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诸葛亮成就和影响力是否可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时间: 2022-05-13 00: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诸葛亮成就和影响力是否可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诸葛亮的成就是什么

1、军事——正确的治军思想

为了让弱小的蜀国能与魏国抗衡,诸葛亮利用有限的兵力,把重点放在提高军队质量上,提高了蜀军的作战能力,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

重视军队的节制和训练,目的是为了让蜀军能够以一敌多,精益求精,用八阵图日夜操练士兵;主张依法治军、军纪严明,所以后来得意门生马谡失守街亭时,仍然大义灭亲,将其军法从事了。

2、军事——正确的军事战略

诸葛亮始终坚持他的军事战略,即“外结孙权以抗曹、内修政理以养兵”。刘备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起兵伐吴,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诸葛亮后来不论进出蜀道有多困难,依然不出兵夺取荆州,而是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为后世忠义之楷模,永世歌颂。

3、政治——廉政建设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4、政治——制定法律

诸葛亮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5、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

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1、成就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军事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2、个人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治国成就

  《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治世能臣诸葛亮---小强绘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志》: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三国志》:“黄沙屯,诸葛亮所开也。”

  司马炎:善哉,如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三国志》: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水经注·江水》:“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普洱府志·古迹》:“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

  《蜀相》中这样写诸葛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汉中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富国强兵,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从出土的塘库,水田模型与今比较,足以说明本地区自汉以来,在广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就一直因地制宜,以小型为主的形式修筑堰渠、塘库,逐步将丘陵地带改变为良田。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
  还有其它成就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681517.html
促进了三分归晋
如果不是他大包大揽,刘禅有可能是个好皇帝,蜀国说不定还会强大几年
如果不是他忙于征战,那么富庶的蜀川之地,也不会后来穷的叮当响
如果不是他搞个人英雄主义,也不会到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人才凋零
所以,我觉得他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缩短了三分归晋的时间,使得国家早一天统一了。
1.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构想;
2.治蜀;
3.刘备死后,稳定了蜀汉的局面;
4.平定南中;
5.对魏国的军事压力。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大家来评评诸葛亮,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的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众科技报》作者:吴学安)

我看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岛津义和 转贴自:一统三国历史文化社区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汉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岁。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是年27岁,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孙抗曹,进而统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引用“隆中对”,主要为本文作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会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据查资料,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之襄阳后,叔父去世后,与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经隐居十年了。已是毫无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时,诸葛亮闻言,做色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呼”,因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驰骋”。可见,诸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刘备三顾赤诚感动而出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赚的诸葛把命赔”。
刘备一个势单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绍、曹操、刘表,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自得到诸葛亮后,依靠红宝书“隆中对”的政策,方才建国。查三国史料,蜀汉在当时三国之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汉地处荒蛮,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可资国力。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蜀汉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见,诸葛亮的计划是两路兵马,克复中原。
依照诸葛亮的计划第一步占有益州、荆州,进而建国。然后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可惜这一计划被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打破,由此,诸葛亮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没有夺取韩中,却东出与东吴争江南三郡,与孙权发生矛盾,后又头脑发热,令关羽北伐,结果关羽守土,贪而弃义,刚愎自用,小看东吴,又逞匹夫之勇,终于败走麦城。使刘备为一时之意气而与孙权交恶。失去荆州,失去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与东吴交恶,就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之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一个粮仓,失去东线力克中原之途。结果,兵疲民乏,元气大伤,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这时当退归桑,梓颐养终年。然,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可怜汪汪,又提出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明知刘禅师昏庸浑恶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来,赚的诸葛亮尽忠。结果,诸葛亮听后,寒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刘禅昏弱无能,以当世的情况,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诸葛亮即以答应刘备一定要统一中原,就只好不断的北伐、北伐。
诸葛亮深知“补缀天地,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刘禅必亡国,自己在一日就尽一日的忠,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且,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只好蚕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敌人阵线的作用。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表现在临终杀魏延上。有的人说,魏延又大才,诸葛亮杀之无理,莫须有。我觉得诸葛亮是宁可错杀,也不漏杀。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诸葛亮死后必然会威胁到昏庸的刘禅的统治地位,为刘禅好,诸葛亮只好借口杀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我看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作者:杨芳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 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 。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 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看诸葛亮

