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曲沃代翼后,晋国公族的氏是晋氏还是曲沃氏

时间: 2022-09-12 01:00:1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曲沃代翼后,晋国公族的氏是晋氏还是曲沃氏

三家分晋有四个主要原因,分别是哪四个原因?

1、曲沃代翼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了自己的叔父成师,是为曲沃桓叔。这次的分封给晋国带来了近70年的内乱。曲沃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曲沃城人口和规模都比晋国都城翼城要大的多。有了实力自然不甘心屈居人下,晋国曲沃这一支开始尝试向最高权力发起挑战。

春秋地图

经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的持续进攻。终于在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攻克翼城。武公担心周天子干预,于是把晋国的宝器全部贿赂给周釐王,公元前678年周釐王正式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曲沃武公正式成为一方诸侯,是为晋武公。

曲沃代翼是以庶代嫡,以下克上,竟然还得到了周王的承认。它破坏了封建规矩,是个恶劣的范例,对整个春秋乃至战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曲沃和翼城

2、晋无公族

曲沃代翼产生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晋无公族。武公死后位置传到了献公手里。在曲沃代翼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晋公室:桓叔、庄伯之后。这些公族严重威胁到了献公,再加上前车之鉴不远。献公在士蒍的谋划下,分化瓦解逐步消灭了所有桓庄之族。等到骊姬之乱时,献公对自己儿子下手,死的死,跑的跑,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了。晋国因此没有了公室这道屏障,一旦有权臣篡位,晋王室也是无可奈何,这跟三国时期魏国很像,司马懿篡权后,曹家也是无一人能站出来反抗。


骊姬之乱

3、异姓公族

晋国虽无同姓公族却有异姓公族,晋国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权臣:赵盾。他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爷爷。晋成公一即位就发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这当然不是晋成公的想法,这是赵盾的意思。这可不是为了公族的虚名,而是为了田,公族是要受封土地的。晋国卿大夫就这样慢慢的蚕食晋国土地。



4、六卿制度

晋文公时期晋国设立三军制:中、上、下三军,每军一名将,一名佐。中军将为正卿,元帅,执政,其余为次卿。此制度变化多次有的时候是五军十卿,有的时候是六军十二卿。直到晋平公时期才稳定为三军六卿,因为这时候晋国卿大夫最强的就只剩下: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这六家了。后来范氏、中行氏又被灭了,就只剩下四家了,六卿又改为了四卿。


六卿几乎完全瓜分了晋国土地

六卿既主政又掌握军队,实际掌握了晋国的大权。而六卿都来自强大的十二个家族。这些家族在明争暗斗中互相兼并,失败的退出历史舞台,胜利的逐渐壮大。胜利者直接瓜分失败者的土地,而国君却无能为力。


跟随重耳流亡的五贤

总结

有人认为三家分晋的根本原因是:世卿世禄制。我觉得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世卿世禄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制的,否者诸侯分封出去的土地就永远出去了,那么所有的诸侯国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没土地了,有分封肯定也有相应的回收制度。比如:犯罪剥夺封地、无后回收封地等。 世卿世禄也不是只有晋国,但最终被分的却只有晋国。


智、赵、魏、韩-四家势力范围

晋国被分解的根本原因是:卿大夫在晋国争霸过程中逐渐壮大,六卿制让卿大夫掌握了军政大权,卿大夫又专为家族考虑,结果是大夫家势力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多。 甚至一家卿大夫带自己的军队就能跟齐国干。晋国没有强力公族导致无法压制卿大夫。更可悲的是晋国王室土地封出去了就无法回收了,卿大夫失败了,他家的土地也回不到晋国王室手中。这直接导致晋国王室力量越来越小。最后终于被韩赵魏三家完全瓜分。

从赵氏孤儿到三家分晋,赵氏是如何从家道中落重新崛起的?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曾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改变成话剧,并在巴黎各大剧院演出,盛况空前。然而关于《赵氏孤儿》背后的真实历史却并非像元杂剧中刻画的那样感人动听,甚至就连剧中的头号反派“屠岸贾”也大概率是一位子虚乌有的人物。

