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冉闵联合东晋,他会走到哪一步

时间: 2022-05-16 02:01: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如果冉闵联合东晋,他会走到哪一步

关于“冉闵”

资治通鉴里有哪一卷讲到过冉闵???另外有没有单独讲冉闵的书,客观一点的
两晋十六国篇

三国归晋后,百姓们并没有享受到很长时间的和平。很快,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就使中国的大地变成了烽烟四起的战场。本时期入选的将领有:冉闵、邓羌、张蚝。

冉闵(?~352):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人。其父冉良是石虎的养子,勇猛善战。冉闵从小为石虎抚养,也以石为姓。冉闵长大后身长八尺,有谋略,勇力绝人。338年,石虎被慕容恪击败,二十多万大军溃散,唯独冉闵所率部队得以保全,他也由此开始出名。击败梁犊后更是威名大振。石虎死后,冉闵凭借手中的兵权逐渐得势。350年,他囚禁了后赵皇帝石鉴,并恢复冉姓,改回汉人装束,下令凡是汉人进献一个羯人首级者,文官升三级,武将拜牙门将军。汉人和胡人间的仇恨已经积压多年,此时终于爆发起来,加上有冉闵的鼓励,在全国各地都展开了了大规模屠杀羯人的行动。一天之内,羯人的首级就堆了数万个,尸体在城外都喂了野狗。冉闵又率汉人屠杀羯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死,邺城几天内就堆积了二十多万的首级。在战场上捉到的羯族俘虏都要被斩首,凡是高鼻多须的都跟着遭殃被杀死,经过这场全国范围的大屠杀,羯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已经不复存在。不久,冉闵就杀了石鉴,在邺城称帝,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然后发兵进攻后赵的残余势力,其间也曾战败,但最后还是灭了后赵。
由于粮食不足,冉闵常率部在常山、中山等郡中搜粮。前燕王慕容俊派名将慕容恪率数万骑兵前往进攻。352年四月,两军在廉台一带交战,此战是冉闵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武勇。冉闵所部仅有万余人,但都是精锐步兵,而且冉闵平时善养士卒,士卒都为他效死力,所以初始十战皆胜。但慕容恪不愧为当时的名将,他先挑选出5000骑射手,用铁链将他们的战马相连,作为秘密武器,再以自己的大旗引诱冉闵出丛林进攻,冉闵果然亲自率军攻向慕容恪。
当日早上,冉闵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持钩戟,骑着著名的朱龙宝马,一马当先向燕军的中军大旗杀去。一路斩杀燕军300多人(按史书的上下文推敲,很可能是他一人所斩的,实在不可思议),至逼慕容恪。此时燕军的连环马军开始从两侧夹击,魏军大败。燕军将冉闵围困数重,冉闵仍然溃围而出。向东逃出二十多里时,日行千里的宝马朱龙突然倒毙,冉闵于是被擒。
冉闵被押去见慕容俊,慕容俊责问他:“你不过是个奴仆出身,怎敢称帝?”冉闵毫不示弱,说:“天下大乱,你们这些蛮夷都称帝,何况我是中土英雄?”慕容俊大怒,抽了他三百鞭,不久,在龙城将他杀死。冉魏没多久也被灭。

