代的五德和五色。

到了秦朝,秦人掐指一算,认为自己应该属于水德,所以一开始就走起了厚重风,崇尚黑色。现在我们在电视剧中也能看到,只要是秦国的背景,从服饰到旗帜,全都是乌压压一片黑色。

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大秦王朝,黑色一直都是人们崇尚的颜色,可以说包揽了中国文明的源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德

各朝各代帝王冕服都是黑色,算是吧。
概括一下以玄(深黑色),赤(应该是正红),明黄为主。
各个探讨的话 每个朝代都有对应的五行颜色,比如夏朝木德尚青,商朝金德尚白,秦朝水德尚黑,汉朝火德尚赤,唐朝土德尚黄

炫黑就是深黑的意思,代表帝王尊严和皇室威仪(尤其是秦朝,只有皇帝才能穿玄黑衣服~~)

只能说代表县亲和秦朝的颜色~~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当然不是,中国古代用白、青、黑、赤、黄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
然后用五行家的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解释王朝更替、并确定自己王朝的“正色”以证明自己的统治是受命于天,而秦朝使用的正是黑色(玄意为黑,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玄武以及四圣兽)
具体可以查看http://baike.baidu.com/view/378491.htm即五德学说
在现在其实好多颜色都可以代表中国,因为五正色均被使用过,如明朝尚黄色。中国红也是出自于此,不过现在所谓的中国蓝和五德并无关联
五德始终说。
秦朝属水德,所以尚黑。

不同的朝代崇尚的颜色是什么

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各有代表的颜色。属金的颜色有白色、金色和杏色,商朝尚白;属水的颜色有黑色和蓝色,秦朝尚黑色;属火的颜色有红色和紫色,周朝尚红;那么有哪个朝代是尚木和尚土呢?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秦朝是水德,水克火,尚黑。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秦朝,从周朝的火德直接跳到水德,尚黑。到汉武帝时候,武帝觉得跳过秦朝的做法欠妥,改水德为土德,尚黄。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历代君王的德性分别是: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与相克说一致)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帝喾又归于木德;唐尧为火德;虞舜为土德;夏禹为金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商朝为水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周朝为木德;(与相克说不一致)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
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

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
  
三国时期,魏按照相生说,续为土德,蜀延续汉的火德,吴也同样相生为土德。
  
两晋时期,晋朝接替魏,以金代土,自然定为金德。从西晋末期开始,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汉-前赵政权的匈奴人刘渊硬说自己是汉朝的亲戚——刘邦曾经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所以,继承汉的火德。到了刘曜时期,改为水德,理由是替代晋朝,金生水。后赵也延续了水德。慕容氏的前燕定木德,理由是燕发迹于东方,东青龙,青乃木德之色,并且从后赵论起,水生木也说得过去。
前秦的符氏对“五德说”缺乏兴趣,没有定德,所以缺德。  
后秦自称火德,理由不明。    
匈奴人的夏竟然自称是夏大禹的后代,承继夏朝的金德。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别论德。南朝的刘宋接替晋朝,金生水,属水德,尚黑。南齐,水生木,属木德。
梁不愿意晋升火德,沿用南齐的木德。  
陈,接续木德,木生火,属火德。  

北朝的北魏声称自己是皇帝之后,所以继承土德,尚黄。但到了孝文帝时,改为水德,理由是北魏传承于晋,金生水。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都沿用了北魏的水德。
继而,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按照水生木德原理,北齐、北周皆取木德。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德木生出火,属火德,尚赤。  
唐朝替代隋朝,火生土,属土德,尚黄。

到了武周时期,“五行说”出了点小意外,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硬说自己的祖先是周文王,在“五行相克”体系中,周德为火,所以武周继承火德。 唐睿宗时,改回唐德土德。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自认没有资格称德,只有五代参与论德。后梁承唐的土德,土生金,属金德。
后唐不承认后梁,认为自己仍是唐朝的延续,沿用土德。
后晋,土生金,续为金德。
后汉,金生水,续为水德。
后周,水生木,续为木德。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出现了一个辽朝。辽为契丹人所建,契丹人起源于辽水,所以自认是水德。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续后周,木生火,为火德。但到了宋朝,“五德说”已经不太被看重,有走向消亡的迹象。

辽之后,北方又出现了一个金。金世宗定德为金,尚白。但金章宗改为土德,理由是靖康之变,金掳徽钦二帝,理应续宋德,火生土,所以为土德。
元朝,接续金朝,土生金,定金德。
  
明朝,颠覆以往的“五行相生”,改为“五行相克”,火克金,定为火德。清朝,延续相克原理,水克火,定水德。据说,明的火奇旺,有“三重火”之说,一重为炎汉之火,一重为朱姓之赤火,一重为“明”之拆为日月,皆火。清朝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以“三水”克三火。 清朝后,社会提倡科学,五德说遂不纳于官方。但民间尚有推崇者,并多有推论。
有云:民国代清,是土克水,当属土德,有“一山一石皆为土”之说。本朝以木克土,当为土德。 再云,五行相生,水生木,民国属木,所以青天白日;木生火,本朝属火,所以赤旗猎猎。
唐朝尚土···
文章标题: 历史各个朝代都分别崇尚哪种颜色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0360.html

[历史各个朝代都分别崇尚哪种颜色]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