作者:张文祥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
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拥属”),他不但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裂政权,称霸一方。
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 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比如:1.政府或内阁(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落实到古代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地;4.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诸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维、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人当朝的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
2. “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然能维持国家运行。
3. “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刘备章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
4. 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这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
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逆,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邪恶的。
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
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域的影响力。
在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须先发制人,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虑,诸葛亮也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
五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在五丈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庸蜀汉,以此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兵北原的郭淮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双方形成了战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此蜀汉再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空城计的合理性��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该如何。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 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所写,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想不能开罪南阳,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发行《三国》邮票第二组“隆中对”小型张时,因湖北、河南两省争夺“隆中对”的首发式地点,并组成代表团进京申诉,以至设计受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研究所曾专门组织“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讨论会,诸葛亮躬耕地在X阳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的的赞同,同时史学家们也认为,就像文武赤壁一样,襄阳南阳的诸葛胜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顾嘉蘅的题联,真不愧为名联绝作。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即《草庐对》)。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6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郃。
蜀建兴11年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晋?陈寿撰,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于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 综核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 贵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于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一〕年二十五,建兴(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于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远复为瑾后。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薄。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中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使慰劳。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的一些政绩

一,都江堰,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二,佤族抗英;
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三,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诸葛亮在历代武庙中的地位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
1,《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
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诏叫史馆考定,列古今名将64人配享,并都画有图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边32人是: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翦,卫青,隋韩擒虎、郭子仪等。
3,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宋代:
宋代既把诸葛作为忠臣来祭祀,(赐英惠庙加“仁济”)同时仍然把诸葛作为名将来祭祀,其地位仅次于独居首位的张良,还是和孙武、韩信、李靖等平起平坐。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要是说出“诸葛亮不知兵”这句话,那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代:这个朝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诸葛亮,他的地位还是和孙武等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2.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小说诞生了,为避免演义小说的巨
小说明显夸大了诸葛亮的能力~但在刘备帐下的确教他有一地之帮,促使三国鼎立时期的形成~~即使不是他一己之力,但他的作用也是无人能代替的~蜀国武将只一人是我佩服的,那就是赵云~像刘备的两个拜把子兄弟在书中过于吹嘘,不太相信~ 西蜀兵力不足,粮草不充,将才不全,在这种种劣势的情形下,能够六出岐山,调兵伐魏,足以显示了一名军事家的能力.但他过于堤防自家大臣,的确使蜀国人才急剧匮乏.可其原因就在蜀君主刘禅无能,恐下有人篡权夺政~~演义中说到其能求雨禳星是绝对假的~~
历史终究是历史,有句话说”听说的是完全不可信的,看到的只能半信半疑”,何况我们并非活在三国时代,只是从后人编写的书中所得~~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是个聪明的人!
我不崇拜诸葛亮。
因为他实在是太事无巨细了!
英雄,他怕会反叛,不用!
文人,他怕有二心,不用!
好人才都被埋没了,以至于他死后,国家迅速败落。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同意我的观点。

诸葛亮的成就有哪些?

