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时间: 2022-05-26 23:00: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如何评价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为什么要褒李贬杜?

因为初代不喜欢杜甫,所以杜甫必须不要脸啊!《毛泽东晚年的诗情与政见》陈东林:在1957年与臧克家、袁水拍等诗人的谈话中(毛泽东)已表示过对李白的欣赏,对杜甫的贬抑:“杜甫的诗,有好的,大多数并不怎么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黑杜甫,赞李白这事儿,起头的并非郭沫若。建国后的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整风、反右、大跃进,在这后,文化界自然也刮起了一股妖风,也要颂扬“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由于毛泽东喜欢三李而不喜欢杜甫和白居易,因此他们把杜甫和白居易提溜出来批判了一番,尤其是杜甫,多次被编排,变成了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知识分子能有好人么?没好人。

到了文革,政治风向又变了,不再结合了,改批斗了。知识分子就成臭老九了,需要彻底摒弃了。郭沫若创作的《李白与杜甫》(1971),就在这个时期。杜甫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自然要划清界限,深入批判。这下杜甫可就惨了,以至于杜甫这辈子干什么都是错的,不仅说任何一句话是在放屁,写任何一首诗是在放屁,就连眼见百姓受苦,想要号召国家减租减税,想要让百姓都过好日子,也都成了放屁。至于具体是怎么骂杜甫放屁的,主要是抓住杜甫光说不做这一点来讲的,还住三重茅的房子,说明杜甫是个反革命。杜甫容易吗?杜甫不容易啊,穷了一辈子,到最后终于吃了一口饱饭,是被撑死的啊!现在有北漂,古时候有长漂(长安)、金漂(金陵)等吗?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豆子的回答但这些都不用管了。既然黑,就往死里黑。郭沫若未必有多恨杜甫,他是怕自己被批斗,因为一旦被发现不革命,有右倾,不崇拜,就不只是拉黑,而是毙命了。郭沫若为了保全自己,结果用力过猛,形成了跪舔之势。说用力过猛,这是真的,因为郭沫若的马屁连毛泽东本人都有点儿受不了。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褒扬李白的部分挺好的,写杜甫就不行了,开启满嘴胡吣模式,双重标准外加诛心之论。得出的结论,无非是杜甫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胆小鬼,心肠坏透了,我们应该站起来揭发他、批斗他。文革期间都是怎么揭发人的呢?我们不妨来看看郭沫若是怎么揭发杜甫的: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来说,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比住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恨人。使人吃惊的是他骂贫穷的孩子们为盗贼。孩子们拾取了被风刮走的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亏得诗人大声制止,喊得“唇焦口燥”。贫穷人的孩子被骂为盗贼,自己的儿子却是娇儿。

他在诉说自己的贫困,他却忘记了农民比他穷困百倍。异想天开的“广厦千万间”的美梦,是新旧研究专家们所同样乐于称道的,以为“大有民胞物与之意”,或者是“这才足以代表人民普遍的呼声”。其实诗中所说的分明是“寒士”,是在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大撒,怎么能够扩大为“民”或者“人民”呢?农民的儿童拿去了一些被风吹走的茅草都被骂为盗贼,农民还有希望住进广厦里吗?那样的“广厦”要有千万间,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劳役,诗人恐怕没有梦想到吧?慷慨是十分慷慨,只要天下寒士皆大喜欢,自己就住破屋子冻死也不要紧。但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进去,哪里还会冻死呢?所谓“民吾同胞,物为吾与”的大同怀抱,“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契稷经纶,只是一些士大夫的不着边际的主观臆想而已。”建国后的各种政治清洗,实则是公权的一次洗粉行为,留下的基本都是脑残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伪残粉,他们并不相信自己嘴里说的话,内心保持十二分的清醒,在清醒之中,干些指鹿为马的自保。

我以前也鄙夷过郭沫若,但渐渐明白了他为什么这样做,也隐约觉得,站着说话的确是不会腰疼的。当时具体的情况和有多少无奈,可以参看周国平写的《岁月与性情》之《北大岁月?郭世英之死》。最后,关于郭沫若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要引一段《岁月与性情》中的《前海那座深院》的内容:毛泽东诗词是当时的热门,我曾两次听郭老讲解。一次是为我办的专场,我请教,全家旁听。我请教的是《清平乐?会昌》,问他如何理解“莫道君行早”这一句里的“君”,是否有所喻指。他答:“我看不出来。”我说:“可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君’是指西方帝国主义。”他说:“那太牵强了。”我翻开一本资料,指给他看,正是他自己曾经提出过这种说法。他立即快活地大笑,全体在场的人也大笑。如此说来,他只是一个被时代裹挟的人罢了。

