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张仲景

时间: 2022-05-27 12:02: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7次

如何评价张仲景

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为何在正史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定对张仲景并不陌生,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影响了中医界一千多年,被后人奉为经典,他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生活在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却在《后汉书》、《三国志》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同时期的神医华佗却“青史留名”,这是为何呢?

张仲景像

历史记载中的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虽然被后世尊为“医圣”,但他在历史中却是个谜一般的人物。这里提到的谜一般,并不说张仲景不是真实历史人物,而是他的相关记载实在是太少了,难免会让人产生这种错觉。

虽然张仲景在《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在两晋的私人著述中却有提及。最早提到张仲景的是西晋医学家王叔和。他在所著《脉经》第五卷中说“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同时期的医学家皇甫谧也提到了张仲景,“汉有华佗、张仲景。其它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可见张仲景确实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在西晋人看来,张仲景至少和神医华佗是齐名的。

但是其所著经典《伤寒杂病论》原稿早已散佚,直到西晋时期才由王叔和从残册中整理出《伤寒论》传于后世。而他的生平事迹则更是简单至极,王叔和在《伤寒论》卷首简单提及“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从中可知,张仲景名张机,字仲景,南阳人,曾在汉朝做过长沙太守。

关于他的事迹,也非常稀少。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张仲景曾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诊疗。当时二十多岁的张仲景为侍中王粲诊疗,说王粲到40多岁的时候眉毛会脱落,到时候不出半年就会去世。张仲景嘱咐王粲要服用他所开的“五石汤”,这样才会幸免,不过王粲认为张仲景说话不好听,所以并没有服用五石汤。

三天之后,张仲景问王粲是否服用了五石汤,王粲撒谎说服了。张仲景一看王粲的脸色就知道王粲在撒谎,于是感叹到大人为何如此轻视自己的性命呢?但王粲还是拒绝服药。等到二十年后,王粲的眉毛果然脱落,而王粲也在187天后去世,果如张仲景所言。皇甫谧对此评价到,张仲景医术之高明“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虽然历史中关于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记载仅此而已,但他的大致形象可以勾勒出来:南阳人张机字仲景,东汉建安年间曾做过长沙太守。他在20多岁的时候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诊疗,20年后应验张仲景所言,其医术非常高超。

不过这也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张仲景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其医术又如此之高超,那为何单单行医的华佗在正史中有传记,而做过长沙太守的张仲景却在正史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为何张仲景在正史中没有记载

对此,刘知己在《史通》中对陈寿提出了质疑“当三国异朝 ,两晋殊宅 ,若元则 、仲景 ,时才重于许、洛 ,何桢 、许询 ,文雅高于扬 、豫 ;而陈寿《国志》、王隐晋史 ,广列诸传 ,而遗此不编。此亦网漏吞舟 ,过为迂阔者。”


刘知己认为张仲景的才能和地位同桓范(曹爽的智囊,曹魏大司农)一样,在许昌和洛阳非常知名,两人应该在陈寿的《三国志》中立有传记。但陈寿却没有为其立传,刘知己认为这是陈寿太过于粗心,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

对于刘知己就此事对陈寿的评价,我是不认可的。

陈寿写史的才能无需多言,和他同时撰写东汉、曹魏历史的有多人,但仅有陈寿所写被列为正史。比如夏侯湛所编写的《魏书》基本要完成了,当他看到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后,便觉得自己写得一塌糊涂,“便坏己书而罢”。王沈同阮籍合著《魏书》,不过时人认为其内容远远不如陈寿所写“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可见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当时最有权威性的史书,而陈寿没有为张仲景立传,自有其道理,肯定不像刘知己说的那样,是巨大的错误。简单来说,无非是两点原因。一是张仲景的功绩和地位不足以被立传,二是张仲景留存的资料太少,没办法为其立传。

1、张仲景的功绩和地位不足以在正史中立传

凡能在正史中留下姓名的人物都不是泛泛之辈。张仲景被陈寿忽略,是因为在陈寿看来,张仲景还不够资格。

首先是张仲景的政绩不够资格。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如果他的政绩十分突出,陈寿自然会给为他立传,即便不单独立传,也会在写史的时候提一下他的名字。

比如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将东汉、曹魏卓有政绩的地方郡守们合为一卷。陈寿在此卷中共为五人立传,分别是任峻、苏则、杜畿、郑浑、仓慈。在卷末,陈寿又补充到“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乂,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提及了另外五人的姓名。

在陈寿看来,以政绩来说,从曹操当权到曹魏灭亡,也只有任峻、苏则、杜畿、郑浑、仓慈这5人能以政绩突出的地方郡守身份单独立传,而吴瓘、任燠、颜斐、令狐邵、孔乂等5人只是有资格被提名罢了。而当时地方郡守前前后后当有千人之多,可见想要青史留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张仲景作为长沙太守来说,必然没有突出的政绩,陈寿不会为其立传。