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礼贤下士,可谓第一伯乐。整个故事中,却有一幕战略规划的好戏让人记忆犹新,那就是着名的《隆中对》。 那麽诸葛亮是如何为刘备进行战略谋划的呢?让我们看看诸葛亮的分析:“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亮接着分析:荆州地理位置极佳,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刘表势弱,这是留给刘备最好的机会。先取荆州,便可占据一席之地。益州险峻,沃野千里,然而其主刘璋“领导才能欠佳”,不善管理,也是争取的物件。 既然环境如此,那麽刘备到底应该怎麽办?接下来诸葛亮开始指点方向: “将军既帝室之,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段话说:刘备可打出汉氏宗亲的招牌,招揽天下英雄,先图荆州,後取益州,和孙权等联合,这样天下三分,刘备可以成就一番霸业了。诸葛亮虽身居隆中,却能放眼天下大势,为刘备谋划出这样的战略规划,称得上古代的策划大师。自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按照这样的战略规划,刘备果然成就了一番霸业。 企业战略是什麽 一个人的事业需要远景的规划,正如刘备一样,需要理清思路,才能一步步走向正轨,走向成功。一个企业和人的事业相似,企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明确目标和做出有利於自己发展的战略规划,这样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 对於尚未开始的事业,战略要始于企业的资源配置之前。这句话是说,在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进行的规划才是战略,不要等到产品选了、资金投了、人也招了,到了怎麽去卖的时候,再想起战略规划。在多年的营销谘询生涯,我们遇到过很多企业,项目定了,资金投了,人也招了,甚至连产品都生产出来了,再找你做项目的评估和规划。结果专案的规划已经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战略规划为时已晚,只好依靠策略和战术规划去弭补战略的失误。 要知道,在错误的方向下即使做了正确的事,也常常於事无补。对於已经发展的项目而言,朝着何种适合於企业自身资源的方向前进,则是战略规划解决的核心问题。 例如:娃哈哈一直以渠道优势称雄二三级市场,才能使非常可乐的销售大获成功,格兰士在微波炉领域一直以成本优势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解决发展方向的问题,是战略规划的核心实质。 战略设计之前的三个问题 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为企业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企业自己。企业究竟有何资源?有那些优势、劣势?企业能做什麽?企业对项目和事业本身的思考等等。 可以说,了解自身的资源对於战略决策至关重要。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老板,他们在某个领域赚了钱,捞到了第一桶金,却因为投资了另外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而破产。任何领域的经营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也有着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门道。因此,在企业想要转行或者进行多元化经营,进入自己以往没有从事和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更要综合评估自己的资源和条件。 企业来自哪里是了解企业的历史和过去积累的企业文化、体制和经验教训。 这些对於事业的发展尤其对於新专案的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必然也就存在诸多优点和缺陷。了解这些,才能规避很多现实问题,才能制定适合於企业自身特点的战略。 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了解企业的竞争者是进行战略规划的先决条件之一。 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还是已经成为一个夕阳产业的行业?宏观经济对行业有何影响?消费者有何变化?发展快速的行业有哪些壁垒和门槛?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於战略决策至关重要。许多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自己的资源不够好,而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进入了一个不恰当的行业。我们常说,进入一个行业不能太超前。太超前,你需要用一己之力去打造行业的繁荣,多数会失败。像万燕等行业的先行者,往往在曙光来临之前就倒下了,这就是战略时机的把握问题。介入一个领域也不能太落後,等到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利润大幅度下降,进去了也多数难以生存。把握战略规划的“火候”靠什麽?当然要靠对行业的了解,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深刻认识。 在进行战略设计之时,这三个方面必须充分了解,深刻分析,才能保证战略规划的正确性。 保证战略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分析了林林总总的事实之後,制定战略计画的任务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大多数人认为,战略计画应该是最核心、最机密的事情,必须由最高层的领导或者充满智慧的智囊们完成,其他人对於企业战略制定是毫无帮助的。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由企业的领导者在1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决定了,或许他还徵求过一两个副总或者高级叁谋的建议。之後,企业开始召集管理层会议,来宣布这一战略计画,并希望各级管理层进一步完善这个计画,使之得以贯彻。 事实上,战略计画尽管具有较大的私密性和重要性,但其结论决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部署。战略计画的制定必须为其能够得到良好的执行而准备,从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到部门、再到业务层面、产品层面,每个层面都和战略计画的实施有关,这些战略计画的真正组织和实施者,必然关系到战略的执行。 战略计画的制定,其资讯和资源还有来自於企业的、自下而上的资讯,只有综合了这些资讯,才能保证战略计画的实用性和执行力。因此,在企业进行战略计画的时候,应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做出战略计画的假设:战略计画的假设是基於对:企业凭什麽?企业来自哪里?企业所处的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的结果。 自下而上的收集各层级人员对该假设的看法和企业内部的资讯:综合未来战略计画的实施者的建议,有助於对这一战略建设的资讯补充和全面梳理。 确定最後的战略计画:根据对资讯最终的评估、分析结果确定战略计画,并自上而下地执行。 总之,战略永远是企业不可回避的关键字,它是一个专案和事业的源头,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任何企业都应该重视战略,也应该认识到:战略是第一位的!
助刘氏成就霸业,著有兵书《将苑》,设计制作木牛流马等。
1未出茅庐而有三分天下的理论
2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阻曹军连胜势头
3赤壁鏖兵,联吴破曹
4以退为进,巧借荆州,使刘氏天下终有寸土
5谋取西川,奠定刘氏基业
6劝主进皇位,成就一代名相
7 治国安邦,遴选才俊
8忠诚不二,辅弼幼主
9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10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三十六计》

细谈诸葛亮对三国时期社会的影响,及他对于曹操相比是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

诸葛亮因为足智多谋而使得很多战争发生,试问这样是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请给出理由~谢谢!
其实楼主关于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说法是不对的,《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陈寿本人是很敬佩诸葛亮的,他还专门整理了诸葛亮的文集,但是作为一个史学家,他不能刻意美化一个人,所以他只能实事求是的说,诸葛亮善于治国和军事,但出谋划策就不行了。认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一般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是要谈到社会进步这样的大事,最好还是按历史的真相去讨论吧。

事实上,诸葛亮出山后,并非像演义中说的那样替刘备出谋划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等等,赤壁大战中也基本没他什么事(他只是作为外交人员促成了孙刘联盟),后来刘备入川、攻打汉中、关羽失荆州、夷陵之战这一系列大事中,诸葛亮也基本是做后勤部长,在后方负责提供补给的。他真正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要等到刘备身亡后。刘备死后,蜀汉面临的局势是,“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可谓内忧外患。当时吴蜀交恶,陆逊虎视永安;曹丕窥蜀,常掂量时刻先伐蜀,后取吴的问题;南方丛林中,少数民族叛乱,杀州官,掠百姓;乱臣趁先主新亡,联合蛮夷反叛独立;蜀汉朝廷内部各派系纷争愈演愈烈,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稳住了大局,平定了内乱,保证了蜀汉政权四十多年的稳定性,可见他是很有本事的。他对当时社会是有贡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继承法家的思想,从严治蜀,维持法律的至高地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聚集起国家的实力,用于对外作战;也可以用法律的手段维持蜀汉内部的稳定,保持各派系之间的平衡和团结,一直对外。

