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看历史有个疑问,为何历史上多是弟杀兄,子弑父,相对来说兄杀弟,父杀子比较少

时间: 2022-05-16 22:00:3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看历史有个疑问,为何历史上多是弟杀兄,子弑父,相对来说兄杀弟,父杀子比较少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杀孩子的多,希腊人却大多弑父?

01

“弑父精神”与“杀子文化”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别。

希腊神话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是“弑父”,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俄狄浦斯的故事。

有一位国王,得到一条神谕,说他“将被儿子所杀”。这个国王很害怕,因此甚至不敢和王后同床。有一天,他酒后忍不住乱了一下性,结果生出一个儿子,叫俄狄浦斯。国王很害怕,就把这个婴儿扔到了山里。结果这个孩子被一个牧羊人发现并且养大。长大之后,他和国王在城里狭路相逢。两个人互不认识对方,国王命令俄狄浦斯让路,俄狄浦斯脾气也很暴,盛怒之下把国王也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杀死了。然后他因为能力出众,被民众选为国王,按照习俗与前王后也就是自己的母亲成婚,于是应验了他将“弑父娶母”的神谕。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西方家庭悲剧的源泉

这个故事后来被弗洛伊德引用,形成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术语:“俄狄浦斯情结”。

除了这个故事之外,在希腊神话中,“弑父”的例子实际上还有许多。希腊的神界频繁发生父子冲突,父亲通常会对自己的儿子百般提防。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把子女们囚禁于地下,结果他的儿子克洛诺斯用大镰刀阉割了父亲,取代了父亲的统治地位。

克洛诺斯成为神界的主人后并不放心,因为他的父亲死前对他说:“你也将像我一样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于是克洛诺斯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把生下来的孩子全吃掉。所以他的头五个孩子,全都在刚出生时被他一口吞下。第六个孩子叫宙斯,也就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神,出生之后,被母亲用石头调了包,侥幸活了下来。长大后,宙斯把父亲扔出了王宫,自己成为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中“弑父”的故事这么多,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希腊社会当时的某种现实。

遍观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绝对看不到这类“大逆不道”的情节,与此相反,我们看到的多是“杀子”的传说。

比如尧舜禹中的舜很有才干,但是他的父亲瞽叟却不喜欢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毒打他。舜怎么办呢?他从来也不反抗。打得轻,他就乖乖地忍受着;打得重,他就逃到荒野中,一个人痛哭。尧听说了这些事情,认为舜品德高尚,准备重用他。结果瞽叟更不高兴了,他联合自己小妾生的儿子象,要谋杀舜。有一次,瞽叟要舜修房顶。舜刚爬上去,瞽叟和象立马抽走梯子,放火烧屋。好在舜把自己头上戴的斗笠当作降落伞使用,然后跳了下来,逃过一死。结果过了两天,瞽叟叫舜去挖井,舜又老老实实去了,等舜下到井底,他的老爹和弟弟就急急忙忙地挖土填井,想把他给活埋了。幸运的是,舜很有警惕性,知道他们没安好心,一下井就早早在井的侧壁凿出了一条暗道,这才又捡回一条命。

因为这种“百忍成家”“不惜一切代价建设和谐家庭”的精神,让舜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圣贤,被万人歌颂,后来又成了领导。这个今天读起来有点儿怪异的传说,在1911年以前,一直被当作教育中国人的最经典的故事之一,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在一个大灾之年,一名叫郭巨的孝子为了省下一口粮食以确保母亲不挨饿,打算把自己的儿子活埋了。他的理论是,儿子死了可以再生一个,母亲死了就不能复生了。这就是二十四孝中著名的“郭巨埋儿”。

这两个故事也不是偶然出现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样极端地强调孝道的故事很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许可以把中国文化解读为“杀子文化”。

02

神话是现实社会的隐喻

那么,为什么西方神话的主题是弑父而我们是杀子呢?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归根结底还要追溯到中国和希腊地理环境上的不同。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中国地理环境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半封闭的,由青藏高原、草原、沙漠、长城围起来。第二,被围起来的这一大块腹地,土地很肥沃,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也非常适合定居。