这是一部奇书,是一部据说留下把柄的书,一部令人不耻的书,一部普遍认为郭沫若一生中最失败的书。人们所以不齿,盖因此书有嫌于他的“巴结”情结。因为毛泽东说过喜欢三李不喜欢杜甫,于是,郭沫若这样的聪明人立马写了《李白与杜甫》,并在书中果真高扬了李白而贬斥了杜甫,这难道不是“讨好”?

在《李白与杜甫》中,郭沫若立场分明,采取了“一边倒”的态度,极大歌颂着李白,极端贬斥着杜甫。这仿佛就是郭沫若的问题。这基本上已成社会公论,甚至连没有读过《李白与杜甫》的青年学生也持此论。足见,“巴结”、“讨好”等评判非常深烈。

终生私交甚好的李一氓,说郭沫若写作《李白与杜甫》的动机和背景是:“(郭)后来写的那个《李白与杜甫》,也是根据毛 的一些说法加以发挥的。 好象就说过,他高兴李白不高兴杜甫。”而李对郭之《李白与杜甫》的印象则与多数人一样:“郭老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可是那本书里有些问题就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进行分析,尤其关于杜甫属于地主阶级的说法,就很形而上学。但那本书提到李白时,他证明了李白生在碎叶,说当时碎叶也是中国的,后来我国外交文件就使用了他这个有力的考据。

这是不是他的一个功劳呢?另外,还有一本《甲申三百年祭》,有人也指出不少的错误。现有人做文章,对《甲申三百年祭》为郭老的论点辩护。总之,郭老的著作就是这两本书有比较大的争议,现在还可以争论,百家争鸣,当成学术问题来看,比较好办。”(《郭沫若研究·学术座谈会专辑》20-21页,文化艺术出版社)。由于有“讨好”之嫌,所以大家也就大大不齿这部著作。

人们不齿这部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郭沫若将杜甫这样的“人民诗人”给彻底粉碎了牌位。由于人们无法容忍“人民诗人”的“神圣地位”倒塌,于是“人民诗人”的追随者们,必然要猛烈讨伐郭沫若,他因此而成了“罪人”文化一个。

真是这样简单吗?在“巴结”和“讨好”的背后,是否还有我们尚未解读出来的另一层“语码”?笔者对此揣摩多年,一直不敢轻易同意这样的说法,而今不揣浅陋,愿意就教方家解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需从一个特别的信号着手。

 世人都说《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的“最坏”的一部著作,而我却觉得这是郭沫若最好的一部书。它好就好在,千头万绪,让人莫衷一是,摸不着头脑,可有多种解释的可能。“借劲使劲”,“造反有理”,“高扬骨气”,“反对奴气”的这种“解读”是我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可能”,不知会否遭来方家的连篇喝斥。

因为郭沫若特别崇拜李白,很欣赏李白作品的风格,而杜甫作品的诗韵与郭沫若不相符,所以对杜甫有贬低。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是在当时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内容反映出了一些惊人的观点,将李白捧上了天,几乎什么都好,简直是千古诗坛第一人。并以大量夸张的语言对李白进行鼓吹,写了大量赞颂李白的内容,严格地说,这也不算太过分,毕竟李白的水平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众所周知,杜甫的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但作为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感人的作品,但为了制造人物的反差,郭沫若却另辟蹊径,他把杜甫拽下了文化的神坛,写成了一个反面人物,硬是从杜甫的诗里找出他是地主老财的铁证,说他是“大地主”,真是殊不可解,这个结论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可笑到不行。

当然,不是所有文人都像郭先生那么观念极端,在那个年代里,大批文人受到了压迫,即使有部分人想去指责他,但也没有发表看法和观点的权力,不知道郭先生今天能够在世的话,对于贬低杜甫的成就和作品又该作何解释呢,即使还给杜甫一个美誉,怕也是来不及了。