二是取得对南方少数民族作战的胜利,并采取各种政策,维护了民族关系的稳定,融洽了民族关系,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

三是继续执行联合东吴的正确外交策略,共同对付曹魏,而不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再次讨伐吴国,空耗国家的实力。

四是有一些重大的发明,比如连弩、木牛流马等,据说孔明灯和八阵图也是他发明的。

五是给兵书做注解,当时除了曹操外,也就诸葛亮做过这件事。其实给兵书做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多年军事经验的积累。

六是他克己奉公的自律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至于诸葛亮是否阻碍社会的进步,我认为其实并没有。相比较曹操而言,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可能稍低,因为前者迅速结束了中国北方的分裂局面,相对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一切为后来西晋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面说了,曹操在世时,诸葛亮对战事是没有多少决定权的,也谈不到促使战争的发生。

诸葛亮执掌大权后,迅速缓和了蜀汉政权面临的严畯形势,东和孙吴,南定叛乱,内部的矛盾也得以缓和,所以蜀汉迅速恢复了国力,开始北伐。所以,这时的诸葛亮才有能力促使战争的发生,可以说,他确实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一般而言,国家统一肯定比四分五裂要好。但是,换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情况如何呢?我觉得就算魏国提前统一了天下,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此时的魏国,和当年曹操统治下的中国北方,已经完全不同了。曹操统治时期,大量任用出身低微的人才,维护中央集权,沉重打击了东汉以后逐渐兴起的门阀制度。而到了曹丕上台后,采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度,彻底推翻了曹操的政治制度和用人机制,完全承认了门阀制度和各大家族的特权。所以此后,各大家族在魏国纷纷登场,抢夺大权,最终司马氏胜出,独霸了军政大权,最终取代了魏国,这个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那么西晋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个人的感觉还不如三国时期。一般的王朝在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生产力恢复,政治清明,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总之呈现出新兴的气象。但西晋不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政治黑暗,统治者愚昧专制,各大家族争权夺利,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局面,一副暮气沉沉的景象。这还不算,没几年就闹起了八王之乱,在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大战,耗空了西晋原本就不充裕的国力,所以后来北方的少数民族没费多少劲就顺利进入中原,这就是“五胡乱中原”,彻底葬送了秦汉以后中国发展的果实,中国陷入了几百年的分裂之中,直到隋唐才再次得到统一。

所以说,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虽然国家再次统一了,但是说到社会的进步,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政治一直是黑暗的,国家一直是动乱的,生产力一直没有恢复过,人民生活一直是痛苦的。而诸葛亮的北伐,其实也是想通过他的努力,结束国家的分裂,这和曹操欲图通过武力的方式同一天下、结束战乱,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我们不能说曹操就是正义的,诸葛亮就是反动的,这样是对历史的歪曲理解。而且如果硬说诸葛亮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话,那么几百年后,金军入侵,岳飞率军抵抗,这也算是阻挡国家统一、阻碍社会进步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一直以来的顽强精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先看诸葛亮隐居隆中。
自汉武帝起,儒家被奉为汉朝的正统学说,儒生便成了汉朝官吏的主要来源。儒家学说赋予生死以浓重的道义色彩,认为道义重于生死,他们宣扬:“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1)因此,在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轮流执政的黑暗统治中,士人们便联合起来,依附外戚,与宦官进行斗争。由于皇帝普遍信任宦官,因此士人与宦官的斗争先后经历了三次失败,最终形成了东汉历史上三次著名的“党锢之祸”。每一次“党锢”,以身殉道的儒生数以千计。其中不乏朝廷高官,士林名族,如杨震,李固,杜乔,李膺,陈藩等,这些都是朝廷的三公,儒生的领袖人物。先秦儒家倡导的“士志于道”的儒生特质,通过他们大张旗鼓的政治实践及集体献身而充分地昭示于天下。他们是知识群体形象的首次登台,且是以生命而不是笔墨去诠释儒家道义,从而铸就了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即以天下为己任。
不过由于后来发生了黄巾起义,使东汉皇朝的统治名存实亡,天下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于是许多著名的清流派人士便隐居起来,相时而动。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就说他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存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事实上,诸葛亮隐居避世并非其主要目的,隐居是因为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朝廷昏弱,知识分子无法在朝廷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隐居以待时。也就是说,隐居的目的是为了修身立学,以待时机,一展抱负。也就是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就因为朝廷昏暗,隐居山林终老。历代史书也有所谓的逸士传之类的专门记载隐居避世之士的传记。因此,诸葛亮隐居隆中符合了儒家思想中独善其身的思想。

