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5-08 04: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朱棣的野心很大,应该说,从朱标英年早逝开始,他就有了当皇帝的想法。实际上,那时候他就已经在开始做准备了。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也悄悄地在和他研究夺权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他没想过在那时候夺朱元璋的权呢?如果在那时候夺朱元璋的权,也就不可能出现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后来朱允炆又削藩这样的事情了。
这种提前夺权的情况,历史上是出现过的。当年李世民就提前把他的爹李渊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也就是说,对于朱棣来说,有成功的案例,他可以有样学样。而且,朱棣和李世民的情况非常相似。他们都是重兵在手。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另一方面,和他们争夺皇位的人,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朱允炆,都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朱棣想打败政敌,提前上位,其实也是办得到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学习李世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李世民的情况,再对比一下朱棣的情况。
一、朱棣和朱允炆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李世民和李建成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发展到,两人完全不可能调和。但是,朱棣的情况不一样。虽然说,朱标去世以后,在朱元璋的儿子中,尤其是在朱元璋的嫡子中,朱棣是最有资格获得太子之位的。朱棣的心中,肯定也是想被立为太子的。不过这样的心思,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因此,朱允炆在表面上和他并没有矛盾,他们不可能发生直接的冲突。
二、朱棣和朱允炆没有冲突的机会。由于李渊初次当皇帝,因此不懂得该怎么经营后代,以至于李世民和李建成都住在皇宫里。根据后世的史学家分析,李世民和李建成之所以发生矛盾,就是因为他们都同时住在皇宫里,并且他们又住得很近,同时,他们之间又没有秩序和规矩,甚至都可以随便带刀带枪在皇宫里面走来走去。这样一来,李世民对李建成缺乏敬畏,同时,他们相互使绊子的机会非常多。事实上也是如此,李建成和李元吉就曾经在酒里下毒,想毒死李世民,结果没有得逞。
但是,李世民却果断地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抢先干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他们不是都住在皇宫里,不是住得那么近,他们有机会干这些吗?明朝不一样,明朝采用的是藩王制度。藩王都在藩国里,藩王是不允许随便回朝廷来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回朝廷来,自然就不可能在一起相互倾轧。所以朱棣和朱允炆互相伤害的机会就很少,不可能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互相伤害了。
三、朱棣没有可能造朱元璋的反。在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儿子如果想找造父亲的反,夺取父亲的权位,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人支持的。所以从古至今,几乎没有逼迫父亲退位的。李世民的情况其实是一种特例。为什么说李世民的情况是一种特例呢?因为李世民在发动了玄武门政变以后,他就遇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毕竟是他亲手射死了李建成。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李建成是太子,是亲哥哥,射死李建成,可以算得上是大逆不道。如果他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李渊却不处理他,这怎么说得过去呢。但是,要处理李世民,李世民不愿意,李渊也不敢。正因为有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所以李世民才要逼迫李渊退位。只有李渊退位,让李世民当皇帝了,啥事都他说了算,因此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而朱棣因为没有杀谁的经历,所以他不担心受到处罚。
不担心受到惩罚,就没有必要逼朱元璋退位。再说了,朱棣就算造反,也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当时,朝廷上下全国上下都是听朱元璋的。他要是举兵反抗朱元璋,那就是以卵击石,因此是不可能做这种糊涂事的。从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显然,朱棣不会学李世民,逼迫他的父亲退位。(参考资料:《明史》《旧唐书》)
这个题实际上是个连环套:若朱棣不造反,若造反而不成,若造反成功而不迁都,历史将怎么发展?
事实正是如此:若朱棣造反不成功,明朝不会迁都,将继续以南京为都,成为唯一一个以江南大城为京师的大一统王朝(过去立都南京者,都是偏安政权)。
朱棣在篡夺大位后,仅仅在南京居住了七年,就开始北巡,以后就经常性地住在北京。他在永乐十四年曾短暂地回到南京,目的就是与群臣商量迁都的事。在遭到多数廷臣的反对后,朱棣施展专制君主的威权与暴力,强行压制了反对意见,新都营建工程在第二年大规模地展开。到永乐十八年,正式下诏,以北京为新都,以南京为留都。
也就是说,朱棣将都城北迁,完全违背众意,连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都不赞同。只是朱高炽不敢明里反对,但他一即位,马上开始准备把都城南迁。首先借南京地震,命皇太子朱瞻基(宣宗)回南京镇守,同时令下西洋官兵在南京集中,为再次迁都——这次是往回迁——做好准备。可惜天不遂人意,仁宗在位不到十个月就骤然崩逝,新皇帝宣宗与他父亲又是一个“反轴”,他更喜欢北京,于是南迁计划流产,从此都城就不挪窝了。
仁宗与多数廷臣反对迁都北京,主要考虑到北京经济衰落、资源贫乏,通过长达几千里的运河(又称漕河)运输供养朝廷百官、大批驻军以及势必急剧增长的大量人口,势必十分困难,将为百姓(特别是南方较为富庶地区的百姓)增加异常沉重、且永无尽头的负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使国力和民力长期、持续的无谓消耗。这个经济账,算不来!