郭沫若不过是想用现代人的气节去想像李白当时舒适的生活罢了,所以才那样写的。故人已去,不便多论是非,但他对二人的描写可能只有他本人才可以解释其中的道理。

郭沫若对李白杜甫的评价合适吗

我觉得郭沫若的这本书能够不受前人观点影响,特别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思想严重受制,不敢想不敢说话的年代,能够利用现有史料,挖掘出人所未知人所未闻的新观点新解读是很需要勇气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剥去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的外衣,李杜原来只是凡人一个,在那个造神的年代敢于去神圣化,引起非议争议甚至攻击是正常的。即使在今天,无论作为解读李杜的诗、李杜的人还是唐朝的历史,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

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白属于浪漫主义 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一、李杜之交谊和相互影响

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
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 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他们的默契也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从诗歌艺术上说,也是李白影响杜甫为多:"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前,现存约十首的诗中几乎都是五律,可见杜甫早期的作品原是以五律为主的。"而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后,受到李白七古的影响,后来又"从七古中获得全新的解放,因而又创造了他自己所独有的五古" 。
六十年代,人们对李杜交谊更为关注,出现了好几篇论述李杜之交谊的文章,如郭沫若的《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耿元瑞的《有关李杜交游的几个问题》等。郭文指出,"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七十年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李杜交往和友谊的看法。他说:"杜甫十分同情李白,毫无问题。"而"李白虽然年长十一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前人爱以现存诗歌的数量来衡量李杜感情的厚薄,说杜厚于李,而李薄于杜。那真是皮相的见解。"对于相传李白所作的《戏赠杜甫》诗,作者认为,"既非嘲诮""戏赠",也不是后人伪作,"那诗亲切动人,正表明着李白对于杜甫的深厚的关心。"
八十年代以后,仍然有一些学者论及李杜之交往和友谊,如李宽的《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叶嘉莹的《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王辉斌的《李杜初识时地探索》等。叶嘉莹通过对杜甫《赠李白》一诗的解说,证明李杜相轻之说的决不可信,看出李杜二人于外表的相异之下所蕴含的一份生命与心灵上的相通。王辉斌文则对李杜天宝三载前后的行踪进行考察,认为他们初识的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园。

二、对李杜优劣的再讨论

虽然本世纪大部分学者并不热衷于讨论李杜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时期仍有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的观点。
本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大多学者对历史上的李杜优劣论不以为然。如胡小石在《李杜诗之比较》中就没有对李杜强分高下,而是从李杜二人的创作实际出发对其诗歌艺术之异同一一比较。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认为,历史上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者中能真了解李、杜者不多,"李杜二派的辩论,因为偏倚的嗜好而盲赞瞎谤,都没有说着最重要处"。所以作者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李杜的相异之处。
而另外一些学者虽然没有明确地持李杜优劣论,但隐隐约约显露出一点抑李扬杜的调子。如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就说,"李白虽然\'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然而我们凡夫俗子钟不免自惭形秽,终觉他歌唱的不是我们的歌唱,他在云雾里嘲笑那瘦诗人杜甫,然而我们终觉得杜甫能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了解杜甫。杜甫是我们的诗人,而李白终于是\'天上谪仙人\'而已。"再如李广田在《杜甫的创作态度》中借用宋人罗大经的话表明了自己抑李扬杜的观点 ,还认为:"以诗之纯风格言,李或有胜杜处;以诗之思想内容言,杜实胜李百倍;因任何作品,都不能只凭其风格而伟大。何况所谓风格优越云云,实在也还是一般的偏见,因为归根结蒂,风格仍为思想所决定,一个人如果根本不能接受李白的思想,也就无从欣赏他的风格了。"当然,这种扬杜抑李论是有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的,同时也和论者所持的文学理论观念分不开。同样,傅庚生在《评李杜诗》中也从思想和情思的重要性方面肯定了杜甫,贬低了李白:"若藉着如此的一种客观标准去衡量李、杜二人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杜甫有八九分的光景了,李白要逊似二三分。"
本世纪下半叶 五六十年代,由于受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在研究古典诗歌时,也就更多地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用和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或人民性。用这种观点来衡量李杜,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扬杜抑李论了。然而,当时也有一些学者并未扬此抑彼,而是能够持平,见出李杜二人各自的成就。如苏仲翔的《李杜诗选》就各选李杜诗歌二百余首(共五百余首),合为一编,以见其诗歌实质、风格之异同。作者指出,李白和杜甫,是照耀着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坛的两面万古常新的旗帜。他们二人的作品无疑"同样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李白和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来说,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的出版,又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文革时期自上而下的扬李抑杜的倾向。据王学泰《二十世纪文化变迁中的杜甫研究》介绍,解放后毛泽东不只一次地说过,他更爱读李白的诗,而且认为李白是千古诗人之冠;江青在审查影片《杜甫》是也曾强调说"主席更喜欢李白的诗",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再赞扬其他诗人了,尤其是不能赞扬曾与李白并称的杜甫。所以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几乎处处"扬李抑杜",完全改变了他在六十年代初所持的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的看法。
八十年代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在李杜比较时持扬此抑彼的观点了,人们大多对李杜诗歌创作之异同条分缕析。