诸葛亮的理想
然而,诸葛亮令人敬仰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因为东汉末年也有很多人不士的。然而他们却并未得到后人很大的推崇。原因在于,诸葛亮始终以光复汉室为己任。而在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要复兴汉室是不可能的了。鲁肃就曾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这基本上是天下知识分子的共识了。而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之恩,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了一生。他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认为这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这个正符合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4)的精神。

诸葛亮择主
在东汉末年,各路军阀互相混战,有识之士纷纷投靠自己心目中的明主,数易其主者多不胜数。而诸葛亮是少有的事一主而终的臣子。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与诸葛亮光复汉室的思想正好相符,因此诸葛亮才会选择刘备。其实不然。当时汉室宗亲跨州据郡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如刘表。然而诸葛亮都没有投靠,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知道刘表刘璋等并非立业之主,都是只知据土自守之人,并非心存汉室之士。这个可以从后来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中看出。诸葛亮说姜维“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这说明诸葛亮所选之人必定是忠于汉室,有志于中兴汉室之人。其次,此人必须是仁德之人。很明显,曹操是不符合诸葛亮择主的标准的,其人曾经在徐州进行大屠杀,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必定不属于仁君之列。而且曹操也并非忠于汉室之人,虽其终此一生,并未称帝,然此人晚年却一直为后代称帝铺路。再次,此人必须能给予诸葛亮充分的信任,使其能一展抱负。而他不选择孙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为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5)所以他也不投靠孙权。而历史证明了诸葛亮的观点是对的。孙权晚年昏庸之极,既立太子孙和,却又宠爱鲁王孙霸。致使朝廷分成两派。陆逊多次上表,要求孙权要将太子和鲁王区别对待,以免造成朝廷党派林立。然而孙权对于这位曾立有大功,今又为一国之相的大臣多次谴责,致使陆逊忧愤而死。诸葛亮真可谓有先见之明。在东汉末年,多少人因为择主不慎,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死族灭,例如沮授,田丰等。诸葛亮择主之慎,被后人视为其品格高尚的其中一个标志。
后来,诸葛亮应刘备三顾之请出山相助之后,矢志不渝地追随刘备,多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即使在当阳大败,东吴诚意邀请诸葛亮加入之时,诸葛亮仍然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追随刘备,与鲁肃一起努力促成孙刘联盟,奠定三分天下之势。后来蜀汉失荆州,败彝陵,刘备逝世,南中动乱。面对一系列外忧内患,诸葛亮毅然以一介书生之身,担负起理朝政,治经济,修武功,平南蛮,伐中原的大任。虽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他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6)的精神却让后世许多仁人志士奉为公忠体国的最高境界。西晋张辅就说:“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7)管仲乐毅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管仲相齐,称霸诸侯;乐毅扶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而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其所相之蜀,既未能称霸三国,也未能蚕食雍凉二州,其功绩不及管仲,更别说是伊吕了。然而为何后世之人将诸葛亮治蜀称为“伊周经济”,认为其功绩可比伊尹和吕尚?西晋镇南将军刘弘一语道破天机:因为“夷吾反坫,乐毅不终”,(8)古人认为,君主等于国家,因此对君主尽忠就是对国家尽忠。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而管仲和乐毅二人都不是从一而终,二人都曾易主而事。而诸葛亮始终忠于蜀汉。后人予诸葛亮的忠诚以高度的评价,对他无限景仰的原因即在于此。所以陆游也认为他“远比管乐盖有余”。

(9)
刘备三顾茅庐与托孤白帝城
诸葛亮的品德符合儒家规范,因而诸葛亮受到了历代士大夫及最高统治者的推崇。而刘备三顾茅庐,白帝托孤之举,又使后世的儒生们羡慕不已。因为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人治社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个人的抱负能否施展,取决于最高统治者是否信任自己。因此士大夫对于知遇之恩看得非常重,一旦遇到明主,即将毕生所学奉献出来。可惜,诸葛亮常有而刘备不常有,因此儒生们一直对三顾茅庐及白帝托孤津津乐道。白帝托孤更被誉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10)可以说是历史上空前绝后之举。自古以来,功高震主,权重招祸,乃是封建社会的自然之理。然而在诸葛亮身上却似乎并不适用。虽然“事无巨细,亮皆专之”,(11)然而刘禅对诸葛亮没有丝毫的猜忌,反而对他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12)这一切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儒家所希望的明君贤相的理想。(虽则刘禅不算明君,然终诸葛亮之世,刘禅始终不失为一个“循理之君”)。(13)这也是诸葛亮这一形象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之一。