接下来的邓羌和张蚝都是前秦著名猛将,因为二人齐名,当时多以关张比之,所以将他们合在一起介绍。他们在晋书中都没有列传,所以事迹较少,甚至连生卒年都不知道。其实前秦当时猛将如云,如杨安、毛当等,但是记载甚至还少于邓、张,而名声又低于二人,只好略去了。邓羌首次在历史中出现,是在356年春。他率兵在轵关和前燕将领慕舆长卿作战,生擒慕舆长卿,斩首2000余级。357年四月,他随苻黄眉、苻坚(当时还只是东海王)等率兵1.5万进攻姚襄。姚襄是当时的勇将,且颇能得人心,人多以孙策比之。初始姚襄坚守不出。邓羌献计说:“姚襄刚被桓温、张平所败,锐气已失。但他为人凶狠好强,如果擂鼓扬旗,直逼到他的营垒前,他必然大怒出战,一战可擒。”苻黄眉于是派邓羌率3000骑兵依计行事,姚襄果然大怒出战,邓羌诈败逃走,在三原突然回兵攻击,苻黄眉的大军同时夹攻,姚襄大败,在逃走时宝马黛眉跌倒(和冉闵的朱龙一样。怎么宝马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被秦兵擒杀,姚襄之弟姚苌(后来的后秦开国君主,人渣)率众投降。由此战看来,邓羌不仅勇猛,而且还有一定的谋略。
358年二月,苻坚进攻叛将张平,邓羌任前锋,这时另一位主角张蚝出场了。张蚝本姓弓,上党人,是张平的养子,张平派他抵挡邓羌。张蚝力大且敏捷,能将牛倒拖而走(和许褚有得比),又能越过很高的城墙(轻功?夸张了吧),和邓羌正是对手。两军相持,不分胜负,邓张二人是各自军中首屈一指的猛将,期间应该发生过精彩的单挑,可惜史书没有相关的记载。三月,苻坚的大军到达,张平全军出战。张蚝单人匹马,大呼冲锋,连续四五次出入秦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邓羌跑哪里去了?)。苻坚招募可以生擒他的人,于是吕光(后来的后凉开国君主)出战,一枪刺倒张蚝,邓羌将他擒住(明显是两个打一个),张平军溃散,张平投降。苻坚厚待张平和张蚝,尤其是张蚝,苻坚封他为虎贲中郎将,常让他跟随左右。前秦人从此称邓羌、张蚝为万人敌。张蚝可能开始主要担任苻坚亲卫队长的工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在战场上出现,而邓羌则早就是前秦统兵的大将了,359年四月,他又率兵平定了高离的叛乱。
邓羌不仅是个勇将,而且在行政上也颇有作为。359年八月,他担任御史中丞,配合王猛执法。他和王猛不畏豪强,执法严明,数旬之间,斩杀、罢免犯法的豪强、贵戚二十余人,豪强贵戚们大为震恐,于是首都长安大治,法治的风气行于全国。苻坚叹道:“我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天子尊贵!”
365年七月,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夏开国君主赫连勃勃之父)反叛。苻坚亲自率兵征讨曹毂,命邓羌征讨刘卫辰。苻坚斩曹毂弟曹活,曹毂投降。邓羌在木根山生擒刘卫辰。367年十月,苻柳、苻双、苻武、苻廋等发动叛乱。368年一月,苻坚派兵征讨,其中邓羌随王猛征讨蒲阪的苻柳,张蚝随杨安征讨陕城的苻廋。王猛到达后坚守不战,苻柳以为王猛惧怕他。五月,苻柳率2万兵马出城,西取长安。邓羌率7000骑兵夜袭,大破苻柳,苻柳回军时又遭王猛伏击,只剩下数百骑逃回蒲阪。九月,王猛军攻克蒲阪,斩苻柳等。又派邓羌合攻陕城,十二月,攻克陕城,擒苻廋。加上七月份王鉴等人已经击斩苻双、苻武,这次叛乱已被完全平定。
369年十二月,王猛率邓羌、梁成等进攻前燕的洛阳。370年一月,邓羌和梁成率军1万余人,在石门大败前燕慕容臧率领的10万援军,斩首3000余,俘燕将杨剧。洛阳守将慕容筑不久就献城投降。
370年六月,王猛率杨安、邓羌、张蚝等统军6万余人伐燕,屡胜,但杨安受阻于晋阳。七月,王猛和张蚝前往支援。张蚝率数百壮士挖掘地道而入,斩关开门,使王猛和杨安的大军得以攻入晋阳,生擒燕东海王、并州刺史慕容庄。十月,王猛进至潞川,和燕太傅慕容评的30万大军相持。王猛派遣徐成侦察敌情,命令中午必须回到营中,结果黄昏徐成才到,王猛准备以军令斩之。邓羌认为徐成是员大将,应该留用,请求王猛饶恕他,王猛不许。邓羌又说:“徐成是我的郡将。虽然犯军法该斩,但我愿意和他共同作战,立功赎罪。”王猛仍然不听,邓羌大怒,回营聚集兵马准备攻击王猛。王猛问他原因,邓羌说:“我奉命征讨远方的贼子,现在近处就有贼子,自相残杀,我要先除掉他!”王猛认为邓羌勇猛而又讲义气,于是赦免了徐成,邓羌亲自见王猛道谢,王猛握着他的手说:“我是试试将军,将军对郡将都如此义气,何况对国家?我再也不担心敌人了!”慕容评贪财,甚至命令部队用柴用水要向他购买,燕军都很怨恨他,没有斗志。王猛乘机派郭庆率5000骑兵,烧毁了燕军的辎重。慕容评没有了辎重,又被燕王催促,于是被迫出战。王猛鼓励士卒,大举进攻。他见到燕军的阵势,让邓羌出战,邓羌说:“封给我司隶校尉之职,燕军就包在我身上。”王猛说:“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可以封你安定太守、万户侯。”邓羌很不高兴,回营。两军交战,王猛召邓羌,邓羌在营中睡觉,王猛于是赶到他营中,答应他的条件。邓羌就在帐中痛饮,然后和张蚝、徐成策马持矛,突入燕军阵中,出入四次,旁若无人,斩杀敌军数百人,战至中午,燕军大败,秦军斩俘5万余人,乘胜追击,又斩俘10万余人,慕容评单骑逃走。邓羌前面为徐成求情,阻挠军法的执行,又想进攻王猛,是徇私无上,但勉强还可以用讲义气来解释。可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用不出战要挟主将,实在是没有道理,若非王猛处理得当,后果不堪设想。而战后王猛为邓羌求司隶校尉之职,苻坚认为司隶校尉之职行政工作繁重,邓羌是可比廉颇、李牧的名将,征伐四方才是他的职责,所以没有同意,只是加封镇军将军,位特进而已。此战之后,王猛统军围困燕都邺城。十一月,苻坚亲自率10万大军支援,不久就灭了前燕。
374年五月,邓羌和杨安等率军5万,入蜀中征讨反叛的张育、杨光,九月,击斩张育、杨光,收复益州。376年十月,苻坚命苻洛率军10万,邓羌、张蚝等率军20万,进攻代王拓跋什翼犍,获胜。十二月,邓羌被封为并州刺史,从此在史书上就找不到有关他的记载,不久后的前秦围攻襄阳的战役和淝水之战他都没有参与,而379年二月张蚝被封为并州刺史,所以很可能邓羌就是在379年一月左右去世的。
383年五月,晋车骑将军桓冲率军10万进攻前秦,苻坚派苻睿、慕容垂、张蚝等前往救援,张蚝从褒斜谷南下,晋将杨亮撤退。八月,苻坚决定伐晋,苻融率张蚝、慕容垂等,统大军25万为前锋。接下来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张蚝也没能阻止前军的溃散。十一月,张蚝奉命率5000羽林军增援并州,此后一直留在并州。385年八月,张蚝率兵将苻丕迎接到晋阳,此时才得知苻坚已经被姚苌杀害。苻丕即帝位。九月,张蚝被封为司空,386年六月,又被封为太尉,邓羌之子邓景也被封为京兆尹。从此张蚝就从史书记载上蒸发了,是不久就去世了吗?不得而知。
冉闵(卒于儒略历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他为现代人所知道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