其次是张仲景的医术不够资格。张仲景闻名于后世,不是因为他做过官,而是因为他高超的医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陈寿肯定会把他列入《方技传》中,同华佗并列,不过陈寿并没有这样做,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提一下。当然这并不代表张仲景的医术很差,而是张仲景当时的名气不大。

医生这个行业在当时是“贱业”,社会地位很低,稍有点志向的人是不会从事这个职业的。华佗本来想出仕做官,但无奈从医,虽然他医术精湛,但他对医生这个身份并没有认同感,这是他一生的心结,同时期的张仲景想必也是差不多的心境。

因为他非常有可能是被杜撰出来的。所以说在证实中没有留下记载,这还是非常正常的。
因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一定非常强,所以才会没有太多的记载。
因为张仲景又不是什么大臣或者皇家贵族,所以在正史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很正常。
屠呦呦没有退休之前你听说过她吗?

中国人对张仲景的评价

对张仲景的评价 掌中斤生活不认识上 一个很有名的吧 一些大事 所以说他的理论一直对工人影响是非常大 对于他们

张仲景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评价是什么?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未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不务正业,公务人员,不仅非法行医,而且非法制剂。没有中药师证,没有中医师证,没有师承推荐老师,没有公正。

张仲景和现代医学毕业生之间究竟谁的医术更厉害?

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时代风云人物,学者方舟子或许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领悟,在《科学成就健康》一文中,他这么描述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作为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医学知识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错误的,远远比不上今天的任何一位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

这段话浓缩一下,大约的意思是“张仲景医学知识基本全错,远远不如现代医学毕业生”。看到这一评价,不禁让人升起这样疑惑:张仲景究竟行不行,是否真不如现代医学毕业生?



作为中国的医圣,张仲景与华佗处于同一时代,都经历了黄巾起义、东汉三国乱世。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一旦死人多了,必然就会爆发疫病,而东汉三国乱世,正是杀人盈野的时代。

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但东汉建安初年(196年)以来,不到十年时间,张仲景家就死伤无数,三分之二患疫病而死,其中70%死于伤害。同时,张仲景四处行医之际,更亲眼目睹了人间悲事。

于是,张仲景痛下决心,立志解决这一难题,经过数十年的辛苦,终于写成了一本举世名著《伤害杂病论》,就是主要是治理伤寒,但兼谈一些“杂病”。



对于《伤寒杂病论》,如今医学界给予的总结中,有这么一段话: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显然,这是对秦汉以来的医学,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总结和创新,所以必然存在“时代局限性”,即便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也在所难免。

但不管如何,对于医学知识而言,张仲景属于筚路蓝缕的前人,而现代医学毕业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必然会比前人掌握更多知识,眼界更为宽广,从这一角度来说,“张仲景远远不如现代医学毕业生”的观点,好似也没有错。



然而,以时代的差距来碾压前人,这种比较几乎属于无稽之谈,现代小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远远超过三皇五帝,但能说三皇五帝比不上现代小学生吗?更为重要的是,张仲景之所以成为“医圣”,不仅仅只是一本《伤害杂病论》,还有他的志向、医德、医风。

目睹百姓惨遭疫病之痛,立志解决伤害问题,付出数十年的努力,以这一标准来看,现代屠呦呦或可与之相比。至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能有这样的志向之人,估计一巴掌可以数出来。

建安年间,张仲景成为长沙太守,但为官之后,却不忘为百姓治病,选择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专为百姓治病,古今高官,能做到这一点的估计只有张仲景。而且,民间传说中,也有很多张仲景为民治病的美谈。另外,张仲景为人治病几乎不收钱。

按理说,张仲景当时功成名就,属于医学领域的“大老板”,可以霸气十足颐指气使,但在《伤害杂病论》的序言之中,却写道“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自认不是天才,认为医学无止境,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从张仲景的志向、医德、医风来看,张仲景和现代医学院校毕业生相比,答案不言自明。其实,别说现代中国医学毕业生,即便全世界来看,能与张仲景相比的,估计百年难出一个吧。

值得一提的是,方舟子的话中,还提到张仲景的医学知识“基本上都是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然而不说《伤寒杂病论》让中国古代没有爆发超大规模疫病,保持较大人口规模的贡献,已经证明了张仲景医学知识至少部分的正确性,就说西药的毒副作用,好像比中药更大吧,方舟子是否更该质疑,以至于从此不再用药呢?

其实,方舟子对张仲景开火,无非是打翻中医经典,由此更好的证明西医高于中医罢了!

肯定现代医生的技术厉害了,小学生吧。
现代人懂解剖学,会治伤寒,有无菌术,所以比张仲景厉害。
我认为张仲景医术更厉害。因为张仲景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而现在毕业生没有经验。
我认为现代医学毕业生的医术更厉害,因为现代的技术更强,而且毕业生学到的医学技术也更多。

如何看待医圣张仲景一剂寒食散毒死无数人的历史?

一般认为,寒食散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明的,当然,寒食散最初是用来治病的,没有那个医生说发明一种药物来害人。但是到后面,寒食散慢慢由“救人”变成了“杀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毒药,这是为什么呢?