诸葛亮的功业
儒家重仁,追求大一统。而诸葛亮辅佐刘备立季汉,南征北伐,符合孔子所说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14)的思想。儒家还认为追求大一统应是使“天下之民归心”的大一统。天下之民归心,亦即天下之民归仁。汉朝时的陆贾曾说天下“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15) 。这说明儒家认为以武力取得天下并不能使天下之人归心,只有大仁大义者才能使天下之民诚服。而诸葛亮主治蜀主张“薄赋敛,无尽民财。”(16)从而取得了“田畴辟,仓禀实,器械利,蓄积饶”(17)的成效。这是他对百姓的仁爱。于是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18)正如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所说:“他在主观上的努力,确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作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此,“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19)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将一个国家治理到如此程度,恐怕是空前绝后的。蜀汉官员在诸葛亮的影响下,普遍都廉洁自律,除了极个别的人:如陈祗,黄皓等人,其他的官员都克己奉公。
另外,诸葛亮南征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作战杀戮最少的一次。诸葛亮南征始终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最终使得蛮王孟获向诸葛亮表示:“南人不复反矣”。(20)的确,自诸葛亮离开南中到蜀汉灭亡这三十多年间,南中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北伐时,诸葛亮也曾对祝贺他取胜的人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21)在诸葛亮看来,用兵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安定,使人民不再死于战乱。这正是中国士大夫们所津津乐道的“天下归仁”的思想。
这个问题你是一定要把诸葛亮至于阻碍社会进步的立场吗?
如果是这样,你大有可赢的希望。
不过,诸葛亮不是因为足智多谋导致了战争的发生。诸葛亮传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见谋略通变不是其特长。
其实,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在三国时期和曹操是不相上下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著名宰相。 他虽然对兵法和军事学,也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但实战方面的才华不太高,一生中败仗多于胜仗。
不过,从政治方面看,诸葛亮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责,或许算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务实的管理上,他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一流人才。
刘备攻下四川之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官僚和地方豪强勾结,鱼肉百姓。在四川的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唐末、明末,包括清末民初。诸葛亮对于这些官僚和豪强,都是毫不留情的削弱特权,包括法正本人,都遭到处理。
此外,诸葛亮在法治和哲学上的建树也很不错。他比较推崇秦国的商鞅和西汉的董仲舒。为了劝诫和训导蜀国官员将士,诸葛亮指定了“八务、气戒、六恐、五惧”等条章。晋人李兴认为诸葛亮是“刑中于郑”“教美于鲁”,也就是说,诸葛亮兼有春秋郑国宰相子产治国的公允,以及孔子在鲁国教学的诲人不倦精神。
诸葛亮留给后人的有陈寿所写的《诸葛氏集》,一共24篇。包括开府作牧、权制、计算、兵要等,这些都是诸葛亮的治国方略。
关于诸葛亮的书,还有《便宜十六策》。这本兵法书,记录了诸葛亮长年治国、治军中的言行。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历史人物,在法家,兵家、阴阳等方面都精通,但最基本的,指导他一生行动的还是儒家忠君思想。同时代的,如曹操、司马懿都彻底架空了皇帝,而诸葛亮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依然严于律己,死后只留下桑树八百株,薄田四十五顷,妻子甚至没有一件和丞相夫人相匹配的衣服。
他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也改变了东汉末年以来,官员们贪图享乐、浮华淫逸的风气。
明代大儒方孝孺曾评论诸葛亮:“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闻己之过,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
康熙皇帝看到诸葛亮的生前作为,也惊叹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虽然,现在很多人也对诸葛亮提出了质疑,比如任人唯亲用马谡,还有夷陵之战时候,诸葛亮的态度都成攻击方向。但这些都是辩论时候用的。如果要潜心学习历史,不需要用有色眼光看待。