冉闵和父亲冉良(后改名冉瞻)都是汉族人和十六国中后赵的国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将领,并成为石虎养子,於是改姓石。石瞻在咸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赵刘曜部队交战中被刘曜部队杀死於新绛。但记载并无明确说明这位战死的石瞻便是冉闵之父。349年,石虎死,石鉴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遵,并答应立冉闵为皇位继承者。后来石鉴没有这样做。350年,冉闵劫持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杀死石鉴,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见图1 ),改年号永兴。

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冉闵的残酷屠杀引来强烈的反抗,石虎庶子石祗称帝,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非汉人的将官纷纷响应。351年,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以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希望东晋势力重返中国北方;但并未被东晋接纳。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352年,石祗部下刘显杀死石祗,投降冉闵,从而后赵灭亡。当时占据辽东并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乘机占据幽州,分三路军队南下。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攻冉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来中计陷入鲜卑骑兵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馀里,坐骑朱龙突然死亡。冉闵於是被赶上的前燕兵生擒。留守邺的冉魏部下向前燕投降,前燕占领邺,冉魏灭亡。冉闵被送於蓟城(今天津市蓟县),对话中冲撞了前燕君主慕容儁,后在龙城(今辽宁朝阳)被斩首。谥号为“武悼天王”。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缕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公元350年冉闵(ran min)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传说人死前所想的人和事一定是生命中最记挂的,那我想冉闵在钢刀滑过颈项的一瞬,想到的应该会是兰灵吧,一生的战功显赫,拜将称王,皆似过眼云烟,唯有心间曾令感动的一抹亮色才是永恒。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趋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方才免于重捣古印度人之悲剧。在火焰塔以及满清人所写的正史和小说里。都有许多对冉闵的污蔑。比如说冉闵被胡人收做义子。但是在南朝的史书从来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被人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
11

冉闵“杀胡”后,为何会联合东晋平定北方,而东晋为何又会拒绝呢?