仁宗君臣的担心绝非多余,在两百年的时间里,北京就像一条张开巨口的贪婪的龙,将天下财富源源不断吸进它的肚子里(北京的所有生活、生产物资,全部依赖江南民运和官运);甭说别的,就是每年四百万石京运粮食,从运河一节节地往北运,再加上漕路的维护,以及黄河冲决之后的治理,等等,不知要消耗多大的资源!那一定是天量的,无法计数。
大家想想,如果把这些资源和财富省下来,明朝是不是会有更多的积累?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百姓也会富庶很多。而明朝始终摆脱不掉“国穷民困”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太多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和糟蹋掉了。这是立都北京的经济账,很不划算(后来清朝的情形大体相同)。
还有一本战略账。
有人说,朱棣迁都北京对于保障北方的国防线至关重要。我不同意,明代的北方国防线,从最西方的甘肃镇到最东边的辽东镇,绵延万里,九大边镇(“九边”)有效地抵御着漠北的强敌,谁说一定要把都城摆在前线,才能有效防御呢?
朱棣时,出于北征的需要,以北京为后方基地可以;但之后历代守成君主,以北京为都,形成名不副实的“天子守边”,则大大不可。
事实是,把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都城摆在离边境这么近的地方,恰恰使其成为万里九边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动辄国本动摇,处累卵之势。一旦强敌溃关而入,马上使国家面临倾覆的危险。这在明朝历史上多次发生,如正统十四年瓦剌军攻进京畿,嘉靖二十九年鞑靼军兵临城下,以及崇祯中清军多次在京郊纵横野战,京师频频报警!“天子守边”根本起不到巩固国防的作用,反而使得辽东、宣府、大同、蓟镇为保障京师和陵寝,屡屡为之牵制。而最不幸的是,清军在崇祯十七年击败李自成后,轻而易举就占领了北京——在古代,京城丢了,就意味着亡国。
明朝如果定都南京,而将北京改为军镇,在此驻扎重兵,与左右之蓟辽、宣大连城铁壁,将从整体上改变捉襟见肘的被动态势,有利于巩固在东北方向的国防。蒙古军或清军纵使破关而入,明朝仍有广阔的战略空间以供调剂,而不至于骤然失陷根本。
同时定都南京,倚靠富庶的江浙和沿海,国本比北方更为稳固。就是李自成、张献忠在中原滋扰,明朝从容定乱,也将更有余裕。至少不会困守北京,清军迫于前,流贼乱于后,始终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
明朝在崇祯十七年骤然亡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北京四面皆敌,被鳖在瓮,毫无回旋余地造成的。
而明朝长期将国家的主要资源投在北京,对江南几无经营,唯虚设一名义上的留都,却极为缺乏实力基础。使得中原沦陷后,南明虽在此仓促建国,却毫无经略御敌的资本。待清军南下,顿时土崩瓦解,不在意外。
因此我认为,明朝如果不迁都,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国力更强,民更富,战略形势更优。明朝的国祚或许也会更长些,崇祯十七年不至于骤亡,即使中原沦陷,它也有望像南宋一样,抱半壁江山以求自存。
朱棣强行迁都北京的决策,是他缺乏战略眼光的结果。
朱棣当初“靖难”失败的话,明朝未必会发展得更好。因为建文的三大辅臣,学识虽然渊博,但是书生意气,不懂变通,没有地方管理经验,过于“纸上谈兵”。
首先,洪武皇帝去世的时候,北元势力虽然消失,北方的边患并没有彻底消除。建文帝的兵部尚书齐泰,是他的三个辅臣之一。作为主管国家军事的重臣,在正史中基本没有记载他的“实战记录”。靖难之役时,带兵打仗的是李景隆。
李景隆兵强马壮,以多欺少,仍然屡战屡败于朱棣之手。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为何誓死不换主帅?为什么不让齐泰上阵呢?因为齐泰事实上是一个文官。他只懂得“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最早提议削藩的辅臣齐泰、黄子澄,最初选择了不同策略。在齐泰主张先打掉朱棣势力之时,黄子澄居然认为朱棣有功无过,结果留给了朱棣喘息的机会。
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状元。做文章耍嘴皮子可能是很优秀,但是凭着文笔跃龙门,完全没有地方管理的经验。对国计、民生、兵备、政治的了解,全部都限于书本知识。这样的人来管理国家,只能是乌托邦。
最后一个是因被朱棣诛十族出名的方孝孺。此人是以文学出名的。洪武帝聘请他到宫中也是讲授文章。我们都知道,文学艺术与政治是有清晰的界限的。一个是讲文字表达的艺术,另一个是讲管理国家的艺术。怎么可能让一个外行来指导国家的建设呢?
建文朝是明朝的第二个朝代,前代因为战乱留下来的民生问题颇多。因此三个书呆子急于解决权力统一的问题,再专心搞好民生、经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完全不懂政治与军事,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最后建文朝就这样夭折了。
全站搜索