最后一个问题。是否阻碍进步。
当然阻碍了。曹操作为中央政府的宰相,为了恢复天下的统一,御军四十年,不辞辛苦。王师南下,不战而得荆州。都被打成乞丐的刘备仍然在负隅顽抗,经过鲁肃的引荐后,诸葛亮专程到东吴游说孙权,形成了孙刘联军抗击王师的局面。从这个角度讲,刘备、诸葛亮就是阻碍中国统一的战犯,是历史罪人。
从当然的局面看,天下归于一统已经是大势所趋,孙权刘备以微弱之势,不顾人民死活,非要在赤壁阻止王师前进,这是顾小家而舍大家的行径。如果孙权刘备在这个时候举旗归降,将有多少人免于战乱?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又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民国末年,我军在北京天津一带和国民军进行了伟大的平津战役。能征善战且有充足兵力和粮食的傅作义将军毅然决定顺应大势,归顺新政府。北平最终和平解放,傅作义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扬,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这是说阻碍。
如果你说没有阻碍。也站的住脚。
诸葛亮是一个天才,其治国才能堪比张居正。张居正在短短十年间就让千疮百孔、国穷民倒的明朝重现辉煌的曙光,国库的银子是以数千万的增长。诸葛亮谦虚谨慎、善于管理,在理财、教学、治军方面都颇有建树,十多年来,他为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 ,父亲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亮的弟弟诸葛钧史书上记载甚少,只说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后来当过蜀国的长水校尉。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他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诸葛亮从小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他居住在襄阳的隆中,读了许多书。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比如:《诗》、《书》、《礼记》、《春秋》等。其次,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如《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等。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诸葛亮只是吸取这些学说的营养,却不盲目迷信这些学说。他曾经这样评价诸子百家:“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所以人们评价诸葛亮说他性情“高逸超群”。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尽管黄月英既聪明又贤惠,但她毕竟长得有点难看。古往今来,总有不少人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不过,在黄月英的家乡湖北襄樊,当地人为这位才女修建的庙宇里,她可一点也不难看,当地还有关于她的动人故事。
尽管荆州境内卧虎藏龙,但荆州牧刘表却从来没有看出诸葛亮是个人才。可能在他的眼里,诸葛亮只是好友诸葛玄那个可怜的侄儿。即使他听说庞德公这样的德高望重者都称诸葛亮为“卧龙”,他也不会相信。毕竟,那需要眼光。《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表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这就是为什么荆州境内人才济济,而刘表却无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后来在他著名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是,一个人胸怀雄心壮志,而又报效无门的时候,要真正做到“淡泊、宁静”是很难的。诸葛亮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抱膝长啸”,可见他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个半人半神的超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在最终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作了长长的铺垫。说刘备如何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如何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访;又如何一次二次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只见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让刘、关、张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见上面等等。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见到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又对这位主角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生活在明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距离三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他的描述有何依据呢?晋朝的裴启在他所写的一本名叫《语林》的书中,记载了诸葛亮外貌。书中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时,司马懿曾经派人偷偷地观察过诸葛亮。那人报告说,诸葛亮坐一辆未加装饰的小车,头戴葛布做的头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司马懿听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名士也!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中对诸葛亮外貌特征惟一的记载。它可能就是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外貌特征的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老把张飞描写成为一个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实这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书记载说张飞是一个富家子弟,字写得很好,平生还有一大嗜好,就是爱画美女。当然,他的武艺也很好。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
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刘备帐下确实没什么文臣,还有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一到东吴就遭到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众谋士刁难,但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张昭已经是当世名士没有必要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还有就是智激周瑜,三国演义中把周瑜描写成为一个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的人,这是多么不公平的,而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心胸宽阔、气度不凡。还有就是当时候称: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能善于助人的人!还有就是周瑜本来就是主战派更本不需要诸葛亮的刺激。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就更加不会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并没有追击,当然也不会有华容道等故事了。曹操退却后周瑜攻取了荆洲的战略要地江夏、南郡、刘备则率军攻取了江陵、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曹军则继续保有襄阳,刘备夺取了五郡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五郡税务征收工作,此后刘备从东吴借来了南郡,以图西川。刘备夺取西川后又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西川的政物工作。