东晋为何会拒绝?

冉闵“杀胡”后想平定北方需要东晋的支持,而东晋拒绝是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东晋朝堂权力斗争的原因。东晋拒绝还有其他原因可以通过下列我的分析明白其中的曲折。

东晋会拒绝冉闵的请求是害怕将大欺主,冉闵杀胡的狠戾让晋人振奋,却让皇室和世家感到害怕。东晋皇室之前从北方“衣冠南渡”来到南方可以说是抛弃北方所有晋人苟且偷生,丢掉了皇室的威严,为世人所不齿,只能靠世家来支持自己,皇权衰弱世家掌权。两者的斗争使得南方东晋局势复杂至极,北方又有鲜卑、羌族等觊觎,东晋自然不愿在这时插手。

东晋会拒绝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在制度上,九品中正制使得世家的出现,出身决定一切,真正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昏庸之辈却高居官位,整个朝堂都腐败不堪。同时这种畸形的制度使得当时的东晋世家互相争斗陷入泥潭,哪怕世家子弟有才华抱负,但是东晋的局势使得世家和皇室既想收复北方又不愿哪一位世家能完成这种使命,更不希望冉闵这样曾在胡人手下做事的人成功。其实东晋当时大部分世家都是醉生梦死的状态,对于收复北方是官家安民心的一种态度即政治作秀。

冉闵在当时就是典型的时代的悲剧。东晋制度的腐败已经注定了它的灭亡,联合东晋平定北方本就是冉闵的痴心妄想。

因为他不平定北方的话也会被北方的人追杀,而东晋拒绝主要是因为实力不足以平定北方。
我感觉还是因为不想给自己添事情,所以不愿意去帮忙。
因为当时东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实力,所以不可能会出兵去帮助他的
因为东晋担心他平定北方之后,还会去攻打东晋。

关于冉闵

资治通鉴里有哪一卷讲到过冉闵???另外有没有单独讲冉闵的书,客观一点的
冉闵(卒于公元352年6月1日),汉族,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

冉闵出身于当时名震天下的乞活军, 乞活军当时已归顺后赵,冉闵参与了石虎攻打鲜卑和西羌及平服匈奴余部的战争,建立了军功,被石虎收为义子.在石虎后期,利用手中军权,将后赵帝国的粮食散发给汉族饥民,收买人心.石虎死后,靠四十万汉人尸肯修建起来的后赵皇宫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襄国宫殿倒时明确史料为冉闵所炼烧死),大火烧了一个多月.冉闵借此机会,放出石虎从全国各地的抢掠十万汉族妇女,很多人已经无家可归了,冉将之许自己的部下与高力汉族卫士,收卖人心.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

冉闵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后赵(羯族所建立)后,利用当时汉人对胡人的刻骨仇恨,一次次煽动胡汉纷争,弄的天下大乱,数百万胡人在他发起的战争中死于非命,汉人死者亦不计其数.他发布了的<杀胡令>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汉族主义暴发的<讨胡檄文>,冉闵当时致书北主各地,号如汉人起来屠杀胡人. 冉闵还向东晋政权致书联合抗胡,软弱的东晋政府没有答应。

公元349年五月,冉闵扶立傀儡石遵,使其“杀世自立”。石冲闻之,帅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万胡军南下,被冉闵等歼灭于平棘,冉闵俘杀了石冲,为消灭胡人的有生力量,冉闵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要求石遵“正式”让位予他(类似于汉魏晋之间的惮让),石遵当然不原将祖宗的基业让出;

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闵杀石遵,胡族势力激烈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十余万,中原大乱。(《晋书》志第三)。同一时间,冉闵改后赵国号为卫,易姓李,立傀儡皇帝石鉴,以图挟天子令诸侯(后赵全国当时到处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将,可惜此举并不见效)。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各地的胡将都不听命于他,与之为敌,石鉴背后计划除去他(石鉴被闵杀时在位一百零三日)。冉闵攻斩了石鉴叫来杀的的孙伏都三千羯士等人,纵兵屠杀,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冉闵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和“近日孙、刘构逆,支党伏诛,良善一无预也。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结果方圆百里的汉人都跑了过来,胡人全部离去。冉闵看到胡人终究不听命于已,亲自带兵在邺城周围屠杀胡羯二十几万人。

冉闵还下达<杀胡令>外,致书各地号召北方汉人起来屠杀胡人。于是,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迁入中原的五胡六夷死者不计其数,很多汉人也被误杀,特别是山西南部的血腥报得中,很多长的像姜氐的汉人也被当作胡人杀死.