而希腊的地理环境与中国几乎完全相反。希腊地理环境的第一个特点是开放性。希腊是个半岛,看希腊地图,给人留下第一个印象的是它的海岸线之长。除了北部,这个半岛的其他任何地方距海边都不过五十公里,海岸天然良港密布,航海条件得天独厚。用顾准的话来说,“这种条件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不具备的”。

第二个特点是土地非常贫瘠。希腊多山,土壤里有很多石块和沙砾,不利于农业耕作。所以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希腊“一生下来就是由贫穷哺育的”。

这种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中国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区别。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黄河两边世代定居下来,很快形成了大面积的、单纯的定居农业模式。中国文明从根上就是农业文明、定居文明。定居文明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过是对上一代的重复,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发洪水,什么时候播种。所以我们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农业社会,老年人是永远的权威,一切社会资源都掌握在老年人手里,老年人对家族的支配是终身制的,年龄越大,辈分越高,发言权就越大。所以中国社会是一个“尚老社会”,与“老”有关的一切词都是好的:“老实”“老练”“少年老成”“老板”“老总”……都有成熟、稳重、德高望重的意思。

而希腊人的生活却不是这样。

希腊贫瘠的土地不适合种大米和麦子,不过那些多岩石的山坡能用来种葡萄树和橄榄树,也可以养羊。所以,希腊粮食不能自给,但是可以生产橄榄油、葡萄酒和羊毛。

橄榄油、葡萄酒和羊毛不能吃,怎么办呢?可以卖了换粮食吃。所以希腊人就到海上去做生意,把自己生产的橄榄油、葡萄酒和羊毛卖到别的国家,把别的国家的粮食运回来。

海上贸易和定居农业这两种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大海显然是年轻人的天下。因为大海充满危险,一次远航要用时数月,与风涛搏斗,这是老年人做不到的。所以在早期的希腊社会,最富有的往往是年轻人。在希腊传说中,我们读到更多的是对青春、活力的赞美。希腊雕塑歌颂的多是青春、健美的人体,因为希腊人崇尚展示青春和力量的体育运动。


这种航海的商业活动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打散了血缘纽带。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不可能是一个家族的男女老幼上一条船,只能是各家的年轻人上一条船,在这条船上,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关系,而不是长幼尊卑的关系。所以一般来讲,在古代希腊,儿子成年后,父亲就会承认他的平等地位。这一传统后来演变成了一条法律:“雅典男性成年后(17周岁、18周岁)即完全摆脱家父的控制,在通过由家父或监护人及立法大会主持的市民资格考察以后,即可获得独立权利而登记造册。”

说到这里,我们回头再看希腊神话。神话是现实社会的隐喻。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把西方民主制度的产生直接归因于儿子对父亲的反抗。他认为,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从“原始父亲”的专制向“兄弟联盟”的民主转变的过程。在希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血缘纽带不断松弛,父权不断弱化。成年人以平等的方式组成社会,从而创造出了希腊的民主城邦。

“弑父精神”是推动希腊西方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基本精神动力。人们对家庭权威的态度,决定了他长大之后对社会权威的态度。西方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敢于反抗权威,在代际冲突中完成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

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鬼魂经常干涉人世的生活,需要人的供奉。而血缘纽带断裂后的希腊并非如此。“在古希腊罗马人的观念中,灵魂犹如飘忽的影像,不具实体,甚至连思考和说话的功能都没有,无力干涉生者的世界。而且,死者一旦获得埋葬或火化,其灵魂即可渡过阴河,进入一去不复返之乡,从此断了还阳的归路。因而,古希腊人对已经安葬,尤其是已经火化的死者的灵魂并没有畏惧感,很少有鬼魂上门造访的故事。”

03

血缘从未断裂,神明已然轰塌

在世界其他主要文明当中,血缘纽带也以其他不同的方式早早地被割断了。比如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也很早就从血缘酋邦时代进入分层社会,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商业。而商业在两河流域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当不同。