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因为服药时必须寒食、寒饮、寒衣、寒卧,故名寒食散。三国时期魏国尚书、曹操女婿何晏寒食散当作补药服用后,寒食散就被上流阶层争相服用,流行后世几百年。

1927年,鲁迅在广州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谈到了寒食散。鲁迅把寒食散比作鸦片,他说寒食散是一种毒药,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殊不知他们心里是很痛苦的,所谓的“魏晋风度”,其实是吃寒食散的缘故。

著名古文献学家余嘉锡先生曾对寒食散做过详细的考证,最后得出结论,服食寒食散无异于饮鸩止渴,其“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据他估计,从魏正始到唐天宝年间,因服寒食散而死的人,不下数百万。当然,这个数字有点夸张,毕竟寒食散也是名贵药材,只有上流阶层才能消费得起,普通老百姓想吃也买不起。

那么,到底是寒食散里面的什么东西使它成为如此烈性的毒药?

起初,人们认为是砷中毒。上世纪80年代,化学史家王奎克先生指出:寒食散中有含砷矿物礜石,而无机砷化合物含有剧毒,超量服用会引起轻重不等的砷中毒,服五石散与服含砷矿物礜石相比,情况十分相似。

但是,寒食散发病的症状很多,砷中毒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发病症状。除礜石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药物会引起中毒?

寒食散毒性之大,发病症状之惨烈,让人触目惊心。晋代名医皇甫谧就曾描述过寒食散发病的症状:“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良夫,痈疮陷背;陇西辛长绪,脊肉烂溃;蜀郡赵公烈,中表六丧。悉寒食散之所为也。”可见寒食散毒性之大。

就连皇甫谧自身也是服散的受害者,他在中年时患风痹之疾,半身不遂,右脚萎缩。46岁时开始服用寒食散治疗,一年后要发。晚上睡不着,情绪高昂易怒,全身发热,就算在冬天,也热得难受,要全身赤裸,吞冰块才能稍稍缓解。最后皇甫谧不堪忍受折磨,准备拔刀自杀,幸亏被家人阻止了。从此,皇甫谧就成了研究寒食散的专家。


皇甫谧记录的服散发病的症状达51种之多,其中包括一些特殊的,如牙齿和骨骼的发病症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除礜石之外是否还有其它药物会引起中毒?

出了礜石,寒食散里面还有一种成分叫紫石英,以前人们认为紫石英是一种无毒的水晶,但现代医学发现,寒食散中用的紫石英其实是萤石,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过量服用寒食散后,会引起氟中毒。通过将寒食散发病的症状和氟中毒的症状做对比,发现古代的“散发”确实包含有氟中毒。

既然寒食散毒性这么烈,那张仲景当初为什么要将它入药呢?

寒食散是一剂毒药,“杀人如麻”。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既然寒食散毒性如此之大,中毒者如此之多,为什么古人还是如此热衷于服食呢?原因在于,寒食散虽然是毒药,可以杀人,但同时也是良药,可以医人。

寒食散最初是被用于治疗中风和伤寒的良药。除了用于治疗中风和伤寒,它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祛病强身和增强人体性功能。可见寒食散的流行是与其强身健体的功效密不可分的。在医家看来,寒食散可以作为滋补药来使用。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寒食散治“五劳七伤,虚羸著床,医不能治,服此无不愈,惟久病者服之”。在医疗手段贫乏的古代,寒食散可以医治好很多疑难杂症,因此成为一剂良药。

但问题是,初服者见其疗效,必然继续甚至加倍服用。然而一旦服食过量,“良药”就会成“毒药”,往往非死即残。寒食散里面使用了大量的矿物药材,这些药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很多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微量元素的缺失有关,所以服用寒食散,确实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某些症状。但控制不好量,过多摄入微量元素,后果可能比微量元素缺失还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寒食散会从“良药”变成“毒药”。

所以,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剂量的问题,所谓“是药三分毒”,“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现代医学也是这样,很多药物都是严格控制剂量的,医生下药时都会严格规定每天吃多少。张仲景发明寒食散,最初也是为了治病用,而且也颇有疗效,但是后世的人把这味“虎狼之药”当成“养生药”,长期服用,最后毒发身亡,这个锅,张仲景不背!

寒食散就跟清末的鸦片一样,是一种毒品,能致幻令人上瘾,但是同时就像鸦片可以缓解疼痛一样,寒食散也有医学作用,而最初张仲景发明寒食散正是出于其医学意义。百分之九十多吃寒食散的人并不是张仲景开药,而是乱吃药。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是被一些人乱吃,这能怪他吗?药,不是食物,服对了那是药,不对那是要命的。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可以用自己的医术去救人,也可以用自己的医术去害人,这都是自己的选择。
事物发展必然是曲折多变,尝试是发现新事物的开始,寒食散虽然毒死无数人,却为后来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必经之路。张仲景一剂寒食散虽然毒死了无数人,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治疗经验。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张仲景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9541.html
文章标签:评价  张仲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