三、李杜思想、诗歌艺术之比较

八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李杜的思想和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如胡小石的《李杜诗之比较》就对李杜诗歌艺术和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再如,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就思想、性格、艺术、境遇、行为、嗜好、身体等方面对李杜进行了比较。
五十年代,苏仲翔在《李杜诗选·导言》中首先探讨了李杜思想方面的异同。他认为,在对于祖国的爱慕、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恨等三方面,李杜是共同的;至于二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诗中比较突出的,则为李多人民自豪感与反抗精神,杜富人道主义与悲天悯人之怀。接着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杜"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奄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是随着时代进展又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而赢得\'诗史\'、\'诗圣\'称号的集大成者。"
八十年代以后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对李杜各方面进行比较的成果就越来越多了。在这些成果中,首先值得一提的罗宗强的《李杜论略》。该书从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李杜二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而且精见迭出。
在罗宗强著作同时或之后,学界还出现了一些李杜比较的专题论文,如金启华的《李杜诗论的比较》、袁行霈的《论李杜诗歌的风格和意象》、裴斐的《唐代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萧瑞锋的《李杜异同论》、苏为群的《李杜山水诗的特色及其异同》、吴光兴的《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等。
其中金启华文认为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袁行霈文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裴斐文则认为,李杜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吴光兴认为,李杜生前不受重视,李杜齐名当以其文集行世为限,约在八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或八十年代,"李杜独尊"的构想最初很可能出于"新古文派"。作者还认为,八、九世纪之交至北宋王安石之前,李杜被视为一种共同的审美理想――壮大奇丽;从王安石开始,李杜不同,李为豪放,杜为沉郁。

第九节 小结

总之,二十世纪的李白研究无论是生平、思想研究,还是艺术分析、作品整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然在特定的时期内,李白研究也曾因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而走过弯路。八十年代以后李白研究虽然突飞猛进,但是选题重复、徒有方法之新而无突破之实的现象日益严重。九十年代,真正有份量、有突破、令人为之一振的论著和论文更是越来越少。然而,由于有本世纪李白研究的所取得的成绩作基础,加上更为扎实的治学精神、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更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二十一世纪的李白研究必将会出现更为长足的进步。
李白的诗,字字其仙风道骨,句句奇怪诡谲,汪洋恣肆,纵横捭合,层峦叠嶂,豪迈清逸,分不出哪是文字的美,哪是精神境界的美,台湾有位诗人说李白“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光,七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绝非溢美之辞!他的“尔来四万八千丈,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现海日,空中闻天鸡”、“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无不是想象奇绝,仪态万方,飘然思不群的亘古绝今之作。李太白,真非世间语者!­

领教了诗仙的天才超逸,突然读到杜甫的诗,那深沉抑郁,多愁善感,老气横秋的郁懑情怀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把我从李白诗歌那光怪陆离,亦幻亦真的天仙世界中一下子拽回到了现实世界,民间疾苦,国破家亡,江河日下,妻离子散的画面好像一幕幕电影镜头闪映在我眼前,我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感受到了“花近楼高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心酸,听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言,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呐喊,体会到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无奈,面对这满目疮痍,危机四伏的晚唐社会,一个心系天下,才华横溢,满腹经伦却不遇明主的垂垂老者,在湘江舟中带着无尽的惆思和怅惘含恨而终。“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我仿佛又听到了他的临终疾呼。
李白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
李白主要歌颂盛唐时期,杜甫主要记录唐朝的衰败
李白是浪漫主义,想的不太符合实际,杜甫是现实主义,写的诗大多都是批评当时社会的腐败。
应该、大概、好像、貌似是的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9502.html
文章标签:郭沫若  杜甫  李白  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