“古代苏美尔位于两河之间……每一座城市及其卫星城镇都被沙漠和其他的城市分离开来。……苏美尔几乎没有石头或金属,除了棕榈、柽柳、柳树和白杨这些并不太好的建材之外,几乎没有木材。铜、石头和建筑木材,如果需要的话,也只能通过同北部上游的贸易而获得。”

因此,苏美尔文明不存在如中国这样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同地区的物产必须大量交换,大商业特别是长距离的远途贩运在苏美尔社会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决定性地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形成。“在苏美尔人那里……大商业的存在是生产分工或者说社会劳动分工中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生活整合起来的黏合剂。”

因此,苏美尔人的血缘纽带也很早就断裂了,血缘纽带断裂的一个表现就是神庙的兴起。因为人群不再以血缘为联系纽带了,自然也就不能用共同的祖先来维系团结了。他们要寻找新的共同的信仰,这就令中东地区出现了巨大的神庙。苏美尔各个城邦都竭尽全力,修建精美的神庙,供奉整个城市崇拜的主神,这些神与祖先是没有关系的。共同的神“是有力的社会黏合剂,将居民团结在一起,团结在国王身边,顺从其作为宇宙秩序的一部分。”人们的社会地位由财产而不是血缘决定,穷人大批地成为富人的奴隶,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而在中国,商业自始至终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是主体。“吉德炜指出,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特点有助于解释其文化发展的形式。早期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农耕,所以市场的作用似乎很不重要。另外,中国境内主要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的,这种自然环境很难激发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因为它们流经的纬度相同,故而自然资源基本相似。缺少大范围贸易网络也可以用自然资源分布的广泛性来解释,各地日常生活都可自给自足,没有必要进行贸易。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自然环境与此完全不同,社会发展所需的金属矿石、坚硬的石料和优质的木材十分匮乏,都要依赖远程贸易网。”

因此,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其他主要文明不同。在其他文明血缘断裂的同时,中国却出现了血缘群体的不断扩张,从家庭、家族扩大到部落、部落联合体,最终形成国家。


商代中国看起来和比它早一千多年的苏美尔城邦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城市、宫殿、文字和青铜器。但这只是表面类似,骨子里,中国早期文明和苏美尔文明及后来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两河流域,青铜器之所以出现和发展,主要是由于耕种和作战这些实用因素。而在早期中国,青铜器主要被制造成礼器,用于政治目的。虽然中国的青铜文化如此发达,但农民们用的一直都是简陋的石器。苏美尔人创造文字是为了记账,或者说为了服务于经济。而中国的甲骨文记录的几乎都是占卜,而占卜是商代政治的运作方式。在苏美尔,城市是从经济中心或者说商品交易中心发展来的,而在中国,最早的城市都是政治中心,而非经济中心。因此,考古学家张光直强调,推动中国文明形成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是政治而非技术和贸易。而在世界其他很多地方,比如希腊和苏美尔,是相反的。

张光直也因此认为,中国早期文化与玛雅文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而苏美尔文化“是一个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亲属制度被破坏,亲缘关系为地缘关系所取代。”

然而,虽然和中国一样属于连续发育的文化,玛雅文化也没有祖先崇拜,只有神灵崇拜。所以,我们看玛雅文化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一样,有着巨大的神庙建筑。中国没有这种与民居完全不同的神庙建筑类型,中国的太庙建筑与活人使用的宫殿建筑毫无二致。

因此,血缘这个纽带,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一直牢牢地束缚着中国人。儒家的政治学说原理,其实就是把血缘原则放大到国家。有人说,中国人的宗教是儒教,而儒教的核心是孝道,是“慎终追远”“无后为大”。语言学家研究统计,世界上主要的民族的语言中,关于亲属的称谓有25个词左右,但汉语中有多少个呢?350个。与父亲同辈的男性,英语只用一个uncle就打发了,而汉语有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5种称谓。英语中cousin这个词,在汉语中要用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这8个词才能表达。这正说明血缘关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直到明清,太庙仍然建在离皇宫最近的位置上。在中国南方,一个村子中心最精美的建筑基本都是宗祠。而如果你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你会发现,不论是印度、中东还是欧洲,他们城市中心的教堂、寺庙供的都是神,没有一个是供奉祖先的。