公元222年刘备建立蜀国封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诸葛亮还修补了与东吴的关系,而在东吴给蜀国的和书中并没有称颂后主刘禅的文字一般来说都应该有的 这说明当时的蜀国诸葛亮的权利!蜀国放弃了自己国家一半的土地(荆洲)这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见诸葛亮当时在蜀国中的权利!
修补与东吴的关系后可以放心平定南方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叛,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率领50万大军南征是不现实的蜀国人口不过几百万不可能出动数量如此巨大的军队。再者云贵都是交通相当不便利的地区,要供应50万军队粮草简直是天方夜谈,历史上诸葛亮只率领了2万人南征。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要收服人心但这未免伤亡太大 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拿2万士兵的生命做赌注,历史学界的认为是,诸葛亮大军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掠地 一路打破孟获七个城池,这对于蜀军是相对简单的 蜀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冲车 投石车等,要攻破孟获的木头竹子所筑的城池是相对简单的可能其中有一两次抓到了孟获放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孟获投降南方平定,诸葛亮没有按照演义中所说让孟获永镇南帮,而是把孟获和支持过叛乱的士绅调入成都。
南方平定诸葛亮可以安心北伐了 但后人对只出祁山不采纳魏延的出子午谷一直就有质疑 出子午谷是一个好计策但诸葛亮不知为何不用。
就在诸葛亮捷报频传的时候在天水等城池遇到了阻击牵制了大军主力,魏国这个时候援军到达,诸葛亮派出了马谡守备街亭以拖延魏国援军。演义中说马谡是带领了10万大军去守街亭,但历史上诸葛亮只派出了3万人去守街亭,在主力被牵制的时候这已经是诸葛亮能派出的最大数量的军队!诸葛亮所叮嘱的当道扎营不是没有道理的 街亭城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 易守难攻。天然的地质裂层尤如城墙般,但马谡为什么选择了不驻扎在城里而选择了山上呢!原因可能是地质裂层出现了多处破漏,魏军很容易从这些地方攻破,而蜀军没有时间去修补,所以马谡就在山上扎营。蜀军是以步兵为主多为弩兵 从山上更容易射击!但魏将张颌采取了围而不攻导致了蜀军 军心涣散大败而回。有很多人为马谡鸣不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我们就看看马谡做了什么!史料上记载在遭到张颌包围时马谡竟抛弃军队独自逃跑,这已经违背了一个军人基本素质,可能不杀他嘛?演义中写到街亭失守后就上演了让后世称颂的“空城计”不过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 魏军没有追击 并且指挥魏国军队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颌!
在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才和司马懿对阵,两军对峙一直没有交战,蜀军主动后撤以诱魏军而老道的司马懿没有追击,而是远远的尾随蜀军,这时司马懿的部将在也忍不住了,强烈要求司马懿交战司马懿才与蜀军决战,后魏军大败,而回蜀军因粮草不继而撤退,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敢于寻找魏军主力作战,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去寻找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这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阵法与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连弩就是为了克制骑兵而研制的,就像今天的机枪扫射一样威力可想而知!魏大将张颌就是命丧于诸葛连弩之下。可惜如今已经失传了。八阵图也早已失传!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诸葛亮好,也许都是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也一样,从小百看不厌。但是我还是会很可观来回答你的问题,已经我自己对诸葛亮,曹操以及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况作出自己的评论。
战争,只是政治一种延续,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在历史上的曹操是位英雄,没有曹操,说不定也不会出现后面的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方就更不用谈统一了。刘备说不定还一直待在平原郡。孙权跟刘表就算再打上三十年,谁灭得了谁,真的都说不准。
曹操统一北方,拥护汉献帝。迁都许昌,发展农业,给北方的经济恢复带来了动力。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奠定了基础,因为自黄巾之乱后,百姓生活穷困潦倒,而且还出现过千里无人烟,白骨积成山的惨状。没有饭吃,无论经济还是科技都没发谈。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位伟大的政治家跟外交家。却不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也许只能说是个,军事人才。诸葛亮一生,为人谨慎,万事追求完美。在朝管国事,在外管军事,凡大小事,必其躬亲。可以说是为刘备的蜀汉鞠躬尽瘁了。
但,就是因为谨慎,所以蜀军也就南昌气候了。因为从战争跟战术的角度来论述的话,战争,就是要能够审时度势,出其不意。有时候还得铤而走险。好比,曹操官渡一战时的火烧袁军娘草。韩信率军暗度陈仓。项羽破釜沉舟跟两支秦军主力决战。这些,都是非常之危险的,但是,作为一名大将就得要有这胆量。战场上的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不可以是按部就班。等你按部就班的,把军队调动好了。人家城防也搞好了,你是攻呢还是不攻呢?在这时诸葛亮往往选择的是对垒。也是最保守的。
在此,可以说下的是,在蜀汉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曾经提出过,兵出子午谷的看法。因为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从蜀国最北的边防重镇阳平关,往东便是子午谷,出子午谷遍是长安。按照步兵行军速度,出阳平关后,10天可到长安。同时,据情报,魏国新皇帝刚刚即位,根本没准备应付蜀国的战争,因为蜀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所以,第一,子午谷,只是设了些哨塔。长安,根本没有多少驻军。当时,如果真的采取魏延的意见,说不定还真的能打下长安。
当年,汉高祖刘邦当年被封为汉中王,也就是在当时蜀国的汉中。人家最后却得了天下,而不是项羽。人家也是从汉中发兵北伐的,诸葛亮并非全才啊。但在政治方面,我再阐述一下,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蜀国一度处于四面楚歌状态,北有曹魏,东有孙吴,南有南蛮,西有羌族。四方骚扰,诸葛亮根据地理优势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全面发展国力。在4年的时间里,蜀国曾经出现过夜不闭户的景象。这在历史上也是不为多见的。很快,4年之后,蜀国就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并开始进入他的南征北战时期。
对于诸葛亮的外交能力,我就不详述了,能够在刘备落难流亡期间,还能说服强大的东吴与其结盟,如果我不用奇才这两个字形容诸葛亮,我真的找不出其他词了。
战争的发生,是由主观跟客观的原因所产生的。跟阻碍社会的发展,其实关系部大,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很短暂的,社会的发展是漫长的。
战争最长的也就英法的百年战争了吧。在那个时候,战争是频繁的。当时的社会统一的说,都是封建社会,直到20世纪初,中国的封建社会才画上了句号。那么曹操跟诸葛亮那个年代,就算是他们两能握手言和,那社会性质依然还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诸葛亮发动的几次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并非很大。
不过,可以补充的是,由于军事的频繁,导致了科技发展的迅猛,这在当时,也是比比皆是的。什么诸葛弩啊,藤甲兵啊,后勤方面的木牛流马啊,等等,就不一一道来了。
文章标题: 诸葛亮成就和影响力是否可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331.html
文章标签:亚历山大  可比  影响力  汉密尔顿  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