关于《赵氏孤儿》故事的怀疑有许多,但历史上的晋国赵氏家族确实曾遭遇一次险些灭门的惨案,只是在这背后或许蕴含这一个更为惊天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剖析一遍赵事情的前后经过吧。※ 赵盾:独断专权 ※

从春秋初期开始,晋国逐步崛起成为雄踞一方的大国。然而在此期间,晋国公族之间为夺君位而屡屡内斗,其中尤其以曲沃代翼最为激烈。曲沃是晋国公族的一脉小宗,却因势力强大而对晋君展开了前后长达六十七年的战争,并最终篡晋上位,并且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小宗击败大宗,成为诸侯国的新主人,这标志着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开始,

同时也刺激了此后晋国公族争夺权位的野心。在晋文公上位前的几代岁月里,晋国公族之间的屡屡爆发内斗,使得每代君王继位之后都不得不提拔支持自己的卿大夫,压制公族以稳固朝局。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十几家势力强大的卿大夫家族,赵氏便是这些卿族中实力相对较强的一族。

晋国赵氏发迹于晋文公时期的赵衰。赵衰,即赵成子,曾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之久,并多次献计重耳脱险,最终成功登顶成为晋国上卿,并助晋文公参与践土之盟,辅助其成为春秋霸主。后来赵衰死后,赵氏家主之位便由赵盾继承。当时的赵氏一族主要人物包括赵衰妻叔隗之子赵盾,妾赵姬(晋文公之女)的三位儿子赵同、赵括和赵婴,以及赵衰的侄子赵穿等。继承家业的赵盾,于是率领整个赵氏家族继续前行,并晋升为晋国执政

由于赵盾的权力欲望旺盛,并且性格也十分强硬,在晋襄公死后驱逐竞争对手狐射姑(至此,狐氏一族退出晋国卿族争斗),拥立了年幼的晋灵公为国君,开始排除异己、独揽大权。在此期间,赵盾曾先后两次击败秦国进犯,确保了晋国霸主地位的稳固。然而晋灵公长大后,赵盾专权依旧,拒不还政,引得晋灵公的杀意。只是在晋灵公的数次策划下,赵盾都有惊无险的逃脱了。后来堂弟赵穿弑君,并迎回了因惧怕而准备逃出国境的赵盾。

从此赵盾权势愈加鼎盛,他为感念赵姬当年贵为国君之女,却让家母之位给自己的母亲叔隗,先后提拔赵同、赵括和赵婴三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入朝为官。赵氏在朝中的权势过盛,引起了其余卿族的忌惮和敌意。赵盾死后,谥号“赵宣子”,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夏天的太阳”(夏末,百姓对夏桀的评价),可见当时赵氏树敌之多。※ 赵括:分崩离析 ※

赵氏的鼎盛,触犯了晋君、栾氏和郤氏等势力的利益,然而在赵盾死后,这些势力摄于赵氏庞大的势力和影响力并未立即动手,首先出现的变故源于赵氏内部。晋景公时,晋楚两国间发生了邲之战,赵婴作为中军大夫,却晋军溃败时早早预备船只,并且先行率领所部渡河撤退,没有预先告知赵同、赵括。这件事情在兄弟三人中埋下了芥蒂,成为赵氏崩裂的导火索。赵盾死后,由赵括继承了族长之位,但赵盾的爵位被其子赵朔继承。由于赵朔的权威更大,相较而言赵括和赵同缺乏德行,因此此时赵氏的实际掌权者是赵盾之子赵朔。

赵氏能重新崛起靠的是赵鞅的整合全族以及赵籍的三家分晋。春秋时期开始,晋国开始慢慢发展成一方大国。 然而在它发展期间,晋国公族因为争夺君位而开始展开了非常激烈的斗争,尤其以曲沃代翼这一脉最为激烈。

曲沃虽然只是晋国公族中的一小宗,但它的实力强大到能和晋君之间争抢六七十年的君位,而且最后成功当上了晋君。

曲沃代翼这一脉成功当上晋君的事迹刺激了后来的晋君争夺权位的想法,因为在晋文公之前,晋国公族之间经常内斗,因此每位晋君继任后他们都得提拔那些支持他们的卿大夫来压制公族,减少内乱。而赵家便是这些被提拔的卿大夫家族中的一家,而且他们的实力是排在这些家族中的中上等的。