中国人的庙供的是祖先,其他文明的庙供的是神。这是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一个根本区别

中国人多杀子,希腊人多弑父,这种现象主要和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信仰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希腊神话中多为弑父,而中国的故事传说中多为杀子。

关于弑父和杀子的典故,在希腊和中国的古代神话中都有描述。在希腊神话中,比较有名的关于弑父的神话传说就是俄狄浦斯。它讲述的是希腊的一个国王,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将会被自己儿子杀死”的神谕,国王十分担心这件事情会变成现实,便不敢和王后同床。

但却还是在一次酒后乱性时,生下了一个儿子,非常害怕的国王,狠心的将这个叫做俄狄浦斯的婴儿,扔到了深山中让其自生自灭。幸运的是,俄狄浦斯被一个牧羊人捡到,并抚养其长大。后来国王和儿子在王城中意外相逢,二人因让路问题发生冲突,暴怒之下的俄狄浦斯杀了国王,并取代了国王的位置,也就应验了那条弑父的神谕。

其次,在希腊神话文化中,父亲对自己的子女往往都不太友好,不仅很是提防子女,甚至还会用囚禁的方法来限制他们。例如天空之神就将自己的子女囚禁在地下,最后他的儿子奋起放抗,杀了父亲。

而在我国的一些故事传说中,杀子的故事反而更多。例如郭臣埋儿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在遇到天灾时,家中粮食不够,为了自己的母亲不被饿死,郭臣竟然选择将儿子活埋,来减少粮食消耗量。理由是儿子没有了可以再生,但母亲只有一个,很显然这是一个讲述极端孝道的故事。神话故事虽然不太可信,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生活的一种折射,也是社会信仰和人们思想的一些体现。

二.希腊海岸线居多,主要依靠年轻人,中国则大部分相反。

另一方面,文化的形成与国家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首先希腊的山地和海岸线众多,农业耕种条件有限,在粮食方面,通常不能自给自足,需要用羊毛、橄榄油等物质进行交换。这就决定了希腊人主要以海上生意为主,而航海等充满危险性的事情,年轻人显然更有优势。

在船上,人人平等,传统的长幼尊卑的习俗已不再奏效。也因此希腊形成了一个法律,就是成年后的男性可以脱离父亲的管控,甚至可以和父亲平起平坐。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主要依托于较为肥沃和广袤的土地资源。这种情况下,老一辈在经验和智慧上,就更有发言权,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是这个道理。

三.中国儒家文化崇尚孝道,希腊较推崇敢于反抗和独立。

此外,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孝道思想一直深入人心。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血浓于水和尊崇孝道,始终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多地建立宗祠,供奉祖先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希腊文化中,崇尚神力,且敢于反抗权威和压迫,是他们的信仰和文化核心。反抗权威也是解决一系列冲突和矛盾的有效方式,在西方文明中,被认为是社会的一种新陈代谢和更替。

中国古代杀孩子大多是因为儿子触犯了纪律斩首以告诫众人,或者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权力路上的绊脚石所以除掉,希腊人大多弑父是因为想要夺得父亲的皇位,而且受到古希腊神话价值观念的影响。
因为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思想观念存在着天壤之别,希腊人敢于反抗,古代中国是比较保守的
因为两者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自小就宣传以孝为大,而希腊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力

李世民杀兄、杀弟、杀侄、囚父、霸占弟媳,为何在历史上依然人人称颂?

为何在历史上依然人人称颂?

虽然李世民杀兄、杀弟、杀侄、囚父、霸占弟媳,但是李世民的雄才伟略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大于过,李世民又是成功者,他的功都是为了国家人民。对于人们来说,李世民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没有损失,反而更有利于他们,而且在李世民的统治下人人足,实现了贞观之治。所以人们对于李世民依然是称颂。

唐太宗李世民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更是一代明君。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兄长,才当上了皇帝,他的皇位来之不易,他更是深刻的明白江山易得,坐稳很难,他只有更加的努力,才能成为洗白他的过错,成为令人崇尚称赞的皇帝!

