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21 08:59:4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因为当时清政府兵力有限,还要防备准噶尔的入侵,清朝想尽快解决和沙俄的问题。
清朝的时候,我们和沙俄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条约《尼布楚条约》。我们都知道清朝比较闭关锁国,总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大,殊不知西方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沙俄如果和西方列强来比的话,也不算强者之列,但是他们有一颗想要做强者的心。海上交通便利的话,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我们从历史上就能看到,沿海城市肯定会比内陆城市发展的要好。所以海洋资源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往东看到海洋,沙俄进一步侵略当时属于清朝的疆土。当时清政府也有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康熙那时候也是主战的,所以战争发动以后,将沙俄打得节节败退,只能求和。
一旦发动战争,其实对于双方都是一次难以恢复的损伤,所以人们都祈求和平,不希望打仗。沙俄求和以后,清朝也马上同意谈判。
一个是因为那里的天气条件恶劣,士兵长期呆在那里也会影响士气,再打下去清朝也不一定能捞到什么好处。另一方面是当时清朝还有一个心头之患就是准噶尔,如果把兵力长期放在这个地方,万一准噶尔突然进攻的话,清朝很难两边都顾全,而且清朝也怕沙俄和准噶尔联合。
这种种的原因让清朝迫切的想要结束这一场战役,要知道谈判更多的时候是攻心之战。沙俄就是吃准了清朝的心态,才会在战败以后还能有主动权。
这个问题问的真是有意思。
雅克萨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漠河县额木尔河口对岸。公元1689年清俄之间在此爆发了雅克萨之战,而这一战清军出动3000人的军队,有水路两师,在雅克萨包围了俄军450人,俄军投降,雅克萨城被毁。
两年之后的1685年,沙俄卷土重来,莫斯科援军600人来到尼布楚,之后再次流窜到雅克萨,这一次清军出兵2000人,再次围困雅克萨,826名沙俄侵略军大部分病死,最后只剩下66人,双方最后不得不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回顾两次战役的经过,不难发现,俄军从莫斯科派军前往远东,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增援的军队都才有600人。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横亘在远东和沙俄欧洲部分之间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无论是从行军的角度,还是后勤补给,都难以支撑千人以上的军队。
正因为这一区域人迹罕至,所以沙俄可以轻而易举征服,随之一步一步来到远东筑城,实现驻军统治。这种极其艰难的自然条件,限制了俄国的同时,对于清朝从这一区域远征俄罗斯同样难以实现。
彼时清军最大的威胁来自西北,噶尔丹虽然败亡,但是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台吉后,领导下的准噶尔依然是横亘在大清和中亚之间最大的威胁。1718年,准噶尔出兵西藏,占领了拉萨,一直到了1760年,乾隆时代,才算彻底灭亡了这个强大的汗国,奠定了清朝的版图。
与清朝相邻的准噶尔,都花费了接近100年的时间,才算彻底解决,何况是远在欧洲的沙俄?我们首先来看看历史上蒙古的第二次西征,即拔都大军占领俄罗斯全境的那一次,以此来对照,如此才能灭亡沙俄。
蒙古第二次西征,走的是西域路线,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铁骑大多比中亚军队要耐寒,但他们也不敢说从西伯利亚这片区域出兵直抵沙俄统治核心。西伯利亚这个词最开始就是蒙古人命名的,意思是泥泞之地,可以想象,这片区域环境十分不利于行军。
而蒙古第二次西征,是建立在第一次西征灭掉西辽、花刺子模的基础上。两个中亚大国的消亡,使得蒙古的疆域直接与当时的沙俄诸公国接壤,大军西征能够究竟解决一路上的补给问题,同时也不会受到恶劣的天气而影响。由此蒙古骑兵可以快速抵达伏尔加河,消灭诸公国。
蒙古的成功,除了拥有雄厚的基础,前期统治中亚的原因,同时也敌人俄罗斯一盘散沙,公国林立,即便团结起来也各自为战,心思太多,消灭他们只需要一战打垮信心就可以了。
而康熙面对的是彼得大帝统治下的强权沙俄,中央集权高度集中,新兴的沙俄帝国已经可以跟当时欧洲诸强争雄,康熙出兵灭沙俄,唯一理想路线,就是先灭准噶尔汗国。而历史上灭亡准噶尔已经是80年后的事情了,那时候清朝的国力虽然还算强盛,但是十全老人乾隆怕是也没有那个魄力沿着准噶尔去灭哈萨克汗国,再兵力伏尔加了吧。
综上,清朝要灭沙俄,先要解决准噶尔,再灭哈萨克汗国,这个难度,无疑是地狱模式。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