赵家的崛起是从晋文公时期的赵衰开始的,而当时赵家里能继承家业的就只有嫡子赵盾、侄子赵穿和庶子赵同、赵括、赵婴。后来赵衰死后,抄赵家就由赵盾继承。后来赵盾的野心太大,迟迟不把大权交还给晋灵公,还在官场上树敌众多,给赵家后来的分崩离析埋下了祸根。

赵盾死后,他的儿子赵朔继承了赵家的家业,但他后来英年早逝。而且赵婴后来因为和赵朔的妻子赵庄姬走的太近,就被赵括和赵同流放。赵庄姬后来向晋景公通信后,晋景公就把赵家灭门,只留下了赵穿一脉。

后来是赵武将赵家重新发扬光大起来,而真正让赵家崛起的,是整合全族的赵鞅以及做到了“三家分晋”的赵籍。赵家的崛起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他们能重新崛起,其实也算是奇迹了。

他们历代的家主都是很好的领袖,并且在当时的政治条件和经济局势下,能够在这局势里能够崛起就证明这个家族很厉害。
赵氏一族几经波折,在诸卿争斗不休的朝局之下从家道中落到重新崛起。
赵氏一直很聪慧,他很会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所以才会崛起的

当时晋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啥最后走向了“分晋”的道路?

公元前四百零三年,中原大地上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周威烈王分封魏斯、韩虔、赵籍为诸侯,曾经称霸中原一百五十年,立国近七百年的晋国公族被三个卿族取代。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曾经如斯强大的晋国,最后走向“分晋”,这几件事情是关键!


第一件事情便就是:曲沃代翼

公元前七百四十五年,晋昭侯分封叔叔成师到曲沃,从此曲沃小宗与翼城大宗之间,开始了长达六十七年的斗争,曲沃小宗三代,共杀害五任晋君,驱逐一任晋君,斗争涉及到周边数个诸侯国,曲沃小宗最终取代翼城大宗,成为晋国的公室。

曲沃代翼,对于整个周王朝来说,是礼崩乐坏的重要标志,算是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的关键事件,对于晋国来说,小宗取代大宗,算是开了内乱的头,从此晋国宗室间斗争不断,直接引发了第二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便就是:桓庄灭族

公元前六百七十八年,周僖王收受曲沃武公的贿赂,分封其为新的晋君,这就使得周王室成为了天下的笑柄。

而在曲沃代翼之后,桓庄一族成为了晋国的公族,在晋献公即位之后,桓庄一族与晋君一脉关系渐渐疏远,有些人不满晋献公,企图再来一次曲沃代翼,晋献公得知之后,勃然大怒。

公元前六百六十九年,晋献公发兵剿灭桓庄一族,除了少数投靠晋献公的公族,其余公族皆被灭族,从此消失在历史上。

从此之后,晋国公族再也不是能够左右政权的政治势力,这还不算严重的,在那个普遍以公子、公孙辅政的年代,晋国竟然将不续群公子定为了国策……


第三件事情便就是:骊姬之乱

公元前六百七十二年,晋献公击败骊戎,俘虏了骊戎首领的女儿,晋献公把其立为妃子,史称“骊姬”。

在桓庄灭族之后,晋献公仍感不安,在骊姬的挑拨之下,晋献公与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关系急剧恶化,不久,太子申生被杀,重耳、夷吾逃亡国外,晋国公族再遭涂炭,这一系列的事件被称之为“骊姬之乱”。

在“骊姬之乱”之后,晋国进入了一个极度尴尬的局面——晋无公族,不任公族也成为了晋国的特色制度,这就为第四件事情埋下了伏笔……


第四件事情便就是:六卿辅政

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击败并杀害晋怀公,登基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重耳。

在晋文公即位之后,深感公室无力辅政,于是设立六卿辅政制度,并将此确立为了晋国的国策,在六卿辅政下,晋国称霸春秋一百五十余年。

晋国六卿如同一把利剑,保卫着晋国不世霸业,但这把利剑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边保卫晋国的霸业,一边蚕食晋君的君权,最后导致了晋国走向“分晋”……

文章标题: 曲沃代翼后,晋国公族的氏是晋氏还是曲沃氏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9862.html

[曲沃代翼后,晋国公族的氏是晋氏还是曲沃氏]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