所以李世民在位期间,一生为民为国,要说李世民最大的成就是什么,那肯定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开始,为开元盛世的出现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李世民不管在政治上面做得非常好,在军事上也很好!在唐朝面对突厥的冒犯后,李世民对外用兵,平定了很多外乱!李世民在位的期间,唐朝的名声很大,四方都很佩服,不敢造次!

唐朝经过李世民的多年努力,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也比较安定,经济更是得到了发展!对人民做了这么多有利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代明君。

很多电视剧开拍都洗白李世民,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对历史的贡献很大,对人民的贡献很大,人人称颂。杀兄、杀弟、杀侄、囚父、霸占弟媳这些过就主动被忽略,被遗忘。

李世民的功劳是远远大于他所做的这些事情的,而且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完全是错误的,换个人做皇帝的话就没有盛唐出现了。
因为他对老百姓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的巨大的,并且他还开创了一个安乐祥和的“贞观之治”。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百姓心里的主子已经明确是李世民,从七年之战中,秦王带领众将士,英勇善战,平定各路叛乱军。东征西讨,立下无数个战绩,民心早以归秦王,誓死跟随的将领也有目共睹。
虽然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残忍的人,但是他做了很多民主的决定,让大家都称颂他。

“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指的是哪朝的什么事

453年,宋文帝被太子邵所杀,三子刘骏趁机率军夺位,即宋孝武帝。他为人荒淫猜暴,奸淫其侄女,发生两起宗室战事,最后还屠广陵城。当时民谣言道:「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即表示这段历史。其子前废帝继立后又大杀宗室,后为湘东王刘彧所杀,是为宋明帝。然而他亦大杀宗室,使宋孝武帝的子孙尽亡。