冉闵立国仅三年,没有一个月不与众胡联军大战,死者不计其数.有史可查的冉闵杀人记录有:冉闵攻打胡酋张贺度,斩二万八千首级;斩匈奴刘显带的胡羯军三万余级等。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并未被史家列为十六国之一。

冉闵要求各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各胡路上相互杀掠,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止二三,造成数百万人死于途中.冉闵的做法造成了十六国时期的一次最大动荡,避免了北方汉族被消灭的危机。

冉闵,初为后赵国君羯人石虎部下将领,并为石虎养子,遂改姓石。昌黎大战中,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屡立奇功,拔擢高位,威震华夏。

当时羯胡暴孽,残害汉民。后赵皇帝石勒统治时,为使胡人人口超过汉人人口,北方汉人被大量屠杀。石勒规定汉人被称作“奴仆下才”的同时,要尊“胡人”为“国人”,违者斩。石勒规定胡人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汉人不得反抗辱骂胡人,甚至他的开国汉臣也常被抢。石勒死后,羯人石虎杀光石勒的子孙。比石勒更残暴百倍的统治北方汉人,石虎本已有多处宫殿,又在长安、洛阳、邺城、襄国等地广修新宫,汉人劳工死者不计其数。一次性抢掠汉族民间少女五万(石虎征四万多人,石虎的儿子又背着他征一万名汉族少女)。石虎无休止的发动战争,强征五十万汉人造甲,十七万汉人造船,折磨饥饿至死者三分之二。胡族豪强们除了行军打仗外,在和平年代也常以人肉为食,要求孩子也跟着他们学。石虎经常去大臣家里强奸掠来的“鲜货”,将少女人头作“艺术品”,甚至连尼姑也不放过,经常和大臣一起吃尼姑肉。其间人民的反抗,均被血腥镇压,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当时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被吊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十余年内北方汉人从数千万锐减至四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自称“野兽”的石虎将邯郸以南(一说临漳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规定汉人与野兽相遇时,不得向野兽进攻,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他的大臣上书称他的“业绩”是“夺汉女十万余口以实后宫,环地数千里以养禽兽”…… 羯赵暴行罄竹难书。

公元349年,石虎死,五月,冉闵扶立傀儡石遵。石冲闻之,帅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万胡军南下,被冉闵等歼灭于平棘,冉闵俘杀石冲,为消灭胡人有生力量,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要求石遵禅位予他,石遵拒绝。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闵杀石遵,胡族势力激烈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十余万,中原大乱。同年,冉闵改后赵国号为卫,易姓李,立傀儡皇帝石鉴。后赵全国当时到处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将,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各地的胡将都不听命于他,与之为敌,石鉴亦在背后计划除去他。350年正月,冉闵在部将李农和王基的拥护下推翻羯赵并杀死石鉴,复姓冉氏,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改年号永兴。

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是时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冉闵的屠杀引来强烈的反抗,石虎庶子石祗称帝,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非汉人的将官纷纷响应。351年,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以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希望东晋势力重返中国北方;但并未被东晋接纳。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以奇兵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收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石虎的38个孙子亦尽为冉闵所杀。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352年,石祗部下刘显杀死石祗,投降冉闵,从而后赵灭亡。

但数场大战打下来,冉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占据辽东,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却进入极盛时期,他乘中原大乱占据幽州,分三路军队南下。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攻冉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铁骑兵为主)包围。冉闵令人在慕容恪军中散布流言以鼓噪声势,慕容恪所带铁骑兵在阵中冲杀不久便十分疲惫了。冉闵利用其步兵灵活机动的特点拖垮了慕容恪的军队,连杀三百余人,冲散了慕容恪的军队,终于杀出包围圈。突围东走二十馀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坐骑朱龙战马因过度疲劳而突然死亡,冉闵被俘。慕容恪捉到冉闵后,赴蓟城(今天津市蓟县)献与国主慕容俊。左右命冉闵下拜,冉闵拒绝,乃叱之:“汝何不拜吾主?”冉闵回答:“安有中朝天子拜汝夷狄乎!”慕容俊嘲笑冉闵:“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称帝?”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大怒,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这是三国以后第一次发生臣子自杀殉国。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
冉闵(卒于儒略历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他为现代人所知道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