其子宋后废帝继立后政局动汤,履有叛变,将军萧道成渐渐掌握军权。后废帝去世后,萧道成拥立宋顺帝,独揽朝政。在消灭政敌袁粲与沈攸之后,于478年篡位,建国南朝齐,史称齐高帝,南朝宋亡。
宋文帝刘义隆皇后袁氏,另有众多妃嫔姬妾,共生了19个儿子,其中刘劭(袁皇后嫡出)、刘濬(潘妃所出)、刘骏(路妃所出)、刘铄、刘绍、刘诞、刘宏、刘祎、刘昶、刘浑、刘彧、刘休仁、刘休祐、刘休茂、刘休业、刘休倩、刘夷父、刘休范、刘休若。
文帝长子刘劭,字休远,他出生的第三天,文帝去看视的时候,本来头上戴的帽子系得很牢固,但不知怎么的竟在无风情况下掉落到了刘劭身边。遇到这样的事,别说是迷信的文帝,就是现代人也得觉得不可思议呀,要是遇到爱搞事的没准不是上新浪头条就是上电视新闻了。文帝很是不高兴,估计在心里怎么说也是留下了阴影。
最初,文帝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劭,后来改偏旁刀为力。刘劭乃皇后所生嫡长子,嫡子承袭江山本是天下共推的无可争议之事,因此早早就顺利被确立为皇太子。
刘劭长大后,美须眉,大眼方口,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谁又能知道,在这副好皮囊掩盖下,其内在品行却是十足的恶劣。
刘劭为了能早做皇帝,私下求助于迷信,盼望文帝早死。刘劭的姐姐东阳公主有个侍婢名叫王鹦鹉,认识一名叫严道育的巫婆。与太子异母的始兴王刘浚与刘劭相交甚密,几个人在一起昼夜求神,雕刻代表文帝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诅咒文帝快死,这样刘劭好快点继位。 
不过老皇帝没有被咒死,东阳公主不久倒是病死了,这样按规定公主的侍婢就要出嫁。但王鹦鹉早就与一个叫陈天兴的奴仆私通了。王鹦鹉忧虑出嫁后她与陈天兴私通的事情就要泄露,于是就写信让刘劭杀掉自己的这个老插杆。陈天兴被杀吓坏了与他一起埋文帝玉像施行诅咒的小黄太监门庆国,觉得自己也要被灭口,于是就向宋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
文帝搜查王鹦鹉家,获得刘劭、刘竣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元嘉十三年(453年)2月,刘义隆因太子刘劭品行恶劣,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密商准备废黜太子,但消息被泄漏。刘劭召集私养勇士2000多人,发动政变,冲入皇宫,杀死文帝,并大杀政敌,于同月自行称帝。
刘劭杀父即位后深知刘骏对他的威胁,所谓先下手者为强,密写手书,命令沈庆之将刘骏杀害。刘骏自幼不得父皇的宠爱,故一直被授以外职,未任京官。10岁,被任为湘州刺史,又先后任南豫州刺史、雍州刺史。
元嘉二十五年(448),刘骏19岁,改授徐州刺史。后任兖州刺史、江州刺史等。元嘉三十年,当太子刘劭伙同刘濬谋反,演出子弑父的丑剧时,他正在远离京师的五州讨伐“蛮”人。所以此时的刘骏手握重兵,又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不管是从实力上看,还是从兄弟次序来看,都是当时决定时局变化的重要人物。
担任杀手重任的沈庆之不但不动手,竟然还倒戈并大力支持刘骏造了刘劭的反。于是,刘骏在母亲路淑媛劝导下,在手握兵权的大将沈庆之的支持下,下令誓师起兵,讨伐刘劭。同时刘骏还向四方诸镇发布讨伐檄文,让他们共同发兵讨伐刘劭。各州郡接到檄文后,全都起兵响应。就在当年五月间,几十万勤王大军饮马长江,攻入建康,平定了叛乱。刘劭只当了短暂的三个月皇帝,又被他的弟弟武陵王刘骏击败处斩。
刘骏在新亭即位,将刘劭全家男女妃妾 一并从戮。时人流传这样一句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等到刘骏当了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召幸各类女色,也就经得多见得广了,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哪里容得下这朵将要耷拉的花呀,自然王宪嫄这个黄脸婆也就入不了法眼,渐渐冷淡了下来。
史书上说刘骏“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如果记载属实的话,那么青年刘骏可是个文武全才,风流倜傥,智商超一流的绝对青年才俊和钻石王老五,在他当 王爷的年代,想必就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女粉丝了。特别是在经过一场兄弟的互相残杀、当上了皇帝之后,那得有多少女粉丝愿意为他献身呀。于是刘骏怎么能不愈加喜酒好色呢?这样是正常的,反之才是 不正常的,是违反了人性的,反不正常的必有不可告人的阴谋与野心。
于是孝武帝在深宫内,全身心的投入到伟大的花花世界,完全做到了高难度的荒淫无礼,不论女子的亲疏、尊卑关系如何能不放过就 不放过。刘骏春秋鼎盛,身体倍儿棒,万千美女便成为他日夜欢娱的玩具,不仅那些从民间征集的女孩子遭殃,就连朝廷命妇、皇室宗族都逃不出他手心儿。
刘骏即帝位后,尊母亲路惠男为皇太后。路太后住在显阳殿中,朝廷内外的命妇以及宗室的女儿,免不了时常进去朝谒太后。刘骏往往就会在这个时候闯进去,看见合意的就引她入宫侍寝,有时竟在太后的房内一番云雨。路太后过于溺爱自己的儿子,也不加禁止劝阻。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因此宫闱里的丑事不久就传遍了都城。
不过此事还有另外一种版本。《宋书-后妃列传》说:“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民间喧然,咸有丑声。宫掖事秘,莫能辨也。”似乎刘骏与自己的母亲路太后有染,所谓“民间喧然”的,不是皇帝临幸什么妃子,而是有时在太后的房内做那种事。至于到底实情如何?《宋史》语言模糊。但是《魏书》上提供了十分明确的评论:“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另一处又找补了几句:“四年,猎于乌江之傍口,又游湖县之满山,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言之凿凿,几与《宋书》暗合。所谓“上淫下曰淫,下淫上曰蒸”,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看来,刘骏恣肆放荡、纵欲乱伦确有其事,他竟敢在母亲房里玩女人。至于皇帝跟谁玩、怎么玩?恐怕只有天知道。尽管“丑声”在外,“民间喧然”,史官也查不到水落石出,姑且存疑备考吧。
刘骏自打小就不被老爹待见,没靠山的他能掏心掏肺的人,只有同样不得宠的母亲——路惠男。这位出身建康的江南美女非常“护犊子”,她可以深闺寂寞、独守空房,唯有刘骏是她漫漫长夜里一点渔火、一盏灯光。她对儿子无原则的疼爱、偏袒,几乎到了纵容、包庇的地步,即便刘骏猪狗不如、伤天害理,她也舍不得站出来叫停。对于此,我们难道仅仅是事后的谴责就够了吗?
荆州刺史刘义宣是刘骏的亲叔叔,他的四个女儿自幼养在皇宫里。四姐妹青春花季,个个儿杏眼桃腮、妩媚亮丽,刘骏才不管什么至亲骨肉、人伦大道呢,居然把姐儿四个召上龙榻,一起睡了。
对此《资治通鉴》里可是有明确记载,公元454年,“帝淫义宣诸女”。刘义宣能不生气吗,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四个大闺女就这样便宜了刘骏这个王八蛋,于是冲冠一怒为闺女,刘义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十万反对刘骏。不料刘义宣只是徒有声势,几次交锋后便溃不成军,刘义宣和他的十六个儿子全部被杀,哎!真是个傻蛋,这样的套也上。
铲除了这颗眼中钉,刘骏更加肆无忌惮,干脆把四位漂亮妹妹拽到人前,一一封为嫔妃。据说,四姐妹中,以年庚第二的楚江郡主最美。这姑娘天生丽质,美到了勾魂摄魄、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凭借此她竟然做到了“善宠专房”, 宠倾后宫,丝毫不记得杀父杀兄弟之大仇。后来楚江郡主还怀孕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叫刘子鸾,在刘骏的众多儿子中排行第八,六岁时被刘骏封为新安王,领南徐州刺史。刘骏对刘氏更加宠爱,但毕竟是自己的堂妹,说出去不好听,于是冒充是殷琰家的女儿,封号殷淑仪。
殷淑仪宠擅专房,只可惜红颜命薄,大明六年四月得病身亡。刘骏好像丧了双亲一样悲痛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直到哭的没有眼泪后追册殷淑妃为贵妃,并在皇都立庙。殷淑仪出葬时特别用辒辌车载奉灵柩,周围陈列着銮辂、九旒、黄屋、左纛、羽葆、鼓吹、班剑、虎贲等各种仪仗,前后部羽葆鼓吹比皇后的葬礼还要煊赫。送丧的人数多至几千,公卿百官与嫔御六宫都穿着白衣服排队跟在灵柩后面。
这还不算完呢!刘骏多次领着后妃及群臣到殷淑妃的坟墓前痛哭,并以哭的悲痛与否作为朝臣忠不忠心的表现。秦郡太守刘德愿哭得撕心裂肺,全身的衣服都被泪水湿透了,甚至差点昏死过去。刘骏看到后高兴的不得了,立刻封刘德愿为豫州刺史。
还有个叫羊志的御医滑稽谐谑,刘骏让他哭殷淑妃,并说:“只要你哭得悲痛,会有重赏。”羊志就泪如雨下,悲不自胜地痛哭起来,有几次还几乎哭得背过气去,其表演才能放到现在估计能赶上东北大忽悠。刘骏便赏赐给羊志许多金银珍宝。事后有人问羊志:“你那得此副急泪?”当时羊志的爱妾刚刚死去,他说:“那天我自哭亡妾罢了。”
刘骏更是悲不自胜,让执事中谢庄作一篇哀悼文。谢庄一向富于文采,他援笔立就千言,辞赋的内容哀艳可泣。刘骏躺在深宫里看了不到两行泪水便潸潸而下。等看完全篇坐起来长叹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人才!”说着自己也效仿汉武帝给李夫人写悼赋,写了一篇悼念殷贵妃的文章《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其中有“流律有终,心情无歇。徙倚云日,徘徊风月。”等句子,可以说字字悱恻缠绵抑扬尽致,但自己觉得好像还比不上谢庄的哀文。当下他命令将谢庄的辞赋刻在墓石上。京城里的人都私下传抄,一时纸墨的价格飞涨。其中最得意的莫过于谢庄,他的才名因此飞扬遐迩了。
刘骏的龌龊勾当,很招天下人瞧不起,就连他亲儿子都跟着啐吐沫。刘子业登基后,曾指着父亲的画像奚落道:“此渠大好色,不择尊卑。”随后,还叫人给画像补了一颗大酒糟鼻子。因为殷淑妃的缘故,刘子业在东宫一直得不到刘骏喜欢,等到即了帝位,他遣使挖掘殷淑妃的坟墓,将尸骨扔在荒野里。
刘骏当年为殷淑妃造的新安寺也被刘子业拆毁,并杀尽远近的尼僧。殷淑妃的儿子新安王刘子鸾临死的时候叹息说:“只希望下辈子不再生于帝王家!”464年夏天,刘骏躺在玉烛殿里。他无限依恋地望了望成群的美人后,死了。他当了11年皇帝,造了11年罪孽。即便35岁闭眼,活得也未免太长了。