冉闵和父亲冉良(后改名冉瞻)都是汉族人和十六国中后赵的国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将领,并成为石虎养子,於是改姓石。石瞻在咸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赵刘曜部队交战中被刘曜部队杀死於新绛。但记载并无明确说明这位战死的石瞻便是冉闵之父。349年,石虎死,石鉴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遵,并答应立冉闵为皇位继承者。后来石鉴没有这样做。350年,冉闵劫持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杀死石鉴,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见图1 ),改年号永兴。

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冉闵的残酷屠杀引来强烈的反抗,石虎庶子石祗称帝,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非汉人的将官纷纷响应。351年,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以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希望东晋势力重返中国北方;但并未被东晋接纳。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352年,石祗部下刘显杀死石祗,投降冉闵,从而后赵灭亡。当时占据辽东并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乘机占据幽州,分三路军队南下。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攻冉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来中计陷入鲜卑骑兵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馀里,坐骑朱龙突然死亡。冉闵於是被赶上的前燕兵生擒。留守邺的冉魏部下向前燕投降,前燕占领邺,冉魏灭亡。冉闵被送於蓟城(今天津市蓟县),对话中冲撞了前燕君主慕容儁,后在龙城(今辽宁朝阳)被斩首。谥号为“武悼天王”。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缕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公元350年冉闵(ran min)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传说人死前所想的人和事一定是生命中最记挂的,那我想冉闵在钢刀滑过颈项的一瞬,想到的应该会是兰灵吧,一生的战功显赫,拜将称王,皆似过眼云烟,唯有心间曾令感动的一抹亮色才是永恒。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趋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方才免于重捣古印度人之悲剧。在火焰塔以及满清人所写的正史和小说里。都有许多对冉闵的污蔑。比如说冉闵被胡人收做义子。但是在南朝的史书从来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被人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9914.htm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八、九十九》
《晋书载记第七》有记载
青年作家余杰的《反读资治通鉴》

冉闵“杀胡”后,想联合东晋平定北方,为何东晋一直没有答应?

鄙人浅见之所以东晋不答应,出兵援冉,恐怕与冉闵的“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的建议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1、自诩正统,岂可受命

西晋在开国后,自废武功,将偌大的大一统帝国折腾的散了架。于是臣服了帝国,许久的北方诸游牧民族,很快借用司马家的不肖子孙的对立,反客为主,将中古时代的锦绣中原“改名换姓”!

而逃向江南的东晋王室,依旧自诩”汉家正统“,视北方来人皆是”胡虏“。换言之就“我是正统,你算老几”!所以来自冉闵的邀请函,不是不是怀好意,就是自命不凡!

2、座山观虎,渔翁得利

所以,接到邀请函的东晋政权,对待冉闵的态度,就会变成等待,冉闵和”胡虏“的彼此虎斗,待到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而这样的保守态度,是完全可以规避来自北方的可能不怀好意的的风险,而且还可以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另外南朝立国不久,内部权臣势力庞大,而且尾大不掉,皇权经常受制于来自长江,上中游权臣的挑战,实在疲惫不堪。难有合作北进的雄心,即便权臣有心北进,也难免受制于内部不团结的政治氛围。

3、冒然合作,红利难分

而且如果真的合作成功,北方的领土得以收复,那么如何分红,冉闵的政治地位又将如何定位,东晋是否会发生替人火中取栗的风险?最终替人织的嫁衣裳。所以与其冒然合作,不如静观其变。


综上就是鄙人关于冉闵要求东晋合击“诸胡”无果的原因的浅见。

冉闵就是三姓家奴,难保那天不会反东晋水
冉闵“杀胡”动机不纯,手段太过残暴。冉闵当时确实做出了“杀胡”的行动,一天之内杀了20万人。但是,首先他的动机极为不纯。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煽动情绪,好把民众带动起来,帮助他除掉后赵的势力,好自己当皇帝。
东晋认为冉闵杀胡的行为非常残忍,跟这样的人合作,很有可能以后会被害。
东晋此时正处于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政局不稳,自身难保,同时,冉闵政权朝政错乱,人心尽失,固东晋没有答应冉闵的请求。
文章标题: 如果冉闵联合东晋,他会走到哪一步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584.html
文章标签:走到  东晋  他会  联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