李世民杀兄杀嫂,为何不敢杀父夺位?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最高权力,父杀子,子弑父,屡见不鲜,什么亲情伦理都是虚的,李世民并非不敢杀父亲李渊,而是因为李渊见风使舵的政治觉悟太高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却没有杀父夺位。

大局已定后,李世民马上派刚刚杀了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去控制李渊,李渊的反应很是顺势而为,尉迟恭一面之词诉说太子齐王犯上作乱而被秦王诛杀,李渊一向偏袒太子李建成,第一时间没有一怒之下要拿下李世民,而是问身边臣子该怎么办,臣子回答太子齐王无功而嫉妒陷害秦王,现已被诛杀,而秦王是人心所向,如果立他为太子,肯定不会再有事了。李渊马上同意,并说这就是自己素来的心愿。

李渊的反应说明他很配合,短短时间内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并转变思想,保全自身而封李世民为太子,而李世民派杀气腾腾的尉迟恭进宫护驾更没有那样简单,尉迟恭是死忠于李世民,为了保护李世民可以亲手诛杀齐王,杀李渊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换了其他将领面对皇帝之威,又怎么敢下手,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尉迟恭进宫护驾,李渊配合就保护,李渊不配合就灭口,事后找借口掩盖,大不了丢车保帅,杀尉迟恭以谢天下。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提前布局,已经拉拢控制朝廷重要大臣,这也是敢宫廷政变的原因,李渊虽被暂时架空,但是忠于他的大臣和势力还是有的,李世民派尉迟恭进宫就是看李渊态度,如果反应激烈就杀了,毕竟还是有忠于李渊的势力,以免事后李渊找机会借助这些势力诛杀他,如果配合,肯定双方和平共处,毕竟在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的传统观念中弑父是大逆不道之事。

作为下一任皇帝,李世民会在意史册,民意。夺嫡之争向来有,杀兄弑父,他可不敢。

作为皇帝,会在意史册,民意。夺嫡之争向来有,杀兄弑父,他可不敢。
因为李世民还是在乎自己的名声,在意后人如何看自己。
杀父亲本来就是天理不容的,而且当时也没有理由去杀父亲的
那是因为杀兄杀嫂和杀父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杀父亲就是谋权篡位了
文章标题: 看历史有个疑问,为何历史上多是弟杀兄,子弑父,相对来说兄杀弟,父杀子比较少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670.html
文章标签:弑父  有个  历史  比较少  上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